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去了趟日本,反观中国的教育 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5:45:14
东渡日本以后,除了经济,另外一个困惑就是日本的教育。按原来的看法,日本的教育可以说一蹋糊涂。从小学开始到大学,以一个字形容足以,就是“玩”,基础知识极差,绝不配与中国学生相提并论。但是,在硕士以上的层次,中国学界的学术水平反而远不如日本。在企业里的表现也一样,实践几年之后的成就更远非中国学生可比。是因为硬件设施差吗?也不对,至少在高等学校之间没有可感受出来的差异。是体制问题吗?也不对,日本的铁饭碗大锅饭比中国要严重的多。在论坛上与国内精英或精英的代言人辩论几番后,我一下子明白了中日教育体系的根本差异,那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比科学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有了科学精神,无限的科学知识可以通过研究得来,如果科学精神不在了,再多的科学知识也只是别人的财富。人在求学的最初阶段,科学精神的灌输比科学知识的灌输更重要。
      日本的小学课程极少,每天早早放学,基本没有家庭作业,即使有也是查资料调查之类的轻松事情。上课也不正规,经常请山野匹夫,三教九流来做报告。经常组织学生去旅游参观,如去未来科学馆、船的科学馆、江户博物馆等等,许多大企业也在参观之列。
      未来科学馆展示了日本的最新技术成就,H2火箭发动机、磁浮列车、太空舱、机器人、燃料电池……,或实物,或模型,或原理演示。很多展品还可以实际操作和实验,工作人员在旁耐心地解说、指导和答疑。在这里,孩子们被种下了科学精神的种子,培养了科学的兴趣。
      船的科学馆展示了日本航海的历史,其实也记录了日本成为一流工业国家的历史。当时最大的水上飞机,最大的舰炮……,面对这些巨大的展品,你可以深切体会到现代工业的力量和人的渺小。
      东京旧称江户,江户博物馆是东京历史的见证,其实也是日本历史的缩影。在博物馆的现代部分,展示的是日本第一辆自行车、第一辆黄包车、第一辆摩托、第一辆汽车、第一台电视、第一台洗衣机……。面对这些粗糙幼稚的展品,体会到科学第一的重要,每个科学第一的诞生,都标志着民族的一次跃进,迈入一个新时代。日本的国家电视台NHK,每周二有固定栏目《project X 挑战者们》,周日重播,则讲述的是这些第一背后的动人的故事。那些无名的挑战者们在简陋的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历经无数失败,去拼搏,去奋斗,去构筑民族的基础和柱石。节目的末尾会邀请挑战者们或亲朋故旧到演播室做客,连同那粗糙幼稚的日本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作品。栏目的主题歌《地上之星》,催人奋进,催人泪下。挑战者们是地上翠灿的明星,民族的脊梁。
      到这些展馆见学,我总是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青少年宫、航模队、无线电小组……。而今它们安在?
      中国的教育历史也非常令人不解。在20多年前的那个疯狂的年代,教授被关牛棚,学校停课闹革命,上山下乡,但在我这个工程师看来,却是工业技术大跃进,各种工业从无到有,民族第一诞生的火红年代。反观今天,高考恢复了,大学扩招了,硕士满街走,学士不如狗了,博士教授满手抓了,重视知识了,重视人才了,科学的春天来到了,但工业的独立性没有了,国产技术突破没有了,民族第一消失了。为什么?!那个疯狂的年代大喊“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虽然极左,虽然偏激,却蕴涵着科学精神,是科学精神张扬的年代,自然也是民族第一诞生的火红年代。而现在,说是学术腐败,坑蒙拐骗,其实日本也一样,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嘛。科学本就不是圣洁的殿堂,也是追逐名利的战场。最真实的原因是科学精神被抽走了,被偷换了。
      在我的祖国,有人建国家大戏院,有人提议建文革博物馆,有人拍摄格格和皇阿玛,听说有人还要去拿奥斯卡奖。但可曾有人提议修建中国的未来科学馆,中国的江户博物馆,拍摄中国的《project X 挑战者们》?
      在我的家乡有人会修漂亮的中心广场给领导巡视,有人会修连片的开发区等外商投资,有人会把教育专款奖给高考状元的班主任。可是,当年中小学的无线电小组,少年宫科技活动,还有工业基础课的现场实习,还有人组织吗?当年覆盖所有县城的公立图书馆,所有乡镇都有的文化站,如今还有多少在运行?
      东渡日本,让我理解了现代国家的力量所在。与日本对比,现在的中国象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但支撑宫殿的基础和柱石却动摇、瓦解了……东渡日本以后,除了经济,另外一个困惑就是日本的教育。按原来的看法,日本的教育可以说一蹋糊涂。从小学开始到大学,以一个字形容足以,就是“玩”,基础知识极差,绝不配与中国学生相提并论。但是,在硕士以上的层次,中国学界的学术水平反而远不如日本。在企业里的表现也一样,实践几年之后的成就更远非中国学生可比。是因为硬件设施差吗?也不对,至少在高等学校之间没有可感受出来的差异。是体制问题吗?也不对,日本的铁饭碗大锅饭比中国要严重的多。在论坛上与国内精英或精英的代言人辩论几番后,我一下子明白了中日教育体系的根本差异,那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比科学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有了科学精神,无限的科学知识可以通过研究得来,如果科学精神不在了,再多的科学知识也只是别人的财富。人在求学的最初阶段,科学精神的灌输比科学知识的灌输更重要。
