正本清源:“大跃进时期”建设成就收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4:09:40
一、水利: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于1958年始建,1973年竣工,水域面积126万亩,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

  

万绿湖风景区位于广东省东源县境内,它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新丰江水库,是1958年筹建新丰江电厂时,在新丰江流径的最窄山口---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形成的。新丰江水库湖面面积370平方公里,库容量139亿立方米,

  

陆水湖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因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在此驻军而得名。   1958年,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在此兴建大型水利水电综合试验坝,即“三峡试验坝”。这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次采用大块体预制安装筑坝施工方法的试验。同时,一系列相关试验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陆水湖水域面积57平方公里,蓄水量7.2亿立方米。湖中8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最大的岛有100多公顷,最小的如一叶扁舟。湖中水质澄明碧透,水上碧波荡漾,鱼舟轻发,快艇如织。湖南岸的雪峰山上林丰竹茂。陆水湖风景区以山幽、林绿、水清、岛秀闻名遐迩,是避暑消闲、旅游度假、康复疗养及水上运动的理想之地。这里的旅游景点有水浒城、神龙异国风情岛、金鱼岛、民俗乐园、好运岛等。  

   

   密云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水库,有“燕山明珠”之称。它位于北京东北密云县境内,坐落于燕岭群峰之中,横截潮、白两河,建于1958年9月-1960年9月,全面积188平方公里,水面137000亩,水深40米至60米,分白河,潮河、内湖三个库区,总蓄水量为4317亿立方米,相当于67个十三陵水库或150个昆明湖,环湖公路110公里,乘车转一圈需三个多小时。密云水库以山灵水秀,景象万千而吸引游人,成为京东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之一。  

   

  峡山水库是山东省第一大水库,坐落于山东半岛,在潍坊市潍河中游的昌邑、高密、诸城、安丘四县市交界处,库区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花草树木繁多,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大型天然场所。水库始建于1958年11月,1960年9月建成蓄水。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城市及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总库容 14.05亿立方米,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3万亩。


 

白沙湖又称白沙水库,位于禹州、登封和新密三市交界处。是我国解放后最早兴建的大型水库。1951年4月开工兴建1953年6月竣工,1959年扩建为省办大型水库之一。大坝东起二龙山,西接逍遥观,长1316米,高47.88米,宽6.69米,另砌防浪墙高1.2米,主要栏蓄颍河、石淙河、蛟河,四里河水,流域面积985平方公里,总库容2.9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9.43平方公里。已开发的有水库大坝,泄洪闸,森林公园,黑龙潭,东岭关遗址,鬼谷洞,姜子牙钓鱼台,古道遗址,湖心岛等大景点,水库大坝及泄洪闸雄伟壮观,这里石崖峭壁,石雕佛像,石径幽静,飞瀑清泉,湖心小岛,游艇帆船,亭台楼阁,画壁勾檐,碧波粼粼,鸟翔鱼路,可垂钓,冲浪、游泳、漫步,水库周围有四季常绿的森林公园,可欣赏到数百种奇花异草和数十种鸟兽。白沙水库建成后,起到了集防洪、灌溉、保护生态为一身的作用,也是游览观光的胜地,每年接待全历各地游客4万多人。



 

2009年1月8日,稷山县文物普查队在稷峰镇王村东北1千米的白羊泉黄土涧沟里,发现并登录了一处创建于1960年的“飞跃水库”。坐北向南,南北长约513米,东西宽210米,分布面积107817平方米。现存拦洪水坝、涵洞、水库管理区门楼等。  

 

辽宁大伙房水库工程1958年9月5日竣工。   

  面积 8.000万亩   

  深度 平均水深12.00米,最大水深 36.00米   

   大伙房水库,流域面积54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2.3秒立米,设计洪水流量15600秒立米,总库容21.81亿立米,设计灌溉面积129万亩,装机容量3.2万千瓦。  

  大伙房水库,主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土坝,最大坝高48米,坝顶长度1366.7米,坝基岩石为花岗片麻岩,坝体工程量800万立方米,以防洪、灌溉和城市工业用水为主,兼顾发电和养殖。  


  1958年5月,修建十三陵水库  

  1958年11月18日,海河拦河大坝合拢,使华北五条内河的淡水不再流入大海,并使海水不再溯内河。从此咸淡分家。  

  1958年12月9日,黄河三门峡截流工程全部结束  

  1960年1月1日,黄河刘家峡水库胜利截流  

  1960年,河南省林县,红旗渠破土动工,历时9年,于1969年7月竣工。全部工程为民办  

  1960年2月24日,黄河青铜峡水库拦河坝合龙截流  

  1961年3月17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排灌电力网第一期工程完成,受益农田250万亩  

