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奋战在某型号研制战线上的洪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30:17
当某型号系统研制工作全部完成的消息传开后,洪都公司一片沸腾。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兴奋冲击着漾满豪情的心,激起澎湃心潮。

尘埃落定,浮华褪去,回首型号研制走过的路,人们不禁感慨万千。一群航空工业的时代尖兵,一群刀尖上的舞者,一群攻坚战场上的先锋,一群丰碑无形的幕后无名英雄,他们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心底。

航空工业的时代尖兵

“航空科研是一项十分艰苦、风险极大的事业。”该型号系统总设计师张总感慨万千,“型号研制之前,没有谁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是,对洪都人来说,这一步必须迈出去。”

在张总眼里,该型号研制对于洪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型号本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洪都的一次重生,是洪都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第二次创业。

20世纪70年代以后,洪都公司部分航空产品逐步淡出市场,后续产品研制缓慢,公司陷入艰难境地。王小牛是洪都公司设计所的高级工程师,年近60的他亲眼目睹了洪都公司鼎盛时期的辉煌,也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过后的萧条,每每想到那段艰难岁月,他都会黯然酸楚。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防工业立足产业调整,形成行业竞争态势。在一系列扶持性政策的引导下,洪都公司才得以争取到此型号研制任务。

然而,洪都到底凭什么跟人竞争?设备、队伍、技术、资金等等,一切都是空白,难道就凭一批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一时的心血来潮?

面对质疑,以时任洪都公司董事长姜亮、总经理田民为代表的领导层顶着各方压力,果断决策,决定自筹资金进行型号研制。

关系到企业发展前景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之举,破釜沉舟的胆识与魄力源于把握机遇的能力和激情创业的决心。随着该型号研制启动,洪都公司开始全面落实竞争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建全“两师”系统,实行型号研制全过程专家顾问制度,聘请行业内相关专业专家参与到型号研制之中。同时,在对国内相关分系统研制生产厂家进行调研基础上,公司组织分系统承研单位公开招标,使国内20余家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科研院所参与到型号研制之中,组成了科研实力雄厚的“国家队”。

“虽然硬件不是最好的,但我们用热忱和执著,用最为完美的报告方案打动了每一个承制厂家,也最终赢得了立项。”张总自豪地说。

洪都公司举集团之力,最大限度发挥国家投入的有限研保条件建设经费,迅速建立起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具备一定规模和试验能力的专业试验室,更新改造了研制任务所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测试、强度试验、电子试验等专业设备。同时,公司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跟踪用户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先期自筹资金,加强与科研院所、专业院校的关键技术攻关合作,实现了从传统的内部研发向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的转变。

红红火火的事业打开了全新的局面,每一个投身其间的人,都深受感染。

型号启动之初,王小牛所在的科室仅剩四个人,力量薄弱,根本无力应对浩大的型号研制工程。年轻人来了,王小牛欣喜若狂,要把全部的智慧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如今,看着这些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与型号一同成长,看着他们投身于新时代创业大潮,打心底里高兴呀!我愿意成为他们的垫脚石!”掷地有声的话语,对于王小牛来说,代表着一种人生的准则,一种高尚的追求,一种精神的境界!

“把自身的事业融入企业的事业,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企业的梦想,献身航空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勤奋好学的小陈道出了每一个有为青年的心声。

知道小陈的人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毕业于非航空院校的她,选择了航空。一开始,她对最基本的外场试验大纲和环境例行试验大纲的编写都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提出具体的试验指标,进行详细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小陈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奋斗着,用执着与奉献作支撑,把梦想写进每一寸光阴。在短时间内,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业务尖子,在型号研制中挑起了大梁。

随着该型号的研制推进,像小陈这样的年轻人,在洪都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在他们身上,你可以感受到创业初期的种种情感经历,有成功后的激情澎湃,也有失败后的失落伤感,有成长期的困顿与迷惑,也有开拓期的决心与誓约。他们都是用心在对待,用热情在投入,用真诚在打拼这份事业。

洪都公司领导人换届,以董事长吴方辉、总经理谢根华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于重点型号寄予了更为殷切的企盼。不仅在加大创新研发管理方式和手段、打造科技创新管理平台上下功夫,公司新领导班子还统筹规划,着力挖掘型号内潜,为型号的系列化发展提供了更为持久的源动力。

