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我国急需放行地方债解决财政困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5:16:07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
http://news.sina.com.cn/c/2008-12-31/111016956199.shtml
  经济刺激无疑是2009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国务院提出的两年4万亿元计划,不久就被地方的投资热情放大到18万亿元。但如今最考验这些地方经济刺激方案可行性的问题是,除了中央财政划拨部分,地方政府的其余资金从何而来?地方刺激经济的代价在于财政体系能否提供足够的支持,而颇为严峻的是,2008年全国性财政收入增幅的下滑和各地土地出让的低迷,让地方政府的融资难度剧增。“很多地方财政健全性和可持续性本身就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此基础上再扩张开支,财政体系只能是雪上加霜。”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王雍君不无忧虑地表示。

  在此背景下,作为给地方财政的纾困和开源提供解决之道的地方债管理方案,不久前曾由财政部牵头起草,并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对于地方债政策的进展和相关问题,魏加宁接受了本刊专访。

  主笔◎朱文轶

  三联生活周刊:你怎么看4万亿元刺激计划的实际效果?根据以往经验,投资项目的资金构成一般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银行各占1/3,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地方政府财政配套可能很难保证。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迅速从6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这几年楼市的火爆让土地财政帮地方解了大围,但现在,房市一低迷,地方财政的一大支柱又没了。

  魏加宁:现在就是这个问题,中央说4万亿元,地方加到了18万亿元。但是钱从哪来?还是没人说得很清楚。尤其是地方这一块,中央可以发国债,地方的钱怎么办?没人说。所以我认为,从时机上说,的确到了考虑地方发债的时候了。如果地方没有发债的手段,几乎很难得到如此巨大的资金,因为它几个主要手段现在都给控制住了。隐性债务这几年一直在查,数量一直在压缩;国债转贷数量很有限;土地财政在房市下行的背景下不光是难以为继了,而且很可能是反方向的,以前是地方财政的巨大来源,现在有些地方为了提振房市,还在往里贴钱。所以地方那么大的投资计划,钱从哪来,的确是个大难题。它直接关系到4万亿元计划的地方配套能否保证,关系到对整个GDP的拉动。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了解到,大概10月下旬,由财政部牵头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经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下文?

  魏加宁:财政部的确把这方案报上去了,但是后来还是有些部门存在不同声音。反对主要来自几个领域:一是一些老同志,他们从宏观调控角度出发,认为审批权一定要在中央,地方债会导致地方财权过大,影响中央对地方的调控;再有就是来自部门利益之间的掣肘。

  地方债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深入了解,从直观上很容易担心。它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就是认为发债一定有人买,所以就有风险。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要知道,地方政府发债是一回事,投资者买不买是另一回事,买与不买的主动权不在政府。这就完全变了。地方政府过去的几种融资办法,说到底权力都在政府这儿,风险反而更大。

  不过现在地方政府的呼声很强烈,它很紧迫了,我想决策方还是会慎重考虑这件事。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发地方债的方式,要比已有的融资方式风险小吗?

  魏加宁:对。事实上,你不让它发债,地方政府也有大量的隐性债务。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已经逐渐积累到了一个很严重的程度。我们几年前调查时,根据我国当时有关各方提供的数据测算,仅在2000年,全国乡镇一级的政府负债就高达2200多亿元,全国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万元。2001年,在全国2800多个县(市)中,一般预算赤字县共计731个,赤字面达到35.6%,其中尤以中西部最为严重。自那以后,中国各地地方政府的债务不是减少了,而是开始新一轮扩张。直到最近几年有所减少,一是对于隐性债务的查处,另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纷纷找到了“以地生财”的办法,地方财政状况大为改观。不过土地财政本身就是建立在缺乏规范融资渠道基础上的,它是有代价的:依赖土地收入完全将当地政府跟房地产商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我们当时在全国各地进行调研的难度非常大,地方政府对隐性债务的数字讳莫如深,敏感程度比当年调研金融不良资产要大得多。这些债务,有关部门后来也试图去了解统计,费了很大劲,实际上很难掌握全部的真实情况。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不了解情况,你就很难去控制风险,所以这部分隐性债务的风险是完全不可控的。跟这相比,正规公开的发债就有一个风险控制机制了。

  三联生活周刊:发改委已经明确表示,此次扩大中央政府投资所需资金,将来自于加大规模发行国债。地方可以通过申请国债项目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解决资金困境吗?

