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我们能否实现领导人普遍直接选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17:14
1987年,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并从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指出: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人口这幺多,地区之间又不平衡,还有这幺多民族,高层搞直接选举现在条件还不成熟,首先是文化素质不行现在我们县级以上实行的是间接选举,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基层才是直接选举。因为我们有十亿人口,人民的文化素质也不够,普遍实行直接选举的条件不成熟即使搞普选(即高层直选-笔者注)也要有一个逐步的过渡,要一步一步来。我向一位外国客人讲过,大陆在下个世纪,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可以实行普选
邓小平的上述表示实际上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对未来如何实现全国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的一种战略性构想。这一构想主要有三点内容:第一,中国1987年前后 还不具备实现全国中高层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的条件;第二,要完全实现中高层人民代表直选制,要有一个逐步的过渡期,不能一步到位;第三,完全实现全国人民代表直选制要放到21世纪,大致是21世纪30-50年代。但是,对于如何分步实现中高层特别是全国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问题,他并没有给我们像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那样明确而具体的回答。
其实,回过头来看,中国90年代初就已基本具备将人大代表直选制向地级市层级推进的条件。当时,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比1980年翻了一番,人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公民的文化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文盲率仅为21%1989年公民的整体政治文化素质评分为3.3,这离国际上民主政体有效运行所要求的5.5分标准还相差较大,的确不太适应有效推行高层代表直选制的要求,但并不影响直选制向地级市推进,况且当时城市公民的政治素质分已达 4.9,城市完全可以在直选制层级的提高方面先行一步。然而,中国长期缺乏直选制发展的具体规划,致使这一进程只能被延缓。
------------------以上摘自《中国直选制度发展的战略构想》

我觉得“中国长期缺乏直选制发展的具体规划,致使这一进程只能被延缓”,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的构想,预计在2050年左右我们可以进行直选,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之后的两任似乎都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我们在江上任后一直都没有提出一个实际的计划表或者是推动方案,民间有一些尝试,但是官方正式的表态没有了。
我们能不能在本世纪中叶不光实现现代化,还能实现领导人直选呢?大家一起来议一议吧。
我个人认为如果有具体的方案我们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况且随着文化知识的提高,我们现在应该比当年的人政治素质更高了。

PS:大家可能对政治素质文化评分不了解,在《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作者:张明澍出版日期:199401月第1版,159页有详细的计算方法,在书后还有测试题,由于题量很大,计算较复杂我在这里就不例出了,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这份报告,可以免费阅读。
这个调查报告不是某专家拍脑袋想出来的,确实是做了相当大量的调查,执行单位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这个数据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再PS:
政治素质大致上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政治观念,或曰政治参与态度,简称参与态度。

它是政治素质的核心部分,在政治素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包括政治信仰,政治理想,对政治本身的看法,即对政治的价值评价,以及对参与政治的态度和政治意识。中国人信仰马克思主义,美国人信仰自由主义,或者保守主义;毛泽东的政治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康有为的政治理想是达到“大同”的社会境界;张三觉得政治是—件好事情,李四觉得政治是一件坏事情,还有王五觉得政治是——件不可缺少的坏事情;有人认为应该积极参与政治,有人认为应该离政治远点,这些都是政治人价值观的内容。总起来说,政治观念就是回答这样——个问题:你怎样看待政治?怎样对待政治参与?不过,政治观念的内容也还有一些很有趣的区别。一般来讲,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不大影响人的参与欲望。毛泽东跟尼克松,政治信仰和理想可谓差之千里,但两个人参与政治的态度却都是很积极的;就是说,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和一个信仰资本主义的人,政治目的可以很不相同,但却可以同样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出世,这两家看起来对政治参与是有些影响的,不过这是宗教上的信仰,跟政治上曲信仰不一样。所以我们不把它们作为政治素质的组成部分。不能说一个信儒家学说的人政治素质就高,——个信道教的人政治素质就低。与之相应的是,对政治本身的看“好事”的人和一个觉得政治是“坏事”的人,其在参与上的j别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当然,对政治参与的态度就更直接地i现了一个人的政治素质。比如说,选举你愿不愿去?是不是
真地参加
愿去,或者不愿去;认真,或者不认真,大体上就i以跟政治素质的高低划个等号。政治意识对政治行为的影也是很大的。不过它许多时候影响的不是要不要参与,而是参与的取向,即往哪个方向上参与。

