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最大压机设备不断在中国诞生时,我要穿一下BKC,关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08:31


制造万吨级重型设备是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标志,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研发成功后,每年给国家节约的购买管道的费用达100亿以上。这一数字曾登上过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

  进入北方重工生产车间的时候,新产出的钢管刚刚下线。用手一摸,仍然很烫。我们用手比量了一下钢管的厚度,发现钢管的壁厚比人的手掌还要长,这么厚的钢管,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种钢管是专供核电站和火电站使用的,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崭新锃亮、长短各异的钢管码放在一起,让人不禁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如意金箍棒。据说,钢管最初就是垂直状态从设备中挤压出来的,果然一出世就是“定海神针”的模样。


北方兵器城内的雄鹰

价格的戏剧性变化

  北方重工总经理助理杨文玉一行人接待了我们。他首先在会议室演示了PPT,随后,他手一挥:“还是到现场看更直观一些。”
  进入特管厂生产车间前,他特意叮嘱:在这里,你们可以摸,可以看,但是不能拍照,生产这种钢管的设备,已经被列为国家新时期十大标志性技术装备之一,是商业秘密。它是在国外严密技术封锁下我们自主创新设计的
  生产车间厚重而宽阔,原料、刚出的钢管以及成品钢管,分门别类地码放在一起。车间上方是吊装用的“天车”下面是各式大型装备。杨文玉介绍:“我们这一套装备非同寻常,它在研发成功之后,给国际市场价格带来了戏剧性变化。国际上同种钢管的报价几乎是应声下跌,降幅达一半——由原来的14万元一吨,下降到每吨7万元。”
  而在此之前,国内的核电和火电所用的钢管,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进口材料使电站的建设成本始终下不来,限制了中国核电、火电的发展,也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资金浪费。我们的设备研发成功后,每年给国家节约的购买管道的费用达100亿以上。这一数字曾登上过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

“不疯魔,不成活”

  白箴是北方重工特种钢研究院副院长,他是这套设备研发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他说:“这个项目是国家非常重视的项目,也是北方重工历年来投资最大的项目。设备的全名是‘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研发过程很不平凡。”
  “在搞这个设备之前,美国只有威曼·高登公司拥有这个技术。北方重工曾和他们联系,希望与之合作,但威曼·高登回复说,这个技术是他们的饭碗,并且在国家层面上也不允许将这项技术输入中国,拒绝进一步商谈。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和德国的SMS Meer公司接触,希望它来设计,我们自己生产。但在报价时,SMS Meer公司开出了一个非常高的价格,高不可攀,仅挤压机投资就约一亿欧元。没有办法,我们决定与清华大学合作,自主设计这套设备。”
  “研发之初,研发人员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仅有的参考材料,只是几页厚壁钢管图片,其中有相关设备的资料照片。技术人员通过检索,又查到了苏联专家发表的论文,得知他们曾经生产过垂直挤压机,这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随后,通过国内出版的一本书,北方重工又找到上海的两位钢管方面的专家,以及广州的一位相关专家。”
  白箴感叹,研发过程可谓“不疯魔,不成活”。产品设计集聚了国内所有相关领域的老、中、青三代专家的智慧,不如此,便不可能成功。
  制造万吨级重型设备是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标志,涉及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等诸多技术难题,属于“极端制造”领域。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江南造船厂1.2万吨水压机的试制成功,不仅大大提升了国家的装备能力,长了民族士气,而且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而北方重工现在研制的3.6万吨垂直挤压机,是1.2万吨水压机的3倍,其工程之大、之难可想而知。
  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燕山大学等1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先后为“360”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撑。两院院士师昌绪,北方重工雷丙旺,清华大学吴任东等大批专家学者,无不为“360”设备倾注了大量心血。
  钢丝缠绕技术,清华大学研究了40年,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北方重工决定采用这一技术,也是一项大胆尝试。为了便于及时解决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吴任东在包头一住就是两年多,直到设备研制成功……

“谨表祝贺!”

