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1946年美苏两大阵营爆发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11:56
假如1946年美苏两大阵营爆发战争

在不考虑1945年双方国民极度渴望和平的民意的情况下,我们假设随着苏联的皮靴踏遍东欧,美国的民意更倾向于麦卡西那样的极端反苏与反共,而苏联也愈加不信任西方盟友。在希腊问题上苏联采取了强硬态度,大力支援希腊人民解放军。在远东,苏军在横扫关东军的推进中没有在38线止步,而是拿下了整个朝鲜半岛。这更加深了美英对其的敌意。在中国,苏联公开支持中共武装,只许中共军队挺进东北,并将缴获的日军武器交给共军。同时苏联出动部分炮兵和装甲力量帮助共军消灭华北地区拒绝向共军缴械的日伪军,导致更多的日军武器落入共军之手。此外,苏联还向中共军队提供了部分苏联武器以及少量缴获的德国武器。在苏联的公开支持下,中共武装迅速发展壮大,战斗力有了质的提高。以上种种更加深了美英对苏联的敌意。双方矛盾越来越深,苏联怀疑美英要动手,于是发动进攻,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1946年春,苏联阵营发起进攻。

战争会怎样进行?

论战争潜力,美国阵营当然有很大的优势,但战争的胜负并不单纯取决于战争潜力。

首先我们看看美国与苏联两大阵营在欧洲的军力情况:

美国阵营在海军上是压倒性的,但水面战斗舰艇和潜艇对于对欧洲战场的大规模地面总体战起的作用不大。

美国阵营在空中力量上的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在欧洲战场的战术空军对比上,双方差距不大。

如果说美国阵营对苏联阵营在空中力量上有很大的优势的话,那么在欧洲战场的地面,西方盟军将处于劣势。苏联阵营将领在和西方盟军作
战时需要适应在敌方空军具有很大的优势的情况下装甲部队的机动作战问题但美国阵营将领会更不适应,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如苏德战场规模
的地面总体战,他们也从没在地面部队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作战,他们的东方对手不仅在地面部队的数量上占优势,更重要的是
从高级将领到士兵普遍具有丰富的作战的经验。与他们的东方对手相比,美英军队从将领到士兵,历练的太少了。

与苏联陆军相比,美国陆军的优势是:

伙食比苏联陆军好,但苏联粮食虽然远不如美国丰富,但军队的基本营养还是能保证的。

新兵训练条件比苏联好,海空军差距明显,但陆军的训练条件两国相差不大,苏联陆军后方训练新兵同样有充足的子弹打,坦克部队同样有
充足的油开动坦克训练。从这1943年开始,苏军从后方派往前线的新兵的训练水准大为提高,从43年起派往前线的步兵平均受训时间是5个
月,炮兵,工兵和装甲 兵是10个月。

美国陆军平均文化程度高,但在二战的技术条件下,陆军一线兵员的文化程度并不起决定作用,否则国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就不是五大主
力,而是青年军。而且苏联的教育程度虽不如美国,但其兵员也不是文盲为主。

虽然美国参加二战的时间并不比苏联晚多少,但其陆军大规模参战要到1943年,超过百万陆军参战要到1944年6月的诺曼底,而且其陆军作
战强度远不如苏联陆军。二战结束时美国陆军兵员的文化程度高,伙食好等优势远不足以抵消苏联陆军的大规模陆战时间长,战争强度大等
战争实践优势。

如果要论高级将领的指挥,装甲部队的使用经验,两国差距更大。比如朱可夫与艾克,科涅夫与布莱德雷,抛开他们的天赋因素不谈,论战
争实践,尤其是指挥大规模陆军作战,与朱可夫和科涅夫相比,艾克和布莱德雷的历练太少了。

1941年的苏联陆军由于大清洗的因素,其兵员素质远不如经过两年大战的德国陆军,但决不低于同期的美国陆军。

1942年苏联陆军由于太多的基干军队被成建制的消灭,其兵员素质落到二战时的最低点。

1943年苏联陆军伤亡同样很大,但成建制的部队被消灭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残酷的东线战场使一大批新兵成了作战经验丰富的骨干,兵员
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低于同期的德国陆军。此时德国陆军的兵员素质处于二战时的巅峰。

1944年苏联陆军的兵员素质开始逐步超过德国陆军.

1945年的苏联陆军的兵员素质达到巅峰,美国陆军受到诺曼底以来一年多西线战场的历练,其兵员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东线德军
兵力远多于西线,再加上“东顶西放”,即使是战争最后一年,苏联陆军受到的战争考验也不是美国陆军可比的。

如果以国民党军类比,苏联陆军就像74师,作战多伤亡大,但兵员受的考验也多,抗战结束后一般被认为五大主力之首。美国陆军有点像胡
宗南的1军,装备和后勤都不错,作战少,伤亡也少,但兵员受的考验也少。抗战结束时兵员素质明显不如74师。

在1945年5月的中欧可以说是大军云集, 在战线西侧的美英军队约500 万,加上自由法国、加拿大等国军队,分布在西欧和意大利的区域内
的西方盟军约700万。而战线东侧的苏联红军则约有700万,加上南斯拉夫、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军队,分布在易北河以东,北海
到黑海的区域内的苏联阵营军队约900万。在作战人员与装备上,西方盟国面对苏联阵营都处于数量上的劣势。

此时,使西方盟军对西线德军产生足够优势的因素都已经不存在或大大削弱了,天空将不再有绝对的制空权,地面优势是东方对手的,苏联
阵营的中高级将领指挥和地面部队的战术质量是强于西方盟军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总的来说,苏联阵营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推平西欧的
企图能否实现在5:5之间。

新的大战爆发具体部署如下:

北部战线的苏军加波兰军队由罗科索夫斯基指挥,VS蒙哥马利指挥的第21集团军群.