政治素质的第二个部分是政治知识和政治技术。这一目分回答的问题是:你对政治和参与知道什么?参与政治必须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197910月的《人民日报》报道过这十一件事: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一位名叫蒋爱珍的上海3知青,跟本团男性张某关系较好,在文革派战中与张结下宿完的谢某、李某借此诽谤蒋、张二人有不正当关系。上级派来自调查组组长恰与张也有矛盾,于是同谢、李二人抗湿一气,月蒋的诬蔑反而升级,并欲以组织名义对蒋“严肃处理”,蒋情意之下,开枪打死造谣的李某等三人,结果被判处徒刑。事后考不少人写信到报社对蒋表示同情。蒋的道迢的确是值得同朽的,但从政治素质的角度看更令人遗憾,因为她太缺少运用正治参与知识和技术保护自己正当权利的能力。虽然“文革”其间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很不健全,但毕竟还是有很多渠道可配利用的。“文革”后期有个有名的“李庆霖上书”事件。李庆累是福建一个中学教师,儿子在农村插队,由于当地政府关心刁够,生活艰辛,以至于到了没有一角五分钱理发的程度。李妄人巧用心计,写’厂一封信,通过一个在新华社工作的同乡,碾转带给王海蓉,由王海蓉交到毛泽东手中。于是就有了轰动——时的毛泽东的回信,“寄上三百元,聊解无米之炊”。不仅李的儿子的问题得到解决,全国知识青年的待遇都由此有了很大改善。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参与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政治知识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关于政治制度的知识,比如政府有哪些主要部门,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它们之间如何分工。第二是关于政治过程的知识,就是政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有效地影呐政策的制定。第三是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第四是背景知识,要在哪方面参与,就要具备那方面的知识。参加选举,就要了解候选人的情况;想对政府的外交政策发表意见,就要有相应的国际知识;想要影响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就要具备有关环保的知识。政治参与的技术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参与技木,第二个层次是参与技巧。参与技术就是按照法律的规定能够正确地行使公民的权利;参与的技巧则是可以灵活地运用公民权利以保护和追求自己的利益。拿上面的例子来说,蒋爱珍对于参与,不仅没有达到技巧的层次,简直是连基本的技术也没有;而李庆霖则不仅有参与的技术,而且还有很高的技巧,他懂得把正式的参与途径与非正式的途径结合起来。

政治素质的第三个部分是参与经历。
一个公民有了参与取内的政治观念,有了必要的参与知识和技术,但若是缺少参与舶实际经验,他的参与也可能是不成功的。以上面的例子来腮一个人处在李庆霖的位置,其实有许多途径可以选择:他可以去找本单位或本地方的领导反映;也可以给报社和电台写腑;他甚至可以写一封信,像有些人做的那样,大书“北京,毛泽东主席收”几个子,贴上八分钱邮票扔到邮筒里云;如果是在今天,他还可以去公安局申请行游……这么多方法都天合理合法的,选择哪一种最有效,就要靠经验了。如果当时李选择写信给报社,他很可能马上就成了攻击知识青年上山·T乡政策的现行反革命。成功的参与需要妥协。比如,政府因)E财政收入的困难,希望提高某项公用服务的价格;而你不愿意多掏钱,那就可以通过政治参与来沟通,写信,找人,向政府反映你的愿望。都可以。但最后可能要妥协,政府少提一点价,仍也容忍——点,这详解决问题,参与的目的就算达到了。但怎待才能达到体面的妥协,实现成功的参与,这就需要有实际的经验。参与还需要服从。比如选举。你希望的候选人没有当选,选上的恰好是你最不喜欢的人,怎么办?尽管你可以继续用合法的方式劝说别人下一次不要再选他,但现在你必须服从他,认认真真地执行他做出的决策,承认他是你的代表。这样才是正确的参与。这种“输得起”的服从精神,也只有在长期的实陌参与中才能形成。1987年,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并从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指出: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人口这幺多,地区之间又不平衡,还有这幺多民族,高层搞直接选举现在条件还不成熟,首先是文化素质不行现在我们县级以上实行的是间接选举,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基层才是直接选举。因为我们有十亿人口,人民的文化素质也不够,普遍实行直接选举的条件不成熟即使搞普选(即高层直选-笔者注)也要有一个逐步的过渡,要一步一步来。我向一位外国客人讲过,大陆在下个世纪,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可以实行普选
邓小平的上述表示实际上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对未来如何实现全国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的一种战略性构想。这一构想主要有三点内容:第一,中国1987年前后 还不具备实现全国中高层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的条件;第二,要完全实现中高层人民代表直选制,要有一个逐步的过渡期,不能一步到位;第三,完全实现全国人民代表直选制要放到21世纪,大致是21世纪30-50年代。但是,对于如何分步实现中高层特别是全国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问题,他并没有给我们像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那样明确而具体的回答。
其实,回过头来看,中国90年代初就已基本具备将人大代表直选制向地级市层级推进的条件。当时,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比1980年翻了一番,人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公民的文化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文盲率仅为21%1989年公民的整体政治文化素质评分为3.3,这离国际上民主政体有效运行所要求的5.5分标准还相差较大,的确不太适应有效推行高层代表直选制的要求,但并不影响直选制向地级市推进,况且当时城市公民的政治素质分已达 4.9,城市完全可以在直选制层级的提高方面先行一步。然而,中国长期缺乏直选制发展的具体规划,致使这一进程只能被延缓。
------------------以上摘自《中国直选制度发展的战略构想》

