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MBA夫妇带女儿隐居终南山三年遍读经典(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42:32
    北大MBA夫妇带女儿隐居终南山三年遍读经典(图)

2009年08月05日  来源:郑州晚报 

  平日里没有玩伴的西西,常和大自然做伴。





  一对眷恋传统文化的夫妇带着女儿在终南山中居住已近3年,他们用诵读经典的方式教育女儿,希望培养出人格完整的现代“君子”。他们说,在女儿13岁前,不会送其进入那个让他们“非常失望”的现有教育系统。
    “终南捷径”典故
  【解释】: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出处】:《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做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做官的目的。
                           

    带女儿进山
  在终南山海拔1300米处,一个有3间土屋的农家院子,妈妈摆上茶具,在和访客聊天。女儿西西小心翼翼地赶走一只停留在茶杯上的虫子。在大人谈话时,她一个人看书折纸,半小时后,她折出了一只漂亮的小马。这个7岁的女孩眼神明亮而专注,她在玩属于自己的游戏,用折出来的纸马、小人等排兵布阵。家中没电视,她天天听评书,崇拜岳飞、赵云、诸葛亮。
  这个农家小院,既是西西的家,也是她的学堂。妈妈孟尧是她的老师,每天教她背诵《论语》《易经》,在英文本子上抄写的是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在对儿子的成长失望之后,孟尧夫妇决定再要个孩子。他们希望采用背诵中国古代典籍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一个理想中的“君子”。
  2005年冬天,在丈夫进山“探路”半年后,孟尧带着女儿西西进了山。那时候,4 岁半的西西在西安南郊一家知名幼儿园读完小班和中班。六一儿童节,幼儿园发起“没名堂”捐款活动,孟尧捐了200元。当她走出门时,听见幼儿园的广播里播放着:西西小朋友的家长捐款200元!她突然觉得非常难堪。“我对这种功利性的学校教育很早就产生了怀疑。这件事让我下定决心,要自己教育孩子。”3年后,孟尧这样回忆。
    儿子上小学时对奢侈品牌子就全知道
  孟尧今年47岁,最后的“学历”是北京大学的“MBA”。她和丈夫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下海”经商,家境富裕。在西西之前,他们有个儿子。像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他们给孩子选择的都是最好、最贵的学校。孟尧说:“我们那时忙于工作,儿子的教育几乎全交给了学校。”然而,儿子的成长最终让孟尧感到失望,尽管儿子最后也上了大学。在外人看来,儿子的“毛病”不过是印象中“80后”常有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超前消费等。
  “儿子那时常年住校,晚上睡觉和同学比内衣品牌,白天上课比学习用品。小学没毕业,奢侈品的牌子他全知道了。”孟尧的丈夫说。儿子上初中时,正值上世纪90年代末期,倡导读诵经典教育孩子的“读经运动”在一些地方兴起,孟尧很感兴趣,本想给儿子补上,但发现“来不及了”。因为按照读经运动倡导者的观点,13岁后,“孩子的价值观基本上都定型了”。
    商海中打拼,挣了些钱但并不快乐
  就这样,孟尧夫妇决定再要一个孩子。40岁这一年,孟尧如愿以偿生下女儿西西。 2005年暑假,孟尧带着女儿去了上海“观摩”了闻名一时的私塾孟母堂。孟母堂的孩子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吃住在一起,日常学习主要是读诵经典,并学习传统礼仪。“看上去孩子们的气质就是与众不同。”孟尧说,西西在孟母堂住了一周,她们又去了厦门。那里的一个私塾是复古型的,孩子们见人都要“九十度鞠躬”。回来后,孟尧夫妇决定带女儿进山,自己教育孩子。
  但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进山隐居这样“极端”的方式?孟尧解释说,自己和丈夫多年来在商海中打拼,虽然挣了些钱,但身心疲惫,并不快乐。“到山里生活,一方面是为了女儿的教育,另一方面是为了休整身心。”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lljy/news/2009/08-05/1804468.shtml
    北大MBA夫妇带女儿隐居终南山三年遍读经典(图)

