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834工程突破瓶颈取得重大军事效益 数字雄师战无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19:10
834工程,即军用汉字微机系列研制工程,是我军在迈向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个集科研、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大型军事信息化系统工程。该工程首创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和相关的技术体制等成果,突破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效益。同时,834工程中许多技术至今仍为我国各种汉字微机和中文信息处理设备所遵循和沿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为我国能够及时地跟上世界信息时代的大潮,实现中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DA,英文Digital Army 的缩写,数字化军队之意。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战争的特点,要求我们的军队要向数字化迈进,而打造数字化军队的基础,首先要实现军队信息处理技术的自动化。834工程——我军汉字微机系列的研制工程,就是人民军队迈向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极为重要的一步。  
  初春时节,记者走访了834工程的参与者,我军信息化进程的见证人——工程副总设计师王维理。回想20多年的风雨历程,年届七旬的他,至今仍记忆犹新,壮怀不已。  
  谈起834工程,王维理首先从70年代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说起。那时我国面临美苏两国的军事压力,要想保持核威慑力量,二炮部队的指挥自动化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二炮部队在军内率先开展指挥自动化建设,当时在二炮二所工作的王维理从此与我军的信息化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部队自动化的关键是信息处理的自动化,通俗地讲,就是告别首长守着电台、参谋拿着电文东奔西走的落后的指挥方式。这就需要研制出一种方便、便携的中文信息处理设备,而由于中文字数繁多,当时只有笨重的大中型计算机才能储存,无法适应实战要求。因此,开展小型汉字信息处理设备的研制迫在眉睫。  
  经过艰辛的研制,二炮二所于1980年初终于闯出了一条西文终端加上汉字模块的新路,开发出第一台实用的中西文兼容的汉字智能终端。“那时,有些同志认为我们走的是死路一条,现在看来,这条路走对了,而且就是当今世界计算机的发展之路,从开始就没走弯路,这对于我军迅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大有好处。”回顾早期研制之路,王维理充满感情。  
  经过全国众多部门的大力协同,命名为ZD-2000的汉字终端问世,产品很快批量生产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二炮运用ZD-2000举行的两次指挥作战演练大获成功,当时的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将军当场赋诗:“汉字终端机,中文创新题,肚量大如海,进出多神奇。”  
  1983年4月,中央军委正式命令实施军用汉字微机系列研制工程,代号为834工程,从此,在“标准化、系列化、规格化、通用化”和“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的指导精神下,834工程开始在全军广泛开展。  
  工程科研人员陆续开发出JH-500、JH-800、JH-1000、JH-2000、JH-3000(JH-3100)、JH-4000、JH-5000(JH-5000G)等7档9种基本机型,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前期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两山”战役,我军运用新的汉字处理系统,战果显著。  
  ——多次模拟对抗演习不仅节省大量经费,而且效果良好;红军蓝军对抗广为人知。  
  ——为第11届亚运会开发的综合服务系统,为开好盛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工程历时十年之久,在7档通用机型的基础上,根据军队特种需要,又开发出通信、机要加密、测控、加固等多种专用机型,形成了汉字微机型谱系列,并以该型谱为基础与不同的大、中、小型计算机联机、组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我军数个大型信息化工程的创建。如办公自动化、作战指挥控制系统、集团军训练仿真系统、武器测控系统等。它涉及许多单位的专家、技术干部和管理者的参加,对我军信息化建设乃至全国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和影响。它首创的中西文兼容技术,以国际优选的PC系列机为汉字微机开发平台设计理念,至今仍是各种汉字微机所遵循的开发之路。  
  此外,834工程开发的窗口式人机友好交互技术、微机排版印刷技术、汉字字型技术、加固技术、多屏幕拼接技术、大型系统工程中诸多的网络技术等,影响了一代汉字微机的研制与发展。
   展望未来,王维理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军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要通过提高信息安全保障,加强电子信息对抗能力,增强系统的可靠性来使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更上一层楼,满足实战需要,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数字雄师。