  魏加宁:“国债转贷”是地方政府筹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它也有问题。现在国债转贷是个什么概念呢?地方政府要钱的时候很积极,在经济有下滑风险、急需资金的形势下,中央批得也很积极,两边都积极。但这个项目建完以后,它有没有经济效益?有没有社会效益?就没人关心了。中央政府不关心,因为它只负责审批,钱你已经要走了,跟我没关系了。地方政府也不关心,钱要完了,项目也建完了,当年的GDP拉上去了,就完了,项目的未来效益它根本没有继续关注的动力。

  我们考察的时候,专门对一些城市的国债项目做过调查,很多地方都这样,项目建完了就在那放着了,没人管。我们了解,比较极端的情况,在一些财政状况紧张的西部地区,拿到国债项目以后,1/3的钱先填窟窿——它本来就已经有很多窟窿,工资都欠很多,所以拿到钱先干这些事了。另外1/3用来盖楼买车,最后1/3才用在项目上面。我们也顺便问了一下这些项目的后续情况,发改委审批之后,去不去看?后来别人跟我们说,不用说司局长了,处长都没时间看。那凭什么批?根据什么认为资金使用有效益?这次我不主张大规模地发国债,就是因为它的效益问题,另外到地方没人监管,很多事情就很危险。

  三联生活周刊:但现在问题是,时间很紧迫。我们GDP“保八争九”的压力还是很大,这又有赖于各个地方GDP能否实现预定目标。随着各省份都抛出投资清单,明年就到了地方财政买单的时候。我了解,光重庆市,到2010年底3年要实现各级财政性投资2000亿元,投入额几乎等于前5年的财政总收入。会不会还是要回到老路上来?

  魏加宁:我们担心的就是这个,担心要走老路。很多人认为1998年以来国债项目是成功的,他们把1998年GDP上来都归结于此,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很多国债项目效益并不高。

  因此这个时候放行地方债是很有必要了。另外,地方债券可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里的“代际不公平”。每一轮扩张财政周期中,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是由地方政府来做的,这样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它往往是用上代人或上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资金去建设,建设周期往往比较长,建完以后享用它的是下一代人,这样形成一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代际不公。如果能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就变成这样一个情况:将来谁享用建设的成果,谁去还债。
 三联生活周刊:银监会最近表态放松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要求,这是不是也意在给地方政府输血?

  魏加宁:这只是允许银行这么做,要是银行就是不这么做怎么办?现在不像以前了,商业银行改制后,股东控制,风险他们要问责了,政府想放松不一定有用。

  过去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最大风险,就是将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现在形势所迫再度放开“银政合作”的阀门仍然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如果回到老路,解一时之需,那地方隐性债务就会继续放大,给整个财政、金融系统带来威胁。

  从银行来说,银行也确实很为难,上下政府都压,不贷不行,贷的话很可能回不来。过去,地方政府经常是骗了这家银行再骗那家,这里贷了还不了再去找另外一家,银行之间不会有相互告知的风险体系。这样银行等于只有一个环节,就是它的审贷部门来防范风险,挡得住就挡,挡不住完了。

  相比之下,如果允许地方发债,这个风险控制系统就复杂多了。首先它要有当地人大的审查,其次中央政府有一个总量控制和对地方负债率的基本监控审查,第三,地方如果开始发债,信用评级就要上来。它跟国债不一样,评级机构要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进行评级,还有三方机构的保荐制度,对于地方政府的收入、支出、项目借债的用途,效益的计算,将来偿还资金的具体方式,都有一个公示。这几个环节下来,如果操作规范,信息是相对透明的,那么项目的情况投资者就基本掌握了。银行作为投资者,处在最后一个环节上,再来决定是买还是不买,以及买哪个地方的债券。这有一个竞争机制,它逼着地方政府规范操作。

  它比银政合作模式要好,就在于有助于控制银行风险。所以银行对地方债这件事很积极,这事几年前搞调研座谈的时候,我们曾经请过银行的官员和专家,他们听了以后,觉得非常好,因为这样一来银行就活了,地方政府是它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现在它又安全又可以跟政府充分地打交道——银行躲在最后,你地方政府尽管去发债,你只要能发得出来,我就去买,但是我买的时候,你前面几个风险控制环节都已经走过了。

  三联生活周刊:那如果地方债还不了怎么办?

