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米波雷达指引有高级末端导引头的地空导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58:30
现在的地空导弹都不行,C-400也是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如果研制一种用拥有主动导引头的地空导弹,装备很高级的末端导引头(比如相控阵雷达),以贯性+无线电指令修正+末端自主来飞行,飞行到发现F-22的大概位置,之后用自主导引头来搜索,可行吗?当然累,这种导弹必然非常昂贵。PS:导引头上的雷达可以做成很高级的,比如能在30-20(或者十几)公里处发现F-22,在几公里处锁定,同时因为导弹的速度很快,像C-400,十几倍音速。
所以F-22即使超巡,反应时间也短。
这种导弹必然很贵?不考虑经济型问题,就单纯技术上来讨论现在的地空导弹都不行,C-400也是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如果研制一种用拥有主动导引头的地空导弹,装备很高级的末端导引头(比如相控阵雷达),以贯性+无线电指令修正+末端自主来飞行,飞行到发现F-22的大概位置,之后用自主导引头来搜索,可行吗?当然累,这种导弹必然非常昂贵。PS:导引头上的雷达可以做成很高级的,比如能在30-20(或者十几)公里处发现F-22,在几公里处锁定,同时因为导弹的速度很快,像C-400,十几倍音速。
所以F-22即使超巡,反应时间也短。
这种导弹必然很贵?不考虑经济型问题,就单纯技术上来讨论
原帖由 88-99 于 2009-2-19 20:07 发表
现在的地空导弹都不行,C-400也是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如果研制一种用拥有主动导引头的地空导弹,装备很高级的末端导引头(比如相控阵雷达),以贯性+无线电指令修正+末端自主来飞行,飞行到发现F-22的大概位置,之后用 ...

红旗演习时,F15等战机的雷达在视距外的距离都发现不了F22
PS:导引头上的雷达可以做成很高级的,比如能在30-20(或者十几)公里处发现F-22,在几公里处锁定   

你可以取代ASPMAN的位置了 [:a5:]
高级到什么程度?天顶星还是三体文明?
原帖由 希佩尔 于 2009-2-19 23:03 发表
PS:导引头上的雷达可以做成很高级的,比如能在30-20(或者十几)公里处发现F-22,在几公里处锁定   

你可以取代ASPMAN的位置了 [:a5:]


那就是战斗机火控雷达的水准了。
那价格……
对F22这样的飞机,用红外成像导引头可能效果会更好。
为什么要相控阵呢?一枚导弹要打几架飞机么?
热成像恐怕还现实点
相控阵就可以发现得远?现在的途径就是两个,毫米波导引头和红外焦平面导引头,也不一定很贵,关键是米波雷达的探测精度要形成截击窗口所必须的反应时间和距离供主动导引头锁定。
《雷达组网技术》一书中有个分析:三台米波雷达组网,100公里左右距离上精度能达到300-500米(无干扰)或2-3千米(有干扰)。如果是这个精度,引导主动弹够吗?
“同时因为导弹的速度很快,像C-400,十几倍音速。”

楼主火星归来吗?F22到底也是大气层飞行器,不是天顶星的奸星舰,十几倍音速?且不说能不能达到这个速度,就是达到的导弹上的雷达或者红外能工作吗?毕竟是导弹不是火箭。

