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军火小巨人如何炼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26:45
图:2011年6月19日,巴黎国际航空展开幕前夕,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I A I)旗下的飞机抵达巴黎布尔歇机场。以色列军工体系非常庞大,在指控通情系统、火炮、装甲、弹药、无人机、航电系统、导弹、卫星、轻武器等方面都有傲人的成绩。

原标题:【军事】全球军火小巨人如何炼成
以色列国土面积只有两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千万,却拥有庞大产值的军工业。作为被敌对的阿拉伯国家包围的政治实体,以色列自1948年独立伊始致力于追求最大程度的国防自主,以至于全球有130个国家和地区是其武器的用户,就连美国也向他们采购。其年销售额超过70亿美元(2011年达到96亿美元),超过8万人为以色列军工业服务,8000余项国防产品获得出口许可,让人对这个“中东袖珍超级大国”刮目相看。
以色列军工体系非常庞大,在指控通情系统、火炮、装甲、弹药、无人机、航电系统、导弹、卫星、轻武器等方面都有傲人的成绩。这些武器装备大多经过实战检验,以色列士兵靠这些武器取胜并存活下来,成为以色列军火商对外推销的最佳广告。
被逼上“军工强国”之路
早在建国之初的1948年,以色列就成立具有国营性质的军事工业公司(IMI),前期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如乌兹冲锋枪),或者改装和维修一些旧货,绝大部分重武器依赖进口,因而难以与阿拉伯国家从苏联进口的新式武器相抗衡。
1967年“六日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开打时,使用法制幻影IIICJ战斗机的以色列空军取得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空军的完胜,在战争前后期共19天的交战中,幻影机执行约3000架次任务,平均每10架次就会有一场空战。其出色的表现让生产商法国达索公司声名大噪,马上获得雪片般的订单。可是,达索公司还没来得及向以色列空军道谢,法以双方就发生了“离婚”事件。
这是由于法国不赞同其与阿拉伯国家为敌的政策,法国总统戴高乐祭出武器禁运的制裁,冻结包括技术交流在内的所有援以军事活动,并禁止以色列订购的50架幻影5战斗机交货。处于劣势的以色列起初以为法国人只是吓唬自己,因此没有马上翻脸,仍按既定日程付款给达索,以便在形势好转后有机会获得这批对以色列生存起关键性作用的战机,以色列试飞员直到1969年底还在法国执行试飞工作。然而,法国人最后并未将这批幻影5交给以色列,却转卖给其死敌利比亚,结果在下一场中东战争——1973年“赎罪日战争”期间成为阿拉伯联军的“撒手锏”。
以色列深刻感到,如果无法掌握武器制造渠道,将影响国家与民族的存亡。因而其从复制幻影III战机零件开始,走向尖端武器研发之路,这导致在转向美国寻求军事援助的同时,其也加紧军工自主化,使军工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到冷战结束以前,以色列军工业年产值达到20亿-30亿美元,占其国内工业产值的40%以上。
目前以色列约有250家军工企业,其中飞机工业公司(IAI)、IMI、拉斐尔公司是三大国营武器生产龙头。国营公司拥有较为优秀的研发与技术人员,是以色列国防军的主要供货商,80%的出口武器也来自他们。民营的有埃尔比特(Elbit)、塔迪兰-埃利斯拉集团(Tadiran-Elisra)、以色列造船公司(Israel Shipyards,IS)、MAGAL、URDAN等,也都是国际知名的武器制造商。
懂得进退的改装高手
如果深究这些企业的崛起之路,不能不提“偷飞机”的往事。由于1969年法国明确不会将幻影5战斗机售予以方,于是以色列责成王牌情报机关摩萨德展开秘密行动,通过获得达索授权生产幻影5的瑞士取得飞机的生产蓝图,然后进行复制改造,加装本国生产的武器电子设备以及美国的J79涡喷发动机,变成“以色列版幻影5”,称为“幼狮”(Kfir)。这是以色列第一款国产战机,共生产212架,整个生产过程几乎是工业总动员,全国大部分企业在该项目上得到锻炼,逐步掌握尖端军工生产技术。幼狮战机曾参与1973年“赎罪日战争”和1982年黎巴嫩战争,战绩突出,还曾出口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斯里兰卡和美国。
