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王二羽:「出海」机制与中国地缘政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7:29:18
出海」机制与中国地缘政治

                   王二羽(中国国家统计局)
【大公报】1999/6/30

   一西欧「一小对众小」地缘政治特点决定了西方海洋文明体系的形成:  所谓「一小对众小」是指,一小岛国──英国对应欧洲大陆上诸小国进行岛陆文明营养交换(文明营养是指那些有利於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方面面。)的欧洲地缘政治特点。在欧洲大陆并立着面积大小相仿的众小国,各国相对整个欧洲形成了独立的地方利益。国与国之间在综合国力上势均力敌,利益相互联系紧密。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下,一方面,岛国英国就有条件以平等的一员身份参与其间进行交往;另一方面,半岛国家、地中海国家也带有明显的海洋性质。在中世纪,地中海海洋贸易北上顺沿欧洲西海岸,受之影响,一些欧洲国家竞相发展海外贸易,国内形成「出海」机制。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英国的岛国地缘政治危机相对大陆国家而言表现得更为强烈、持久,因无条件扩张疆域来维系「旧制」,英国为了生存,不得不走上了一条现实的、灵活的自由发展之路,寻求一种自由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空间以及与之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对外贸易中,英国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经济结构,动摇了社会基础,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诞生,成为海洋文明国家的典型。西欧国家纷纷走向海洋、走向全球,发展自由市场经济,更赖於幸逢美洲大陆,占尽殖民地利,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世界 围内的建立。

  英国的地理位置与大陆欧洲贴得很近。南以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多佛尔海峡一般宽30~40公里,最窄处仅28.8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从欧洲大陆进入英伦叁岛的便捷海路。许多海湾深楔陆地,使英国境内无一处距海超过120公里,且多天然良港。

  在岛国(英国)与大陆各个国家实力相当的欧洲,英国与欧洲大陆较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既是欧洲国家,同欧洲大陆上的诸国一样时时感受到他国的威胁,但有时又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员员没有向他国开疆拓土的馀地。在有限的土地上,依靠旧的、封建制度下的农业生产方式毕竟无法获得取之不尽的财富用於对外作战。
这使英王与封建贵族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过早地(相对於大陆国家)暴露并激化。正如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书中所说,「资源被更有效地利用,以便从世界经济体的贸易和财政的中心地位中获益。这一点,在英国赋予拥有土地的阶级走向一种完全可转让的土地制度;而在波兰(甚至可以说在法国南部)这种情况却
限制了向这一方向转变。」事实上,16世纪,英国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了极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就全体说,法兰西土地的耕作与改良,逊於英格兰。法国从法律上从未给予农业以直接的奖励。」英国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这样,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以後的工业化就成为了英国的必由之路。而此时
的法国,作为大陆国家自然有着难以割舍的大陆情结:东北部及首都──被大片的土地所吸引,西北部及西部则被新的欧洲世界经济体及大西洋、波罗的海贸易吸引。「法国的政治表现为海路发展派和陆路发展派之间不甚明确的紧张关系。法国与英国的关键性不同之处在於,後者确立海上发展取向同建立强大的政体与民族经济的
愿望是相互兼容的。而法国由於其地理环境的原因,这些选择有点相互抵触。」

  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海军成为了赢得殖民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在各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欧洲,一直专注於海军发展的英国终於脱颖而出。英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海洋国家。岛国地缘政治、经济危机形成综合国力优势的巨大压力,反迫使英国绝处逢生,把英国带入了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新走向。而其他大陆国家如法国、
荷兰、德国,甚至半岛国家如丹麦、西班牙、葡萄牙,都也不得不有大陆情结,但都没有也不可能像英国那样专心致志地发展海军。在世界海军界享有盛誉的美国战略家马汉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处於这样一个位置上,即既用不着被迫在陆地上奋起自卫,也不会被引诱通过陆地进行领土扩张,那麽,由於其面向大海的目的的单
一性,与一个其四周边界皆为大陆的民族相比,它就具备了一种优势。这一点,作为一个海洋强国,英国就拥有对於法国与荷兰的巨大优势。」欧洲诸国在战略上长期的相互对峙,当遇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强大利益驱动後,最终导致各国国内「出海」机制形成,并走向对外殖民扩张。这又以英国为最具代表性:英法战略上长期的对峙,导致英国在荷兰、西班牙等国开辟海外多条航线和殖民地的示 效应下转向对外殖民扩张,且态度最为坚决,这主要由其岛国国情使然。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英国的岛国地缘政治经济危机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世界 围内的建立。1763年的《巴黎条约》标志着英国在同法国的百年斗争中取得最终的优势,并继承了荷兰的海外霸权。