      日本的小学课程极少,每天早早放学,基本没有家庭作业,即使有也是查资料调查之类的轻松事情。上课也不正规,经常请山野匹夫,三教九流来做报告。经常组织学生去旅游参观,如去未来科学馆、船的科学馆、江户博物馆等等,许多大企业也在参观之列。
      未来科学馆展示了日本的最新技术成就,H2火箭发动机、磁浮列车、太空舱、机器人、燃料电池……,或实物,或模型,或原理演示。很多展品还可以实际操作和实验,工作人员在旁耐心地解说、指导和答疑。在这里,孩子们被种下了科学精神的种子,培养了科学的兴趣。
      船的科学馆展示了日本航海的历史,其实也记录了日本成为一流工业国家的历史。当时最大的水上飞机,最大的舰炮……,面对这些巨大的展品,你可以深切体会到现代工业的力量和人的渺小。
      东京旧称江户,江户博物馆是东京历史的见证,其实也是日本历史的缩影。在博物馆的现代部分,展示的是日本第一辆自行车、第一辆黄包车、第一辆摩托、第一辆汽车、第一台电视、第一台洗衣机……。面对这些粗糙幼稚的展品,体会到科学第一的重要,每个科学第一的诞生,都标志着民族的一次跃进,迈入一个新时代。日本的国家电视台NHK,每周二有固定栏目《project X 挑战者们》,周日重播,则讲述的是这些第一背后的动人的故事。那些无名的挑战者们在简陋的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历经无数失败,去拼搏,去奋斗,去构筑民族的基础和柱石。节目的末尾会邀请挑战者们或亲朋故旧到演播室做客,连同那粗糙幼稚的日本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作品。栏目的主题歌《地上之星》,催人奋进,催人泪下。挑战者们是地上翠灿的明星,民族的脊梁。
      到这些展馆见学,我总是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青少年宫、航模队、无线电小组……。而今它们安在?
      中国的教育历史也非常令人不解。在20多年前的那个疯狂的年代,教授被关牛棚,学校停课闹革命,上山下乡,但在我这个工程师看来,却是工业技术大跃进,各种工业从无到有,民族第一诞生的火红年代。反观今天,高考恢复了,大学扩招了,硕士满街走,学士不如狗了,博士教授满手抓了,重视知识了,重视人才了,科学的春天来到了,但工业的独立性没有了,国产技术突破没有了,民族第一消失了。为什么?!那个疯狂的年代大喊“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虽然极左,虽然偏激,却蕴涵着科学精神,是科学精神张扬的年代,自然也是民族第一诞生的火红年代。而现在,说是学术腐败,坑蒙拐骗,其实日本也一样,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嘛。科学本就不是圣洁的殿堂,也是追逐名利的战场。最真实的原因是科学精神被抽走了,被偷换了。
      在我的祖国,有人建国家大戏院,有人提议建文革博物馆,有人拍摄格格和皇阿玛,听说有人还要去拿奥斯卡奖。但可曾有人提议修建中国的未来科学馆,中国的江户博物馆,拍摄中国的《project X 挑战者们》?
      在我的家乡有人会修漂亮的中心广场给领导巡视,有人会修连片的开发区等外商投资,有人会把教育专款奖给高考状元的班主任。可是,当年中小学的无线电小组,少年宫科技活动,还有工业基础课的现场实习,还有人组织吗?当年覆盖所有县城的公立图书馆,所有乡镇都有的文化站,如今还有多少在运行?
      东渡日本,让我理解了现代国家的力量所在。与日本对比,现在的中国象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但支撑宫殿的基础和柱石却动摇、瓦解了……
]]
]]
"现在的中国象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但支撑宫殿的基础和柱石却动摇、瓦解了……"
标出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个好习惯。
按原来的看法,日本的教育可以说一蹋糊涂。
————————————————————
怎么以前会有这种看法,非常奇怪。
国情不同,似乎日本的精英阶层和老百姓的生活区分的很开啊,从小就开始玩命读书的人不是没有吧,不过大多数人只想庸庸碌碌的混日子所以才会给LZ这种感觉哈,个人根据看见的一些事情和新闻胡乱推测的,如果真的是基础教育这么差怎么可能搞科技研究……
中國記者到華爾街拍到中國遊客騎牛就可以推出中國人素質比美國人低........ [:a14:] [:a14:]
:L 我们的科普是比较差,所谓百家讲坛就是一面镜子。
一个第一次到日本的朋友感嘆:原來日本的電視台也老是「盜用」動畫和電影的BGM…… [:a14:] [:a14:]
变态之国
偶小时候,很喜欢动手,做一点东西,也算个上小科学吧!

