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思想传统与防御战略】李际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30:30
我在同一些到中国访问的外国官员和学者交谈中,感到他们对中国现行的防御战略很感兴趣,但又有某些疑惑甚至误解之处。我告诉这些朋友,要想了解中国现行的防御战略,最好首先了解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因为它是现代中国军事思想之源。所以今天我想从中国的军事思想传统谈起。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传统

    世界上每一种文明的传统都包含有关于战争的思想,而每一种军事思想又都有其传统文化的烙印。众所周知,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中,中华文明以其源远流长而著称于世,至今已经延续了5000多年。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不仅孕育出灿烂辉煌的人文思想而且产生了具有深刻哲理的军事思想。几千年来,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中国军事思想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智慧。其本质特征就是: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
    第一,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就以“止戈”为“武”,主张“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崇尚“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最高境界。公元15世纪初叶,在西方的“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明代皇帝就派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先后七次出使海外,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然而中国的舰队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去进行武力征服没有去建立海外殖民地,也没有去掠夺别国财富;而是作为友好使者,去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样的和平善旅,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多次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饱尝战乱之苦,因此更懂得和平的可贵。中国有一条古训,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华民族基于对自己文明的认识,不可能产生侵略的欲望。数千年来对和平的追求,已经溶人我们民族的性格之中。
    第二,中华民族是一个珍视统一的民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生存共同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繁衍和生息的人民,无论他们生活在哪个时代,无论他们属于哪个民族,也无论他们信仰什么宗教,甚至无论他们迁徙到什么地方,都始终保持着对一种统一文化和一个统一国家的高度认同。这种文化就是中华文化,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华文化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化体系,不同的信仰和习俗都可以在这个博大的文化体系内融汇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发生过西方历史上那样惨烈的宗教战争,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中国是经历五千年岁月考验的国家。这中间,发生过5000至6000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而坚持统一,反对分裂,促进民族融合,共御外侮,始终是中国历代战争的主流。无论一个时期内国家如何分裂、民族如何对立,最终的结局仍是在民族和解中产生出新的更大范围统一中国。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每当中国处于战乱和分裂之世,总会出现一批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己任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成为名垂千古的人物,他们的军事思想与业绩,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防御的民族。中国古代典籍中,多见有关防御的论述。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思想家墨子就提出“非攻”的政治军事观念,主张防御,反对攻伐侵掠。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就是防御思想的物化标志,而不是国界的标志。它是古代中国内部的农耕部族为抵御游牧部族而建造的。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这种防御传统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自身的繁荣和睦邻友好关系。但是后来特别是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者没能将防御传统的积极成分加以继承和发扬,反而使之变得保守和僵化。当时中国的清朝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面前抵抗不力,甚至不战而退、不战而降,从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西方列强逼迫旧中国政府签订了数以千计的条约,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多达180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一段令中国人民至今无法忘记的惨痛历史,它使中国人民对于自己国家的独立、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怀有至高无上的自尊情感,并且决心在任何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它。

    (二)中国现代防御战略

    第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军障思想的精华,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发展。我想在这里举三个例子,说明中国领导人是如何发展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一是1948年末至1949年初,我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阶段,毛泽东指挥已处于绝对优势的人民解放军,以军事进攻的方式占领了天津,以和平改编国民党守军的方式解放了北京,又以争取国民党部队起义的方式解放了中国北方另一个重要城市呼和浩特。这三种方式,就是《孙子兵法》中关于“伐谋”、“伐交”、“攻城”的原则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运用。二是60年代初,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收复了被印度侵占的部分中国领土。为了表示和平诚意,中国军队随即撤出了已收复的地区,全部释放了印军俘虏,归还了缴获的大量的印军武器装备。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三是中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香港问题以和平方式,收回了一个半世纪以前被英国用战争方式侵占的中国领土香港地区。这个举世共认的创举,是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与现代政治智慧结合的完美体现。
