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报》1950-1969年封面 247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19:39


《人民画报》1950年封面


1950年7月创刊号(在收藏市场已经很难看到了)

1950年8月号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1950年,新闻摄影局记者王纯德深入国营农场采访时拍摄了这张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封面照片。照片中的梁军年仅19岁,是黑龙江省德都县萌芽乡机械农场的女拖拉机手。

1950年9月号和平保卫者“海陆空军”。


《人民画报》1950年封面


1950年7月创刊号(在收藏市场已经很难看到了)

1950年8月号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1950年,新闻摄影局记者王纯德深入国营农场采访时拍摄了这张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封面照片。照片中的梁军年仅19岁,是黑龙江省德都县萌芽乡机械农场的女拖拉机手。

1950年9月号和平保卫者“海陆空军”。

1951年第3期:抚顺煤矿工人——1948年3月9日,抚顺解放,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生活的矿工们翻身做了主人。他们从低矮的小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有了自己的夜校、俱乐部、疗养院,子女也走入了学堂。生活的改善、地位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矿工们的生产热情,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加班加点多出煤、出好煤,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解放后,抚顺矿区经过50多年的改造、调整和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已跻身全国500强企业

1951年第6期:北海实验托儿所医生为孩子检查身体——新中国对儿童保育和儿童教育高度重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除规定了包含儿童教育在内的文化教育政策外,还在第48条中特别规定:“注意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工会法也都以保护儿童利益作为立法原则之一。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新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51年第9期:治淮模范——淮河下游排水不畅,是有名的害河。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十分重视、关心治淮工作,毛泽东四次对淮河救灾及治理作出批示,并于1951年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百万治淮大军开赴千里治淮堤线,刚刚分得土地的农民怀着对党和政府的热爱之情加入治淮队伍并成为主力军。参加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成了民工们的自觉行动,一批治淮劳模、功臣在竞赛中产生,成为治淮队伍的领头雁、航标灯。这三位胸佩大红花、面露自豪笑容的治淮模范光荣地登上了《人民画报》1951年第9期的封面。

1951年第12期:京津线上的流线型列车。

1952年第3期:中苏友谊万岁—— 建国初期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1952年2月14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两周年,各级中苏友好协会负责人、当地行政首长、各人民团体代表及国际友人出席参加。在首都各界庆祝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与苏联代表共同举杯,祝愿中苏友谊之树常青。画面中的刘少奇当时兼任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会长一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促进新中国建设及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1952年第6期:杭州市少先队员——1952年年5月,全国十七个单位共同发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通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儿童节并延续至今。在那一年上海6·1儿童节晚会上,时任市长的陈毅高呼:“准备着,为建设祖国的事业,为实现毛主席的伟大理想而奋斗!”全体少年儿童队员响亮回答:“时刻准备着!”于是,这群6月在西湖边活动的少先队员,不知不觉间,已经和这个国家的命运完成了初步的融合。

1952年第9期:天兰路上的曲儿岔隧道。

1952年第12期:全国铁路劳动模范李锡奎—— “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是建国初期在恢复厂矿企业生产中诞生、发展起来的。在恢复经济和抗美援朝运输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下,沈阳铁路局积极开展创新纪录活动,李锡奎调车法即在此时应运而生。李锡奎调车法,使调车工效提高了一倍,创造了1100多天安全调车无事故的全国纪录,李锡奎和他的调车组成为全国铁路调车工作的一面旗帜。1951年和1959年,李锡奎被铁道部先后授予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称号。李锡奎1948年进长春铁路管理局沈阳站当调车员,后历任沈阳站副站长、沈阳铁路分局运输处副处长、沈阳铁路总工会副主席,并当选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3年第1期:鞍山钢铁公司铸块车间正在铸锭。

1953年第2期:上海电机厂旋转电机车间。

1953年第3期:斯大林去世,天安门前下半旗致哀——在毛泽东的命令下,1953年3月7日至9日,全国下半旗致哀——斯大林在3月5日去世。而《人民画报》也有了自创刊以来的第一个黑白封面,可谓哀恸至极。斯大林逝世后,中苏这一对社会主义兄弟逐渐分道扬镳,双边关系走入了新的阶段
  