不是把好好的电池敲了,就是把闹钟,收音机拆了装不回!

爸爸妈妈心痛得要死,狠狠地给修理了N次!

:( :(
]]
建议去看一下“冰冷雨天“的”混帐的日本教育“一个系列的博文。
网址http://www.bullog.cn/blogs/ird/archives/19123.aspx
我不是做广告的,
满大街的AV广告
还硕士以上层次[:a7:] [:a7:] [:a7:]

不知道作者见过几个硕士层次:D :D :D
日本海归是最惨的,分工太细,国内不待见。
日本以前也是和中国一样应试教育,看早期的影视书藉都有反映。这些年来流行美国的素质教育,没有个性,偏要培养一下个性。以期产生更多创造性思维。

我国就不要比了,还有那么多人小学都读不完,不是一个阶段。
不是一直都说日本学生负担很重,总是要补习靠名校的吗?
日本家长为了自己的小孩能进早稻田这样的名校,和中国家长差不错,从幼儿园开始就选在名校,小学、初中、高中这么读过来的

中日韩三国都有所谓“高考“一说,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样重大的人生选择
挤压在东西板块之间的日本年轻一代 -从日本少年杀母案说起

五月十六日,日本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血案 -- 福岛县会津若松一名高三少年杀死母亲,并携带其头颅到警察署自首,对此,中文媒体也有报道,比如下面这篇。
http://www.zaobao.com/gj/gj070516_502.html

从日本媒体报道看,这少年是一个高中三年级学生,去年下半年开始休学,年龄十七岁 -- 刚好是日本不处死刑的上限。其母为一保育员,遗体在家中的被子里被发现,头颅和右臂被砍掉,鲜血淋漓,显然死前进行过激烈的搏斗。少年自首后,自云“杀谁不是杀?”毫无反省和后悔的表示,但初步看来并没有精神病的征兆,但少年休学后一度作过精神检查(结果无恙)。其母47岁,此前,曾表示“孩子情绪似乎不太安定。”


发生杀母案的公寓


对此,有网友请萨作一点评论,那么,就尽我所了解的作一点评述吧,内容,倒不是对于这个案件,而是对这个现象。

走在今天日本的街道上,一些身边的年轻人绝对可以称作风景线 – 这不单说的是他们的青春,而且说的是他们的另类。在日本,衣着或者发型另类的年轻人随处可见,或把头发染的葱绿直竖,或身着裤腿极为臃肿的怪异长裤,或鼻子,耳朵,嘴唇上挂环打眼。我认识的一位台湾老先生见之称为“望之不似人类”,而日本老年人也常说这些年轻人“八嘎”。