  魏加宁:这事不用太担心,为什么?银行贷款,它是可以通过行政压力施压的方式获得贷款,这有个权力因素纠缠在里面。发债的话是要拿到公开的市场上去发,如果你前面的债还不上,后面的债是发不出来的,信用没有,是没有人去买的,这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也就是说,即使刚开始的时候没弄好,出现了一批坏债,后面就不会有了,它避免了像银行贷款那样,骗完这家骗那家的后果,避免了风险的扩大化。

  三联生活周刊:一旦允许地方发行债券,会不会地区差异会被放大?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债券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债券之间,谁会选后者呢?

  魏加宁:地区之间的不公平也确实存在,因此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尤其在开始的时候。另外,这也是通过规范财政来解决,要把财政的转移支付规范化。我们国家目前财政转移支付还很不规范,一些做得好的国家,转移支付都有很公开的一本书,上面对于地区的补贴系数、各项目的支出经费,有一个很详细的公式能计算出来,这些是透明的。这样一来,比如我们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中央政府每年要给这些地方转移支付多少资金,一目了然,投资者就能对这笔财政账有个概念,对地区的财政收支有数,那么即使这个省份现在自身比较贫困,有中央这笔钱兜着,等于增加了它的信用和债券的吸引力。这些技术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我和财政部官员们建议,在地方债券的问题上不要搞成一刀切,谁嗓门大、谁跑财政部跑得勤,就让谁发债去。那样就把这好事给做歪了。现在等于财政部手里还握有一张王牌,没有让地方政府发债,这是一张重要的准入证,从中央就应该开始引导,谁把财政做得规范、做得透明,谁的地方“人大”对它约束有力,我让谁发债,这样大家都能往好的方向走。

  地方债是一个很敏感的变量。厉以宁不是说改革有两种导向,一种是危机导向,一种是利益导向嘛。地方债做不好就很可能成为前者,地方财政债台高筑,危机一下子就暴露出来。如果做好了,就可能是利益导向,通过我让你发债获得资金,我许可给你一个利益,但是你得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这样中央政府能有一个很强的引导和控制效应。不会像一些同志担心的,中央的调控力被削弱了,相反它能规范地方财政,推动地方财政体系改革,用一个金融手段来解决财政问题,既可以防范金融风险又可以防范财政风险。

  我认为在这上面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观念的革命。我一直强调,市场经济环境下有几个基本原则。凡是市场能做的尽量让市场做,只有市场做不好的由政府做。政府非做不可的事里,基层政府能做好的,尽量由基层政府做,基层无力解决的才由上一级政府、中央政府做。中央政府发国债来替地方财政纾困,最后把风险都集中在中央了,这得不偿失,实际上这些事地方政府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三联生活周刊:4万亿元计划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推行地方债,时间上能来得及吗?

  魏加宁:现在的确有点被动。我们5年前开始做一系列地方债的研究和调查,就相信在中国,允行地方政府正规发行地方债是必由之路,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这事一直悬而未决,现在有关部门想推,但因为一直没有做“试点”,突然上的话,大家都有些没底,所以是错过了一个最佳时机。

