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争的一些疑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17:52
最近在看三大战役的书,另外重看了大决战的电影(个人认为还是拍的不错的)对辽沈战役有一些疑问,因为本人党史军史不太熟,而CD高人甚多,想讨教下:
1、卫立煌的表现是否可疑。从目前的资料看,卫立煌在东北的做法基本就是深沟壁垒、以拖待援,但打法太过消极了,因为怕被TG围城打援,因而长春不救,锦州也不救。长春已是孤城可以理解,但锦州是东北门户,无论是坚守东北还是退关内,锦州都不能丢,以卫百战之身,加上其并非庸才不应该看不出来。但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抗命不出动部队,甚至和老蒋翻脸。让廖9兵团耽误多时,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有种说法是卫已是我党卧底,这是故意的,后来认定他是第13号战犯是为其开脱。但又没看到确实证据。而卫和我党的关系及其后来回大陆又似乎有些可疑。
2、林彪的表现如何品论。辽沈战役时,双方差距是很明显的,此时东野以百万之众(当然不会全是一线机动兵力,但也不少了)打分散在各据点的50余万KMT部队,东北80%多的土地和人口尽在我党控制下,就连最顽固的老蒋也承认东北守不住,以图关内。然而林彪整的战打起来却并不顺,长期在犹豫和迟疑中徘徊,先是不愿打锦州而打长春;发现长春不好打又打锦州,见到锦州兵多又想改打长春。在这么长的战线做这样的调动风险太大了把,我知道林彪打战一贯慎重、沉稳,但这么犹豫究竟为何,是因为长春、沈阳2地没克,不敢在锦州投入重兵?还是四平的经历太惨痛,让其不敢冒险?我觉得相较华野、中野在淮海的配合和指挥,再比较双方的武备差距(尤其中野和东野差距太大),个人觉的林彪的表现不算优秀。
3、傅作义的表现。这个离辽沈战役有点远了,48年9月后,傅可以说困守平津,其周围无论山西、绥察、河北南部还是的山东大部已尽在TG手里,平津是联系中原和东北的关键点,但太脆弱。傅无论辽沈还是淮海都不愿出兵,结果只能慢慢困死,傅为何这么做?难道说军阀的地域特性压倒一切?
PS:砖可以拍,请留点情。最近在看三大战役的书,另外重看了大决战的电影(个人认为还是拍的不错的)对辽沈战役有一些疑问,因为本人党史军史不太熟,而CD高人甚多,想讨教下:
1、卫立煌的表现是否可疑。从目前的资料看,卫立煌在东北的做法基本就是深沟壁垒、以拖待援,但打法太过消极了,因为怕被TG围城打援,因而长春不救,锦州也不救。长春已是孤城可以理解,但锦州是东北门户,无论是坚守东北还是退关内,锦州都不能丢,以卫百战之身,加上其并非庸才不应该看不出来。但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抗命不出动部队,甚至和老蒋翻脸。让廖9兵团耽误多时,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有种说法是卫已是我党卧底,这是故意的,后来认定他是第13号战犯是为其开脱。但又没看到确实证据。而卫和我党的关系及其后来回大陆又似乎有些可疑。
2、林彪的表现如何品论。辽沈战役时,双方差距是很明显的,此时东野以百万之众(当然不会全是一线机动兵力,但也不少了)打分散在各据点的50余万KMT部队,东北80%多的土地和人口尽在我党控制下,就连最顽固的老蒋也承认东北守不住,以图关内。然而林彪整的战打起来却并不顺,长期在犹豫和迟疑中徘徊,先是不愿打锦州而打长春;发现长春不好打又打锦州,见到锦州兵多又想改打长春。在这么长的战线做这样的调动风险太大了把,我知道林彪打战一贯慎重、沉稳,但这么犹豫究竟为何,是因为长春、沈阳2地没克,不敢在锦州投入重兵?还是四平的经历太惨痛,让其不敢冒险?我觉得相较华野、中野在淮海的配合和指挥,再比较双方的武备差距(尤其中野和东野差距太大),个人觉的林彪的表现不算优秀。
3、傅作义的表现。这个离辽沈战役有点远了,48年9月后,傅可以说困守平津,其周围无论山西、绥察、河北南部还是的山东大部已尽在TG手里,平津是联系中原和东北的关键点,但太脆弱。傅无论辽沈还是淮海都不愿出兵,结果只能慢慢困死,傅为何这么做?难道说军阀的地域特性压倒一切?
PS:砖可以拍,请留点情。
打外战的时候敢豁出去 好歹弄个民族英雄在宗烈祠里供着
打内战就不一样了 前怕狼后怕虎 需要仔细思考 思考 再思考...........
推荐《国民党将领辽沈战役亲历记》一书,80年代出版的,很多问题都有解答,比后来众多××秘闻、×××揭秘之类的垃圾出版物要强得多。配套的还有《国民党将领淮海战役亲历记》《国民党将领平津战役亲历记》。
卫立煌这个阴人!
抗战期间,卫立煌率部转战山西、滇西等地,立下显赫战功,但是蒋介石对卫立煌在山西作战时与八路军的密切关系有所觉察,所以抗战胜利后借口让他出国考察,解除了他的兵权。