  1983年4月,国防科工委根据当时全国汉字微机开发与我国应用形势,遵照军委首长关于军用汉字计算机发展要“标准化、系列化、规格化、通用化”和“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的指示精神,组织、领导了军用汉字微机系列研制工程,简称“JH汉字微机系列”,代号为834工程。  
  该工程是一个集科研、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大型系统工程,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础工程。在此工程中,军内和地方科研力量大规模联合、协作,使得覆盖多种需求的汉字微机系列获得推出。尤其是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开发与应用同步进行,使得JH系列机迅速产业化、广泛地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地经济和军事效益。“JH汉字微机系列”在我国汉字微机发展的历史作用不可磨灭,地位非常重要。“一石激起千层浪”,今天我国汉字微机领域中诸多奇葩与JH系列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炮勇敢“吃螃蟹”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国研制的多种类型的数字计算机只能完成科学工程数据、逻辑运算,引进的计算机也只能对西文信息进行处理。而1972年美军“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投入使用,宣告了数字计算在指挥、控制自动化领域中人机信息互动新时代的到来。作为我国核威慑主要军事力量的二炮,如何实现快速反应、指挥手段现代化,引起了党中央高度重视。1973 年,周总理委托王铮部长召开全军军用电子工作会议,确定二炮为全军第一个开展指挥自动化建设的试点单位,从此二炮有关领导及部分技术干部就开始探索数字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化的技术方法与途径。
  原国家电子部为革新汉字印刷排版技术,1974年启动了748工程,该工程也是将汉字信息化计算机处理作为首要任务。二炮从1975年起就试图在320大型机上建立汉字库,1978年又回长沙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设计151汉字显示计算机,实现导弹发射其轨迹的描述。但对实战的指挥系统,大型机、小型机皆不符合参谋人员直接人机交互的界面。时任二炮二所总体室副主任的张翔同志,经过对国内外计算机调研考察,于1980年初提出在西文终端机上开发汉字功能,使其成为中西文兼容的汉字终端机。他建议在二炮二所刚刚引进的一台小型机的西文终端机VDDS上进行设计,对原系统软件作相应的改造,以达到汉字处理的要求。这一设想得到所领导和软件室主任石云程的积极支持,从而打响了我军第一个“吃螃蟹”,并且实用性极强的战斗。徐小岩、慈林林、陈枢姚、陈昆荣等同志都参加了这个战斗。  
  经过半年多的苦战,不仅将VDDS改造成能带有软、硬两个汉字库显示汉字,还能通过它与小型机联机编辑汉字文件、作战指令、战勤通报等。利用小型机多终端联机功能,将一个终端汉字文档传递到另一个终端的功能,从而达到二级作战指挥信息互通的要求。这种改造使我们在1980年底就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二炮作战两级指挥控制仿真模拟全汉化的演示。此演示系统的成功,标志着二炮作战指挥自动技术实质性的突破,揭开了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  
广泛应用显神威  
  时任电子部计算机总局副总工程师的廖幼鸣看过这个演示系统后,考虑要普及,希望能与华北终端设备厂共同研制一种智能汉字终端机。该终端机由电子部生产、命名为ZD—2000。张翔同志提出要踩着巨人肩膀向上跳的设计理念,即要走与世界上优选系列机兼容的道路。我们注意到,从1980年开始,在日本市场上NEC公司推出了“个人电脑”新机种(PC机)。当时欧美各大公司都是从属自己主机的终端机,还没有一家推出PC机。从市场价格、性能全面分析,我们与计算机总局商定:ZD-2000就以NEC的PC-800系列为汉化平台进行研制。  
  半年后,ZD-2000样机就参加了1981年9月全国电子工业展览,由于该机首次将汉字与“个人电脑”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台汉字PC机,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和用户的好评。华北终端设备厂生产订单一下爆满。时任电子部副部长兼计算机总局局长的李瑞同志在ZD-2000技术鉴定会上说:“ZD-2000研制、生产、应用速度之快,是对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一大突破”。  
  ZD-2000智能汉字终端机首先在军内得到广泛地应用,它推动了汉字打印机的革命,产生了新的编辑机。在我军、我国机要报体系的应用,从而产生了该体系模式的革命。将机要中的编码与通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了人工译报、抄报、编辑过程。1983年9月,二炮在进行“8301”作战训练演习时,就是利用数台ZD-2000构成机要报体系,报文省去译报、抄报、编辑等过程,所以报路非常快,受到在场指战员极大的欢迎。亲临现场观摩的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也称赞其效能,并指示二炮“一定帮助总部机关把计算机应用起来”。  
  1984年2月,总参装备部李光部长向总参首长呈送了《关于在总部机关进一步推广使用计算机问题的请示》,经军委、总参首长批示后,装备部将该任务下达到二炮,二炮首长极为重视,在转批给二炮技装部和“834”总师办的文件上写道:“要下最大的决心,用尽全力保证完成军委、总部首长下达的这项任务!”  