中部战线的苏军由科涅夫指挥,VS布莱德雷指挥的第12集团军群.

东南欧战线的苏军加配合苏军作战的部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军队由马利诺夫斯基指挥,VS德弗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群.

南部战线的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军队、希腊人民解放军为主力,加上配属的部分苏联空军、炮兵、装
甲力量VS克拉克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上述部队由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司令铁托元帅统一指挥。

苏联副统帅朱可夫担任欧洲战线的苏军及其东欧国家军队的总司令。

苏联阵营的企图是,以战斗力相对较弱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南部战线唱主角,充分发挥铁托元帅的指挥才能以及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凝
聚力强,善于以弱胜强,善打险仗恶仗的特点,尽可能多的牵制消耗美英的力量,以加强在欧洲正面战场的优势,争取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推平西欧,夺取从荷兰到法国的港口,将美国阵营挡在欧洲大陆的大门之外。

远东战场的苏军及其中共军队、朝鲜人民军由华西列夫斯基担任总司令,朱德、梅列茨科夫、彭德怀为副司令,此时在远东战场的苏军约
200万,中共军队约300万,大部分装备日式武器,部分部队换装了苏式装备。朝鲜人民军以苏式装备为主。苏联阵营远东战场的企图是,尽量吸引美国阵营的武装力量,牵制美国在远东地区精锐而庞大的海军航空兵,不使其调往欧洲战场,确保欧洲战场攻势的胜利。在苏军横扫西欧后,远东战场将转入反攻。国民党军虽然在美国的武装下实力有很大的提高,但国民党军战斗力的增强将被中共军队在苏联的武装下的增强所以抵消,美军的直接介入更被苏军的直接介入所抵消。由于国共双方争气程度的不同,在美苏双方都直接介入的情况下,国民党军将比历史上更快地丢掉中国大陆,这是毫无疑问的。

下面再来谈谈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谈谈二战结束时苏联的人力状况

毫无疑问,苏联在二战中男性青壮年损失很大。1941年苏联拥有3150万20至39岁的男性青壮年,经过四年的战争,苏联损失了约
2000万男性青壮年,但苏联每年新成年的男性青壮年大约200万。所以,在二战结束时苏联拥有男性青壮年2000万左右(相当多在1945年会退出青壮年龄段的人在战争中死亡了),约为同期美国的2/3。需要注意的是,苏联1945年的人力状况比1942年好得多。而当时包括南斯拉夫在内的东欧国家的人口约1.1亿,所以不算中共解放区和朝鲜、蒙古,1945年苏联阵营控制的人口也达到2.8亿左右,而一旦苏联阵营横扫西欧和拿下中国大陆,美国阵营在人力上将由优势转为劣势。

一旦开战在失去西方援助的情况下苏联能否会因为粮食问题崩溃?

1942年苏联农业综合指数为1940年的38%,控制区1.3亿人,1945年苏联农业综合指数为1940年的60%,人口1.67亿,可以看出1945年苏联的粮食情况大大好于最困难的1942年,而二战西方援助的食品换算成粮食仅占苏联战时年平均采购量的2.8%.既然最困难的1942苏联尚且没有因为粮食问题崩溃,粮食问题大大好转的1945年就更不会了。

苏联核武器的进展如何?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场形势,如果前线进展顺利,在得到西欧的人才和工业后苏联核武器的进展还会比历史上提前。

一旦开战,苏联将不可能得到英国的尼恩发动机,其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进展会受到什么影响?

苏联喷气式战斗机的研究在二战之前就已开始,在二战后期随着苏军的推进缴获了大批德国Me262喷气式战斗机的资料和部件,俘获了一批
德国喷气式战斗机的专家。一旦与西方开战,苏联在得不到英国尼恩发动机的情况下米格15的出现将比历史上晚,但在46、47年研制出苏联版的Me262是没有问题的。

再谈谈一旦开战在失去西方援助的情况下苏联如何解决航空汽油和铝的缺口?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在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在具备此项技术也不缺乏原料的情况下,某项产品的数量不是一层不变的常量。举个极端一
点的例子,如果二战时期苏军的裤子由美国包了,那么想象一下没有美国的援助会如何?一种说法是,没有美国援助的裤子,苏军没有裤子
穿,战斗力损失100%,某些人就是这么考虑美援的作用的。另一种说法是,在没有美国负责包苏军的裤子的情况下,苏联会抽调人力、物力自己生产裤子,当然这样苏联其他的生产会受到影响。显然后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苏联不缺生产航空汽油和铝的技术,也不缺生产航空汽油和铝的原料,只是在没有西方援助的情况下需要自己抽调人力、物力生产弥补缺口,这会影响其他的生产,但对苏联整体战力造成的下降绝没有把某项产品的美援份额抽掉并假设苏联不采取任何措施弥补缺口造成的影响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1945年的苏联的工业潜力要比1942年的苏联强得多。