其实,这些年轻人,大多都是很普通的高中,大学学生而已,他们这样打扮,只是表达一种对成人世界的反叛和对自由的宣泄。

应该说,他们的行为还比较温和,而另一些年轻人,则会做出更过火的行为。比如这次日本学生杀死自己母亲而后带头颅去警局自首的事件。这类事件在日本并非孤立的个案。曾有日本年轻人劫持公共汽车,并杀死人质 – 其原因仅仅是快到承担杀人法律责任的年龄了,想赶在这个时间以前体会一下杀人的感觉;年轻人结伙殴打甚至烧死露宿街头的无家可归者的事件,无故将路遇的孩童从高楼上抛下这类报道也时而见诸报端。这种恶性事件在日本的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各国也可称罕见。

日本的社会舆论对此深表忧虑,颇有人发出询问 – 日本的年轻人,究竟怎么了?

各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有成年反抗期,难免会有问题儿童(Trouble kid)的产生,为何唯独日本这里如此严重呢?

个人以为,这和日本独特的国情有很大关系。

日本,是一个自称脱亚入欧的社会,明治维新开始向西方的学习,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也沉重地改变了日本社会的文化结构与传统。特别是二战以来,西方的影响,越发渗透到日本社会的每个角落。

但是,这种渗透,由于日本存在作为东方国家的各种传统,也不免引发各种矛盾,青年人的心理问题,也是其中之一。

随着引进西方教育观念,近年来,日本的学校教育原则与方式日益接近美国,强调对学生自信和自由的维护,而抛弃日本传统的填鸭式,压榨式教学。在学校里,推崇自由与个人价值是最重要的理念,学生之间不排名次,不支持竞争,学校尽量减少对学生的管理。而日本升学机会之多,也是想上大学的学生基本都能如愿。学生们的生活堪称相当轻松。

这一切,对于教育来说,都有相当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教育理念与社会的接轨,却并非珠联璧合。而且,这样教育出的日本学生也不免有上进心不强,不愿关心他人的缺点。

日本的社会和家庭,依然较为传统。日本的传统社会,是依托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年功制度和集体主义来运作的。比如,在公司的时候,发型和衣着都有严格要求,中午出去吃饭如果不随集体行动便会被视作异类,吃饭时谁先说话谁后说话都有规矩,作为年轻人不可不说以免被视为不合群,也不可以多说以免被认为不尊重前辈。乘电梯女要让男,出门下级要主动给上级开门。。。

这些看似别扭的规定,却是日本社会在发展时代成功的重要法宝,当然,这是以牺牲个性和个人的空间为代价获得的成功。

这些规矩,对于老一辈日本人来说并不希奇,他们对此感到很正常,因为他们在家庭和学校遵循的是同样的习惯。然而,对于新一代日本人来说,这显然是难以忍受的。在走上社会的时候,他们肯定是成年世界中的弱者,不得不按照成年人的规则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 未成年人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巨大的反差使他们面对极大的挑战,也使他们对成年人的世界产生怨尤。受到西方思想教育,却要面对一个基本上属于传统的东方国家的社会,日本的年轻人承受着东西方两大板块的残酷挤压。

同时,日本的工作繁重劳累,很多公司都有免费加班的传统,高龄少子化社会使社会中坚阶层的工薪族压力极大,也使学业轻松的日本年轻人对走上社会后的生活感到恐惧和厌恶。

于是,尽管大多数日本年轻人最终都能适应现实社会,但很有一部分年轻人对成人的世界充满反抗,厌倦,敌视的心态,在日本未成年人的网页上,很少能看到中国年轻人期望快快成长一类的言论,更多的是“我不愿意长大”的哀鸣。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和成年人爆发不应该有的激烈冲突诱发极端行为,或基于自我保护心理产生强烈的对他人攻击的变态心理,也就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对日本而言,年轻人就是其社会未来的期望,因此日本的有识之士对这种教育与社会的不协调现象也十分关注,并通过心理辅导,促进学生打工早日接触社会等各种方式,试图帮助年轻人顺利完成其到“社会人”的过渡。但假如日本社会的压力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这些做法的效果究竟怎样,尚难逆料。
日本孩子眼里的中国学生

一大早的,就看到萨那口子小魔女在梳妆台前搔首弄姿。反常即妖,忍不住喝问一声,才知道魔女今天上午要去听汇报,参加汇报的层次都不低,当然要打扮一番喽。

从没听说还有人要向她汇报,难道升官了?