一位致力于型号研制的领导曾深情地说,型号研制成功让人欣慰。这不仅仅因为型号定型了,从长远来看,通过这一型号的研制,积累一大批技术资料,更重要的是带出了一支技术力量过硬且成熟的队伍,也为公司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刀尖上的舞者

“一分钟准备!”指挥大厅里静得可怕,上百个人同时屏住呼吸,上百双眼睛同时聚焦于大屏幕,上百颗心同一个节奏跳跃。那一刻,平静中暗流涌动。

“九、八、七、六、五、四、三……”每个人都在心底默数着。

“发射!”铿锵的发号声打破死一样的沉寂。

……

“喔……成功了,成功了!!”顿时,大厅里如飓风卷万里,人们叫喊着,拥抱着,痛哭流涕着。时任洪都公司总经理的田民哭了,型号现场总指挥、型号总师、在场的设计员、工人无不相拥而泣,这些七尺男儿失声痛哭,压抑太久的苦楚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这一幕感人至深的画面,是在解决某个技术难题后上演的。

“当时,喉咙就像着了火一样,拳头越攥越紧,手心的汗越出越多。这种感觉就像踩在刀尖上跳舞,惊涛骇浪的苦,惊世骇俗的美。”洪都公司党委副书记熊敏现在回忆起在试验现场当时的情景,依然心潮澎湃。

当该型号进入关键研制阶段,洪都人却遭遇了一次近乎致命的打击。在一次试验过程中,凝聚着千百人心血的产品眼睁睁从半空中硬生生地砸了下来。那哪是砸在地上呀?是砸在每一个洪都人的心坎上,血花四溅!型号研制进度严重受阻,所有系统全部进行整顿,全力排查原因,这一拖就是三个多月。

压力面前没有退路,洪都公司迅速成立了跨系统技术攻关队,从设计、材料、工艺、技术等多方入手,全力排查,一场“举各方之力解决技术难题”的“百日攻关”大战开始了。在技术攻关的日日夜夜里,洪都公司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精心设计试验方案,周密细致组织实施,及时认真分析试验数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经过3个多月的有效验证试飞,技术问题终于归零,保障了研制进度。

失败的风险犹如鬼魅般的始终徘徊在胜利身边。那一年,经过外场飞行试验前的层层检验,型号即将封盖,刚进厂不到三年的小伙子袁飞马却力排众议,执意要再次进行检查。大家火速投入故障检查,大家再次拔开密密麻麻的线路一条一条逐个排查,近千个触点一个一个调试,汗水像雨点一样滴落在机车上……果真,一个元器件的接插件没有插错提示功能,插头接反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足以使得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型号研制功亏一篑,那将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损失。错误纠正过来,大家无不对袁飞马肃然起敬,旁人也无不对这个团队肃然起敬。

“如履薄冰,唯有时刻谨慎,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方能求得生存。”这是大家自型号研制以来最为深刻的感受。正因为如此,在质量问题上,他们显得异常的严格,要求严把设计、试验、生产等各环节质量关,使研制全过程信息反馈闭环问题及时归零。

“从方案论证开始,大家接受了来自各方大量的批评。起初几年,几乎是在骂声中前进的。”

“出了问题,一个字,查!”

……

一串串繁琐枯燥的数据,一条条起伏跃动的曲线,一次次精密严谨的试验,埋藏着多少酸甜苦辣,遮掩起多少青春韶华。与压力持久对抗,已经成为型号研制线上每一个人的习惯。

攻坚战场上的先锋

该型号研制以来,洪都公司始终坚持把原始创新摆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全面推进数字化工程,采用数字化设计、制造、试验一体化技术,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造能力,首次应用了多项新技术,成立20多个技术攻关队,攻克关键技术几十项,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好几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可敬可爱的参研者。是他们,力挽狂澜,扫除型号研制路上隐匿的技术“地雷”;是他们,精益求精,在一遍遍技术攻关中修正型号成功的概率;是他们,勇攀高峰,用实际行动将世人“想都不敢想”的高度一次次踩在脚下……

