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看到一文,提到离子鱼,是不是这里转过去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7:13:37
枭龙01样机和对方对飞机的要求低不低没有关系。因为01是不完全状态机型,只做验证基本的机动性能和飞行控制律用途;上面根本只有最基本的操纵和航电系统,都是用铅配重代替其它设备重量的——01样机是没有空战能力的。
MIG29其实一点也不好。那个吨位塞进2台发动机,机身内部空间里带的油根本不够烧,腿短的要死;造价也高。
空军不仅没有给超7项目投一分钱,而且在巴基斯坦询问时一句超7与自己无关就把关系全部撇清,巴基斯坦当时认为连中国空军都没参与,成飞怎么可能搞出个新型号来,这件事情把成飞和中航技搞的很被动。
然后歼8F一个二代机那么高的价格,却把三代枭龙的预期价钱压得那么低(80%歼8F价格),旧日有怨,今日有嫌,成飞有怨念是难免的。
中国空军还真就是有喜欢吃回头草的习惯。豹子不要,等海航养活豹子出豹A了又要了豹A;歼10也是,逼得611上书保证歼10的大规模生产改进绝无问题。
后来就是空军的豹A比海航的还多呗。
空军有时候还真就是不地道,型号指标上朝令夕改,说要了又不要,等过段时间发现这个型号健全起来了,又来抢。歼10刚出那会,钓鱼工程啦,要求减产或者干脆转技术储备啦。。。。。。现在还不是把歼10的全部产量都给霸着,说海航不想要歼10,你信吗?
超7上如果空军换个说法,哪怕是说空军对此保持关注,在适当的时候会予以支持云云之类的废话,也不用花空军一分钱,也不会场面那么难看。劳资天下第一,空军一向是那个德行。
至于四代和成飞,反正国家给钱给重大专项的从二代机直接跨到后期敏捷型三代的歼10做出来了,国家不给重大专项也不给钱的三代枭龙一样也做出来了,做出四代也是理所当然的。大压机,发动机之类的支撑项目这几年看官泄进步很大,支撑重四的工业力量应该是有的。
大不了继续先用毛子发动机。
双发和单发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以三代为例,三代的气动和飞控,不管是全动鸭翼耦合还是尖拱大边条,成飞全部用量产型实机给验证过了。歼10和FC1要不要出双发,纯粹需求而已。
单发双发不是成飞四代的最大难关,气动和飞控才是。与其忧心成飞做不出双发,不如忧心四代气动上在隐身和机动性还有超音速阻力之间的折衷做的如何,飞火推一体化和综合航电可靠不可靠,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准。
成都展示过的流体力学成就里,就有9X年一个气动相当先进的放弃方案,就是双发的。
别以为成飞对双发就不上心。
看看国内那一拥而上的大压机和激光强化冲击线之类的玩意就明白了,土鳖会死心把重四搞出来的。
重型四代又不是真得高不可攀,如果欧洲人不扯皮,真得团结一心,未必搞不出一款不输F22的重四。我看那激光强化冲击线至少会有2条,成飞重四一条,西飞大运一条。
FC-1和歼10都有俄罗斯人参与,重四也不会少的。就和美国苏联劫掠德国一样,我们也劫掠了毛子的人才。
枭龙项目大致分为两个段落,前一个段落主要还是在歼7上面大改,这个段落有老毛子专家帮忙咨询,还提供了审定意见。
现在的FC-1已经是完全推倒重来的设计了,原来的超7在贵航的山鹰上复活了。
FC-1基本上可以看做是F18和F16的混合体,成飞一边吸收着毛子的力量,一边就是抄袭美帝的道路。
枭龙的设计前面一截都是132在搞,611接手枭龙都歼10出来之后的事情了,说不是一拨人倒也没错。巴基斯坦还为此质疑过中方。
歼10改型出的多,就是因为那玩意是真正自己搞出来的,不管怎么改,哪个地方能不能改,怎么改,都心中有数。
发财01只是个壳子,上面除了保证基本飞行以外的设备全部用配重代替。发财04上的数字电传和航电和歼10是具有继承性的,你以为成飞傻呢,为发财重来一遍。
预研四代怎么了,舰载怎么了。歼10B型把主起落架后移加大轮距强化降落能力一样有上舰潜力。
歼8型号出的慢,因为歼8就是在歼7上改的,歼11型号出的慢,那是因为现在还在以吃透SU27为荣呢。
离子鱼同志?按某同学的说法,3月某杂志上11B的电传问题很快见分晓了。