  1947年春,在巴黎的卫立煌收到蒋介石催其回国的急电。卫知道回国后就要参加内战,便设法通过留法左派学生领袖汪德昭向中共中央发了一封电报,大意是:“为了尽快结束中国内战,我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求与中共合作;因个人环境关系,希望绝对保守秘密。

  “(严如平:《民国著名人物传》,第647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1948年初,卫立煌一回国,旋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东北“剿总”总司令,总揽东北党军政大权。这时,蒋介石正举棋不定,他考虑过放弃东北,保留实力,确保华北和华中,但又顾虑这样做会使局面一败而不可收拾,因而未敢贸然决策。他希望借重卫立煌的军事才能和威望,挽回东北战场的颓势。然而蒋介石根本没有料到,卫立煌已不是原来的卫立煌了。他在抗战中曾保证以后再也不打共产党,甚至曾秘密提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考虑到抗战大局和国共两党的关系,当时中共中央婉转地告诉卫立煌,到哪里都能为人民做事,不一定非要加入共产党。

  卫立煌到东北后,即集中兵力,固守要点。不管各地守军如何告急,不管蒋介石如何一再电令其派兵解围,他总是把主力集中于沈阳、锦州、长春附近,拒不出战。同时他加紧网罗旧属,收揽人心,开展部队的训练整顿,修筑工事。这些貌似积极的备战姿态,颇能掩人耳目。他常对周围的人说:“共军目前的战法是围城打援,我们绝不能轻举妄动,上其圈套,只有蓄聚力量,固守沈阳,以待时局的变化。”(彭杰如:《卫立煌到东北》,《辽沈战役亲历记》,第47-48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与此同时,卫密电汪德昭回国担任他的秘书处长,以便和解放军取得直接联系。(严如平:《民国著名人物传》,第649页
看看地图,再查查火车票价。
普快硬座,从葫芦岛到锦州只要4块5,从沈阳到锦州要19块。
也只有空一格公会想出所谓的“东西并进”来。
卫立煌当年是不是共谍不清楚,东进兵团的指挥侯镜如当时可是如假包换的通共。
侯镜如是如假包换的通共。:handshake
现在战争情况下,没有重武器靠人多没用,TG当时缺少的就是重武器
按侯镜如的法子,兴许还有所进展,可惜侯几次正确的决策,还让“监军”给否了。
东西对进根本就是扯谈。,我甚至怀疑,tg在沈阳那边多放几个独立师,攻击廖的后勤的话,放开道路,廖都不能有效打到锦州。
还不如虚晃一枪,轻装走营口
卫立煌的行为可以解释为通共,也可以解释为丧失斗争,更可以解释为合理:毕竟围城打援是共军的传统战法,特别是林彪兵力占有很大优势,卫立煌不敢孤注一掷很正常。

说卫立煌思想倾向中共可能,说通共则过了,因为他特地给九兵团搭好浮桥接他们回沈阳,廖耀湘自己不干,才在辽西会战中被迅速歼灭。

至于林彪的犹豫,应该是因为思平之战士未能挡住国民党军全军来援时留下的后遗症——毛泽东说的很清楚:“你们要在卫立煌全军来援时敢于和他作战”,就是帮林彪下决心的,当然最后还是打消了顾虑,获得了重大胜利。
林彪的表现如何品论?

