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在对越作战后关于69式火箭筒的一则传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4:05:26
69式火箭筒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攻击越军的地堡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记得当年的《解放军画报》上刊载了一位战斗英雄的事迹,他好象姓肖,是一名新战士,他发射的四枚火箭弹击毁了4个地堡,其中有三枚直接从地堡射击孔钻进地堡内部爆炸,消灭越军21名。(此记忆绝对真实,大家可以翻翻当年的《解放军画报》,我还用那一页包过书皮呢!)

火箭筒打地堡,靠近了打准确性高,战后,必然有各种战术总结,结果就闹了一个笑话。(注意,这绝对是道听途说的事情,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战后,某陆军军事院校以对越作战的战例给学员们讲战术,其中就提到了一个火箭筒抵进攻击地堡的战例。教材上说,某战斗英雄持火箭筒抵进到越军地堡5米处发射,击毁敌地堡。



教员在上面讲,学员就在下面嘀咕。教员察觉了,问: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说:5米距离发射,火箭弹的保险还没解除,火箭弹不爆炸怎么击毁地堡?



教员一愣,想了想说:火箭弹的动能也可以杀伤敌人。以69式的初速看,完全可能击穿一般的碉堡,穿透后产生的碎片也可以杀伤敌人。



学员还是有点疑惑,议论纷纷:如果有沙袋、有覆土,如果是钢筋水泥堡,火箭弹能穿进去吗?火箭弹够坚硬不会碎裂吗?5米这样近距离,自身防护怎么办?



教员要冒汗了,不过毕竟是教员,有水平!他说:这个战例,说的是我军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敢于抵进攻击,是新时代的“刺刀见红”精神,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其他细节没必要深究。



学员们听教员这么说,纷纷不懂装懂的点头称是。



不过下了课,教员心里不踏实,他也是怎么想怎么觉得火箭筒5米发射太离谱了(69式大约有10米左右的安全距离),难道真是把火箭弹当成了穿甲弹?好在教材是自己的院校编写的,于是,连忙找编写教材的人讨教。



编写教材的人听了之后也是吃了一惊,觉得也不可能,当初写进教材时,只顾得上为我军战士的英勇精神所感动了,怎么忽视了技术细节?



上课的教员说:你这战例是那里来的,快查查看。

写教材的教员说:我是抄某报记者的报道。

上课的教员:啊?!…………….



好在这两人也不隐讳问题,通过组织联系该记者,记者查阅了报纸和底稿后说,应该是50米,报纸印错了。



这次院校方面也不敢大意了,又追问了该记者采访的是那只部队,联系到该部队之后,部队方面证实,的确是50米左右,并说,在50米以内打四零火箭筒,不用仔细瞄准,几乎百发百中。这样,教材被修改了过来。



虽然,50米的发射距离相比5米感觉上“刺刀见红”的精神差了一点,实际上,在敌人地堡前50米打直瞄射击,也是相当危险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就有这样的细节描述。而且,这毕竟是真实的情况,还原事实才可以真正起到借鉴的作用。



尽管不是在5米发射,但这个传说的确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69式火箭筒在10米以内发射,火箭弹不会爆炸,而且从120米/秒的初速看,似乎可以击穿一般的土木、砖石结构的碉堡,那么,在对越作战中是否真有情急之下5米以内发射击穿地堡的战例呢?69式火箭筒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攻击越军的地堡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记得当年的《解放军画报》上刊载了一位战斗英雄的事迹,他好象姓肖,是一名新战士,他发射的四枚火箭弹击毁了4个地堡,其中有三枚直接从地堡射击孔钻进地堡内部爆炸,消灭越军21名。(此记忆绝对真实,大家可以翻翻当年的《解放军画报》,我还用那一页包过书皮呢!)

火箭筒打地堡,靠近了打准确性高,战后,必然有各种战术总结,结果就闹了一个笑话。(注意,这绝对是道听途说的事情,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战后,某陆军军事院校以对越作战的战例给学员们讲战术,其中就提到了一个火箭筒抵进攻击地堡的战例。教材上说,某战斗英雄持火箭筒抵进到越军地堡5米处发射,击毁敌地堡。



教员在上面讲,学员就在下面嘀咕。教员察觉了,问: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说:5米距离发射,火箭弹的保险还没解除,火箭弹不爆炸怎么击毁地堡?



教员一愣,想了想说:火箭弹的动能也可以杀伤敌人。以69式的初速看,完全可能击穿一般的碉堡,穿透后产生的碎片也可以杀伤敌人。



学员还是有点疑惑,议论纷纷:如果有沙袋、有覆土,如果是钢筋水泥堡,火箭弹能穿进去吗?火箭弹够坚硬不会碎裂吗?5米这样近距离,自身防护怎么办?



教员要冒汗了,不过毕竟是教员,有水平!他说:这个战例,说的是我军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敢于抵进攻击,是新时代的“刺刀见红”精神,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其他细节没必要深究。



学员们听教员这么说,纷纷不懂装懂的点头称是。



不过下了课,教员心里不踏实,他也是怎么想怎么觉得火箭筒5米发射太离谱了(69式大约有10米左右的安全距离),难道真是把火箭弹当成了穿甲弹?好在教材是自己的院校编写的,于是,连忙找编写教材的人讨教。



编写教材的人听了之后也是吃了一惊,觉得也不可能,当初写进教材时,只顾得上为我军战士的英勇精神所感动了,怎么忽视了技术细节?



上课的教员说:你这战例是那里来的,快查查看。

写教材的教员说:我是抄某报记者的报道。

上课的教员:啊?!…………….



好在这两人也不隐讳问题,通过组织联系该记者,记者查阅了报纸和底稿后说,应该是50米,报纸印错了。



这次院校方面也不敢大意了,又追问了该记者采访的是那只部队,联系到该部队之后,部队方面证实,的确是50米左右,并说,在50米以内打四零火箭筒,不用仔细瞄准,几乎百发百中。这样,教材被修改了过来。



虽然,50米的发射距离相比5米感觉上“刺刀见红”的精神差了一点,实际上,在敌人地堡前50米打直瞄射击,也是相当危险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就有这样的细节描述。而且,这毕竟是真实的情况,还原事实才可以真正起到借鉴的作用。



尽管不是在5米发射,但这个传说的确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69式火箭筒在10米以内发射,火箭弹不会爆炸,而且从120米/秒的初速看,似乎可以击穿一般的土木、砖石结构的碉堡,那么,在对越作战中是否真有情急之下5米以内发射击穿地堡的战例呢?
这个教员很有责任心啊:b
有这样深究精神,还是很欣慰的
牛!!!!!!!!!!!!!!!!!!!!!!!!!!!!!!!!!!!!!!!!
“情急之下5米以内发射击穿地堡”得怎样情急才能端着火箭筒不射等摸到近前再射啊……
5米。。。。。。。。直接扔手榴弹了
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员。转帖应该给出处,给出原作者
ddg007 发表于 2009-7-31 14:49


胡扯,教员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40火箭筒的杀伤半径就不只5米
如果是5米,用爆破筒的效果更好
地摊文学上有我军火箭筒手在5米外射击苏军坦克的故事。
5米,火箭筒仍出去都比这远
xiaolu 发表于 2009-8-1 13:26
我关心现在还有这么认真的教员!
  69式火箭弹初速为120m/s。由于发射过载使火箭弹的惯性延期点火机构作用,在火箭弹飞出膛口10~14m时,尾部引信的火药延期保险打开,火箭发动机装药被点燃。发动机是倒流多喷管微旋结构,在主动段末,火箭的速度达到295m/s。只是不知道主动段末在几米?我记得大约是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