1953年第4期: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门举行追悼斯大林同志大会。

1953年第5期:北京北海托儿所的保育员和孩子。

1953年第6期:五一劳动节大行游——参加庆祝“五一”行游大会的文艺大队中的工人腰鼓队。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昂首阔步地经过天安门广场,脸上荡漾着幸福、喜悦的微笑。

1953年第7期:华东工人的太湖疗养院—— 在2008年6月20日《工人日报》公布的“全国特色疗休养院”、“全国职工疗休养工作优秀单位”公示名单上,江苏省无锡工人太湖疗养院榜上有名。这家疗养院曾于1953年7月登上《人民画报》的封面。1952年,为增进工人健康,中华全国总工会华东办事处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中犊山”岛上建立了这所工人疗养院。当时来这里疗养的都是华东各厂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表现优秀的工人。50多年来,该院接收了来自全国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老工人、老干部、教授、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及患有慢性病的职工疗养休养数十万人次。

1953年第8期:杭州的丝绸伞

1953年第9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三河闸举行放水典礼——三河闸工程位于江苏洪泽县境内,洪泽湖的东南角,是淮河下游入江水道的控制口门,是淮河流域性骨干工程。三河闸工程于1952年10月动工兴建,1953年7月建成放水。它是建国初期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大型水闸。

1953年第10期:北京东长安街。

1953年第11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大玉乡张淑云在田里采棉

1953年第12期:石景山发电厂厂长王文斌1953年第12期《人民画报》的封面人物是时任石景山发电厂厂长的王文斌。这一期杂志上刊登了他的文章《我的家庭》,文章以质朴、亲切的笔触介绍了解放后他一家三代人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解放前,16岁的王文斌便从农村出来到石景山讨生活,在厂里做长工整整十年才熬到当上工匠,所挣工钱仍保证不了一家温饱。解放后,王文斌被选为厂工会主席,后又被政府任命为厂长。从一个苦孩子到企业管理者,王文斌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中国普通百姓新旧社会的不同境遇、不同命运。

1954年第1期:迎接1954年的生产任务。

1954年第2期:鞍山钢铁公司炼好的铁水自动流入铁罐。—— 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喻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于1948年,翌年7月9日在废墟上开工,迅速恢复了生产,并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50年代初,鞍钢采用“快速炼钢法”等先进经验,连续创造了大型手炉炼钢新纪录;53年底,又生产出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1954年第2期《人民画报》封面是刚刚投入生产的自动化7号炼钢炉:练好的钢水自动流入钢罐。

1954年第3期:云南省西双版纳采摘椰子的傣族姑娘——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居住着傣族、哈尼族等十三个民族,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美誉,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199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州。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感受这里的绚丽多彩的热带风光和民族风情。然而,60年前,这里却是个交通不便,生产落后的地方。1953年1月24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人民政府帮助农民改进耕作技术,大力兴修水利,并陆续修公路、建学校、设医院,各族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1954年第3期〈人民画报〉封面上怀抱丰收果实、脸上洋溢幸福笑容的傣族姑娘便是那个时期西双版纳的缩影。

1954年第4期:塘沽新港引水员施学良—— 在解放前的七八十年间,天津港的引水工作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解放后,引水工作回到中国人手中。中国引水员出色地完成引水了工作,创造了天津港夜间引水的新纪录。他们不仅能在夜间把船引进塘沽新港靠岸,更能通过狭窄、多弯、水浅的海河,把船只引到天津,大大缩短了船舶入港时间,赢得了中外商船的广泛赞誉。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天津市劳动模范施学良就是其中之一。