谁能说说辽沈战役完全按毛主席的指示打结果会怎样?
卫立煌想撤出东北,蒋不同意。卫立煌只好拖,维持多久算多久。
同志们把焦点转移到林彪把,我想听听大家对他在辽沈战役的表现评价。
卫立煌其实是指挥不动东北各军,廖耀湘集团、郑洞国集团和锦州范汉杰集团水都太深。老卫虽然是国军宿将但对于这些属于天子门生的少壮派还真不是他能玩的动的。

林总作战谨慎是出了名的,当时东北国军三大集团都是难啃的骨头,长春相对好打一些但不和老毛关于东北的整体布局,锦州背后有东进兵团,沈阳背后有傅作义集团,所以林总犹豫不决还是有情可原的,《大决战-辽沈战役》里不是有一段林总是这样说的“我准备了一桌席结果却来了两桌的客人,我怎么招待?”
原帖由 三面红旗 于 2009-2-23 20:36 发表
现在战争情况下,没有重武器靠人多没用,TG当时缺少的就是重武器



共军在辽沈战役开始前火炮的配置率已经不比国军低多少了,锦州战役一下子就集中了10个炮兵团320门大中口径的火炮。
原帖由 lich_jin 于 2009-2-24 15:32 发表
同志们把焦点转移到林彪把,我想听听大家对他在辽沈战役的表现评价。



林彪在东北其实很艰难,国军最精锐的5大主力有两个在东北,而且新1和新6都是纯正受过美式训练并有实战经验的部队,而林彪刚进东北时部队番号杂人员乱,武器装备由于迷信老毛子的提供而使装备短缺,这样的条件下林总还是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军事素养和战略指挥能力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土八路、新四军们捏合成了一个整体,只了用三年时间便完成了对东北的解放,这个功勋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是最重的,由于东北的解放才为中共中央提供了足够的胆气和资本。
这次战役有一个存在疑问的地方,就是如果廖兵团不顾一切,在林彪打锦州的时候,直接到营口,然后以营口为基地,沿海岸线向锦州进击,或者撤离东北,国民党的局势就有可能有两样。这个兵团如果投入徐州,我军压力就打了。
原帖由 国务顾问 于 2009-2-24 20:34 发表
这次战役有一个存在疑问的地方,就是如果廖兵团不顾一切,在林彪打锦州的时候,直接到营口,然后以营口为基地,沿海岸线向锦州进击,或者撤离东北,国民党的局势就有可能有两样。这个兵团如果投入徐州,我军压力就打 ...

那么廖耀湘一登陆就要面对军事法庭了。
空一格公如此英明领导,手下将士如此精锐勇武,你不思进攻,反而逃脱,弃几十万袍泽于不顾。。。。。。东北丢了,不怪你怪谁?
最后的结局么,要么跟酆悌一样借头一用,或者被枪毙,或者几年后被解放重庆的共军从白公馆渣滓洞救出来;要么在香港南洋摆摊算卦教法文谋生。
卫立煌当时不能算通共,最多算拥兵自重,想多掌握一点部队在自己手里。这样无论对蒋还是对毛自己都是有分量的。国民党很多高级将领如傅作义白崇禧甚至杜聿明等都是如此。客观上,给共军造成不少好处。辽沈战役,蒋卫廖三个人三个主意,如果照任何一个人的办法坚决实施,结果应该都比历史强。结果犹豫不决上下不齐心,造成了最坏的结果。淮海平津战役也差不多。

三个方案,廖的方案应该是对党国来说的上策。放弃锦州长春,沈阳主力全力杀向营口,可能会带出较多主力。但要承担见死不救丢失东北的罪责。蒋的方案要么大胜要么大败,从国军实际战力来看大败的可能性更大,但也会给共军造成较大压力和杀伤。最坏的结果也就和历史差不多,可能更好一点就是多杀伤一些共军。卫的方案短期来看损失最小,长期来看最糟糕,等于慢性自杀。按卫方案,最后卫沈阳部队可能和傅作义北平部队结局差不多。


