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49 他们挽救了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04:34
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在斯大林和麦卡锡时代,那种走中间道路的想法是很不明智的。
——《大国的兴衰》 保罗•肯尼迪

1945年,二战结束,冷战开始,世界分为两大阵营。现实迫使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须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二者必择其一。
当时的中国,表面上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得米帝赏了一个五常的宝座,事实上根本没有五常的实力来支撑,面临的局势比抗战时期更加险恶。
抗战中虽然国土沦陷,生灵涂炭,但是日本却始终没能具备彻底灭亡中国的能力与可能,先觉者如毛泽东,蒋百里在开战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就有了《论持久战》《国防论》,米帝参战之后,蒋介石也终于认准了这个事实,于是放心大胆地对日宣战。
抗战胜利了,中国却要面对苏美两强,这两位虽然可能比残暴的日本文明一点(从后来朝战,越战,阿富汗的例子来看,只怕也未必能好多少),实力却比日本强大地多。
百年积弱又饱受八年战火蹂躏,满目疮痍的中国,对美苏两强中的任何一个均无力抵抗,只有任人宰割。
冷战还没有正式开始,中国已经成了牺牲品。雅尔塔会议上,中国的主权被美国作为交易的筹码让给了苏联――确保外蒙从中国分裂出去、占有旅大基地和中长铁路等等。美国需要借助苏联的力量打败日本,如果当时的中国能担负起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任的话,美国恐怕未必情愿这样做,可惜国民政府没有这样的本事。
作为弱者,夹在美苏夹缝中的中国无论怎样都要倒霉:你向美国“一边倒”,苏联要收拾你。你向苏联“一边倒”,美国要收拾你。你谁也不向,两家一块收拾你:一家扯住你的一部分使劲往自己那边拽,直到把你扯成两半,一家分一半,分裂中国。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到,至少不让你得不到个全的。设想一下两只狼撕抢一只羊的情景,当时的中国就是那只羊。
这时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是避免这种命运,摆脱美苏的主宰,不当冷战的牺牲品。
蒋总统选择了向美国“一边倒”。在他看来,只要傍上美国,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美国富强,美国反共,世界上没人敢惹美国。傍上美国金票大大的,实惠多多的,有美国撑腰苏联就不敢乱动,自己就可以放手消灭共产党,就不用担心东北、西北出问题。
实际情况如何呢?
据说斯大林曾当面告诉蒋经国,苏联为什么一定要把外蒙从中国分裂出去:“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力量占领外蒙来打俄国;但是,不能说就没有第三个力量出来这样做。”
蒋经国问这“第三个力量”是不是美国,斯大林回答说:“当然!”
斯大林更特别警告蒋经国:“不能让美国兵到中国来。只要美国有一个兵来到中国,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
斯大林的这番话充分说明苏联的战略图谋和夹在美苏两大国之间的中国在冷战中的处境。
蒋介石显然没听出斯大林的弦外之音:如果中国向美国“一边倒”,苏联就要把中国的东北、西北变成第二个、第三个“外蒙”。
靠“缓冲国”的办法确保西伯利亚铁路不被切断,光一个外蒙够用吗?从中国东北、西北不照样可以“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吗?既然确保西伯利亚铁路不被切断对苏联那么重要,那对苏联而言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把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变成第二个、第三个“外蒙”。
雅尔塔协议使苏联有权在中国的旅大驻军,控制了连通中苏边界和旅顺的铁路。凭这两条,加上苏联二战后国际威望和陆军实力,苏联有能力在东北培植亲苏分裂势力,制造第二个“外蒙独立”。而在新疆苏联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视,加之新疆的历史沿革和民族结构远比外蒙和东北更复杂,要在那里制造第三个“外蒙”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苏联真这么干,单凭当时的蒋政府自己是阻止不了。那么向美国“一边倒”能阻止得了吗?答案是:白日做梦。
美国能在雅尔塔会议上把中国的外蒙当筹码送给苏联,同意苏军占领旅大,本身就说明美国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当回事,更不用说为此跟苏联开战了。
不管中国如何向美国“一边倒”,美国顶多保你的政权而不保你的主权,更不会为了保你的主权而牺牲自己。美国只在中国内战的问题上跟蒋介石站在一起,而一碰上中国主权问题时,美国何曾为中国“两肋插刀”过?
苏联把中国向美国“一边倒”视为“致命的威胁”,对此将毫不犹豫地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政治影响和压倒性的军事实力建立第二个、第三个“外蒙”以应对,决不在乎因此而肢解中国。
而美国对中国的分裂并不在意,只要自己能分得一杯羹。也就是说向美国“一边倒”则只能落得个国家被肢解的下场。这就是当年的现实。
而蒋介石的帐却不这样算。他觉得自己跟苏联做成的那笔交易已经解决了一切:“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TG等三个条件下,允许外蒙独立”。
美国已经不跟TG合作,只跟他合作。现在连苏联这个世界头号共产党也同意跟他合作而不支持TG,那中国境内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妨碍他消灭TG了。他的政权就坐稳了。
牺牲主权保政权,这笔买卖划得来,只是为了显得不那么丢人,在宋子文、王世杰1945年8月14日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走了个“公民投票”的过场:“鉴于外蒙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同意,将在日本战败后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外蒙的独立。”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当局一手操办了“公民投票”。国民党政府派内政部常务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
“公民投票”结果:外蒙独立。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的独立。
蒋介石做这笔交易时最先考虑的不是民族利益,而是一己之私。尽显“江浙奸商”兼 “上海小开”的投机本色:聪明不英明,精明不高明,顾眼前不顾长远,算小帐不算大帐,见小利忘大义!
蒋介石只顾打自己的算盘,却把历史的教训、苏联的战略和斯大林的警告统统扔到了黄浦江里――人家早有言在先:“只要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你既然向美国“一边倒”,还能指望苏联信守承诺?何况条约规定的是苏联“不援助TG”,并没有规定苏联有义务帮蒋介石“取缔TG”、“禁止TG进入东北”,更没有规定苏联不得另起炉灶、就地取材培当地亲苏势力。