受“幼狮”成功的激励,上世纪70年代末,由IAI牵头的以色列军工业展开下一代狮式(Lavi)战斗机的开发,准备取代以色列空军现役的美制A-4天鹰攻击机和F-4E鬼怪战斗机,执行前线空中支援(CAS)与战场空中阻绝(BAI)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以色列本想从美国采购更多的F-16战斗机,不必另起炉灶搞狮式战机,但当时美国需要争取日益倒向苏联的阿拉伯国家,因此不断拖延以色列的购机要求。为避免再次发生“幻影5事件”,以色列根据手头已有的少量F-16A/B战机,打造性能不逊于F-16的国产狮式战机。但由于狮式战机依赖美国军援资金的帮扶以及配套零部件的供应,这就给了美国政府左右该项目的空间。当1983年狮式战斗机进入原型机制造阶段时,美国政府突然拒绝发放多种关键设备与部件的出口许可证,这显然是给以色列难堪。
1986年,狮式原型机刚刚试飞成功,承担18亿美元开发费用的美国政府认为该机一旦成功,可能影响F-16的销售,于是同意以优惠价格出售以色列要求多年的F-16战机,条件是以色列停止开发狮式战机。经过艰难的抉择,以色列政府被迫在1987年8月30日决定停止所有研发工作,但IAI还是坚持完成第三架原型机的试飞工作,作为发展未来战机航电设备的技术验证机。
虽然狮式战机失败了,但聪明的犹太人依然把该项目当作宝库,将开发中获取的经验移植到其他业务上,特别是把许多西方技术结合到俄制武器平台上的“绝技”,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为之倾倒。
坦克和火炮成为特色产品
多年来,IAI一直标榜摸透幻影III/5、米格-21、苏-25、F-4、F-5等老一代战机以及CH-53、UH-1、米-35直升机的技术核心,能为客户量身打造合适的改装方案。它能对原型机的结构、系统、雷达、武器等实施自主升级,大幅发挥装备的潜能,这使得IAI在经济大环境不佳、多数国家热衷于升级旧武器而不是买新装备的今天依然活得有滋有味。正如其官网所形容的:“经过数十年实战验证和广泛的技术能力,IAI已赢得国际防务界的卓越声誉。”
除了战机以外,机载预警系统也是以色列军工业的强项。它们能根据不同的机型,搭载各种不同型号的预警雷达,如在波音707机身上安装EL/M-2075型雷达的隼-707(卖给智利),在湾流-G550公务机上安装EL/W-2085雷达(卖给新加坡),还有将EL/W-2090雷达集中到伊尔-76运输机上的A-50EI预警机版本(卖给印度)。
此外,以色列还看准美国对无人机系统出口的种种限制,发展出类型繁多的军用无人机,至今位居全球军用无人机销售榜首。其市场占有率高达70%,超过半数出口到欧洲,1/3到亚太地区,11%出口到拉美,三大出口对象是英国、印度和巴西。以色列无人机的研发思维是着重战场实时情报侦察搜索,与美国注重高性能、用于战略性情报采集和实时打击的高价位大型无人机相比,价格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价格与操作费用低廉赢得市场青睐,甚至出口到美国供地方或联邦执法单位使用。
在传统常规武器方面,以色列军工业也表现不俗,尤其是在坦克和火炮方面更是傲视群雄。尽管以军自用的梅卡瓦系列坦克因太过个性化未能卖到世界各地,但IMI却把梅卡瓦身上的技术“化整为零”,作为技术升级套件卖向全世界。例如,IMI瞅准大批国家仍在使用老旧的美制M60系列坦克,便推出萨布拉MK2版本的改装方案,将原坦克的铸造式炮塔换成现代倾斜式焊接炮塔,加装防护装甲,而且换上威力更大的120毫米主炮,使新M60的战斗力获得大幅提高。
位于海法的索尔塔姆公司(Soltam)则是生产和改进火炮的专家,它也是以色列首个成功自制大口径火炮的公司。索尔塔姆能生产与改进升级各种火炮,包括提高迫击炮、榴弹炮、自行火炮的性能,满足现代战场的需要。他们的强项是在保留火炮原有架构下,更换口径与倍径更大的炮管以增加火炮本身的火力与射程,并加装辅助装弹系统,减轻官兵身体负荷与提高发射速度,同时提高瞄准精度、加装自动化火控系统等都是该公司的主力“产品”。
整体来说,今日以色列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所拥有的完整军工企业体系是从零开始做起的,是在积累许多经验与技术能力之后,将强项落实在具有优势的产品上,才造就今天各国竞相向其采购武器的“军工业小巨人”,其发展过程值得他国深思与效仿。