不要忽视了对外交流对中国航空的影响。现在的FC-1和F16的神似程度瞎子才看不出来,谁能说这点不受巴基斯坦的影响?整个超7项目里,出现的最多的就是F16,什么都是拿F16来衡量的。
不向F16看准,不摸透F16的特点,不搞清F16的思路,你想这么做都做不到,巴基斯坦人每天都会把F16当做咒语给念出来。
有了正确的方向,效率会高的多。这点上从成飞在超7项目中的涉外合作中就看得出来,当时就接触了美国英国俄罗斯的多家发动机,飞机制造商。就算看不到最先进的东西,也足够他们对国外的大方向有相当深刻的感性认识。这点在当时他们在英国谈发动机的时候,对英国人展示的电调发动机的优势的感悟上就看得出来,当事人的印象极为深刻。
而屠基达的回忆文章里,美国佬对成飞沈飞人员效率的不同评价和不同对待态度,可是很说明问题的。同样是格鲁曼,沈飞的人员下班前1个小时接到通知,第二天不得进入办公室;成飞的人员则几天前提前通知,有问题的迅速提问索取资料。
与其去看谁谁搞到多少外援,还不如好好看看自己身上的毛病。外因从来是靠内因发挥作用的。
试飞员用橡皮泥捏出了形状最合手的操纵杆形状。那为一只有着丰富三代机使用经验的美式空军开发一个国际合作的战斗机型号,将从中得益多少?虽然坚持到最后,除了发动机外已经全部是国内产品。
屠老这帮家伙从70年代末开始在战机上应用英国电子产品开始就不断和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这些西方国家打交道,见多识广了,自然对苏俄航空的缺点有着清醒的认识。当然更加会认清自己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和追赶的方向。
好像大家都忘记了80年代中国可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国啊,80年代的时候航空人要搞到什么顶级的具体技术机密做不到,开开眼界还是没问题的。
看清楚了美帝的航空方向,毛子专家挖来的再多也不会妨碍自己的主导地位。
成飞在进气道上是有怨念的。说的不好听就是被刺激发狠了。就是那个著名的开价196万-20万成交的故事。后来不论是加莱特进气道还是BUMP进气道的论文,成飞都领先数年首先在国内发表,并且把DSI以最快的速度工程实用化了。当时成飞搞超7没有机身2侧进气的技术,跑沈飞去了,那边开价是196万,最后20万成交。20几年以后屠老念念不忘此事,可见刺激之深。
总有些人对F16的推崇达到不顾事实的地步。事实上F16的大仰角能力和指向能力就受限于边条和控制技术,并不出色;而后来家大业大财大气粗美国人也无意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既然能改进出尖拱大边条的F18EF,难道还搞不出同样改进的F16?
F16的气动固然相当出色,但是毕竟不能脱离时代,在设计F16的时候,对涡升力的利用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具体的外形表现就是F16细长内收的边条,这同样出现在了YF17(及后来的早期型F18系列)和SU27上;以当时的水平,既不能研发出外形合适的外凸的尖拱型大边条,在控制技术上也不好解决尖拱性大边条带来的静稳定进一步放宽和俯仰配平的问题。直到美国人在F18E/F上才进一步将边条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这是航空技术在气动和控制技术上的进步带来的。
现在的枭龙所使用的气动可以说站在历史后发者的角度上,结合F16和F18搞出来的,在04号机上已经不算明显,01-03号机还是肋下进气的时候前半截就是活脱脱变形了的F18。现在的枭龙受限于RD33的推力,在追求推比的机动项目上不如F16,但是大仰角能力,瞬盘和指向上是超过F16的;如果9500KG发动机顺利投入使用,枭龙的推比超过F16的话......除了挂载航程这些受限于机身吨位的性能,那么在全部的机动性指标上枭龙超过F16都是顺理成章的;道理很简单,更先进的气动和控制技术加上更大的推比,一切都没有疑问了。