蒋介石在国内一贯翻云覆雨,把别人都玩弄于股掌之上,跟超级大国打起交道来却如此无能。说他“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真是一点不假。看来他的聪明劲只用在“保政权”上,没用在“保主权”上。
今天的中国人很难想象当时中国的处境是何等险恶危急:蒋介石向美国“一边倒”,立刻将孱弱的中国置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冷战的“交叉火力”之下。
美国将在中国取得能威慑苏联要害的战略要地,苏联将不惜一切凶狠反击,利用苏联二战后如日中天的威望和在东北驻军的优势,培植、支持亲苏势力,把中国东北变成第二个“外蒙”,再在新疆如法炮制,制造出第三个“外蒙”。然后美苏为避免直接军事冲突,再来一个“雅尔塔协议”,划分出各自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让中国变成第二个朝鲜、第二个德国。
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的“三北”(东北、正北、西北)俱失,民族利益将遭到毁灭性伤害,从此被分割肢解,绑在美苏冷战的战车上永世不得翻身。
更有甚者,千里长堤一旦决了口,崩溃就难避免了;外来势力操纵下的国土分裂一旦开了头,尔后的进展将不堪设想。
在那种情况下,谁敢担保中国不会被分裂分裂再分裂,变成又一个奥匈帝国,又一个阿拉伯世界,又一次“春秋战国”,又一次“五胡十六国”?
有资料表明苏军的确曾经打算要在东北长期呆下去。如果当真如此,那等美蒋把TG收拾得差不多了,苏联在东北制造第二个“外蒙”的条件也成熟得差不多了:苏联并没有违约支援TG,只是乘美蒋忙着对付TG的时候做了一点“群众工作”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国家的政权不都有类似的经历吗?
可是此时偏偏冒出来个毛泽东和他的TG。
在蒋介石和美国的如意算盘里自然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位置,苏联其实也一样。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TG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等对苏联的瞎指挥惟命是从之后,苏联与TG的关系实际上冷淡而微妙。
抗日战争时苏联给中国的一切援助都只给蒋介石,不给TG。苏联在与蒋介石签定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明确承诺不支援TG,同意将中国东北交国民党人接收。这一切事先跟TG连个招呼都不打,倒是打电报催老毛去重庆谈判,甚至还提出要TG学法共:交出武装去做官。
美蒋苏三家的如意算盘被老毛打了个稀巴烂,他来了个针锋相对:“打的只管打,谈的只管谈”,“人民的武装,一枝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
不管苏联态度如何,毛泽东自有主张: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大举进军东北,战略上抢到了先机: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8月11日朱德即下令进军东北;
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8月30日第一支TG武装即抵达东北。
八路抓住了苏联高层对TG如此迅速进入东北没有思想准备、来不及下达明确指示,导致苏军中下层官兵自行其是的机会,于8月31日占领山海关,9月5日进驻沈阳。
这一下就使美蒋苏三方把TG排除在东北之外“就地解决”的战略计划完全破产,各方马上全乱了套,各种矛盾立刻激化,形势顿时改观:蒋介石认定苏联违约支持TG抢占东北,于是不顾一切请求美军直接出动。
美军也顾不得了,于TG军队进驻沈阳后仅8天的1945年9月13日在青岛登陆,紧接着9月30日在天津登陆,10月1日在秦皇岛登陆。同时大规模从海上,陆地,空中为国民党运送军队,打通前往东北的交通线。
美国大兵步步紧逼,美苏间“苏军不入关,美国不登陆”的默契随之破灭。苏联立刻直接感受到了蒋介石向美国“一边倒”带来的威胁,迫不及待急于反击。但远水不解近渴,于是苏联不得不放弃原先“利用TG拖住美蒋、在东北‘就地取材’培植亲苏势力、把东北变成第二个外蒙”的念头,对“不请自来”的TG从排斥转为默认。苏联高层对TG的态度在美军登陆前后180度的大转弯,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毛泽东一箭双雕:明抗美蒋,暗拒苏联——利用美苏矛盾,逼苏联不得不改弦更张,这就不动声色堵死了苏联在东北培植“第二个外蒙”力量的机会。不知不觉间便消除了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的一大隐患。
苏联对TG之所以不得不改弦更张,是因为美军突然登陆。
美军之所以突然登陆,是因为蒋介石为争夺东北迫不及待。
蒋介石之所以迫不及待,是因为毛泽东的军队抢先进了东北。
毛泽东的军队之所以能抢先进入东北,是因为毛泽东的军队与东北近在咫尺,而蒋介石的部队却远在西南。
毛泽东的军队之所以与东北近在咫尺,是因为毛泽东领导TG坚持敌后抗战,在华北、山东、内蒙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TG能建立并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因为TG的作战目标是长期抗战,是消耗敌人,打的是人民战争,没有外援也能坚持下去。
蒋介石的军队之所以全远在西南,一是蒋介石的部队在敌后呆不下去,二是因为蒋介石的第一作战目标是打通对外交通线。
打通对外交通线,是为了取得美援,说到底打仗是为了捞钱。
结果:进入东北时TG军队近水楼台,蒋介石军队望尘莫及,不得不求美国直接插手,引起美苏间的一连串连锁反应,让毛泽东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毛泽东能抓住机遇,除了反应迅速、当机立断之外更多的是靠了无数扎扎实实的基础性工作:建党建军,发动群众打人民战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切默默耕耘在此时都得到了回报。许多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互不相干的东西,实际却是环环相扣。看似偶然却包含着必然:没有基础,抓不住机遇,要抓机遇,先打好基础。
今天为台湾而焦虑的中国人能想象1945年的中国失去了外蒙之外还要失去东北、新疆?国土被美苏两强分别驻军占领、甚至走向四分五裂吗?
国民党总是一口咬定自己失败是因为TG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这纯粹是失败者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编造出来的拙劣借口。
苏联瞒着毛泽东跟蒋介石做了交易,一点风声都不漏,明摆着没把TG当成一回事。而后又是催促老毛赴重庆谈判又是让TG交出武装,说苏联支持蒋介石还差不多。
对苏联来说这场战争最理想的结果决不是TG统一中国,而是国共划江而治,再来一次“南北朝”,这样既能防止美军出现在中苏边境又能防止将来中国强大起来威胁苏联。可惜此时的TG已经不是1934年的TG,苏联只能“劝说”,听不听全在TG,苏联根本控制不了TG,毛泽东保持了完全的独立自主。
解放战争之所以能称为“解放战争”而不仅仅是“国共内战”,是因为它实际是一场抗击美苏两强企图肢解中国,压迫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抵抗美苏把我们变成冷战牺牲品的一仗。
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并不仅仅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而是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在斯大林和麦卡锡时代,那种走中间道路的想法是很不明智的。
——《大国的兴衰》 保罗•肯尼迪

