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利剑出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7:03:35
新年伊始,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分析认为,去年国际粮价经历“过山车”变化,且金融危机对“三农”冲击逐渐凸显,政府在此背景下“利剑”出鞘奋起反击……




●金融风暴冲击“三农”,中国政府何去何从?

(一)金融风暴下中企遭遇严峻考验
    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展现了决策层对农村工作的巨大关注。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出台这项政策的背景。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008年7月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外部需求快速下滑,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严重减弱,部分企业和行业经营困难。随着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能源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家电出口受到了很大制约,而由于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的普及情况远远落后于城市市场,而中国城市市场又面临着饱和的压力。在出口骤减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已经出现需求下降、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中国企业正遭遇严冬的考验。

(二)金融危机对“三农”冲击增强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也不断显现。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受金融危机影响,全世界消费低迷,包括粮食需求都在下降,粮食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呈现走低趋势。根据去年10月份的数据显示,国际市场上,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与9月相比都有较大幅度下降。我国市场上,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也在不同程度下降。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农业的比较效益将会随着农产品价格下降,逐步走低,由此可能出现新一轮农产品卖难问题,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农民增收局面趋于严峻。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增多,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一亿三千万外出农民工中,大约有两的千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而我国农民收入结构中,45%为外出务工的非农业收入,农民新增收入中,又有70%来自于非农业务工增收。因此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的不利状况将给明年农民增收带来很大困难。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在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管理屋已经开始关注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并以中央09年一号文件形式下发,凸显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政府“利剑”出鞘将奋起反击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和社会冲击的逐渐显露,中央作出了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决策,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关键时刻政府“利剑”出鞘。实施“家电下乡”,正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它必将为家电企业创造巨大的市场新空间,也将促使家电企业将市场重点由国外转向国内,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该政策实现了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由投资、出口向消费领域的拓展。这种突破有利于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大幅度扩大农村消费,进而带动消费、投资、出口比例关系的调整,改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出口驱动的局面,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不仅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品牌影响力拓展了空间,更有利于消化家电行业过剩产能,扭转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势头,为出口的稳定增长提供基础和保障,。



●稳定粮价关系“国本”,增收问题异常尖锐

(一)国际粮价经历“过山车”变化
    2008年,国际粮食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08年12月末,国际市场主要粮油品种价格水平较高点时下跌了40%~50%。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0570亿斤,和2007年相比增产了540亿斤,创造了我国的历史最高水平,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78年产量324亿斤。但与此同时,在当前国际市场粮油价格大幅下跌与国内粮食产量大幅增长背景下,国内粮价下行的压力也在凸显。当前,农业农村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两个:农产品价格下降和外需减少导致农民工收入减少。其中农产品价格的涨幅明显比以往下降,而价格对农民发展生产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刺激力量,现在价格涨幅下降,有些农副产品的价格是绝对水平下降,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二)政府“多管齐下” 稳定粮价
    据悉,政府一个初步的考虑是将今年的各类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11元左右。按照去年10570亿斤粮食的产量计算,农民在粮食上的收益就可以增加1100亿元。另外,政府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也正在进一步加大。现在对农民直接补贴主要为种粮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和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去年各项直补总额是1029亿元,今年预计会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但这一数字还要等到全国人代会审议批准。文件要求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中央惠农政策的持续不断出台,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农业板块在政策积极扶持下,波段机会显现。

(三)旗帜鲜明力挺“油料类”作物
    在国际上,大豆作为一种油料作物,也被认为是粮食作物。但根据我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一般所称粮食,是指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其中并不包括大豆。2008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即指出,大豆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大豆产量排名世界第四,大豆加工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二,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豆油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油,约占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的40%。现在中国一年消费的植物油大概2400万吨,而供给量不到1000万吨,需要大量进口大豆植物油来弥补。所以中央政府在今年‘一号文件’中也非常明确地表示支持油料生产。



●行政体制实行“扁平式管理”开发农村市场

(一)“省管县”改革促扁平化管理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如同当年小平同志“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这是“允许一部分县先强起来”。虽然说部分省“扩权强县”进行了七、八年,但象今天这样在政策上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这还是第一次。如果政策得到很好地执行,势必带动一批强县的崛起。而这种强县的崛起,表面上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实际上却是扎扎实实在为大变革提供了必要的铺垫和准备。而这种变革的最大困难在于市。市是既得利益获得者,现在要削弱权力,势必带来反抗。这没有什么悬念,不管是什么历史条件。大小是个官,现在忽然矮了一截或者说以前的部下与之平起平做,那是相当地不舒服。就文件贯彻来说吧,一个中央部门级别的文件正常贯彻到县这一层,一般需要一个月,更多地是几个月。一个文件要真正执行,有的甚至要半年。可见,省管县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打击并消弱了地级市的权力。当然这种改革会逐步推进的,有了一就有二,比起不动要强的多。改革吗,肯定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以期待给更多的人带来收益。希望国家在这次改革的尝试中受益。