该型号所用的是行业内较为成熟的发动机,此前发动机一直局限于常规高度进行飞行试验。然而,当型号在两倍于常规高度的高空进行试验成功的那一瞬间,承制厂家的专家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惊讶的不仅仅是发动机潜藏的能量和品质,更惊讶于洪都人敢闯敢干,勇于突破的胆识和智慧。

28岁的小卢,一个清瘦而略带羞涩的小伙子,对于工作,却显得相当的果敢与老练,尤其是技术创新方面。在型号预研过程中,小卢敢为人先,挑战极限,跨过设计理论的禁区,以全新的理念完成了关键部位的工程设计与安装,其技术创新成功规避了传统设计的风险与缺点,为预研项目按期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一些先进技术我们并不曾接触过,甚至只是听说而已,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去闯,敢去创。每采用一项新技术,他们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做地面试验去验证其可行性,在这闯和创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张总常常为自己拥有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而自豪。

前线捷报频传,超出想象的好成绩以及那一串串高精度的数据,让每一个参研的人热血沸腾。对这些数据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宋伟新,王卫华和林永生。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便与这些数据有着最直接的联系。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从型号开始到型号结束,宋伟新和同事们的工作和生活就是由10个阿拉伯数字组成——从成千上万的数据中发现规律,找出问题,计算参数,寻求最精准的参数设置。而他们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闭关修炼”——一旦出现问题,关起门来,几天几夜死死地盯着电脑,直到找到解决方法为止。

同样感到自豪的还有某试验室的姑娘小伙们。该试验室只有12个人,平均年龄才30岁。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工作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一旦停下来,之前的工作都会前功尽弃,因此,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排查的过程复杂而繁琐,千丝万缕的脉络纠结不清,千头万绪的程序环环交错,找出环节中的细小问题,如大海捞针。这个团队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意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挑战极限的勇气魄力,循序而进,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试验关卡。

“姑娘小伙们坚持自行开发新软件,并大胆投入使用,他们敢于站在零起点,向着核心技术进军,占领制高点,为前方提供最为精确的参照基准。他们是一群可敬又可爱的年轻人!”张总毫不掩饰对部下的喜爱。

事实上,对于关乎国家安全的航空产品,任何国家都会严密封锁核心技术,要突破关键技术,唯一的出路就是自主创新。在型号研制过程中,洪都人始终坚持把原始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把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作为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把整合“国家队”和“厂所合一”的体制优势带来的强大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手段,全面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最终确保了型号的各项指标要求。在型号研制过程中,这些核心技术的攻关成功,一方面推动了我国在这一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企业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丰碑无形的幕后英雄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于它的明艳,然而它的初芽却浸透着奋斗者的泪泉,甚至牺牲者的血雨。”对于型号研制战线的同志们来说,这便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最真实写照。

“他对工作细致入微,对自己却粗枝大叶。”袁飞马的妻子这样评价丈夫。才20多岁的袁飞马常常腰酸背痛,为了型号研制,他一直隐忍着,直至直不起腰,他才上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他患的是肾结石引发严重的肾积水,如不马上入院手术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这就是袁飞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铮铮誓言,为了型号研制的早日成功,不惜透支自己的生命……

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气候极度恶劣的外场试验基地,有一批洪都人却常年奔波着,与大自然抗争,与外场试验相伴,始终保持攀登的姿势,向着科技高峰行进。

有这样一群孤独的行者,每一个试验日的清晨,他们都提前两三个小时赶上100多里地,深入荒漠腹地做好试验前的所有准备工作。承担测试系统任务的他们,立功时没有份,型号定型后便功成身退,可一旦出了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只有通过分析他们手中掌握的数据,才能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试验结束后,别人都可以休息了,可大量的数据分析处理、整理工作还等着他们。正是这样一份“苦差”,袁海峰和他的同事们一干就是多年。无论数九寒冬,还是炎炎夏日,他们始终坚守在远离人烟的监测站,确保每一次飞行试验测控系统全过程正常运行。

在试验基地的刘渊,一个月的电话费比出差费还多。妻子刚刚分娩,作为顶梁柱的他却常年在外,不得已只能捂在被子里打电话,一招一式地教老婆炒菜、做饭、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妻子觉得委屈,在电话那端哭,小刘急得在电话这端一边抹眼泪一边哄妻子。