原帖由 lich_jin 于 2009-2-23 15:14 发表
最近在看三大战役的书,另外重看了大决战的电影(个人认为还是拍的不错的)对辽沈战役有一些疑问,因为本人党史军史不太熟,而CD高人甚多,想讨教下:
1、卫立煌的表现是否可疑。从目前的资料看,卫立煌在东北的做法 ...
我觉得国军的战斗意志从上到下很差,土共让优势敌人包围的次数也不少,但是全军覆没的次数比较少,国军怎么就突不出来了呢?黄维12万人,被中原野战军和华野一部分包围,在兵力上也不是什么绝对优势。
营口沿海岸以西是辽河口泛滥沼泽地,没有道路,土质很软,冬季也冻不结实,很不利于部队机动,沿岸没有港口也没有什么地方适合船只靠岸,因此也不能作为依托。
东北国军唯一的喘息之机就是放弃长春,沈阳,退缩到锦州一线,坚守锦州,依托长城沿线的山地,阻止东北解放军入关,华北国军放弃归绥,坚守大同,张家口集中东北国军新一军,新六军,60军,华北35军组成强大机动兵团,南下石家庄,保定或沧州,德州一带,与华北共军决战或是威胁济南华东共军侧后。
但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给国民党一万次机会,他也干不出来。
国军自27年北伐结束,剿共开始,就不会打运动战了,干的都是死守变守死的窝囊仗。
卫立煌还是想搞一番事业的,但东北各部情况复杂,派系林立,连所谓的嫡系都勾心斗角,和傅作义、白崇禧、胡宗南等集团不同,卫立煌在东北没有自己的基本部队,这一条在国军系统是很要命的,这样根本不能指挥打什么大规模的野战。
原帖由 lich_jin 于 2009-2-24 15:32 发表
同志们把焦点转移到林彪把,我想听听大家对他在辽沈战役的表现评价。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用兵猶如神來之筆,揮灑自如。大戰之前的猶豫和多慮是正常的,每個優秀統帥在大決戰之前都會有一個為決策爾痛苦反復的階段,但一個優秀的統帥和平庸之輩的區別就在於一旦決策做完之後就會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并且出色的使戰爭朝著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
蒋,卫,廖,或许还应该加上傅和杜,每个人都打得不同的算盘。五个人五条心。怎么可能打得赢?毛林开战前也有过意见不同反复讨论,但是一旦开打,从毛到林到下面的纵队长到小兵,上下一心,这样才能打赢。


原帖由 huangyj7 于 2009-2-25 11:53 发表
卫立煌还是想搞一番事业的,但东北各部情况复杂,派系林立,连所谓的嫡系都勾心斗角,和傅作义、白崇禧、胡宗南等集团不同,卫立煌在东北没有自己的基本部队,这一条在国军系统是很要命的,这样根本不能指挥打什么大 ...
是啊,看到KMT政令多头、各怀心机。只有感慨这样的团体焉能不败。到1948年事实上很多KMT地方实力派已经在为自己找出路而不是为党国找出路。
其根本就是国民党组织能力薄弱,军阀消灭的不干净,貌似全国一统,其实还不是一盘散沙!
四平的教训太深刻,长春外围打了一下,林彪对攻坚国军守备部队较多的城市没信心。

本来南下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打锦州,而是肃清小城市,留下锦州。如果有可能打援,或者干脆入关。

形势发展到后来,不打锦州则百万大军处于无用武之地,才最终下定决心打锦州。结果一切迎刃而解。
原帖由 gasturbine77 于 2009-2-25 10:33 发表
营口沿海岸以西是辽河口泛滥沼泽地,没有道路,土质很软,冬季也冻不结实,很不利于部队机动,沿岸没有港口也没有什么地方适合船只靠岸,因此也不能作为依托。