  1961年12月22日,新华社报导,农村出现了一批新的电力灌溉区,其中有著名的产稻区广东珠江三角洲;江苏南部和北部地区;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区;重要的棉产区河北天津、唐山、保定、张家口地区;陕西关中地区;河南豫北和郑(州)洛(阳)三(门峡)地区;安徽史(河)、淠(河)杭(埠河)地区;山西南部中部地区。  

  大跃进运动,治理黄河,造福于子孙后世,功德无量。据古书记载,自远古到清朝咸丰6年,约4000余年,黄河在今大清河、淮河之间,滚来滚去,肆虐冀鲁豫大平原,大徙六次,所酿成的灾难其之深重无论用多少笔墨都难以述说。自刘家峡、青铜峡和三门峡水库的建成,黄河未发生大灾,大险,黄河基本上被征服了。人民安居乐业。  

  各地大大小小的水库的建成和疏浚渠道的兴建,各省都建立了一定的保收田,人民口粮(低标准),基本得到了保障。靠天吃饭的局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大跃进运动中的农田水利工程,很大一部分是民办。  

  一些大型水库,对城市繁荣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三陵水库给首都北京带来了福音。许多老北京人都知道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情形和整个工地的壮观景象。海河拦河大坝建成后,海水、河水分离,极大的改善了天津市的淡水资源,对天津市的工业发展和城市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圳水库对香港的繁荣和深圳建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人皆知,现代化经济和大都市的繁荣和发展,其所需要的重要资源是淡水。汉语中有一句成语:"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打井人"。没有大跃进运动,就没有现代工业、现代城市所需的大量的充足的淡水。 一、水利: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于1958年始建,1973年竣工,水域面积126万亩,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

  

万绿湖风景区位于广东省东源县境内,它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新丰江水库,是1958年筹建新丰江电厂时,在新丰江流径的最窄山口---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形成的。新丰江水库湖面面积370平方公里,库容量139亿立方米,

  

陆水湖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因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在此驻军而得名。   1958年,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在此兴建大型水利水电综合试验坝,即“三峡试验坝”。这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次采用大块体预制安装筑坝施工方法的试验。同时,一系列相关试验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陆水湖水域面积57平方公里,蓄水量7.2亿立方米。湖中8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最大的岛有100多公顷,最小的如一叶扁舟。湖中水质澄明碧透,水上碧波荡漾,鱼舟轻发,快艇如织。湖南岸的雪峰山上林丰竹茂。陆水湖风景区以山幽、林绿、水清、岛秀闻名遐迩,是避暑消闲、旅游度假、康复疗养及水上运动的理想之地。这里的旅游景点有水浒城、神龙异国风情岛、金鱼岛、民俗乐园、好运岛等。  

   

   密云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水库,有“燕山明珠”之称。它位于北京东北密云县境内,坐落于燕岭群峰之中,横截潮、白两河,建于1958年9月-1960年9月,全面积188平方公里,水面137000亩,水深40米至60米,分白河,潮河、内湖三个库区,总蓄水量为4317亿立方米,相当于67个十三陵水库或150个昆明湖,环湖公路110公里,乘车转一圈需三个多小时。密云水库以山灵水秀,景象万千而吸引游人,成为京东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之一。  

   

  峡山水库是山东省第一大水库,坐落于山东半岛,在潍坊市潍河中游的昌邑、高密、诸城、安丘四县市交界处,库区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花草树木繁多,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大型天然场所。水库始建于1958年11月,1960年9月建成蓄水。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城市及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总库容 14.05亿立方米,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3万亩。


 

白沙湖又称白沙水库,位于禹州、登封和新密三市交界处。是我国解放后最早兴建的大型水库。1951年4月开工兴建1953年6月竣工,1959年扩建为省办大型水库之一。大坝东起二龙山,西接逍遥观,长1316米,高47.88米,宽6.69米,另砌防浪墙高1.2米,主要栏蓄颍河、石淙河、蛟河,四里河水,流域面积985平方公里,总库容2.9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9.43平方公里。已开发的有水库大坝,泄洪闸,森林公园,黑龙潭,东岭关遗址,鬼谷洞,姜子牙钓鱼台,古道遗址,湖心岛等大景点,水库大坝及泄洪闸雄伟壮观,这里石崖峭壁,石雕佛像,石径幽静,飞瀑清泉,湖心小岛,游艇帆船,亭台楼阁,画壁勾檐,碧波粼粼,鸟翔鱼路,可垂钓,冲浪、游泳、漫步,水库周围有四季常绿的森林公园,可欣赏到数百种奇花异草和数十种鸟兽。白沙水库建成后,起到了集防洪、灌溉、保护生态为一身的作用,也是游览观光的胜地,每年接待全历各地游客4万多人。



 

2009年1月8日,稷山县文物普查队在稷峰镇王村东北1千米的白羊泉黄土涧沟里,发现并登录了一处创建于1960年的“飞跃水库”。坐北向南,南北长约513米,东西宽210米,分布面积107817平方米。现存拦洪水坝、涵洞、水库管理区门楼等。  