  2009年7月13日,挤压机正式进行首次热调试。钢坯在生产线上流转,有条不紊地装在挤压机上,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大家既紧张又兴奋。
  启动了——3.6万吨挤压机稳稳地动了起来,大家的目光也随着它的运动而慢慢移动——一切运转正常。“好!”时任中国兵器北方重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明和看到挤压机顶端冒出一截红红的钢管时,激动地叫了一声好。
  现场其他人员也看到了这一截红彤彤的钢管,大家兴奋地鼓起掌来。
  中午13时25分,当“360”工程热试现场挤压出的第一根钢管被天车从3.6万吨垂直挤压机中缓缓吊出时,现场早已一片沸腾……掌声和欢呼声中,一位老师傅紧紧握住徐明和的手使劲地摇着:“成功了!成功了!太高兴了……”热泪盈眶的两人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360”工程热调试一次性全面成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等中央领导或者到厂参观,或者发来贺电:“谨表祝贺!”“祝贺360工程项目取得突破性成果。希望总结经验,完善技术,优化工艺,保证质量,积极开拓市场,早日实现产业化。”
  “360”工程项目不仅进度快,而且投资少。所花费的研发费用,只有预计总额的1/3,给国家结余了2/3的经费。这点让白箴尤其感到骄傲。

老师·朋友·合作伙伴

  钢坯被挤压形成钢管,所需要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360”工程有一个“心脏”,专门负责给庞大的系统提供动力。既然挤压机是世界上最大的,那么,它的心脏肯定与众不同。
  这台“心脏”是德国设计的,它是一个液压系统,据说,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压系统。

  德国专家阿菲尔德今年近70岁,负责来中国调试这套系统,满世界调试了无数液压系统的他,第一次见到该系统时竟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家伙!”据称,这个液压站深度达15米,分上下两层,是个骇人巨物。
  和阿菲尔德一起工作的中方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阿菲尔德在德国业内享有盛誉,是个了不起的人。经过长期合作,他不仅帮中国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还受到身边中国年轻人的崇敬,像一名老师一样,把许多知识、技术传授给了中方技术人员和工人。
  如果说阿菲尔德是一名老师,那么巴斯勒就是一位伙伴。
  巴斯勒是一位德国专家,负责液压系统电控部分调试。中方同事说,无论工作和生活,巴斯勒与大伙相处起来都十分融洽,高兴的时候,他还会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
  有一次,液压系统某管路因泄漏而无压,大伙一起帮忙寻找泄漏点,从早晨忙活到下午,一直没有停。最后,泄漏点是找到了,但大家也饿得够呛。巴斯勒一高兴,提出要请所有中方人员吃饭。他们那个小组,中方人员有十几个,巴斯勒找了一家餐馆,摆出一大桌菜肴,请所有人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饭后,巴斯勒说:“技术这个东西,我教也好,你学也好,最终目的是要把它掌握,只有这样,液压系统你才能够控制。这么多人跟我一块儿干,我非常高兴!”
  白箴继续介绍说,“360”工程的热修磨机,也是中国的首台首套,它是在800℃~1000℃的温度下,对毛坯料进行修磨的设备。过去,修磨机能冷磨,能温磨,但在这么高的温度下进行修磨,从来没有过。在意大利专家范德·马克的指导下,中方人员现在对这台设备已经能够运作自如,这需要感谢他的指导。
  采访的最后,陪同人员告诉我们,北方重工大院里有一栋崭新的楼房,是新建的外国专家公寓,在这里,专家们可以通过卫星接收设备收看本国电视,可以做适合自己胃口的饭菜,可以开展个性化的娱乐,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希望他们都把北方重工当做自己的家,心情愉快地工作,与中国达成更多的双赢,建立更深的友谊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 ... 0b35dc03ea&p1=1



记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兵器360项目总负责人雷丙旺
http://www.zhige.net/html/2011/0809/29907.html
外国某公司以918万欧元的报价中标360项目某部件。可让该公司恼火的是,他们遇到了“对手”——以雷丙旺为组长的谈判小组。这个“对手”算出了他们铺设的管道只需要10.3公里,而不是30公里;这个“对手”还算出了工程需要多少泵和阀。918万欧元就这样被雷丙旺他们一点一点地抠到了800万欧元。“360项目聚集了国内挤压领域顶尖人才,国家给了如此好的政策,我们不仅要干得成,更要干得好、干得省。”雷丙旺从接手项目的那一刻起,就始终把项目放在国家层面上考虑问题,始终在创佳绩、争一流上下功夫。



制造万吨级重型设备是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标志,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研发成功后,每年给国家节约的购买管道的费用达100亿以上。这一数字曾登上过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

  进入北方重工生产车间的时候,新产出的钢管刚刚下线。用手一摸,仍然很烫。我们用手比量了一下钢管的厚度,发现钢管的壁厚比人的手掌还要长,这么厚的钢管,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种钢管是专供核电站和火电站使用的,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崭新锃亮、长短各异的钢管码放在一起,让人不禁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如意金箍棒。据说,钢管最初就是垂直状态从设备中挤压出来的,果然一出世就是“定海神针”的模样。