另外再谈谈欧洲的政治局势

20世纪4、50年代不是80年代,二战结束时苏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当时的东欧固然有不少反苏势力,但在当时的东欧乃至西欧向往东方
崇拜社会主义的制度人同样很多。而铁托虽然对苏联有很多不满,但新的世界大战苏联阵营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彻底失败,
所以除非铁托放弃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否则南斯拉夫在苏联和美英同盟之间的选择是没有悬念的。得到苏联武器的武装和后勤供应的南斯
拉夫人民军将极大地支援苏军的战斗,而铁托早就看英国人不爽了,英国军队在苏械武装的南斯拉夫人民军面前会不会成为运输大队长就很
难说了。法共在其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力,拥有数十万武装,一旦苏联阵营的军队逼近巴黎,法共将立即发动总起义。

总结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苏联阵营在欧洲地面部队的军力上是居于优势,而且在战场上也有希望利用这个
优势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击溃欧洲大陆上的西方盟军,夺取从荷兰到法国的港口,将美国阵营挡在欧洲大陆的大门之外。 虽然美国阵营
在战争潜力上占绝对优势,但要说美国阵营必然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没有开战完全是因为美国领导人的仁慈,就不客观了。

比较不利于苏联阵营的估计,苏联方面的赌博失败,没有在半年到1年的时间推平西欧,战局陷入僵持,随着战争的继续,美国及其盟国绝对优势
的综合国力开始发挥作用,接下来就看美英领导人的政治决心了,如果美英愿意付出损失1/3的男性青壮年的代价,经过漫长的战争逆推东欧,
将苏军赶回其1941年的国境线问题不大,如果美英愿意付出损失1/2的男性青壮年的代价,打到莫斯科也是有可能的.

比较有利于苏联阵营的估计,苏联方面的赌博成功,在半年到1年的时间推平西欧,西线盟军大部被歼灭,一部分再次上演"敦刻尔克".如此,即
便美英领导人有不惜代价打下去的决心,也不具备再来一次"诺曼底"的条件,因为这次可没有"东线"帮美英牵制敌陆军主力了.苏军在推平西
欧后抽调部分兵力增援远东,连同远东北地区的苏军以及中共军队拿下中国大陆不成问题.而一旦苏联阵营推平西欧,美英的战略轰炸机因失
去在欧洲大陆的机场就无法威胁苏联的工业核心区,当然部署在英国的轰炸机轰炸西欧还是可以的,但问题是,随着苏联阵营拿下西欧整个工
业水平的提高,美英的战略轰炸会越来越困难,而且对西欧轰炸过多只会把西欧的人心往苏联阵营推.当然由于苏联阵营海军力量薄弱,英国本
土是安全的,美国阵营还是能守住台湾、日本.双方在欧洲和远东都是隔海对峙,谁也无法继续进攻.几年后苏联也爆炸了原子弹,双方议和停
战,在随后的冷战中苏联阵营的力量对比要比史实中有利得多.假如1946年美苏两大阵营爆发战争

在不考虑1945年双方国民极度渴望和平的民意的情况下,我们假设随着苏联的皮靴踏遍东欧,美国的民意更倾向于麦卡西那样的极端反苏与反共,而苏联也愈加不信任西方盟友。在希腊问题上苏联采取了强硬态度,大力支援希腊人民解放军。在远东,苏军在横扫关东军的推进中没有在38线止步,而是拿下了整个朝鲜半岛。这更加深了美英对其的敌意。在中国,苏联公开支持中共武装,只许中共军队挺进东北,并将缴获的日军武器交给共军。同时苏联出动部分炮兵和装甲力量帮助共军消灭华北地区拒绝向共军缴械的日伪军,导致更多的日军武器落入共军之手。此外,苏联还向中共军队提供了部分苏联武器以及少量缴获的德国武器。在苏联的公开支持下,中共武装迅速发展壮大,战斗力有了质的提高。以上种种更加深了美英对苏联的敌意。双方矛盾越来越深,苏联怀疑美英要动手,于是发动进攻,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1946年春,苏联阵营发起进攻。

战争会怎样进行?

