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爨底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59:33
  夏末秋初,正是登高望远、踏绿采风的好时机。亲朋相约,再次赴京郊门头沟斋堂的爨底下村。
  上次造访是两年前的事了。那也是个秋日。当时对它毫无准备,这次可算是有备而来。
  爨底下,这里是北京通往陕、晋和口外的要塞。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飞扬着八路军打击日寇,保卫家乡的炮火硝烟。经历了数百年沧桑巨变的爨底下村,依旧保持了居民原始的风貌――明清古居。  

DSC_8562.jpg夏末秋初,正是登高望远、踏绿采风的好时机。亲朋相约,再次赴京郊门头沟斋堂的爨底下村。
  上次造访是两年前的事了。那也是个秋日。当时对它毫无准备,这次可算是有备而来。
  爨底下,这里是北京通往陕、晋和口外的要塞。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飞扬着八路军打击日寇,保卫家乡的炮火硝烟。经历了数百年沧桑巨变的爨底下村,依旧保持了居民原始的风貌――明清古居。  

DSC_8562.jpg
  爨底下实际离京城并不算远。自驾车从公主坟出发,走莲石路到头,北上,奔沿着109国道到三家店水闸,经王平镇、斋堂,沿途有路标——“爨柏风景区”,全程96公里,2小时便可到达。路况是不错的。过水闸后,山路弯道多,去山西的大货车多,千万注意行车安全。如果乘坐公交车,从苹果园坐929支线,可直达。929可是空调车呦,看起来还是蛮舒服的。

DSC_8567.jpg
  爨底下村的门票已经由2年前的20元涨到现在的35元。学生和军人半价:18元。另外还要收取停车费。
  从售票口到村里还有3公里路程,徒步可是很艰难的。
  前几天的冷空气,驱散了京城的酷热,天空的云依旧迟迟不肯离去。但能见度还是不错的。

DSC_8566.jpg


  还未跨进院门,看见的是久违的热气腾腾的锅灶。不要以为这是在做早饭,爨底下的居民不到9点就在为远道而来的八方客人准备农家午饭了。合着时代的节拍,迎改革创业之风,民俗旅游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旅游、服务已成为京郊农民的一种时尚。爨底下村是京西传统教育基地、影视基地,绝不甘落后。

DSC_8250.jpg

  还未跨进院门,看见的是久违的热气腾腾的锅灶。不要以为这是在做早饭,爨底下的居民不到9点就在为远道而来的八方客人准备农家午饭了。合着时代的节拍,迎改革创业之风,民俗旅游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旅游、服务已成为京郊农民的一种时尚。爨底下村是京西传统教育基地、影视基地,绝不甘落后。

DSC_8250.jpg
  幽静的巷道。

DSC_8226.jpg
  沉睡的磨坊。

DSC_8219.jpg
  随处可见的吉祥话。

DSC_8217.jpg


DSC_8281.jpg
  还有来义诊的医务人员——给偏僻的山村带来了别样的气息。
  桌布清晰地表明了义诊单位。可惜不到一个钟头,这些人全无踪影——别不是借机旅游的吧?!

DSC_8220.jpg


DSC_8223.jpg
  电影《手机》拍摄外景地。这孩子好像比牛鲜花的儿子还小呀。

DSC_8322.jpg
  俯瞰爨底下

DSC_8211.jpg  

DSC_8204.jpg

DSC_8198.jpg
  民宅

DSC_8232.jpg

  真正的地锅饭

DSC_8234.jpg


  摄影人必留步

DSC_8239.jpg
  爨底下村90%的人姓韩。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目前已经有韩姓17代人。这是自称第15代人韩纳新在免费为客人导游讲解。其身后照片是他母亲与演员于文华的合影。他家的“古宅套院”由于免费讲解和葱油饼两大特色,着实吸引了不少游客。