  于是,由时任技装部部长的杨桓同志具体领导,张翔总师全面负责,很快在二炮调集技术骨干组建了“总部机关办公自动化一期工程”研制队伍。该工程与JH汉字微机系列研制同步进行,这也标志着834工程与全军信息化建设工程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JH系列机”设计理念就将“应用”放在首位,实践也一再证明:“应用是新生技术的催化剂”,“应用也是创新、发明的策源地”。  
  为了实现总参办公厅、总政办公厅大量的文字编辑与管理、文件传送及信访快速处理,首先在JH-2000、JH-3000通用型上开发出高档文字编辑系统、移植数据库、管理和窗口式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在总参装备部和总政治部各种统计管理系统中采用中小型计算机为主体、以多台JH-2000或JH-3000联机型实现远、近程联机作业,构成较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并解决了异机种数据库兼容的难题。在军务部“陆军编制自动化生成系统”设计中,我们大胆采用了西文也正在探索的“辅助决策”概念进行使用设计,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当然,总部机关办公自动化一期工程能在短短时间内投入使,是用与总部机关各级领导、参加该项任务的机关参谋和干事大力支持,紧密合作分不开的。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描述事项要标准化、代码化,是一项既繁琐而又极为细致的编审工作,其工作量之大也是少见的。参加项目的参谋和干事都是以夜间加班、假日不休息,忘我的工作才完成的。现任总装备部部长的李继耐同志,当年领导总政干部部时就是以这种精神支持总政干部(基本情况)管理系统建设的,这使我们834工程人员深受鼓舞和鞭策。  
  1986年,总参军务部领导的865工程,即集团军训练仿真系统研制,由“834”总师办牵头,军事科学院、北京军区参加。在集团军模拟训练中,要求电子地图在其作战地域能达到规定的精度,由于幅面宽,显示当时的汉字图形终端机达不到其要求。系统总工程师张翔同志提出用多个终端机与小型机联机方式进行拼接技术的开发,很快解决了这个难题。该项技术现在仍被采用。  
  1990年在我国举办亚运会,北京亚运会组委希望帮他们完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要能实现运动员在赛场或住地通过所设置的终端机,迅速地查阅各赛馆的地理位置及北京地区主要宾馆、旅游胜地、购物商场、知名餐饮单位、交通路线以及比赛情况,同时图文并茂。当时英特网络技术还没有,利用模拟线路能实现图像传递实属一道难题,834工程就吸收国外刚刚提出的视频图文传递技术,以NAPLPS体制编制了大量图像,进行信息的压缩,该系统在亚运会中实际运行,不仅受到国内专家好评,更使国外专家和运动员深感中国信息化技术也是先进的。  
  834工程也汇集了我军、我国当时信息化研究中较先进的成果,如原电子部汉字打印技术、总参通信部的通信和网络技术、海军机要密码设计、空军异机种联机、军事科学院作战仿真模拟设计等,在应用层面上更融会了武警部队的警卫、消防,上海公安局的指挥调度,总后的仓库物质管理以及航天测控等技术。  
高瞻远瞩谋发展  
  834工程从立项到应用一直受到军委首长的支持与关注,特别是当时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将军,从ZD-2000开始就以战略家的视角来看汉字微机发展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所产生的作用和地位。  
  1984年9月,国防科工委向军委首长呈送《关于军用汉字微型计算机系列情况报》,提出以ZD-2000汉字智能终端机为主开发研制JH系列机。张爱萍同志在报告批示中,明确肯定这一建议是正确的,强调要统一规划、组织,要求先把应用的基础建立起来,不要任意引进,要抓国内生产。批评了“咬定青山不放松”,各自为战,分散重复研制汉字微机的方式方法。这些指示进一步表明军委对我军汉字微机研制、发展非常重视。  
  当JH系列机在1986年4月完成技术鉴定后,在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军用汉字微机系列展示汇报会。5月3日军委首长、总部和军兵种首长以及原航天、航空、兵器、电子部等国防工业部的领导来到展厅参观。当他们看到短短几年,834工程就研制出这样的机型和进行了如此多军事应用,其高兴和惊喜是难以形容的。  