论战争潜力,美国阵营当然有很大的优势,但战争的胜负并不单纯取决于战争潜力。

首先我们看看美国与苏联两大阵营在欧洲的军力情况:

美国阵营在海军上是压倒性的,但水面战斗舰艇和潜艇对于对欧洲战场的大规模地面总体战起的作用不大。

美国阵营在空中力量上的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在欧洲战场的战术空军对比上,双方差距不大。

如果说美国阵营对苏联阵营在空中力量上有很大的优势的话,那么在欧洲战场的地面,西方盟军将处于劣势。苏联阵营将领在和西方盟军作
战时需要适应在敌方空军具有很大的优势的情况下装甲部队的机动作战问题但美国阵营将领会更不适应,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如苏德战场规模
的地面总体战,他们也从没在地面部队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作战,他们的东方对手不仅在地面部队的数量上占优势,更重要的是
从高级将领到士兵普遍具有丰富的作战的经验。与他们的东方对手相比,美英军队从将领到士兵,历练的太少了。

与苏联陆军相比,美国陆军的优势是:

伙食比苏联陆军好,但苏联粮食虽然远不如美国丰富,但军队的基本营养还是能保证的。

新兵训练条件比苏联好,海空军差距明显,但陆军的训练条件两国相差不大,苏联陆军后方训练新兵同样有充足的子弹打,坦克部队同样有
充足的油开动坦克训练。从这1943年开始,苏军从后方派往前线的新兵的训练水准大为提高,从43年起派往前线的步兵平均受训时间是5个
月,炮兵,工兵和装甲 兵是10个月。

美国陆军平均文化程度高,但在二战的技术条件下,陆军一线兵员的文化程度并不起决定作用,否则国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就不是五大主
力,而是青年军。而且苏联的教育程度虽不如美国,但其兵员也不是文盲为主。

虽然美国参加二战的时间并不比苏联晚多少,但其陆军大规模参战要到1943年,超过百万陆军参战要到1944年6月的诺曼底,而且其陆军作
战强度远不如苏联陆军。二战结束时美国陆军兵员的文化程度高,伙食好等优势远不足以抵消苏联陆军的大规模陆战时间长,战争强度大等
战争实践优势。

如果要论高级将领的指挥,装甲部队的使用经验,两国差距更大。比如朱可夫与艾克,科涅夫与布莱德雷,抛开他们的天赋因素不谈,论战
争实践,尤其是指挥大规模陆军作战,与朱可夫和科涅夫相比,艾克和布莱德雷的历练太少了。

1941年的苏联陆军由于大清洗的因素,其兵员素质远不如经过两年大战的德国陆军,但决不低于同期的美国陆军。

1942年苏联陆军由于太多的基干军队被成建制的消灭,其兵员素质落到二战时的最低点。

1943年苏联陆军伤亡同样很大,但成建制的部队被消灭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残酷的东线战场使一大批新兵成了作战经验丰富的骨干,兵员
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低于同期的德国陆军。此时德国陆军的兵员素质处于二战时的巅峰。

1944年苏联陆军的兵员素质开始逐步超过德国陆军.

1945年的苏联陆军的兵员素质达到巅峰,美国陆军受到诺曼底以来一年多西线战场的历练,其兵员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东线德军
兵力远多于西线,再加上“东顶西放”,即使是战争最后一年,苏联陆军受到的战争考验也不是美国陆军可比的。

如果以国民党军类比,苏联陆军就像74师,作战多伤亡大,但兵员受的考验也多,抗战结束后一般被认为五大主力之首。美国陆军有点像胡
宗南的1军,装备和后勤都不错,作战少,伤亡也少,但兵员受的考验也少。抗战结束时兵员素质明显不如74师。

在1945年5月的中欧可以说是大军云集, 在战线西侧的美英军队约500 万,加上自由法国、加拿大等国军队,分布在西欧和意大利的区域内
的西方盟军约700万。而战线东侧的苏联红军则约有700万,加上南斯拉夫、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军队,分布在易北河以东,北海
到黑海的区域内的苏联阵营军队约900万。在作战人员与装备上,西方盟国面对苏联阵营都处于数量上的劣势。

此时,使西方盟军对西线德军产生足够优势的因素都已经不存在或大大削弱了,天空将不再有绝对的制空权,地面优势是东方对手的,苏联
阵营的中高级将领指挥和地面部队的战术质量是强于西方盟军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总的来说,苏联阵营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推平西欧的
企图能否实现在5:5之间。

新的大战爆发具体部署如下:

北部战线的苏军加波兰军队由罗科索夫斯基指挥,VS蒙哥马利指挥的第21集团军群.

中部战线的苏军由科涅夫指挥,VS布莱德雷指挥的第12集团军群.

东南欧战线的苏军加配合苏军作战的部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军队由马利诺夫斯基指挥,VS德弗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群.

南部战线的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军队、希腊人民解放军为主力,加上配属的部分苏联空军、炮兵、装
甲力量VS克拉克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上述部队由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司令铁托元帅统一指挥。

苏联副统帅朱可夫担任欧洲战线的苏军及其东欧国家军队的总司令。

苏联阵营的企图是,以战斗力相对较弱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南部战线唱主角,充分发挥铁托元帅的指挥才能以及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凝
聚力强,善于以弱胜强,善打险仗恶仗的特点,尽可能多的牵制消耗美英的力量,以加强在欧洲正面战场的优势,争取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推平西欧,夺取从荷兰到法国的港口,将美国阵营挡在欧洲大陆的大门之外。