2009年08月05日  来源:郑州晚报 

  平日里没有玩伴的西西,常和大自然做伴。




  一对眷恋传统文化的夫妇带着女儿在终南山中居住已近3年,他们用诵读经典的方式教育女儿,希望培养出人格完整的现代“君子”。他们说,在女儿13岁前,不会送其进入那个让他们“非常失望”的现有教育系统。
    “终南捷径”典故
  【解释】: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出处】:《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做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做官的目的。                            
    带女儿进山
  在终南山海拔1300米处,一个有3间土屋的农家院子,妈妈摆上茶具,在和访客聊天。女儿西西小心翼翼地赶走一只停留在茶杯上的虫子。在大人谈话时,她一个人看书折纸,半小时后,她折出了一只漂亮的小马。这个7岁的女孩眼神明亮而专注,她在玩属于自己的游戏,用折出来的纸马、小人等排兵布阵。家中没电视,她天天听评书,崇拜岳飞、赵云、诸葛亮。
  这个农家小院,既是西西的家,也是她的学堂。妈妈孟尧是她的老师,每天教她背诵《论语》《易经》,在英文本子上抄写的是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在对儿子的成长失望之后,孟尧夫妇决定再要个孩子。他们希望采用背诵中国古代典籍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一个理想中的“君子”。
  2005年冬天,在丈夫进山“探路”半年后,孟尧带着女儿西西进了山。那时候,4 岁半的西西在西安南郊一家知名幼儿园读完小班和中班。六一儿童节,幼儿园发起“没名堂”捐款活动,孟尧捐了200元。当她走出门时,听见幼儿园的广播里播放着:西西小朋友的家长捐款200元!她突然觉得非常难堪。“我对这种功利性的学校教育很早就产生了怀疑。这件事让我下定决心,要自己教育孩子。”3年后,孟尧这样回忆。
    儿子上小学时对奢侈品牌子就全知道
  孟尧今年47岁,最后的“学历”是北京大学的“MBA”。她和丈夫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下海”经商,家境富裕。在西西之前,他们有个儿子。像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他们给孩子选择的都是最好、最贵的学校。孟尧说:“我们那时忙于工作,儿子的教育几乎全交给了学校。”然而,儿子的成长最终让孟尧感到失望,尽管儿子最后也上了大学。在外人看来,儿子的“毛病”不过是印象中“80后”常有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超前消费等。
  “儿子那时常年住校,晚上睡觉和同学比内衣品牌,白天上课比学习用品。小学没毕业,奢侈品的牌子他全知道了。”孟尧的丈夫说。儿子上初中时,正值上世纪90年代末期,倡导读诵经典教育孩子的“读经运动”在一些地方兴起,孟尧很感兴趣,本想给儿子补上,但发现“来不及了”。因为按照读经运动倡导者的观点,13岁后,“孩子的价值观基本上都定型了”。
    商海中打拼,挣了些钱但并不快乐
  就这样,孟尧夫妇决定再要一个孩子。40岁这一年,孟尧如愿以偿生下女儿西西。 2005年暑假,孟尧带着女儿去了上海“观摩”了闻名一时的私塾孟母堂。孟母堂的孩子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吃住在一起,日常学习主要是读诵经典,并学习传统礼仪。“看上去孩子们的气质就是与众不同。”孟尧说,西西在孟母堂住了一周,她们又去了厦门。那里的一个私塾是复古型的,孩子们见人都要“九十度鞠躬”。回来后,孟尧夫妇决定带女儿进山,自己教育孩子。
  但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进山隐居这样“极端”的方式?孟尧解释说,自己和丈夫多年来在商海中打拼,虽然挣了些钱,但身心疲惫,并不快乐。“到山里生活,一方面是为了女儿的教育,另一方面是为了休整身心。”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lljy/news/2009/08-05/1804468.shtml
北大MBA的啊
高材生啊
培养国家栋梁啊
没有电视,娱乐方式是听广播