 

辽宁大伙房水库工程1958年9月5日竣工。   

  面积 8.000万亩   

  深度 平均水深12.00米,最大水深 36.00米   

   大伙房水库,流域面积54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2.3秒立米,设计洪水流量15600秒立米,总库容21.81亿立米,设计灌溉面积129万亩,装机容量3.2万千瓦。  

  大伙房水库,主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土坝,最大坝高48米,坝顶长度1366.7米,坝基岩石为花岗片麻岩,坝体工程量800万立方米,以防洪、灌溉和城市工业用水为主,兼顾发电和养殖。  


  1958年5月,修建十三陵水库  

  1958年11月18日,海河拦河大坝合拢,使华北五条内河的淡水不再流入大海,并使海水不再溯内河。从此咸淡分家。  

  1958年12月9日,黄河三门峡截流工程全部结束  

  1960年1月1日,黄河刘家峡水库胜利截流  

  1960年,河南省林县,红旗渠破土动工,历时9年,于1969年7月竣工。全部工程为民办  

  1960年2月24日,黄河青铜峡水库拦河坝合龙截流  

  1961年3月17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排灌电力网第一期工程完成,受益农田250万亩  

  1961年12月22日,新华社报导,农村出现了一批新的电力灌溉区,其中有著名的产稻区广东珠江三角洲;江苏南部和北部地区;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区;重要的棉产区河北天津、唐山、保定、张家口地区;陕西关中地区;河南豫北和郑(州)洛(阳)三(门峡)地区;安徽史(河)、淠(河)杭(埠河)地区;山西南部中部地区。  

  大跃进运动,治理黄河,造福于子孙后世,功德无量。据古书记载,自远古到清朝咸丰6年,约4000余年,黄河在今大清河、淮河之间,滚来滚去,肆虐冀鲁豫大平原,大徙六次,所酿成的灾难其之深重无论用多少笔墨都难以述说。自刘家峡、青铜峡和三门峡水库的建成,黄河未发生大灾,大险,黄河基本上被征服了。人民安居乐业。  

  各地大大小小的水库的建成和疏浚渠道的兴建,各省都建立了一定的保收田,人民口粮(低标准),基本得到了保障。靠天吃饭的局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大跃进运动中的农田水利工程,很大一部分是民办。  

  一些大型水库,对城市繁荣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三陵水库给首都北京带来了福音。许多老北京人都知道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情形和整个工地的壮观景象。海河拦河大坝建成后,海水、河水分离,极大的改善了天津市的淡水资源,对天津市的工业发展和城市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圳水库对香港的繁荣和深圳建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人皆知,现代化经济和大都市的繁荣和发展,其所需要的重要资源是淡水。汉语中有一句成语:"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打井人"。没有大跃进运动,就没有现代工业、现代城市所需的大量的充足的淡水。
总有些人,一提起大跃进,就想到 大炼钢铁,其实它只代表头脑发热的不切实际的那一部分,代表着为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而走的一段弯路,一个深刻的代价,它不能否定大部分的成就的正确性和历史必要性,正是这些成就打下了年轻的中国在农业,工业,科技方面的良好基础,也正是这些成就不为现在的年轻人所了解。
大跃进被否定的不是期间取得的成绩,被否定的是思想路线,即所谓的"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不是儿戏,不是拿来给皇帝老儿做实验用的。老百姓不是傻子,不会当了小白鼠还来歌功颂德。
结果万绿湖地震连连。我大学同宿舍同学就住在湖口一代!
按他的话,杯具{:3_88:}
你觉得这几个水坝到今天还有多少作用?
举个简单例子三峡安装的电力机组发电能力绝不如近几年的新机型。剩下的叫什么?浪费!
条件不具备就上马结果只能是悲剧。比如密云水库真能解决北京城用水问题的话今天就不用南水北调了。
;P我爸参加了十三陵水库建设,现在的十三陵是一个库区主要靠观光游览,周围有莽山森林公园邓小平在此植树,据说此地每年都收走几个游泳的
上海有个区不就是大跃进时候成立的吗?


