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说影视中的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6:51:21
与有的朋友聊起银幕上的枪时,往往朋友会说,艺术吗,何必那么认真呢。让我顿时无语。于是便经常思考:拍摄影视作品时,哪些是可以虚构的,哪些是不可以虚构的,哪些虚构是能带来美感的,哪些虚构是只能让人呕吐的,哪些失真是可以容忍的,哪些失真是不能容忍的呢。
    想了半天,终于知道,其实对于不同的观众,是不可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答案的。一般来说,对于影视反映的题材越熟悉,对其中失真的程度判别的就越敏感,要求的就越苛刻。比如对于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因本人并不熟悉该行业中的规矩道道,也不熟悉各种药品器械方面的知识,所以即使它有再大的失真,往往也看不出来,而只要看不出失真来,只要它编的故事好,也就不影响我对它的欣赏,也就能走入戏中,看的津津有味。然而对于军旅题材的作品,因毕竟穿了几十年的军装,懂的一些军事常识,又始终不渝地爱好民国军史和民国轻兵器史,于是就对此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失真特别的敏感了,于是往往就对近十多年来拍摄的民国军事历史题材的影视不忍目睹了。
    还说枪吧。若从实际的打仗来说,对于一支部队或一支分队,所装备枪械的制式与口径肯定是越统一越一律越好,因为这样才更方便补给和战场勤务。但要是反映到影视作品中的话,则正相反,即枪械的品种型号越参差越多样就越好。比如《野鹅敢死队》、《德尔塔行动》等作品中,几乎当时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手枪、冲锋枪和突击步枪在敢死队员手中都出现了,而且几乎没有哪两个队员手中的枪是一样的。再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小分队,一共就那么几个人,却配备了几乎当时美军装备的所有枪械型号。实战中,当然也会有不同枪械的搭配组合,因为不同的枪械承担着不同的战术使命,但会不会象《野鹅敢死队》、《德尔塔行动》中那样装备的如此五花八门,却未必了,但它这么处理,在保证不穿帮的情况下,却使影片生动了许多,好看了许多。
    其实,一部军事文学作品,其中的兵器所占的戏份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好的军旅作者,也必是会浓墨重彩地对其渲染有加的,因为这是军事作品中一个必备的要件,缺少了这个要件就会使作品黯然失色,而弄错了这个要件则将会使之惨不忍睹。
    在文艺作品中成功地描写兵器与人物关系使之增色这方面,却并不是斯皮尔伯格的首创,我们中国的老祖宗运用的更早更成功更夺目。关公的青龙刀、张飞的蛇矛、吕布的画戟、李逵的板斧、鲁智深的惮杖、关胜的大刀、史进的铁棍……等等等等,人物与兵器几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使其形象更加的鲜明生动。试想一下,要是三国中的关公一把大刀,张飞也一把大刀,赵云还是一把大刀,马超、吕布、黄忠、许储、夏侯淳等等每人都是一把大刀的话,那效果会怎么样。要是一百单八将中林冲一杆长枪、武松一杆长枪、鲁智深一杆长枪、李逵一杆长枪、花荣一杆长枪、张顺一杆长枪……,那人物的形象又会如何,作品的可读性又会如何呢?
    其实,除了近一二十年一些泡沫吹起来的导演以外,文革前十七年中一些功夫较深的电影导演在这方面做的也是相当不错的,尽管受政治的影响较大从而给作品染上了某种色彩,但作品的细节表现的却基本不会有什么差错。不仅不会有错,反而十分的注重枪械在作品中的运用,用以刻划人物,丰富视觉。比如《渡江侦察记》中汽车上枪战那场戏,车箱上三个人,大个子杨威用的是中正式,兵油子吴老贵用的是司登式,新战士小马用的是汤姆逊,不仅人物外形与性格迥然,所用枪械亦错落有别,给人打下很深的铬印。再比如《独立大队》中的结拜三兄弟,老大用的是M1911,老二用的是C96,老三用的是M712,也是同样的意图和效果。还比如《平原游击队》中几个主要角色,老侦察员侯大章用一支短管毛瑟,新侦察员郭小北用一支缴获的王八盒子,另两名侦察员用的的是长苗盒子,李向阳的双枪,左手是一支短筒的,右手是一支长苗的,一个用以攻,一个用以防,而且右手的长苗盒子上的准星已经被锉掉,为的是方便插枪拨枪。导演这样的处理,不仅与当年的史实特别的一致,而且几名队员的盒子枪也是各有区别,其匠心至今令人感叹。当然十七年电影也有不成功的,如《智取华山》,该片有一个败笔就是没有很好地运用枪械塑造人物,七个侦察员所用枪械没有任何差别,人手一支司登式。当然这可能更贴近史实(历史上七名侦察员每人一支冲锋枪和一支二十响),但没能在艺术上加工,不能不说是该片的一个遗憾。从而也没能使这七个侦察员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什么很深的印象,没能取得象《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那样生动的效果。
    电影是如此,十七年小说也一样。老一代文学作品中,如《林海雪原》、《烈火金钢》等,对其中人物的描写也借助了枪械的佐伴,从而使之增色不少。如杨子荣的大肚匣子,刘勋苍的冲锋式、孙达德的水连珠、丁尚武的大刀、肖飞的盒子炮、李金魁的南部十四、孙定邦的长八分、孙振邦的二十四响、四个民兵的边区造、老套筒、何大拿的蛇牌橹子、刘铁军的鸡腿橹子、高铁杆五个警卫用的西班牙旁开门二十响、马匣子、冲锋式等,配合以人物的性格,都给人一种立体的丰富多彩的感觉,增强了艺术效果,使作品可读性特别强。特别声明:我说的《林》、《烈》,可都是指的原著,可不是新改编拍成的影视剧,改编后的影视剧,大概导演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甚至说他根本就没有读懂原著,因而必然是拍成了垃圾了。
