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进气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51:00
机头进气:米格-21

背部进气:F-117A

两侧进气:歼-8

肋部进气(注:不同于两侧进气):F-22A

腹部进气:Su-27、歼-10

————————————————————————
我觉得腹部进气最好,因为进气效率高,适合大迎角飞行状态。

你觉得哪种进气道最好?理由是什么?

[:a15:] [:a15:]机头进气:米格-21

背部进气:F-117A

两侧进气:歼-8

肋部进气(注:不同于两侧进气):F-22A

腹部进气:Su-27、歼-10

————————————————————————
我觉得腹部进气最好,因为进气效率高,适合大迎角飞行状态。

你觉得哪种进气道最好?理由是什么?

[:a15:] [:a15:]
机头进气效率最高,可惜不能安装大功率雷达。
我想,最好的战斗机进气道,就是在“肋部进气VS腹部进气”之中产生吧?
大家希望,中国第五代战斗机使用腹部进气?还是肋部进气?[:a15:]
我还以为是讨论尖脊进气道和鼓包进气道的呢
机腹进气比较好,不过隐身比较麻烦吧
苏27算机腹吗?
将来雷达技术厉害了可能又回到机头进气也不一定:D
我觉得还是臀部进气好
原帖由 长兴上空的鹰 于 2009-3-19 12:33 发表
将来雷达技术厉害了可能又回到机头进气也不一定:D

完全有可能,将来的雷达功率也许和天线截面大小关系不大,或者融合在机身上
严重有道理!可以采用共形天线嘛!
其实对于雷达来说,增大口径产生的增益更大!
我在90年代就经常暗自YY一种鸡头进气的,进气道中的激波调节锥中不放雷达天线,而是某中红外探测装置。雷达采用共形天线,但也只能暗自YY.[:a9:]
鸡头进气口可是一个硕大的反射源!还没得遮挡
原帖由 歼击机07 于 2009-3-19 12:28 发表
苏27算机腹吗?


那算什么?[:a9:]
我觉得腹部进气最好,因为进气效率高,适合大迎角飞行状态。

你觉得哪种进气道最好?理由是什么?
-----------------------------
由于距离地面距离比较近,俯部近气容易吸入沙石等地面小物体,容易损坏发动机叶片,对跑道要求高。不适合野战机场上起降。:D
肋部进气(注:不同于两侧进气):F-22A

腹部进气:Su-27、歼-10

————————————————————————
我觉得腹部进气最好,因为 ...
F-22A我个人认为还属于两侧进气的范围.
肋部进气典型的三代机是阵风
得看是要优先满足哪个性能。
看进气效率的话机头最好;
要想合理布置武器挂架的话就选两侧和肋部。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原帖由 飞狼 于 2009-3-19 11:01 发表
机头进气效率最高,可惜不能安装大功率雷达。

表,

机头进气,
会进气道过长,进气损失大,
未必效率最高。
F-22A就能在野战机场起降?没觉得F-22A进气道距离地面很高。。。。:o
————————————————————————————————————
F-22A转弯侧滑时,一侧进气道必然要被机头挡住,改进气道进气效率下降。:o
Su-27无论做什么机动动作,进气效率都高。:victory:
原帖由 212 于 2009-3-19 13:34 发表


那算什么?[:a9:]

相比起典型的腹部,比如歼10、台风,苏27进气口的位置似乎更接近与大黄蜂
我觉得,中国第5代战机应该是“Su-27隐身加强版”——整体式座舱罩、外倾双垂尾、取消腹鳍、依旧腹部进气、F-22A那样的二元矢量喷管。:D :D
如果把大功率的雷达小型化到可以安装到头盔上,那一定是机头进气最好。;P
F-22A转弯侧滑时,一侧进气道必然要被机头挡住,改进气道进气效率下降。
Su-27无论做什么机动动作,进气效率都高。
--------------------
真能撤;P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背部进气道隐形效果最佳,不过大迎角时有问题
原帖由 老狼正宗 于 2009-3-19 18:17 发表