北方兵器城内的雄鹰

价格的戏剧性变化

  北方重工总经理助理杨文玉一行人接待了我们。他首先在会议室演示了PPT,随后,他手一挥:“还是到现场看更直观一些。”
  进入特管厂生产车间前,他特意叮嘱:在这里,你们可以摸,可以看,但是不能拍照,生产这种钢管的设备,已经被列为国家新时期十大标志性技术装备之一,是商业秘密。它是在国外严密技术封锁下我们自主创新设计的
  生产车间厚重而宽阔,原料、刚出的钢管以及成品钢管,分门别类地码放在一起。车间上方是吊装用的“天车”下面是各式大型装备。杨文玉介绍:“我们这一套装备非同寻常,它在研发成功之后,给国际市场价格带来了戏剧性变化。国际上同种钢管的报价几乎是应声下跌,降幅达一半——由原来的14万元一吨,下降到每吨7万元。”
  而在此之前,国内的核电和火电所用的钢管,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进口材料使电站的建设成本始终下不来,限制了中国核电、火电的发展,也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资金浪费。我们的设备研发成功后,每年给国家节约的购买管道的费用达100亿以上。这一数字曾登上过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

“不疯魔,不成活”

  白箴是北方重工特种钢研究院副院长,他是这套设备研发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他说:“这个项目是国家非常重视的项目,也是北方重工历年来投资最大的项目。设备的全名是‘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研发过程很不平凡。”
  “在搞这个设备之前,美国只有威曼·高登公司拥有这个技术。北方重工曾和他们联系,希望与之合作,但威曼·高登回复说,这个技术是他们的饭碗,并且在国家层面上也不允许将这项技术输入中国,拒绝进一步商谈。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和德国的SMS Meer公司接触,希望它来设计,我们自己生产。但在报价时,SMS Meer公司开出了一个非常高的价格,高不可攀,仅挤压机投资就约一亿欧元。没有办法,我们决定与清华大学合作,自主设计这套设备。”
  “研发之初,研发人员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仅有的参考材料,只是几页厚壁钢管图片,其中有相关设备的资料照片。技术人员通过检索,又查到了苏联专家发表的论文,得知他们曾经生产过垂直挤压机,这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随后,通过国内出版的一本书,北方重工又找到上海的两位钢管方面的专家,以及广州的一位相关专家。”
  白箴感叹,研发过程可谓“不疯魔,不成活”。产品设计集聚了国内所有相关领域的老、中、青三代专家的智慧,不如此,便不可能成功。
  制造万吨级重型设备是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标志,涉及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等诸多技术难题,属于“极端制造”领域。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江南造船厂1.2万吨水压机的试制成功,不仅大大提升了国家的装备能力,长了民族士气,而且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而北方重工现在研制的3.6万吨垂直挤压机,是1.2万吨水压机的3倍,其工程之大、之难可想而知。
  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燕山大学等1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先后为“360”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撑。两院院士师昌绪,北方重工雷丙旺,清华大学吴任东等大批专家学者,无不为“360”设备倾注了大量心血。
  钢丝缠绕技术,清华大学研究了40年,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北方重工决定采用这一技术,也是一项大胆尝试。为了便于及时解决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吴任东在包头一住就是两年多,直到设备研制成功……

“谨表祝贺!”

  2009年7月13日,挤压机正式进行首次热调试。钢坯在生产线上流转,有条不紊地装在挤压机上,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大家既紧张又兴奋。
  启动了——3.6万吨挤压机稳稳地动了起来,大家的目光也随着它的运动而慢慢移动——一切运转正常。“好!”时任中国兵器北方重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明和看到挤压机顶端冒出一截红红的钢管时,激动地叫了一声好。
  现场其他人员也看到了这一截红彤彤的钢管,大家兴奋地鼓起掌来。
  中午13时25分,当“360”工程热试现场挤压出的第一根钢管被天车从3.6万吨垂直挤压机中缓缓吊出时,现场早已一片沸腾……掌声和欢呼声中,一位老师傅紧紧握住徐明和的手使劲地摇着:“成功了!成功了!太高兴了……”热泪盈眶的两人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360”工程热调试一次性全面成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等中央领导或者到厂参观,或者发来贺电:“谨表祝贺!”“祝贺360工程项目取得突破性成果。希望总结经验,完善技术,优化工艺,保证质量,积极开拓市场,早日实现产业化。”
  “360”工程项目不仅进度快,而且投资少。所花费的研发费用,只有预计总额的1/3,给国家结余了2/3的经费。这点让白箴尤其感到骄傲。