    文革前十七年的电影和小说中,都十分地重视什么角色用什么枪,而且从头至尾不会弄混,不会象《步入辉煌》中杨靖宇前一个镜头用的是长苗盒子,紧接着的下个镜头竟然变成了短管毛瑟的情况,不会出现象新版《烈火金钢》中的民兵刚刚拿的还是中正式,换了个镜头就变戏法似地换成了三八式那样的情况。就以六三年版老电影《小兵张嘎》为例,片中两个伪军,瘦子用的是三八式,那么从始至终他用的一直就是这个三八式,胖子用的是捷克式,则他也是从始至终用的捷克式。老罗叔用的是短枪管盒子,区队长用的是长苗盒子,两枪外型差别甚小,但在影片中却也是从始至终一点不含糊。通信员用的是四四式骑枪,女卫生员用的是八八式骑枪。该两枪体小质轻,适合于小兵与女兵使用,枪的性能历史与片中人物的身份结合的十分的妥贴。二人在片中都不是主角,两枪在影片中曝光加起来也不足一分钟,而且女卫生员背那八八式还是个大场面远镜头,但即使这转瞬即逝的镜头也丝毫的不马虎,也如此的精雕细刻,让人感到导演的功夫甚是了得。
    老电影还有一个令今天的导演远远不能相比的是,影片中的历史与枪械绝对是什么时代用什么枪,什么部队用什么枪,而绝对不会出现关公战秦琼那样的笑话,不会象《亮剑》那样让鬼子用M3,不会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那样让德寇用M3,不会让长征时的红军用司登式,不会让民国初年的土匪用八五式,不会让淮海战役中的解放军用五六式。比如《金沙江畔》中出现的枪,便多是汉阳造步枪、八八式骑枪、三零式骑枪、花机关等,与当年红军的装备十分的吻合。《地雷战》中,有民兵先后两次缴枪的戏,第一次是从一名黑狗子手中缴得一支看不出型号的杂牌骑枪,第二次是从一名日本鬼子手中缴得一支三八式,这明显不是导演随意的巧合,而是出于有心的区别。《战火中的青春》中,青年突击排一色的三八式,而副排长刚刚从区小队升级上来,背的却是老套筒,表现出主力部队与地方部队的差别,甚是合理。
    在一些成功的老电影中,就象经常用冰雪化春水来象征时间变化的电影语言一样,枪在这里还起到象征时代发展变迁的标志作用。《董存瑞》中,片子开始时,董存瑞用的是格韦尔九一式马枪,郅振彪用的是老套筒,都是当时基本落伍的被主力部队淘汰的老枪。参军后,二人换上了三八式,影片到后半部分时,则又换上了司登式。虽然影片中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一个特写,但运用枪这个无声的演员,却道出了人民解放军用缴获不断壮大自己的历史事实。还有一部反映建国初期剿匪土改内容的记不起名字的老电影,片中工作队的战士最初是司登式、M1卡宾枪、M3等杂枪,影片演到后半部分,却全部换成了五零式,一句台词也没有,却无声地十分准确地表现出五十年代换装的历史。还有《地道战》,影片开始时民兵牛娃用的是一支老套筒,到了后来则变成了三八大盖;民兵队长高传宝灶坑突围时,双手各执一支土造的独撅,到了影片的后半部,腰里别的已经是一支德国造了。作为教学片,影片不无夸张的成份,但将枪械如此的处理,却明显表达了导演的意图,这是今天的导演连读都读不懂连意识也不曾意识到的功夫。
    新的作品和老的作品相比还有一个差别,即老电影老的小说中,不仅对什么人用什么枪很是重视,即是对枪的性能以及使用上也交待的十分清楚。比如小说《烈火金钢》中,当刘铁军拿着一支从其妹夫高铁杆那里借来的鸡腿橹子(冀中一带对日本7毫米南部微型手枪的俗称,是二战中威力最小的手枪)对准史更新瞄准时,史嘲笑刘的枪是“小老婆儿耍着玩儿的”,就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枪械的熟悉,而不会出现象台湾版《英列千秋》中一个日本军官拿着一支南部十四向张自忠吹嘘其性能比中国军装备的手枪(毛瑟手枪)威力大的笑话。比如老电影《南岛风云》中张强掩护炊事员背粮那场戏中,其使用毛瑟快慢机的方法是远距离时将木制盒套结合在手枪握把上抵肩行短点射射击,当敌军迫近时,则单手持枪并将枪身放平向敌横扫,不论其战斗动作还是对枪的性能的掌握,都是恰如其分,令人拍案叫绝。而不会出现象新版《飞虎队》中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时机都用快慢机打长点射甚至连续射的情况。当然任何一部当年的老电影中也更不会出现象许多新拍影视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举着大小机头都还关闭着的盒子炮瞄准的镜头。
    西方成功的编导演们,特别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故事情节可以大胆虚构,但细节上却不能出现中国导演们关公战秦琼式的穿帮。我感觉人家的精力用的是对的,因为不管你故事编的多么好,多么的感人,可若有一处穿帮,必然让观众立刻从你的剧情中走出来,而失去与之共鸣的效果。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当你正准备为剧中的故事而激动的想哭时,却突然看到长征路上的十七勇士手中使用的竟然是司登式冲锋枪时,却突然看到抗战初期的八百壮士手中使用的竟然是五七式自动步枪时,你那刚才还在与剧中人物一起紧张的共鸣感肯定立马丢失的一干二净,你说你扫兴不扫兴。当然,如果你对历史一无所知,如果你连MP5与MP18哪个在先哪个在后都不知道,那没事,就象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再怎么穿帮我也看不出来一样,只要他的故事感人,该喜欢我照样喜欢,该激动时我照样激动,但如果你是熟知这段历史又熟知各种枪械的历史的话,你还能走入戏中与剧中人一起悲欢吗?你还能激动的起来吗?与有的朋友聊起银幕上的枪时,往往朋友会说,艺术吗,何必那么认真呢。让我顿时无语。于是便经常思考:拍摄影视作品时,哪些是可以虚构的,哪些是不可以虚构的,哪些虚构是能带来美感的,哪些虚构是只能让人呕吐的,哪些失真是可以容忍的,哪些失真是不能容忍的呢。