我觉得“中国长期缺乏直选制发展的具体规划,致使这一进程只能被延缓”,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的构想,预计在2050年左右我们可以进行直选,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之后的两任似乎都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我们在江上任后一直都没有提出一个实际的计划表或者是推动方案,民间有一些尝试,但是官方正式的表态没有了。
我们能不能在本世纪中叶不光实现现代化,还能实现领导人直选呢?大家一起来议一议吧。
我个人认为如果有具体的方案我们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况且随着文化知识的提高,我们现在应该比当年的人政治素质更高了。

PS:大家可能对政治素质文化评分不了解,在《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作者:张明澍出版日期:199401月第1版,159页有详细的计算方法,在书后还有测试题,由于题量很大,计算较复杂我在这里就不例出了,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这份报告,可以免费阅读。
这个调查报告不是某专家拍脑袋想出来的,确实是做了相当大量的调查,执行单位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这个数据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再PS:
政治素质大致上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政治观念,或曰政治参与态度,简称参与态度。

它是政治素质的核心部分,在政治素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包括政治信仰,政治理想,对政治本身的看法,即对政治的价值评价,以及对参与政治的态度和政治意识。中国人信仰马克思主义,美国人信仰自由主义,或者保守主义;毛泽东的政治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康有为的政治理想是达到“大同”的社会境界;张三觉得政治是—件好事情,李四觉得政治是一件坏事情,还有王五觉得政治是——件不可缺少的坏事情;有人认为应该积极参与政治,有人认为应该离政治远点,这些都是政治人价值观的内容。总起来说,政治观念就是回答这样——个问题:你怎样看待政治?怎样对待政治参与?不过,政治观念的内容也还有一些很有趣的区别。一般来讲,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不大影响人的参与欲望。毛泽东跟尼克松,政治信仰和理想可谓差之千里,但两个人参与政治的态度却都是很积极的;就是说,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和一个信仰资本主义的人,政治目的可以很不相同,但却可以同样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出世,这两家看起来对政治参与是有些影响的,不过这是宗教上的信仰,跟政治上曲信仰不一样。所以我们不把它们作为政治素质的组成部分。不能说一个信儒家学说的人政治素质就高,——个信道教的人政治素质就低。与之相应的是,对政治本身的看“好事”的人和一个觉得政治是“坏事”的人,其在参与上的j别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当然,对政治参与的态度就更直接地i现了一个人的政治素质。比如说,选举你愿不愿去?是不是
真地参加
愿去,或者不愿去;认真,或者不认真,大体上就i以跟政治素质的高低划个等号。政治意识对政治行为的影也是很大的。不过它许多时候影响的不是要不要参与,而是参与的取向,即往哪个方向上参与。