事实上,在洪都公司设计所里,像刘渊这样30岁左右、刚刚成家、孩子尚在襁褓中的年轻人占了四分之三,多少个刘渊和像刘渊一样的故事在同时上演,共同的情感遭遇维系着共同的梦想信念,成就了“舍家为型号”的佳话。

冰冻三尺,零下30摄氏度的哈尔滨显得格外无情。型号研制进度要求在户外做某项实验,这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对型号线上的职工们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尤其苦的是工人师傅们,他们必须在两手被冻得失去知觉之前,将导线一根根接好,然后跑进暖房将冻僵的双手苏复过来,接着再迅速跑去接线,千丝万缕的导线就是这样被牵引连接。

在该型号研制战线上,一支娘子军以飒爽英姿彰显女性风采,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融入型号研制,为型号注入了更多灵动气息。

该项目总师系统的许副总工程师看似娇弱瘦小,关键时刻却行事果敢。在研制进入关键时期,为解决某技术问题,作为技术攻关队副队长的她,主持制定攻关方案,并组织在试验场区进行故障复现、改进措施有效性验证试验。她以女性特有的柔韧与坚忍支撑着,用实际行动给予每个人情感支持。

常犹兰是洪都公司劳模,退休后返聘负责型号装配工艺,与同是技术骨干的丈夫双双奋战在工艺一线。夫妻俩为了型号研制任务的早日完成,经常加班加点,对他们来说,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看到型号研制成功。常犹兰患有严重的胆结石,病痛长期折磨着她。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她不幸又被查出患上肝癌。得知这一消息,常犹兰并没有向疾病屈服,她一边接受化疗,一边坚持上班。她说:“我要用最后的时间完成我的事业……”她就这样坚持着,没日没夜地干……型号研制胜利的曙光渐趋明亮,常犹兰身上的癌细胞却开始扩散了,转移了。这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祖国航空事业的深深眷恋,怀着遗憾,永远离开了,而两个月后,前线传来试验成功的消息。

有的人,结婚时的一顿喜宴一拖就是三年;有的人,已经完全没有了正常的作息时间和生物钟;有的人,背负不忠不孝的骂名和委屈默默地工作着……几年来,为了一个信念,多少袁飞马、袁海峰、王卫华、常犹兰一样的洪都人在坚守着,隐忍着,透支着……

在型号研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却拿到这样一组沉甸甸的数字:几年来,洪都公司设计所全所几乎所有的人都放弃了休假,100多人主动推迟婚期或放弃新婚蜜月休假,70多人在妻子分娩时没能陪在身旁照看,50多人因型号研制而错过了提干、职称晋升和进修的机会,30多人在父母去世时无法赶回去送终,而常犹兰等老一辈航空人,甚至献出了生命……

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来都只能孕育无名英雄,谈及无名英雄,洪都公司设计所党委书记刘瑞明有些激动:“设计师、工程师、技术工人……你很难数过来有多少专业、多少工种,他们哪一个不是在从事着幕后工作、默默无闻地铺就着型号腾飞之路!”

腾飞之路,汗血如花!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只有平凡细小的情节,惟其普通,惟其平凡;他们,不求荣誉的光芒,不求生活的精彩,兢兢业业的背后,放下的是小我,追寻的是大我;他们,用一滴滴辛勤的汗水浇灌,以一行行坚实的脚步奠基,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寻找着人生的崭新境界;他们,与型号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型号的成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与梦想,而他们用奉献与坚守书写了航空史上的神话。他们,就是奋战在洪都某型号研制线上的每一个人!!当某型号系统研制工作全部完成的消息传开后,洪都公司一片沸腾。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兴奋冲击着漾满豪情的心,激起澎湃心潮。

尘埃落定,浮华褪去,回首型号研制走过的路,人们不禁感慨万千。一群航空工业的时代尖兵,一群刀尖上的舞者,一群攻坚战场上的先锋,一群丰碑无形的幕后无名英雄,他们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心底。

航空工业的时代尖兵

“航空科研是一项十分艰苦、风险极大的事业。”该型号系统总设计师张总感慨万千,“型号研制之前,没有谁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是,对洪都人来说,这一步必须迈出去。”