    想了半天,终于知道,其实对于不同的观众,是不可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答案的。一般来说,对于影视反映的题材越熟悉,对其中失真的程度判别的就越敏感,要求的就越苛刻。比如对于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因本人并不熟悉该行业中的规矩道道,也不熟悉各种药品器械方面的知识,所以即使它有再大的失真,往往也看不出来,而只要看不出失真来,只要它编的故事好,也就不影响我对它的欣赏,也就能走入戏中,看的津津有味。然而对于军旅题材的作品,因毕竟穿了几十年的军装,懂的一些军事常识,又始终不渝地爱好民国军史和民国轻兵器史,于是就对此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失真特别的敏感了,于是往往就对近十多年来拍摄的民国军事历史题材的影视不忍目睹了。
    还说枪吧。若从实际的打仗来说,对于一支部队或一支分队,所装备枪械的制式与口径肯定是越统一越一律越好,因为这样才更方便补给和战场勤务。但要是反映到影视作品中的话,则正相反,即枪械的品种型号越参差越多样就越好。比如《野鹅敢死队》、《德尔塔行动》等作品中,几乎当时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手枪、冲锋枪和突击步枪在敢死队员手中都出现了,而且几乎没有哪两个队员手中的枪是一样的。再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小分队,一共就那么几个人,却配备了几乎当时美军装备的所有枪械型号。实战中,当然也会有不同枪械的搭配组合,因为不同的枪械承担着不同的战术使命,但会不会象《野鹅敢死队》、《德尔塔行动》中那样装备的如此五花八门,却未必了,但它这么处理,在保证不穿帮的情况下,却使影片生动了许多,好看了许多。
    其实,一部军事文学作品,其中的兵器所占的戏份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好的军旅作者,也必是会浓墨重彩地对其渲染有加的,因为这是军事作品中一个必备的要件,缺少了这个要件就会使作品黯然失色,而弄错了这个要件则将会使之惨不忍睹。
    在文艺作品中成功地描写兵器与人物关系使之增色这方面,却并不是斯皮尔伯格的首创,我们中国的老祖宗运用的更早更成功更夺目。关公的青龙刀、张飞的蛇矛、吕布的画戟、李逵的板斧、鲁智深的惮杖、关胜的大刀、史进的铁棍……等等等等,人物与兵器几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使其形象更加的鲜明生动。试想一下,要是三国中的关公一把大刀,张飞也一把大刀,赵云还是一把大刀,马超、吕布、黄忠、许储、夏侯淳等等每人都是一把大刀的话,那效果会怎么样。要是一百单八将中林冲一杆长枪、武松一杆长枪、鲁智深一杆长枪、李逵一杆长枪、花荣一杆长枪、张顺一杆长枪……,那人物的形象又会如何,作品的可读性又会如何呢?
    其实,除了近一二十年一些泡沫吹起来的导演以外,文革前十七年中一些功夫较深的电影导演在这方面做的也是相当不错的,尽管受政治的影响较大从而给作品染上了某种色彩,但作品的细节表现的却基本不会有什么差错。不仅不会有错,反而十分的注重枪械在作品中的运用,用以刻划人物,丰富视觉。比如《渡江侦察记》中汽车上枪战那场戏,车箱上三个人,大个子杨威用的是中正式,兵油子吴老贵用的是司登式,新战士小马用的是汤姆逊,不仅人物外形与性格迥然,所用枪械亦错落有别,给人打下很深的铬印。再比如《独立大队》中的结拜三兄弟,老大用的是M1911,老二用的是C96,老三用的是M712,也是同样的意图和效果。还比如《平原游击队》中几个主要角色,老侦察员侯大章用一支短管毛瑟,新侦察员郭小北用一支缴获的王八盒子,另两名侦察员用的的是长苗盒子,李向阳的双枪,左手是一支短筒的,右手是一支长苗的,一个用以攻,一个用以防,而且右手的长苗盒子上的准星已经被锉掉,为的是方便插枪拨枪。导演这样的处理,不仅与当年的史实特别的一致,而且几名队员的盒子枪也是各有区别,其匠心至今令人感叹。当然十七年电影也有不成功的,如《智取华山》,该片有一个败笔就是没有很好地运用枪械塑造人物,七个侦察员所用枪械没有任何差别,人手一支司登式。当然这可能更贴近史实(历史上七名侦察员每人一支冲锋枪和一支二十响),但没能在艺术上加工,不能不说是该片的一个遗憾。从而也没能使这七个侦察员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什么很深的印象,没能取得象《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那样生动的效果。
    电影是如此,十七年小说也一样。老一代文学作品中,如《林海雪原》、《烈火金钢》等,对其中人物的描写也借助了枪械的佐伴,从而使之增色不少。如杨子荣的大肚匣子,刘勋苍的冲锋式、孙达德的水连珠、丁尚武的大刀、肖飞的盒子炮、李金魁的南部十四、孙定邦的长八分、孙振邦的二十四响、四个民兵的边区造、老套筒、何大拿的蛇牌橹子、刘铁军的鸡腿橹子、高铁杆五个警卫用的西班牙旁开门二十响、马匣子、冲锋式等,配合以人物的性格,都给人一种立体的丰富多彩的感觉,增强了艺术效果,使作品可读性特别强。特别声明:我说的《林》、《烈》,可都是指的原著,可不是新改编拍成的影视剧,改编后的影视剧,大概导演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甚至说他根本就没有读懂原著,因而必然是拍成了垃圾了。