政治素质的第二个部分是政治知识和政治技术。这一目分回答的问题是:你对政治和参与知道什么?参与政治必须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197910月的《人民日报》报道过这十一件事: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一位名叫蒋爱珍的上海3知青,跟本团男性张某关系较好,在文革派战中与张结下宿完的谢某、李某借此诽谤蒋、张二人有不正当关系。上级派来自调查组组长恰与张也有矛盾,于是同谢、李二人抗湿一气,月蒋的诬蔑反而升级,并欲以组织名义对蒋“严肃处理”,蒋情意之下,开枪打死造谣的李某等三人,结果被判处徒刑。事后考不少人写信到报社对蒋表示同情。蒋的道迢的确是值得同朽的,但从政治素质的角度看更令人遗憾,因为她太缺少运用正治参与知识和技术保护自己正当权利的能力。虽然“文革”其间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很不健全,但毕竟还是有很多渠道可配利用的。“文革”后期有个有名的“李庆霖上书”事件。李庆累是福建一个中学教师,儿子在农村插队,由于当地政府关心刁够,生活艰辛,以至于到了没有一角五分钱理发的程度。李妄人巧用心计,写’厂一封信,通过一个在新华社工作的同乡,碾转带给王海蓉,由王海蓉交到毛泽东手中。于是就有了轰动——时的毛泽东的回信,“寄上三百元,聊解无米之炊”。不仅李的儿子的问题得到解决,全国知识青年的待遇都由此有了很大改善。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参与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政治知识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关于政治制度的知识,比如政府有哪些主要部门,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它们之间如何分工。第二是关于政治过程的知识,就是政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有效地影呐政策的制定。第三是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第四是背景知识,要在哪方面参与,就要具备那方面的知识。参加选举,就要了解候选人的情况;想对政府的外交政策发表意见,就要有相应的国际知识;想要影响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就要具备有关环保的知识。政治参与的技术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参与技木,第二个层次是参与技巧。参与技术就是按照法律的规定能够正确地行使公民的权利;参与的技巧则是可以灵活地运用公民权利以保护和追求自己的利益。拿上面的例子来说,蒋爱珍对于参与,不仅没有达到技巧的层次,简直是连基本的技术也没有;而李庆霖则不仅有参与的技术,而且还有很高的技巧,他懂得把正式的参与途径与非正式的途径结合起来。

政治素质的第三个部分是参与经历。
一个公民有了参与取内的政治观念,有了必要的参与知识和技术,但若是缺少参与舶实际经验,他的参与也可能是不成功的。以上面的例子来腮一个人处在李庆霖的位置,其实有许多途径可以选择:他可以去找本单位或本地方的领导反映;也可以给报社和电台写腑;他甚至可以写一封信,像有些人做的那样,大书“北京,毛泽东主席收”几个子,贴上八分钱邮票扔到邮筒里云;如果是在今天,他还可以去公安局申请行游……这么多方法都天合理合法的,选择哪一种最有效,就要靠经验了。如果当时李选择写信给报社,他很可能马上就成了攻击知识青年上山·T乡政策的现行反革命。成功的参与需要妥协。比如,政府因)E财政收入的困难,希望提高某项公用服务的价格;而你不愿意多掏钱,那就可以通过政治参与来沟通,写信,找人,向政府反映你的愿望。都可以。但最后可能要妥协,政府少提一点价,仍也容忍——点,这详解决问题,参与的目的就算达到了。但怎待才能达到体面的妥协,实现成功的参与,这就需要有实际的经验。参与还需要服从。比如选举。你希望的候选人没有当选,选上的恰好是你最不喜欢的人,怎么办?尽管你可以继续用合法的方式劝说别人下一次不要再选他,但现在你必须服从他,认认真真地执行他做出的决策,承认他是你的代表。这样才是正确的参与。这种“输得起”的服从精神,也只有在长期的实陌参与中才能形成。
中国有可能学习美国间接总统选举法:victory:
我估计在此之前会有一次规模巨大的战争

向我开炮:D :D
香港2017年普选后
会对中国的民主进程会有影响.......这个几乎是肯定的

2050?
40多年后的事我说不出来
改革开放到现在才30年
除非那个时侯的人口1.3亿。
原帖由 nibhao 于 2008-12-17 23:26 发表
香港2017年普选后
会对中国的民主进程会有影响.......这个几乎是肯定的

2050?
40多年后的事我说不出来
改革开放到现在才30年


香港没啥影响,一国两制,自个玩自个的

2050年邓公规划那个时候中国已经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公民政治权利应该相适应。

全民直选觉得不大(中国地域大、人头多),可能将现在的人大选举进一步变种为类似美国总统的间接选举方式
这个难说,最终是否搞普选也未必,但更加民主的选举制度会到来的。
不过2050年,大家这批80后,不出意外都退休了,那个时候希望超大还在:D
更加民主的政治体制,会有的。

这个过程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逐步推进。
原帖由 fengxiang 于 2008-12-17 23:33 发表


香港没啥影响,一国两制,自个玩自个的

2050年邓公规划那个时候中国已经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公民政治权利应该相适应。

全民直选觉得不大(中国地域大、人头多),可能将现在的人大选举进一步变种为类似 ...



深圳建立初期..
很多计划经济的支持者都认为他不会有大影响特区嘛!
2017年香港回归30年...那时和中国的融合程度会很高...
还是间接选举吧 直接不太现实
楼主这些资料很有实际意义,不过现今浮躁社会看得下去的人不多。
原帖由 nibhao 于 2008-12-17 23:53 发表



深圳建立初期..
很多计划经济的支持者都认为他不会有大影响特区嘛!
2017年香港回归30年...那时和中国的融合程度会很高...