  如今西西能背诵完两万多字的《易经》。妈妈孟尧认为,孩子如果在13岁前记住一部经典,13岁就可能 “和世界哲人对话”。“如果只背一肚子儿歌、广告词,那就不一样了。”

  7月14日下午,西西在山楂林里玩耍时,挂在树杈上的收音机里正播一个新闻节目,内容是批评暑期补课的弊端。“教育部再三指出,要把暑假还给孩子们……”对收音机里播放的这些内容,西西并不关心,她在等待下午5点的评书“岳飞传”。家里没有电视,这也是她重要的娱乐方式。


  这个被妈妈称为“别人是爬山,她是跑山”的女孩,生活并非没有规律。早晨6点起床,6点半开始读书。7月14日这天,她读的是孔子《论语》,读诵的这个时段要两个小时,中途可以上厕所,但不能乱跑。母亲在一旁陪着,偶尔给她提提兴致。早晨8点半,西西可以休息一下,到门口山路上带着狗跑一圈。9点开始读英语,到10点半,吃当天的第一顿饭。饭后如有时间,背背《诗经》。中午午休到两点,起来后开始写字。内容是抄写英文和古汉语。晚上画画,或听妈妈讲《说文解字》。画画是用毛笔白描勾勒花卉、古装人物等。

  西西所用的也是孟母堂使用的教材,是一个读经运动的倡导机构编的。教材上没有孩子们习惯的花花绿绿,也没有任何注解。“大字,拼音,无图,无注释”。这是读经倡导者们的原则,目的是帮助孩子识字,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至于内容,他们认为背诵即可,不用解释,孩子大了自然就懂得。

  孩子对山下生活向往是吃冰激凌

  家里没有电视,但西西也知道“美羊羊”。偶尔,妈妈会在电脑上给她放动画片。平均几个月才跟随父母下一次山的西西,对山下生活的向往是:可以吃冰激凌,吃汉堡包。

  孟尧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做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抗争与逃避,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拿孩子做“实验”。“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当实验品。我们所做的,其实就是古人做的。现在全国那些响应读经运动的人们也在做。”

  孟尧认为,居住在山林中更适于对西西的“格物”教育。“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也是儒家的重要命题之一。在孟尧的理解里,终南山给西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格物”条件。山谷里前后数里地不见人烟,屋子附近的榛子林下常传来野猪刨土的声音。离家不远的山头长满了松树,被西西爸爸修整成一个茶寮。每当有访客,西西乐于给他们当向导,奔跑在最前面。西西认识周围所有的野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昆虫,还记得每一个节气。

  可没有玩伴的生活,对7岁的西西公平吗?西西虽然已适应山里的生活,并不愿意去学校,但她期待着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每个周末,如有山下的孩子来,他们会一起好好地“疯”上大半天。

  并不担心孩子和人交流会有障碍

  每到周末,西西家的小院里会来不少父母的朋友。孟尧说,他们发现西西无论是和来访的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很好地交流。

  如今,经典的教育在西西身上已有效果。例如今年西西生日,山下的朋友带了蛋糕来。让孟尧没想到的是,第一块蛋糕西西端给了妈妈,还说:“谢谢妈妈的养育之恩,妈妈辛苦了。”孟尧说自己在那一刻掉了眼泪。

  “希望周围的人想到她时,以她为荣。不是因为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德行。”孟尧夫妇给西西设定了完整的教育计划,并打算在13岁以前完成所有经典教育。而在此之前,他们不准备送西西去学校。至于13岁之后,或者上学,或者去游学,真正地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格上独立了,上不上大学,对我们以及这个社会并没有太大意义。”孟尧说,她也准备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教材,会抽时间专门给孩子过一遍。对于数理知识,孟尧的理解是:孩子的语文基础打好了,理解就不成问题,将来集中学一段时间就可以了。(据《华商报》)