1945年,二战结束,冷战开始,世界分为两大阵营。现实迫使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须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二者必择其一。
当时的中国,表面上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得米帝赏了一个五常的宝座,事实上根本没有五常的实力来支撑,面临的局势比抗战时期更加险恶。
抗战中虽然国土沦陷,生灵涂炭,但是日本却始终没能具备彻底灭亡中国的能力与可能,先觉者如毛泽东,蒋百里在开战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就有了《论持久战》《国防论》,米帝参战之后,蒋介石也终于认准了这个事实,于是放心大胆地对日宣战。
抗战胜利了,中国却要面对苏美两强,这两位虽然可能比残暴的日本文明一点(从后来朝战,越战,阿富汗的例子来看,只怕也未必能好多少),实力却比日本强大地多。
百年积弱又饱受八年战火蹂躏,满目疮痍的中国,对美苏两强中的任何一个均无力抵抗,只有任人宰割。
冷战还没有正式开始,中国已经成了牺牲品。雅尔塔会议上,中国的主权被美国作为交易的筹码让给了苏联――确保外蒙从中国分裂出去、占有旅大基地和中长铁路等等。美国需要借助苏联的力量打败日本,如果当时的中国能担负起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任的话,美国恐怕未必情愿这样做,可惜国民政府没有这样的本事。
作为弱者,夹在美苏夹缝中的中国无论怎样都要倒霉:你向美国“一边倒”,苏联要收拾你。你向苏联“一边倒”,美国要收拾你。你谁也不向,两家一块收拾你:一家扯住你的一部分使劲往自己那边拽,直到把你扯成两半,一家分一半,分裂中国。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到,至少不让你得不到个全的。设想一下两只狼撕抢一只羊的情景,当时的中国就是那只羊。
这时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是避免这种命运,摆脱美苏的主宰,不当冷战的牺牲品。
蒋总统选择了向美国“一边倒”。在他看来,只要傍上美国,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美国富强,美国反共,世界上没人敢惹美国。傍上美国金票大大的,实惠多多的,有美国撑腰苏联就不敢乱动,自己就可以放手消灭共产党,就不用担心东北、西北出问题。
实际情况如何呢?
据说斯大林曾当面告诉蒋经国,苏联为什么一定要把外蒙从中国分裂出去:“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力量占领外蒙来打俄国;但是,不能说就没有第三个力量出来这样做。”
蒋经国问这“第三个力量”是不是美国,斯大林回答说:“当然!”
斯大林更特别警告蒋经国:“不能让美国兵到中国来。只要美国有一个兵来到中国,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
斯大林的这番话充分说明苏联的战略图谋和夹在美苏两大国之间的中国在冷战中的处境。
蒋介石显然没听出斯大林的弦外之音:如果中国向美国“一边倒”,苏联就要把中国的东北、西北变成第二个、第三个“外蒙”。
靠“缓冲国”的办法确保西伯利亚铁路不被切断,光一个外蒙够用吗?从中国东北、西北不照样可以“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吗?既然确保西伯利亚铁路不被切断对苏联那么重要,那对苏联而言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把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变成第二个、第三个“外蒙”。
雅尔塔协议使苏联有权在中国的旅大驻军,控制了连通中苏边界和旅顺的铁路。凭这两条,加上苏联二战后国际威望和陆军实力,苏联有能力在东北培植亲苏分裂势力,制造第二个“外蒙独立”。而在新疆苏联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视,加之新疆的历史沿革和民族结构远比外蒙和东北更复杂,要在那里制造第三个“外蒙”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苏联真这么干,单凭当时的蒋政府自己是阻止不了。那么向美国“一边倒”能阻止得了吗?答案是:白日做梦。
美国能在雅尔塔会议上把中国的外蒙当筹码送给苏联,同意苏军占领旅大,本身就说明美国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当回事,更不用说为此跟苏联开战了。
不管中国如何向美国“一边倒”,美国顶多保你的政权而不保你的主权,更不会为了保你的主权而牺牲自己。美国只在中国内战的问题上跟蒋介石站在一起,而一碰上中国主权问题时,美国何曾为中国“两肋插刀”过?
苏联把中国向美国“一边倒”视为“致命的威胁”,对此将毫不犹豫地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政治影响和压倒性的军事实力建立第二个、第三个“外蒙”以应对,决不在乎因此而肢解中国。
而美国对中国的分裂并不在意,只要自己能分得一杯羹。也就是说向美国“一边倒”则只能落得个国家被肢解的下场。这就是当年的现实。
而蒋介石的帐却不这样算。他觉得自己跟苏联做成的那笔交易已经解决了一切:“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TG等三个条件下,允许外蒙独立”。
美国已经不跟TG合作,只跟他合作。现在连苏联这个世界头号共产党也同意跟他合作而不支持TG,那中国境内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妨碍他消灭TG了。他的政权就坐稳了。
牺牲主权保政权,这笔买卖划得来,只是为了显得不那么丢人,在宋子文、王世杰1945年8月14日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走了个“公民投票”的过场:“鉴于外蒙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同意,将在日本战败后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外蒙的独立。”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当局一手操办了“公民投票”。国民党政府派内政部常务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
“公民投票”结果:外蒙独立。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的独立。
蒋介石做这笔交易时最先考虑的不是民族利益,而是一己之私。尽显“江浙奸商”兼 “上海小开”的投机本色:聪明不英明,精明不高明,顾眼前不顾长远,算小帐不算大帐,见小利忘大义!
蒋介石只顾打自己的算盘,却把历史的教训、苏联的战略和斯大林的警告统统扔到了黄浦江里――人家早有言在先:“只要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你既然向美国“一边倒”,还能指望苏联信守承诺?何况条约规定的是苏联“不援助TG”,并没有规定苏联有义务帮蒋介石“取缔TG”、“禁止TG进入东北”,更没有规定苏联不得另起炉灶、就地取材培当地亲苏势力。
蒋介石在国内一贯翻云覆雨,把别人都玩弄于股掌之上,跟超级大国打起交道来却如此无能。说他“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真是一点不假。看来他的聪明劲只用在“保政权”上,没用在“保主权”上。
