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海外失利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9:45:15
有人认为,中投海外投资失利是体制原因;也有人认为,是运气不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作为主权财富基金,背后的主体必然是各国政府,这是其基本属性决定的。何况,实践早已证明,国有资产未必就一定管理不好;民营、股份制企业也未必就一定能经营好。体制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关键还是在于机制。有了好的机制,也就能引进好的人才。机制和人才因素是投资管理成功的基石。
   其次,“运气不佳”也不能作为理由。因为投资不能靠运气,赌博才靠运气。
   再其次,不能把投资失利解释为是“缴学费”。因为,投资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何况,拿的还是全体公民的钱?就算真是要培养本土人才,也完全不用拿巨额的真金白银来搞“演习”。培养谁也不能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吧?因此,尽管中投在相关基金委托投资合同中有培养人才的条款,但是根本就不能和投资失利扯上任何关系。
   最后,“长期投资”也不是投资失利的理由。尽管其他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曾如此辩解,但是这一说法已被后来的事实无情否定。
   如果中投内部仍对此前的失利缺乏正确认识,那么,接下来的投资就难免还会踩中“地雷”。
   在笔者看来,导致中投海外投资失利的直接原因是决策失误。这至少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误判大势。中投公司成立后即仓促向黑石投资30亿美元。当时,全球经济失衡严重,投资过热已十分明显。这一点,国际、国内的专家们都已看得很清楚。而且,从经济周期上看,调整的程度至少是中级以上。只要懂得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过热之后是过剩,过剩之后是萧条,全球及各国经济不可能一直这么繁荣下去。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爆发的情况下,中投仍然频频出手,这不能不说是错估了形势。
   二是介入时机错误。正因为误判大势或根本没分析大势就贸然介入,所以时机和价格选择就必然错误。对于真正的投资者来说,应当是在流动性过剩时尽量保有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流动性紧缩时才大肆出手买入资产。尤其是长期投资的大资金,更要遵循这一规律。而中投则是在市场流动性过剩、泡沫濒临破灭或刚刚开始破裂时,大笔买入。这显然是对市场的基本规律缺乏充分认识。可以说,这种投资在买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失败了。
   三是选错投资标的。从中投成立以来的一系列操作来看,其不仅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而且对各种投资品种的基本属性缺乏了解。首先,在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市况下,追逐金融、资源这类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本身就是个错误。其次,中投可能只看到黑石、大摩这类投行机构以往的利润多么可观,而较少考虑其未来会如何。这是典型的“后视效应”,即“只看着后视镜开车”,出“车祸”是早晚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如查理·芒格所说:思考导致公司过去辉煌的因素,接着找出可能导致这些辉煌终止的因素。其实,只要稍加思考就可以发现,终结这些投行机构辉煌业绩的因素就近在眼前。再其次,中投在出师不利后,进行了策略的调整,如改投货币市场基金、委托境外机构操作等。然而,这种策略同样是误判大势且对货币市场基金、机构理财的基本属性缺乏了解的表现。
   或许,中投的决策者们应该请教一下巴菲特。为什么每当市场处于高位时,他总是感叹找不到机会?为什么大跌之后,他总是跃跃欲试,却引而不发?为什么底部来临,他总是有格外多的现金,而且频频出手?尤其应该问一下:为什么在抄底之前,他的私人账户只有国债?这些国债又是什么久期和利率水平的?
   可以说,中投的失利和普通散户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其教训也对所有投资者都有借鉴意义:
   一是不能赚钱心切。中投从成立之初就带着实现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任务和目标。尽管其口头上强调长期投资,但实际行动上却体现出赚钱心切。正如中投董事长所说,“压力很大,每天一睡醒便要赚得3亿元”。然而,做投资不同于其他行当。其特点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没有机会时,就宁可什么也不做。如果还像官员的政绩考核那样,按年、按季度甚至按月考核,决策者也还根据思维惯性,把任务分解到每一年、季、月,那么,就很难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是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圈。投资的成败决定于拍板作决策的人的水平。如果中投的决策者是以前官员为主,不懂经济,不懂市场,不懂投资,而且对自身的能力缺乏正确认识,就难免会作出错误的决策。
   三是要建立自己的投资系统。这也是最关键的。要想成功投资,必须建立一套正确的方法和标准。比如,巴菲特等大师就有自己的“滤镜”。面对任何投资标的,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决定投或是不投。在建立了声望之后,巴菲特甚至可以坐在家里,等人把“猎物”送上门。而他只需选择接受或拒绝。中投公司的管理层或许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贝尔斯登的潜在收购者找上门来,巴菲特很快就拒绝了;雷曼找上门来,条件也没谈拢;高盛找上门来,几通电话后交易就谈定了?显然,巴菲特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有自己的“滤镜”。只要符合标准,就扣动扳机。否则,就仅仅是四处瞄准。当然,投资的标准和依据必须是可靠的。比如,亘古不变的原理、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等。而很多投资人的标准或参照物并不可靠。比如,有的是听从专家意见,有的是靠朋友介绍,有的是打听内幕消息,有的则是道听途说,有的跟随同行,有的追随市场走势,也有的是自我感觉不错……这些参照标准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又如何能确保决策正确呢?