大跃进”时期上海的市政建设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1958年至1960年,上海工业进入了全面“大跃进”时期,上海也从历史上长期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城市,一跃成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都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上海的市政建设。围绕着“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上海市政建设获得快速发展。
  
  一、工业化主导下的上海市政建设
  
  (一)城市交通建设
  “大跃进”时期,为适应工业化进程和卫星城建设的需要,上海城市交通由中心城向外围地区不断扩张,第一次形成了沟通城郊的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辐射网络,将城市与乡村、卫星城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兴建、改建市区道路系统,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和拥挤程度。而工业“大跃进”的快速发展,使上海对原材料输入、工业产品输出和人口流动的需求量空前膨胀,直接刺激了上海城市对外交通的迅速扩容,使作为现代城市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对外门户的上海城市对外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
  1、道路建设。1958-1960年上海新建、改建的445公里道路中,约有三分之二是直接为卫星城和近郊工业区服务的。新建和改建的209座桥梁,绝大部分是新型的钢筋混凝土桥。主要包括:往南新建了沪闵路、龙吴路,分别连接闵行和吴泾;往北新建、扩建了共和新路、张庙路、逸仙路和同济路,分别通往彭浦和蕴藻浜等近郊工业区;向西新建了曹安路,通往安亭,向西北改建了通往嘉定的沪嘉路,往西南改建了通往松江的沪松路。为减轻市中心的交通拥挤程度,1959年,上海开始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上海规模最大的道路工程——中山环路,将原有的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西路和中山北路连接起来。此外,上海还对市中心区的道路进行改扩建,视可能条件予以拓宽拉直,在交通结点和蜂腰地段,逐步设法辟通,拆除了一些妨碍交通的“瓶颈”。先后拓宽改建了北京路、天目路、西藏路、南京路、河南路等主要道路的部分路段。与此同时,上海还进行了卫星城镇和市郊工业区内部的交通线路的建设。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上半年,闵行共建成了总长度为27公里的一、二、三、四、六号路等5条道路,7座桥梁。彭浦工业区到1960年初共建成道路25公里和7座桥梁。在蕴藻浜工业区、北新泾工业区、桃浦工业区、吴泾工业区等地,也进行了规模不等的道路、桥梁建设。随着原属江苏省的10个县划归本市管辖,上海对从市区通往各县,以及各县相互连接的主要公路,根据需要,先后进行了改建和新建,架设140余座桥梁,提高了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从吴淞经宝山、嘉定、青浦、松江、奉贤等县的公路,形成外环线公路的雏形,初步构成郊县环线与放射线相交织的公路框架。
  2、公共交通建设。1958年7月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负责管理协调全市的公交业务,对全市公交行业实行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1958年,上海新辟公共汽车线路14条;1959年末,市郊线路由原来的7条增加到26条,线网所及,东至沿江的川沙、高桥、宝山,西至青浦朱家角,南至金山卫、奉城、南汇,北抵罗店、嘉定。同时,扩大公共汽车、电车线网的服务面。1958年6月开辟了第一条通宵线路,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全市共有24条公交线路成为通宵营运线路,逐步形成了市区、主要工人新村同工业区、车站、码头间的通宵公共交通网。公交场站建设逐步向市郊伸展,除对市区的电车一场、汽车二场进行改建、扩建外,在当时的市区边缘中山路环路新建汽车三场和四场,在闵行、嘉定等地先后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客运场站。与此同时,上海开始用无轨电车取代不能适应市区日益复杂的道路行车状况的有轨电车,1958年底,市区无轨电车的线路长度比1949年增加了1.29倍。到1960年,上海公交线路达104条,比1957年增长70.5%,线路总长度从1957年的614公里增至1406公里,增长128.9%;公交车辆也从1957年时的1512辆增加到2360辆,增长56.1%;全市载客总量从9.37亿人次增加到14.16亿人次,增长51.1%;最高日运客总数从355万人次增至516万人次,增长45.4%。
  3、对外交通建设。上海的对外交通包括铁路、水路、陆路运输等方面。
  铁路方面:从1958年开始,上海结合铁路路网规划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新线建设,并对货运站、编组站及原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共投资近1.2亿元。先后开工兴建了南翔至何家湾的南何支线和何家湾至杨树浦的何杨支线,新桥至闵行的新闵支线和吴泾至闵行的吴泾支线,吴泾至浦东周家渡吴周支线,自何家湾车站引出的上钢一厂专用线和自彭浦站出岔的上钢五厂专用线,桃浦、彭浦、殷行、杨浦、闵行等站也同时开工兴建。使上海铁路初步形成枢纽框架,不仅改善了上海市的铁路紧张状况,而且确保了上海地区铁路大动脉的灵活畅通。在此期间,还先后建成杨浦、桃浦和彭浦等货站及货场,1960年的车站货位数比1950年增加2倍左右,仓库、雨棚面积达4.4万平方米,货场能力增加到16万吨。对沪宁、沪杭铁路正线则着重于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线路的技术标准。在机车、车辆及其他设备方面,也陆续进行更新改造。
  水路方面:随着上海港吞吐量的迅猛上升,为解决运力和运量的矛盾,从1959年开始,上海一方面加强重点港区建设,以增强码头吞吐能力。先后新建了汇山码头3个新泊位,日晖港北票煤码头2个泊位,兴建了以承担外贸进出口和水陆联运业务为主,可靠泊万吨级巨轮的张华浜水陆联运码头。同时,加强内河港口建设,陆续在苏州河沿岸建造码头泊位68个,库房1.7万平方米,堆栈13万多平方米,配有各种装卸机械368台,从而使苏州河沿岸港口都有了正规码头,装卸作业也基本实现机械化。另一方面,加强水上运输船舶硬件建设,以提高运能和运力。先后建造货运驳船共2万多载重吨,调拨3000吨货驳船,并陆续增添240-900匹马力的拖轮、100-1000吨级的铁驳船和60-1000匹马力的机动货驳和油轮等。1959年至1960年,上海拨出部分外汇购置了19艘万吨级自由轮,共18.5万载重吨,供运输煤炭等物资之用。到1960年,上海海运局的沿海货运量已从1957年的951.4万吨增至2498.5万吨。
  陆路方面:1958年,上海货车修理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4吨载重汽车并投入批量生产,同时上海市交通运输部门设计制造了一批活络平板车和大型卡车等,并把交通牌汽车改装成半挂车,使车辆的载重量从4吨提高到8吨。另外,从1958年到1960年,上海交通部门制造各类装卸机械700余台,拥有各类倾卸车2200余辆,使机械化、半机械化装卸率达到80%,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基本改变了上海陆路装卸作业的落后面貌。同时,为保证运输干线畅通和钢铁等重点物资运输,上海还在港区、车站及大型钢厂设立汽车运输联合调度站,建立钢铁、大件、煤炭、化工等专业运输场。1960年全市市内汽车货运量达11799万吨,比1957年的2584万吨增长了356.6%。
  (二)城市公用事业
  建设城市公用事业(主要是供水、供电和煤气供应)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载体,是市政建设及城市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大跃进”时期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上海城市在空间上前所未有地扩张,并带动了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
  1、供水系统建设。为解决全市十分突出的供水问题,上海一方面扩建改造南市水厂、杨树浦水厂、沪南水厂、闸北水厂和浦东水厂等5个老厂,并新建闵行水厂、长桥水厂。同时,各单位在建厂时同步建成各种供水设施,供生产和生活用水。上海还采取开凿深井、压力滤池、活动水厂等方法,在嘉定、安亭、浏河、吴泾、桃浦等地区解决生产建设和生活用水。另一方面,为提高储水和输配能力,上海加紧进行水库和管网建设。先后建成蓄水量分别为1万吨和2万吨的胶州路水库和中山北路水库。埋设自来水管道124公里。并在原有的管路系统上,增设加压泵站,调整管网,从地下挖迁大小口径水管40余公里,改善低压区、缺水区的用水情况,改善用水困难里弄1424处,低压区15个。1960年自来水总售水量为3.37亿吨,最高日供水量148.4万吨,较1957年分别增长了59.1%和55.6%。