    文革前十七年的电影和小说中,都十分地重视什么角色用什么枪,而且从头至尾不会弄混,不会象《步入辉煌》中杨靖宇前一个镜头用的是长苗盒子,紧接着的下个镜头竟然变成了短管毛瑟的情况,不会出现象新版《烈火金钢》中的民兵刚刚拿的还是中正式,换了个镜头就变戏法似地换成了三八式那样的情况。就以六三年版老电影《小兵张嘎》为例,片中两个伪军,瘦子用的是三八式,那么从始至终他用的一直就是这个三八式,胖子用的是捷克式,则他也是从始至终用的捷克式。老罗叔用的是短枪管盒子,区队长用的是长苗盒子,两枪外型差别甚小,但在影片中却也是从始至终一点不含糊。通信员用的是四四式骑枪,女卫生员用的是八八式骑枪。该两枪体小质轻,适合于小兵与女兵使用,枪的性能历史与片中人物的身份结合的十分的妥贴。二人在片中都不是主角,两枪在影片中曝光加起来也不足一分钟,而且女卫生员背那八八式还是个大场面远镜头,但即使这转瞬即逝的镜头也丝毫的不马虎,也如此的精雕细刻,让人感到导演的功夫甚是了得。
    老电影还有一个令今天的导演远远不能相比的是,影片中的历史与枪械绝对是什么时代用什么枪,什么部队用什么枪,而绝对不会出现关公战秦琼那样的笑话,不会象《亮剑》那样让鬼子用M3,不会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那样让德寇用M3,不会让长征时的红军用司登式,不会让民国初年的土匪用八五式,不会让淮海战役中的解放军用五六式。比如《金沙江畔》中出现的枪,便多是汉阳造步枪、八八式骑枪、三零式骑枪、花机关等,与当年红军的装备十分的吻合。《地雷战》中,有民兵先后两次缴枪的戏,第一次是从一名黑狗子手中缴得一支看不出型号的杂牌骑枪,第二次是从一名日本鬼子手中缴得一支三八式,这明显不是导演随意的巧合,而是出于有心的区别。《战火中的青春》中,青年突击排一色的三八式,而副排长刚刚从区小队升级上来,背的却是老套筒,表现出主力部队与地方部队的差别,甚是合理。
    在一些成功的老电影中,就象经常用冰雪化春水来象征时间变化的电影语言一样,枪在这里还起到象征时代发展变迁的标志作用。《董存瑞》中,片子开始时,董存瑞用的是格韦尔九一式马枪,郅振彪用的是老套筒,都是当时基本落伍的被主力部队淘汰的老枪。参军后,二人换上了三八式,影片到后半部分时,则又换上了司登式。虽然影片中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一个特写,但运用枪这个无声的演员,却道出了人民解放军用缴获不断壮大自己的历史事实。还有一部反映建国初期剿匪土改内容的记不起名字的老电影,片中工作队的战士最初是司登式、M1卡宾枪、M3等杂枪,影片演到后半部分,却全部换成了五零式,一句台词也没有,却无声地十分准确地表现出五十年代换装的历史。还有《地道战》,影片开始时民兵牛娃用的是一支老套筒,到了后来则变成了三八大盖;民兵队长高传宝灶坑突围时,双手各执一支土造的独撅,到了影片的后半部,腰里别的已经是一支德国造了。作为教学片,影片不无夸张的成份,但将枪械如此的处理,却明显表达了导演的意图,这是今天的导演连读都读不懂连意识也不曾意识到的功夫。
    新的作品和老的作品相比还有一个差别,即老电影老的小说中,不仅对什么人用什么枪很是重视,即是对枪的性能以及使用上也交待的十分清楚。比如小说《烈火金钢》中,当刘铁军拿着一支从其妹夫高铁杆那里借来的鸡腿橹子(冀中一带对日本7毫米南部微型手枪的俗称,是二战中威力最小的手枪)对准史更新瞄准时,史嘲笑刘的枪是“小老婆儿耍着玩儿的”,就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枪械的熟悉,而不会出现象台湾版《英列千秋》中一个日本军官拿着一支南部十四向张自忠吹嘘其性能比中国军装备的手枪(毛瑟手枪)威力大的笑话。比如老电影《南岛风云》中张强掩护炊事员背粮那场戏中,其使用毛瑟快慢机的方法是远距离时将木制盒套结合在手枪握把上抵肩行短点射射击,当敌军迫近时,则单手持枪并将枪身放平向敌横扫,不论其战斗动作还是对枪的性能的掌握,都是恰如其分,令人拍案叫绝。而不会出现象新版《飞虎队》中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时机都用快慢机打长点射甚至连续射的情况。当然任何一部当年的老电影中也更不会出现象许多新拍影视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举着大小机头都还关闭着的盒子炮瞄准的镜头。
    西方成功的编导演们,特别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故事情节可以大胆虚构,但细节上却不能出现中国导演们关公战秦琼式的穿帮。我感觉人家的精力用的是对的,因为不管你故事编的多么好,多么的感人,可若有一处穿帮,必然让观众立刻从你的剧情中走出来,而失去与之共鸣的效果。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当你正准备为剧中的故事而激动的想哭时,却突然看到长征路上的十七勇士手中使用的竟然是司登式冲锋枪时,却突然看到抗战初期的八百壮士手中使用的竟然是五七式自动步枪时,你那刚才还在与剧中人物一起紧张的共鸣感肯定立马丢失的一干二净,你说你扫兴不扫兴。当然,如果你对历史一无所知,如果你连MP5与MP18哪个在先哪个在后都不知道,那没事,就象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再怎么穿帮我也看不出来一样,只要他的故事感人,该喜欢我照样喜欢,该激动时我照样激动,但如果你是熟知这段历史又熟知各种枪械的历史的话,你还能走入戏中与剧中人一起悲欢吗?你还能激动的起来吗?
写得真好啊,顶一下楼主。
牛哥忘了《四渡赤水》。此片以后,花机关基本从银幕消失。
至少拍平原游击队那会儿 导演和演员还是很敬业的  