   当前,随着全球市场的暴跌,机会也越来越多。对价值投资者而言,就好比是“小孩子进了糖果店”。中投在失利后也并没有因噎废食。然而,如果不建立自己的投资标准和定价体系,继续以急功近利的心态盲目抄底、翻本,那么就很有可能越陷越深。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机制和人才问题。比如,责权利如何统一?如何激励、约束?如何选人、用人?如何决策、执行?谁来监督、问责?等等。(中国经济时报社 张东臣 2008年10月28日)有人认为,中投海外投资失利是体制原因;也有人认为,是运气不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作为主权财富基金,背后的主体必然是各国政府,这是其基本属性决定的。何况,实践早已证明,国有资产未必就一定管理不好;民营、股份制企业也未必就一定能经营好。体制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关键还是在于机制。有了好的机制,也就能引进好的人才。机制和人才因素是投资管理成功的基石。
   其次,“运气不佳”也不能作为理由。因为投资不能靠运气,赌博才靠运气。
   再其次,不能把投资失利解释为是“缴学费”。因为,投资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何况,拿的还是全体公民的钱?就算真是要培养本土人才,也完全不用拿巨额的真金白银来搞“演习”。培养谁也不能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吧?因此,尽管中投在相关基金委托投资合同中有培养人才的条款,但是根本就不能和投资失利扯上任何关系。
   最后,“长期投资”也不是投资失利的理由。尽管其他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曾如此辩解,但是这一说法已被后来的事实无情否定。
   如果中投内部仍对此前的失利缺乏正确认识,那么,接下来的投资就难免还会踩中“地雷”。
   在笔者看来,导致中投海外投资失利的直接原因是决策失误。这至少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误判大势。中投公司成立后即仓促向黑石投资30亿美元。当时,全球经济失衡严重,投资过热已十分明显。这一点,国际、国内的专家们都已看得很清楚。而且,从经济周期上看,调整的程度至少是中级以上。只要懂得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过热之后是过剩,过剩之后是萧条,全球及各国经济不可能一直这么繁荣下去。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爆发的情况下,中投仍然频频出手,这不能不说是错估了形势。
   二是介入时机错误。正因为误判大势或根本没分析大势就贸然介入,所以时机和价格选择就必然错误。对于真正的投资者来说,应当是在流动性过剩时尽量保有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流动性紧缩时才大肆出手买入资产。尤其是长期投资的大资金,更要遵循这一规律。而中投则是在市场流动性过剩、泡沫濒临破灭或刚刚开始破裂时,大笔买入。这显然是对市场的基本规律缺乏充分认识。可以说,这种投资在买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失败了。
   三是选错投资标的。从中投成立以来的一系列操作来看,其不仅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而且对各种投资品种的基本属性缺乏了解。首先,在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市况下,追逐金融、资源这类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本身就是个错误。其次,中投可能只看到黑石、大摩这类投行机构以往的利润多么可观,而较少考虑其未来会如何。这是典型的“后视效应”,即“只看着后视镜开车”,出“车祸”是早晚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如查理·芒格所说:思考导致公司过去辉煌的因素,接着找出可能导致这些辉煌终止的因素。其实,只要稍加思考就可以发现,终结这些投行机构辉煌业绩的因素就近在眼前。再其次,中投在出师不利后,进行了策略的调整,如改投货币市场基金、委托境外机构操作等。然而,这种策略同样是误判大势且对货币市场基金、机构理财的基本属性缺乏了解的表现。
   或许,中投的决策者们应该请教一下巴菲特。为什么每当市场处于高位时,他总是感叹找不到机会?为什么大跌之后,他总是跃跃欲试,却引而不发?为什么底部来临,他总是有格外多的现金,而且频频出手?尤其应该问一下:为什么在抄底之前,他的私人账户只有国债?这些国债又是什么久期和利率水平的?
   可以说,中投的失利和普通散户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其教训也对所有投资者都有借鉴意义:
   一是不能赚钱心切。中投从成立之初就带着实现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任务和目标。尽管其口头上强调长期投资,但实际行动上却体现出赚钱心切。正如中投董事长所说,“压力很大,每天一睡醒便要赚得3亿元”。然而,做投资不同于其他行当。其特点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没有机会时,就宁可什么也不做。如果还像官员的政绩考核那样,按年、按季度甚至按月考核,决策者也还根据思维惯性,把任务分解到每一年、季、月,那么,就很难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是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圈。投资的成败决定于拍板作决策的人的水平。如果中投的决策者是以前官员为主,不懂经济,不懂市场,不懂投资,而且对自身的能力缺乏正确认识,就难免会作出错误的决策。
   三是要建立自己的投资系统。这也是最关键的。要想成功投资,必须建立一套正确的方法和标准。比如,巴菲特等大师就有自己的“滤镜”。面对任何投资标的,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决定投或是不投。在建立了声望之后,巴菲特甚至可以坐在家里,等人把“猎物”送上门。而他只需选择接受或拒绝。中投公司的管理层或许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贝尔斯登的潜在收购者找上门来,巴菲特很快就拒绝了;雷曼找上门来,条件也没谈拢;高盛找上门来,几通电话后交易就谈定了?显然,巴菲特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有自己的“滤镜”。只要符合标准,就扣动扳机。否则,就仅仅是四处瞄准。当然,投资的标准和依据必须是可靠的。比如,亘古不变的原理、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等。而很多投资人的标准或参照物并不可靠。比如,有的是听从专家意见,有的是靠朋友介绍,有的是打听内幕消息,有的则是道听途说,有的跟随同行,有的追随市场走势,也有的是自我感觉不错……这些参照标准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又如何能确保决策正确呢?
   当前,随着全球市场的暴跌,机会也越来越多。对价值投资者而言,就好比是“小孩子进了糖果店”。中投在失利后也并没有因噎废食。然而,如果不建立自己的投资标准和定价体系,继续以急功近利的心态盲目抄底、翻本,那么就很有可能越陷越深。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机制和人才问题。比如,责权利如何统一?如何激励、约束?如何选人、用人?如何决策、执行?谁来监督、问责?等等。(中国经济时报社 张东臣 2008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