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成都工厂“停工”风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0:25:29
“希望所有同事回到你的工作岗位上去,回到生产线上,你现在做的事情是不合适的、是非法的停工。”一位女性主管拿着高音喇叭,向在座的四五百人如此喊话,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是15分钟。

当李林(化名)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看这段视频的时候,他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英特尔(博客)的成都工厂里。李林是这个工厂的一个普通MT(技术操作员),他和他的同事们因不满薪酬的问题,在8月18日选择滞留在食堂里,而不是去生产线上。

虽然此事已经过去半个月,但英特尔中国公司对此依然讳莫如深。对于工人们提出的要求如何解决,截止到发稿,本报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回答。这是他们在2009年2月份宣布将上海工厂搬迁到成都时所没有想到的。“我不对此事发表任何意见。”英特尔中国公司中国企业责任关系总监杨钟仁表示。

在成都主要干道的候车亭灯箱广告上,随处可以看到2009年5月才退休的英特尔前董事会主席克雷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的形象,他以成都荣誉市民的身份,道出对这座城市的投资信心,“我们相信,这场地震绝不会动摇英特尔在成都做大的决心!”

但贝瑞特恐怕也没有想到,在英特尔想在成都做大的时候,首先动摇的是员工们的决心。

“其实对薪酬的不满积郁已久,只是现在终于爆发了。”李林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事件的导火索是上海员工逐渐搬迁到成都之后,出现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和李林一起不愿意回到生产线的MT们,在英特尔成都工厂有1000人左右,他们被分为A、B、C、D四组,实行翻班制度(即轮班制度,以保证24小时不停工)。“一线的技术工人不同于管理层或者工程人员,大多数都是大专或者中专毕业生,”李林的同事们说,最初他们奔着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去,就是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收入。但工作之后才发现,一个大专生月收入只有1400元,中专生只有不足1000元,这还要扣除相应的公积金等费用。

这些积怨终于在上海的员工分流到成都工厂以后开始爆发了。“同样的一线工人,上海员工要比成都本地的月收入高4倍以上,轮班津贴(一种技术性津贴)也比我们高,完成目标考核还有1000美元奖金,我们只有一点超市的代金券。”李林和他的同事们于是在8月18日的午后选择滞留在餐厅里,但他们并没有在主管要求的15分钟内返回生产线,而是坚持到下午晚些时候,当时的情况是,英特尔总部承诺在9月初给予答复。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在2009年2月份的调查,英特尔确定上海工厂搬迁后,提出了将员工分流到成都厂和大连厂的计划,愿意分流的员工保持上海原岗位的工资待遇不变,不愿意分流的员工按照“N+4”补偿方案进行补偿,N为工作年限,即以工作年限内的月平均工资为基准,在年限补贴上多补偿4个月。按业界的估算,分流到成都厂的工人大概在400至600人之间。
就员工们反映的工资待遇问题和分流情况,英特尔中国公司公关部孟女士表示,英特尔成都工厂的运营和生产活动一切正常,员工反映的情况和网络上的传言都是不真实的,“对于这样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工厂的日常运营相关问题,我们不做评价”。

但李林和他的同事们还是提出了他们的六条要求,其中包括:凡是生产线一线员工,每个人基本工资每月增加150~200美元,此次增加立即生效,并马上写到新的聘用合同中;改变公司的管理与招聘制度,严禁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人来充当主管之职;改变员工升职政策;增加津贴,达到上海的水平等等。

“管理层承诺在9月初给予答复。”李林说。就此记者询问了孟女士,但截止到记者发稿,也没有得到公司方面的回应。个别员工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总部只同意适当上浮轮班津贴。
对于英特尔员工所道出的工资水平,记者在咨询同行业人员时,他们都表示吃惊。“虽然因为经济危机,我们公司的同类技术人员工资没有按照惯例上涨,但也没有下降。”一位来自美国硅谷、在成都高新西区投资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很多效益好的民营小企业薪酬水平要比英特尔高出至少20%。

英特尔的微妙西迁

成都人对英特尔和贝瑞特的熟悉程度,完全不亚于同样出现在灯箱上的歌手张靓颖、作家洁尘等本土人物。英特尔和贝瑞特有如此的知名度,是从一段故事开始的。
在2002年5月举办的“数字化西部成都2002”活动中,贝瑞特寻找一个他在2001年7月、在成都拍摄到的玩电脑的小男孩,并告诉媒体:英特尔要送给这个小男孩一台他非常想要的英特尔最新、最快的2.5GP4电脑!

