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决策经过(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44:44
淮海战役决策经过(zt)

济南战役结束后,为了扩张战果,为以后南下作战创造条件,粟裕于9月24日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战役目标为攻占淮阴,淮安(两淮),海州,连云港,所以称为淮海战役——《粟裕关于举行淮海战役致中央军委的电报》(1948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淮海战役》第一册第47—49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10月北京第一版。

显然,由于攻济战局发展十分顺利,济南战役结束后,华野战力有余,但这一计划的战斗规模有限。粟裕向中央的建议有四个方案,而淮海战役计划是建议中规模最大的方案。军委接到建议后,对战役目标感到不满足。在由毛泽东起草的军委对粟裕建议的复电中,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超越粟裕设想目标之外的任务,即“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伯韬)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中央军委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应歼灭黄百韬兵团致饶漱石,粟裕的电报》(194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淮海战役》第1册第52—53页。

黄兵团即黄百韬所率第七兵团,下辖三个军。黄兵团在国民党军中虽不是一个最精锐的兵团,但黄敢于死战,很有战斗力。所以粟裕自己提出的是一个一般性的战斗,而毛泽东给他的却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任务,并且,毛泽东把粟裕的攻城略地的战斗改变成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役,把淮海战役在事实上改变成了“歼黄”战役。因此,9月25日毛泽东的电报与9月24日粟裕的建议,战役性质有着重大的区别。毛泽东充分意识到这一战役的重要性,他在9月28日对华野的指示中指出:“这一战役必比济南战役的规模要大”——《淮海战役的准备工作》(1948年9月28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26——27页。

中共华野前线委员会于10月5日在曲阜举行了为期20天的扩大会议,在会上对中央军委提出的任务进行了多次研究,直至9日晚各纵主要干部会议后,才放弃了华野原淮海战役方案,接受了中央军委提出的方案,首先分割包围歼灭黄百韬兵团。并于12日上报军委。中央军委和华野将领就作战部署进行了多次磋商,至14日,华野司令部召开第二次作战会议,研究确定了具体作战部署,并于15日上报军委,17日得到军委批准。至此,解放军完成了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主要目标的淮海战役的决策。淮海战役决策经过(zt)

济南战役结束后,为了扩张战果,为以后南下作战创造条件,粟裕于9月24日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战役目标为攻占淮阴,淮安(两淮),海州,连云港,所以称为淮海战役——《粟裕关于举行淮海战役致中央军委的电报》(1948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淮海战役》第一册第47—49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10月北京第一版。

显然,由于攻济战局发展十分顺利,济南战役结束后,华野战力有余,但这一计划的战斗规模有限。粟裕向中央的建议有四个方案,而淮海战役计划是建议中规模最大的方案。军委接到建议后,对战役目标感到不满足。在由毛泽东起草的军委对粟裕建议的复电中,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超越粟裕设想目标之外的任务,即“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伯韬)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中央军委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应歼灭黄百韬兵团致饶漱石,粟裕的电报》(194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淮海战役》第1册第52—53页。

黄兵团即黄百韬所率第七兵团,下辖三个军。黄兵团在国民党军中虽不是一个最精锐的兵团,但黄敢于死战,很有战斗力。所以粟裕自己提出的是一个一般性的战斗,而毛泽东给他的却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任务,并且,毛泽东把粟裕的攻城略地的战斗改变成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役,把淮海战役在事实上改变成了“歼黄”战役。因此,9月25日毛泽东的电报与9月24日粟裕的建议,战役性质有着重大的区别。毛泽东充分意识到这一战役的重要性,他在9月28日对华野的指示中指出:“这一战役必比济南战役的规模要大”——《淮海战役的准备工作》(1948年9月28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26——27页。

中共华野前线委员会于10月5日在曲阜举行了为期20天的扩大会议,在会上对中央军委提出的任务进行了多次研究,直至9日晚各纵主要干部会议后,才放弃了华野原淮海战役方案,接受了中央军委提出的方案,首先分割包围歼灭黄百韬兵团。并于12日上报军委。中央军委和华野将领就作战部署进行了多次磋商,至14日,华野司令部召开第二次作战会议,研究确定了具体作战部署,并于15日上报军委,17日得到军委批准。至此,解放军完成了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主要目标的淮海战役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