到2047年就又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了。。。50年不变,50年后怎么样可是没有说。。
假设香港不是2017年普选
而是2007年

也就是说香港已经普选了

对你有什么影响?

香港同学拿到了三好学生奖状
上海同学,深圳同学又想要了...:$
2050年?哪时后是解放全人类的最佳契机!
中国将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当然,肯定会与现在的价值观有天壤之别,但也不会雷同今天的美国!
至于文明发展程度,请对比三十年前与今天的距离!
:D 与契卡主席看法雷同。普选国家领导人不太现实,采取和美国类似的间接选举是可能的,如果不出现什么大的意外,在2025年左右应该会有比较大的民主改革步伐...当然不会雷同与美式的民主体制。政治改革是一定而且也是必须继续深入的。
难道民主就是全民普选?搞普选还不如做到真正的司法独立
原帖由 fengxiang 于 2008-12-17 23:00 发表
中国有可能学习美国间接总统选举法:victory:

美国的制度还是值得考虑的,至少每个地区都不会不受关注。

另外对于第一部分中地级市选举,不应该是只考虑城市公民吧?除非先把行政关系改了--至少省管县,否则考虑地级选举,都要考虑所有人,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
如果有选举,只希望不要太频繁,规划的好一些,至少不要台湾那样,每年都有生死选举(领导人选举、立法院、县市长、台北高雄)。
其实我其中还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邓之后的领导人基本上都没有提这个事情了,民主建设也不是一瞬间的事情,貌似我们并没有制定一个长远计划
]]
什么时候直选
香港什么时候就成为二流城市
棋子已经步下
香港人自己要往死地走
能怪谁
脑子有病才成天想着普选[:a13:]


还不要嫌我说的难听
中国男足什么时候拿了大力神杯我们就直选:D
原帖由 seeyou 于 2008-12-18 01:13 发表
:D 与契卡主席看法雷同。普选国家领导人不太现实,采取和美国类似的间接选举是可能的,如果不出现什么大的意外,在2025年左右应该会有比较大的民主改革步伐...当然不会雷同与美式的民主体制。政治改革是一定而且也是 ...


很赞成!毕竟中国不是一个城市国家,人口、地域都如此庞大!

另外,楼上一位兄弟说的很是,司法独立还是很重要、很现实的!:handshake
普选,直选,普选加直选这是三个不同的意思,明显上面好多淫不是很清楚。

等人民真正有选举权时,国家的司法独立才有可能,否则就是奢谈,这么简单的力学关系还老是见到人跳出来喊司法独立
这种普选只会选出一堆演说家,我讨厌演说家[:a10:]
等吧,至少等到80后到40、50岁
想选出个布厮吗?:D :D
民主不是普选,
普选不是民主:D
光把民主理解为普选理解的有点太......
D外进D内只是第一步而已,政治势力洗牌有逐步扩大化的可能。
未来30年如果一D制下能在洗牌过程中逐步实现司法独立与相对公平、理顺中央与地方、军队关系的话,未来的大洗牌未必会是大动荡,说不定真能创造政治奇迹。这时土鳖模式对全世界各发展中国家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怎样在实现选举的前提下,保证选出的是真正的政治精英而不是阿扁、马娘娘之流,这应该是一个很难解的问题吧
选来选去,都是一个样~政治体制的改革,没有大变,是不是大动的
原帖由 落日圆 于 2008-12-18 09:16 发表
普选,直选,普选加直选这是三个不同的意思,明显上面好多淫不是很清楚。

等人民真正有选举权时,国家的司法独立才有可能,否则就是奢谈,这么简单的力学关系还老是见到人跳出来喊司法独立


新加坡,港英治下的香港,谁敢说他们没有司法独立?
美国人民真正有选举权的时候也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了吧?之前美国是人治国家?
关于宪政、法治,你还有很多书要看。
50年后会不会以宪法确定我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TG自己拆分成两个党,但都是共产党的性质但代表不同的利益阶层。进行美式的竞选。当然司法与军队要独立。
港英时终审权归英国枢密院
如此敏感的话题,LZ也敢讨论,不怕请你喝茶么?:L
PS: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看见;P ;P :D
]]
  这么说吧--中国绝对不可能实行最高层领导人的直选,绝对不可能。
:L 制度不确立起来,这样的直选只会比台湾更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