    第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的军事战略,是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的军事战略一直没有改变,始终是防御性的。中国从来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也没有在别国设立军事基地,更没有在本国之外保持军事存在。相反尽管中国有些领土至今仍被别国侵占,但中国政府一直采取十分克制的态度,主张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
    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实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不仅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而且符合中国现在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战略利益,即保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便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扩张。中国军队的最高使命是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以此作为发展国防力量的惟一根据。这些原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长期选择并已写进国家的《宪法》,不会改变。现在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别有用心地制造所谓“中国威胁论”,这完全是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相信在座诸位能够作出自己的正确判断。
    这里,我想进一步介绍一下中国现行防御战略的几个特点。
    1.中国军队一贯坚持自卫立场,决不主动挑起事端。但是,如果别国把战争强加给中国,中国军民必将奋起反击。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中国主张并致力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武力是迫不得已时对付外国干涉和制止“台湾独立”的最后手段,因而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保证。在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是决不妥协的,也是不容谈判的。
    2.中国的核战略同样是纯防御性的。中国研制核武器是在面临现实核威胁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选择,中国拥有少量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中国单方面承担了其他核国家没有承担的义务,包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政府一贯奉行不主张、不鼓励、不从事核武器扩散的政策,也没有帮助过别国发展核武器。总之,中国的核战略完全是防御性的,它只对企图对中国进行核讹诈的对手起威慑作用。
    3.中国的防务开支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1979年以来中国的基本政策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因此十几年来始终维持低水平的国防开支。无论是军费的绝对数额、还是人均军费,或是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中国不仅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周边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国防开支以维持基本防御需要为限度,这符合中国的和平对外政策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内政策。
    4.中国致力于建设一支精干的、有战斗力的防卫力量,也就是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防御型军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主要是:精减军队规模和优化军队结构,提高官兵的军政素质,逐步实现军事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利益,在有限的军费内加以安排,不谋求超出防御需要的军事力量。
    5.中国重视加强国际军事交往,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军队积极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队发展友好关系,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在实行军转民、开发民用产品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现在中美之间的军事交往也在发展,这将有助于增进两国军队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50年代刚开始的时候,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初级军官,在朝鲜战场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今天,我作为你们的客人在这里介绍中国的防御战略思想。把现在的世界同将近半个世纪前的世界做个对比,大概你们中间的许多人也会同我一样感受到历史的巨大力量。冷战已经结束,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世界正处在世纪之交的转折关头,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同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因此,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是个重要因素。客观地看,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双方之间的分歧,这是发展面向21世纪的、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的基础。世界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如果坚持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遏制”中国的政策,结果会适得其反;敌视中国就会给自己制造12亿个敌人,并将为此付出极高的代价现在应当让冷战思维的残云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散。合作比敌对好,协商比冲突好,互惠比制裁好,尊重比歧视好,信任比猜疑好。对于我们军人来说,用酒杯瞄准比用枪炮瞄准好。只要以现实的、理性的、明智的态度对待中美关系,我相信就不难作出正确的选择。

    附录1:
    作者即席回答美国陆军战争学院8位上校学员提出的问题
    问:中国将为朝鲜半岛的稳定起到何种作用?
    答:我们希望朝鲜半岛保持稳定,并为朝鲜半岛的稳定做出自已的努力。在朝鲜面临严重的粮荒面前,中国是目前提供粮源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不干涉朝鲜的内政,我们历来主张朝鲜半岛的问题应该有南北双方自己协商解决,希望四方会谈为稳定朝鲜半岛局势发挥积极作用,反对别国对朝鲜半岛的介入。
    问:中国的实力在日益增强,中国将在未来的国际事物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中国一贯奉行的是和平的外交政策。不管中国的实力如何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永远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力量。
    问: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中国下一步将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答: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对历史错误的纠正,中国人无不对此感到骄傲和自豪。香港的回归对台湾具有不可抗拒的示范和指向作用。美国前总统林肯有句名言:分裂之家,不能持久。中国的完全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问:李将军对美国海外驻军持什么看法?
