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很负责的说,台湾人在挑起战争,我们不能不打,不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56:14
石之瑜(台北)
<P>  除了非常少数极其乐观的台独人士之外,多数人都不怀疑北京有完成中国统一的决心,甚至不怀疑北京有透过军事手段来完成中国统一的决心。那么,为什么台独人士仍然好像充满信心,难道没有看到战争的前景正在逼近吗?
<P>  原来,不少台独人士仍然感到有可以打算盘的余地,因为,决心未必会真的执行,准备执行的决心也不是一定不会改变。故当前台独人士所谓和平独立的努力,不见得一定非要直接挑战北京的决心不可,也可以是在不挑战决心的前提下,设法运作出某一种情境,使得即使是有决心的人,并不感到非要在此时此刻执行决心。久而久之,决心就得以软化。
<P>躲避风头 适时蛰伏
<P>  首先,是承认北京有这种决心,让北京在心理上感到自己很有权威,从而在情绪上缓解下来。台独领袖的做法是,透过各种间接的传话,同时又向华府方面提出各种保证,并在公开发表的言辞上刻意地将建国目标模棱两可,让北京明显注意到,台独人士确实感受到了压力。这种承认的方式虽然间接,而且显然未必达到取信于人的效果,但说不定依旧有效。
<P>  原因是,北京体察到台独人士做出调整后,对于自己的威力产生满足的感觉,觉得台独怕自己,则一时之间,想要立刻采取行动的冲动便舒缓开来。
<P>  其次,是台独人士会设法开发其他问题上的杂音,让北京决策者分神,不要一直全神贯注在台湾问题上。所以只要台独人士肯稍微蛰伏一下,则北京既然还没有完成对台行动的万全部署,很自然地会愿意再多争取一些时间。
<P>  这时,便容许些其他的问题东一个、西一个地出现在政策议程上,对台的问题因为暂时转为技术性的部署问题,其层次也随之降低。即使等到之后部署进入较高的阶段时,行动的气氛已经大不如前。北京方面就算对于台独领导人还是一样的不满,却由于失去了原本所处的亢奋状态,展现决心的需要也就没有那么强了。
<P>  最后,是台独人士会烘托大陆整体的改革趋势,让经济发展与提升国力的考量主导北京决策阶层的思维。必要时,台湾方面还可以配合参与其中,让人觉得好像没必要在当前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大动干戈,断送已然出现的改革势头,转而相信只要维持军事压力,便足以吓阻台湾独立的进展。
<P>惰其锐气 伺机逆转
<P>  这时,台湾各界前往大陆交流的人员还在继续上升,两岸民间气氛活络,而官方的台独手段则趋于隐蔽,加上台北方面若能适时表现出对北京统一决心的认知,说不定就能让北京重新评估,军事行动的时机尚非最佳,于是台独人士便又一次渡过危机。
<P>  自从大选结束以来,北京所展现的统一决心,各方无不心知肚明。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决心,而在于决心会不会执行。在华府与台北纷纷对此一决心的展现表示害怕,而且做出各种安抚的动作时,当然不是在否定这个统一的决心,而是在设法推迟这个决心的执行。一旦北京也觉得自己的决心得到外界的确认,则这个决心是否需要真的付诸执行,反而又成为一个要考虑的问题,而考虑的行动与过程,代表的是时间的延长与气势的下沉。
<P>  就好像比赛中领先的球队不会叫停,但落后的球队一定要叫停,叫停不会改变领先者的战术或赢球的决心,但改变了球场上的动能,也改变了气氛,这时落后一方才有可能出现逆转的机会。
<P>·作者是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教授</P>石之瑜(台北)
<P>  除了非常少数极其乐观的台独人士之外,多数人都不怀疑北京有完成中国统一的决心,甚至不怀疑北京有透过军事手段来完成中国统一的决心。那么,为什么台独人士仍然好像充满信心,难道没有看到战争的前景正在逼近吗?
<P>  原来,不少台独人士仍然感到有可以打算盘的余地,因为,决心未必会真的执行,准备执行的决心也不是一定不会改变。故当前台独人士所谓和平独立的努力,不见得一定非要直接挑战北京的决心不可,也可以是在不挑战决心的前提下,设法运作出某一种情境,使得即使是有决心的人,并不感到非要在此时此刻执行决心。久而久之,决心就得以软化。
<P>躲避风头 适时蛰伏
<P>  首先,是承认北京有这种决心,让北京在心理上感到自己很有权威,从而在情绪上缓解下来。台独领袖的做法是,透过各种间接的传话,同时又向华府方面提出各种保证,并在公开发表的言辞上刻意地将建国目标模棱两可,让北京明显注意到,台独人士确实感受到了压力。这种承认的方式虽然间接,而且显然未必达到取信于人的效果,但说不定依旧有效。
<P>  原因是,北京体察到台独人士做出调整后,对于自己的威力产生满足的感觉,觉得台独怕自己,则一时之间,想要立刻采取行动的冲动便舒缓开来。
<P>  其次,是台独人士会设法开发其他问题上的杂音,让北京决策者分神,不要一直全神贯注在台湾问题上。所以只要台独人士肯稍微蛰伏一下,则北京既然还没有完成对台行动的万全部署,很自然地会愿意再多争取一些时间。
<P>  这时,便容许些其他的问题东一个、西一个地出现在政策议程上,对台的问题因为暂时转为技术性的部署问题,其层次也随之降低。即使等到之后部署进入较高的阶段时,行动的气氛已经大不如前。北京方面就算对于台独领导人还是一样的不满,却由于失去了原本所处的亢奋状态,展现决心的需要也就没有那么强了。
<P>  最后,是台独人士会烘托大陆整体的改革趋势,让经济发展与提升国力的考量主导北京决策阶层的思维。必要时,台湾方面还可以配合参与其中,让人觉得好像没必要在当前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大动干戈,断送已然出现的改革势头,转而相信只要维持军事压力,便足以吓阻台湾独立的进展。
<P>惰其锐气 伺机逆转
<P>  这时,台湾各界前往大陆交流的人员还在继续上升,两岸民间气氛活络,而官方的台独手段则趋于隐蔽,加上台北方面若能适时表现出对北京统一决心的认知,说不定就能让北京重新评估,军事行动的时机尚非最佳,于是台独人士便又一次渡过危机。
<P>  自从大选结束以来,北京所展现的统一决心,各方无不心知肚明。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决心,而在于决心会不会执行。在华府与台北纷纷对此一决心的展现表示害怕,而且做出各种安抚的动作时,当然不是在否定这个统一的决心,而是在设法推迟这个决心的执行。一旦北京也觉得自己的决心得到外界的确认,则这个决心是否需要真的付诸执行,反而又成为一个要考虑的问题,而考虑的行动与过程,代表的是时间的延长与气势的下沉。
<P>  就好像比赛中领先的球队不会叫停,但落后的球队一定要叫停,叫停不会改变领先者的战术或赢球的决心,但改变了球场上的动能,也改变了气氛,这时落后一方才有可能出现逆转的机会。
<P>·作者是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教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