  参观完之后,在休息室内,军委首长对JH系列机应用和发展做了重要指示。张爱萍同志会后代表军委为工程题词:“千丝万缕一脉通,加速应用攀高峰”,更进一步地高度概括了汉字微机在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各种自动化建设虽然千头万绪,但都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它们都是相同相通的,牵住“牛鼻子”就一通百通了。
  1986年6月7日,军委办公厅向全军下发《关于印发军委领导同志和何其宗同志在参观JH系列微机时的讲话的通知》,要求全军各大单位认真研究、贯彻执行。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军实施战略转移、信息化革命浪潮即将席卷全球时,我军老一辈军事战略家、最高统帅部,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选择了我军信息化的突破口,推动了全军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834工程,即军用汉字微机系列研制工程,是我军在迈向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个集科研、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大型军事信息化系统工程。该工程首创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和相关的技术体制等成果,突破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效益。同时,834工程中许多技术至今仍为我国各种汉字微机和中文信息处理设备所遵循和沿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为我国能够及时地跟上世界信息时代的大潮,实现中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DA,英文Digital Army 的缩写,数字化军队之意。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战争的特点,要求我们的军队要向数字化迈进,而打造数字化军队的基础,首先要实现军队信息处理技术的自动化。834工程——我军汉字微机系列的研制工程,就是人民军队迈向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极为重要的一步。  
  初春时节,记者走访了834工程的参与者,我军信息化进程的见证人——工程副总设计师王维理。回想20多年的风雨历程,年届七旬的他,至今仍记忆犹新,壮怀不已。  
  谈起834工程,王维理首先从70年代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说起。那时我国面临美苏两国的军事压力,要想保持核威慑力量,二炮部队的指挥自动化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二炮部队在军内率先开展指挥自动化建设,当时在二炮二所工作的王维理从此与我军的信息化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部队自动化的关键是信息处理的自动化,通俗地讲,就是告别首长守着电台、参谋拿着电文东奔西走的落后的指挥方式。这就需要研制出一种方便、便携的中文信息处理设备,而由于中文字数繁多,当时只有笨重的大中型计算机才能储存,无法适应实战要求。因此,开展小型汉字信息处理设备的研制迫在眉睫。  
  经过艰辛的研制,二炮二所于1980年初终于闯出了一条西文终端加上汉字模块的新路,开发出第一台实用的中西文兼容的汉字智能终端。“那时,有些同志认为我们走的是死路一条,现在看来,这条路走对了,而且就是当今世界计算机的发展之路,从开始就没走弯路,这对于我军迅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大有好处。”回顾早期研制之路,王维理充满感情。  
  经过全国众多部门的大力协同,命名为ZD-2000的汉字终端问世,产品很快批量生产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二炮运用ZD-2000举行的两次指挥作战演练大获成功,当时的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将军当场赋诗:“汉字终端机,中文创新题,肚量大如海,进出多神奇。”  