在张总眼里,该型号研制对于洪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型号本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洪都的一次重生,是洪都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第二次创业。

20世纪70年代以后,洪都公司部分航空产品逐步淡出市场,后续产品研制缓慢,公司陷入艰难境地。王小牛是洪都公司设计所的高级工程师,年近60的他亲眼目睹了洪都公司鼎盛时期的辉煌,也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过后的萧条,每每想到那段艰难岁月,他都会黯然酸楚。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防工业立足产业调整,形成行业竞争态势。在一系列扶持性政策的引导下,洪都公司才得以争取到此型号研制任务。

然而,洪都到底凭什么跟人竞争?设备、队伍、技术、资金等等,一切都是空白,难道就凭一批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一时的心血来潮?

面对质疑,以时任洪都公司董事长姜亮、总经理田民为代表的领导层顶着各方压力,果断决策,决定自筹资金进行型号研制。

关系到企业发展前景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之举,破釜沉舟的胆识与魄力源于把握机遇的能力和激情创业的决心。随着该型号研制启动,洪都公司开始全面落实竞争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建全“两师”系统,实行型号研制全过程专家顾问制度,聘请行业内相关专业专家参与到型号研制之中。同时,在对国内相关分系统研制生产厂家进行调研基础上,公司组织分系统承研单位公开招标,使国内20余家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科研院所参与到型号研制之中,组成了科研实力雄厚的“国家队”。

“虽然硬件不是最好的,但我们用热忱和执著,用最为完美的报告方案打动了每一个承制厂家,也最终赢得了立项。”张总自豪地说。

洪都公司举集团之力,最大限度发挥国家投入的有限研保条件建设经费,迅速建立起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具备一定规模和试验能力的专业试验室,更新改造了研制任务所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测试、强度试验、电子试验等专业设备。同时,公司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跟踪用户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先期自筹资金,加强与科研院所、专业院校的关键技术攻关合作,实现了从传统的内部研发向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的转变。

红红火火的事业打开了全新的局面,每一个投身其间的人,都深受感染。

型号启动之初,王小牛所在的科室仅剩四个人,力量薄弱,根本无力应对浩大的型号研制工程。年轻人来了,王小牛欣喜若狂,要把全部的智慧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如今,看着这些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与型号一同成长,看着他们投身于新时代创业大潮,打心底里高兴呀!我愿意成为他们的垫脚石!”掷地有声的话语,对于王小牛来说,代表着一种人生的准则,一种高尚的追求,一种精神的境界!

“把自身的事业融入企业的事业,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企业的梦想,献身航空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勤奋好学的小陈道出了每一个有为青年的心声。

知道小陈的人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毕业于非航空院校的她,选择了航空。一开始,她对最基本的外场试验大纲和环境例行试验大纲的编写都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提出具体的试验指标,进行详细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小陈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奋斗着,用执着与奉献作支撑,把梦想写进每一寸光阴。在短时间内,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业务尖子,在型号研制中挑起了大梁。

随着该型号的研制推进,像小陈这样的年轻人,在洪都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在他们身上,你可以感受到创业初期的种种情感经历,有成功后的激情澎湃,也有失败后的失落伤感,有成长期的困顿与迷惑,也有开拓期的决心与誓约。他们都是用心在对待,用热情在投入,用真诚在打拼这份事业。

洪都公司领导人换届,以董事长吴方辉、总经理谢根华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于重点型号寄予了更为殷切的企盼。不仅在加大创新研发管理方式和手段、打造科技创新管理平台上下功夫,公司新领导班子还统筹规划,着力挖掘型号内潜,为型号的系列化发展提供了更为持久的源动力。

一位致力于型号研制的领导曾深情地说,型号研制成功让人欣慰。这不仅仅因为型号定型了,从长远来看,通过这一型号的研制,积累一大批技术资料,更重要的是带出了一支技术力量过硬且成熟的队伍,也为公司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刀尖上的舞者