顺便,枭龙在推比的问题04号机得到了相当的改善,不算机身结构减下的200多公斤重量,DSI进气道的高总压恢复系数也是非常大的助益,这个指标提高1%,推力增益就有起码1.5%。当年F16似乎也有一架使用过DSI的技术验证机,性能提高很大。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就是气动和控制技术进步带来的战斗机飞行性能发展。
貌似132在搞大扩建。搞完了估计就差不多能有制造重四结构的能力了。
至于结构设计水平,枭龙上已经体现出相当的结构设计水准,为了使枭龙能够为巴基斯坦所生产,采取了非常低的复合材料用量,仅以极少的钛合金机加框件加强关键部位,仍然能把整机空重控制在6.2—6.3吨左右(03号空重6.4—6.5吨,04换进气道修改气动布局后减重200多公斤)并保持4000小时的机体寿命。
论道欧洲的合作项目,台风比伽利略导航系统幸运啊。台风现在也算成熟了,伽利略还不知道要扯皮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起步。
YF17的边条虽然细长,但并不内凹,这点我失误了。但是YF17的边条和后来超级虫上的边条不是一回事。尖拱型大边条正是通过相对更宽,更大的面积来产生更强更稳定的涡流;这和飞行员的视野是无关的。
超级虫最强大的地方有四个,先进的航电系统,强大的可维护性,优秀的飞控,出色的损伤容限设计。损失掉一个气动控制面,其余的控制面能够自动补偿的重构功能,损失掉一台发动机,依靠另一台发动机(但是必须能开到最大加力,而且飞机必须放油抛弃弹药保证重量不超标)就仍然能保证飞机的动作满足安全降落在航母上的精度要求;这些都是无法从气动上模仿来的。
如果能达到山寨出超级虫这四大内在优秀因素的话,我更看好山寨阵风。
同样是依靠涡升力混饭,全动鸭翼比尖拱型大边条更有潜力,就因为它能动,而边条不能。
美国人不肯卖F16又或者不能接受美国F16价格或附加政治军事经济条款的国家,买不起欧洲双风鹰狮(连F16价格都无法接受的国家,如何接受欧洲三代机的价格)的国家;多了去了。
第三世界的穷国弱国也一样要建设装备三代机的现代化空军。光是穆斯林国家就不少。枭龙01样机和对方对飞机的要求低不低没有关系。因为01是不完全状态机型,只做验证基本的机动性能和飞行控制律用途;上面根本只有最基本的操纵和航电系统,都是用铅配重代替其它设备重量的——01样机是没有空战能力的。
MIG29其实一点也不好。那个吨位塞进2台发动机,机身内部空间里带的油根本不够烧,腿短的要死;造价也高。
空军不仅没有给超7项目投一分钱,而且在巴基斯坦询问时一句超7与自己无关就把关系全部撇清,巴基斯坦当时认为连中国空军都没参与,成飞怎么可能搞出个新型号来,这件事情把成飞和中航技搞的很被动。
然后歼8F一个二代机那么高的价格,却把三代枭龙的预期价钱压得那么低(80%歼8F价格),旧日有怨,今日有嫌,成飞有怨念是难免的。
中国空军还真就是有喜欢吃回头草的习惯。豹子不要,等海航养活豹子出豹A了又要了豹A;歼10也是,逼得611上书保证歼10的大规模生产改进绝无问题。
后来就是空军的豹A比海航的还多呗。
空军有时候还真就是不地道,型号指标上朝令夕改,说要了又不要,等过段时间发现这个型号健全起来了,又来抢。歼10刚出那会,钓鱼工程啦,要求减产或者干脆转技术储备啦。。。。。。现在还不是把歼10的全部产量都给霸着,说海航不想要歼10,你信吗?
超7上如果空军换个说法,哪怕是说空军对此保持关注,在适当的时候会予以支持云云之类的废话,也不用花空军一分钱,也不会场面那么难看。劳资天下第一,空军一向是那个德行。
至于四代和成飞,反正国家给钱给重大专项的从二代机直接跨到后期敏捷型三代的歼10做出来了,国家不给重大专项也不给钱的三代枭龙一样也做出来了,做出四代也是理所当然的。大压机,发动机之类的支撑项目这几年看官泄进步很大,支撑重四的工业力量应该是有的。
大不了继续先用毛子发动机。
双发和单发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以三代为例,三代的气动和飞控,不管是全动鸭翼耦合还是尖拱大边条,成飞全部用量产型实机给验证过了。歼10和FC1要不要出双发,纯粹需求而已。
单发双发不是成飞四代的最大难关,气动和飞控才是。与其忧心成飞做不出双发,不如忧心四代气动上在隐身和机动性还有超音速阻力之间的折衷做的如何,飞火推一体化和综合航电可靠不可靠,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准。