(二)“家电下乡”发掘农村聚宝盆
    推广家电下乡,能够让更多的农民用上性价比高、服务有保障的名牌家电产品,尽早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既有利于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也有利于统筹消费、投资、出口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据测算,我国农村有2亿多户家庭,即使农村家电普及率仅提高1个百分点,每种家电也可以增加200多万台的需求,扩大农村消费的潜力巨大。“家电下乡”实施范围扩大到14个省区市,2009年2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实施时间暂定4年。可实现家电下乡4.8亿台,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实施“家电下乡”,扩大内需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消费,成为我国当前“保增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家电下乡” 不仅得到了所有家电企业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农村消费者的热捧。新一轮的政策起航,必将开启新的市场空间,为家电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消费结构由过去简单的日常食品和生产性支出,逐渐向高端的家电等享受型产品支出转变,带动整个农村的消费升级。农村市场是个有待发掘的“聚宝盆”,但要真正启动这个市场,除了国家出台政策帮助农民增强购买力、刺激农村消费外,更需要企业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做好营销和售后服务,并需要各地创造性地落实政策,把工作做精做细。

(三)新农村建设放在最高决策层面
    中央一号文件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措施和方向更加明确,把新农村建设放在了政治的最高层面,由此规划出一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阔蓝图。这些不仅将消化钢铁、水泥行业生产能力的过剩,同时将给道路工程建设的建设机械装备商带来巨大商机。近年来,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很多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建设快速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加速和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内小型农用工程机械市场前景愈加广阔。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市场之所以青睐这类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增高,农村工程规模小且分散,用户购买实力较差。据悉,在民生事业建设方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五个重点领域:一是农村电网建设,大的电网建设覆盖农村人口已经达到了95%左右,还有5%左右要通过其他措施加快覆盖或是供电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实现城乡之间用电的同网同价;二是关于乡村道路建设,目前为止全国有87%左右的行政村都已经通公共客车,今后通达率要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去几年每年解决3000多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文件要求从今年开始每年解决6000万以上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加快农村的沼气建设,过去每年沼气中央财政要投入20亿元,今年在这个水平上要进一步提高,以使每年能解决400万到600万农民家庭使用沼气;五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进行试点工作,在国营农场和国营林场等一些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地方加快推进建设。新年伊始,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分析认为,去年国际粮价经历“过山车”变化,且金融危机对“三农”冲击逐渐凸显,政府在此背景下“利剑”出鞘奋起反击……




●金融风暴冲击“三农”,中国政府何去何从?

(一)金融风暴下中企遭遇严峻考验
    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展现了决策层对农村工作的巨大关注。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出台这项政策的背景。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008年7月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外部需求快速下滑,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严重减弱,部分企业和行业经营困难。随着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能源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家电出口受到了很大制约,而由于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的普及情况远远落后于城市市场,而中国城市市场又面临着饱和的压力。在出口骤减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已经出现需求下降、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中国企业正遭遇严冬的考验。

(二)金融危机对“三农”冲击增强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也不断显现。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受金融危机影响,全世界消费低迷,包括粮食需求都在下降,粮食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呈现走低趋势。根据去年10月份的数据显示,国际市场上,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与9月相比都有较大幅度下降。我国市场上,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也在不同程度下降。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农业的比较效益将会随着农产品价格下降,逐步走低,由此可能出现新一轮农产品卖难问题,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农民增收局面趋于严峻。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增多,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一亿三千万外出农民工中,大约有两的千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而我国农民收入结构中,45%为外出务工的非农业收入,农民新增收入中,又有70%来自于非农业务工增收。因此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的不利状况将给明年农民增收带来很大困难。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在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管理屋已经开始关注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并以中央09年一号文件形式下发,凸显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政府“利剑”出鞘将奋起反击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和社会冲击的逐渐显露,中央作出了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决策,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关键时刻政府“利剑”出鞘。实施“家电下乡”,正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它必将为家电企业创造巨大的市场新空间,也将促使家电企业将市场重点由国外转向国内,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该政策实现了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由投资、出口向消费领域的拓展。这种突破有利于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大幅度扩大农村消费,进而带动消费、投资、出口比例关系的调整,改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出口驱动的局面,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不仅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品牌影响力拓展了空间,更有利于消化家电行业过剩产能,扭转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势头,为出口的稳定增长提供基础和保障,。