  2、电力系统建设。1958年,上海开始动工兴建吴泾热电厂、闵行发电厂,扩建闸北发电厂、南市发电厂,装机容量共达40.9万千瓦。同时,积极建设高压输电线路,先后兴建了望亭-西郊线、杭州-西郊线、西郊变电站等110千伏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上海郊县的农村电网建设,也在1958年初步形成以农田排灌为主的10千伏电网。另外,自1958年上海供电局成立、统一管理全市的供电系统后,1960年上海又分别成立县供电所,加强了对农村电网的建设和农电管理。随着1958年后一批新建的大容量发电厂和11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陆续投运,初步形成了建国后城市供电系统的基本格局,供电能力增长迅速,1966年工业用电41.22亿千瓦时,比1957年增长195.7%,市政生活用电13.64亿千瓦时,比1957年增长49.8%。
  3、供气系统建设。由于受到重点发展重工业需求的影响,城市供气系统发展很快。为提高供气能力,上海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杨树浦煤气厂30门直立式连续炭化炉及二组水煤气炉为主体的扩建工程,建成了上海焦化厂65孔大型焦炉的成套炼焦制气设备,并在半年内建成吴淞煤气厂三组共80孔简易焦炉和回收设备。同时,新建了高起点的吴泾炼焦制气厂(该厂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炼焦、供气、化学产品三者并重的综合性制气厂,1959年建成投产,日产煤气45万立方米)。在储气及输配气设施建设方面,1958年后,相继建成2座5.4万立方米的储气柜,铺设管道136公里,使中压管道初步形成环网,相应地扩建了表具工厂。随着供气能力的增强和供气管道的伸展,上海城市煤气的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区的煤气厂还向嘉定科技城供气,迈出了郊县煤气建设的第一步。从1957年到1960年,全市家庭煤气普及率从原来的2.5%上升到5.8%,提高3.3%。到1960年,共有家庭煤气用户8.03万户,比1957年的3.25万户实际增长了一倍多。
  