这两位是打算让女儿变小龙女吗?那不如在女儿的读物中再加上《玉女心经》吧。

这两位是打算让女儿变小龙女吗?那不如在女儿的读物中再加上《玉女心经》吧。
需要的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群人
这种教育方法只能教育出傻子
只能佩服他们夫妻的一唱一和,不管做什么,夫妻同心是最重要的。
如今北大出不了什么正常的学者....
看完无语的飘过...
这叫什么隐居?;funk
人的人格什么时期基本形成的,在关键时候好好培养就行。
等成人时一个小流氓带着现代的娱乐用品去不出三天就可把人拐走
越这样以后入市越容易被诱惑~。
有点过了.....
支持,另以后应该让她走入社会,培养她的社会生存能力。
违反了国家义务教育法....
这办法真管用吗:D
当代中国。。。为什么出那么读希奇古怪的事。。。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国民,到底出了怎样的问题,才导致太多的阴暗事件呢???我认为就是国民的教育从根本上是失败的,不能起到启发国民的作用,从根本上而言,就是教育在树造性灵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就是贪官污吏。。就是黑社会。。。这对夫妇的行为。。我非常认可
人生难得一回,何为快乐究竟能有几人知晓?

能求得一生的淡漠似水,未尝不是一种快乐.
呵呵,6楼的是中科院的还是教育部的大人啊


非常认同这对夫妇的行为。培养孩子的独立健康人格极其重要。但现在学校里面脏东西太多了,怎么健康的起来。

楼上有人说,这种环境里出来的女孩,容易被人拐骗。其实单纯不等于愚蠢。相反容易被拐骗的恰恰是在学校里不学无术的女孩,因为她们有太多的欲望。

非常认同这对夫妇的行为。培养孩子的独立健康人格极其重要。但现在学校里面脏东西太多了,怎么健康的起来。

楼上有人说,这种环境里出来的女孩,容易被人拐骗。其实单纯不等于愚蠢。相反容易被拐骗的恰恰是在学校里不学无术的女孩,因为她们有太多的欲望。
其实要苏联灭亡,首先摸黑军队、再摸黑党、再摸黑教育,然后人都神经了,于是就出了戈尔巴乔夫这样的怪胎。

现代教育在怎么样也比他家这样好!而且这已经严重违反义务教育法!
北大MBA也拿来当真学历,估计这个MBA教出来的都是SB!MBA脚的都是实践性比较大的东西,和学历、常识根本无关。
没看到数理化啊,难道不教小孩么?
现代隐士并不少见,若与圣贤道有缘,总会得见,乃至隐于市者。隐非造作故,知己本来故,心无攀缘故。

当然,仅从此短文,很难知道主人公是“知己本来”?还是如巷议文所谓“教育女儿,休养身心”?

但巷议者大可不必为他们担心,这样的家庭,宿福深厚,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是“人”。人但有一分定慧,出口成章,过目不忘,不是难事,世道人心,随感而知。如果孩子将来想学习技能,会在极短时间内学会。于世间行走则为人敬重。

尽管记者在文首的“终南捷径”典故具有强烈的误导性,但我仍从“女儿西西小心翼翼地赶走一只停留在茶杯上的虫子”,看到了女孩对生命的尊重,就如古来圣贤一般。

我祝愿西西早日“知己本来”,进而“格物致知”。
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严重失败。
有点过了吧
没觉得有啥不好
“终南捷径”这个词怎么来的?
不愧是学MBA的,连女儿教育都可以炒作
再支持一次,另以后如果条件允许,我也打算这么干。
特色教育蛮好的 支持
为什么他们可以生二胎 他们又不是双独生子女? 莫非他们是少数民族?
谁再说钱乃身外之物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