●稳定粮价关系“国本”,增收问题异常尖锐

(一)国际粮价经历“过山车”变化
    2008年,国际粮食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08年12月末,国际市场主要粮油品种价格水平较高点时下跌了40%~50%。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0570亿斤,和2007年相比增产了540亿斤,创造了我国的历史最高水平,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78年产量324亿斤。但与此同时,在当前国际市场粮油价格大幅下跌与国内粮食产量大幅增长背景下,国内粮价下行的压力也在凸显。当前,农业农村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两个:农产品价格下降和外需减少导致农民工收入减少。其中农产品价格的涨幅明显比以往下降,而价格对农民发展生产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刺激力量,现在价格涨幅下降,有些农副产品的价格是绝对水平下降,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二)政府“多管齐下” 稳定粮价
    据悉,政府一个初步的考虑是将今年的各类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11元左右。按照去年10570亿斤粮食的产量计算,农民在粮食上的收益就可以增加1100亿元。另外,政府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也正在进一步加大。现在对农民直接补贴主要为种粮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和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去年各项直补总额是1029亿元,今年预计会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但这一数字还要等到全国人代会审议批准。文件要求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中央惠农政策的持续不断出台,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农业板块在政策积极扶持下,波段机会显现。

(三)旗帜鲜明力挺“油料类”作物
    在国际上,大豆作为一种油料作物,也被认为是粮食作物。但根据我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一般所称粮食,是指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其中并不包括大豆。2008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即指出,大豆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大豆产量排名世界第四,大豆加工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二,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豆油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油,约占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的40%。现在中国一年消费的植物油大概2400万吨,而供给量不到1000万吨,需要大量进口大豆植物油来弥补。所以中央政府在今年‘一号文件’中也非常明确地表示支持油料生产。



●行政体制实行“扁平式管理”开发农村市场

(一)“省管县”改革促扁平化管理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如同当年小平同志“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这是“允许一部分县先强起来”。虽然说部分省“扩权强县”进行了七、八年,但象今天这样在政策上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这还是第一次。如果政策得到很好地执行,势必带动一批强县的崛起。而这种强县的崛起,表面上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实际上却是扎扎实实在为大变革提供了必要的铺垫和准备。而这种变革的最大困难在于市。市是既得利益获得者,现在要削弱权力,势必带来反抗。这没有什么悬念,不管是什么历史条件。大小是个官,现在忽然矮了一截或者说以前的部下与之平起平做,那是相当地不舒服。就文件贯彻来说吧,一个中央部门级别的文件正常贯彻到县这一层,一般需要一个月,更多地是几个月。一个文件要真正执行,有的甚至要半年。可见,省管县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打击并消弱了地级市的权力。当然这种改革会逐步推进的,有了一就有二,比起不动要强的多。改革吗,肯定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以期待给更多的人带来收益。希望国家在这次改革的尝试中受益。

(二)“家电下乡”发掘农村聚宝盆
    推广家电下乡,能够让更多的农民用上性价比高、服务有保障的名牌家电产品,尽早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既有利于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也有利于统筹消费、投资、出口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据测算,我国农村有2亿多户家庭,即使农村家电普及率仅提高1个百分点,每种家电也可以增加200多万台的需求,扩大农村消费的潜力巨大。“家电下乡”实施范围扩大到14个省区市,2009年2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实施时间暂定4年。可实现家电下乡4.8亿台,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实施“家电下乡”,扩大内需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消费,成为我国当前“保增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家电下乡” 不仅得到了所有家电企业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农村消费者的热捧。新一轮的政策起航,必将开启新的市场空间,为家电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消费结构由过去简单的日常食品和生产性支出,逐渐向高端的家电等享受型产品支出转变,带动整个农村的消费升级。农村市场是个有待发掘的“聚宝盆”,但要真正启动这个市场,除了国家出台政策帮助农民增强购买力、刺激农村消费外,更需要企业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做好营销和售后服务,并需要各地创造性地落实政策,把工作做精做细。

(三)新农村建设放在最高决策层面
    中央一号文件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措施和方向更加明确,把新农村建设放在了政治的最高层面,由此规划出一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阔蓝图。这些不仅将消化钢铁、水泥行业生产能力的过剩,同时将给道路工程建设的建设机械装备商带来巨大商机。近年来,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很多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建设快速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加速和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内小型农用工程机械市场前景愈加广阔。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市场之所以青睐这类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增高,农村工程规模小且分散,用户购买实力较差。据悉,在民生事业建设方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五个重点领域:一是农村电网建设,大的电网建设覆盖农村人口已经达到了95%左右,还有5%左右要通过其他措施加快覆盖或是供电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实现城乡之间用电的同网同价;二是关于乡村道路建设,目前为止全国有87%左右的行政村都已经通公共客车,今后通达率要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去几年每年解决3000多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文件要求从今年开始每年解决6000万以上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加快农村的沼气建设,过去每年沼气中央财政要投入20亿元,今年在这个水平上要进一步提高,以使每年能解决400万到600万农民家庭使用沼气;五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进行试点工作,在国营农场和国营林场等一些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地方加快推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