    答:美国的大量的海外驻军是冷战时代的产物。随着冷战的结束,如果美国与当事国通过双方协商,逐步削减海外驻军直至全部撤出,我看不失为上上策。
    问:中国将在下个世纪什么时候赶上美国?
    答: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经过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即使中国将来发达了,传统的军事哲学也为我们确立了一个永远不变的军事理念:立国之本在于不超出防御之外建立和使用军事力量。
    问:中国如何看待日本在亚洲乃至世界的作用?
    答:在近代史上,日本的侵略对中国造成的战争创伤最为严重。
    本世纪30——4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共饬亡3500万人。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抱有十分警惕的态度。正如美国人不会忘记珠港事件一样,中国人同样也不会忘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切肤之痛。最近桥本政府声称要把防卫范围扩展到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这是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问:中国与其他国家将保持什么样的军事关系?
    答:中国与许多国家保持着友好往来。只要不怀敌意,我们都愿意与之进行友好的学术交流。中国现在不搞、今后也不会搞军事同盟。
    问:作为一位高级指挥官,您认为军队的指挥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及您的信条是什么?
    答: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精通军事艺术,具有勇敢与献身精神。

    附录2:
    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与防御战略》的评介
    1997年8月底,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SSl)将李际均将军的演讲词作为该所新设立的出版物——《莱特奥特文选》(TheLetortpapers)的首篇发表。为此,该所所长R.H.威瑟斯普恩陆军上校撰写了序言,研究员D.C.拉伍莱斯写了评介。
    1.威瑟斯普恩的序言
    1997年7月15日,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接待了中国军事科学院代表团。在来访期间,代表团的成员与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的专家进行了座谈,内容涉及从专业军事教育到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问题。然而,这次访问活动的高潮是中国代表团团长李际均中将向美国陆军战争学院1997级函授班发表的演讲。
    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些部门已经表示出同美国的对口军事部门发展专业关系的真诚愿望。在演讲中,李将军为今后军事科学院与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将推动双方的交流。
    承蒙李将军的准允,特发表他的演讲词。战略研究所很乐意将其作为——《莱特奥特文选》系列的首篇文章予以推介,并希望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战略家和防务专家能够借此更好地了解中国对自己国家安全的看法,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何看待它在当代中国军事战略中所担负的使命。
    2.拉伍莱斯的评介
    李际均中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军事科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军事条令和战略理论的主要机构。该院位于北京西北郊,成立于1958年。它拥有500多名专职研究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其中多数是军人,有些还是全国著名学者和博士生导师。
    军事科学院不同于国防大学。该院研究国防、武装力量建设和军队作战问题,组织计划和协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的军事学术工作,并同全军部队保持着广泛的联系。除进行理论分析和学术研究外,军事科学院在冲突期间还向作战司令部派出高级专家组进行支援。更重要的是,军事科学院负有向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军队总部提供咨询的职能。
    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历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担任,其中包括一些在中国很有经验和影响的将军。李将军也不例外。在朝鲜战争中,他作为一名初级军官开始了军事生涯。在为国服役中,他不断成长,成为中国最受尊敬、最有影响的战略专家之一。他在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地位以及军事科学院对国家安全事务的影响,可以表明下面这篇演讲词的重要性。
    同当代国际战略环境联系起来看,李将军的观点显得更加重要。
    在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寻求同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军事交往。正是认识到这一历史契机,李将军在他的演讲中表达了增强中美对话和合作的精神。这篇演讲之所以令人感兴趣,在于他告诉我们不仅是中国的战略,而且中国政府如何看待其国家安全所受到的威胁。
    不管挑战性有多大,对于美国的战略家来说,了解中国对国际安全的看法总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对话才能是有意义的,我钔的接触才能是有建设性的,未来的合作才是有可能的。李将军的演讲是朝向中国如何从军事上认识国家安全战略问题而迈出的重大第一步我在同一些到中国访问的外国官员和学者交谈中,感到他们对中国现行的防御战略很感兴趣,但又有某些疑惑甚至误解之处。我告诉这些朋友,要想了解中国现行的防御战略,最好首先了解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因为它是现代中国军事思想之源。所以今天我想从中国的军事思想传统谈起。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传统

    世界上每一种文明的传统都包含有关于战争的思想,而每一种军事思想又都有其传统文化的烙印。众所周知,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中,中华文明以其源远流长而著称于世,至今已经延续了5000多年。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不仅孕育出灿烂辉煌的人文思想而且产生了具有深刻哲理的军事思想。几千年来,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中国军事思想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智慧。其本质特征就是: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
