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舰队优化自修激励机制 实现低成本自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14:02
中国海军舰队优化自修激励机制 实现低成本自修

--------------------------------------------------------------------------------

2008年12月22日 来源:解放军报

--------------------------------------------------------------------------------


  视点提要

  随着装备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装备自修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海军舰艇部队而言,舰员自修能力是舰艇装备战斗力形成、保持和恢复的关键因素,也是让舰队自由地驶向深蓝的重要前提之一。

  作为海军新型武器装备保障中心的东海舰队某基地,以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为纽带,不断优化舰员自修激励机制,用“大自修”理念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装备靠前保障,为推动装备保障能力由岸基向海基跨越开辟了一条新航路。 (于春光)



  舰员级自修究竟难在哪里

  战舰出航在即,舰上突然报来一大堆故障。其中,一个频繁出现的故障原因是“备品不足”。

  为什么总是在关键时刻冒出这么多故障?舰员平时都干嘛去了?到底是哪些备品不足?东海舰队某基地装备保障部门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让人感到问题严峻:

  由于新装备型号多、训练任务重、技术力量弱、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舰艇官兵中存在着“会修理”与“愿自修”、“要我学”与“我要学”相互脱节的现象。久而久之,装备故障越来越多,自修能力却越来越差,从而严重制约装备的完好率和在航率。

  “我为什么要冒险去自修?修好了没功劳,修坏了却要担责任。”一名老士官坦言。“舰员能排除故障,要装备部门干什么?”某保障基地副司令员徐建卯告诉记者:“舰员自修难的深层原因是动力不足。”

  如何增强自修动力?从去年年初开始,该基地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新装备密集的两个潜艇部队率先建立装备自修人才评选机制。按照“基地投入、部队运作、共同实施”的办法,在两个支队各投入50万元的临时抢修经费,通过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提高舰员爱装、管装的热情和参与自修的积极性。

  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两个部队迅速出现装备自修“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舰员参与装备自修的潜能得到了有效释放。以某潜艇支队为例,2006年上报维修的故障有700余项,2007年迅速下降到270多项,而潜艇的在航率却创历史新高。

  什么才是最低成本的自修

  动力问题解决了,一个新现象又引起了机关的注意:类似于保险丝更换这样的简单故障也成了某些单位上报的自修“成果”。难道自修故障越多越好吗?那些没有上报故障的单位自修能力就一定差吗?

  故障自修数量并非越多越好,真正的高手总是善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此,基地提出:调动舰员主观能动性,力保装备零故障,这是最低成本的自修,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随后,基地从健全、完善评选规则入手,把装备“完好率”评估作为评比的第一导向,结合“故障自修率”重点评估,充分考虑装备动用强度和新旧程度对装备“完好率”的影响,推导出“装备自修率评估公式”,计算机自动生成评估结果,使评比客观公正、一目了然。

  “比如,完好率评比中有一项要素叫装备动用强度,以往我们总是以出海天数作为评定依据,但是如果舰艇仅在海上锚泊怎么算?现在,我们是以主轴系带螺旋桨的运转时间来评估舰艇的综合动用强度,可精确到分钟,更令官兵信服。”一位装备部门领导说。

  科学、量化的评选机制大大激发了官兵的参与热情。某潜艇支队装备部副部长戴显法告诉记者:“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原先机关下去检查,各艇队都存在护短心理。而现在,大家却主动自找问题。因为有了科学的评比手段,检查真正成了基层与机关交流经验的一种方式。”

  一张排故清单为何如此重要

  在某潜艇支队,记者参加了一次“自修经验交流会”。某艇声呐技师董宪德关于新型潜艇跨海区长航中确保装备“零故障”的成功经验赢得了一片赞许的目光。

  “我们注意一手抓艇员修理能力的提高,一手抓排除故障技术总结能力的提高。”某潜艇支队机电业务长郑永峰说。“事实上,一份排除故障的总结往往比排故本身更有意义,但在这方面,我们以前有认识,却做不起来。”