这份慷慨,让成都人熟悉了贝瑞特和英特尔,“策划”这个故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英特尔在一年后正式落户成都,建设芯片测试封装厂。这是英特尔在对上海、苏州、深圳、西安、成都等5个城市进行长达两年的考察和比较后,做出的一个选择,其一期总投资3.75亿美元。

随后,在2005年3月23日,英特尔与成都市政府签订第二期项目《投资备忘录》,宣布追加投资额度,二期工程于2006年10月25日竣工,使英特尔公司在成都市的总投资额达到5.25亿美元,员工人数达到1300人。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09年1~6月,英特尔成都工厂实现出口10.6亿美元,同比增加221%,5月份仅出口就达2.7亿美元。

直到2009年2月,当英特尔宣布将上海浦东外高桥工厂搬迁到成都后,确实显示出了其在成都“做大”的决心。“英特尔搬迁是必然的,主要是因为上海工厂的劳动力成本和运营成本太高了。”半导体行业专家莫大康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只是英特尔太按照“美国方式”做事了——这包括按照企业意志从一个城市搬迁到另外一个城市,在同一个工厂同样的岗位可能出现不同的薪酬。“通过成都事件可以看出,显然英特尔还不懂得入乡随俗。”莫大康说。

对于英特尔上海工厂的搬迁,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公司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俞勇当时也向媒体表示,“真是非常意外”,但他们理解,英特尔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绝非一时冲动,也不可能收回。
事实上,英特尔之所以撤资关厂,关键在于资本通常总是流向低成本地区,1995年英特尔落户外高桥是这样,现在将业务整合到成都工厂同样如此。从国际上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到一个地区的“生存期”一般为10年到15年,而英特尔外高桥工厂运转已近14年,正式投产也已超过11年。

按照英特尔的计划,他们将于2009年底完成上海工厂的搬迁。成都海关方面资料显示,从7月20日开始,英特尔从上海搬迁的设备也逐批地运抵成都。

成都IT业投资生态镜像

在2005年,成都能够击败其他4个城市,让英特尔落户,并不是靠策划那样一个故事就能够成功的。英特尔对成都投资环境的考察非常苛刻,甚至连工厂落户地的村庄在拆迁后,小鸟在哪里做窝都要寻找解决方案。

随后,在英特尔决定扩建一期项目的时候,成都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一位成都当地官员透露,当时重庆投资80亿美元兴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急切地想将英特尔引入到重庆,因此给出了优厚的条件,“英特尔当时已经动心了”。但成都随后细致入微的工作还是让英特尔留了下来,这也显示出有上海宝钢工作背景的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的运筹能力。

但上海工厂的西迁,却让成都方面低调起来。“一方面在于上海是都江堰震后重建的援建方,怕有挖墙根之嫌;另一方面怕引起对投资环境的负面解读。”上述官员表示。

就英特尔的“停工事件”,《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劳动保障局综调处王处长,她表示该局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投诉,也不了解详情,因此不做任何评价。而英特尔公司所在的成都高新西区管委会,则拒绝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

“这就是外国企业在中国面临的尴尬:英特尔的搬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尤其是地方政府甚至将此作为评价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莫大康表示,英特尔搬迁到成都是对的,也符合成都的政策,即做大半导体产业集群,但英特尔的“老美”作风,让地方政府一时适应不了。

