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科研人员今晚将首次对伴飞小卫星实施控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04:06
神七科研人员今晚将首次对伴飞小卫星实施控制

--------------------------------------------------------------------------------

2008年09月3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9月30日电 9月27日,“神七”伴飞小卫星从神七飞船轨道舱分离后,开始绕地飞行。据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消息,今晚,测控人员将对小卫星实施第一次控制,如果顺利,预计一周后小卫星将实现围绕轨道舱飞行。

  据介绍,这颗小卫星形状类似于一个正方体,不到40公斤。工作人员在它身上装上了2个摄像头,一个看得宽一些,一个看得窄一些,像素能达到130万。当实现围绕绕轨道舱飞行后,可以拍会大量轨道舱绕地飞行的画面。

  专家表示,如果这次实验成功,将为中国建立空间站做好技术储备。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研究员李革非介绍,目前,小卫星距离轨道舱很远,所以工作人员要给它一个力,让他们之间的距离缩短。李革非表示,工作人员将实施5到6次控制才能让卫星靠近轨道舱,预计一周后,将最终实现卫星绕飞。神七科研人员今晚将首次对伴飞小卫星实施控制

--------------------------------------------------------------------------------

2008年09月3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9月30日电 9月27日,“神七”伴飞小卫星从神七飞船轨道舱分离后,开始绕地飞行。据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消息,今晚,测控人员将对小卫星实施第一次控制,如果顺利,预计一周后小卫星将实现围绕轨道舱飞行。

  据介绍,这颗小卫星形状类似于一个正方体,不到40公斤。工作人员在它身上装上了2个摄像头,一个看得宽一些,一个看得窄一些,像素能达到130万。当实现围绕绕轨道舱飞行后,可以拍会大量轨道舱绕地飞行的画面。

  专家表示,如果这次实验成功,将为中国建立空间站做好技术储备。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研究员李革非介绍,目前,小卫星距离轨道舱很远,所以工作人员要给它一个力,让他们之间的距离缩短。李革非表示,工作人员将实施5到6次控制才能让卫星靠近轨道舱,预计一周后,将最终实现卫星绕飞。
神七小卫星成功实现首次控制 将围绕轨道舱飞行

--------------------------------------------------------------------------------

2008年10月01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0月1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北京飞控中心已于昨晚对“神七”飞船释放的伴飞小卫星实施首次控制,在太空中相距400多公里的小卫星和轨道舱两个航天器逐渐靠近。

  据悉,自9月27日“神七”伴飞小卫星从轨道舱上弹出后,受速度变化等影响,它距离轨道舱越来越远。由于小卫星既需要与轨道舱保持一定距离,又不能撞上它,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小卫星进行精确控制。

  预计一周后,卫星将不再紧随轨道舱,而是围绕其飞行。届时,卫星上的两个摄像头,将拍回大量轨道舱的画面。



  专家介绍,这项技术的实现,将为中国建立空间站做好准备。
等着后续的报道。
有进步就应该支持,TG越来越邪恶鸟!!!:D:D:D
按新闻公布,分离五天隔了四百多公里。
即每天的十六圈隔开八十多公里,也就是说每圈拉开五公里。
里此可以推算出小伴星周期比神七长了约0.7秒/周。

分离速度就不再往下算了。
理论上说,在伴星与轨道舱高度差最大时,加一个与当天往前施放时的冲量等量反向制动力,就可以让伴星与轨道舱的相对距离固定下来,但就只能永远在四百多公里后上下打圈。
如果要让伴星追上来,给伴星制动的冲量就要更大。

如果给伴星制动的冲量是施放冲量的两倍,那么只要五天就追上来了;
而且追上来过程中,伴星与轨道舱的下高差要进大于上高差。

问题是,伴星追上来之后,还要给伴星一个与施放时的冲量等量同向的向前动力,才能止住伴星往前赶的趋势,否则五天所伴星又要跑到前面四百多公里去了;
给了伴星这个向前的动力后,还可以减小伴星与轨道舱的下高差。

这基本上就绕行了。
这时再不断在最高点往前加力,在最低点往后加力,伴星与轨道舱的上、下高差就可以不断缩小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由于当天轨道舱与神七主体是侧向分离的,伴星的轨道平面与轨道舱的轨道平面还有一个交角。
即伴星与轨道舱相对运动的轨道平面和轨道舱的轨道平面有一个交角,也必须在伴星在过升交点处作侧向加力。
否则即使上下调好了之后反而会让伴星从侧向撞向轨道舱。