老师·朋友·合作伙伴

  钢坯被挤压形成钢管,所需要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360”工程有一个“心脏”,专门负责给庞大的系统提供动力。既然挤压机是世界上最大的,那么,它的心脏肯定与众不同。
  这台“心脏”是德国设计的,它是一个液压系统,据说,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压系统。

  德国专家阿菲尔德今年近70岁,负责来中国调试这套系统,满世界调试了无数液压系统的他,第一次见到该系统时竟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家伙!”据称,这个液压站深度达15米,分上下两层,是个骇人巨物。
  和阿菲尔德一起工作的中方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阿菲尔德在德国业内享有盛誉,是个了不起的人。经过长期合作,他不仅帮中国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还受到身边中国年轻人的崇敬,像一名老师一样,把许多知识、技术传授给了中方技术人员和工人。
  如果说阿菲尔德是一名老师,那么巴斯勒就是一位伙伴。
  巴斯勒是一位德国专家,负责液压系统电控部分调试。中方同事说,无论工作和生活,巴斯勒与大伙相处起来都十分融洽,高兴的时候,他还会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
  有一次,液压系统某管路因泄漏而无压,大伙一起帮忙寻找泄漏点,从早晨忙活到下午,一直没有停。最后,泄漏点是找到了,但大家也饿得够呛。巴斯勒一高兴,提出要请所有中方人员吃饭。他们那个小组,中方人员有十几个,巴斯勒找了一家餐馆,摆出一大桌菜肴,请所有人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饭后,巴斯勒说:“技术这个东西,我教也好,你学也好,最终目的是要把它掌握,只有这样,液压系统你才能够控制。这么多人跟我一块儿干,我非常高兴!”
  白箴继续介绍说,“360”工程的热修磨机,也是中国的首台首套,它是在800℃~1000℃的温度下,对毛坯料进行修磨的设备。过去,修磨机能冷磨,能温磨,但在这么高的温度下进行修磨,从来没有过。在意大利专家范德·马克的指导下,中方人员现在对这台设备已经能够运作自如,这需要感谢他的指导。
  采访的最后,陪同人员告诉我们,北方重工大院里有一栋崭新的楼房,是新建的外国专家公寓,在这里,专家们可以通过卫星接收设备收看本国电视,可以做适合自己胃口的饭菜,可以开展个性化的娱乐,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希望他们都把北方重工当做自己的家,心情愉快地工作,与中国达成更多的双赢,建立更深的友谊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 ... 0b35dc03ea&p1=1



记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兵器360项目总负责人雷丙旺
http://www.zhige.net/html/2011/0809/29907.html
外国某公司以918万欧元的报价中标360项目某部件。可让该公司恼火的是,他们遇到了“对手”——以雷丙旺为组长的谈判小组。这个“对手”算出了他们铺设的管道只需要10.3公里,而不是30公里;这个“对手”还算出了工程需要多少泵和阀。918万欧元就这样被雷丙旺他们一点一点地抠到了800万欧元。“360项目聚集了国内挤压领域顶尖人才,国家给了如此好的政策,我们不仅要干得成,更要干得好、干得省。”雷丙旺从接手项目的那一刻起,就始终把项目放在国家层面上考虑问题,始终在创佳绩、争一流上下功夫。

扩展阅读
我是一名液压工程师,大家有什么要问的吗?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00490
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正常;
不可能同一时间所有技术都突破,也不可能所有项目都领先;
要是强求“全国产”,只会拖慢发展步伐。

德国人多少岁退休?
文中的老家伙是“返聘”吗?
小步快跑,有所突破
楼主的电脑不是自己造的。所以这帖子等于不是楼主发的
我再给楼主个白裤衩吧     中国以前的军用自动变速箱     液力变矩器大部分都是德国ZF的      

美国也是满身白裤衩   比如美国用的光刻机大部分都是日本的!         