“一分钟准备!”指挥大厅里静得可怕,上百个人同时屏住呼吸,上百双眼睛同时聚焦于大屏幕,上百颗心同一个节奏跳跃。那一刻,平静中暗流涌动。

“九、八、七、六、五、四、三……”每个人都在心底默数着。

“发射!”铿锵的发号声打破死一样的沉寂。

……

“喔……成功了,成功了!!”顿时,大厅里如飓风卷万里,人们叫喊着,拥抱着,痛哭流涕着。时任洪都公司总经理的田民哭了,型号现场总指挥、型号总师、在场的设计员、工人无不相拥而泣,这些七尺男儿失声痛哭,压抑太久的苦楚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这一幕感人至深的画面,是在解决某个技术难题后上演的。

“当时,喉咙就像着了火一样,拳头越攥越紧,手心的汗越出越多。这种感觉就像踩在刀尖上跳舞,惊涛骇浪的苦,惊世骇俗的美。”洪都公司党委副书记熊敏现在回忆起在试验现场当时的情景,依然心潮澎湃。

当该型号进入关键研制阶段,洪都人却遭遇了一次近乎致命的打击。在一次试验过程中,凝聚着千百人心血的产品眼睁睁从半空中硬生生地砸了下来。那哪是砸在地上呀?是砸在每一个洪都人的心坎上,血花四溅!型号研制进度严重受阻,所有系统全部进行整顿,全力排查原因,这一拖就是三个多月。

压力面前没有退路,洪都公司迅速成立了跨系统技术攻关队,从设计、材料、工艺、技术等多方入手,全力排查,一场“举各方之力解决技术难题”的“百日攻关”大战开始了。在技术攻关的日日夜夜里,洪都公司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精心设计试验方案,周密细致组织实施,及时认真分析试验数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经过3个多月的有效验证试飞,技术问题终于归零,保障了研制进度。

失败的风险犹如鬼魅般的始终徘徊在胜利身边。那一年,经过外场飞行试验前的层层检验,型号即将封盖,刚进厂不到三年的小伙子袁飞马却力排众议,执意要再次进行检查。大家火速投入故障检查,大家再次拔开密密麻麻的线路一条一条逐个排查,近千个触点一个一个调试,汗水像雨点一样滴落在机车上……果真,一个元器件的接插件没有插错提示功能,插头接反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足以使得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型号研制功亏一篑,那将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损失。错误纠正过来,大家无不对袁飞马肃然起敬,旁人也无不对这个团队肃然起敬。

“如履薄冰,唯有时刻谨慎,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方能求得生存。”这是大家自型号研制以来最为深刻的感受。正因为如此,在质量问题上,他们显得异常的严格,要求严把设计、试验、生产等各环节质量关,使研制全过程信息反馈闭环问题及时归零。

“从方案论证开始,大家接受了来自各方大量的批评。起初几年,几乎是在骂声中前进的。”

“出了问题,一个字,查!”

……

一串串繁琐枯燥的数据,一条条起伏跃动的曲线,一次次精密严谨的试验,埋藏着多少酸甜苦辣,遮掩起多少青春韶华。与压力持久对抗,已经成为型号研制线上每一个人的习惯。

攻坚战场上的先锋

该型号研制以来,洪都公司始终坚持把原始创新摆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全面推进数字化工程,采用数字化设计、制造、试验一体化技术,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造能力,首次应用了多项新技术,成立20多个技术攻关队,攻克关键技术几十项,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好几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可敬可爱的参研者。是他们,力挽狂澜,扫除型号研制路上隐匿的技术“地雷”;是他们,精益求精,在一遍遍技术攻关中修正型号成功的概率;是他们,勇攀高峰,用实际行动将世人“想都不敢想”的高度一次次踩在脚下……

该型号所用的是行业内较为成熟的发动机,此前发动机一直局限于常规高度进行飞行试验。然而,当型号在两倍于常规高度的高空进行试验成功的那一瞬间,承制厂家的专家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惊讶的不仅仅是发动机潜藏的能量和品质,更惊讶于洪都人敢闯敢干,勇于突破的胆识和智慧。

28岁的小卢,一个清瘦而略带羞涩的小伙子,对于工作,却显得相当的果敢与老练,尤其是技术创新方面。在型号预研过程中,小卢敢为人先,挑战极限,跨过设计理论的禁区,以全新的理念完成了关键部位的工程设计与安装,其技术创新成功规避了传统设计的风险与缺点,为预研项目按期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一些先进技术我们并不曾接触过,甚至只是听说而已,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去闯,敢去创。每采用一项新技术,他们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做地面试验去验证其可行性,在这闯和创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张总常常为自己拥有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而自豪。