但立志于做大IT行业的成都市却在推动产业发展政策上不遗余力。在软件外包方面提出做中国的班加罗尔的口号;不久前引入阿里巴巴落户成都,后者提出将投资追加到1亿美元,成都为此要立法保护电子商务。
据悉,目前成都市有近千家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在高端人才方面的缺口数以万计。”致力于IT行业的猎头公司成都英联公司负责人阴先生表示,从英特尔停工事件分析,成都IT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待遇低、流动性差是当前的主要特征,而且英特尔的待遇也明显比华为、大唐等公司要低得多,其大公司的优势正在丧失。

“随着半导体行业竞争的激烈和利润越来越薄,整个行业的导向已经变了,很多企业转行做太阳能、LED去了。”莫大康表示,这让地方政府做大产业集群愿望,正在丧失成本优势的支撑,不排除英特尔若干年后会继续搬走,比如去正在建设中的越南工厂。“希望所有同事回到你的工作岗位上去,回到生产线上,你现在做的事情是不合适的、是非法的停工。”一位女性主管拿着高音喇叭,向在座的四五百人如此喊话,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是15分钟。

当李林(化名)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看这段视频的时候,他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英特尔(博客)的成都工厂里。李林是这个工厂的一个普通MT(技术操作员),他和他的同事们因不满薪酬的问题,在8月18日选择滞留在食堂里,而不是去生产线上。

虽然此事已经过去半个月,但英特尔中国公司对此依然讳莫如深。对于工人们提出的要求如何解决,截止到发稿,本报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回答。这是他们在2009年2月份宣布将上海工厂搬迁到成都时所没有想到的。“我不对此事发表任何意见。”英特尔中国公司中国企业责任关系总监杨钟仁表示。

在成都主要干道的候车亭灯箱广告上,随处可以看到2009年5月才退休的英特尔前董事会主席克雷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的形象,他以成都荣誉市民的身份,道出对这座城市的投资信心,“我们相信,这场地震绝不会动摇英特尔在成都做大的决心!”

但贝瑞特恐怕也没有想到,在英特尔想在成都做大的时候,首先动摇的是员工们的决心。

“其实对薪酬的不满积郁已久,只是现在终于爆发了。”李林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事件的导火索是上海员工逐渐搬迁到成都之后,出现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和李林一起不愿意回到生产线的MT们,在英特尔成都工厂有1000人左右,他们被分为A、B、C、D四组,实行翻班制度(即轮班制度,以保证24小时不停工)。“一线的技术工人不同于管理层或者工程人员,大多数都是大专或者中专毕业生,”李林的同事们说,最初他们奔着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去,就是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收入。但工作之后才发现,一个大专生月收入只有1400元,中专生只有不足1000元,这还要扣除相应的公积金等费用。

这些积怨终于在上海的员工分流到成都工厂以后开始爆发了。“同样的一线工人,上海员工要比成都本地的月收入高4倍以上,轮班津贴(一种技术性津贴)也比我们高,完成目标考核还有1000美元奖金,我们只有一点超市的代金券。”李林和他的同事们于是在8月18日的午后选择滞留在餐厅里,但他们并没有在主管要求的15分钟内返回生产线,而是坚持到下午晚些时候,当时的情况是,英特尔总部承诺在9月初给予答复。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在2009年2月份的调查,英特尔确定上海工厂搬迁后,提出了将员工分流到成都厂和大连厂的计划,愿意分流的员工保持上海原岗位的工资待遇不变,不愿意分流的员工按照“N+4”补偿方案进行补偿,N为工作年限,即以工作年限内的月平均工资为基准,在年限补贴上多补偿4个月。按业界的估算,分流到成都厂的工人大概在400至600人之间。
就员工们反映的工资待遇问题和分流情况,英特尔中国公司公关部孟女士表示,英特尔成都工厂的运营和生产活动一切正常,员工反映的情况和网络上的传言都是不真实的,“对于这样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工厂的日常运营相关问题,我们不做评价”。

但李林和他的同事们还是提出了他们的六条要求,其中包括:凡是生产线一线员工,每个人基本工资每月增加150~200美元,此次增加立即生效,并马上写到新的聘用合同中;改变公司的管理与招聘制度,严禁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人来充当主管之职;改变员工升职政策;增加津贴,达到上海的水平等等。