成都展示过的流体力学成就里,就有9X年一个气动相当先进的放弃方案,就是双发的。
别以为成飞对双发就不上心。
看看国内那一拥而上的大压机和激光强化冲击线之类的玩意就明白了,土鳖会死心把重四搞出来的。
重型四代又不是真得高不可攀,如果欧洲人不扯皮,真得团结一心,未必搞不出一款不输F22的重四。我看那激光强化冲击线至少会有2条,成飞重四一条,西飞大运一条。
FC-1和歼10都有俄罗斯人参与,重四也不会少的。就和美国苏联劫掠德国一样,我们也劫掠了毛子的人才。
枭龙项目大致分为两个段落,前一个段落主要还是在歼7上面大改,这个段落有老毛子专家帮忙咨询,还提供了审定意见。
现在的FC-1已经是完全推倒重来的设计了,原来的超7在贵航的山鹰上复活了。
FC-1基本上可以看做是F18和F16的混合体,成飞一边吸收着毛子的力量,一边就是抄袭美帝的道路。
枭龙的设计前面一截都是132在搞,611接手枭龙都歼10出来之后的事情了,说不是一拨人倒也没错。巴基斯坦还为此质疑过中方。
歼10改型出的多,就是因为那玩意是真正自己搞出来的,不管怎么改,哪个地方能不能改,怎么改,都心中有数。
发财01只是个壳子,上面除了保证基本飞行以外的设备全部用配重代替。发财04上的数字电传和航电和歼10是具有继承性的,你以为成飞傻呢,为发财重来一遍。
预研四代怎么了,舰载怎么了。歼10B型把主起落架后移加大轮距强化降落能力一样有上舰潜力。
歼8型号出的慢,因为歼8就是在歼7上改的,歼11型号出的慢,那是因为现在还在以吃透SU27为荣呢。
离子鱼同志?按某同学的说法,3月某杂志上11B的电传问题很快见分晓了。
不要忽视了对外交流对中国航空的影响。现在的FC-1和F16的神似程度瞎子才看不出来,谁能说这点不受巴基斯坦的影响?整个超7项目里,出现的最多的就是F16,什么都是拿F16来衡量的。
不向F16看准,不摸透F16的特点,不搞清F16的思路,你想这么做都做不到,巴基斯坦人每天都会把F16当做咒语给念出来。
有了正确的方向,效率会高的多。这点上从成飞在超7项目中的涉外合作中就看得出来,当时就接触了美国英国俄罗斯的多家发动机,飞机制造商。就算看不到最先进的东西,也足够他们对国外的大方向有相当深刻的感性认识。这点在当时他们在英国谈发动机的时候,对英国人展示的电调发动机的优势的感悟上就看得出来,当事人的印象极为深刻。
而屠基达的回忆文章里,美国佬对成飞沈飞人员效率的不同评价和不同对待态度,可是很说明问题的。同样是格鲁曼,沈飞的人员下班前1个小时接到通知,第二天不得进入办公室;成飞的人员则几天前提前通知,有问题的迅速提问索取资料。
与其去看谁谁搞到多少外援,还不如好好看看自己身上的毛病。外因从来是靠内因发挥作用的。
试飞员用橡皮泥捏出了形状最合手的操纵杆形状。那为一只有着丰富三代机使用经验的美式空军开发一个国际合作的战斗机型号,将从中得益多少?虽然坚持到最后,除了发动机外已经全部是国内产品。
屠老这帮家伙从70年代末开始在战机上应用英国电子产品开始就不断和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这些西方国家打交道,见多识广了,自然对苏俄航空的缺点有着清醒的认识。当然更加会认清自己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和追赶的方向。
好像大家都忘记了80年代中国可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国啊,80年代的时候航空人要搞到什么顶级的具体技术机密做不到,开开眼界还是没问题的。
看清楚了美帝的航空方向,毛子专家挖来的再多也不会妨碍自己的主导地位。
成飞在进气道上是有怨念的。说的不好听就是被刺激发狠了。就是那个著名的开价196万-20万成交的故事。后来不论是加莱特进气道还是BUMP进气道的论文,成飞都领先数年首先在国内发表,并且把DSI以最快的速度工程实用化了。当时成飞搞超7没有机身2侧进气的技术,跑沈飞去了,那边开价是196万,最后20万成交。20几年以后屠老念念不忘此事,可见刺激之深。
总有些人对F16的推崇达到不顾事实的地步。事实上F16的大仰角能力和指向能力就受限于边条和控制技术,并不出色;而后来家大业大财大气粗美国人也无意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既然能改进出尖拱大边条的F18EF,难道还搞不出同样改进的F16?
