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BBC点评:中国‘联欧抗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44:16
<P><B>香港《信报》外交事务专栏作家 邱震海 </B>
<P>
<P>中国总理温家宝刚刚结束的对德、比、英、意、爱尔兰和欧盟总部的访问,除了其在双方经贸合作方面的意义外,尤其在政治和战略层面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亚洲地区的一些评论甚至将温家宝的欧洲之行解读为北京所谓“联欧抗美”策略中的重要一步棋子,由此也引出一个问题:中国未来与欧洲的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P><B>北京重视中欧战略问题讨论</B>
<P>人们注意到,温家宝访问欧盟总部时,就中欧关系发展提出的五点建议中,第一条就是加强中欧领导人对战略问题的讨论,其中包括欧盟扩大后的中欧关系、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亚欧会议进程和多变贸易谈判等问题;另外,温家宝到访之处,均和当地领导人发表了双方联合声明。
<P>但与此同时,在提升政治关系层面方面,温家宝此次访欧,只有中国与英国的关系被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欧盟的关系为“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在其他国家则均未获得类似突破,比如与德国的关系仅被定位为“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
<P><B>中欧接近非“联欧抗美”</B>
<P>亚洲地区不少分析在诠释温家宝访欧的所谓“联欧抗美”策略时,均引用了笔者去年九月最早提出的观点,即“中欧战略接近以潜在牵制美国”,然而其理解的涵义却稍嫌狭隘。
<P>笔者提出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未来世界美欧中“三足鼎立”的格局,以及伊拉克战争所显示出来的中欧一系列长远战略利益的接近。但笔者重点指出,与冷战时代的模式不同,中欧未来的战略接近不具有与对抗任何国家相抗衡的性质,更不以任何国家为假想敌,中欧双方在战略接近的同时,将各自继续与美国维持良好关系,因此其对美国的影响是一种“潜在牵制”。
<P>换言之,未来的美欧中三方之间将出现一种心照不宣、十分微妙的大国游戏,如何把握这种游戏的性质和尺度,需要中欧领导人的高度政治智慧。以这样的眼光来看,所谓的“联欧抗美”永远不可能成为中欧双方的外交策略,这样的策略给中欧带来的也只能是损害而非收益。
<P><B>如何与欧洲心照不宣?</B>
<P>但另一方面,北京在处理与欧洲的战略合作时,也须十分注意欧洲民族文化心理的独特性。必须承认,中欧之间对“战略”一词的理解不尽相同;若将欧洲细化到其各成员国,那么对“战略”的理解就更千差万别。如果认识不到这种差异性,那么北京就难以在上述大国游戏中与欧洲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关系。
<P>五年多前,当北京热衷于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大国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时,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此十分冷淡。作为西方世界唯一没有在根本问题上与中国发生过冲突的国家,德国的态度曾令北京外交界大惑不解。但如果了解德国民族性格,以及当时主管对华政策的德国官员的想法尤其是其个人背景,就会发现,德国其实十分看重双方关系的实质,而将所谓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理解为“典型的共产党国家的思维”。
<P>如上所述,直至今日中德两国的关系定位都仅为“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但这一伙伴关系的实质在相当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一些空泛的“战略合作关系”。
<P>1999年“五八”轰炸后,德国总理施罗德第一个代表北约向中国领导人道歉,以及近几年无论在伊拉克战争、台湾问题,还是在欧盟对华武器解禁方面对中国的支持,都凸现了德国人的特殊思维方式,以及北京在与欧洲打交道时注重欧洲独特民族心理的必要性。
<P>本栏发表的纯属学者专家自己的意见,并不代表BBC的立场。
</P><P><B>香港《信报》外交事务专栏作家 邱震海 </B>
<P>
<P>中国总理温家宝刚刚结束的对德、比、英、意、爱尔兰和欧盟总部的访问,除了其在双方经贸合作方面的意义外,尤其在政治和战略层面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亚洲地区的一些评论甚至将温家宝的欧洲之行解读为北京所谓“联欧抗美”策略中的重要一步棋子,由此也引出一个问题:中国未来与欧洲的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P><B>北京重视中欧战略问题讨论</B>
<P>人们注意到,温家宝访问欧盟总部时,就中欧关系发展提出的五点建议中,第一条就是加强中欧领导人对战略问题的讨论,其中包括欧盟扩大后的中欧关系、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亚欧会议进程和多变贸易谈判等问题;另外,温家宝到访之处,均和当地领导人发表了双方联合声明。
<P>但与此同时,在提升政治关系层面方面,温家宝此次访欧,只有中国与英国的关系被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欧盟的关系为“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在其他国家则均未获得类似突破,比如与德国的关系仅被定位为“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
<P><B>中欧接近非“联欧抗美”</B>
<P>亚洲地区不少分析在诠释温家宝访欧的所谓“联欧抗美”策略时,均引用了笔者去年九月最早提出的观点,即“中欧战略接近以潜在牵制美国”,然而其理解的涵义却稍嫌狭隘。
<P>笔者提出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未来世界美欧中“三足鼎立”的格局,以及伊拉克战争所显示出来的中欧一系列长远战略利益的接近。但笔者重点指出,与冷战时代的模式不同,中欧未来的战略接近不具有与对抗任何国家相抗衡的性质,更不以任何国家为假想敌,中欧双方在战略接近的同时,将各自继续与美国维持良好关系,因此其对美国的影响是一种“潜在牵制”。
<P>换言之,未来的美欧中三方之间将出现一种心照不宣、十分微妙的大国游戏,如何把握这种游戏的性质和尺度,需要中欧领导人的高度政治智慧。以这样的眼光来看,所谓的“联欧抗美”永远不可能成为中欧双方的外交策略,这样的策略给中欧带来的也只能是损害而非收益。
<P><B>如何与欧洲心照不宣?</B>
<P>但另一方面,北京在处理与欧洲的战略合作时,也须十分注意欧洲民族文化心理的独特性。必须承认,中欧之间对“战略”一词的理解不尽相同;若将欧洲细化到其各成员国,那么对“战略”的理解就更千差万别。如果认识不到这种差异性,那么北京就难以在上述大国游戏中与欧洲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关系。
<P>五年多前,当北京热衷于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大国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时,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此十分冷淡。作为西方世界唯一没有在根本问题上与中国发生过冲突的国家,德国的态度曾令北京外交界大惑不解。但如果了解德国民族性格,以及当时主管对华政策的德国官员的想法尤其是其个人背景,就会发现,德国其实十分看重双方关系的实质,而将所谓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理解为“典型的共产党国家的思维”。
<P>如上所述,直至今日中德两国的关系定位都仅为“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但这一伙伴关系的实质在相当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一些空泛的“战略合作关系”。
<P>1999年“五八”轰炸后,德国总理施罗德第一个代表北约向中国领导人道歉,以及近几年无论在伊拉克战争、台湾问题,还是在欧盟对华武器解禁方面对中国的支持,都凸现了德国人的特殊思维方式,以及北京在与欧洲打交道时注重欧洲独特民族心理的必要性。
<P>本栏发表的纯属学者专家自己的意见,并不代表BBC的立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