现在这些所谓的导演 也就是还剩了那么一张皮罢了  毫无严谨精神可言 有些简直就是文盲
总结的好。

细节穿帮会影响感染力,在军迷越来越多、国人军事知识提高的现在,也是越来越不好糊弄的。

这方面下的功夫就能大大改善,以现在的条件,枪械这样的小道具,什么样的会搞不到?其实是个态度问题。

老片中比较真实,一个因素就是离战争年代较近,老战士也多,不会也不容忍穿帮。


文革前老电影中很少出现细节上的错误,究其原因,一个是那时的文艺工作者十分的敬业,而并不讲究经济效益。比如拍《渡江侦察记》时,全体演员是真的到了朝鲜前线的侦察兵分队中一起生活了小半年后才开拍的,所以尽管孙道临等并不是当兵的出身,但这几个月中,侦察兵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枪怎么背伏击怎么打,什么地形什么敌情下用滚进什么情况下用高姿匍匐什么情况下用低姿匍匐,是全部熟悉了一遍的。比如拍《小兵张嘎》,主要演员是先到白洋淀生活了半年才开始说戏的。比如拍《地雷战》,全体演职员是先到胶东农村当农民半年后才说戏的。而今天呢,有哪个演员肯到农家土炕上睡上一晚吗?有哪个演员肯到连队士兵的房间睡上一晚吗?人家要讲效率,效率就是金钱,人家要赶档期,档期也是金钱,至于艺术呀史实呀社会责任呀,在今天的艺术圈来说,连狗屁都算不上。
    拍《南岛风云》时,因为女主角上官云珠从小生活在大城市,从外型到气质都与海南山区的女游击队员相差太远,导演便安排其深入海南农村先生活了半年,待到皮肤洒黑了洒粗了,手脚上长出老茧了,不嫌农民住的不卫生也不嫌农民手脚不干净了,和农民睡在一起吃在一起已经完全习惯了,以至于和农民站在一起都不容易区别出来了,然后才开始体会角色。
    现在呢,正相反,不管角色是山野村妇还是深闺小姐,谁敢让那些演员们到农村去一呆半年把手脚洒粗洒黑呢?谁愿意把好不容易娇养出来的小姐气质变回到农村妇女那样的行为举止呢?哪怕就是演一个土八路,哪怕是演一个媒黑子的老婆,也要涂脂抹粉嗲声嗲气不可。在她们看来,在导演们看来,这就叫美,至于影视基调的和谐美,他们是可以不管的,甚至他们大概就不懂。
    敬业精神既然不同,其所塑造的角色之生命力,自然不同。
    另一个原因,是那时的编导演们,许多就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有的曾经亲身参加过战斗,有的本身就是战争年代的军人。比如《平原游击队》的导演苏里、《三进山城》的编剧(记不起名字了)本身就是武工队员。所以影片中的细节,比如如何的持枪如何的接敌如何的设伏,乃至于如何的吃如何的睡如何的查铺查岗如何的开班务会,这本身就是他们多年的生活,并不需要有什么造诣不造诣的。但对于远离了那个年代又不曾有过军旅生活的我们来说,要熟悉这些,就是个学问问题了。就象农村中红白喜事中的规矩,对于我们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想要了解它,就是个学问问题,而对于任何一个生活在那个地区的农民来说,就不是个学问问题,而只是一个几乎天天都要接触的生活而已。打个比喻,那个把《集结号》演义的如此垃圾如此荒谬的冯小刚,他的《一地鸡毛》、《甲方乙方》等等,不管从人物的语言、服装、道具、伦理,不仅绝无穿帮,甚至可称绝唱,便是这个理。