“管理层承诺在9月初给予答复。”李林说。就此记者询问了孟女士,但截止到记者发稿,也没有得到公司方面的回应。个别员工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总部只同意适当上浮轮班津贴。
对于英特尔员工所道出的工资水平,记者在咨询同行业人员时,他们都表示吃惊。“虽然因为经济危机,我们公司的同类技术人员工资没有按照惯例上涨,但也没有下降。”一位来自美国硅谷、在成都高新西区投资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很多效益好的民营小企业薪酬水平要比英特尔高出至少20%。

英特尔的微妙西迁

成都人对英特尔和贝瑞特的熟悉程度,完全不亚于同样出现在灯箱上的歌手张靓颖、作家洁尘等本土人物。英特尔和贝瑞特有如此的知名度,是从一段故事开始的。
在2002年5月举办的“数字化西部成都2002”活动中,贝瑞特寻找一个他在2001年7月、在成都拍摄到的玩电脑的小男孩,并告诉媒体:英特尔要送给这个小男孩一台他非常想要的英特尔最新、最快的2.5GP4电脑!

这份慷慨,让成都人熟悉了贝瑞特和英特尔,“策划”这个故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英特尔在一年后正式落户成都,建设芯片测试封装厂。这是英特尔在对上海、苏州、深圳、西安、成都等5个城市进行长达两年的考察和比较后,做出的一个选择,其一期总投资3.75亿美元。

随后,在2005年3月23日,英特尔与成都市政府签订第二期项目《投资备忘录》,宣布追加投资额度,二期工程于2006年10月25日竣工,使英特尔公司在成都市的总投资额达到5.25亿美元,员工人数达到1300人。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09年1~6月,英特尔成都工厂实现出口10.6亿美元,同比增加221%,5月份仅出口就达2.7亿美元。

直到2009年2月,当英特尔宣布将上海浦东外高桥工厂搬迁到成都后,确实显示出了其在成都“做大”的决心。“英特尔搬迁是必然的,主要是因为上海工厂的劳动力成本和运营成本太高了。”半导体行业专家莫大康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只是英特尔太按照“美国方式”做事了——这包括按照企业意志从一个城市搬迁到另外一个城市,在同一个工厂同样的岗位可能出现不同的薪酬。“通过成都事件可以看出,显然英特尔还不懂得入乡随俗。”莫大康说。

对于英特尔上海工厂的搬迁,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公司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俞勇当时也向媒体表示,“真是非常意外”,但他们理解,英特尔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绝非一时冲动,也不可能收回。
事实上,英特尔之所以撤资关厂,关键在于资本通常总是流向低成本地区,1995年英特尔落户外高桥是这样,现在将业务整合到成都工厂同样如此。从国际上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到一个地区的“生存期”一般为10年到15年,而英特尔外高桥工厂运转已近14年,正式投产也已超过11年。

按照英特尔的计划,他们将于2009年底完成上海工厂的搬迁。成都海关方面资料显示,从7月20日开始,英特尔从上海搬迁的设备也逐批地运抵成都。

成都IT业投资生态镜像

在2005年,成都能够击败其他4个城市,让英特尔落户,并不是靠策划那样一个故事就能够成功的。英特尔对成都投资环境的考察非常苛刻,甚至连工厂落户地的村庄在拆迁后,小鸟在哪里做窝都要寻找解决方案。

随后,在英特尔决定扩建一期项目的时候,成都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一位成都当地官员透露,当时重庆投资80亿美元兴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急切地想将英特尔引入到重庆,因此给出了优厚的条件,“英特尔当时已经动心了”。但成都随后细致入微的工作还是让英特尔留了下来,这也显示出有上海宝钢工作背景的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的运筹能力。

但上海工厂的西迁,却让成都方面低调起来。“一方面在于上海是都江堰震后重建的援建方,怕有挖墙根之嫌;另一方面怕引起对投资环境的负面解读。”上述官员表示。

就英特尔的“停工事件”,《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劳动保障局综调处王处长,她表示该局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投诉,也不了解详情,因此不做任何评价。而英特尔公司所在的成都高新西区管委会,则拒绝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