前线捷报频传,超出想象的好成绩以及那一串串高精度的数据,让每一个参研的人热血沸腾。对这些数据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宋伟新,王卫华和林永生。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便与这些数据有着最直接的联系。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从型号开始到型号结束,宋伟新和同事们的工作和生活就是由10个阿拉伯数字组成——从成千上万的数据中发现规律,找出问题,计算参数,寻求最精准的参数设置。而他们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闭关修炼”——一旦出现问题,关起门来,几天几夜死死地盯着电脑,直到找到解决方法为止。

同样感到自豪的还有某试验室的姑娘小伙们。该试验室只有12个人,平均年龄才30岁。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工作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一旦停下来,之前的工作都会前功尽弃,因此,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排查的过程复杂而繁琐,千丝万缕的脉络纠结不清,千头万绪的程序环环交错,找出环节中的细小问题,如大海捞针。这个团队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意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挑战极限的勇气魄力,循序而进,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试验关卡。

“姑娘小伙们坚持自行开发新软件,并大胆投入使用,他们敢于站在零起点,向着核心技术进军,占领制高点,为前方提供最为精确的参照基准。他们是一群可敬又可爱的年轻人!”张总毫不掩饰对部下的喜爱。

事实上,对于关乎国家安全的航空产品,任何国家都会严密封锁核心技术,要突破关键技术,唯一的出路就是自主创新。在型号研制过程中,洪都人始终坚持把原始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把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作为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把整合“国家队”和“厂所合一”的体制优势带来的强大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手段,全面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最终确保了型号的各项指标要求。在型号研制过程中,这些核心技术的攻关成功,一方面推动了我国在这一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企业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丰碑无形的幕后英雄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于它的明艳,然而它的初芽却浸透着奋斗者的泪泉,甚至牺牲者的血雨。”对于型号研制战线的同志们来说,这便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最真实写照。

“他对工作细致入微,对自己却粗枝大叶。”袁飞马的妻子这样评价丈夫。才20多岁的袁飞马常常腰酸背痛,为了型号研制,他一直隐忍着,直至直不起腰,他才上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他患的是肾结石引发严重的肾积水,如不马上入院手术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这就是袁飞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铮铮誓言,为了型号研制的早日成功,不惜透支自己的生命……

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气候极度恶劣的外场试验基地,有一批洪都人却常年奔波着,与大自然抗争,与外场试验相伴,始终保持攀登的姿势,向着科技高峰行进。

有这样一群孤独的行者,每一个试验日的清晨,他们都提前两三个小时赶上100多里地,深入荒漠腹地做好试验前的所有准备工作。承担测试系统任务的他们,立功时没有份,型号定型后便功成身退,可一旦出了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只有通过分析他们手中掌握的数据,才能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试验结束后,别人都可以休息了,可大量的数据分析处理、整理工作还等着他们。正是这样一份“苦差”,袁海峰和他的同事们一干就是多年。无论数九寒冬,还是炎炎夏日,他们始终坚守在远离人烟的监测站,确保每一次飞行试验测控系统全过程正常运行。

在试验基地的刘渊,一个月的电话费比出差费还多。妻子刚刚分娩,作为顶梁柱的他却常年在外,不得已只能捂在被子里打电话,一招一式地教老婆炒菜、做饭、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妻子觉得委屈,在电话那端哭,小刘急得在电话这端一边抹眼泪一边哄妻子。

事实上,在洪都公司设计所里,像刘渊这样30岁左右、刚刚成家、孩子尚在襁褓中的年轻人占了四分之三,多少个刘渊和像刘渊一样的故事在同时上演,共同的情感遭遇维系着共同的梦想信念,成就了“舍家为型号”的佳话。

冰冻三尺,零下30摄氏度的哈尔滨显得格外无情。型号研制进度要求在户外做某项实验,这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对型号线上的职工们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尤其苦的是工人师傅们,他们必须在两手被冻得失去知觉之前,将导线一根根接好,然后跑进暖房将冻僵的双手苏复过来,接着再迅速跑去接线,千丝万缕的导线就是这样被牵引连接。

