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从直6直7飞机的下马再批洋奴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33:12
记得我在学校的机库里第一眼看到直6时,就想,这样好的直升机为什么会停产?直6总共生产了13架交付使用。在直6的历史中共发生进两次等级事故,其中一次是一等。这次事故无疑为自力更生的反对者提供了一枚重磅炸弹,79年,以直6性能落后和单发不安全为理由,直6停产。从此,中国没有了自己的直升机。
  直6外形比直5稍大,性能比同时代的国外产品落后不少。但是却比国内大量使用的直5高出不少。
  直7是类似米8的中型直升机,只完成了两架机体的大部分,为超黄蜂的引进仿制而停止发展。 
  从表面上看,直6和直7的下马是因为性能太落后了。但深层的原因却是我们国家那时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股崇洋媚外的思潮。这种思潮的标志性事件就是红旗汽车的停产。那段时期,改革派们已经准备把我国的工业全盘西化了。直6和直7为SA365和SA321让路了,运10为麦道让路了。甚至连空军也准备引进法国的幻影2000来作为主力战斗机。幸好法国没有卖,否则中国也可能象英国一样,再也没有能力自行设计制造高性能歼击机了。看来毛泽东要给赫秃发个大勋章是有道理的。
  它们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用海豚(引进专利)取代直6作为通用直升机,用超黄蜂(盗版)取代直7作为中型直升机使用。这两种机型的确比直6和直7先进,似乎是一条终南捷径。得实际情况如何呢?今天,陆航更乐于使用价低而高性能的俄制米171直升机,直9简直贵得吓人。(现在国产的直11(也是法国货的盗版)和进口的EC120相比还是贵得吓人)直8的情况更可耻,海航对它的需求很少。因为直8太大了,做不了舰载机。而专为海军而设计的直8对陆航来说并不适用。昌飞为了打开销路,去掉两个浮筒,改作陆军型叫直8A。为此,昌飞还拍了一部叫第三条线的影片把自己表扬了一番。但依我看,昌飞一定又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陆航肯定不会要这种价钱比米171贵而性能又劣于米171的飞机。
  直8和直9的引进纯属盲目引进,丝毫不合乎国内军民用户的需求,就好象是农民用小汽车搞生产一样。现在,解放军愁着没有国产飞机用,而昌飞和哈飞又愁着飞机没有销路。
  即使在今天,世界上也还有很多单发的飞机,包括直升机,它们并没有因为只有一个发动机“不安全”而停产。直6的两次等级事故对新飞机来说是很正常的,没有不摔的飞机,除非它永远不上天。就象小孩学步总会跌倒一样。如果当初认真对待这两次事故,做好改进工作,坚持投入使用,并且在适当时候进行升级改进(比如换发动机,或单发改双发)。今天我们的陆航就不愁没有直升机用了,也就不用把米171和直9改作不伦不类的武装直升机了。毕竟直6是通过了设计定型的,它的技术是有保证的,跟要它上天就上天的长官意志是有根本区别的。只有形成了产量,才有发展的机会!再如果,运10能够搞下去,今天各厂就不会为有没有转包任务而发愁了,可能什么国外的厂在愁能不能搞到运10或者运X的转包合同了。
  最近台湾有人为汉翔公司的技术人员出走南韩和大陆而发愁。其实站在台湾的角度来看,完全是好事情,因为台湾现在完全没有航空产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出去打工,等于养住一班人,还不用自己出钱。等到一上型号,把人召回来就行了。
  买办们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能买到先进的产品,就等于有了先进的技术了。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够自豪地拿出手的东西还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自力更生牌。当然它们也可以对国产汽车,手机自豪一番,但是在中韩贸易战中,手机还是敌不过大蒜。
  毛泽东思想是什么,是实是求是,是群众路线,是自力更生。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航标。记得我在学校的机库里第一眼看到直6时,就想,这样好的直升机为什么会停产?直6总共生产了13架交付使用。在直6的历史中共发生进两次等级事故,其中一次是一等。这次事故无疑为自力更生的反对者提供了一枚重磅炸弹,79年,以直6性能落后和单发不安全为理由,直6停产。从此,中国没有了自己的直升机。
  直6外形比直5稍大,性能比同时代的国外产品落后不少。但是却比国内大量使用的直5高出不少。
  直7是类似米8的中型直升机,只完成了两架机体的大部分,为超黄蜂的引进仿制而停止发展。 
  从表面上看,直6和直7的下马是因为性能太落后了。但深层的原因却是我们国家那时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股崇洋媚外的思潮。这种思潮的标志性事件就是红旗汽车的停产。那段时期,改革派们已经准备把我国的工业全盘西化了。直6和直7为SA365和SA321让路了,运10为麦道让路了。甚至连空军也准备引进法国的幻影2000来作为主力战斗机。幸好法国没有卖,否则中国也可能象英国一样,再也没有能力自行设计制造高性能歼击机了。看来毛泽东要给赫秃发个大勋章是有道理的。
  它们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用海豚(引进专利)取代直6作为通用直升机,用超黄蜂(盗版)取代直7作为中型直升机使用。这两种机型的确比直6和直7先进,似乎是一条终南捷径。得实际情况如何呢?今天,陆航更乐于使用价低而高性能的俄制米171直升机,直9简直贵得吓人。(现在国产的直11(也是法国货的盗版)和进口的EC120相比还是贵得吓人)直8的情况更可耻,海航对它的需求很少。因为直8太大了,做不了舰载机。而专为海军而设计的直8对陆航来说并不适用。昌飞为了打开销路,去掉两个浮筒,改作陆军型叫直8A。为此,昌飞还拍了一部叫第三条线的影片把自己表扬了一番。但依我看,昌飞一定又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陆航肯定不会要这种价钱比米171贵而性能又劣于米171的飞机。
  直8和直9的引进纯属盲目引进,丝毫不合乎国内军民用户的需求,就好象是农民用小汽车搞生产一样。现在,解放军愁着没有国产飞机用,而昌飞和哈飞又愁着飞机没有销路。
  即使在今天,世界上也还有很多单发的飞机,包括直升机,它们并没有因为只有一个发动机“不安全”而停产。直6的两次等级事故对新飞机来说是很正常的,没有不摔的飞机,除非它永远不上天。就象小孩学步总会跌倒一样。如果当初认真对待这两次事故,做好改进工作,坚持投入使用,并且在适当时候进行升级改进(比如换发动机,或单发改双发)。今天我们的陆航就不愁没有直升机用了,也就不用把米171和直9改作不伦不类的武装直升机了。毕竟直6是通过了设计定型的,它的技术是有保证的,跟要它上天就上天的长官意志是有根本区别的。只有形成了产量,才有发展的机会!再如果,运10能够搞下去,今天各厂就不会为有没有转包任务而发愁了,可能什么国外的厂在愁能不能搞到运10或者运X的转包合同了。
  最近台湾有人为汉翔公司的技术人员出走南韩和大陆而发愁。其实站在台湾的角度来看,完全是好事情,因为台湾现在完全没有航空产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出去打工,等于养住一班人,还不用自己出钱。等到一上型号,把人召回来就行了。
  买办们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能买到先进的产品,就等于有了先进的技术了。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够自豪地拿出手的东西还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自力更生牌。当然它们也可以对国产汽车,手机自豪一番,但是在中韩贸易战中,手机还是敌不过大蒜。
  毛泽东思想是什么,是实是求是,是群众路线,是自力更生。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航标。
<P>好文</P>
好文啊!
<P>直-8的技术数据</P><P>空重 709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标准燃油)10592千克(带副油箱)13000千克
起飞重量 90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 315千米/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 266千米/小时
经济巡航速度255千米/小时
海平面爬升率 11.5米/秒(单发停车)
实用升限 6000米
悬停高度 5500米(有地效),4400米(无地效)
最大航程 830千米
续航时间 2小时31分钟(最大标准燃油、单发停车、无余油) </P><P>型编号为直-7。研制方案是:装两台涡轴-5甲发动机,采用6片旋翼;除重新设计桨毂和减速器外,其它尽量采用直-5和直-6的零部件。直-7设计为最大起飞重14400千克,有效商载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35O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P><P>直-8的各项技术指标明显优于直-7</P>
文章有偏颇之处!
好评议!我顶!!!!!
<P>好文章!</P><P>说的好,如果连军备都不坚持自己的产业化,那就危险了!</P><P>引进是必要的,但自力更生才是最关键的!</P>[em05][em05]
那个时候的确有这样的趋势,真得好好感谢别人的禁运和封锁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7 2:50:29编辑过]
说的好。毛主席的深谋远虑现在我们是越看越明白。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多的人口,要想崛起,肯定是要惊天动地的,不像那些小国工业化,对世界格局的稳定可有可无,所以不肯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7 4:52:48编辑过]
又是無聊討論[em05][em05]
<B>以下是引用<I>tuzhua</I>在2004-6-17 2:29:00的发言:</B>