远东战场的苏军及其中共军队、朝鲜人民军由华西列夫斯基担任总司令,朱德、梅列茨科夫、彭德怀为副司令,此时在远东战场的苏军约
200万,中共军队约300万,大部分装备日式武器,部分部队换装了苏式装备。朝鲜人民军以苏式装备为主。苏联阵营远东战场的企图是,尽量吸引美国阵营的武装力量,牵制美国在远东地区精锐而庞大的海军航空兵,不使其调往欧洲战场,确保欧洲战场攻势的胜利。在苏军横扫西欧后,远东战场将转入反攻。国民党军虽然在美国的武装下实力有很大的提高,但国民党军战斗力的增强将被中共军队在苏联的武装下的增强所以抵消,美军的直接介入更被苏军的直接介入所抵消。由于国共双方争气程度的不同,在美苏双方都直接介入的情况下,国民党军将比历史上更快地丢掉中国大陆,这是毫无疑问的。

下面再来谈谈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谈谈二战结束时苏联的人力状况

毫无疑问,苏联在二战中男性青壮年损失很大。1941年苏联拥有3150万20至39岁的男性青壮年,经过四年的战争,苏联损失了约
2000万男性青壮年,但苏联每年新成年的男性青壮年大约200万。所以,在二战结束时苏联拥有男性青壮年2000万左右(相当多在1945年会退出青壮年龄段的人在战争中死亡了),约为同期美国的2/3。需要注意的是,苏联1945年的人力状况比1942年好得多。而当时包括南斯拉夫在内的东欧国家的人口约1.1亿,所以不算中共解放区和朝鲜、蒙古,1945年苏联阵营控制的人口也达到2.8亿左右,而一旦苏联阵营横扫西欧和拿下中国大陆,美国阵营在人力上将由优势转为劣势。

一旦开战在失去西方援助的情况下苏联能否会因为粮食问题崩溃?

1942年苏联农业综合指数为1940年的38%,控制区1.3亿人,1945年苏联农业综合指数为1940年的60%,人口1.67亿,可以看出1945年苏联的粮食情况大大好于最困难的1942年,而二战西方援助的食品换算成粮食仅占苏联战时年平均采购量的2.8%.既然最困难的1942苏联尚且没有因为粮食问题崩溃,粮食问题大大好转的1945年就更不会了。

苏联核武器的进展如何?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场形势,如果前线进展顺利,在得到西欧的人才和工业后苏联核武器的进展还会比历史上提前。

一旦开战,苏联将不可能得到英国的尼恩发动机,其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进展会受到什么影响?

苏联喷气式战斗机的研究在二战之前就已开始,在二战后期随着苏军的推进缴获了大批德国Me262喷气式战斗机的资料和部件,俘获了一批
德国喷气式战斗机的专家。一旦与西方开战,苏联在得不到英国尼恩发动机的情况下米格15的出现将比历史上晚,但在46、47年研制出苏联版的Me262是没有问题的。

再谈谈一旦开战在失去西方援助的情况下苏联如何解决航空汽油和铝的缺口?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在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在具备此项技术也不缺乏原料的情况下,某项产品的数量不是一层不变的常量。举个极端一
点的例子,如果二战时期苏军的裤子由美国包了,那么想象一下没有美国的援助会如何?一种说法是,没有美国援助的裤子,苏军没有裤子
穿,战斗力损失100%,某些人就是这么考虑美援的作用的。另一种说法是,在没有美国负责包苏军的裤子的情况下,苏联会抽调人力、物力自己生产裤子,当然这样苏联其他的生产会受到影响。显然后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苏联不缺生产航空汽油和铝的技术,也不缺生产航空汽油和铝的原料,只是在没有西方援助的情况下需要自己抽调人力、物力生产弥补缺口,这会影响其他的生产,但对苏联整体战力造成的下降绝没有把某项产品的美援份额抽掉并假设苏联不采取任何措施弥补缺口造成的影响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1945年的苏联的工业潜力要比1942年的苏联强得多。

另外再谈谈欧洲的政治局势

20世纪4、50年代不是80年代,二战结束时苏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当时的东欧固然有不少反苏势力,但在当时的东欧乃至西欧向往东方
崇拜社会主义的制度人同样很多。而铁托虽然对苏联有很多不满,但新的世界大战苏联阵营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彻底失败,
所以除非铁托放弃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否则南斯拉夫在苏联和美英同盟之间的选择是没有悬念的。得到苏联武器的武装和后勤供应的南斯
拉夫人民军将极大地支援苏军的战斗,而铁托早就看英国人不爽了,英国军队在苏械武装的南斯拉夫人民军面前会不会成为运输大队长就很
难说了。法共在其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力,拥有数十万武装,一旦苏联阵营的军队逼近巴黎,法共将立即发动总起义。

总结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苏联阵营在欧洲地面部队的军力上是居于优势,而且在战场上也有希望利用这个
优势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击溃欧洲大陆上的西方盟军,夺取从荷兰到法国的港口,将美国阵营挡在欧洲大陆的大门之外。 虽然美国阵营
在战争潜力上占绝对优势,但要说美国阵营必然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没有开战完全是因为美国领导人的仁慈,就不客观了。

比较不利于苏联阵营的估计,苏联方面的赌博失败,没有在半年到1年的时间推平西欧,战局陷入僵持,随着战争的继续,美国及其盟国绝对优势
的综合国力开始发挥作用,接下来就看美英领导人的政治决心了,如果美英愿意付出损失1/3的男性青壮年的代价,经过漫长的战争逆推东欧,
将苏军赶回其1941年的国境线问题不大,如果美英愿意付出损失1/2的男性青壮年的代价,打到莫斯科也是有可能的.