一问,才知道是列席而已。

原来,我在日本所住的小城,和广东FS是友好城市,今年,双方搞了一个中学生互访的活动,日本方面派出十六名学生到当地学校学习,并于日前返回。回来的日本中学生,需要在市政府向市长和当地教育界人士作一次汇报(看来搞汇报不是中国的专利,至于是不是从日本引进的则待查)。魔女在市里挂了个国际交流的职务,事情多少算沾边,就把她也拉去听汇报了。

听到这里,萨来了兴趣。

记得几年以前,曾经看过一篇对比中日孩子的文章,说的是中日学生同组夏令营,结果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比如,生病的时候,日本孩子会顽强地坚持下去,而中国孩子往往急于要求被送回去;吃饭的时候,如果不好吃,日本孩子也会坚决地吃下去,而中国孩子则因为口味不好而放弃。总之,整个夏令营期间,“小皇帝”,“小公主”们颇为狼狈。

这篇文章,让很多中国教育界人士发出了改革现有应试教育弊端,提高素质教育的呼吁。

到日本以后,看过日本小学生冬天穿着短裤跑来跑去,感到培养自理和吃苦能力等方面,日本的教育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再想起这篇文章,我的心中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对多年以后这一代中国孩子成长起来以后的竞争力不禁深感忧虑。

然而,在日本呆得久了,也不时听到一些相反的说法。比如,我认识的日本教育界人士中,有一位浜崎先生(2005年日本国一等教育勋章获得者)就干脆地称下一代日本孩子为“巴嘎”。他的看法是传统的日本教育以严格著称,强调教师的权威。但是近年来,日本大力引进美国的教育模式,按照美国的自由教育方式,教师既不能要求孩子们去争取第一,也不能轻易地管教孩子,因为那样会影响孩子的自信,使日本的教师无所适从。于是,现在的日本孩子,吃苦耐劳精神大不如前了。言下之意,对中国的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倒是颇为羡慕。

这种说法,毕竟是一家之言,不乏片面,至少,对于题海战术,谁要说它的好就该背上中国小学生的书包绕城走上两圈体会一下。不过,这说明了从中国人或日本人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大概可能会有相当不同的结论。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和我这个中国人讨论问题,有意高抬一下中国的教育制度?那么,真实的日本人眼里的中国孩子,又是怎样的呢?对这个问题,虽然一直很有兴趣,但日本人暧昧的民族性格让我屡问而不得要领。

单田芳先生说得好 – “要知心腹事,需听背后言”,象这次,由于参加和听取汇报的均为日本人,其内容应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日本孩子们走马观花后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

于是就拜托小魔女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

等到小魔女回来,看着却有点儿发呆的样子,问,怎么样,是不是日本学生太傲慢了? -- 有些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颇为负面,总觉得《红高粱》里面的中国人才比较真实,为这种事情,魔女也曾与人争执过。

不是,魔女说,我在想照他们的说法,日本的教育恐怕是出问题了。。。

难得难得,即便平时没心没肺的家伙也有忧国忧民的时候啊。

怎么回事?问下来,才知道这次汇报中,日本学生讲自己对中国学生的看法是有一点“畏惧”。

畏惧?FS这地方男出黄飞鸿,女出十三姨,难道是打了日本学生?不能吧,以我的了解,现在老广好像不太喜欢直接动手的,都是雇佣黑社会。。。

别瞎猜了,这畏惧与打架无关,是在学业上面。

于是听魔女慢慢道来。首先的承认,汇报中负面的内容并不少。日本学生对中国的负面印象主要有这样几个 – 第一,中国的污染太严重,在佛山期间,很难看到蓝色的天空;第二,中国的贫富差距显然是比较严重的,在大街上随处可以看到崭新高档的房子与陈旧破败的房子间杂(对此,市长先生倒是给了个评注 – 日本三十年前也是这样的);第三,中国学校中的设备往往比日本还要先进,但是要么很少给学生开放,比如音乐教室的琴看起来都是新的,要么给学生开放但缺乏维护,比如电脑教室里的计算机,有一半已经不能使用。