<P>自力更生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对的</P>
<P>当初没有买幻影,回头不还是买了su系列,大家不都还挺开心。难道买幻影就是洋奴,买su就是爱国?部队有需求,国内产品又不能满足,怎么办?</P>
<P>马后炮谁都会放,要把事情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来看,这才是正途,想象一下,闭塞了10多年,突然有那么多先进的东西摆在面前,什么感觉,谁在那样的环境下还能坚持发展自己已经落后了许多的东西。</P>
<P>事后诸葛亮,没什么意思</P>
中国航空工业最可惜的不是Z-6、Z-7,也不是J-9、J-13或是Y-10,而是FWS-6系列发动机!
我见过航空史研究一篇关于直6的文章,上面说直6只有一架原型机,而且已经坠毁了,楼主何来13架之说,就算有13架,总该有几架留在各个航空馆吧,为何一架都见不到呢。80年的洲际导弹试验不用SA321,难道用直5或直6,不说它们有没有上舰的可能,能不能吊得动数据舱还是问题。SA321就不同了,本身是舰载型,又能在水面上直接起降,吊不了数据舱也能在水面上把它毁了,不会落入别国这手。当年好多项目都是围绕这次试验进行的,包扩051。
观点不认同!!!
<P>不论自己的技术好不好,都应该坚持搞下去!</P>
意气用事,你用的电脑里装的英特尔和微软,你也算洋奴?
中国航空最最可惜的是运-10!!!!
<B>以下是引用<I>tuzhua</I>在2004-6-17 2:29:00的发言:</B>

<P>自力更生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对的</P>
<P>当初没有买幻影,回头不还是买了su系列,大家不都还挺开心。难道买幻影就是洋奴,买su就是爱国?部队有需求,国内产品又不能满足,怎么办?</P>
<P>马后炮谁都会放,要把事情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来看,这才是正途,想象一下,闭塞了10多年,突然有那么多先进的东西摆在面前,什么感觉,谁在那样的环境下还能坚持发展自己已经落后了许多的东西。</P>


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