1954年第5期:孟泰:鞍钢老英雄——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他带领班组工人跑遍十里厂区,收集了大量废旧材料,建成著名的“孟泰仓库”,为鞍钢第一座炼铁高炉修复出铁做出了重大贡献。1954年第5期《人民画报》封面上是建国初期的孟泰正和技术员检查大检修后的高炉。60年代初,孟泰担任了鞍钢炼铁厂副厂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依然朴实无华,被工人们称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干部”。期间,他搞了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文革中,鞍钢陷于混乱,他顶住压力,使鞍钢的生产秩序免于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1967年9月积劳成疾的孟泰在北京病逝。

1954年第6期:给毛主席献花的少先队员——1954年五一劳动节活动之后,毛泽东提出“不要只给我一个人献花嘛”,于是王光如(左)和刘春延(右)成为在天安门上给毛泽东献花的最后一对少先队员。而这段经历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王光如的命运。在献花之后,她开始担任少先队各种活动的司仪,并被导演苏里选中出演电影《祖国的花朵》和《皮包》。不过王光如没有从此走向演员明星的道路,而是从北京女一中保送到清华附中,最终考进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石家庄飞机制造厂。目前仍是河北省人大代表。

1954年第7期封面:丰收的喜悦——54年麦收时节,画报社记者吕向全来到淮河沿岸的一个村庄王咀村采访。过去这里几乎年年闹水灾,自从治理淮河后,连年获得丰收,家家场子上铺满金黄的小麦。王长新是王咀村的一个农民,曾踊跃参加治淮活动,两次被评为治淮模范。当时他已是村里一个互助组的组长,他家的13亩麦子当年也获得了好收成,看着黄橙橙、颗粒饱满麦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吕向全将这一幸福时刻捕捉进镜头登上了《人民画报》1954年第7期的封面。

1954年第8期:工人上大学——1953年,有51名工人考入东北工学院,他们曾经在工农速成中学或业余学校里学习,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后考入大学。那个年代,工人上大学可是新鲜事。政府和学校对这些工人出身的学生倍加关怀,使他们很快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崔树林就是这51名工人大学生中的一员。他原来是鞍钢机械总厂的车工,在鞍钢业余学校学习了3年半,又补习了4个月,53年9月,考入东北工学院机电系。54年第8期《人民画报》发表了他写给自己师傅温希贤的一封信和他在大学学习的照片,其中的一幅就成为当期封面。封面中的另一个人物是崔树林的同学赵喜文,她不久前还是沈阳被服厂的女工。

1954年第9期封面:讨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了《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地展开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社论。这场讨论很快遍及全国城乡,持续时间将近3个月,一时间它成了全国老百姓的热门话题,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全国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954年第9期《人民画报》封面就是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草案。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草案,老百姓感到又新鲜又兴奋,讨论十分热烈。亿万群众在参与讨论中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民主意识和政治热情大为提高。

1954年第10期:新中国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1954年第8期:合作社的打谷场——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个体经济已不能适应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采取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方法把农民引向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到1954年8月,全国已有10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加上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组织起来的农户已占全国总户数的60%。许多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使用新式畜力农具,改变耕作方法,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旧社会农村经济凋零、农民饥饿破产的景象得到彻底改观。这幅1954年第8期《人民画报》的封面照是河北省张玉璞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生产队的打谷场,土改和农业合作化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丰收后,这里一派忙碌景象。

1954年第12期:金兆陛正在和队员们研究怎样节约木材。


1955年第1期:天津第一橡胶厂的职员李淑华和她一胎所生的三个孩子。
  
1955年第2期:一个冰上运动爱好者家庭——气候寒冷,冰天雪地,一年中冰期长达四五个月,优越的冰雪自然环境为哈尔滨的冰雪运动创造了适宜的土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十分喜爱冰上运动。这张1955年第2期《人民画报》的封面是记者张吉年到哈尔滨采访时拍摄的一个冰上运动爱好者家庭。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冬季,不怕冷的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冰上玩耍,与大自然亲近。于是,一个个冰上运动健将从这里诞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55年第3期:在和平、幸福的大道上前进。
  
1955年第4期:春耕开始了,新媳妇在娘家过完春节,回家参加生产。
  
1955年第5期:矿工
  
1955年第6期:祖国的花朵
  
1955年第7期:“我们歌唱友谊”——中国青年给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献礼之一。
  