今天的中国人很难想象当时中国的处境是何等险恶危急:蒋介石向美国“一边倒”,立刻将孱弱的中国置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冷战的“交叉火力”之下。
美国将在中国取得能威慑苏联要害的战略要地,苏联将不惜一切凶狠反击,利用苏联二战后如日中天的威望和在东北驻军的优势,培植、支持亲苏势力,把中国东北变成第二个“外蒙”,再在新疆如法炮制,制造出第三个“外蒙”。然后美苏为避免直接军事冲突,再来一个“雅尔塔协议”,划分出各自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让中国变成第二个朝鲜、第二个德国。
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的“三北”(东北、正北、西北)俱失,民族利益将遭到毁灭性伤害,从此被分割肢解,绑在美苏冷战的战车上永世不得翻身。
更有甚者,千里长堤一旦决了口,崩溃就难避免了;外来势力操纵下的国土分裂一旦开了头,尔后的进展将不堪设想。
在那种情况下,谁敢担保中国不会被分裂分裂再分裂,变成又一个奥匈帝国,又一个阿拉伯世界,又一次“春秋战国”,又一次“五胡十六国”?
有资料表明苏军的确曾经打算要在东北长期呆下去。如果当真如此,那等美蒋把TG收拾得差不多了,苏联在东北制造第二个“外蒙”的条件也成熟得差不多了:苏联并没有违约支援TG,只是乘美蒋忙着对付TG的时候做了一点“群众工作”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国家的政权不都有类似的经历吗?
可是此时偏偏冒出来个毛泽东和他的TG。
在蒋介石和美国的如意算盘里自然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位置,苏联其实也一样。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TG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等对苏联的瞎指挥惟命是从之后,苏联与TG的关系实际上冷淡而微妙。
抗日战争时苏联给中国的一切援助都只给蒋介石,不给TG。苏联在与蒋介石签定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明确承诺不支援TG,同意将中国东北交国民党人接收。这一切事先跟TG连个招呼都不打,倒是打电报催老毛去重庆谈判,甚至还提出要TG学法共:交出武装去做官。
美蒋苏三家的如意算盘被老毛打了个稀巴烂,他来了个针锋相对:“打的只管打,谈的只管谈”,“人民的武装,一枝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
不管苏联态度如何,毛泽东自有主张: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大举进军东北,战略上抢到了先机: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8月11日朱德即下令进军东北;
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8月30日第一支TG武装即抵达东北。
八路抓住了苏联高层对TG如此迅速进入东北没有思想准备、来不及下达明确指示,导致苏军中下层官兵自行其是的机会,于8月31日占领山海关,9月5日进驻沈阳。
这一下就使美蒋苏三方把TG排除在东北之外“就地解决”的战略计划完全破产,各方马上全乱了套,各种矛盾立刻激化,形势顿时改观:蒋介石认定苏联违约支持TG抢占东北,于是不顾一切请求美军直接出动。
美军也顾不得了,于TG军队进驻沈阳后仅8天的1945年9月13日在青岛登陆,紧接着9月30日在天津登陆,10月1日在秦皇岛登陆。同时大规模从海上,陆地,空中为国民党运送军队,打通前往东北的交通线。
美国大兵步步紧逼,美苏间“苏军不入关,美国不登陆”的默契随之破灭。苏联立刻直接感受到了蒋介石向美国“一边倒”带来的威胁,迫不及待急于反击。但远水不解近渴,于是苏联不得不放弃原先“利用TG拖住美蒋、在东北‘就地取材’培植亲苏势力、把东北变成第二个外蒙”的念头,对“不请自来”的TG从排斥转为默认。苏联高层对TG的态度在美军登陆前后180度的大转弯,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毛泽东一箭双雕:明抗美蒋,暗拒苏联——利用美苏矛盾,逼苏联不得不改弦更张,这就不动声色堵死了苏联在东北培植“第二个外蒙”力量的机会。不知不觉间便消除了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的一大隐患。
苏联对TG之所以不得不改弦更张,是因为美军突然登陆。
美军之所以突然登陆,是因为蒋介石为争夺东北迫不及待。
蒋介石之所以迫不及待,是因为毛泽东的军队抢先进了东北。
毛泽东的军队之所以能抢先进入东北,是因为毛泽东的军队与东北近在咫尺,而蒋介石的部队却远在西南。
毛泽东的军队之所以与东北近在咫尺,是因为毛泽东领导TG坚持敌后抗战,在华北、山东、内蒙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TG能建立并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因为TG的作战目标是长期抗战,是消耗敌人,打的是人民战争,没有外援也能坚持下去。
蒋介石的军队之所以全远在西南,一是蒋介石的部队在敌后呆不下去,二是因为蒋介石的第一作战目标是打通对外交通线。
打通对外交通线,是为了取得美援,说到底打仗是为了捞钱。
结果:进入东北时TG军队近水楼台,蒋介石军队望尘莫及,不得不求美国直接插手,引起美苏间的一连串连锁反应,让毛泽东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毛泽东能抓住机遇,除了反应迅速、当机立断之外更多的是靠了无数扎扎实实的基础性工作:建党建军,发动群众打人民战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切默默耕耘在此时都得到了回报。许多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互不相干的东西,实际却是环环相扣。看似偶然却包含着必然:没有基础,抓不住机遇,要抓机遇,先打好基础。
今天为台湾而焦虑的中国人能想象1945年的中国失去了外蒙之外还要失去东北、新疆?国土被美苏两强分别驻军占领、甚至走向四分五裂吗?
国民党总是一口咬定自己失败是因为TG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这纯粹是失败者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编造出来的拙劣借口。
苏联瞒着毛泽东跟蒋介石做了交易,一点风声都不漏,明摆着没把TG当成一回事。而后又是催促老毛赴重庆谈判又是让TG交出武装,说苏联支持蒋介石还差不多。
对苏联来说这场战争最理想的结果决不是TG统一中国,而是国共划江而治,再来一次“南北朝”,这样既能防止美军出现在中苏边境又能防止将来中国强大起来威胁苏联。可惜此时的TG已经不是1934年的TG,苏联只能“劝说”,听不听全在TG,苏联根本控制不了TG,毛泽东保持了完全的独立自主。
解放战争之所以能称为“解放战争”而不仅仅是“国共内战”,是因为它实际是一场抗击美苏两强企图肢解中国,压迫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抵抗美苏把我们变成冷战牺牲品的一仗。
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并不仅仅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而是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推论有点道理。但是需要史料的支持才能确定下来。目前只能是一种推论。