文革前老电影中很少出现细节上的错误,究其原因,一个是那时的文艺工作者十分的敬业,而并不讲究经济效益。比如拍《渡江侦察记》时,全体演员是真的到了朝鲜前线的侦察兵分队中一起生活了小半年后才开拍的,所以尽管孙道临等并不是当兵的出身,但这几个月中,侦察兵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枪怎么背伏击怎么打,什么地形什么敌情下用滚进什么情况下用高姿匍匐什么情况下用低姿匍匐,是全部熟悉了一遍的。比如拍《小兵张嘎》,主要演员是先到白洋淀生活了半年才开始说戏的。比如拍《地雷战》,全体演职员是先到胶东农村当农民半年后才说戏的。而今天呢,有哪个演员肯到农家土炕上睡上一晚吗?有哪个演员肯到连队士兵的房间睡上一晚吗?人家要讲效率,效率就是金钱,人家要赶档期,档期也是金钱,至于艺术呀史实呀社会责任呀,在今天的艺术圈来说,连狗屁都算不上。
    拍《南岛风云》时,因为女主角上官云珠从小生活在大城市,从外型到气质都与海南山区的女游击队员相差太远,导演便安排其深入海南农村先生活了半年,待到皮肤洒黑了洒粗了,手脚上长出老茧了,不嫌农民住的不卫生也不嫌农民手脚不干净了,和农民睡在一起吃在一起已经完全习惯了,以至于和农民站在一起都不容易区别出来了,然后才开始体会角色。
    现在呢,正相反,不管角色是山野村妇还是深闺小姐,谁敢让那些演员们到农村去一呆半年把手脚洒粗洒黑呢?谁愿意把好不容易娇养出来的小姐气质变回到农村妇女那样的行为举止呢?哪怕就是演一个土八路,哪怕是演一个媒黑子的老婆,也要涂脂抹粉嗲声嗲气不可。在她们看来,在导演们看来,这就叫美,至于影视基调的和谐美,他们是可以不管的,甚至他们大概就不懂。
    敬业精神既然不同,其所塑造的角色之生命力,自然不同。
    另一个原因,是那时的编导演们,许多就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有的曾经亲身参加过战斗,有的本身就是战争年代的军人。比如《平原游击队》的导演苏里、《三进山城》的编剧(记不起名字了)本身就是武工队员。所以影片中的细节,比如如何的持枪如何的接敌如何的设伏,乃至于如何的吃如何的睡如何的查铺查岗如何的开班务会,这本身就是他们多年的生活,并不需要有什么造诣不造诣的。但对于远离了那个年代又不曾有过军旅生活的我们来说,要熟悉这些,就是个学问问题了。就象农村中红白喜事中的规矩,对于我们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想要了解它,就是个学问问题,而对于任何一个生活在那个地区的农民来说,就不是个学问问题,而只是一个几乎天天都要接触的生活而已。打个比喻,那个把《集结号》演义的如此垃圾如此荒谬的冯小刚,他的《一地鸡毛》、《甲方乙方》等等,不管从人物的语言、服装、道具、伦理,不仅绝无穿帮,甚至可称绝唱,便是这个理。
辩证!!!支持牛导
想想以前打CS的时光,才发现最快乐的时候是做菜鸟的时候。:D:D:D
好帖啊~~支持~
牛导说的电影,咱无一例外的都看过,也说说咱的看法。
当年的战争电影可以说是脱胎于真实历史的,与战争相隔不甚遥远,再加上不赶档期,不求效益和效率,可谓慢工出细活。历史就是这样有意思,当事物发展至一定阶段,会酝酿出浮华,然后再沉淀,继而再谋发展,电影事业也是如此。特别是当文化进步与物质发展不同步的时候,这种现象更是突出。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对战争的思考自然越来越模糊。总有一天,历史战争片仅仅是凭空的臆测了,正如现在没人能真实再现三国争霸的残酷与浪漫。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不知道。
中国的这帮导演编剧就没几个是尽业的
过去的老战争电影除了计划时代特有的严肃认真之外,还有当时的许多电影演员和导演都是经历过战争的同时代人,尤其是当时的道具有些就是由军人参与的,再加上有些重大的战争题材影片要经过相关部门审验的,含糊不得,象老版电影南征北战,从威斯利吉普,到105榴弹炮,从M3坦克到步枪,都是当时国民党74师的装备相符合的,不象现在的电影,除了完全市场化条件下结出的粗制滥造怪胎外,与现在的许多影视作品都是几个草台班子速成的,作品能够播放完全是私下的交易,类似一个无名氏给够了钱找对了人就可以进春节晚会一个道理.
写的不错,作这我等军迷,看电影的时候非常注意这个细小的环节,现在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都不注重这方面的细节,就向楼主说的,正在看的聚精会神,但是一个细小的道具错误一下子叫人失了味口,顶楼主一下
写的不错,作这我等军迷,看电影的时候非常注意这个细小的环节,现在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都不注重这方面的细节,就向楼主说的,正在看的聚精会神,但是一个细小的道具错误一下子叫人失了味口,顶楼主一下
写的不错,作这我等军迷,看电影的时候非常注意这个细小的环节,现在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都不注重这方面的细节,就向楼主说的,正在看的聚精会神,但是一个细小的道具错误一下子叫人失了味口,顶楼主一下
写的不错,作这我等军迷,看电影的时候非常注意这个细小的环节,现在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都不注重这方面的细节,就向楼主说的,正在看的聚精会神,但是一个细小的道具错误一下子叫人失了味口,顶楼主一下
是啊,老电影的制作者确实是严谨。