  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文明营养交换关系是双向的、形式多样的、频繁充分的。贸易、人员往来、战争、联姻等种种形式的文明营养交换既发生在欧陆诸国之间,也发生在岛国英国与欧陆国家之间。也就是说,从地理上分,欧陆自身存在一个文明营养交换的循环体系,而岛国英国与欧陆间也存有一个文明营养交换的循环体系,这就像一个小齿轮与一个轮系(由一系列轮子组成的传动系统)构成的齿轮传动。英国的历史就是英国与欧洲大陆不断地进行充分的文明营养交换的历史。到了13-17世纪,人类进步的文明成果在英国岛国地缘政治、经济危机的作用下得到总结提炼,英国为满足国力增长要求,在实现一系列西方文明成果的最优配置後,终於升华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并成为现代国家的典 。欧洲这种岛陆间的文明营养循环,使其社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最终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圣地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中心(美国是当代中心)。

  二东方「一小对一大」的地缘政治特点决定了东方大陆文明体系的形成

  所谓「一小对一大」是指,一小岛国日本对应一大陆国家──中国进行岛陆文明营养交换的东亚地缘政治特点。中国是东亚大陆唯一的大国,小岛国日本孤陷大陆之外,东亚岛陆间形成了相互割裂的格局。大陆与日本在地理上的距离是一个绝不能忽视的问题。日本距大陆比较远,北隔日本海、南隔黄海与欧亚大陆相望。欧
亚大陆与日本较近的地方也仅是这个大陆的突出部分、略狭长的朝鲜半岛。这一点不像英国: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有着较大的亲和面。中日间所谓「一衣带水」实际是:朝鲜海峡是日本与大陆最沾边的地方,而朝鲜海峡比多佛尔海峡要宽不少。另外,在日本附近,也没有像地中海那样适於海洋贸易发展的环境:北方是中国的
库页岛;遥远的西南方,是地处热带的岛国(今菲律宾);东方更是无际的太平洋。这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日本在历史上长期的与世隔绝。

  由於不具备发展海洋贸易的自然地理环境,近代之前的中国与海外的商业贸易主要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进行。中国的海洋贸易因与「大一统」的统治体系相冲突,存在着发展受限制、影响小等许多问题,难以形成大气候。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大陆国家,而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国力相差悬殊,这使日本很难以
一个平等者的身份与中国交流。「一小对一大」的格局,使中国得以专注於国内的统治,而无须应付来自海洋的挑战。

  尽管日本具备缘於岛国地缘危机的先天「出海」动力,但西向被强大的「大一统」的超级封建帝国──中国所压制;东向被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所阻隔,从而陷入「锁国」的孤独状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十五、十六世纪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世界 围内产生的时期,日本与大陆的经济贸易联系不像英国与欧
陆诸国关系那样有着丰富的选择性。日本对明代中国出口的产品是:纯铜、硫磺、摺扇、屏风、画轴、腰刀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原料大多可以就地取材,一时难以形成外向型经济,因为它用不着来料加工。造成日本产品 围如此狭小的原因,一是市场选择的 围有限,即主要是中国大陆;二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多火山、地震,资源贫乏,所以只能因地制宜。由於这些经自然和地缘选择的产品对占用土地的要求不高,对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较小,因此,这种产业经济也就难以像英国的「圈地运动」那样强烈地冲击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相反还对封建权威有着较强的依赖。这个时期的日本与英国的不同之处主要在於,英国的对外贸易与自身经济产业的外向发展配合较好,最终对英国的资产阶级变革产生重要影响,迫使君权不得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而日本的产业经济发展相对其对外贸易来说明显滞後,这使日本封建制度的保守状态得以维持,结果是闭关锁国。一般来说,古今中外,统治者在仍有利可图时,绝不会轻易放弃现有的特权、既得利益,去主动变革制度。因为新鲜事物对他们来说总是不可测的。虽然德川家族表现得热衷於对外贸易,并在一段时间内对基督教传教士表示友好,但当其感到这一切危及自身的统治秩序时,便开始保守起来,采取了封闭政策。实施这一国策的好处是,既能保持国内的政治稳定,又能做到有利可图。