比较有利于苏联阵营的估计,苏联方面的赌博成功,在半年到1年的时间推平西欧,西线盟军大部被歼灭,一部分再次上演"敦刻尔克".如此,即
便美英领导人有不惜代价打下去的决心,也不具备再来一次"诺曼底"的条件,因为这次可没有"东线"帮美英牵制敌陆军主力了.苏军在推平西
欧后抽调部分兵力增援远东,连同远东北地区的苏军以及中共军队拿下中国大陆不成问题.而一旦苏联阵营推平西欧,美英的战略轰炸机因失
去在欧洲大陆的机场就无法威胁苏联的工业核心区,当然部署在英国的轰炸机轰炸西欧还是可以的,但问题是,随着苏联阵营拿下西欧整个工
业水平的提高,美英的战略轰炸会越来越困难,而且对西欧轰炸过多只会把西欧的人心往苏联阵营推.当然由于苏联阵营海军力量薄弱,英国本
土是安全的,美国阵营还是能守住台湾、日本.双方在欧洲和远东都是隔海对峙,谁也无法继续进攻.几年后苏联也爆炸了原子弹,双方议和停
战,在随后的冷战中苏联阵营的力量对比要比史实中有利得多.
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苏联承受得起继续世界大战的压力吗?
楼主在东欧问题上纯粹是一厢情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这些国家当初为什么跟着德国打苏联,就是历史积淀的民族仇恨和恐惧,  二战末期为了逃脱战败国的命运而反戈一击打德国,如果是苏联和西方开战,这些国家最低限度也会保持中立, 更不可能把自己的人力物力配合苏联。
所以楼主基于这一假设所设想的苏军在欧洲战场有什么地面部队的优势以及人力资源的优势,根本就不成立。
]]
1946年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对国民党可是还处于劣势,想很快就转为优势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美国放手大规模援助国民党的情况下,那更是不可能, 苏联援助物资的能力和美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还有一个问题,当初苏军之所以能在中国问题上有发言权和影响能力,就是靠欧战结束后用几个月的时间把在欧洲的精锐部队调到欧洲,如果想在欧洲开战,这些部队抽调走必然大大影响战斗力。
楼主不要算欧洲战场时,把这些部队算上, 算亚洲战场时,也把这些部队算上
]]
打起来跟德国差不多,一对N。

两大阵营实力相差悬殊,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
真要开打,没准中日都会结盟去西伯利亚捞点残羹剩饭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9-3-14 13:50 发表
楼主在东欧问题上纯粹是一厢情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这些国家当初为什么跟着德国打苏联,就是历史积淀的民族仇恨和恐惧,  二战末期为了逃脱战败国的命运而反戈一击打德国,如果是苏联和西方开战,这些国家 ...


东欧国家的执政者无论是出于共产主义的信仰还是自身利益的考虑都会站在苏联一边。

论总体军力,当然是美国阵营占优,但在欧洲可未必。算西线盟军就把法、加等国军队算上,算苏联阵营就单算苏军可不客观。

二战结束时苏联陆军最大的优势不是有多少斯大林3坦克,而是经过四年残酷的东线战争其军队高级将领指挥水平,基层指战员战术质量都非常高。而英美陆军在战争中得到的考验就少得多。久经沙场出精锐,自古如此。

40年5月德国陆军在兵员、武器数量都少于英法盟军的情况下速胜,靠的就是将领、兵员素质的优势。要是拼国力消耗,德国怎么也不是英国+法国的对手。

当然,说苏联阵营必然能在一年内推平西欧也未必,成功的把握50%。

苏联对共军的支援当然比不了美国支援国军,但问题是苏联支援共军一门炮抵美国支援国军10门,这是由于受援方争气程度决定的
真打世界大战,光铁托的80多万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得到苏联武器武装后就够英美头疼的。
]]
原帖由 乌克兰第1方面军 于 2009-3-14 20:37 发表
真打世界大战,光铁托的80多万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得到苏联武器武装后就够英美头疼的。

7000万德国人和4000万法国人被美英的武器和石油重新武装又将如何呢
斯大林同志没有把红旗席卷西欧暴露出他是帝国主义间谍的真面目
要论历史,美国还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呢。20世纪4、50年代不是80年代,二战结束时苏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当时的东欧固然有不少反苏势力,但在当时的东欧乃至西欧向往东方崇拜社会主义的制度人同样很多。而铁托虽然对苏联有很多不满,但新的世界大战苏联阵营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彻底失败,所以除非铁托放弃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否则南斯拉夫在苏联和美英同盟之间的选择是没有悬念的。

诺曼底之后德军对付苏联的部队也是西线的几倍,质量更是大大超过,你说苏联新兵和美国新兵得到的锻炼有没有区别。

从诺曼底到柏林,苏军和西线盟军推进的地盘基本相当,所不同的是德军在东线的野战陆军是西线的2到3倍,还有大量仆从国军队,再加上战争末期的东顶西放,哪边指挥水平和兵员战术质量高,只要不带偏见答案很明显。