  我个人认为,2008年宏观政策曾一直在继续紧缩和适当放开之间分歧很大,和前些年我们形势好的时候错过了一些最佳时机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一是创业板,如果我们趁着前两年股市比较好的时候、宏观经济也比较好的时候能够及时推出创业板的话,一方面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些新的融资渠道,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从A股市场上分流一部分资金,减轻A股市场的泡沫。另一个是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如果趁着前两年经济形势比较好,银行的不良资产下降得比较快、国家财政收入上升得比较快、经济形势又比较好的情况下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话,相对比较容易一些。让银行拿出一点钱来交保费,这样如果将来经济出现不好、银行的不良资产又恶化的情况下,那个时候来及时地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来救助,如果万一有金融机构出现问题的,由存款保险机构来解决就比较好一些。我们还错过了一个最佳时机,趁着前两年物价比较低的时候理顺资产价格。再一个就是推行地方债试点,如果早些做,现在财政扩张政策启动、地方政府需要大量配套资金时,就主动多了。

  三联生活周刊:那你如何看待明年的经济形势?

  魏加宁:我说我既是悲观派,也是乐观派。还得看改革的变量。危机从来是一个国家改革的动力,如果一些体制改革不借此深化,光靠4万亿元要拉动那么一个庞大的战车是困难的。比如,这笔钱你说投哪儿?有人说投铁路,我也赞成,我们国家铁路还有一个大发展的空间,但是我们的铁路是国有垄断,铁道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发债都是政府发债不是公司发债。这种情况下,民间资本进不来,2万亿元投下去就是2万亿元,它的增量效应乘数效应是没有的。如果分拆、改制、上市,2万亿元就能带出很多增量资金了,民间资本会纷涌而入,这个市场还是资本所看好的。这只是举个例子。

  地方债问题也一样,如果不改,不抓紧时间改,那我很悲观。就靠中央的那点财政赤字,实际上做不了什么,更不用说资金最终到了项目上能有多少。这个项目建完以后有没有效益?很可能建的时候有一点拉动效益,建完以后就钱沉大海了,那就不乐观了。-——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
http://news.sina.com.cn/c/2008-12-31/111016956199.shtml
  经济刺激无疑是2009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国务院提出的两年4万亿元计划,不久就被地方的投资热情放大到18万亿元。但如今最考验这些地方经济刺激方案可行性的问题是,除了中央财政划拨部分,地方政府的其余资金从何而来?地方刺激经济的代价在于财政体系能否提供足够的支持,而颇为严峻的是,2008年全国性财政收入增幅的下滑和各地土地出让的低迷,让地方政府的融资难度剧增。“很多地方财政健全性和可持续性本身就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此基础上再扩张开支,财政体系只能是雪上加霜。”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王雍君不无忧虑地表示。

  在此背景下,作为给地方财政的纾困和开源提供解决之道的地方债管理方案,不久前曾由财政部牵头起草,并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对于地方债政策的进展和相关问题,魏加宁接受了本刊专访。

  主笔◎朱文轶

  三联生活周刊:你怎么看4万亿元刺激计划的实际效果?根据以往经验,投资项目的资金构成一般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银行各占1/3,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地方政府财政配套可能很难保证。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迅速从6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这几年楼市的火爆让土地财政帮地方解了大围,但现在,房市一低迷,地方财政的一大支柱又没了。

  魏加宁:现在就是这个问题,中央说4万亿元,地方加到了18万亿元。但是钱从哪来?还是没人说得很清楚。尤其是地方这一块,中央可以发国债,地方的钱怎么办?没人说。所以我认为,从时机上说,的确到了考虑地方发债的时候了。如果地方没有发债的手段,几乎很难得到如此巨大的资金,因为它几个主要手段现在都给控制住了。隐性债务这几年一直在查,数量一直在压缩;国债转贷数量很有限;土地财政在房市下行的背景下不光是难以为继了,而且很可能是反方向的,以前是地方财政的巨大来源,现在有些地方为了提振房市,还在往里贴钱。所以地方那么大的投资计划,钱从哪来,的确是个大难题。它直接关系到4万亿元计划的地方配套能否保证,关系到对整个GDP的拉动。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了解到,大概10月下旬,由财政部牵头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经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下文?