  日本武士道的出现,也与得到较少的新制度「营养」有关。日本出现尚武精神──武士道,这是其国情决定的。在中国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坐天下」,因为中国太大了,很难想像统治者终日疲於四处征战。所以,人治也符合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但日本就不同了,因国家小,「马上坐天下」是做得到的。19世纪,面对西方列强的挑战,日本作为地域狭小的岛国,毫无退路,终於将自己独特的、经过扬弃的儒家传统──武士道与西方现代性相结合,通过「维新」改革走向近代,最终成就了对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大陆大国的有效挑战。

  中国背靠青藏高原和大面积的荒漠,面向茫茫无际的太平洋,有着连成一个整体的广阔平原和优越的农耕条件。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在与世隔绝中自得其得乐地醉心於大陆农业文明。中国在政治上,依靠道德高尚的圣贤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把人治与礼治、德政结合起来;在经济上,则表现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的这种封闭孤独,还曾一度被不明就里的西方人视为「神秘」。这层神秘的面纱直到1840年被西方的利炮击破时,面纱两边的人才如梦方醒。其实西方海洋文明以隆隆炮声给中国提供的「叫早服务」,早在16世纪初殖民主义者沿着「新航路」向东方扩展时就开始了。1553年,葡萄牙人非法窃据了澳门。1626年,西班牙人侵占了台北的基隆和淡水;1642年,荷兰人又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英国於1637年闯入广东,炮轰虎门。尽管西方列强纷纷袭来,但中国仍在酣睡。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陆缘政治危机,多来自於中原北方游牧民族,少有来自海洋的地缘政治危机,中国缺乏作为濒海大陆国家对地缘政治的起码认识,对来自海洋的威胁估计不足,对西方的海洋挑战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也没有深刻的反省。

  总的说来,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封建帝王时代,中国广阔的疆域弱化了地缘政治危机对之的压力。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中国四万万众向成一片散沙」,这影响到中、日在同时遭西方海洋文明的挑战时,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来自西方文明的挑战,较小的危险在日本竟导致了更大的恐慌。这是因为,日本面积较小,西方的到来,便立即威胁到全境,不论是幕府活动的中心江户还是首都京都,各地人们的危机意识几乎相差无几。所以,从一开始,外国列强便被描写成为一个真正的威胁。在整个这个时代,人们都可以意识到在外来威胁面前,角逐领导权的人也都把保持日本的身份地位经常放在心上。正是在这种岛国地缘政治危机的影响下,日本以天皇汇聚了民族凝聚力,废除了幕府,完成了现代革命。而中国的情况却不然,麻烦最初发生在远离首都的广州,由广大国土面积提供的政策回旋馀地,使中国皇帝错误地认为,有条件利用割地的办法拒洋人於边境地区,但这一次,西方要的却是全境。显然,在那个时代,大国的地缘政治危机作用相对於面对强敌的岛国而言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叁·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上述比较,本文揭示了导致中国近代、甚至今日落後的重要原因──缺乏有利国家「出海」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国内「出海」机制。即在外力方面,「一小对一大」的东亚地缘政治特点,造成中、日间在国力上的悬殊差距,使得中国缺乏来自海洋国家的有效挑战,未使中国产生外向发展的应力;而在内力方面,封建皇权
专制的「大一统」国家管理模式又阻碍了国内形成「出海」机制,国内缺乏由於地区间为竞相发展,而把大陆上的对手向海洋挤压这种地区间相互形成的排斥力。「大一统」的传统统治模式使这两种对「出海」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内力和外力均显得微不足道。而中国适於农耕文明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又只能生长出「大一统」
的所谓「一大」的国家管理模式。由於中、日间文明营养交换的不充分,导致的结果与英国等西欧国家相比差异极大。这两个国家断绝了与海洋的缘分,均失去了主动走向世界的最佳时机。而欧洲「一小对众小」的地缘政治特点以及与地中海较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西方国家有适於向海洋发展的外部环境。较小的国土面积使得
地缘政治危机作用明显,有利国内阶级矛盾的成熟发展,各国在充分的文明营养交换下,在相互影响下,形成国内「出海」机制。