而且领导人不是神,有些东西当时肯定没想的那么远。
这个是从黎阳的《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里摘的吧
那个太长了,不适合论坛阅读,俺做了修改和删节
还不错
今天的中国人很难想象当时中国的处境是何等险恶危急:蒋介石向美国“一边倒”,立刻将孱弱的中国置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冷战的“交叉火力”之下。
——————————————————————————
毛不也是一边倒吗?朝鲜战争不就是替苏联火中取栗?


美国将在中国取得能威慑苏联要害的战略要地,苏联将不惜一切凶狠反击,利用苏联二战后如日中天的威望和在东北驻军的优势,培植、支持亲苏势力,把中国东北变成第二个“外蒙”,再在新疆如法炮制,制造出第三个“外蒙”。
————————————————————————
五毛党进化了,还有把苏联看得那么邪恶的。苏联这么邪恶,当初一边倒的政策根本就是错误的。
台湾无法收回,被联合国拒绝几十年,被西方封锁几十年。亚洲其他国家起来了,中国进步很小。
口年啊!黎阳个流亡人士竟然也成五毛党了!
围观群众纷纷表示对生活影响不大。


当然,我相信,只要有需要,那啥很快就能论证出黎阳其实是五毛党。(比如声称从法理上来讲迷死托黎不算流亡之类的。)

当然,我相信,只要有需要,那啥很快就能论证出黎阳其实是五毛党。(比如声称从法理上来讲迷死托黎不算流亡之类的。)
7# jjjjhuojing


我可没说他是五毛,而是从你引用反苏资料说你们进化了。怀疑苏联企图肢解中国的五毛不多
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感觉不能让人完全信服。。应该加入一些有力的数据和史料支持,,
毛不也是一边倒吗?朝鲜战争不就是替苏联火中取栗?
美国和中国是邻国吗?  美国在亚洲攻击大规模攻击中国容易还是
苏联在亚洲大陆攻击中国容易????????
还不要说中国 和 苏联意识形态相识
历史上预见性的东西找史料支持很难,因为这种可能没有发生过。