  二、“大跃进”时期上海市政建设简评
  
  “大跃进”时期上海工业的高速扩张,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上海在城市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乃至社会与人的发展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调适性变化,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上。回顾和总结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推动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城市的市政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只有围绕和服务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向,才能获得较快的发展。“大跃进”时期上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围绕重工业这一中心和重心,快速实现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方向的调整发展。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上海包括内、外交通体系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高速扩容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沟通城郊的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辐射网络的建成,第一次将市区与各工业区、乡村、卫星城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密切了城乡联系,促进了上海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其次,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只有真正贯彻既“为生产服务”又“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统筹兼顾好生产和生活的发展需求,才能获得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也才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过分强调城市现代化应服务、服从于工业化发展需要的附属地位,其结果导致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现代化的投入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推进速度,反过来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新增能力,是以满足生产建设和发展需要为主,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辅。从自来水、电力、煤气的生活部分的供应量来看,到1960年,仅比1957年分别增长4333万吨、1.21亿度和0.28亿立方米,而同期工业部分的供应量,却分别增长了9635万吨、27.28亿度和1.16亿立方米,两者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反差也表明了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滞后和欠缺。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短缺、环境恶化程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上海工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制约,人民生活受到影响。这是“大跃进”时期工业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深刻教训。
  再次,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只有注意各项工作内部关系的协调,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城市管理,才能使城市市政和公用事业的现代化建设真正充分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作用。如在发展公用事业中,由于对供应情况的调查研究不及时,导致一时一地的供求矛盾突出和紧张,服务质量下降。如尽管城市供水系统的分布面积大大超过了当时的市区范围,但市内同时也有不少地区仍为供水系统的空白点。在一些水压不足的地区,用户使用时甚至出现断水。又如,由于电力设施建设主要是为了发展生产,对居民生活需要考虑甚少,加上当时供、配电系统的布局不够合理,用电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偏离市区的电网难以正常输入城区中心电网,导致城市电力设施的建设和利用长期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之中。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长远规划,在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使工业增长、经济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之间保持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健康、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上海市统计局编:《1983年上海统计年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叶伯初主编:《上海建设(1949~1985)》,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上海市公用事业三年总结》(1961年)。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大跃进”时期上海的市政建设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1958年至1960年,上海工业进入了全面“大跃进”时期,上海也从历史上长期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城市,一跃成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都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上海的市政建设。围绕着“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上海市政建设获得快速发展。
  