F-22A我个人认为还属于两侧进气的范围.
肋部进气典型的三代机是阵风

主要是看进气道里面怎么个S了吧,看外型,无疑阵风最具代表


这个算机头进气吗?
头部进气优势是废阻小,缺点是安不上大雷达,前方视野差。
腹部进气缺点是离地面近,前起强度低。使它不能适应较差的跑道。轻型机也最好不用(因为要考虑野战机场起降能力)。
优点是不利姿态下效率高。
两侧进气缺点是无预压,破坏翼身融合,与边条冲突。
优点是简单常见,更适应跑道。
肋部进气貌似消除了腹部进气前起强度不够的缺点而能适用于舰载。但位置仍偏低,对跑道适应性差(是真的差,装备十号以后,地勤们每次放飞都多了一个检查跑道的程序)。预压效果也差于腹部。
所以大部分攻击机,要求bvr的,就不能用头部进气,因为它们要求视野和雷达。
瑞典人不会使用两侧进气以外的进气方式,因为他们很变态的始终要求公路起降。
舰载机不会用腹部进气。最适合用肋部进气。
使用涡扇发动机的,最好用腹/肋进气提供预压,因为它对进气崎变敏感。使用涡喷的则不是十分重要。所以二代机大部分用两侧,三代机的一个例外是幻影,实际上它的发动机也常常被人质疑不算涡扇。
F15这样的两侧进气很另类,有预压。但它仍与边条冲突。所以它亚音速机动性不比su27差很多但起降距离很长,后者则很短。
27的翼吊布局类似于肋部进气,但有独特的缺点,就是前起落架扬起沙石容易被吸。但27是大型机,进气道离地高,算成功的设计。
29却完了,小型机还要求前沿布置,只好起降时把进气口堵住,从上部辅助进气口进气,辅助进气口占用内部空间。这跟它载油少有很大关系。
攻击机一般都适合用传统的两侧进气。
背部进气能取得比较好的跑道适应性和较大的弹舱,但可用迎角会受损失。不适用于战斗机和大部分攻击机(俯冲攻击之后是要拉起的)。截击机和仅限水平投弹的攻击机倒可以考虑。
另一个比较奇怪的是a7这样的步局,貌似除了跑道适应性不算最好(也不算最差)之外,唯一一个缺点就是对于大型机可能造成进气道太长。其它的优点倒是很全面。似乎对于小型机来说,是最完美的选择啊,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用的很少。
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nibhao 发表于 2009-3-19 19:53
这不是和X32的下颚进气差不多了嘛,
sol 发表于 2009-3-19 20:56
这位说得真是很好,我没有学过流体力学等相关飞行知识,但因我学建筑的,反正都是工程吗,只不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多少都有些关联。说点个人体会,我个人很不喜欢机首进气道,因为头部进气占用了大量的机身空间,增加了大量重量,最喜欢腹部单个进气道,台风那样的,可以大量减重,同时认为多个进气道比单进气道更占空间也更重,设计师一定会努力减少进气道的数量。我这样想应该也有一定道理。那么我很想知道导弹进气道的设计是不是也有什么讲究。YJ-83,鱼叉,鱼叉斯基等大多数反舰导弹是腹部朝气,但是雄3,ss-n-22等却是四个进气道,布拉莫斯是首部进气。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不是增加了很多死重量吗?
似乎。。。。。有背部进气的实用型战机没???
事实上任何进气道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用什么样的进气道得看自身的研究水平和整机的布局和综合性能方面的结合。
各种形式的进气道在不同攻角下的进气效率

无标题.jpg
进气道在大攻角下的特征,不仅要看位置,还要看捕获面积形状和附属装置。同样是两侧进气,F-4这种斜板横向打开的进气道,相比F-15这种斜板垂直打开的进气道,在攻角超过10度之后效率会下降很快。
damo56030 发表于 2009-9-19 23:02
B-2
很多人认为,眼镜蛇机动对于Su-27系列进气道的考验是大攻角阶段,其实不是,其在整个过程中会短暂进入负攻角状态,此时其翼身组合体过渡段下方安装的进气道效率其实是最低的
今天一来就有点感觉不对,又是内陆潜艇又是大曲的,难道是国庆党提前进驻?
当时我没有惊呆 发表于 2009-3-19 12:36

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