个人观点,中国二战后没有出现大的分裂,是因为TG获胜的速度过快,完全超出了各方的反应。

如果内战蒋获胜,苏扶持第二、第三外蒙的可能性很大,成功的机会也很大,最简单的,把TG中央拖到东北就可以了。即便TG搞得如此之快,最后还是没躲过美帝的干涉。
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斗争方式——“一边倒”
在毛泽东时代开始的1949年,中国是什么状况?
——百年积弱的农业古国,军阀混战、八年抗战蹂躏之余又经历了一场明为国共内战、实为抗击美苏冷战肢解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实实在在已经国穷民贫、遍体鳞伤、满目疮痍。
——西北、西南、东南战事正酣。国内尚有大量土匪、残敌在大肆破坏捣乱。
——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的80%。农业靠天吃饭,靠人力畜力,靠铁锨木犁,靠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力低下而不稳定,天公稍不作美就闹灾,全国年年都有地区不是旱就是涝。
——工业残破不全,不成体系,重工业不值一提。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工业、交通、通讯等方面实际处于原始状态。一切关键都得靠进口:设备靠进口,原材料靠进口,石油靠进口,武器靠进口,汽车飞机靠进口,橡胶靠进口,医药靠进口……连造罐头的马口铁都得靠进口。
——仅有的黄金外汇全被蒋介石运走了。能创汇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原料矿产。有限的欧美海外市场大都掌握在当时亲蒋亲台的人的手里。“来料加工”、“劳务输出”等创汇方式更无从谈起。文盲占总人口77%、被赫鲁晓夫形容为“一堆肉”的中国,要资本没资本,要技术没技术,要外汇没外汇,要海外市场没海外市场,有的只是国民党留下的天文数字般的通货膨胀——老百姓上街买菜得用麻袋装钞票。
——西方国家和蒋介石对中国大陆的封锁禁运已经开始。《美国1949年出口管制法》规定:“那些有助于增强共产党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潜力而有损于美国国家安全的出口都予以拒绝”。1949年11月22日,“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巴黎统筹委员会)成立。新中国刚一成立便遭到美国的“对华贸易管制”,禁止向中国输送包括军火、钢铁、车船在内的战略物资。
1949年的中国,地面是共产党的,天空和海洋是国民党的。国民党空军随时随地肆意轰炸大陆城市,北京上海也不例外——1949年5月4日国民党空军轰炸了北京。上海自1949年5月27日解放到1950年2月,先后遭到国民党空军26次空袭。刚进北京时毛泽东为什么不住中南海而住香山?——防空。开国大典为什么定在下午三时而不是后来惯例的上午十时?——防空。
1949年6月23日,国民党海军永字号炮舰在天津口外炮击英属埃及货轮,由此开始实施持续长达六年的对大陆港口的全面封锁。从1949年到1955年,先后有十六个国家的二百多艘商船遭到国民党海军海盗式的拦截。(谁“闭关锁国”?谁“封闭半封闭”?谁“拒绝对外开放”?)
1949年的中国尽管已经极度虚弱,但仍然不得不在美苏冷战的夹缝中立即作出明确选择:向美国“一边倒”,向苏联“一边倒”,还是不偏不向?
1949年的中国尚未解决前面所述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中国不强大,就不能摆脱当冷战牺牲品的命运;不摆脱当冷战牺牲品的命运,中国就不能强大。因此,1949年夹在冷战夹缝中的中国无论怎样都免不了要付代价:向美国“一边倒”,苏联要收拾你。向苏联“一边倒”,美国要收拾你。谁也不向,两家一块收拾你。
毛泽东的选择是:向苏联“一边倒”。理由很简单:这是当时条件下唯一行得通的最符合中华民族最大民族利益的选择。
向美国“一边倒”绝对行不通:这是当第二个蒋介石,而且结果绝不会比蒋介石更好:苏联为了确保中国方向的战略安全是不惜一切的,包括意识形态关系。斯大林已经怀疑中国是又一个“南斯拉夫”——也就是说,只要中国向美国“一边倒”,苏联马上就会撕破脸皮,象对待南斯拉夫那样公开把中共当敌人对待。而美国即便有援助,也决不会比援蒋更积极——想想美国对共产党的态度和蒋介石在美国庞大的“院外援华集团”游说力量就够了。实际当时美国与其说试探着和中共拉关系,不如说是故作姿态企图加深苏联的猜疑:美国国务院一面指示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试探跟中共当局接触,一面不批准他前往北京,什么实际行动都不干,最后一走了之。就这么个姿态就让某些人喋喋不休说美国并非想跟中共对立,全是毛泽东的“一边倒”断送了机会,害了中国等等等等。这些人不希望中共长脑子长记性长心眼,毛泽东却对美国人的本性一清二楚:几年前刚刚跟蒋介石合作上演过一边“调解”一边运兵杀共产党的双簧,直到当时也一刻没有停止过援蒋反共的实际行动。现在故作姿态,无非是缓兵计加离间计,另外也是摸底:看中共是否有“共产党员时刻听从美国召唤”的味道,被人家杀着头还愿意赔笑脸、三鞠躬、“一边倒”。如果中共想当宋江,急着受招安忙着跟美国眉来眼去,结果必定是苏联翻脸,美国先坐山观虎斗,然后出来收拾残局,跟苏联再做一次交易,合伙肢解中国——如前所述,1949年的中国是那样虚弱,那样内外交困,抵挡得了两个超级大国的两面夹攻吗?即便抵挡得了,代价呢?
“不偏不倚”同样行不通。夹在两强当中的弱者“两面不得罪”的结果只能是“两面不讨好”,照样要受到美苏两家的夹击。
而在1949年的具体情况下向苏联“一边倒”则不同。对苏联而言,中国向美国“一边倒”是“致命的威胁”;对美国而言,中国向苏联“一边倒”是“严重的威胁”而不是“致命的威胁”。威胁的程度不同,反击的力度也不同。苏联的冷战需要是中苏边境方向不受美军威胁。
中国的民族利益是把两个超级大国最终都赶出去。在“把美军赶走”这一点上,苏联的冷战需要跟中国的民族利益不矛盾。只要新中国没有向苏联出让主权,只要没有新的苏军进入中国,那来自苏联方向对中国民族利益的威胁就不比以前更大。
1949年的冷战形势是美国包围苏联,苏联处于守势,对中国向自己“一边倒”喜出望外,不愿也来不及做危及这个大局的伤害中国的事。这就使中国解除了最大的后顾之忧,要面对的只是来自美国的经济封锁。这对中国民族利益的损害比被两个超级大国肢解那样的命运无疑小得多。“两害相衡取其轻”,对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而言,毛泽东的“一边倒”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苏联对中国的态度、对中共的态度从来都是国家利益第一,从来不受意识形态的束缚。毛泽东对苏联的态度实际也一样:讲意识形态,但更讲民族利益,否则不会坚持独立自主。尽管苏联在毛泽东打天下的过程中捣了不少乱,尽管苏联与中国有那么多的历史恩怨,但毛泽东坚持了一个原则:民族利益超越意识形态,超越个人好恶,超越个人利益,超越个人恩怨,决不感情用事。