另外,43年苏军就很少有成建制的部队被消灭,到战争结束时库尔斯克战役前参军的至少有300万。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9-3-14 20:50 发表

7000万德国人和4000万法国人被美英的武器和石油重新武装又将如何呢


美国国力再强,生产武器并运到欧洲也需要时间。到那时候,苏联阵营的军队已经凭借部队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在法共起义的配合下把红旗插上巴黎了。
原帖由 乌克兰第1方面军 于 2009-3-14 21:14 发表


美国国力再强,生产武器并运到欧洲也需要时间。到那时候,苏联阵营的军队已经凭借部队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在法共起义的配合下把红旗插上巴黎了。

数字已经给你摆在那里,苏军哪里有什么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 600万对600多万,能有多少优势?
苏联在战争期间大量依靠美英援助的装备和战略物资,到这个时候倒是真的没有什么余力去武装并不齐心的小兄弟了。
194505波共领导的40多万军队,基本苏械化。

铁托80多万南军,其广大指战员长期艰苦斗争的考验,内部凝聚力强,擅打险仗、恶仗,得到苏联武器武装后英国、法国军队在他们面前会不会成为运输大队长很难说啊。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都各有40、50万军队,很多东线战争的骨干还在。
]]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9-3-14 21:20 发表

数字已经给你摆在那里,苏军哪里有什么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 600万对600多万,能有多少优势?
苏联在战争期间大量依靠美英援助的装备和战略物资,到这个时候倒是真的没有什么余力去武装并不齐心的小兄弟了。


扯淡,40多万波兰军队,80多万南军等被你吃了?要么单算苏美,那就是670万对370万。

不考虑苏联工业体系的完整简单比较某种物质美援的比重意义不大,那个假设苏军裤子全由美国援助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另外1945年的苏联整体工业实力是1942年的1.5倍。

打苏联真要是这么容易,还真当杜鲁门是共谍啊
原帖由 乌克兰第1方面军 于 2009-3-14 21:21 发表
194505波共领导的40多万军队,基本苏械化。

铁托80多万南军,其广大指战员长期艰苦斗争的考验,内部凝聚力强,擅打险仗、恶仗,得到苏联武器武装后英国、法国军队在他们面前会不会成为运输大队长很难说啊。

罗 ...

波兰的抵抗力量长期只是零散的抵抗,根本没有大规模常规战争的经验和技巧,南斯拉夫的军队稍好点,但在本土打打游击战还可以,还想去和英军法军比现代化大规模机械化战争的能力, 你也太能YY了
原帖由 乌克兰第1方面军 于 2009-3-14 21:26 发表


扯淡,40多万波兰军队,80多万南军等被你吃了?要么单算苏美,那就是670万对370万。

不考虑苏联工业体系的完整简单比较某种物质美援的比重意义不大,那个假设苏军裤子全由美国援助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另外 ...

200多万英军加军被你吃了? 在欧洲美军没那么多又不是因为美国运不过去供应不上,是因为有盟军负责部分战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
南斯拉夫那点军队你以为走出国门远征的能力有多强么?
美国援助的东西可远不止是你说的裤子那么简单吧, 单是军用卡车,就决定了苏军连自己的战略调动和补给都成问题,更不要说不可靠的小兄弟,  苏联的汽车工业是什么状况用我说给你么?
]]
我就敢说,在中欧平原,同等数量下得到美援的法军\英军根本不是得到苏联武器武装的南军的对手.

这从内部凝聚力,指战员素质相似的中共军队在条件稍有改善的情况下就能把美军和美国武装的酣军赶到三八线就是证明.

要单纯比工业\战争潜力,国共内战怎么也是解放军输,1940西线战役怎么也是德国输.
原帖由 乌克兰第1方面军 于 2009-3-14 21:34 发表
我就敢说,在中欧平原,同等数量下得到美援的法军\英军根本不是得到苏联武器武装的南军的对手.

这从内部凝聚力,指战员素质相似的中共军队在条件稍有改善的情况下就能把美军和美国武装的酣军赶到三八线就是证明.

...

你是真敢吹, 在中欧平原英国的机械化部队还打不过南斯拉夫的游击队,哈哈
中国军队以那么英勇的奋战,对付数量大大劣势的美军,尚且无法下平原去和美军对抗, 整个后两年只能依托山地工事抵抗, 到你口里,铁托的游击队直接就上平原上把英军打垮了,哈哈
]]
记得以前看过日本架空VS德国的故事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9-3-14 21:28 发表

波兰的抵抗力量长期只是零散的抵抗,根本没有大规模常规战争的经验和技巧,南斯拉夫的军队稍好点,但在本土打打游击战还可以,还想去和英军法军比现代化大规模机械化战争的能力, 你也太能YY了

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不受苏联控制的波兰会朝谁开枪
1个月之内不能把盟军的一线机场推后到英法一带,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会大大下降…………

德国其实是被战略轰炸炸降的。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9-3-14 21:31 发表

200多万英军加军被你吃了? 在欧洲美军没那么多又不是因为美国运不过去供应不上,是因为有盟军负责部分战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
南斯拉夫那点军队你以为走出国门远征的能力有多强么?
美国援助的东西可远不止是你 ...