  中国的地缘政治危机从16世纪起,随着葡萄牙人的到来,就开始由陆缘危机转向海缘危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海缘政治危机形势一次比一次严峻。近百年来的屈辱史,使中国一天比一天强烈地感觉到来自海洋国家的威胁,今天的局势(日本参议院通过日美合作防卫指针相关法案、美国拟将台湾纳入
战区导弹防御体系、南沙群岛争端)再次明白地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中国已被迫要重视海洋,这说明中国已具备了走向海洋的外部环境,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努力靠人为来营造国内「出海」机制。应在保持「大一统」的前提下,将西方的自由、民主、科学精神与中国的儒家宗族思想结合,走上一条地方能相对灵活发展、自治的
现代海洋国家发展之路。这样做,第一,可以在对外交往中,靠「大一统」增加讨价还价的砝码,同时,形成国内「出海」机制;第二可以在避免分裂、给他人可乘之机的基本框架下,充分的建立民主机制。在不危害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在不同层次上适应当今世界体系的需要,实现在现有世界体系下国家最大限度的发展。出海」机制与中国地缘政治

                   王二羽(中国国家统计局)
【大公报】1999/6/30

   一西欧「一小对众小」地缘政治特点决定了西方海洋文明体系的形成:  所谓「一小对众小」是指,一小岛国──英国对应欧洲大陆上诸小国进行岛陆文明营养交换(文明营养是指那些有利於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方面面。)的欧洲地缘政治特点。在欧洲大陆并立着面积大小相仿的众小国,各国相对整个欧洲形成了独立的地方利益。国与国之间在综合国力上势均力敌,利益相互联系紧密。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下,一方面,岛国英国就有条件以平等的一员身份参与其间进行交往;另一方面,半岛国家、地中海国家也带有明显的海洋性质。在中世纪,地中海海洋贸易北上顺沿欧洲西海岸,受之影响,一些欧洲国家竞相发展海外贸易,国内形成「出海」机制。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英国的岛国地缘政治危机相对大陆国家而言表现得更为强烈、持久,因无条件扩张疆域来维系「旧制」,英国为了生存,不得不走上了一条现实的、灵活的自由发展之路,寻求一种自由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空间以及与之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对外贸易中,英国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经济结构,动摇了社会基础,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诞生,成为海洋文明国家的典型。西欧国家纷纷走向海洋、走向全球,发展自由市场经济,更赖於幸逢美洲大陆,占尽殖民地利,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世界 围内的建立。

  英国的地理位置与大陆欧洲贴得很近。南以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多佛尔海峡一般宽30~40公里,最窄处仅28.8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从欧洲大陆进入英伦叁岛的便捷海路。许多海湾深楔陆地,使英国境内无一处距海超过120公里,且多天然良港。