毛泽东的“一边倒”并不是无原则地一切都赖在苏联身上,使中国离不开苏联,而是坚持独立自主靠自己。不象蒋介石,向美国“一边倒”就让美军在中国如入无人之境,让美国军舰长驱直入中国长江内河。面对美蒋的海空封锁,毛泽东几乎从零开始,建空军,建海军,现学现用,现用现打,非不得已不求于人——唯一的一次例外是上海保卫战:1950年2月,蒋军飞机炸毁上海发电厂,上海市电力供应下降97%,整个城市陷于瘫痪。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才同意请苏联暂时出兵相助,但为期仅仅几个月
——1950年2月6日蒋军大轰炸。3月20日苏联巴基斯基(人名)空军中将率防空集团驱逐机团到达上海担任守卫。6月19日中国空军第四混成旅到达上海。8月1日华东军区空军正式成立。9月3日,陆军出身的华东军区空军司令聂凤智向陈毅报告,他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便学会了全部空战指挥课程,开始接手苏军指挥防务,苏军开始撤退回国。10月17日,中国空军接收了苏军飞机装备。10月19日,空4旅正式担负起了上海的防空作战任务——全过程一共7个月。
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会空战指挥并投入实战,这就是毛泽东领导的军队在1950年的速度。中国的海防空防就是这样从无到有争分夺秒建立起来的。美蒋对中国大陆的封锁就是被这样的军队一步一步打破的。
——1949年8月至1950年5月:舟山群岛战役。解放军陆军用原始的木帆船跨海作战,端掉了台湾国民党军队封锁上海、长江口、浙江及东海的基地。
——1950年5月至8月:万山群岛战役。解放军海军第一次参战。端掉了台湾国民党军队封锁广州、珠江口、广东沿海的基地。
——1950年4月至5月:海南岛战役。韩先楚指挥解放军陆军利用原始的木帆船跨海作战,一举占领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使中国避免了第二个台湾,获得了收复南海诸岛的基地。
――1950年至1953年,中国被迫将主要兵力用于抗美援朝。战争一结束,中国立即挥兵东南,重新开始因抗美援朝而推迟的打破美蒋封锁的战争。
——1954年:解放军与台湾国民党军队争夺东海制空权、制海权,击沉“太平号”。1955年1月18日:攻占一江山岛。2月:收复大陈岛,打掉了台湾国民党军队在浙江沿海的最后一个基地。至此,台湾国民党军队对中国大陆的海空封锁基本被粉碎。
与此同时,面对金门的福建省的战备从基础开始有条不紊全面展开——鹰厦铁路1953年开始勘探设计,1954年全线施工,1957年底竣工,1958年1月通车,1958年夏解放军大举入闽,7月与台湾国民党军队激烈空战争夺制空权,8月23日大规模炮击金门。
美蒋对中国大陆的海空军事封锁就是这样被毛泽东指挥的军队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粉碎的。封锁中国的包围圈就是这样被毛泽东领导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不仰仗别人、经过数年的血腥战斗一寸一寸地扫除的。(这些历史事实足以证明一切污蔑毛泽东“闭关锁国”、“封闭半封闭”、“拒绝对外开放”的人全是恬不知耻的大骗子。)
毛泽东领导中国边打仗边建设。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还如火如荼就已经开始裁军。1952年中国财政预算中军费比例从1951年的50%下降到33%——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经济建设开支超过军费开支的局面。(国民党的“黄金十年”中军费开支一直占国家预算的80%,但基本用于“剿共”而不是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对外则“绝对不抵抗”。)
1953年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顺利完成。两年之后,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一边倒”从此结束——中国向苏联“一边倒”共10年(1949—1959)。在这10年中,中国真正用于和平建设时间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加两年(1953—1959)。也就是说,毛泽东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一个五年计划加两年的建设,便使中国彻底摆脱了1945年冷战刚开始时面对超级大国的摆布肢解毫无反抗能力的悲惨处境,改变了中国1949年不得不夹在两大超级大国当中“两害相衡取其轻”的无奈地位,硬是在一个农业古国中从无到有建立起了足以抗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面夹击的起码实力,使中国从此能够不再受制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开始走上摆脱冷战主宰的坦途。(这样的成果,这样的效率,靠“市场经济”加“民营企业家”能做到否?)
毛泽东的“一边倒”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斗争方式。其结果不是削弱了中国的独立性,而是加强了中国的独立性;不是危害了中国的民族利益,而是维护了中国的民族利益。
朝鲜战争绝不能仅仅说成是替苏联火中取栗,固然这场战争是美苏利益冲突的结果,但是中国由于地缘政治和历史的因素却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好比两个小孩在你家门口打架,又来了一个大人帮着其中一个小孩对付另外一个,并且扬言要直接踢爆你家大门,虽然你不愿意牵涉进去,但是为了自家的安全却不得不打,即使你背后还有另一个不动声色的受益者。
受不了 发表于 2009-6-30 11:53
什么叫谋略。就是充分利用外部势力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5000年中国历史的精华呀,也不枉老毛读了那么多史书
对苏联的“一边倒”是外交战线的“一边倒”,在国际上跟着苏联后面起哄,实质上是各个方面都是独立自主的,朝鲜不是为了苏联而打,是为了自己而打,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挨不上边,而是TG恢复自己的势力范围的过程。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动嘴皮子起哄,实质性的东西都是为了中国自己。看看我党80多年的历史,我党是世界上最没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共产党了,是纯粹的民族性政党,为了中国自己的事情,我党什么理论都敢改,什么政策都敢干。
关键字列表