  1983年4月,中央军委正式命令实施军用汉字微机系列研制工程,代号为834工程,从此,在“标准化、系列化、规格化、通用化”和“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的指导精神下,834工程开始在全军广泛开展。  
  工程科研人员陆续开发出JH-500、JH-800、JH-1000、JH-2000、JH-3000(JH-3100)、JH-4000、JH-5000(JH-5000G)等7档9种基本机型,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前期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两山”战役,我军运用新的汉字处理系统,战果显著。  
  ——多次模拟对抗演习不仅节省大量经费,而且效果良好;红军蓝军对抗广为人知。  
  ——为第11届亚运会开发的综合服务系统,为开好盛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工程历时十年之久,在7档通用机型的基础上,根据军队特种需要,又开发出通信、机要加密、测控、加固等多种专用机型,形成了汉字微机型谱系列,并以该型谱为基础与不同的大、中、小型计算机联机、组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我军数个大型信息化工程的创建。如办公自动化、作战指挥控制系统、集团军训练仿真系统、武器测控系统等。它涉及许多单位的专家、技术干部和管理者的参加,对我军信息化建设乃至全国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和影响。它首创的中西文兼容技术,以国际优选的PC系列机为汉字微机开发平台设计理念,至今仍是各种汉字微机所遵循的开发之路。  
  此外,834工程开发的窗口式人机友好交互技术、微机排版印刷技术、汉字字型技术、加固技术、多屏幕拼接技术、大型系统工程中诸多的网络技术等,影响了一代汉字微机的研制与发展。
   展望未来,王维理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军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要通过提高信息安全保障,加强电子信息对抗能力,增强系统的可靠性来使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更上一层楼,满足实战需要,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数字雄师。

  1983年4月,国防科工委根据当时全国汉字微机开发与我国应用形势,遵照军委首长关于军用汉字计算机发展要“标准化、系列化、规格化、通用化”和“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的指示精神,组织、领导了军用汉字微机系列研制工程,简称“JH汉字微机系列”,代号为834工程。  
  该工程是一个集科研、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大型系统工程,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础工程。在此工程中,军内和地方科研力量大规模联合、协作,使得覆盖多种需求的汉字微机系列获得推出。尤其是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开发与应用同步进行,使得JH系列机迅速产业化、广泛地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地经济和军事效益。“JH汉字微机系列”在我国汉字微机发展的历史作用不可磨灭,地位非常重要。“一石激起千层浪”,今天我国汉字微机领域中诸多奇葩与JH系列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炮勇敢“吃螃蟹”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国研制的多种类型的数字计算机只能完成科学工程数据、逻辑运算,引进的计算机也只能对西文信息进行处理。而1972年美军“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投入使用,宣告了数字计算在指挥、控制自动化领域中人机信息互动新时代的到来。作为我国核威慑主要军事力量的二炮,如何实现快速反应、指挥手段现代化,引起了党中央高度重视。1973 年,周总理委托王铮部长召开全军军用电子工作会议,确定二炮为全军第一个开展指挥自动化建设的试点单位,从此二炮有关领导及部分技术干部就开始探索数字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化的技术方法与途径。