1955年第8期:南京农学院农机系学生陈丽聪在国营安徽方邱湖农场做驾驶联合收割机的实习。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1955年第9期:采标本
  
955年第10期封面:建国6周年大阅兵——1955年10月1日,是建国6周年的大喜日子。在新中国建国最初的6年里,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勤恳恳地建设着自己的国家,并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努力奋斗着。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阅兵式上接受检阅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学校、航空学校和海军学校的队伍,还有空军、水兵、公安、步兵、摩托步兵、伞兵、炮兵和坦克部队。浩浩荡荡的检阅队伍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不仅鼓舞了全国建设者的斗志,更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1955年第10期《人民画报》封面就是这次阅兵式的一张全景照。
  
1955年第11期:苏联织绸女工库德里亚谢娃、石油工人齐尔科夫和中国棉纺织厂挡车女工黄宝妹、石油工人郭云生在观看苏联青年赠给中国青年的炼油厂模型。

1955年第12期:丰收的喜悦——在1955年,全国农村合作社运动达到高峰,不过高速发展也导致了许多问题,不少地方出现了新建社散伙和社员退社现象发生,中央也多次发文进行调整。当这幅名为《合作社员的喜悦》刊登在了55年12月份的封面上时,它既是一种对整年工作的总结:虽有波折,但值得肯定。同时也是对未来政策的表态:3年后,比合作社更进一步的人民公社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

1956年第1期:京剧“穆柯寨”——五十年前,《人民画报》的老前辈、摄影家吴寅伯先生曾拍摄过一系列关于中国戏剧的珍贵影像。其中,由张春孝和谢锐青主演的中国戏曲学校的经典剧目之一《穆柯寨》,成为《人民画报》1956年1月号的封面。斗转星移,当年封面上的两个年轻人,如今都已年逾古稀,他们都是中国戏曲学校首批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也是今天中国非常重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1956年第2期:歌唱伟大的祖国——这是中央民族歌舞团各民族歌唱演员正在演唱《歌唱伟大的祖国》,这张照片刊登在《人民画报》1956年第2期封面上。中央民族歌舞团成立于1952年9月,是中国惟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艺术表演团体。五十多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村村寨寨,把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艺术奉献给各族人民,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实力雄厚的歌唱家、舞蹈家、演奏家和词曲作家及编导。

1956年第3期:华北农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6年第4期:找矿苗

1956年第5期:“五一节”青年们在欢乐的日期里。

1956年第6期封面:合作社里的少数民族姑娘——“在祖国西南边疆的盘龙江畔,黄昏时常常可以看到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穿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在草地上散步,或者听到他们用芦笙和弦子吹奏优美的歌曲。他们一向喜欢音乐,但在他们的曲调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地充满希望和欢乐。”这是人民画报社记者蔡尚雄、吴寅伯采写的报道《西南边疆上的农业社》中的一段文字。这是对50年代中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形象描绘。当时记者采访的云南省文山县已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社里,各民族社员和谐相处,互相交流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画报》1956年第6期封面就是记者吴寅伯这次采访时拍摄的合作社社员拉祜族姑娘萧淑和佧佤族姑娘高朝珍。

1956年第7期封面:革命圣地延安——1956年第7期《人民画报》封面是画报社记者敖恩洪拍摄的一幅延安的照片,这是50年代中期延安宝塔山的面貌。50年代中期,随着全社会对革命历史的宣传与歌颂,与共产党革命历史相关的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等一些历史上并不著名的地方,则因其与革命事业的密切关系,或有功于革命事业,其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它们不仅成了文艺作品表现的对象,同时也成了群众仰慕向往的地方。在这样一种对于革命圣地的热情崇拜中,以革命圣地命名的单位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中国大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也自愿到革命圣地落户,参与开发和建设。