  魏加宁:财政部的确把这方案报上去了,但是后来还是有些部门存在不同声音。反对主要来自几个领域:一是一些老同志,他们从宏观调控角度出发,认为审批权一定要在中央,地方债会导致地方财权过大,影响中央对地方的调控;再有就是来自部门利益之间的掣肘。

  地方债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深入了解,从直观上很容易担心。它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就是认为发债一定有人买,所以就有风险。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要知道,地方政府发债是一回事,投资者买不买是另一回事,买与不买的主动权不在政府。这就完全变了。地方政府过去的几种融资办法,说到底权力都在政府这儿,风险反而更大。

  不过现在地方政府的呼声很强烈,它很紧迫了,我想决策方还是会慎重考虑这件事。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发地方债的方式,要比已有的融资方式风险小吗?

  魏加宁:对。事实上,你不让它发债,地方政府也有大量的隐性债务。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已经逐渐积累到了一个很严重的程度。我们几年前调查时,根据我国当时有关各方提供的数据测算,仅在2000年,全国乡镇一级的政府负债就高达2200多亿元,全国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万元。2001年,在全国2800多个县(市)中,一般预算赤字县共计731个,赤字面达到35.6%,其中尤以中西部最为严重。自那以后,中国各地地方政府的债务不是减少了,而是开始新一轮扩张。直到最近几年有所减少,一是对于隐性债务的查处,另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纷纷找到了“以地生财”的办法,地方财政状况大为改观。不过土地财政本身就是建立在缺乏规范融资渠道基础上的,它是有代价的:依赖土地收入完全将当地政府跟房地产商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我们当时在全国各地进行调研的难度非常大,地方政府对隐性债务的数字讳莫如深,敏感程度比当年调研金融不良资产要大得多。这些债务,有关部门后来也试图去了解统计,费了很大劲,实际上很难掌握全部的真实情况。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不了解情况,你就很难去控制风险,所以这部分隐性债务的风险是完全不可控的。跟这相比,正规公开的发债就有一个风险控制机制了。

  三联生活周刊:发改委已经明确表示,此次扩大中央政府投资所需资金,将来自于加大规模发行国债。地方可以通过申请国债项目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解决资金困境吗?

  魏加宁:“国债转贷”是地方政府筹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它也有问题。现在国债转贷是个什么概念呢?地方政府要钱的时候很积极,在经济有下滑风险、急需资金的形势下,中央批得也很积极,两边都积极。但这个项目建完以后,它有没有经济效益?有没有社会效益?就没人关心了。中央政府不关心,因为它只负责审批,钱你已经要走了,跟我没关系了。地方政府也不关心,钱要完了,项目也建完了,当年的GDP拉上去了,就完了,项目的未来效益它根本没有继续关注的动力。

  我们考察的时候,专门对一些城市的国债项目做过调查,很多地方都这样,项目建完了就在那放着了,没人管。我们了解,比较极端的情况,在一些财政状况紧张的西部地区,拿到国债项目以后,1/3的钱先填窟窿——它本来就已经有很多窟窿,工资都欠很多,所以拿到钱先干这些事了。另外1/3用来盖楼买车,最后1/3才用在项目上面。我们也顺便问了一下这些项目的后续情况,发改委审批之后,去不去看?后来别人跟我们说,不用说司局长了,处长都没时间看。那凭什么批?根据什么认为资金使用有效益?这次我不主张大规模地发国债,就是因为它的效益问题,另外到地方没人监管,很多事情就很危险。

  三联生活周刊:但现在问题是,时间很紧迫。我们GDP“保八争九”的压力还是很大,这又有赖于各个地方GDP能否实现预定目标。随着各省份都抛出投资清单,明年就到了地方财政买单的时候。我了解,光重庆市,到2010年底3年要实现各级财政性投资2000亿元,投入额几乎等于前5年的财政总收入。会不会还是要回到老路上来?

  魏加宁:我们担心的就是这个,担心要走老路。很多人认为1998年以来国债项目是成功的,他们把1998年GDP上来都归结于此,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很多国债项目效益并不高。

  因此这个时候放行地方债是很有必要了。另外,地方债券可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里的“代际不公平”。每一轮扩张财政周期中,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是由地方政府来做的,这样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它往往是用上代人或上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资金去建设,建设周期往往比较长,建完以后享用它的是下一代人,这样形成一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代际不公。如果能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就变成这样一个情况:将来谁享用建设的成果,谁去还债。
 三联生活周刊:银监会最近表态放松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要求,这是不是也意在给地方政府输血?