  原国家电子部为革新汉字印刷排版技术,1974年启动了748工程,该工程也是将汉字信息化计算机处理作为首要任务。二炮从1975年起就试图在320大型机上建立汉字库,1978年又回长沙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设计151汉字显示计算机,实现导弹发射其轨迹的描述。但对实战的指挥系统,大型机、小型机皆不符合参谋人员直接人机交互的界面。时任二炮二所总体室副主任的张翔同志,经过对国内外计算机调研考察,于1980年初提出在西文终端机上开发汉字功能,使其成为中西文兼容的汉字终端机。他建议在二炮二所刚刚引进的一台小型机的西文终端机VDDS上进行设计,对原系统软件作相应的改造,以达到汉字处理的要求。这一设想得到所领导和软件室主任石云程的积极支持,从而打响了我军第一个“吃螃蟹”,并且实用性极强的战斗。徐小岩、慈林林、陈枢姚、陈昆荣等同志都参加了这个战斗。  
  经过半年多的苦战,不仅将VDDS改造成能带有软、硬两个汉字库显示汉字,还能通过它与小型机联机编辑汉字文件、作战指令、战勤通报等。利用小型机多终端联机功能,将一个终端汉字文档传递到另一个终端的功能,从而达到二级作战指挥信息互通的要求。这种改造使我们在1980年底就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二炮作战两级指挥控制仿真模拟全汉化的演示。此演示系统的成功,标志着二炮作战指挥自动技术实质性的突破,揭开了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  
广泛应用显神威  
  时任电子部计算机总局副总工程师的廖幼鸣看过这个演示系统后,考虑要普及,希望能与华北终端设备厂共同研制一种智能汉字终端机。该终端机由电子部生产、命名为ZD—2000。张翔同志提出要踩着巨人肩膀向上跳的设计理念,即要走与世界上优选系列机兼容的道路。我们注意到,从1980年开始,在日本市场上NEC公司推出了“个人电脑”新机种(PC机)。当时欧美各大公司都是从属自己主机的终端机,还没有一家推出PC机。从市场价格、性能全面分析,我们与计算机总局商定:ZD-2000就以NEC的PC-800系列为汉化平台进行研制。  
  半年后,ZD-2000样机就参加了1981年9月全国电子工业展览,由于该机首次将汉字与“个人电脑”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台汉字PC机,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和用户的好评。华北终端设备厂生产订单一下爆满。时任电子部副部长兼计算机总局局长的李瑞同志在ZD-2000技术鉴定会上说:“ZD-2000研制、生产、应用速度之快,是对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一大突破”。  
  ZD-2000智能汉字终端机首先在军内得到广泛地应用,它推动了汉字打印机的革命,产生了新的编辑机。在我军、我国机要报体系的应用,从而产生了该体系模式的革命。将机要中的编码与通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了人工译报、抄报、编辑过程。1983年9月,二炮在进行“8301”作战训练演习时,就是利用数台ZD-2000构成机要报体系,报文省去译报、抄报、编辑等过程,所以报路非常快,受到在场指战员极大的欢迎。亲临现场观摩的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也称赞其效能,并指示二炮“一定帮助总部机关把计算机应用起来”。  
  1984年2月,总参装备部李光部长向总参首长呈送了《关于在总部机关进一步推广使用计算机问题的请示》,经军委、总参首长批示后,装备部将该任务下达到二炮,二炮首长极为重视,在转批给二炮技装部和“834”总师办的文件上写道:“要下最大的决心,用尽全力保证完成军委、总部首长下达的这项任务!”  