“这就是外国企业在中国面临的尴尬:英特尔的搬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尤其是地方政府甚至将此作为评价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莫大康表示,英特尔搬迁到成都是对的,也符合成都的政策,即做大半导体产业集群,但英特尔的“老美”作风,让地方政府一时适应不了。

但立志于做大IT行业的成都市却在推动产业发展政策上不遗余力。在软件外包方面提出做中国的班加罗尔的口号;不久前引入阿里巴巴落户成都,后者提出将投资追加到1亿美元,成都为此要立法保护电子商务。
据悉,目前成都市有近千家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在高端人才方面的缺口数以万计。”致力于IT行业的猎头公司成都英联公司负责人阴先生表示,从英特尔停工事件分析,成都IT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待遇低、流动性差是当前的主要特征,而且英特尔的待遇也明显比华为、大唐等公司要低得多,其大公司的优势正在丧失。

“随着半导体行业竞争的激烈和利润越来越薄,整个行业的导向已经变了,很多企业转行做太阳能、LED去了。”莫大康表示,这让地方政府做大产业集群愿望,正在丧失成本优势的支撑,不排除英特尔若干年后会继续搬走,比如去正在建设中的越南工厂。
资本就是这样实际

工资往往决定于你和HR之间的嘴皮

尤其是在外企{:3_89:}
关键是封装厂处于整个芯片产业的低端,要说什么加工产业的流动,那为什么台湾的芯片业厂一直在那里?说白了是本土研发能力跟不上去。
不是在大连设厂的吗
国内这类厂的操作员一般都是劳务工阿
这点钱正常
如果不是图成都的各项费用便宜,他傻了废那么大劲从上海搬过去啊……
同理, 上海不是费用比欧美便宜, 外资傻了来上海啊……
还好没有与在米国的英特尔员工比收入
人家去成都 还不是为了降工资。。一群笨蛋。。
人力优势 在中国很快会过去!未富先老啊!
贱卖农工,赚外汇.以土地,养猪猴。这是国策。
mhzd 发表于 2009-9-23 17:11

人力资源优势才刚开始,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相当低。

至于富裕嘛,发大财的总是少数,多数人小康也不错了。
这类封装工厂算不上高技术,期望太高了不好!

另外国内自主研发、自主品牌太落后了所以才有这种待遇。

各地搞的高技术工业区、微电子工业区,都是指望外界大企业来,如果一旦人力成本不是他们所想要的,这些个工业区何以维继?

深圳的赛格、桑达,当年就是这样,搞电视搞出名的,与三星等外国企业合资搞CRT彩电、显像管,没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全外企的技术和品牌,如今这些技术过时,由于成本高昂,那些外企已经不愿意再行投资,赛格、桑达沦落到亏损状态,连续几年大规模裁员了。

而华为、比亚迪、TCL,坚持自主研发,显然还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山东沿海、广东顺德等地那些从集体小厂演进而来的自主品牌,或许技术自主研发还很欠缺,但是比这些所谓的工业区可是实在多了。顺德自己搞垮了自己的那些曾经大名鼎鼎的厂子,现在眼巴巴的看着惠州了,而惠州当年在广东属于大而不强的地区,现在经济、环境上却位居前列,超越了省内另两个经济特区,全拼自己搞得企业。莞东靠工业区起步,去年危机以来,那些企业那里来回哪里去,留下来的是挠头的纠纷。
厂址村庄小鸟们做窝都要考虑到,,,