1956年第8期:泛舟。

1956年第9期:赫哲族老猎手——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他们世代居住在盛产各种鱼类的三江平原,以捕鱼、狩猎为业,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服而被称为"鱼皮部落"。解放前,赫哲人饱经沧桑和磨难,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解放后,赫哲人当家做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地区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画报》1956年第9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在乌苏里江边上》的文章,介绍了这个当年还鲜为人知的民族。当时赫哲人在政府的帮助下走出深山开始定居,有了温暖的家;村里也建起了小学校,许多成年人也走进夜校识字读报;除了渔猎,他们还学会了耕作,吃上了自己种的白米饭。于是,赫哲族老猎手毕代奎便成为这一期封面的主角。

1956年第10期:节日欢呼

1956年第11期:白石山人——1956年11月,国画大师齐白石登上了人民画报封面。而这一年也是齐白石声誉的巅峰——53年,他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又获得了国际和平奖。据说那一年著名画家张大千拜访毕加索时,未见其原作,只见到一捆捆他临摹齐白石的画作。翌年9月,齐白石离世,享年93岁。

1956年第12期:西安出土“唐墓三彩骆驼”

1957年第1期:迎春。

1957年第2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舞龙。

1957年第3期:“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画卷,纵46厘米,横180厘米,唐代画家周昉绘。表现了贵妇阶层的悠闲自在与寂寞孤独。

1957年第4期:从话剧名旦到电影名家的白杨——1957年对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年初,在《北京日报》举办的“1956年最受欢迎的影片和演员”评选中,当选最佳演员;也是这一年,由她主演的影片《祝福》在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人民画报》1957年第4期封面就是此时37岁、风华正茂的白杨。十几岁便开始演艺生涯的白杨,抗战时期演出了40多部话剧,在当时话剧界享有“四大名旦”之一的美誉。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党领导下的昆仑影业公司参加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新闺怨》等影片。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白杨将一个坚强却最终遭受不幸的女性形象塑造得自然含蓄而又准确传神。影片一上映,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她一生最成功的电影作品,至今历映不衰。  解放后,她一改以往的戏路,大胆地挑战自己的表演能力,深入各个阶层,认真体会角色生活,出演了《团结起来到明天》、《祝福》、《春满人间》等影片,塑造出祥林嫂等一系列经典的艺术形象。
  
1957年第5期:鞍山钢铁厂——灯火通明的鞍山钢铁厂车间成了这一年最好全国形势的最好的注脚——第一个5年计划在这一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工业的增长达到了130%,国家财政收入翻番。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鞍山钢铁厂也是五年计划创造的一个传奇,该厂建立于1914年,但历经战火后已是一片废墟,日本专家曾断言这里只适合种高粱,没有二十年无法恢复生产。五年计划中,中国发出了“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仅仅数年,钢产量几乎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钢都”。至今仍是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

1957年第6期:翩翩起舞的春天——1957年的春天,对中国的年轻舞蹈家来说是充满期待的春天。这一年的7月,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将在莫斯科举行。年轻的舞蹈家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加紧排练,希望带着自己精彩的舞蹈作品到莫斯科参加这一世界青年的盛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交流联欢,向他们传达中国青年的友谊和敬意。1957年第6期封面是中央实验歌剧院正在排练舞蹈《碧莲池畔》,准备参加入选节目的选拔。

1957年第7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沙恭达罗”剧照_沙恭达罗是印度古代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中的女主人公。《沙恭达罗》描述的是一位国王豆扇陀和净修女沙恭达罗之间感人而热烈,幸福美好而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
  
1957年第8期:永乐宫三清殿壁画——这是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内的壁画《朝元图》(局部),全长21米,描绘的是群仙朝谒元始天尊的情景:青龙、白虎两神为前导,南极长寿仙翁和西王母等八个主神的四周,簇拥了雷公、电母、各方星宿神及龙、蛇、猴等多位神君,还有武将、力士、玉女在旁侍奉,全图近300个神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形成了一道朝圣的洪流,气氛神圣、庄严。

1957年09期:各族青年联欢大会上的姑娘——1957年5月,在四川省各族青年联欢大会上,有彝、土、苗、白、傈僳等11个民族的青年参加。图为回族姑娘马胜华(左)和藏族姑娘卓斯基。