    第一,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就以“止戈”为“武”,主张“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崇尚“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最高境界。公元15世纪初叶,在西方的“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明代皇帝就派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先后七次出使海外,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然而中国的舰队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去进行武力征服没有去建立海外殖民地,也没有去掠夺别国财富;而是作为友好使者,去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样的和平善旅,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多次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饱尝战乱之苦,因此更懂得和平的可贵。中国有一条古训,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华民族基于对自己文明的认识,不可能产生侵略的欲望。数千年来对和平的追求,已经溶人我们民族的性格之中。
    第二,中华民族是一个珍视统一的民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生存共同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繁衍和生息的人民,无论他们生活在哪个时代,无论他们属于哪个民族,也无论他们信仰什么宗教,甚至无论他们迁徙到什么地方,都始终保持着对一种统一文化和一个统一国家的高度认同。这种文化就是中华文化,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华文化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化体系,不同的信仰和习俗都可以在这个博大的文化体系内融汇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发生过西方历史上那样惨烈的宗教战争,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中国是经历五千年岁月考验的国家。这中间,发生过5000至6000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而坚持统一,反对分裂,促进民族融合,共御外侮,始终是中国历代战争的主流。无论一个时期内国家如何分裂、民族如何对立,最终的结局仍是在民族和解中产生出新的更大范围统一中国。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每当中国处于战乱和分裂之世,总会出现一批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己任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成为名垂千古的人物,他们的军事思想与业绩,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防御的民族。中国古代典籍中,多见有关防御的论述。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思想家墨子就提出“非攻”的政治军事观念,主张防御,反对攻伐侵掠。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就是防御思想的物化标志,而不是国界的标志。它是古代中国内部的农耕部族为抵御游牧部族而建造的。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这种防御传统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自身的繁荣和睦邻友好关系。但是后来特别是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者没能将防御传统的积极成分加以继承和发扬,反而使之变得保守和僵化。当时中国的清朝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面前抵抗不力,甚至不战而退、不战而降,从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西方列强逼迫旧中国政府签订了数以千计的条约,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多达180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一段令中国人民至今无法忘记的惨痛历史,它使中国人民对于自己国家的独立、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怀有至高无上的自尊情感,并且决心在任何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它。

    (二)中国现代防御战略

    第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军障思想的精华,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发展。我想在这里举三个例子,说明中国领导人是如何发展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一是1948年末至1949年初,我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阶段,毛泽东指挥已处于绝对优势的人民解放军,以军事进攻的方式占领了天津,以和平改编国民党守军的方式解放了北京,又以争取国民党部队起义的方式解放了中国北方另一个重要城市呼和浩特。这三种方式,就是《孙子兵法》中关于“伐谋”、“伐交”、“攻城”的原则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运用。二是60年代初,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收复了被印度侵占的部分中国领土。为了表示和平诚意,中国军队随即撤出了已收复的地区,全部释放了印军俘虏,归还了缴获的大量的印军武器装备。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三是中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香港问题以和平方式,收回了一个半世纪以前被英国用战争方式侵占的中国领土香港地区。这个举世共认的创举,是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与现代政治智慧结合的完美体现。
    第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的军事战略,是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的军事战略一直没有改变,始终是防御性的。中国从来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也没有在别国设立军事基地,更没有在本国之外保持军事存在。相反尽管中国有些领土至今仍被别国侵占,但中国政府一直采取十分克制的态度,主张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