http://m.toutiao.com/group/article/3275798644/图:2011年6月19日,巴黎国际航空展开幕前夕,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I A I)旗下的飞机抵达巴黎布尔歇机场。以色列军工体系非常庞大,在指控通情系统、火炮、装甲、弹药、无人机、航电系统、导弹、卫星、轻武器等方面都有傲人的成绩。

原标题:【军事】全球军火小巨人如何炼成
以色列国土面积只有两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千万,却拥有庞大产值的军工业。作为被敌对的阿拉伯国家包围的政治实体,以色列自1948年独立伊始致力于追求最大程度的国防自主,以至于全球有130个国家和地区是其武器的用户,就连美国也向他们采购。其年销售额超过70亿美元(2011年达到96亿美元),超过8万人为以色列军工业服务,8000余项国防产品获得出口许可,让人对这个“中东袖珍超级大国”刮目相看。
以色列军工体系非常庞大,在指控通情系统、火炮、装甲、弹药、无人机、航电系统、导弹、卫星、轻武器等方面都有傲人的成绩。这些武器装备大多经过实战检验,以色列士兵靠这些武器取胜并存活下来,成为以色列军火商对外推销的最佳广告。
被逼上“军工强国”之路
早在建国之初的1948年,以色列就成立具有国营性质的军事工业公司(IMI),前期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如乌兹冲锋枪),或者改装和维修一些旧货,绝大部分重武器依赖进口,因而难以与阿拉伯国家从苏联进口的新式武器相抗衡。
1967年“六日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开打时,使用法制幻影IIICJ战斗机的以色列空军取得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空军的完胜,在战争前后期共19天的交战中,幻影机执行约3000架次任务,平均每10架次就会有一场空战。其出色的表现让生产商法国达索公司声名大噪,马上获得雪片般的订单。可是,达索公司还没来得及向以色列空军道谢,法以双方就发生了“离婚”事件。
这是由于法国不赞同其与阿拉伯国家为敌的政策,法国总统戴高乐祭出武器禁运的制裁,冻结包括技术交流在内的所有援以军事活动,并禁止以色列订购的50架幻影5战斗机交货。处于劣势的以色列起初以为法国人只是吓唬自己,因此没有马上翻脸,仍按既定日程付款给达索,以便在形势好转后有机会获得这批对以色列生存起关键性作用的战机,以色列试飞员直到1969年底还在法国执行试飞工作。然而,法国人最后并未将这批幻影5交给以色列,却转卖给其死敌利比亚,结果在下一场中东战争——1973年“赎罪日战争”期间成为阿拉伯联军的“撒手锏”。
以色列深刻感到,如果无法掌握武器制造渠道,将影响国家与民族的存亡。因而其从复制幻影III战机零件开始,走向尖端武器研发之路,这导致在转向美国寻求军事援助的同时,其也加紧军工自主化,使军工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到冷战结束以前,以色列军工业年产值达到20亿-30亿美元,占其国内工业产值的40%以上。
目前以色列约有250家军工企业,其中飞机工业公司(IAI)、IMI、拉斐尔公司是三大国营武器生产龙头。国营公司拥有较为优秀的研发与技术人员,是以色列国防军的主要供货商,80%的出口武器也来自他们。民营的有埃尔比特(Elbit)、塔迪兰-埃利斯拉集团(Tadiran-Elisra)、以色列造船公司(Israel Shipyards,IS)、MAGAL、URDAN等,也都是国际知名的武器制造商。
懂得进退的改装高手
如果深究这些企业的崛起之路,不能不提“偷飞机”的往事。由于1969年法国明确不会将幻影5战斗机售予以方,于是以色列责成王牌情报机关摩萨德展开秘密行动,通过获得达索授权生产幻影5的瑞士取得飞机的生产蓝图,然后进行复制改造,加装本国生产的武器电子设备以及美国的J79涡喷发动机,变成“以色列版幻影5”,称为“幼狮”(Kfir)。这是以色列第一款国产战机,共生产212架,整个生产过程几乎是工业总动员,全国大部分企业在该项目上得到锻炼,逐步掌握尖端军工生产技术。幼狮战机曾参与1973年“赎罪日战争”和1982年黎巴嫩战争,战绩突出,还曾出口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斯里兰卡和美国。