  一、工业化主导下的上海市政建设
  
  (一)城市交通建设
  “大跃进”时期,为适应工业化进程和卫星城建设的需要,上海城市交通由中心城向外围地区不断扩张,第一次形成了沟通城郊的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辐射网络,将城市与乡村、卫星城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兴建、改建市区道路系统,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和拥挤程度。而工业“大跃进”的快速发展,使上海对原材料输入、工业产品输出和人口流动的需求量空前膨胀,直接刺激了上海城市对外交通的迅速扩容,使作为现代城市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对外门户的上海城市对外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
  1、道路建设。1958-1960年上海新建、改建的445公里道路中,约有三分之二是直接为卫星城和近郊工业区服务的。新建和改建的209座桥梁,绝大部分是新型的钢筋混凝土桥。主要包括:往南新建了沪闵路、龙吴路,分别连接闵行和吴泾;往北新建、扩建了共和新路、张庙路、逸仙路和同济路,分别通往彭浦和蕴藻浜等近郊工业区;向西新建了曹安路,通往安亭,向西北改建了通往嘉定的沪嘉路,往西南改建了通往松江的沪松路。为减轻市中心的交通拥挤程度,1959年,上海开始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上海规模最大的道路工程——中山环路,将原有的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西路和中山北路连接起来。此外,上海还对市中心区的道路进行改扩建,视可能条件予以拓宽拉直,在交通结点和蜂腰地段,逐步设法辟通,拆除了一些妨碍交通的“瓶颈”。先后拓宽改建了北京路、天目路、西藏路、南京路、河南路等主要道路的部分路段。与此同时,上海还进行了卫星城镇和市郊工业区内部的交通线路的建设。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上半年,闵行共建成了总长度为27公里的一、二、三、四、六号路等5条道路,7座桥梁。彭浦工业区到1960年初共建成道路25公里和7座桥梁。在蕴藻浜工业区、北新泾工业区、桃浦工业区、吴泾工业区等地,也进行了规模不等的道路、桥梁建设。随着原属江苏省的10个县划归本市管辖,上海对从市区通往各县,以及各县相互连接的主要公路,根据需要,先后进行了改建和新建,架设140余座桥梁,提高了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从吴淞经宝山、嘉定、青浦、松江、奉贤等县的公路,形成外环线公路的雏形,初步构成郊县环线与放射线相交织的公路框架。
  2、公共交通建设。1958年7月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负责管理协调全市的公交业务,对全市公交行业实行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1958年,上海新辟公共汽车线路14条;1959年末,市郊线路由原来的7条增加到26条,线网所及,东至沿江的川沙、高桥、宝山,西至青浦朱家角,南至金山卫、奉城、南汇,北抵罗店、嘉定。同时,扩大公共汽车、电车线网的服务面。1958年6月开辟了第一条通宵线路,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全市共有24条公交线路成为通宵营运线路,逐步形成了市区、主要工人新村同工业区、车站、码头间的通宵公共交通网。公交场站建设逐步向市郊伸展,除对市区的电车一场、汽车二场进行改建、扩建外,在当时的市区边缘中山路环路新建汽车三场和四场,在闵行、嘉定等地先后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客运场站。与此同时,上海开始用无轨电车取代不能适应市区日益复杂的道路行车状况的有轨电车,1958年底,市区无轨电车的线路长度比1949年增加了1.29倍。到1960年,上海公交线路达104条,比1957年增长70.5%,线路总长度从1957年的614公里增至1406公里,增长128.9%;公交车辆也从1957年时的1512辆增加到2360辆,增长56.1%;全市载客总量从9.37亿人次增加到14.16亿人次,增长51.1%;最高日运客总数从355万人次增至516万人次,增长45.4%。
  3、对外交通建设。上海的对外交通包括铁路、水路、陆路运输等方面。
  铁路方面:从1958年开始,上海结合铁路路网规划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新线建设,并对货运站、编组站及原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共投资近1.2亿元。先后开工兴建了南翔至何家湾的南何支线和何家湾至杨树浦的何杨支线,新桥至闵行的新闵支线和吴泾至闵行的吴泾支线,吴泾至浦东周家渡吴周支线,自何家湾车站引出的上钢一厂专用线和自彭浦站出岔的上钢五厂专用线,桃浦、彭浦、殷行、杨浦、闵行等站也同时开工兴建。使上海铁路初步形成枢纽框架,不仅改善了上海市的铁路紧张状况,而且确保了上海地区铁路大动脉的灵活畅通。在此期间,还先后建成杨浦、桃浦和彭浦等货站及货场,1960年的车站货位数比1950年增加2倍左右,仓库、雨棚面积达4.4万平方米,货场能力增加到16万吨。对沪宁、沪杭铁路正线则着重于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线路的技术标准。在机车、车辆及其他设备方面,也陆续进行更新改造。
  水路方面:随着上海港吞吐量的迅猛上升,为解决运力和运量的矛盾,从1959年开始,上海一方面加强重点港区建设,以增强码头吞吐能力。先后新建了汇山码头3个新泊位,日晖港北票煤码头2个泊位,兴建了以承担外贸进出口和水陆联运业务为主,可靠泊万吨级巨轮的张华浜水陆联运码头。同时,加强内河港口建设,陆续在苏州河沿岸建造码头泊位68个,库房1.7万平方米,堆栈13万多平方米,配有各种装卸机械368台,从而使苏州河沿岸港口都有了正规码头,装卸作业也基本实现机械化。另一方面,加强水上运输船舶硬件建设,以提高运能和运力。先后建造货运驳船共2万多载重吨,调拨3000吨货驳船,并陆续增添240-900匹马力的拖轮、100-1000吨级的铁驳船和60-1000匹马力的机动货驳和油轮等。1959年至1960年,上海拨出部分外汇购置了19艘万吨级自由轮,共18.5万载重吨,供运输煤炭等物资之用。到1960年,上海海运局的沿海货运量已从1957年的951.4万吨增至2498.5万吨。
  陆路方面:1958年,上海货车修理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4吨载重汽车并投入批量生产,同时上海市交通运输部门设计制造了一批活络平板车和大型卡车等,并把交通牌汽车改装成半挂车,使车辆的载重量从4吨提高到8吨。另外,从1958年到1960年,上海交通部门制造各类装卸机械700余台,拥有各类倾卸车2200余辆,使机械化、半机械化装卸率达到80%,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基本改变了上海陆路装卸作业的落后面貌。同时,为保证运输干线畅通和钢铁等重点物资运输,上海还在港区、车站及大型钢厂设立汽车运输联合调度站,建立钢铁、大件、煤炭、化工等专业运输场。1960年全市市内汽车货运量达11799万吨,比1957年的2584万吨增长了356.6%。
  (二)城市公用事业
  建设城市公用事业(主要是供水、供电和煤气供应)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载体,是市政建设及城市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大跃进”时期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上海城市在空间上前所未有地扩张,并带动了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
  1、供水系统建设。为解决全市十分突出的供水问题,上海一方面扩建改造南市水厂、杨树浦水厂、沪南水厂、闸北水厂和浦东水厂等5个老厂,并新建闵行水厂、长桥水厂。同时,各单位在建厂时同步建成各种供水设施,供生产和生活用水。上海还采取开凿深井、压力滤池、活动水厂等方法,在嘉定、安亭、浏河、吴泾、桃浦等地区解决生产建设和生活用水。另一方面,为提高储水和输配能力,上海加紧进行水库和管网建设。先后建成蓄水量分别为1万吨和2万吨的胶州路水库和中山北路水库。埋设自来水管道124公里。并在原有的管路系统上,增设加压泵站,调整管网,从地下挖迁大小口径水管40余公里,改善低压区、缺水区的用水情况,改善用水困难里弄1424处,低压区15个。1960年自来水总售水量为3.37亿吨,最高日供水量148.4万吨,较1957年分别增长了59.1%和55.6%。