  在岛国(英国)与大陆各个国家实力相当的欧洲,英国与欧洲大陆较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既是欧洲国家,同欧洲大陆上的诸国一样时时感受到他国的威胁,但有时又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员员没有向他国开疆拓土的馀地。在有限的土地上,依靠旧的、封建制度下的农业生产方式毕竟无法获得取之不尽的财富用於对外作战。
这使英王与封建贵族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过早地(相对於大陆国家)暴露并激化。正如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书中所说,「资源被更有效地利用,以便从世界经济体的贸易和财政的中心地位中获益。这一点,在英国赋予拥有土地的阶级走向一种完全可转让的土地制度;而在波兰(甚至可以说在法国南部)这种情况却
限制了向这一方向转变。」事实上,16世纪,英国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了极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就全体说,法兰西土地的耕作与改良,逊於英格兰。法国从法律上从未给予农业以直接的奖励。」英国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这样,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以後的工业化就成为了英国的必由之路。而此时
的法国,作为大陆国家自然有着难以割舍的大陆情结:东北部及首都──被大片的土地所吸引,西北部及西部则被新的欧洲世界经济体及大西洋、波罗的海贸易吸引。「法国的政治表现为海路发展派和陆路发展派之间不甚明确的紧张关系。法国与英国的关键性不同之处在於,後者确立海上发展取向同建立强大的政体与民族经济的
愿望是相互兼容的。而法国由於其地理环境的原因,这些选择有点相互抵触。」

  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海军成为了赢得殖民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在各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欧洲,一直专注於海军发展的英国终於脱颖而出。英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海洋国家。岛国地缘政治、经济危机形成综合国力优势的巨大压力,反迫使英国绝处逢生,把英国带入了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新走向。而其他大陆国家如法国、
荷兰、德国,甚至半岛国家如丹麦、西班牙、葡萄牙,都也不得不有大陆情结,但都没有也不可能像英国那样专心致志地发展海军。在世界海军界享有盛誉的美国战略家马汉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处於这样一个位置上,即既用不着被迫在陆地上奋起自卫,也不会被引诱通过陆地进行领土扩张,那麽,由於其面向大海的目的的单
一性,与一个其四周边界皆为大陆的民族相比,它就具备了一种优势。这一点,作为一个海洋强国,英国就拥有对於法国与荷兰的巨大优势。」欧洲诸国在战略上长期的相互对峙,当遇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强大利益驱动後,最终导致各国国内「出海」机制形成,并走向对外殖民扩张。这又以英国为最具代表性:英法战略上长期的对峙,导致英国在荷兰、西班牙等国开辟海外多条航线和殖民地的示 效应下转向对外殖民扩张,且态度最为坚决,这主要由其岛国国情使然。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英国的岛国地缘政治经济危机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世界 围内的建立。1763年的《巴黎条约》标志着英国在同法国的百年斗争中取得最终的优势,并继承了荷兰的海外霸权。

  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文明营养交换关系是双向的、形式多样的、频繁充分的。贸易、人员往来、战争、联姻等种种形式的文明营养交换既发生在欧陆诸国之间,也发生在岛国英国与欧陆国家之间。也就是说,从地理上分,欧陆自身存在一个文明营养交换的循环体系,而岛国英国与欧陆间也存有一个文明营养交换的循环体系,这就像一个小齿轮与一个轮系(由一系列轮子组成的传动系统)构成的齿轮传动。英国的历史就是英国与欧洲大陆不断地进行充分的文明营养交换的历史。到了13-17世纪,人类进步的文明成果在英国岛国地缘政治、经济危机的作用下得到总结提炼,英国为满足国力增长要求,在实现一系列西方文明成果的最优配置後,终於升华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并成为现代国家的典 。欧洲这种岛陆间的文明营养循环,使其社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最终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圣地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中心(美国是当代中心)。