  为什么走不好这“最后一步”?这也和原来的修理成果报告机制不健全有关。修理人员不愿正确、规范地报告修理成果,从而导致修理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源流失严重。

  “敢于承认深层次排除故障的技术总结比排故本身更有意义、更具价值,实际上解决了全寿命装备保障的信息来源机制难题,这也是推动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之核心。”徐建卯说,基地为了切实推进故障技术总结工作,重新进行了顶层制度设计。“比如,现在的一张工程上报单,如果没有技术总结,就不准核销,单位白干;相反,技术总结价值越高,评分系数就越大,甚至可以上不封顶。”

  如今,一份份优秀的排故技术报告清单,直接输入基地的“装备抢修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反馈一线部队,成为舰员自修同类故障的样本;又反向评估了舰员的自修水平,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益。

  装备保障软实力如何打造

  从自修人才评选,到排故经验总结,再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充实完善,一个推进“大自修”的机制轮廓渐渐清晰。随着自修人才激励机制和维修经验的固化机制的不断完善,一个由高素质维修人才和高质量排故经验信息组成的装备保障“专家支援库”渐渐浮出水面,成为装备保障由岸基向海基跨越的重要推手,为装备保障“软实力”建设不断注入新内涵。

  “如果说人才与信息资源是构建‘专家支援库’的两大法宝,那么,人才激励和信息管理机制的完善,就是装备保障软实力建设的两驾马车。”徐建卯认为。

  如今,舰艇指挥员通过对装备自修动态数据的监测,第一次拥有了对装备技术状态的实时掌握能力。“艇长对装备的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无需多问,艇员自己就主动把故障排除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研究战术。”某潜艇艇长崔晓华自豪地说。

  今年上半年,该艇挺进大洋,在完成长航任务后又成功实射新型鱼雷,创下了出航前、返航后故障为零,全程重大故障为零,自修率100%的装备管理奇迹。(钱晓虎)中国海军舰队优化自修激励机制 实现低成本自修

--------------------------------------------------------------------------------

2008年12月22日 来源:解放军报

--------------------------------------------------------------------------------


  视点提要

  随着装备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装备自修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海军舰艇部队而言,舰员自修能力是舰艇装备战斗力形成、保持和恢复的关键因素,也是让舰队自由地驶向深蓝的重要前提之一。

  作为海军新型武器装备保障中心的东海舰队某基地,以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为纽带,不断优化舰员自修激励机制,用“大自修”理念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装备靠前保障,为推动装备保障能力由岸基向海基跨越开辟了一条新航路。 (于春光)



  舰员级自修究竟难在哪里

  战舰出航在即,舰上突然报来一大堆故障。其中,一个频繁出现的故障原因是“备品不足”。

  为什么总是在关键时刻冒出这么多故障?舰员平时都干嘛去了?到底是哪些备品不足?东海舰队某基地装备保障部门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让人感到问题严峻:

  由于新装备型号多、训练任务重、技术力量弱、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舰艇官兵中存在着“会修理”与“愿自修”、“要我学”与“我要学”相互脱节的现象。久而久之,装备故障越来越多,自修能力却越来越差,从而严重制约装备的完好率和在航率。

  “我为什么要冒险去自修?修好了没功劳,修坏了却要担责任。”一名老士官坦言。“舰员能排除故障,要装备部门干什么?”某保障基地副司令员徐建卯告诉记者:“舰员自修难的深层原因是动力不足。”

  如何增强自修动力?从去年年初开始,该基地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新装备密集的两个潜艇部队率先建立装备自修人才评选机制。按照“基地投入、部队运作、共同实施”的办法,在两个支队各投入50万元的临时抢修经费,通过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提高舰员爱装、管装的热情和参与自修的积极性。

  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两个部队迅速出现装备自修“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舰员参与装备自修的潜能得到了有效释放。以某潜艇支队为例,2006年上报维修的故障有700余项,2007年迅速下降到270多项,而潜艇的在航率却创历史新高。

  什么才是最低成本的自修

  动力问题解决了,一个新现象又引起了机关的注意:类似于保险丝更换这样的简单故障也成了某些单位上报的自修“成果”。难道自修故障越多越好吗?那些没有上报故障的单位自修能力就一定差吗?