DSC_8302.jpg
  屋檐。


DSC_8307.jpg


瞧,那个“福”——文革中为躲避被砸,曾经用泥糊了10年。

DSC_8308.jpg


  “文革”的痕迹依稀可见。

DSC_8347.jpg


DSC_8377.jpg



DSC_8421.jpg

  “文革”的痕迹依稀可见。

DSC_8347.jpg


DSC_8377.jpg



DSC_8421.jpg
  书是知识的象征。爨味书屋——这名多有文化。

DSC_8529.jpg
  遥望。

DSC_8528.jpg


  耕耘

DSC_8315.jpg
  阳光照耀着爨底下。

DSC_8559a.jpg
  这个“爨”(读:窜,chuan)字,到底如何解释?据说主要有:烧火做饭、灶、中国宋杂剧和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演戏,以及在云南一部分人的姓。当地人的解释多为丰衣足食、和睦相处、兴旺发达等尽善尽美的词句。

DSC_8483.jpg
  鲜花盛开的村庄。

DSC_8273.jpg


DSC_8370.jpg
是不是就是东北乱炖的当地名字:汆锅底 的汆啊....不过音调不同,汆就直接有烫火锅的动作;而爨就是一灶台的样子,下面火烧木头,上面就是一蒸笼的剖面,呵呵

大拿兄对那里的农家饭评价如何?俺是馋人....
哈哈 那位大哥还在那里演讲呢?他有没有说,他妈妈烙的葱花饼宋祖英最喜欢吃了?

关于这个字的来历,京华第五篇我有个大概解释,不过也大抵如此
好风景啊
好些个照片都是X,不见影像!!!
好些个照片都是X,不见影像!!!
最近CD有点慢。
  由于“爨”字笔画太多,书写不便,现通常改写为“川”字,但国务院立的那块大碑上却刻着“爨底下村古建筑群”,即明摆着仍以“爨”字为准。对文化历史书法等有兴趣的游人,往往爱琢磨这“爨”字是啥意思,小村为啥要叫“爨底下”这么个怪名,最近由门头沟地方志办公室出版的《川底下村志》,对“爨”字的由来作了如下解释。
  其一,是根据姓氏而来。魏晋南北朝时,统治云南东部地区的为爨氏家族,晋宋至隋唐时,爨氏分成了东西两部分,元代分为黑爨和白爨,明代以后,爨专指罗罗。爨姓出过书法家,名叫爨道庆,为南朝宋人,留有“爨龙颜碑”,另一个姓爨的是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以爨宝子碑著名。
  其二,是源于军事。川底下村有个地名叫“爨头”,在村上边,明代这里是“爨里安口”,村名“爨底下”因明代军事隘口而得,爨、川谐音,后人去繁从简变为“川底下”。此处地势险要,从北京到河北怀来的古道从这里通过,因此就形成了险关隘口,辽代时名为“南暗口”,由“山后八军”中的青白军驻守,辽代时期,宋朝与金国联合攻辽,在攻打燕京(今北京)时,金国大将粘罕率兵从矾山小盆地出发,翻越黄草梁,从南暗口出奇兵,走西山大道,迅速攻到了燕京城下,一举攻克燕京,成为古代有名的战例。明代时,在此设立爨里安口,派兵戍守。因此村位于爨里安口之下方,故名为“爨底下”。
再发一部分。

DSC_2663.jpg

DSC_2613.jpg


DSC_2616.jpg

DSC_2636.jpg


DSC_2646.jpg



竖接片全景图1.jpg



未标题_全景图1.jpg



未标题_全景图2.jpg



未标题_全景图13.jpg


DSC_2576.jpg



DSC_2579.jpg


DSC_2584.jpg


DSC_2595.jpg




DSC_2596.jpg



DSC_2597.jpg




DSC_2598.jpg




DSC_2599.jpg


DSC_2608.jpg



DSC_2665.jpg




DSC_2710.jpg



DSC_2719.jpg




DSC_2721.jpg


DSC_2746.jpg



DSC_2762.jpg


DSC_2797.jpg



DSC_2802.jpg



DSC_2567.jpg



DSC_2658.jpg
那几张全景很难拍
bjnr 发表于 2009-9-19 19:26

那张全景是4张片子接起来的。
大拿兄,倒数第五张做了什么处理吗?最后一张也是.....是暗角还是后期表现?
贼特 发表于 2009-10-10 12:04

贼特:我替大拿说吧。那是后期做的暗角
贼特 发表于 2009-10-10 12:04

是这张吗?

3.jpg
三角梅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