    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实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不仅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而且符合中国现在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战略利益,即保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便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扩张。中国军队的最高使命是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以此作为发展国防力量的惟一根据。这些原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长期选择并已写进国家的《宪法》,不会改变。现在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别有用心地制造所谓“中国威胁论”,这完全是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相信在座诸位能够作出自己的正确判断。
    这里,我想进一步介绍一下中国现行防御战略的几个特点。
    1.中国军队一贯坚持自卫立场,决不主动挑起事端。但是,如果别国把战争强加给中国,中国军民必将奋起反击。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中国主张并致力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武力是迫不得已时对付外国干涉和制止“台湾独立”的最后手段,因而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保证。在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是决不妥协的,也是不容谈判的。
    2.中国的核战略同样是纯防御性的。中国研制核武器是在面临现实核威胁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选择,中国拥有少量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中国单方面承担了其他核国家没有承担的义务,包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政府一贯奉行不主张、不鼓励、不从事核武器扩散的政策,也没有帮助过别国发展核武器。总之,中国的核战略完全是防御性的,它只对企图对中国进行核讹诈的对手起威慑作用。
    3.中国的防务开支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1979年以来中国的基本政策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因此十几年来始终维持低水平的国防开支。无论是军费的绝对数额、还是人均军费,或是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中国不仅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周边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国防开支以维持基本防御需要为限度,这符合中国的和平对外政策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内政策。
    4.中国致力于建设一支精干的、有战斗力的防卫力量,也就是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防御型军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主要是:精减军队规模和优化军队结构,提高官兵的军政素质,逐步实现军事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利益,在有限的军费内加以安排,不谋求超出防御需要的军事力量。
    5.中国重视加强国际军事交往,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军队积极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队发展友好关系,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在实行军转民、开发民用产品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现在中美之间的军事交往也在发展,这将有助于增进两国军队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50年代刚开始的时候,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初级军官,在朝鲜战场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今天,我作为你们的客人在这里介绍中国的防御战略思想。把现在的世界同将近半个世纪前的世界做个对比,大概你们中间的许多人也会同我一样感受到历史的巨大力量。冷战已经结束,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世界正处在世纪之交的转折关头,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同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因此,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是个重要因素。客观地看,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双方之间的分歧,这是发展面向21世纪的、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的基础。世界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如果坚持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遏制”中国的政策,结果会适得其反;敌视中国就会给自己制造12亿个敌人,并将为此付出极高的代价现在应当让冷战思维的残云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散。合作比敌对好,协商比冲突好,互惠比制裁好,尊重比歧视好,信任比猜疑好。对于我们军人来说,用酒杯瞄准比用枪炮瞄准好。只要以现实的、理性的、明智的态度对待中美关系,我相信就不难作出正确的选择。

    附录1:
    作者即席回答美国陆军战争学院8位上校学员提出的问题
    问:中国将为朝鲜半岛的稳定起到何种作用?
    答:我们希望朝鲜半岛保持稳定,并为朝鲜半岛的稳定做出自已的努力。在朝鲜面临严重的粮荒面前,中国是目前提供粮源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不干涉朝鲜的内政,我们历来主张朝鲜半岛的问题应该有南北双方自己协商解决,希望四方会谈为稳定朝鲜半岛局势发挥积极作用,反对别国对朝鲜半岛的介入。
    问:中国的实力在日益增强,中国将在未来的国际事物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中国一贯奉行的是和平的外交政策。不管中国的实力如何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永远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力量。
    问: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中国下一步将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答: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对历史错误的纠正,中国人无不对此感到骄傲和自豪。香港的回归对台湾具有不可抗拒的示范和指向作用。美国前总统林肯有句名言:分裂之家,不能持久。中国的完全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问:李将军对美国海外驻军持什么看法?
    答:美国的大量的海外驻军是冷战时代的产物。随着冷战的结束,如果美国与当事国通过双方协商,逐步削减海外驻军直至全部撤出,我看不失为上上策。
    问:中国将在下个世纪什么时候赶上美国?