  魏加宁:这只是允许银行这么做,要是银行就是不这么做怎么办?现在不像以前了,商业银行改制后,股东控制,风险他们要问责了,政府想放松不一定有用。

  过去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最大风险,就是将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现在形势所迫再度放开“银政合作”的阀门仍然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如果回到老路,解一时之需,那地方隐性债务就会继续放大,给整个财政、金融系统带来威胁。

  从银行来说,银行也确实很为难,上下政府都压,不贷不行,贷的话很可能回不来。过去,地方政府经常是骗了这家银行再骗那家,这里贷了还不了再去找另外一家,银行之间不会有相互告知的风险体系。这样银行等于只有一个环节,就是它的审贷部门来防范风险,挡得住就挡,挡不住完了。

  相比之下,如果允许地方发债,这个风险控制系统就复杂多了。首先它要有当地人大的审查,其次中央政府有一个总量控制和对地方负债率的基本监控审查,第三,地方如果开始发债,信用评级就要上来。它跟国债不一样,评级机构要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进行评级,还有三方机构的保荐制度,对于地方政府的收入、支出、项目借债的用途,效益的计算,将来偿还资金的具体方式,都有一个公示。这几个环节下来,如果操作规范,信息是相对透明的,那么项目的情况投资者就基本掌握了。银行作为投资者,处在最后一个环节上,再来决定是买还是不买,以及买哪个地方的债券。这有一个竞争机制,它逼着地方政府规范操作。

  它比银政合作模式要好,就在于有助于控制银行风险。所以银行对地方债这件事很积极,这事几年前搞调研座谈的时候,我们曾经请过银行的官员和专家,他们听了以后,觉得非常好,因为这样一来银行就活了,地方政府是它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现在它又安全又可以跟政府充分地打交道——银行躲在最后,你地方政府尽管去发债,你只要能发得出来,我就去买,但是我买的时候,你前面几个风险控制环节都已经走过了。

  三联生活周刊:那如果地方债还不了怎么办?

  魏加宁:这事不用太担心,为什么?银行贷款,它是可以通过行政压力施压的方式获得贷款,这有个权力因素纠缠在里面。发债的话是要拿到公开的市场上去发,如果你前面的债还不上,后面的债是发不出来的,信用没有,是没有人去买的,这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也就是说,即使刚开始的时候没弄好,出现了一批坏债,后面就不会有了,它避免了像银行贷款那样,骗完这家骗那家的后果,避免了风险的扩大化。

  三联生活周刊:一旦允许地方发行债券,会不会地区差异会被放大?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债券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债券之间,谁会选后者呢?

  魏加宁:地区之间的不公平也确实存在,因此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尤其在开始的时候。另外,这也是通过规范财政来解决,要把财政的转移支付规范化。我们国家目前财政转移支付还很不规范,一些做得好的国家,转移支付都有很公开的一本书,上面对于地区的补贴系数、各项目的支出经费,有一个很详细的公式能计算出来,这些是透明的。这样一来,比如我们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中央政府每年要给这些地方转移支付多少资金,一目了然,投资者就能对这笔财政账有个概念,对地区的财政收支有数,那么即使这个省份现在自身比较贫困,有中央这笔钱兜着,等于增加了它的信用和债券的吸引力。这些技术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我和财政部官员们建议,在地方债券的问题上不要搞成一刀切,谁嗓门大、谁跑财政部跑得勤,就让谁发债去。那样就把这好事给做歪了。现在等于财政部手里还握有一张王牌,没有让地方政府发债,这是一张重要的准入证,从中央就应该开始引导,谁把财政做得规范、做得透明,谁的地方“人大”对它约束有力,我让谁发债,这样大家都能往好的方向走。

