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初期为什么日本的舰载机普遍生存能力很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43:51
零战号称空中打火机,这个大家都知道。就连日本当时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和美国当时同类的飞机相比也是很差的,比如42年的几场大规模的海空战,如果日本海航向美国军舰进攻的话,那么它的损失飞机数量一般要远远超过美国的舰载机向日本发动袭击时的损失数量。当然这和美国军舰防空火力比较强有直接关系,但是日本飞机结构脆弱也是直接原因。比如当时美国的SBD舰载俯冲轰炸机,虽然它的飞行速度和航程不如日本的同类飞机,但是它的结构坚固,自卫火力强,载弹量大,即使被高射炮直接命中也不一定就会掉下来。
这是太平洋战场初期的情况,后来日本应该也是搞新的型号舰载机了,不知道生存能力差的毛病改没改?零战号称空中打火机,这个大家都知道。就连日本当时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和美国当时同类的飞机相比也是很差的,比如42年的几场大规模的海空战,如果日本海航向美国军舰进攻的话,那么它的损失飞机数量一般要远远超过美国的舰载机向日本发动袭击时的损失数量。当然这和美国军舰防空火力比较强有直接关系,但是日本飞机结构脆弱也是直接原因。比如当时美国的SBD舰载俯冲轰炸机,虽然它的飞行速度和航程不如日本的同类飞机,但是它的结构坚固,自卫火力强,载弹量大,即使被高射炮直接命中也不一定就会掉下来。
这是太平洋战场初期的情况,后来日本应该也是搞新的型号舰载机了,不知道生存能力差的毛病改没改?
有所改观,但基本上比同类米机要差。除了设计思想问题之外,最大问题还是发动机,总比米国的功率小一个档次,所以保证了不落后太多的航程、速度、机动性之后,防护就只好牺牲了。
技术不行还要剑走偏锋,自然有所得也有所失

就像以前的日本女排,曾经称霸世界,无高度力量差弹跳差 搞出一个小快灵打法 比人高马大的欧美队快一拍 找你没有人的空档打 打时间差

但归根结底排球是长人运动,别人加强了针对性的训练  这招就不灵了
发动机技术方面小日本应该向盟友德国多要点嘛!!;P
倭军飞机的高性能和大航程是靠牺牲飞机的防护能力换来的,尽量少用或不用金属材料,导致一旦被击中就是一团火球。
飞机上的装甲和防护基本等于0。
日本飞机基本都是铝合金制,没有钢装甲,没有自封邮箱,美国人发现之后普遍装备燃烧弹,结果一打就着火。
二战时金属材料用的少的飞机是苏联的雅克-3,不是日本飞机。
蚊式也是木头的。
日本当时的飞行员相对来说是最可怜的啊![:a5:]
零战的机动性是拿防护换的
落后作战思想加烂发动机又想追求至极性能的必然结果。
原帖由 blackboyaaaa 于 2008-11-10 18:13 发表
倭军飞机的高性能和大航程是靠牺牲飞机的防护能力换来的,尽量少用或不用金属材料,导致一旦被击中就是一团火球。
飞机上的装甲和防护基本等于0。



同样性能要求下,恰恰是全金属飞机比木制飞机要轻。
发动机工业水平有限,要满足高机动性和大航程要求的必然结果就是牺牲飞机的生存型性能。不然仅凭1000马力的发动机,零战何以能达到令西方国家震惊的性能?另外,日本人不是没有从德国引进航空技术,发动机、军械都引进过,但是玩不转。
主要是缺乏自封闭油箱的设计理念,在日军的观念里,生命本身并不重要,所以二战美军的胜利从各种角度来说也算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就当年倭国的工业底子,只能把飞行员当肉弹用,当时进口过汉斯的DB601,结果鬼子折腾了两年还是搞得一塌糊涂
不单日本的飞机,德国在一战中的主力舰,也是采用了体积小重量轻,但维护工作量大,大修周期短的锅炉,节省下来的重量交换给防护方面。这样就给人一种印象,就是相当吨位的英德主力舰,总是德国船的防护较好。
当然德国的这种性能交货有一定道理,毕竟德国海军对未来交战方式的预期就是德国面临皇家海军的近岸封锁,德国舰队多数时间将在基地和基地周围活动,因此这种牺牲不仅是值得的,也是相当划算的。
但日本海军对零战的假定就是攻击能力第一,所有性能基本上都是服从攻击能力要求的(咬尾的能力、作战半径),能击落敌机自己就不必担心生存性,可见开战前日本海军对自己的飞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有着充分的信心,对战争预计持续时间的评估也严重偏短。
原帖由 jumin 于 2008-11-11 10:47 发表
就当年倭国的工业底子,只能把飞行员当肉弹用,当时进口过汉斯的DB601,结果鬼子折腾了两年还是搞得一塌糊涂