但是,更多的是正面的评价,也正是中国孩子的实力,让日本学生产生了“畏惧”的感觉。对中国孩子,日本的中学生们在三点上深感惊讶和自愧不如。

第一点,就是中国孩子的英语水平普遍比日本孩子高一截。到佛山市的日本孩子也在中国的中学(重点中学)随堂上课学习了两个星期,结果发现中国的中学生在英语课上居然都是用英语发言,令日本孩子大吃一惊。这在日本的学校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即便日本的大学生,也基本是哑巴英语的水平。想起我们上中学的时候,也是以“哑巴英语”著称的,看来中国在改善英语教学方面的确是收到了成效。在这段汇报的时候,有人问去“见学”的日本学生 – 那么你们有没有和中国的学生说英语呢?日本学生回答说 – “我们说了,但是他们听不懂,于是以后就再不好意思说了。。。”

(听到这里,萨不禁莞尔,日本人学英语的致命弱点是日语没有R音,所以发音比较成问题。这使得日本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亚洲总在倒数几名徘徊。所以,日本学生英语比不过中国学生,倒也不能说中国学生多么优秀。)

第二点,是中国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精神。日本的民族性不擅主动,所以,日本学生在佛山的中学里,发现中国学生纷纷主动上前招呼的时候很有些不适应。而中国的学生不但上来招呼,而且很快就毫不客气地抓紧时间,向日本学生学起日语来。起初,日本学生觉得中国学生这样做颇有些不自量力,因为中国学生的日语发音显然十分生涩,按照日本人的习惯,外语水平不高的时候,是绝不能开口的。然而,两个星期以后,当日本学生准备回国的时候,发现中国学生都能用相当流利的日语和他们打招呼和告别,不禁第二次吃了一惊。

(对此,萨倒是十分能够理解 – 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学校要来几个“老外”,大伙儿也是追上去对话不休的。要知道如果找外教对话,人家可是按钟点收钱的,有这样不要钱还能学外语的机会,精明的中国人怎么会放过?)

第三点,是中国学生似乎每人都有特长。大家开晚会的时候,日本学生表演节目往往靠集体,内容以小品为主。但中国学生几乎每一个都能表演出一些独特的艺术节目来,比如有的能弹琴,有的能表演魔术,有的能即席绘画。这些显然是课程中没有的内容,让日本学生感到吃惊 – 难道每个中国学生都是艺术天才?一时,对一起上了两个星期课的普通中国同学产生了莫测高深的感觉。

(日本学生不知道,在望子成龙的家长的期待中,中国学生从小就要享受每个周末都要去上各种课外班的特殊待遇,以至对很多孩子来说连看蚂蚁搬家都成了奢侈。如果知道,他们就不会对这种天才表示惊讶了。这种做法被称作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并且使孩子的童年成为噩梦。说起来,中国学生很羡慕日本学生这方面的轻松呢。然而,由此获得的一技之长,对中国学生,看来也确实是一种财富呢。)

最后,日本学生的总结是 – 中国的学生很厉害,日本必须克服自己教育的弊端,否则。。。以后。。。竞争。。。危机。。。生存。。。死亡。。。

结论很严肃,至少日本的几个教育界人士走出会场的时候都是面色凝重,明年继续进行这样交流的意向,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批准了。而且,还增加了五月份邀请更多的中国学生来日本“见学”的内容。

听完这个总结,萨不禁又想起当初看的那篇中日学生夏令营的对比。看来,中国和日本对彼此的看法实在很有意思。老实说,我颇怀疑中国FS方面的教育部门搞了一点面子工程,比如专门集中了一些好学生和日本学生编成一个班上课。不过这个工程的成本应该不大。想想中国家长们省吃俭用为孩子买钢琴,拿棍子逼着孩子背英语的那种精神,恐怕选拔一点儿这样的学生并不是难事。。。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想中国家长们的付出,孩子们的大书包,一时茫然。哈姆雷特说,生存还是死亡?我们该怎么说?或许。。。成功还是失败?

[完]
内容挺水的,很多都是作者在臆想。文风挺中华网的。
日本的化学高考题我们也做过,虽说没有中国的那么变态,但也算不上是简单。
这排版。。。转贴吧。
:o
中国的填鸭式师祖不就是日本吗.
问下LZ,日本反华严重么
原帖由 tomcat650093 于 2008-8-6 20:29 发表
不是一直都说日本学生负担很重,总是要补习靠名校的吗?