这就是所谓的轨道交会技术了。
预计一周后,卫星将不再紧随轨道舱,而是围绕其飞行。
看来是好厉害的也,哈哈,强!
进步速度让人兴奋
上轨道数据。
那个知道以前打上去的轨道舱怎么样了,那个可是带翅膀的,准备用一段日子的

还是觉得我们发射的太少,一年两次,不一定载人,但是很多实验需要做:D
给航天器往前加力会使航天器实际上减速但爬高;
给航天器往后加力会使航天器实际上加速但降低高度;
也就是说轨道切向加力的结果和一般常识是相反的,通常在相对动动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实施;
而侧向加力侧相同,通常在相对动动轨道平面与主星轨道平面的升交点实施。
为轨道对接积累经验数据
GOOG  :victory:

不过欧美一定会妖魔化
如果是径向或上下对接,通常进行绕,在两航天器到达是一前一后、前高后低的位置时,后/下方航天器向前加力,插上就OK了。
这种方法每周都有机会,但如果是左右对接操作的时间就短得多了,而且一失手就会撞上了。
工作人员在它身上装上了2个摄像头,一个看得宽一些,一个看得窄一些,像素能达到130万。

130万????这个是真实的么,130万,在太空里能看到什么?手机还高一点吧!
原帖由 机务高手 于 2008-10-2 14:43 发表
工作人员在它身上装上了2个摄像头,一个看得宽一些,一个看得窄一些,像素能达到130万。

130万????这个是真实的么,130万,在太空里能看到什么?手机还高一点吧!

说不清楚,也许他说的是真的解像度、分辩率。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商业推广时所说的手机、数码相机的几百万像素,说的只是图象占内存的大小,绝对是忽悠人的!
我的手机号称三百二十万象素,真彩,就算是按二五六色计,图象才400K,可能吗?
绝对是忽悠人的。
象素数是一方面,镜头也是一方面。手机上那小镜头,象素数再高分辨率也不可能高。
原帖由 H2SamHon 于 2008-10-2 16:39 发表
我的手机号称三百二十万象素,真彩,就算是按二五六色计,图象才400K,可能吗?
绝对是忽悠人的。

像素再高,镜头垃圾,有啥用,绝对是忽悠人
130万,

如果真的能达到130万,那就超级NB了,

为什么200万像素的手机不如二手130万数码相机清晰呢?
所以嘛,我估计他们说的应该是伴星上的相机CCD是1500*900像元。
不是商业广告上忽悠人的那个一百三十多万像素。
现在最忽悠人的是500W的电脑摄像头
怎么看都不是
还说什么插件值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怎么插
摄像头那事就不要评论了,丢人到死!
原帖由 H2SamHon 于 2008-10-2 16:39 发表
我的手机号称三百二十万象素,真彩,就算是按二五六色计,图象才400K,可能吗?
绝对是忽悠人的。


图片压缩,JPEG是有损压缩,压缩比越大,丢失信息越多。
原帖由 xubulb 于 2008-10-2 17:27 发表
现在最忽悠人的是500W的电脑摄像头
怎么看都不是
还说什么插件值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怎么插


做插值运算,不是插件。不提高分辨率,只能改善效果
我有个疑问
轨道舱不是被抛出去了吗?
而且这次的轨道舱是没有动力的
伴星怎么会去绕它飞?
应该是推进舱吧?
不是那上面还要试验天链系统吗?
哈哈看到LSS比我还早注册
和我头衔一样
顶上去
怎么没有人回答我的问题?
原帖由 xubulb 于 2008-10-2 17:54 发表
我有个疑问
轨道舱不是被抛出去了吗?
而且这次的轨道舱是没有动力的
伴星怎么会去绕它飞?
应该是推进舱吧?
不是那上面还要试验天链系统吗?

天链试验在制动返回前进行。

推进舱要和返回舱一同进行制动变轨进入反回轨道的,返回舱再入大气,推进舱之后也很快冲入大气焚毁。

伴星上有动力,可以机动追上轨道舱进行绕飞。

“抛”只是一个动词。与小伴星的被“施放”实际上是同一动作。
实质上也是分离,轨道舱被“抛”出后,轨道舱与返回舱+推进舱各自在相近的轨道上运行。
“抛”和“施放”只不过加了点感情色彩,说明一个是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而另一个是无所谓的。
小伴星、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中,返回舱+推进舱质量最大,“抛”和“施放”什么后轨道变化不大,才成了“抛”和“施放”这两个动作的主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