1957年第10期:景泰蓝艺人——我国的工艺美术有5千年的光辉历史,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出许多巧夺天工的作品,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解放前,工艺行业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日益衰落,很多艺人饥寒交迫,不得不改行。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秉承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工艺行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很多改行艺人重新归队,一些失传的产品也重新出现。1957年7月,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的339名艺人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方向,许多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在这次“群英会”上相互切磋技艺、交流经验。1957年第10期《人民画报》封面就是景泰蓝老艺人李庆禄正在传授掐丝上花技术。

1957年第11期:期望

1957年第12期: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49年底,新中国成立不到三个月,中央人民政府就发出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指示。中国桥梁工程人员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大桥的设计,1955年9月1日正式动工。当1957年10月15日大桥剪彩通车之时,整个武汉三镇都沸腾了。《人民画报》1957年第12期的封面就是刚刚落成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内,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也就是常说的龟蛇锁大江。大桥正桥为铁路、公路两用,连同两端公路引桥在内总长1670.4米。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它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条铁路,成为连接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8年第1期:"昭示中国体育春天来临的燕子"——《人民画报》1958年1月号封面人物是一个20岁的短发年轻女孩。57年11月17日,这个女孩在北京初冬的暖阳中跃过"世界第一高度"--1.77米的横杆,成为世界体育史上第一个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中国人,也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女性。无论是破纪录后,为了再创佳绩,六年提高一厘米的艰辛和努力,还是曾经遭遇腮腺癌病痛时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无论是"文革"时期告别体坛,过起了小日子,还是改革开放后历任中国体育服务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董事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专职副秘书长、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郑凤荣说,体育培养了一种精神,一种心态平衡而又永不满足的精神。1995年5月15日,郑凤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授予的奥林匹克勋章。2008年,71岁的她为北京奥运的到来而欢欣鼓舞,并荣幸地担当奥运火炬手。她说"我在精神上永远是20岁。

1958年第2期:采摘酿酒的葡萄。

1958年第3期:中国第一位女机长——1950年底,新中国决定培养自己的首批女飞行员。这批能够熟练驾驶飞机的新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共有14人,《人民画报》1958年第3期封面人物秦桂芳是其中年龄最小者,也是表现最优秀的代表之一。1950年,为响应国家抗美援朝的号召,17岁的秦桂芳报名参了军。那时,她是广东番禺的高三学生、共青团员。因为向往在天空翱翔,她选择了空军。她曾驾机密送毛主席亲笔签署的作战命令,她准确空投的物资曾使上百名被风雪围困的工人脱险生还。1967年,因有“海外关系”,秦桂芳和同为优秀飞行员的丈夫一起被停飞。之后的近30年里,秦桂芳和丈夫辗转于全国南北多所航空学校,传授飞行知识。从中国第二代女飞行员到第五代女飞行员,每一代身上都有秦桂芳的心血。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今年77岁的秦佳芳在广州安享晚年生活,同时还担任广东省航空联谊会副会长。

1958年第4期:义务劳动创造的奇迹——十三陵水库1958年1月21日开工,当年的6月30日即全部完工。在这160个日夜里,有40万人在工地做了870多万个工作日,而且全部是义务劳动。这些人中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商业工作人员、文艺工作者、宗教徒和街道居民。他们战胜了冬天的严寒、春天的风沙和夏天的炎热,终于赶在洪水到来之前,完成了全部工程,实现了“跃进”年代的“跃进”速度。《人民画报》1958年第4期的封面记录了当年义务劳动者们在十三陵水库工地挥洒热血和汗水的场面。在水库兴建期间,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及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和将军们,都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到工地来参加劳动。很多国家驻我国的大使和使馆人员、在北京的各国专家和访问我国的外宾,也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1958年第5期:抚顺煤矿先进生产者吕振岗