“不少人听过音障、热障,而对于黑障,绝大多数人却闻所未闻。其实,黑障是发生在大气层的一种特有现象。当卫星、航天飞船、洲际导弹等空间飞行器以很高的速度再入大气层返回地球时,在一定高度和一定时间内与地面通信联络会严重实效,甚至完全中断,这就是黑障。
那么,黑障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所有飞行器返回大气层的时候,飞行速度极高,可以达到音速的十几倍到几十倍。这就是飞行器的前端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激波。由于飞行器头部周围激波的压缩和大气的粘度作用,使高速飞行的动能大量转化为热能。飞行器表面达到很高的温度时,气体和被烧蚀的防热材料均发生电离。于是,在飞行器的周围形成一层高温电离质,等离子体鞘和电磁波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用于通信的电磁波传输衰减或反射,此时,地面与飞行器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便中断了。
随着飞行器高度的下降,当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不再有足够的温度使气体分子电离,等离子体鞘接触,黑障就会消失。”
打鸟都不够,何况是打飞机
C-400怎么可能十几倍音速,楼主不知道又被什么地摊杂志蛊惑了
06年的ID呀,这几年你都干嘛去了....[:a9:]
对F22有30多公里探测距离的雷达知道是什么概念吗?好像F22自己的雷达探测F22也差不多就那么远。
导弹导引头的视场宽度有限,就算导引头作用距离有10KM但对于导弹侧面500M的目标都发现不了。现在难的不是用米波雷达把导弹引导到目标周围,而是要求把导弹引导到正好可以让导引头截获目标的地方,两个难度相差很多。况且如果导弹不是对头攻击,而被引导到目标侧面,那对于有一定机动能力的目标,甩掉导弹是相当容易的。
简单得说,引导导弹攻击不是把导弹引导到距目标的距离小于导引头作用距离就万事大吉了的。
]]
发现和引导还是有差距的
]]
“好像……”也拿来说,有受虐倾向;P
你咋不再加条,导弹找不到目标会自行返航??  

节省点钱也好啊. :D
不知利用几部米波雷达采取类似三角定位的方式能否达到精确制导的要求。
原帖由 ericcui1 于 2009-2-20 11:20 发表
导弹导引头的视场宽度有限,就算导引头作用距离有10KM但对于导弹侧面500M的目标都发现不了。现在难的不是用米波雷达把导弹引导到目标周围,而是要求把导弹引导到正好可以让导引头截获目标的地方,两个难度相差很多。 ...

现代空空导弹导引头的视场角不断加大,还是增大探测距离比较难吧。哪家都想把导弹引导到正好可以让导引头截获目标的地方,引导算法估计都差不多,还是引导精度、末制导截获距离、目标和导弹机动能力等决定导弹能否命中目标。
如果是米波雷达网引导导弹,敌机怕是很难知道自己已被瞄上了吧?
原帖由 大海小鱼 于 2009-2-20 20:06 发表

现代空空导弹导引头的视场角不断加大,还是增大探测距离比较难吧。哪家都想把导弹引导到正好可以让导引头截获目标的地方,引导算法估计都差不多,还是引导精度、末制导截获距离、目标和导弹机动能力等决定导弹能否 ...

这个,一般导引头有大视场的都是红外短距弹,要想让雷达弹大视场,可能真需要相控阵天线了,要不然搞弹体共形天线。另外弹上能源也是个问题。
原帖由 大海小鱼 于 2009-2-20 20:06 发表

现代空空导弹导引头的视场角不断加大,还是增大探测距离比较难吧。哪家都想把导弹引导到正好可以让导引头截获目标的地方,引导算法估计都差不多,还是引导精度、末制导截获距离、目标和导弹机动能力等决定导弹能否 ...

另外许多广播、通信都是米波频段,在米波这一块,电磁环境很复杂,可能会制约米波雷达的探测精度。
原帖由 大海小鱼 于 2009-2-20 06:45 发表
《雷达组网技术》一书中有个分析:三台米波雷达组网,100公里左右距离上精度能达到300-500米(无干扰)或2-3千米(有干扰)。如果是这个精度,引导主动弹够吗?

够。。。
原帖由 ericcui1 于 2009-2-21 10:45 发表

这个,一般导引头有大视场的都是红外短距弹,要想让雷达弹大视场,可能真需要相控阵天线了,要不然搞弹体共形天线。另外弹上能源也是个问题。

天线不是固定的 和 机载pd雷达类似
原帖由 ericcui1 于 2009-2-21 10:47 发表

另外许多广播、通信都是米波频段,在米波这一块,电磁环境很复杂,可能会制约米波雷达的探测精度。

怕的是有源主动干扰,广播、通信的不怕..你对米波雷达的认识,还停留在30年前
原帖由 中华土鸡 于 2009-2-21 12:11 发表

天线不是固定的 和 机载pd雷达类似

机扫的,受弹头空间影响,会比机载雷达的视场小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