  二东方「一小对一大」的地缘政治特点决定了东方大陆文明体系的形成

  所谓「一小对一大」是指,一小岛国日本对应一大陆国家──中国进行岛陆文明营养交换的东亚地缘政治特点。中国是东亚大陆唯一的大国,小岛国日本孤陷大陆之外,东亚岛陆间形成了相互割裂的格局。大陆与日本在地理上的距离是一个绝不能忽视的问题。日本距大陆比较远,北隔日本海、南隔黄海与欧亚大陆相望。欧
亚大陆与日本较近的地方也仅是这个大陆的突出部分、略狭长的朝鲜半岛。这一点不像英国: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有着较大的亲和面。中日间所谓「一衣带水」实际是:朝鲜海峡是日本与大陆最沾边的地方,而朝鲜海峡比多佛尔海峡要宽不少。另外,在日本附近,也没有像地中海那样适於海洋贸易发展的环境:北方是中国的
库页岛;遥远的西南方,是地处热带的岛国(今菲律宾);东方更是无际的太平洋。这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日本在历史上长期的与世隔绝。

  由於不具备发展海洋贸易的自然地理环境,近代之前的中国与海外的商业贸易主要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进行。中国的海洋贸易因与「大一统」的统治体系相冲突,存在着发展受限制、影响小等许多问题,难以形成大气候。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大陆国家,而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国力相差悬殊,这使日本很难以
一个平等者的身份与中国交流。「一小对一大」的格局,使中国得以专注於国内的统治,而无须应付来自海洋的挑战。

  尽管日本具备缘於岛国地缘危机的先天「出海」动力,但西向被强大的「大一统」的超级封建帝国──中国所压制;东向被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所阻隔,从而陷入「锁国」的孤独状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十五、十六世纪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世界 围内产生的时期,日本与大陆的经济贸易联系不像英国与欧
陆诸国关系那样有着丰富的选择性。日本对明代中国出口的产品是:纯铜、硫磺、摺扇、屏风、画轴、腰刀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原料大多可以就地取材,一时难以形成外向型经济,因为它用不着来料加工。造成日本产品 围如此狭小的原因,一是市场选择的 围有限,即主要是中国大陆;二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多火山、地震,资源贫乏,所以只能因地制宜。由於这些经自然和地缘选择的产品对占用土地的要求不高,对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较小,因此,这种产业经济也就难以像英国的「圈地运动」那样强烈地冲击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相反还对封建权威有着较强的依赖。这个时期的日本与英国的不同之处主要在於,英国的对外贸易与自身经济产业的外向发展配合较好,最终对英国的资产阶级变革产生重要影响,迫使君权不得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而日本的产业经济发展相对其对外贸易来说明显滞後,这使日本封建制度的保守状态得以维持,结果是闭关锁国。一般来说,古今中外,统治者在仍有利可图时,绝不会轻易放弃现有的特权、既得利益,去主动变革制度。因为新鲜事物对他们来说总是不可测的。虽然德川家族表现得热衷於对外贸易,并在一段时间内对基督教传教士表示友好,但当其感到这一切危及自身的统治秩序时,便开始保守起来,采取了封闭政策。实施这一国策的好处是,既能保持国内的政治稳定,又能做到有利可图。

  日本武士道的出现,也与得到较少的新制度「营养」有关。日本出现尚武精神──武士道,这是其国情决定的。在中国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坐天下」,因为中国太大了,很难想像统治者终日疲於四处征战。所以,人治也符合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但日本就不同了,因国家小,「马上坐天下」是做得到的。19世纪,面对西方列强的挑战,日本作为地域狭小的岛国,毫无退路,终於将自己独特的、经过扬弃的儒家传统──武士道与西方现代性相结合,通过「维新」改革走向近代,最终成就了对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大陆大国的有效挑战。

  中国背靠青藏高原和大面积的荒漠,面向茫茫无际的太平洋,有着连成一个整体的广阔平原和优越的农耕条件。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在与世隔绝中自得其得乐地醉心於大陆农业文明。中国在政治上,依靠道德高尚的圣贤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把人治与礼治、德政结合起来;在经济上,则表现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的这种封闭孤独,还曾一度被不明就里的西方人视为「神秘」。这层神秘的面纱直到1840年被西方的利炮击破时,面纱两边的人才如梦方醒。其实西方海洋文明以隆隆炮声给中国提供的「叫早服务」,早在16世纪初殖民主义者沿着「新航路」向东方扩展时就开始了。1553年,葡萄牙人非法窃据了澳门。1626年,西班牙人侵占了台北的基隆和淡水;1642年,荷兰人又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英国於1637年闯入广东,炮轰虎门。尽管西方列强纷纷袭来,但中国仍在酣睡。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陆缘政治危机,多来自於中原北方游牧民族,少有来自海洋的地缘政治危机,中国缺乏作为濒海大陆国家对地缘政治的起码认识,对来自海洋的威胁估计不足,对西方的海洋挑战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也没有深刻的反省。