  2、电力系统建设。1958年,上海开始动工兴建吴泾热电厂、闵行发电厂,扩建闸北发电厂、南市发电厂,装机容量共达40.9万千瓦。同时,积极建设高压输电线路,先后兴建了望亭-西郊线、杭州-西郊线、西郊变电站等110千伏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上海郊县的农村电网建设,也在1958年初步形成以农田排灌为主的10千伏电网。另外,自1958年上海供电局成立、统一管理全市的供电系统后,1960年上海又分别成立县供电所,加强了对农村电网的建设和农电管理。随着1958年后一批新建的大容量发电厂和11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陆续投运,初步形成了建国后城市供电系统的基本格局,供电能力增长迅速,1966年工业用电41.22亿千瓦时,比1957年增长195.7%,市政生活用电13.64亿千瓦时,比1957年增长49.8%。
  3、供气系统建设。由于受到重点发展重工业需求的影响,城市供气系统发展很快。为提高供气能力,上海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杨树浦煤气厂30门直立式连续炭化炉及二组水煤气炉为主体的扩建工程,建成了上海焦化厂65孔大型焦炉的成套炼焦制气设备,并在半年内建成吴淞煤气厂三组共80孔简易焦炉和回收设备。同时,新建了高起点的吴泾炼焦制气厂(该厂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炼焦、供气、化学产品三者并重的综合性制气厂,1959年建成投产,日产煤气45万立方米)。在储气及输配气设施建设方面,1958年后,相继建成2座5.4万立方米的储气柜,铺设管道136公里,使中压管道初步形成环网,相应地扩建了表具工厂。随着供气能力的增强和供气管道的伸展,上海城市煤气的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区的煤气厂还向嘉定科技城供气,迈出了郊县煤气建设的第一步。从1957年到1960年,全市家庭煤气普及率从原来的2.5%上升到5.8%,提高3.3%。到1960年,共有家庭煤气用户8.03万户,比1957年的3.25万户实际增长了一倍多。
  
  二、“大跃进”时期上海市政建设简评
  
  “大跃进”时期上海工业的高速扩张,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上海在城市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乃至社会与人的发展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调适性变化,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上。回顾和总结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推动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城市的市政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只有围绕和服务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向,才能获得较快的发展。“大跃进”时期上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围绕重工业这一中心和重心,快速实现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方向的调整发展。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上海包括内、外交通体系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高速扩容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沟通城郊的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辐射网络的建成,第一次将市区与各工业区、乡村、卫星城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密切了城乡联系,促进了上海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其次,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只有真正贯彻既“为生产服务”又“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统筹兼顾好生产和生活的发展需求,才能获得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也才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过分强调城市现代化应服务、服从于工业化发展需要的附属地位,其结果导致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现代化的投入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推进速度,反过来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新增能力,是以满足生产建设和发展需要为主,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辅。从自来水、电力、煤气的生活部分的供应量来看,到1960年,仅比1957年分别增长4333万吨、1.21亿度和0.28亿立方米,而同期工业部分的供应量,却分别增长了9635万吨、27.28亿度和1.16亿立方米,两者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反差也表明了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滞后和欠缺。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短缺、环境恶化程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上海工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制约,人民生活受到影响。这是“大跃进”时期工业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深刻教训。
  再次,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只有注意各项工作内部关系的协调,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城市管理,才能使城市市政和公用事业的现代化建设真正充分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作用。如在发展公用事业中,由于对供应情况的调查研究不及时,导致一时一地的供求矛盾突出和紧张,服务质量下降。如尽管城市供水系统的分布面积大大超过了当时的市区范围,但市内同时也有不少地区仍为供水系统的空白点。在一些水压不足的地区,用户使用时甚至出现断水。又如,由于电力设施建设主要是为了发展生产,对居民生活需要考虑甚少,加上当时供、配电系统的布局不够合理,用电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偏离市区的电网难以正常输入城区中心电网,导致城市电力设施的建设和利用长期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之中。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长远规划,在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使工业增长、经济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之间保持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健康、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上海市统计局编:《1983年上海统计年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叶伯初主编:《上海建设(1949~1985)》,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上海市公用事业三年总结》(1961年)。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成就是有的,但与破坏的来比,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