  于是,由时任技装部部长的杨桓同志具体领导,张翔总师全面负责,很快在二炮调集技术骨干组建了“总部机关办公自动化一期工程”研制队伍。该工程与JH汉字微机系列研制同步进行,这也标志着834工程与全军信息化建设工程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JH系列机”设计理念就将“应用”放在首位,实践也一再证明:“应用是新生技术的催化剂”,“应用也是创新、发明的策源地”。  
  为了实现总参办公厅、总政办公厅大量的文字编辑与管理、文件传送及信访快速处理,首先在JH-2000、JH-3000通用型上开发出高档文字编辑系统、移植数据库、管理和窗口式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在总参装备部和总政治部各种统计管理系统中采用中小型计算机为主体、以多台JH-2000或JH-3000联机型实现远、近程联机作业,构成较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并解决了异机种数据库兼容的难题。在军务部“陆军编制自动化生成系统”设计中,我们大胆采用了西文也正在探索的“辅助决策”概念进行使用设计,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当然,总部机关办公自动化一期工程能在短短时间内投入使,是用与总部机关各级领导、参加该项任务的机关参谋和干事大力支持,紧密合作分不开的。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描述事项要标准化、代码化,是一项既繁琐而又极为细致的编审工作,其工作量之大也是少见的。参加项目的参谋和干事都是以夜间加班、假日不休息,忘我的工作才完成的。现任总装备部部长的李继耐同志,当年领导总政干部部时就是以这种精神支持总政干部(基本情况)管理系统建设的,这使我们834工程人员深受鼓舞和鞭策。  
  1986年,总参军务部领导的865工程,即集团军训练仿真系统研制,由“834”总师办牵头,军事科学院、北京军区参加。在集团军模拟训练中,要求电子地图在其作战地域能达到规定的精度,由于幅面宽,显示当时的汉字图形终端机达不到其要求。系统总工程师张翔同志提出用多个终端机与小型机联机方式进行拼接技术的开发,很快解决了这个难题。该项技术现在仍被采用。  
  1990年在我国举办亚运会,北京亚运会组委希望帮他们完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要能实现运动员在赛场或住地通过所设置的终端机,迅速地查阅各赛馆的地理位置及北京地区主要宾馆、旅游胜地、购物商场、知名餐饮单位、交通路线以及比赛情况,同时图文并茂。当时英特网络技术还没有,利用模拟线路能实现图像传递实属一道难题,834工程就吸收国外刚刚提出的视频图文传递技术,以NAPLPS体制编制了大量图像,进行信息的压缩,该系统在亚运会中实际运行,不仅受到国内专家好评,更使国外专家和运动员深感中国信息化技术也是先进的。  
  834工程也汇集了我军、我国当时信息化研究中较先进的成果,如原电子部汉字打印技术、总参通信部的通信和网络技术、海军机要密码设计、空军异机种联机、军事科学院作战仿真模拟设计等,在应用层面上更融会了武警部队的警卫、消防,上海公安局的指挥调度,总后的仓库物质管理以及航天测控等技术。  
高瞻远瞩谋发展  
  834工程从立项到应用一直受到军委首长的支持与关注,特别是当时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将军,从ZD-2000开始就以战略家的视角来看汉字微机发展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所产生的作用和地位。  
  1984年9月,国防科工委向军委首长呈送《关于军用汉字微型计算机系列情况报》,提出以ZD-2000汉字智能终端机为主开发研制JH系列机。张爱萍同志在报告批示中,明确肯定这一建议是正确的,强调要统一规划、组织,要求先把应用的基础建立起来,不要任意引进,要抓国内生产。批评了“咬定青山不放松”,各自为战,分散重复研制汉字微机的方式方法。这些指示进一步表明军委对我军汉字微机研制、发展非常重视。  
  当JH系列机在1986年4月完成技术鉴定后,在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军用汉字微机系列展示汇报会。5月3日军委首长、总部和军兵种首长以及原航天、航空、兵器、电子部等国防工业部的领导来到展厅参观。当他们看到短短几年,834工程就研制出这样的机型和进行了如此多军事应用,其高兴和惊喜是难以形容的。  
  参观完之后,在休息室内,军委首长对JH系列机应用和发展做了重要指示。张爱萍同志会后代表军委为工程题词:“千丝万缕一脉通,加速应用攀高峰”,更进一步地高度概括了汉字微机在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各种自动化建设虽然千头万绪,但都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它们都是相同相通的,牵住“牛鼻子”就一通百通了。
  1986年6月7日,军委办公厅向全军下发《关于印发军委领导同志和何其宗同志在参观JH系列微机时的讲话的通知》,要求全军各大单位认真研究、贯彻执行。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军实施战略转移、信息化革命浪潮即将席卷全球时,我军老一辈军事战略家、最高统帅部,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选择了我军信息化的突破口,推动了全军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