1958年第6期:童年。

1958年第7期:清华大学的课外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大量高精尖人才,因此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成为50年代清华大学的办学方针。他们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学识,还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组织起音乐、话剧、舞蹈、美术、摄影等十几个大型社团。学校还发出倡议:“人人上操场,天天要锻炼,争取至少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每天下午的课余时间,在体育馆、操场上,到处是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这些人中有不少还成为国家级运动员。《人民画报》1958年第6期封面上这位英姿飒爽的姑娘就是当年清华大学垒球队队员罗圣仪,参加球队训练是她课余时间一项重要活动。清华大学重视学生业余文体活动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958年第8期:县委书记和试验田——1957年春天,当时的湖北红安县委书记程鹏带领全县干部参加农业生产以摆脱“官僚作风”,并自己种了一亩花生试验田,“采用先进技术,组织干部、农民参观、评比、辩论。实现了对全县花生生产的指导。”在当年湖北省专门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到了这些花生田创下的记录:亩产一千一百九十斤。随着报告他也闻名全国,并登上了人民画报的封面。也是在他种试验田的这一年,大跃进开始。

1958年第9期: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

1958年第10期: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58年第11期:杨得志上将在连队当兵。

1958年第12期:金日成首次公开访华——1958年11月21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首相金日成率政府代表团访华,此前,他曾有过几次来访,但都是秘密或非正式的,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公开访华。1958年第12期《人民画报》封面记录的就是这次访问的一个热烈场面:金日成由周恩来总理陪同,向欢迎群众致意。59年前,美国派兵干涉朝鲜内政,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主席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具有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年后,中朝联合战胜美帝国主义。两国也因这场战争成了唇齿相依、亲如手足的兄弟。金日成此次访华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后不久,持续升温的“友好”热度,使访问的接待规格和所到之处受欢迎的程度都非同一般:毛泽东主席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朱德副主席接见代表团全体人员;周恩来总理亲自到车站迎接;30万北京市民夹道欢迎……

1959年第1期:北京工业学院制造的天象仪。

1959年第2期:国际无线电快速收发包抄冠军魏诗娴。

1959年第3期:退休老工人李生明。

1959年第4期:中国科学院冰雪研究队在祁连山

1959年第5期:民族学院藏族女学生

1959年第6期:海南岛兴隆华侨农场胡椒园里的工人芦玉锦

1959年第7期:广播电台大楼。

1959年第8期:农民音乐小学的学生

1959年第9期:电焊工孙淑贤

1959年第10期:欢庆“五一”。

1959年第5期:第一个世界冠军——1959年,年仅21岁的容国团,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性比赛中夺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1957年从香港回国,从此开始了一生的辉煌:25届世乒赛单打冠军;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随后率领中国队夺得第28届世乒赛的女子团体冠军……然而,他灿烂的生命却于1968年嘎然而止。十年动乱中,他遭受诬陷含冤自尽,年仅31岁。1978年,国家体委为容国团恢复名誉。

1959年第12期:云南彝族社员普水珍。

1959年第13期:舞剧“五朵红云”中的柯英。

1959年第14期:佛子岭水电站。

1959年第15期:讲故事。

1959年第16期:中国儿童剧院演员章薇娜。

1959年第17期:中国话剧一代“青衣”——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话剧走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新阶段,自身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涌现了《茶馆》、《马兰花》、《蔡文姬》、《关汉卿》、《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一大批成功的剧作。其中的一些已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1959年9月号《人民画报》的封面就是“中国的话剧皇后”朱琳扮演的蔡文姬。郭沫若的话剧《蔡文姬》是朱琳的代表作。美丽脱俗华贵的艺术形象、吐字归音韵味悠长的独特道白,形成了她独具大家风范的表演风格。14岁起就在“长虹剧社”演话剧,后来又参加周恩来、郭沫若创建的抗日演出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朱琳经受了“战地戏剧大学”的磨砺,完成了从“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到“知道该怎么演了”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朱琳先加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后转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多次与著名的“四大导演”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梅阡合作,先后成功塑造了《雷雨》中的鲁侍萍等20多个人物形象,成为北京人艺无可替代的一代青衣。

1959年第18期:快乐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