  故障自修数量并非越多越好,真正的高手总是善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此,基地提出:调动舰员主观能动性,力保装备零故障,这是最低成本的自修,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随后,基地从健全、完善评选规则入手,把装备“完好率”评估作为评比的第一导向,结合“故障自修率”重点评估,充分考虑装备动用强度和新旧程度对装备“完好率”的影响,推导出“装备自修率评估公式”,计算机自动生成评估结果,使评比客观公正、一目了然。

  “比如,完好率评比中有一项要素叫装备动用强度,以往我们总是以出海天数作为评定依据,但是如果舰艇仅在海上锚泊怎么算?现在,我们是以主轴系带螺旋桨的运转时间来评估舰艇的综合动用强度,可精确到分钟,更令官兵信服。”一位装备部门领导说。

  科学、量化的评选机制大大激发了官兵的参与热情。某潜艇支队装备部副部长戴显法告诉记者:“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原先机关下去检查,各艇队都存在护短心理。而现在,大家却主动自找问题。因为有了科学的评比手段,检查真正成了基层与机关交流经验的一种方式。”

  一张排故清单为何如此重要

  在某潜艇支队,记者参加了一次“自修经验交流会”。某艇声呐技师董宪德关于新型潜艇跨海区长航中确保装备“零故障”的成功经验赢得了一片赞许的目光。

  “我们注意一手抓艇员修理能力的提高,一手抓排除故障技术总结能力的提高。”某潜艇支队机电业务长郑永峰说。“事实上,一份排除故障的总结往往比排故本身更有意义,但在这方面,我们以前有认识,却做不起来。”

  为什么走不好这“最后一步”?这也和原来的修理成果报告机制不健全有关。修理人员不愿正确、规范地报告修理成果,从而导致修理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源流失严重。

  “敢于承认深层次排除故障的技术总结比排故本身更有意义、更具价值,实际上解决了全寿命装备保障的信息来源机制难题,这也是推动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之核心。”徐建卯说,基地为了切实推进故障技术总结工作,重新进行了顶层制度设计。“比如,现在的一张工程上报单,如果没有技术总结,就不准核销,单位白干;相反,技术总结价值越高,评分系数就越大,甚至可以上不封顶。”

  如今,一份份优秀的排故技术报告清单,直接输入基地的“装备抢修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反馈一线部队,成为舰员自修同类故障的样本;又反向评估了舰员的自修水平,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益。

  装备保障软实力如何打造

  从自修人才评选,到排故经验总结,再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充实完善,一个推进“大自修”的机制轮廓渐渐清晰。随着自修人才激励机制和维修经验的固化机制的不断完善,一个由高素质维修人才和高质量排故经验信息组成的装备保障“专家支援库”渐渐浮出水面,成为装备保障由岸基向海基跨越的重要推手,为装备保障“软实力”建设不断注入新内涵。

  “如果说人才与信息资源是构建‘专家支援库’的两大法宝,那么,人才激励和信息管理机制的完善,就是装备保障软实力建设的两驾马车。”徐建卯认为。

  如今,舰艇指挥员通过对装备自修动态数据的监测,第一次拥有了对装备技术状态的实时掌握能力。“艇长对装备的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无需多问,艇员自己就主动把故障排除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研究战术。”某潜艇艇长崔晓华自豪地说。

  今年上半年,该艇挺进大洋,在完成长航任务后又成功实射新型鱼雷,创下了出航前、返航后故障为零,全程重大故障为零,自修率100%的装备管理奇迹。(钱晓虎)
不错 为未来走向大洋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