受“幼狮”成功的激励,上世纪70年代末,由IAI牵头的以色列军工业展开下一代狮式(Lavi)战斗机的开发,准备取代以色列空军现役的美制A-4天鹰攻击机和F-4E鬼怪战斗机,执行前线空中支援(CAS)与战场空中阻绝(BAI)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以色列本想从美国采购更多的F-16战斗机,不必另起炉灶搞狮式战机,但当时美国需要争取日益倒向苏联的阿拉伯国家,因此不断拖延以色列的购机要求。为避免再次发生“幻影5事件”,以色列根据手头已有的少量F-16A/B战机,打造性能不逊于F-16的国产狮式战机。但由于狮式战机依赖美国军援资金的帮扶以及配套零部件的供应,这就给了美国政府左右该项目的空间。当1983年狮式战斗机进入原型机制造阶段时,美国政府突然拒绝发放多种关键设备与部件的出口许可证,这显然是给以色列难堪。
1986年,狮式原型机刚刚试飞成功,承担18亿美元开发费用的美国政府认为该机一旦成功,可能影响F-16的销售,于是同意以优惠价格出售以色列要求多年的F-16战机,条件是以色列停止开发狮式战机。经过艰难的抉择,以色列政府被迫在1987年8月30日决定停止所有研发工作,但IAI还是坚持完成第三架原型机的试飞工作,作为发展未来战机航电设备的技术验证机。
虽然狮式战机失败了,但聪明的犹太人依然把该项目当作宝库,将开发中获取的经验移植到其他业务上,特别是把许多西方技术结合到俄制武器平台上的“绝技”,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为之倾倒。
坦克和火炮成为特色产品
多年来,IAI一直标榜摸透幻影III/5、米格-21、苏-25、F-4、F-5等老一代战机以及CH-53、UH-1、米-35直升机的技术核心,能为客户量身打造合适的改装方案。它能对原型机的结构、系统、雷达、武器等实施自主升级,大幅发挥装备的潜能,这使得IAI在经济大环境不佳、多数国家热衷于升级旧武器而不是买新装备的今天依然活得有滋有味。正如其官网所形容的:“经过数十年实战验证和广泛的技术能力,IAI已赢得国际防务界的卓越声誉。”
除了战机以外,机载预警系统也是以色列军工业的强项。它们能根据不同的机型,搭载各种不同型号的预警雷达,如在波音707机身上安装EL/M-2075型雷达的隼-707(卖给智利),在湾流-G550公务机上安装EL/W-2085雷达(卖给新加坡),还有将EL/W-2090雷达集中到伊尔-76运输机上的A-50EI预警机版本(卖给印度)。
此外,以色列还看准美国对无人机系统出口的种种限制,发展出类型繁多的军用无人机,至今位居全球军用无人机销售榜首。其市场占有率高达70%,超过半数出口到欧洲,1/3到亚太地区,11%出口到拉美,三大出口对象是英国、印度和巴西。以色列无人机的研发思维是着重战场实时情报侦察搜索,与美国注重高性能、用于战略性情报采集和实时打击的高价位大型无人机相比,价格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价格与操作费用低廉赢得市场青睐,甚至出口到美国供地方或联邦执法单位使用。
在传统常规武器方面,以色列军工业也表现不俗,尤其是在坦克和火炮方面更是傲视群雄。尽管以军自用的梅卡瓦系列坦克因太过个性化未能卖到世界各地,但IMI却把梅卡瓦身上的技术“化整为零”,作为技术升级套件卖向全世界。例如,IMI瞅准大批国家仍在使用老旧的美制M60系列坦克,便推出萨布拉MK2版本的改装方案,将原坦克的铸造式炮塔换成现代倾斜式焊接炮塔,加装防护装甲,而且换上威力更大的120毫米主炮,使新M60的战斗力获得大幅提高。
位于海法的索尔塔姆公司(Soltam)则是生产和改进火炮的专家,它也是以色列首个成功自制大口径火炮的公司。索尔塔姆能生产与改进升级各种火炮,包括提高迫击炮、榴弹炮、自行火炮的性能,满足现代战场的需要。他们的强项是在保留火炮原有架构下,更换口径与倍径更大的炮管以增加火炮本身的火力与射程,并加装辅助装弹系统,减轻官兵身体负荷与提高发射速度,同时提高瞄准精度、加装自动化火控系统等都是该公司的主力“产品”。
整体来说,今日以色列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所拥有的完整军工企业体系是从零开始做起的,是在积累许多经验与技术能力之后,将强项落实在具有优势的产品上,才造就今天各国竞相向其采购武器的“军工业小巨人”,其发展过程值得他国深思与效仿。
http://m.toutiao.com/group/article/3275798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