F16的气动固然相当出色,但是毕竟不能脱离时代,在设计F16的时候,对涡升力的利用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具体的外形表现就是F16细长内收的边条,这同样出现在了YF17(及后来的早期型F18系列)和SU27上;以当时的水平,既不能研发出外形合适的外凸的尖拱型大边条,在控制技术上也不好解决尖拱性大边条带来的静稳定进一步放宽和俯仰配平的问题。直到美国人在F18E/F上才进一步将边条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这是航空技术在气动和控制技术上的进步带来的。
现在的枭龙所使用的气动可以说站在历史后发者的角度上,结合F16和F18搞出来的,在04号机上已经不算明显,01-03号机还是肋下进气的时候前半截就是活脱脱变形了的F18。现在的枭龙受限于RD33的推力,在追求推比的机动项目上不如F16,但是大仰角能力,瞬盘和指向上是超过F16的;如果9500KG发动机顺利投入使用,枭龙的推比超过F16的话......除了挂载航程这些受限于机身吨位的性能,那么在全部的机动性指标上枭龙超过F16都是顺理成章的;道理很简单,更先进的气动和控制技术加上更大的推比,一切都没有疑问了。
顺便,枭龙在推比的问题04号机得到了相当的改善,不算机身结构减下的200多公斤重量,DSI进气道的高总压恢复系数也是非常大的助益,这个指标提高1%,推力增益就有起码1.5%。当年F16似乎也有一架使用过DSI的技术验证机,性能提高很大。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就是气动和控制技术进步带来的战斗机飞行性能发展。
貌似132在搞大扩建。搞完了估计就差不多能有制造重四结构的能力了。
至于结构设计水平,枭龙上已经体现出相当的结构设计水准,为了使枭龙能够为巴基斯坦所生产,采取了非常低的复合材料用量,仅以极少的钛合金机加框件加强关键部位,仍然能把整机空重控制在6.2—6.3吨左右(03号空重6.4—6.5吨,04换进气道修改气动布局后减重200多公斤)并保持4000小时的机体寿命。
论道欧洲的合作项目,台风比伽利略导航系统幸运啊。台风现在也算成熟了,伽利略还不知道要扯皮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起步。
YF17的边条虽然细长,但并不内凹,这点我失误了。但是YF17的边条和后来超级虫上的边条不是一回事。尖拱型大边条正是通过相对更宽,更大的面积来产生更强更稳定的涡流;这和飞行员的视野是无关的。
超级虫最强大的地方有四个,先进的航电系统,强大的可维护性,优秀的飞控,出色的损伤容限设计。损失掉一个气动控制面,其余的控制面能够自动补偿的重构功能,损失掉一台发动机,依靠另一台发动机(但是必须能开到最大加力,而且飞机必须放油抛弃弹药保证重量不超标)就仍然能保证飞机的动作满足安全降落在航母上的精度要求;这些都是无法从气动上模仿来的。
如果能达到山寨出超级虫这四大内在优秀因素的话,我更看好山寨阵风。
同样是依靠涡升力混饭,全动鸭翼比尖拱型大边条更有潜力,就因为它能动,而边条不能。
美国人不肯卖F16又或者不能接受美国F16价格或附加政治军事经济条款的国家,买不起欧洲双风鹰狮(连F16价格都无法接受的国家,如何接受欧洲三代机的价格)的国家;多了去了。
第三世界的穷国弱国也一样要建设装备三代机的现代化空军。光是穆斯林国家就不少。
忘了给链接:l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2512c0100cc8a.html?tj=1
再贴一文,这边也吵的蛮厉害的:b :b
军工产品的知识产权,对于中国和俄罗斯来说,都是一个新概念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月13日,俄罗斯霍伊公司负责人在印度班加罗尔航展上的一番话,引发各方关注。这家武器制造公司的负责人称,“中国仿制俄制战机并不非常成功,苏系列战机中最好的产品只能是苏-35。”