    答: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经过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即使中国将来发达了,传统的军事哲学也为我们确立了一个永远不变的军事理念:立国之本在于不超出防御之外建立和使用军事力量。
    问:中国如何看待日本在亚洲乃至世界的作用?
    答:在近代史上,日本的侵略对中国造成的战争创伤最为严重。
    本世纪30——4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共饬亡3500万人。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抱有十分警惕的态度。正如美国人不会忘记珠港事件一样,中国人同样也不会忘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切肤之痛。最近桥本政府声称要把防卫范围扩展到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这是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问:中国与其他国家将保持什么样的军事关系?
    答:中国与许多国家保持着友好往来。只要不怀敌意,我们都愿意与之进行友好的学术交流。中国现在不搞、今后也不会搞军事同盟。
    问:作为一位高级指挥官,您认为军队的指挥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及您的信条是什么?
    答: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精通军事艺术,具有勇敢与献身精神。

    附录2:
    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与防御战略》的评介
    1997年8月底,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SSl)将李际均将军的演讲词作为该所新设立的出版物——《莱特奥特文选》(TheLetortpapers)的首篇发表。为此,该所所长R.H.威瑟斯普恩陆军上校撰写了序言,研究员D.C.拉伍莱斯写了评介。
    1.威瑟斯普恩的序言
    1997年7月15日,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接待了中国军事科学院代表团。在来访期间,代表团的成员与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的专家进行了座谈,内容涉及从专业军事教育到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问题。然而,这次访问活动的高潮是中国代表团团长李际均中将向美国陆军战争学院1997级函授班发表的演讲。
    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些部门已经表示出同美国的对口军事部门发展专业关系的真诚愿望。在演讲中,李将军为今后军事科学院与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将推动双方的交流。
    承蒙李将军的准允,特发表他的演讲词。战略研究所很乐意将其作为——《莱特奥特文选》系列的首篇文章予以推介,并希望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战略家和防务专家能够借此更好地了解中国对自己国家安全的看法,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何看待它在当代中国军事战略中所担负的使命。
    2.拉伍莱斯的评介
    李际均中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军事科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军事条令和战略理论的主要机构。该院位于北京西北郊,成立于1958年。它拥有500多名专职研究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其中多数是军人,有些还是全国著名学者和博士生导师。
    军事科学院不同于国防大学。该院研究国防、武装力量建设和军队作战问题,组织计划和协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的军事学术工作,并同全军部队保持着广泛的联系。除进行理论分析和学术研究外,军事科学院在冲突期间还向作战司令部派出高级专家组进行支援。更重要的是,军事科学院负有向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军队总部提供咨询的职能。
    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历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担任,其中包括一些在中国很有经验和影响的将军。李将军也不例外。在朝鲜战争中,他作为一名初级军官开始了军事生涯。在为国服役中,他不断成长,成为中国最受尊敬、最有影响的战略专家之一。他在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地位以及军事科学院对国家安全事务的影响,可以表明下面这篇演讲词的重要性。
    同当代国际战略环境联系起来看,李将军的观点显得更加重要。
    在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寻求同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军事交往。正是认识到这一历史契机,李将军在他的演讲中表达了增强中美对话和合作的精神。这篇演讲之所以令人感兴趣,在于他告诉我们不仅是中国的战略,而且中国政府如何看待其国家安全所受到的威胁。
    不管挑战性有多大,对于美国的战略家来说,了解中国对国际安全的看法总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对话才能是有意义的,我钔的接触才能是有建设性的,未来的合作才是有可能的。李将军的演讲是朝向中国如何从军事上认识国家安全战略问题而迈出的重大第一步
不管是对于什么学科的研究,最终都不得不提升到人文科学的高度。
武力征服与强势文明是联系在一起的,不然终归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没有文明的强盛是不会长久的。美国则创造了独特的美国文明。
所以中国在加强武备的同时必须对中华文明进行扬弃,去芜存精。复兴中华,方可傲视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