《上甘岭》的导演在拍摄之前,专门去了朝鲜实地查看了上甘岭的地形,回国后又在山东找到了一个与上甘岭十分相近的山峰,请了工程兵修筑了和上甘岭一模一样的工事和坑道(比如说那个在结尾处的暗堡,就和当年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龙世昌舍身炸毁的暗堡几乎完全一致),演员全部下十五军四十五师实地体验生活,上甘岭的幸存者担任顾问,拍摄时用炮兵实弹轰击山头。即便如此,导演还十分遗憾,认为没有能将上甘岭志愿军将士所遭受的苦难表现出百分之一。
即便不懂电影也没有关系,军迷的一大乐趣就是在相对非常专业、非常严谨的片子里挑漏洞、找穿帮。

如果是水平过低的挑错任务,那就有点侮辱军迷智商的意思了。:D


在严谨方面我们的大导们还要向前辈和国外同行们学习,这几年美国人拍的战争片基本上来说是严谨的(珍珠港除外),像《最后的武士》,《兄弟连》的导演连一般不被人注意的刺刀都能做到和历史基本吻合。

我们现阶段不要求我们的导演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只要求他们做到在现眼的地方不出大错就行了。

在严谨方面我们的大导们还要向前辈和国外同行们学习,这几年美国人拍的战争片基本上来说是严谨的(珍珠港除外),像《最后的武士》,《兄弟连》的导演连一般不被人注意的刺刀都能做到和历史基本吻合。

我们现阶段不要求我们的导演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只要求他们做到在现眼的地方不出大错就行了。


      也不能太责怪导演们,现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和老旧道具枪械的缺乏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当年改革开放刚打开国门,我们的地方政府、各级军政部门把老旧枪械卖了个地板价,可大大便宜了国外的专业进口商和收藏家。曾经一度使国际上的老旧、古董枪械大跌价,今天看来简直败家·#¥—*……
现在拍战争片再想从国内找当时的武器难上加难,引进高昂的租界费不说,怎么从正规渠道运到国内都是很大问题!哎,TG思维……

      也不能太责怪导演们,现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和老旧道具枪械的缺乏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当年改革开放刚打开国门,我们的地方政府、各级军政部门把老旧枪械卖了个地板价,可大大便宜了国外的专业进口商和收藏家。曾经一度使国际上的老旧、古董枪械大跌价,今天看来简直败家·#¥—*……
现在拍战争片再想从国内找当时的武器难上加难,引进高昂的租界费不说,怎么从正规渠道运到国内都是很大问题!哎,TG思维……
好久不见,好文,
应该请你去当顾问.
是啊那个花机关 就只在《四渡赤水》里见过一回 现在在《人间正道是沧桑》里又见一回 其他的片子根本没有
牛戈兄是资深军教专业人士,何止是顾问啊


这是我在CD里看到的最有共鸣的帖子(不敢贬低CD其他帖子乃至精华,主要是CD里牛人太多,对于那种太专业的帖子偶一般只能且必须围观加学习,泡都不敢冒,当然当然不是说楼主的帖子不够专业,很专业很专业),唯有这篇一下说到了偶的心坎坎里(有点找到组织的感觉)。全因电影是我喜好之一。楼主的评论非常到位,当然准不准确俺不知道(没有调查绝没有发言权,俺从没注意黑白片里的枪械道具),但“到位”即足矣。
感觉西方某些编导演的细节把握是态度使然,他们并不是把精力合理运用到了这里,而是他们甘愿付出更多的精力于此,这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且此类编导演绝大多数均涉足多种题材的作品,不只局限于军事战争题材,往往喜剧、正剧,伦理、惊悚等等等都反映了其一贯的态度与作品特征——细节的把握(至少有这一点),而其他的作品特征如演员的选择、表演的细腻程度、摄像的运动、光线的融合、插曲的咏述,无一不精准的表现出“大”编导演们的这种工作要求。诚然,高的发飘的报酬是对这种近乎变态的要求的推动和补偿,但显而易见,最重要的是成功者完全理解这种近乎变态的要求其实是高的发飘的报酬的必须,只有对细节的完美要求才能获得完美报酬的连续。(话分两头,好莱坞的烂导演和烂片我看了估计也不下5000部,有的简直可说是烂的完美!)
但另外一些编导演们可能是能力、报酬、习惯、时间等的不太那啥,做的远远不够,其作品也只能让俺们尽情的喷出鼻孔里的气体或是大鼻涕嘎巴(东北人知道我说的是啥,嘿嘿)。退一步说,我国的电影事业还在发展中(原谅我的废话),很多东西的出现有情可原,冯xiaogang的“号”出现不足那是正常,术有专攻嘛,可有些61、71厂的作品也都有问题就缺微的有点不对了,有些AATV、BBTV的播出节目也都有问题也缺微的有点不对了。专业拍军事的也出问题?全国范围内某个级别唯一家TV大台也出问题?再多说废话:这几天又看到AATV放一部叫啥“走出绝腚”的片子,一向和我有明显代沟的爹地竟然和我异口同声:怪不得红军吃喝拉萨条件那么艰苦,原来银子都花在衣服上了!