  外界盛传的中国国产战机歼-11B与苏-27的“血缘公案”波澜再起。

  歼-11B并非仿制

  1995年中俄签署协议,授权中国组装200架苏-27战机,中方代号为歼-11。据外电报道,中国很快发现早期苏-27性能不理想,于是在组装半数歼-11后开始国产化创新改进,之后便成了歼-11B。

  自主创新有三种形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中国生产的歼-11B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原始创新成果,整个过程不是低技术含量的仿制,从战机性能即可看出。

  《简氏防务周刊》分析,歼-11B比苏-27提高了隐身性能,雷达反射面积由15平方米减少到4平方米;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机体寿命比原来增加1万小时,重量减少700公斤;歼-11B能同时探测2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的6个,而早期苏-27只能对付2个;歼-11B比那些进口的苏-27增强了对地攻击能力,从而成为真正的多功能战机。在火控、电传、玻璃化座舱等方面,两者也有本质不同。

  中国做法合情合理

  军工产品的知识产权,对于中国和俄罗斯来说,都是一个新概念。冷战结束前,大多数国家不是通过战场就是通过盟友援助获得武器,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前苏联国营体制下军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没有西方集团那样强。

  回看苏-27对华授权生产问题:直到中俄签署授权生产文件三年后,俄联邦才出台有关军品知识产权的明确法令。而两国第一份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迟至去年12月才签署。既然俄方本来缺少法令,且双方协议中未规定,中方又是在按协议付费生产,发现性能不理想时自己改进更新,于情于理都很正当。这也是俄官方始终没有说中方侵权仿制的一个原因。

  中俄军工合作需要新模式

  如今,俄罗斯已经开始在军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措施,这对中国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过去年代那种为意识形态或战略利益而进行的粗放型军工合作,经常伴随后遗症,还是“亲兄弟明算账”式的明晰合同更务实,更踏实。

  中俄都是学习市场经济与适应全球化的后来者,在军品领域亦如此。事实证明,中俄双方在军品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上都需要摸索和提高,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磨合与合作。有了这个理性和务实的基础,未来中俄军工合作才能更加健康和稳定地发展。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2-19/1053542759.html
 “歼-11B并非仿制”
哈哈!信誓旦旦地睁眼说瞎话居然口气还那么斩钉截铁:D
反正这两天的消息让人迷糊
J11B到底该不该算仿制??
原帖由 涡轮不增压 于 2009-2-19 15:06 发表
 “歼-11B并非仿制”
哈哈!信誓旦旦地睁眼说瞎话居然口气还那么斩钉截铁:D

有人就是喜欢当鸵鸟,就是喜欢自欺欺人有什么办法?
J11B是否仿制,可以这么看,如果排除气动布局设计,中国当然可以说分系统 航电 机体材料,机体结构是自主研制.

如果说气动布局,那么J11B合理的说法应该叫自行研制.而非原创.按照中国官方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消化吸收再创新.

飞行器最关键的设计就是气动布局的研究.这点上没有突破,就不能叫原创.
问个问题:歼11B和苏27更像呢,还是F-2和F-16更像??
单发双发不是成飞四代的最大难关,气动和飞控才是。与其忧心成飞做不出双发,不如忧心四代气动上在隐身和机动性还有超音速阻力之间的折衷做的如何,飞火推一体化和综合航电可靠不可靠,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准。
----------------------------------------------------
文中这句是耐个谁,对我说的.我原话是担心成飞没有双发产品,担心其经验太少..
没有SU27能有现在的J11B?不管咋改11B的母型还是27啊
承认11B气动是SU27的难道会死人?!
隐约又看到成飞和沈飞掐架的影子了
空军的毛病怕要追溯到小林子身上去了。
原帖由 风之洲 于 2009-2-19 17:09 发表
问个问题:歼11B和苏27更像呢,还是F-2和F-16更像??

;P 明显前者更像啊,假如涂完全一样的涂装并且用黑白照片,你还不一定能马上立刻分辨出来;P 而F2的外形几何架子大,还是与F16有一定区别

歼11B和苏27机体尺寸和气动几何形状完全一样;而F2的翼面积变大不少,机体放大一圈,就像超级虫比普通虫放大,机体几何气动外形已经不完全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