我的原文已经把在欧洲的英军算进去了,还是那句话,算英军那边就得算南军,要么单比美苏,别搞双重标准。

以苏联的完整工业体系,没有哪个美援物资是不能生产的,所以裤子理论是成立的。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9-3-14 21:49 发表

这句话很典型的表现出你对历史的一知半解, 1940年德国与英法之和的工业潜力相当,人口也接近, 根本就不是什么必输
1938年加工工业占世界的比重, 英国是9.2%,法国是4.5%,合计13.7%, 德国是13.2%, 并不逊色, ...



英法这边还有荷兰、比利时等国,英国还有广大的殖民地,总而言之这一仗证明唯战争潜力不可取。
]]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9-3-14 21:31 发表
而且我说了,真打起来,你是不是打算无视7000万极度仇视苏联的德国人呢?
几百万成建制的德军就在战俘营里等着呢,波兰和南斯拉夫的那些游击队还想把这只机械化高手部队打垮么?


战争末期投降西方的德军没多少精锐,苏联这边也有300万战俘,而且精锐的比例高得多。

更关键的是,等美英想到武装德军战俘时,苏联阵营的军队已经把红旗插上巴黎了。那些德军战俘要参加德共领导的军队在苏联一方作战了。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9-3-14 21:31 发表
而且我说了,真打起来,你是不是打算无视7000万极度仇视苏联的德国人呢?
几百万成建制的德军就在战俘营里等着呢,波兰和南斯拉夫的那些游击队还想把这只机械化高手部队打垮么?

德国人一样仇视英美啊。
几百万德军重新武装,英美没这个胆量。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9-3-14 21:24 发表

你这是研究历史的态度吗? 连美国是英国殖民地都冒出来了
东欧从统治阶层到民众的历史情感都决定了其对苏联的敌视是绝对主流的, 就在20年前,波兰人已经在毕苏斯基的领导下狠狠的教训了苏联红军,就在昨天,罗马 ...

敌视的主要是波兰和罗马尼亚,前者被俄罗斯瓜分过,后者被割去摩尔达维亚。
其他东欧民族对苏联并无敌视,相反很多都把俄罗斯看成是斯拉夫兄弟。
原帖由 乌克兰第1方面军 于 2009-3-14 23:54 发表


我的原话是,同等数量下苏联装备的南军能打败同等数量的英军。

数量大大劣势的美军?原来几十万装备水平超过志愿军的韩军不能算人?

朝鲜战争后期,中朝军队数量优势不过3:2。

你是不读历史就会YY
韩国军队装备水平是在什么时候超过志愿军的,训练水平又是什么时候上来了,你以为美军刚向北推进到北韩境内就把几十万韩国农民变成现代化军队了?
等到后期韩国军队装备和训练跟上后,战斗力也跟上了,并不比志愿军差太多

至于你那南斯拉夫人比英军战斗力高的神话还是你自己留着享用吧
原帖由 dzhiqiong 于 2009-3-15 00:36 发表

德国人一样仇视英美啊。
几百万德军重新武装,英美没这个胆量。

战争后期德国军人领受的命令都是尽量到西线向美英投降, 德国高层也幻想的是和西方媾和,  德国与西方合作不存在根本性问题,  尤其是在面对被俄国人征服的恐怖前景时,德国人必然死心塌地的和英美协同作战,这个没什么难想象的
原帖由 乌克兰第1方面军 于 2009-3-14 23:50 发表



英法这边还有荷兰、比利时等国,英国还有广大的殖民地,总而言之这一仗证明唯战争潜力不可取。

荷兰比利时在军事重工业方面基本可以无视,
即使加上殖民地,英法也只是略高于德国及其征服的波兰,奥地利,捷克等中东欧地区, 这属于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的对抗
而真正战争潜力大大超出的是美英法德加澳这样的联盟相对于苏联,这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
原帖由 dzhiqiong 于 2009-3-15 00:41 发表

敌视的主要是波兰和罗马尼亚,前者被俄罗斯瓜分过,后者被割去摩尔达维亚。
其他东欧民族对苏联并无敌视,相反很多都把俄罗斯看成是斯拉夫兄弟。

这一地区总共才有几个国家?
从北到难,芬兰仇视俄国,波兰仇视,罗马尼亚仇视,德国不用说,和德国人有很强认同感的奥地利人,匈牙利人也反抗俄国的通知, 剩下的不就只是一个保加利亚算是没那么仇恨,但也绝不是喜欢, 说来说去,楼主也只能靠南斯拉夫的几十万游击队去横扫英法德了;P
原帖由 乌克兰第1方面军 于 2009-3-14 23:59 发表


战争末期投降西方的德军没多少精锐,苏联这边也有300万战俘,而且精锐的比例高得多。

更关键的是,等美英想到武装德军战俘时,苏联阵营的军队已经把红旗插上巴黎了。那些德军战俘要参加德共领导的军队在苏联一 ...

战争后期大批德国部队都是向西投靠英美, 而且美英可以武装德国,苏联人绝对不敢,这是根本性的民族认同的问题

前面数字摆的清清楚楚,美英加当时在西线境内600万现代化大军, 就被你一个牛皮吹没了,你既然只关心YY,不关心实际,你也不要伪装成讨论历史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