就是工厂里面的员工会不会饿死暂时还没考虑到
中行说 发表于 2009-9-23 16:09
打不了洋人,还打不了你吗?---《茶馆》二德子语录
问题的根子还是在同工不同酬上。同为中国人,一样的岗位,收入差别那么大,肯定会产生不满情绪的。类似的事件,全国各地都不罕见。
highfly008 发表于 2009-9-24 08:36
       靠着同工不同酬的劳动力价格优势获得了本来属于别人的工作岗位,然后开始要求同工同酬。
       让人想起了孙文老先生。自己当大总统的时候非要搞总统制,一让位给袁世凯就开始要议会制,削总统的权。
整天说要产业升级,把发达地区淘汰的产业转给欠发达地区。要是都同工同酬了,产业还升级个头啊。
如果与当地的普遍收入比,低了,这个是不应该的。
如果和发达地区比收入低了,废话,要一样价人家还搬个屁啊
循环渐进的走吧,沿海发展了这么多年也有钱了,但是还去投资建那些低成本,效率低下的工厂,因为有足够的廉价劳动力,风险小,门槛低。搞自主品牌,技术研发投资高,风险大,只有少部分投资去搞。现在就是产业升级的时候,到中西部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搞门槛低的,沿海的要不搞自主研发(这10几年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金),要不你的企业就倒掉。今年下半年珠三角出现用工荒就是个例子。再就是所谓的贱卖农工,其实没有贱卖不贱卖的,社会在往前走,拿现在比以前先付出的永远是贱的。想不贱卖想办法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技能。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说个入门低的。建筑工,砌墙的技工也就是所谓的瓦匠收入是小工的3倍左右,别说这也门槛高,岁数大点的一天学没上过的也不在少数。
你们都为洋人说话啊!
xbill 发表于 2009-9-24 08:40
   估计你没看到原来那篇文章。问题的起因并非是成都工厂的员工跟上海甚至美国工厂的比收入,而是同一个厂,同样的岗位上,原上海厂过去的员工收入是本地新招员工的三四倍,本来老员工多点也没的说,但差别如此之大,换成你恐怕心理也不会平衡吧。
  中国人确实缺乏人人平等观念,不管平时嘴上说得多好听,一涉及个人小团体以及地域利益什么的,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暴露出潜意识里的自私心态。实在无言!
highfly008 发表于 2009-9-24 09:38
都那样啊,人家从别的地方来的肯定是选的骨干,一来就能干,而且还让老板放心的那种才能带过来。再说资历还在哪呢,要没这帮人工厂一开始还不容易做好。
人民网评 发表于 2009-9-24 09:15
要不号召工人去把那个帝国主义工厂占领了,让中国人当家做主?
highfly008 发表于 2009-9-24 09:38
       我看你是没看全我的回复吧?
       为什么上海厂关闭了搬到成都?Intel钱多了烧的?为的不就是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吗?Intel以前的确是给了上海厂员工很高的工资,但是上海厂的最终关闭证明了这个工资(以及其他在上海开厂的成本)是没有竞争力的,所以上海厂关闭了。
       新开的成都厂为的是更低的成本,而每一个雇员在签订劳务合同的时候都已经书面接受了Intel开出来的工资。进厂之后,却开始要求跟已经关闭的上海厂同工同酬了。这个行为未免有点恶心人吧?
       “中国人缺乏人人平等观念”,这句话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平等不是一个无限放大的概念。当他们要求跟被关闭的上海厂同工同酬的时候,难道不是同时在破坏与成都本地同样劳动强度,同样劳动能力要求的工作的公平吗?
       你怎么不去谴责他们缺乏人人平等的观念呢?你的这种双重标准,难道不正是你自己说的“缺乏人人平等观念”的体现吗?
要求跟上海数倍于成都的工资看齐,不叫做自私,叫做追求公平,
要求跟成都本地同样劳动强度和职业技能要求的工作收入拉开数倍的差距也不自私,也是追求公平?
这种公平可真是充满了弹性。
中行说 发表于 2009-9-24 09:44
   不是什么骨干的问题,就生产线上的普通工人,而且成都工厂也开了有一段时间了。工资差异大主要还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英特尔这点确实没处理好。上海厂关闭,员工是可以选择一次性了断或到成都厂工作的,来的人并非由英特尔方挑选,要都是骨干,岗位不同反倒不会闹了。而老员工沿袭以前上海的工资标准,新员工按新标准(确实也太低了点),巨大的差异才是导致闹事的原因,特别是共同工作时间一长,收入不是逐渐向一个共同的标准靠拢,还是按地域划分,而且差异那么大,肯定会出事的。其实这种事并不鲜见,早几年很多企业合并也闹出了不少这样的风波,都是闹闹后慢慢趋于公平才会了事的。