  地方债是一个很敏感的变量。厉以宁不是说改革有两种导向,一种是危机导向,一种是利益导向嘛。地方债做不好就很可能成为前者,地方财政债台高筑,危机一下子就暴露出来。如果做好了,就可能是利益导向,通过我让你发债获得资金,我许可给你一个利益,但是你得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这样中央政府能有一个很强的引导和控制效应。不会像一些同志担心的,中央的调控力被削弱了,相反它能规范地方财政,推动地方财政体系改革,用一个金融手段来解决财政问题,既可以防范金融风险又可以防范财政风险。

  我认为在这上面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观念的革命。我一直强调,市场经济环境下有几个基本原则。凡是市场能做的尽量让市场做,只有市场做不好的由政府做。政府非做不可的事里,基层政府能做好的,尽量由基层政府做,基层无力解决的才由上一级政府、中央政府做。中央政府发国债来替地方财政纾困,最后把风险都集中在中央了,这得不偿失,实际上这些事地方政府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三联生活周刊:4万亿元计划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推行地方债,时间上能来得及吗?

  魏加宁:现在的确有点被动。我们5年前开始做一系列地方债的研究和调查,就相信在中国,允行地方政府正规发行地方债是必由之路,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这事一直悬而未决,现在有关部门想推,但因为一直没有做“试点”,突然上的话,大家都有些没底,所以是错过了一个最佳时机。

  我个人认为,2008年宏观政策曾一直在继续紧缩和适当放开之间分歧很大,和前些年我们形势好的时候错过了一些最佳时机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一是创业板,如果我们趁着前两年股市比较好的时候、宏观经济也比较好的时候能够及时推出创业板的话,一方面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些新的融资渠道,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从A股市场上分流一部分资金,减轻A股市场的泡沫。另一个是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如果趁着前两年经济形势比较好,银行的不良资产下降得比较快、国家财政收入上升得比较快、经济形势又比较好的情况下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话,相对比较容易一些。让银行拿出一点钱来交保费,这样如果将来经济出现不好、银行的不良资产又恶化的情况下,那个时候来及时地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来救助,如果万一有金融机构出现问题的,由存款保险机构来解决就比较好一些。我们还错过了一个最佳时机,趁着前两年物价比较低的时候理顺资产价格。再一个就是推行地方债试点,如果早些做,现在财政扩张政策启动、地方政府需要大量配套资金时,就主动多了。

  三联生活周刊:那你如何看待明年的经济形势?

  魏加宁:我说我既是悲观派,也是乐观派。还得看改革的变量。危机从来是一个国家改革的动力,如果一些体制改革不借此深化,光靠4万亿元要拉动那么一个庞大的战车是困难的。比如,这笔钱你说投哪儿?有人说投铁路,我也赞成,我们国家铁路还有一个大发展的空间,但是我们的铁路是国有垄断,铁道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发债都是政府发债不是公司发债。这种情况下,民间资本进不来,2万亿元投下去就是2万亿元,它的增量效应乘数效应是没有的。如果分拆、改制、上市,2万亿元就能带出很多增量资金了,民间资本会纷涌而入,这个市场还是资本所看好的。这只是举个例子。

  地方债问题也一样,如果不改,不抓紧时间改,那我很悲观。就靠中央的那点财政赤字,实际上做不了什么,更不用说资金最终到了项目上能有多少。这个项目建完以后有没有效益?很可能建的时候有一点拉动效益,建完以后就钱沉大海了,那就不乐观了。-
想想三鹿事件。。。
感觉地方发债。。。。。
定期枪毙一批砖家叫兽有利于社会和谐.........
我不同意,太危险了
在没有解决监督和有效遏制腐败之前,这种举措无异于土匪进城,肥了贪官,苦了百姓。
就怕到时候一发不可收啊
可以嘛,部级20万,局级15万,处级10万,科级5万,股级1万,其他干部5000,老百姓免,够了。
不可能,国家没那么傻
地方政府发债,没几年这些地方政府就会破产的.钱最终流进那些地方官员的口袋.
国家没那么傻:handshake
国家是由利益集团掌握的。傻不傻就看博弈妥协后的结果
原帖由 apirlshide 于 2008-12-31 18:56 发表
国家是由利益集团掌握的。傻不傻就看博弈妥协后的结果


:o :o
只怕地方政府会赖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