这是我在CD里看到的最有共鸣的帖子(不敢贬低CD其他帖子乃至精华,主要是CD里牛人太多,对于那种太专业的帖子偶一般只能且必须围观加学习,泡都不敢冒,当然当然不是说楼主的帖子不够专业,很专业很专业),唯有这篇一下说到了偶的心坎坎里(有点找到组织的感觉)。全因电影是我喜好之一。楼主的评论非常到位,当然准不准确俺不知道(没有调查绝没有发言权,俺从没注意黑白片里的枪械道具),但“到位”即足矣。
感觉西方某些编导演的细节把握是态度使然,他们并不是把精力合理运用到了这里,而是他们甘愿付出更多的精力于此,这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且此类编导演绝大多数均涉足多种题材的作品,不只局限于军事战争题材,往往喜剧、正剧,伦理、惊悚等等等都反映了其一贯的态度与作品特征——细节的把握(至少有这一点),而其他的作品特征如演员的选择、表演的细腻程度、摄像的运动、光线的融合、插曲的咏述,无一不精准的表现出“大”编导演们的这种工作要求。诚然,高的发飘的报酬是对这种近乎变态的要求的推动和补偿,但显而易见,最重要的是成功者完全理解这种近乎变态的要求其实是高的发飘的报酬的必须,只有对细节的完美要求才能获得完美报酬的连续。(话分两头,好莱坞的烂导演和烂片我看了估计也不下5000部,有的简直可说是烂的完美!)
但另外一些编导演们可能是能力、报酬、习惯、时间等的不太那啥,做的远远不够,其作品也只能让俺们尽情的喷出鼻孔里的气体或是大鼻涕嘎巴(东北人知道我说的是啥,嘿嘿)。退一步说,我国的电影事业还在发展中(原谅我的废话),很多东西的出现有情可原,冯xiaogang的“号”出现不足那是正常,术有专攻嘛,可有些61、71厂的作品也都有问题就缺微的有点不对了,有些AATV、BBTV的播出节目也都有问题也缺微的有点不对了。专业拍军事的也出问题?全国范围内某个级别唯一家TV大台也出问题?再多说废话:这几天又看到AATV放一部叫啥“走出绝腚”的片子,一向和我有明显代沟的爹地竟然和我异口同声:怪不得红军吃喝拉萨条件那么艰苦,原来银子都花在衣服上了!
对咱们有些导演对细节的注意无话可说,只把人都当傻子。不说抗战GMD用MP5,解放战争GCD用56这些没法说的。前一阵子在换台时无意中看到一部所谓反映我军50年代的电视剧,中间的一段场景看得我差点把隔夜饭都吐出来。罪过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就见一所谓我军军官拿一把85式狙击步枪(天啊这是50年代吗)。不用瞄准嗨100m外枪枪10环。我太阳还立姿。更让人吐血镜头一摇就见一自己说是毛国的军官,上来就说贵国的这新式步枪不错啊。再往后一看枪到真不少,不过说我眼拙怎么还看到一支81,还有56冲。
好像看到作者在哪里发过的。是不是作者自己给又人工挖了个坟来着。应该就是在cd里面
楼主说长征路上十七勇士用的司登,没有具体说是什么片子,在我映像里,曾有论坛中朋友分析过,十七勇士到底用的什么枪没考证到,但是当时红军手里的确有类似司登这样左侧弹夹的冲锋枪,枪管外有散热套筒,好像是意大利的,从KMT手里缴获的。

楼主说长征路上十七勇士用的司登,没有具体说是什么片子,在我映像里,曾有论坛中朋友分析过,十七勇士到底用的什么枪没考证到,但是当时红军手里的确有类似司登这样左侧弹夹的冲锋枪,枪管外有散热套筒,好像是意大利的,从KMT手里缴获的。
酒后胡言 发表于 2009-6-29 15:57


你说的应该是德国MP-18。
楼主说长征路上十七勇士用的司登,没有具体说是什么片子,在我映像里,曾有论坛中朋友分析过,十七勇士到底用的什么枪没考证到,但是当时红军手里的确有类似司登这样左侧弹夹的冲锋枪,枪管外有散热套筒,好像是意大利的,从KMT手里缴获的。
酒后胡言 发表于 2009-6-29 15:57


你说的应该是德国MP-18。
酒后胡言 发表于 2009-6-29 15:57
你说的就是花机关。这个在长征的一些回忆录看到过
这贴眼熟得紧
是有人转载过,现在发帖的是作者本人。
好像上次看到也是作者本人发的。可能是作者忘记自己发过了
真正好贴,顶一个[:a14:]
    《万水千山》中有出镜。一战大杀其啊!(凡尔塞和约)明令禁止德国军队装备。
      应该还有一种弹夹,上面是普通弹夹尾部是弹鼓的供弹具容量很大滴,哪个该是原配弹夹。
32# tinghost


您这一说提醒我,好象是在本坛发过了。此帖最早写于2003或2004年,是发在《立雪社》的,后来又曾在多个网站贴过,到底都在哪里贴过我也记不清楚了,只是感觉大家正在讨论影视中的枪械,就又发上来了,如果不妥,请版主删除。
呵呵,找到了是这个。
强文受教.
36# 牛一戈


好文要时常温习下的,正好原来那个找不到了。其实,这种好文,应该容许使上几手洛阳铲的,没事儿就挖挖,而且是版主主动去挖挖~~~~~~{:3_87:}
实际上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地方部队还在使用MP18,甚至于解放后的剿匪中还有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