东北国军唯一的喘息之机就是放弃长春,沈阳,退缩到锦州一线,坚守锦州,依托长城沿线的山地,阻止东北解放军入关,华北国军放弃归绥,坚守大同,张家口集中东北国军新一军,新六军,60军,华北35军组成强大机动兵团,南下石家庄,保定或沧州,德州一带,与华北共军决战或是威胁济南华东共军侧后。
但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给国民党一万次机会,他也干不出来。
国军自27年北伐结束,剿共开始,就不会打运动战了,干的都是死守变守死的窝囊仗。




如果蒋介石决策果断放弃长春,沈阳,退缩到锦州一线,坚守锦州和辽东半岛,华北国军放弃归绥、大同、张家口,集中兵力坚守平津、唐山、秦皇岛,与东北国军背靠背, 2大战略集团聚拢在一起,后勤供给可以由南方通过海运解决,100万GMT军坚守2年恐怕也不是问题。
但是蒋总裁不会有这个战略眼光和决心,他太渴望地盘了。
从长春撤退……也得共军配合啊,不说长春单说沈阳,谁能保证不变成徐州那结果
原帖由 ls5212 于 2009-2-26 16:20 发表



如果蒋介石决策果断放弃长春,沈阳,退缩到锦州一线,坚守锦州和辽东半岛,华北国军放弃归绥、大同、张家口,集中兵力坚守平津、唐山、秦皇岛,与东北国军背靠背, 2大战略集团聚拢在一起,后勤供给可以由南方 ...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共军为了收拢人心把张学思搬出来做辽宁省主席,当时就有人说如果老蒋把张学良放出去共产党就没机会了。可是东北是日本经营时间最久,抗战中受到打击和破坏最小,资源囤积最多,因此油水最厚的地方,中央嫡系之间为了争口肉自己都抢破了头,哪里会抡到已经被拔了牙的老虎哦。
从长春撤不出来的,而且等到东野主力九月份南下的时候,东北的部队就撤不出来多少了,要撤就要在济南失守前就撤,长春也出不来了,丢了长春,东北国军55万,能跑出来20万就算RP大爆发了!
如果卫立煌一上任时就将部队全部撤到锦州,才有希望。等到1948年10月,那基本已经全军覆没成为定局了。
原帖由 国务顾问 于 2009-2-27 20:02 发表
如果卫立煌一上任时就将部队全部撤到锦州,才有希望。等到1948年10月,那基本已经全军覆没成为定局了。

他倒是想把長春的兵力給撤回沈陽的,可老蔣不讓。老蔣又想把兵力收縮到錦州,又什麼都舍不得,結果什麼都沒了。
就算卫提前把东北部队撤至锦州到沈阳一线又如何,和傅作义背对背不过是个更大的难啃的骨头罢了,但最后一样是慢慢耗死。太原、济南丢了,再加上东北的丢失,意味着华北、东北的国军已是一堆被围的死棋,我不信以KMT的海运能力可以始终撑下去,48年的KMT要打赢必须有魄力进行大踏步的战线收缩,尤其要让几个战区能联起来。不过老蒋肯定不干。
原帖由 lich_jin 于 2009-2-27 21:07 发表
就算卫提前把东北部队撤至锦州到沈阳一线又如何,和傅作义背对背不过是个更大的难啃的骨头罢了,但最后一样是慢慢耗死。太原、济南丢了,再加上东北的丢失,意味着华北、东北的国军已是一堆被围的死棋,我不信以KMT的 ...

如果静态地单纯依靠KMT的海运能力可能问题很大,不是还有米蒂吗?只是支援海运米蒂应该不会见死不救的。
原帖由 lich_jin 于 2009-2-27 21:07 发表
48年的KMT要打赢必须有魄力进行大踏步的战线收缩,尤其要让几个战区能联起来。不过老蒋肯定不干。 ...

不肯断腕,必然是失血过多死亡
原帖由 ls5212 于 2009-2-28 00:36 发表

如果静态地单纯依靠KMT的海运能力可能问题很大,不是还有米蒂吗?只是支援海运米蒂应该不会见死不救的。

米国国会不会批准这种消耗米国纳税人税金却毫无效果的行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