能买来的和买不来的好象不太相同!   
有进步就好。
还要加油
俺觉得挺高兴得,是突破掌握了技术就好,做出贡献的外国友人就应该得到尊重和款待
从全套引进到关键零部件引进,这个进步已经很大了。
液压缸、伺服阀,本来就是人家的强项,能组装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本事
ZF BOSCH的全资子公司,BOSCH多nb啊
泵和阀块是力士乐么,密封件是PARKER么?
这个不算白。
液压缸、伺服阀,本来就是人家的强项,能组装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本事
大多数力士乐、博世、大金、帕克、阿托斯等液压元件都买的到。
能够合理使用是很了不得。
内蒙二机,生产炮钢 的
穿BKC很NB,是吧。

那我再给楼主套上一条BKC,这个主控系统一定是西门子的TDC/S7-400。

其实呢,国产也不是绝对做不出来,只是可靠性还需要时间检验。
复杂系统不可能所有环节同时突破
楼主说的还是非常中肯的,也没说这机器不好啊,你们何必如此着急?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2-8-3 16:19
正常;
不可能同一时间所有技术都突破,也不可能所有项目都领先;
要是强求“全国产”,只会拖慢发展步伐 ...
在很多欧美国家,高龄工作并不罕见。法律只是规定了他们到了退休年龄后可以退休安享晚年,可没禁止他们继续工作。如果公司觉得他们很重要,而他们又愿意,可以加薪继续聘请他们继续工作。退休是个人权利而不是义务,至少法律上是这么解析的。
你可以去看看MD工业体系中有多少德国产的
据我所知机械、光学很多都是德国的  包括一些MD引以为豪的高精尖项目
中国如果全部都是自己研发自己产迟早和苏联死的一样惨
wwwbak 发表于 2012-8-3 17:10
从全套引进到关键零部件引进,这个进步已经很大了。
说的好,全套引进说明你什么也不会,关键零件引进说明,你基本都懂了,基本都能自给搞了,只是关键部件自给的不过关
在很多欧美国家,高龄工作并不罕见。法律只是规定了他们到了退休年龄后可以退休安享晚年,可没禁止他们继 ...
法律只是规定了他们到了退休年龄后可以退休安享晚年
- 建议先了解一下退休年龄是怎么来的。很多国家退休年龄是指养老金可以拿出来了。至于你是否还工作,政府不管
不错,好样的
呵呵,看见我的母校了,竟然在这个领域也搞,我还以为就会搞搞土木工程呢。
docliu 发表于 2012-8-3 18:37
法律只是规定了他们到了退休年龄后可以退休安享晚年
- 建议先了解一下退休年龄是怎么来的。很多国家退休 ...
你的话和我的话有冲突吗?欧美很多国家多于超过退休年龄仍然工作的人还有更多法律保护的,其成本增加也是存在的。
我不也说了退休是权利而不是义务吗
风不悲 发表于 2012-8-3 18:23
你可以去看看MD工业体系中有多少德国产的
据我所知机械、光学很多都是德国的  包括一些MD引以为豪的高精尖 ...
什么叫自己搞定全部研发自己产迟早和苏联死的一个惨????
天啊,世界上竟然还有嫌自己家钱多的人,我忒爱你拉
世界工厂也需要世界的支持,不能唱独角戏
慢慢来吧,踏踏实实
这钢管是由一个钢棍“挤”出来的吗?
这个能做140坦克炮管吗?
很正常,这种合作,对我们是一种提高

应该鼓励!!

总不能不见差距,自大,闭门造车吧

忙碌的蚂蚁3 发表于 2012-8-3 16:52
我再给楼主个白裤衩吧     中国以前的军用自动变速箱     液力变矩器大部分都是德国ZF的      

美国也是 ...
美国也是满身白裤衩   比如美国用的光刻机大部分都是日本的
------------------------------------------------------

荷兰的居多
呵呵,看了觉得是hkc啊。

这是个综合技术吧。做CV主轴也好,航空金属结构也好,不完全是压机设备一方面的事情。
至少是在不断前进中
德国肯教我们肯学,那不正好,就怕真正的技术不教啊!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2-8-3 21:13
美国也是满身白裤衩   比如美国用的光刻机大部分都是日本的
----------------------------------------- ...
荷兰的居多? 英特尔都是用小日本的吧!
忙碌的蚂蚁3 发表于 2012-8-3 21:34
荷兰的居多? 英特尔都是用小日本的吧!
ASML是荷兰的呀,尼康佳能也就是个二梯队水平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2-8-3 21:36
ASML是荷兰的呀,尼康佳能也就是个二梯队水平
但我好象怎么记得   英特尔使用的都是日本货呢!

asml 的设备太贵        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