在该型号研制战线上,一支娘子军以飒爽英姿彰显女性风采,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融入型号研制,为型号注入了更多灵动气息。

该项目总师系统的许副总工程师看似娇弱瘦小,关键时刻却行事果敢。在研制进入关键时期,为解决某技术问题,作为技术攻关队副队长的她,主持制定攻关方案,并组织在试验场区进行故障复现、改进措施有效性验证试验。她以女性特有的柔韧与坚忍支撑着,用实际行动给予每个人情感支持。

常犹兰是洪都公司劳模,退休后返聘负责型号装配工艺,与同是技术骨干的丈夫双双奋战在工艺一线。夫妻俩为了型号研制任务的早日完成,经常加班加点,对他们来说,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看到型号研制成功。常犹兰患有严重的胆结石,病痛长期折磨着她。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她不幸又被查出患上肝癌。得知这一消息,常犹兰并没有向疾病屈服,她一边接受化疗,一边坚持上班。她说:“我要用最后的时间完成我的事业……”她就这样坚持着,没日没夜地干……型号研制胜利的曙光渐趋明亮,常犹兰身上的癌细胞却开始扩散了,转移了。这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祖国航空事业的深深眷恋,怀着遗憾,永远离开了,而两个月后,前线传来试验成功的消息。

有的人,结婚时的一顿喜宴一拖就是三年;有的人,已经完全没有了正常的作息时间和生物钟;有的人,背负不忠不孝的骂名和委屈默默地工作着……几年来,为了一个信念,多少袁飞马、袁海峰、王卫华、常犹兰一样的洪都人在坚守着,隐忍着,透支着……

在型号研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却拿到这样一组沉甸甸的数字:几年来,洪都公司设计所全所几乎所有的人都放弃了休假,100多人主动推迟婚期或放弃新婚蜜月休假,70多人在妻子分娩时没能陪在身旁照看,50多人因型号研制而错过了提干、职称晋升和进修的机会,30多人在父母去世时无法赶回去送终,而常犹兰等老一辈航空人,甚至献出了生命……

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来都只能孕育无名英雄,谈及无名英雄,洪都公司设计所党委书记刘瑞明有些激动:“设计师、工程师、技术工人……你很难数过来有多少专业、多少工种,他们哪一个不是在从事着幕后工作、默默无闻地铺就着型号腾飞之路!”

腾飞之路,汗血如花!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只有平凡细小的情节,惟其普通,惟其平凡;他们,不求荣誉的光芒,不求生活的精彩,兢兢业业的背后,放下的是小我,追寻的是大我;他们,用一滴滴辛勤的汗水浇灌,以一行行坚实的脚步奠基,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寻找着人生的崭新境界;他们,与型号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型号的成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与梦想,而他们用奉献与坚守书写了航空史上的神话。他们,就是奋战在洪都某型号研制线上的每一个人!!
什么导弹?
]]
巡航蛋?
这还用说吗?毒奶粉。:@ :@

可怜跟老百姓一样,没有“特供奶”喝。:Q :')
等待各位DD来解惑![:a2:]
搬个板凳过来:victory:
该型号所用的是行业内较为成熟的发动机,此前发动机一直局限于常规高度进行飞行试验。然而,当型号在两倍于常规高度的高空进行试验成功的那一瞬间,承制厂家的专家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惊讶的不仅仅是发动机潜藏的能量和品质,更惊讶于洪都人敢闯敢干,勇于突破的胆识和智慧
===========================
这里有料!
那个大大给研判下啊
两倍高度啊,至少2万米吧?应该是涡喷,不知是哪种。
洪都近年研制的现在拿得出手的导弹就一个——KD88
洪都常用的机子是我喷6?或者活塞6?
到底是什么型号?
某重点型号:D
原帖由 sunofwinds 于 2008-10-21 14:25 发表


这还用说吗?毒奶粉。:@ :@

可怜跟老百姓一样,没有“特供奶”喝。:Q :')

有意思么。瞎扯淡。
用的发动机是三院了,原来说是从乌克兰引进,看来没戏了!
KD88装备的照片很多
八股文啊![:a12:] [:a12:] [: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