一、高岗

二、高主席

三、“不知关内有中央”

四、“东北人民政府”私下与苏联签订的各项协议

五、1953年3月斯大林死亡

六、1953年12月,毛开始向高岗开火。翌年高岗倒台
楼主文章资料再全一点,论证再谨慎点就好了,观点不完全赞同,但大体思路是好的。。。。。

当时的中国确实称得上暗流涌动
毛不也是一边倒吗?朝鲜战争不就是替苏联火中取栗?
---------毛并不想一边倒,因为毛已经派人和司徒雷登联系,可是美国人却找回了他。断绝了和中共的联系,毛泽东无奈,也只能一边倒了!
朝鲜战争不就是替苏联火中取栗?
-------朝鲜战争是中美不信任的结果,因为美国人想孤立中共,中共自然要考虑边境的安全。特别是麦克阿瑟想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不然中共不会大打出手的。
zhuzhou2002 发表于 2009-6-29 19:21

美军都快到鸭绿江了,还不打?
特警4587 发表于 2009-7-4 15:59

错,1949年6月20日《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7月初司徒雷登接到美国政府不与交道的命令。

当然当时美国还没有下定支持蒋介石的决心,直到《中苏条约》签订,美国才对新中国不抱希望。
chinaxixi 发表于 2009-7-4 20:45

错,1949年6月20日《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7月初美国才要求司徒雷登放弃交流。

即使如此美国还没有下定重新支持蒋介石的决心,直到新的《中苏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成为苏联阵营的一员,美国才完全不对新中国报希望
45年后刚经历战争重创的苏联, 并没有直接介入中国的能力, 更何况还会导致更大规模对抗.

48-49年的中国, 如果党内都能贯彻认同主席的思想, 中偏左是可能的, 如同南斯拉夫;  但以当时党内条件氛围, 主席硬来, 结局可能就是换人.  

主席直到20多年后, 才成就48/49年未了心愿.
楼主好文。拜读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