  总的说来,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封建帝王时代,中国广阔的疆域弱化了地缘政治危机对之的压力。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中国四万万众向成一片散沙」,这影响到中、日在同时遭西方海洋文明的挑战时,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来自西方文明的挑战,较小的危险在日本竟导致了更大的恐慌。这是因为,日本面积较小,西方的到来,便立即威胁到全境,不论是幕府活动的中心江户还是首都京都,各地人们的危机意识几乎相差无几。所以,从一开始,外国列强便被描写成为一个真正的威胁。在整个这个时代,人们都可以意识到在外来威胁面前,角逐领导权的人也都把保持日本的身份地位经常放在心上。正是在这种岛国地缘政治危机的影响下,日本以天皇汇聚了民族凝聚力,废除了幕府,完成了现代革命。而中国的情况却不然,麻烦最初发生在远离首都的广州,由广大国土面积提供的政策回旋馀地,使中国皇帝错误地认为,有条件利用割地的办法拒洋人於边境地区,但这一次,西方要的却是全境。显然,在那个时代,大国的地缘政治危机作用相对於面对强敌的岛国而言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叁·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上述比较,本文揭示了导致中国近代、甚至今日落後的重要原因──缺乏有利国家「出海」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国内「出海」机制。即在外力方面,「一小对一大」的东亚地缘政治特点,造成中、日间在国力上的悬殊差距,使得中国缺乏来自海洋国家的有效挑战,未使中国产生外向发展的应力;而在内力方面,封建皇权
专制的「大一统」国家管理模式又阻碍了国内形成「出海」机制,国内缺乏由於地区间为竞相发展,而把大陆上的对手向海洋挤压这种地区间相互形成的排斥力。「大一统」的传统统治模式使这两种对「出海」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内力和外力均显得微不足道。而中国适於农耕文明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又只能生长出「大一统」
的所谓「一大」的国家管理模式。由於中、日间文明营养交换的不充分,导致的结果与英国等西欧国家相比差异极大。这两个国家断绝了与海洋的缘分,均失去了主动走向世界的最佳时机。而欧洲「一小对众小」的地缘政治特点以及与地中海较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西方国家有适於向海洋发展的外部环境。较小的国土面积使得
地缘政治危机作用明显,有利国内阶级矛盾的成熟发展,各国在充分的文明营养交换下,在相互影响下,形成国内「出海」机制。

  中国的地缘政治危机从16世纪起,随着葡萄牙人的到来,就开始由陆缘危机转向海缘危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海缘政治危机形势一次比一次严峻。近百年来的屈辱史,使中国一天比一天强烈地感觉到来自海洋国家的威胁,今天的局势(日本参议院通过日美合作防卫指针相关法案、美国拟将台湾纳入
战区导弹防御体系、南沙群岛争端)再次明白地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中国已被迫要重视海洋,这说明中国已具备了走向海洋的外部环境,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努力靠人为来营造国内「出海」机制。应在保持「大一统」的前提下,将西方的自由、民主、科学精神与中国的儒家宗族思想结合,走上一条地方能相对灵活发展、自治的
现代海洋国家发展之路。这样做,第一,可以在对外交往中,靠「大一统」增加讨价还价的砝码,同时,形成国内「出海」机制;第二可以在避免分裂、给他人可乘之机的基本框架下,充分的建立民主机制。在不危害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在不同层次上适应当今世界体系的需要,实现在现有世界体系下国家最大限度的发展。
<P>高瞻远瞩。好!多多益善。</P>[em01]
好文无人看,长了点.现在人喜欢吃小炒、快餐。[em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