是的,日本的補習班産業比我國發達[:a14:]
原帖由 无敌的猫猫 于 2008-8-6 21:05 发表



是的,日本的補習班産業比我國發達[:a14:]

一直认为补习班是最本末倒置的学习途径,上课不集中精力去学,去上什么补习班..........[:a1:] [:a1:]
]]
原帖由 McWolf 于 2008-8-6 21:08 发表

一直认为补习班是最本末倒置的学习途径,上课不集中精力去学,去上什么补习班..........[:a1:] [:a1:]

关键是现在很多中学老师,有的东西课堂上不讲,留到自己办的补习班里去讲。
而且,平时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卷子上的一些题目内容特点,也会在自己家里的补习班课程上旁敲侧击出来。
学生和家长们也很无奈,师德败坏啊
考大学可以一直考,个人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中国应该推广[:a4:]

诶,谁能给我解释下日本名校报考制度啊……我以前的理解是否是极端错误的?
]]
咦?你不相信?
我堂弟,每周六周日都要去老师家里补课,数理化外加英语。 每门课差不多老师都要收上个2、300/月。
每堂课都有20来个学生。
你要不上那个班,课堂上有的内容老师都不讲,而且老师有时候把考试的题型都在自己家里的补习班上透露出来。
现如今这种现象不要太泛滥哦,不信你去问
只去了趟日本就这么多想法阿:D
现在出考卷都是有题库的
不排除某些教师在补习班中把考卷内容透露
至于题型么,那是规定死的。透不透露都一样。
就算老师无良,上课时,不说,自己找本备课教材,里面都会说的很详细。
原帖由 我是中间派 于 2008-8-6 22:16 发表
咦?你不相信?
我堂弟,每周六周日都要去老师家里补课,数理化外加英语。 每门课差不多老师都要收上个2、300/月。
每堂课都有20来个学生。
你要不上那个班,课堂上有的内容老师都不讲,而且老师有时候把考试的题 ...

你这是不懂教学,课堂教学是要照顾全体学生的,你讲得太深太难一来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二来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对牛弹琴。补课就不一样,你要还讲课堂上那些东西,请问人家花钱来是为什么?自然要拓展一些的。
,课堂上有的内容老师都不讲
===
这句话不对,现在学校考核老师重要的一项就是所教班级的成绩。要是老师敢这么玩的话,估计老早被开掉了。再者,现在的学生也很厉害的,要告个状很简单的。。
现在转贴为什么都不写出处了呢?
特别是链接地址。
原帖由 青草池塘 于 2008-8-6 22:53 发表

你这是不懂教学,课堂教学是要照顾全体学生的,你讲得太深太难一来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二来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对牛弹琴。补课就不一样,你要还讲课堂上那些东西,请问人家花钱来是为什么?自然要拓展一些的。

不仅仅是拓展,因为如果你不花钱参加老师在自己家里办的补习班,你就不会提前见到下次考试的题型。
原帖由 AGS 于 2008-8-6 14:40 发表
那个疯狂的年代大喊“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虽然极左,虽然偏激,却蕴涵着科学精神,是科学精神张扬的年代,自然也是民族第一诞生的火红年代。

为文革翻案?:L
原帖由 warlk 于 2008-8-6 23:10 发表
,课堂上有的内容老师都不讲
===
这句话不对,现在学校考核老师重要的一项就是所教班级的成绩。要是老师敢这么玩的话,估计老早被开掉了。再者,现在的学生也很厉害的,要告个状很简单的。。

一个学生每周两节课,一个月200圆。
20个学生,20X200=4000 一个学期下来至少16000。只要是个重点中学的老师,这些隐性收入很容易的。
现在已经是普遍现象了,不信的话可以问问那些中学生们
原帖由 我是中间派 于 2008-8-7 00:12 发表

不仅仅是拓展,因为如果你不花钱参加老师在自己家里办的补习班,你就不会提前见到下次考试的题型。

这样没道德的老师可能有,但是绝不是大多数,而且但凡上点规矩的学校每次的试卷不可能都是一个人出,出出来了也要注意保密,他怎么能每次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