要求跟上海数倍于成都的工资看齐,不叫做自私,叫做追求公平,
要求跟成都本地同样劳动强度和职业技能要求的工作收入拉开数倍的差距也不自私,也是追求公平?
这种公平可真是充满了弹性。
xbill 发表于 2009-9-24 09:50

关键是封装厂给的钱比成都当地的工厂还要低20%,另外进行24小时4班倒的制度,也意味着工人无法像国内企业惯常的做法那样通过高强度加班来大幅增加收入。1000多还要缴公积金,就算在工地挖土方都比这赚得多。
工人当然有资格不满,但这是劳资自身的问题,内部谈判解决即可,只是上海的高工资不合适,但成都的低工资却也并不一定合理,英特尔这样搞,是留不住人的,几百块的工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经过物价连年上涨后,现在1000多能干什么?
要求跟上海数倍于成都的工资看齐,不叫做自私,叫做追求公平,
要求跟成都本地同样劳动强度和职业技能要求的工作收入拉开数倍的差距也不自私,也是追求公平?
这种公平可真是充满了弹性。
xbill 发表于 2009-9-24 09:50

关键是封装厂给的钱比成都当地的工厂还要低20%,另外进行24小时4班倒的制度,也意味着工人无法像国内企业惯常的做法那样通过高强度加班来大幅增加收入。1000多还要缴公积金,就算在工地挖土方都比这赚得多。
工人当然有资格不满,但这是劳资自身的问题,内部谈判解决即可,只是上海的高工资不合适,但成都的低工资却也并不一定合理,英特尔这样搞,是留不住人的,几百块的工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经过物价连年上涨后,现在1000多能干什么?
另外帖子为什么被删了?论坛被英特尔河蟹了?
留不住就走嘛,周瑜打黄盖……
RedTide 发表于 2009-9-24 10:08
       只要雇主给出的工资和待遇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剩下的是市场来决定的事情。
       工资低,员工有权利不做,Intel没有强迫任何人接受这个offer。
       白纸黑字签了合同,接受了对方提供的工资和待遇,然后立刻翻脸要求跟xx看齐,这种行为距离讹诈也不是太远。
RedTide 发表于 2009-9-24 10:08
钱给少了就走人呗,或者是停工,但不能以以前的上海工人工资来比,那是个历史问题。如果上海工人的工资不合理资方自己都会处理。
只要雇主给出的工资和待遇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剩下的是市场来决定的事情。
       工资低,员工有权利不做,Intel没有强迫任何人接受这个offer。
       白纸黑字签了合同,接受了对方提供的工资和待遇,然后立刻翻脸要求跟xx看齐,这种行为距离讹诈也不是太远。
-------------------------------------------------------------------------------------------------------------------

上面这种说法离无耻也不是太远.别的不说,就说intel的母国-美国,不也经常有工人为争取自己的待遇问题采取停工等形式和资方抗争吗?按上面的说法他们当初也是接受了资方的工资和待遇的,那他们算不算讹诈?恐怕连intel自己都不敢这样说吧,偏偏国内某些人倒在这里大言不惭!可笑,员工争取自己的权益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现在早已不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了,你以为还是19世纪吗,出去多看看对你有益无害
某些人的论点纯粹就是19世纪原始资本主义和中国传统奴化教育结合下产生的怪胎


同意同意misszl网友所说;
曾在外企干过 深有感触,同是亚太区 中国区的奴化相当严重,比东南亚的猴子都不如,老板总会找个新加坡人 台湾人 印度人来管中国人。
说出那些话的人不是无耻就是既得利益集团。

同意同意misszl网友所说;
曾在外企干过 深有感触,同是亚太区 中国区的奴化相当严重,比东南亚的猴子都不如,老板总会找个新加坡人 台湾人 印度人来管中国人。
说出那些话的人不是无耻就是既得利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