DB601啊,这可说是反映当年日本陆海军体制问题的经典标志。同一台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先是陆军通过川崎公司引进了一次,后来用在Ki61 3式战斗机上,后是海军通过爱知公司又引进了一次,后来装在俯冲轰炸机D4Y彗星上,DB公司莫名其妙地赚了两份钱让德国人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更搞笑的是,无论是飞燕还是彗星,都是令地勤人员头疼万分的问题宝宝,最后不得不以换头-也就是重新回到风冷发动机的老路上而收场。
好像不论是飞燕还是彗星,发动机的良品率都不高?
听说新几内亚的地勤对飞燕的发动机和自封闭油箱非常感冒。
至少飞燕换头是因为川崎的发动机生产线被炸毁的原因吧,结果不得不重新换发搞5式战,并不是主动停产,事实上日军对飞燕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在本土防空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托了液冷发动机的福,表现较好。
老美那边也喜欢风冷发动机吧。

不然F4U怎么会大吹特吹呢:D
原帖由 肚子咕咕 于 2008-11-11 14:37 发表
给个飞燕  液冷发动机不太适合太平洋战区  不光日本的问题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UxOTkzMzY=/v.swf

是因为气候、温度等原因吗??:(
原帖由 chinayx 于 2008-11-11 15:42 发表
老美那边也喜欢风冷发动机吧。

不然F4U怎么会大吹特吹呢:D

没这回事。液冷机维护困难,不适合上舰,所以美国海军当然更喜欢风冷机。美国陆军的水冷机可是一直用得好好的。
发动机啊,发动机。还是工业基础的问题。日本当时是发达国家中工业基础最薄弱的。A6M2 ZERO战斗机的发动机“誉21”才900马力。同时期的美国P-39已经是1500马力了。
原帖由 肚子咕咕 于 2008-11-11 14:37 发表
给个飞燕  液冷发动机不太适合太平洋战区  不光日本的问题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UxOTkzMzY=/v.swf

还有这样一说,关天气什么事?应该说液冷做舰载没同等级的气冷好
罗罗的梅林不错:victory:
原帖由 重生之旅 于 2008-11-10 17:44 发表
发动机技术方面小日本应该向盟友德国多要点嘛!!;P


德国又能好到哪里去?
原帖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08-11-11 06:36 发表



同样性能要求下,恰恰是全金属飞机比木制飞机要轻。


日本当时并没有发达的高性能航空金属材料技术。
原帖由 LUDA 于 2008-11-11 11:38 发表

DB601啊,这可说是反映当年日本陆海军体制问题的经典标志。同一台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先是陆军通过川崎公司引进了一次,后来用在Ki61 3式战斗机上,后是海军通过爱知公司又引进了一次,后来装在俯冲轰炸机D4Y彗星上 ...


倭寇的强大是表现在欺负远东地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上,论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不要说英美法德俄意等老牌帝国主义,就是波兰,捷克,瑞士,瑞典,西班牙,丹麦等也远在鬼子之上。
原帖由 blackboyaaaa 于 2008-11-11 20:21 发表


倭寇的强大是表现在欺负远东地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上,论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不要说英美法德俄意等老牌帝国主义,就是波兰,捷克,瑞士,瑞典,西班牙,丹麦等也远在鬼子之上。

拉到吧,这些国家谁造出飞机发动机来了?买发动机造的飞机也不如鬼子的
原帖由 greyhond 于 2008-11-11 18:46 发表


德国又能好到哪里去?

戴姆勒.奔驰的燃油直接喷注系统还是很精湛的嘛!:D
体制问题[:a4:]
原帖由 blackboyaaaa 于 2008-11-11 20:21 发表


倭寇的强大是表现在欺负远东地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上,论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不要说英美法德俄意等老牌帝国主义,就是波兰,捷克,瑞士,瑞典,西班牙,丹麦等也远在鬼子之上。

大波波就算了吧。。。。:L :L
黄纳的逆向种族主义强迫症又犯了

二战各国GDP比较  战前日本的GDP和法国差不多 在西欧可以排前三
这是机关枪(不包括航空机枪和冲锋枪)和军用卡车的产量

 

法国钢产量:1913年469万吨,1939年811万吨.

意大利钢产量:1913年93万吨,1940年226万吨.

日本钢产量:1913年26万吨,1937年580万吨,1940年686万吨,1943年765万吨
1943年美国铝产量达到83.46万吨
1942年德国铝产量26.4万吨

1944年日本铝产量12.9万吨

苏联四年期间共生产铝26.29万吨 平均每年6.5万吨 知道为什么苏联飞机木头居多
1940年发电量:美国1799亿度,苏联485亿度,日本347亿度,英国300亿度,意大利194亿度,法国188亿度


1943年发电量:美国2675亿度,德国(含占领区)700多亿度,日本386亿度,英国382亿度,苏联323亿度
中国人善于贬低文化人种相近的日韩两国,不惜拿斯拉夫这样的二流民族来打压前者,只要白皮肤就行了

骨子里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劣等意识

看看官员和明星的移民倾向就知道了
[quote]原帖由 肚子咕咕 于 2008-11-12 07:52 发表
1943年美国铝产量达到83.46万吨
1942年德国铝产量26.4万吨

1944年日本铝产量12.9万吨

苏联四年期间共生产铝26.29万吨 平均每年6.5万吨 知道为什么苏联飞机木头居多 [/quote
这个说明不了问题,这取决于国家资源,德国最后也是用木头造飞机部件如109K的垂尾
 铝的产量除了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电量  

 日本因为石油不足 大力发展电力  煤炭和水能日本是够的  当时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就在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