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的重庆保险风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37:04
本文所谈的只是以微见著,以重庆保险业十五年来的历史和现状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本人不打算凭此文得到什么虚名,所以不讲文法,只讲事实。如有人说我不通文理,那就对了,如有人说我歪曲事实,就请他去调查后再说,你们敢查?毛主席说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如版主确实有压力,就删掉我的文章,言论自由有时是得屈服于肚子的。曾经是中国保险业中心的城市不多,至今也不过只有上海、重庆、北京而已。重庆身处内陆,又是老工业城市,所以更能代表中国广大地区,重庆作为剖析中国保险业的标本较有说服力。




  重庆保险业于1906年开始,抗战时期,重庆成为中国保险中心,解放后,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西南区公司,1959年保险业在国内被取消。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1992年,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在重庆设立了分公司,至此,中国保险界所称的老三家到齐了,好戏开始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其他保险公司进入重庆前的“老三家”




  先说几个与保险公司相关的常识,保险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人寿险业务和财产险业务,人寿保险业务又分为团体保险业务(单位一次性整体投保 决策人是单位的一个或几个领导),个人保险业务(个人投保 由个人自己决定买哪家保险公司的险种),银行代理业务(由银行为保险公司卖保险)。财产保险业务基本由单位一次性整体投保,银行有时也销售点。在保险公司团体业务员地位最高,个险业务员次之,决策人是单位的一个或几个领导。最有权力的是内勤,一般都是相当铁的关系户,其实个险业务员不能算是保险公司员工,只是合作者。现在的状态是中国特色。




  老三家中人保势力最强大,因为他是唯一被公开承认的国营保险公司,其实太平洋和平安也是国营的,因为他们的主要股东都是国营企业,但对外号称股份制,一向没被视为国营保险公司,其实国营不国营不是看保险公司的所有制,主要是看公司和政府的关系好不好。




  人保与重庆市政府的关系那是没得说,从上到下,所有油水足,工作轻闲的岗位上都是政府官员的亲朋好友,人保还接收从政府转来的官员和军队转业退伍人员,其管理体制完全是国营企业那一套,与其说是商业企业还不如说是政府机关,其业务员也是三家中最大牌的,其他公司业务到了客户那里,点头哈腰,低三下四,唯恐客户不满意,人保的业务员与其说是业务员还不如说是税务局的公务员,到了客户那里直接问缴不缴保险费,如有不识时务的人说不缴,他们就摸出一张声明,要对方签名,声明的内容是对方一旦出现事故对国家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造成损失,因为没参保,一切责任由对方承担,与人保无关,那些国营企业的法人代表们哪儿敢签这个字,他们的乌沙帽是熬了多年得来,岂能受到丝毫损失,于是规规距距的缴钱,这样做业务对其他两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好比是收保护费,所以人保的业务规模最大,特别是涉及到政府采购的大业务,在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上其他两家都竞争不过他,因为这些业务都需要政府关系支持。人保当年的福利也是最好的,从家电到温水瓶什么都发,但收入不高,因为其工资受到国营企业工资定级的限制,否则人保的职工将是中国保险界最早进入中产阶级队伍的,就是这样也不错,当全国人民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艰苦摸索时,他们早已大步踏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所以人保的红帽子是世所共见的。




  太保是一个混血儿,是国家将国营保险公司商业化市场化的试点企业,所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那套在太保身上都有点,但都不占主要地位。太保与政府的关系仅次于人保,太保的商业化程度仅次于平安,太保的员工也是从来都没摆正自己的位置,有时如人保员工一样拿大牌,有时又如平安业务员一样当孙子,他的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不如人保,但超过平安。太保的政策也时常发癫,有时如李世民一样英明,有时又和杨广一样昏庸,一会保守,一会开放,不知道真相的还以为上海总部的太保们嗑药过头了,时不时的要发点疯,但据有的人说是因为太保上层的人事不稳定造成的,也别小看太保,戴相龙知道吧,曾经也担任过太保头目。太保就是这样一个保险界的四不像。




  平安其实就是国营企业,招商局知道吧,蛇口工业园区知道吧,袁庚知道吧,平安就是他们搞出来的保险公司。平安是国家在保险界商业化试点的公司,是前些年商业化最彻底的保险公司。因其市场化过分了点,所以他最看不上政府,因为按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政府的职能不应如现在的中国政府这样大,平安的上层于是便不识时务地和政府卯上了劲,政府官员和转业退伍人员一概不接收,不象太平洋那样有时心情好时还接收一点,政府官员的亲朋好友也挑重要的安置,一般的不予理睬,那些当年不重要的官员一旦坐正后便开始修理平安,因此平安的财产保险业务和团体寿险业务最差。其实说是平安和政府关系不好有点不准确,应是平安和政府官员的关系不好,也就是说党是伟大的,主要是下面的部分官员有点乱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因为如此,平安将其发展重点放在了个人寿险业务上,因为政府能影响到寿险团体业务和财产险业务,但不能影响到每一个人,所以平安是重庆最早将个人寿险业务做大的,现已成为其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1996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就是老人保,正式分业经营,分为专营寿险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专营产险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毕竟家大业大,一旦启动,也不得了,他一看平安在个寿险业务上占了大便宜,就投入大精力开拓这个领域,很快在每年新增保险费上就赶上了平安。

其他保险公司进入重庆后的“老三家”




  霹雳一声震呀乾隆呀,其他保险公司进来了啊,三家村被催毁了。其他保险公司来重庆前就开始挖人,各大保险公司都有人被挖走,走得最多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什么他们走得最多呢?因为新公司来了要有业务支援,所以手里有业务的都是新公司挖人的重点。




  这时就要说到老三家业务员的业务情况了,前面说过,老人保及由老人保分出来的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与政府官员关系最好,寿险团体业务和财产险业务最多,这些业务都是可以带走的,因为这些业务的决定权在客户单位的法人代表手中,只要搞掂这几个人就能带走上千万元保险费的业务。但是这些业务是不是由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业务员们开拓的呢?不全是,有一大部分是由以前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退休的老员工交给现在的员工的,也就是说现在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员工只是替公司在看守这些业务,平时他们也不能如同那些完全是靠自己开拓业务员那样拿相应的佣金。也不用他们出门找业务,只要把业务管好就行了,这样的仓库管理员活儿够好了吧?但他们为了自己到新公司升官发财,监守自盗,将这些业务带到了新公司,手段就是借为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维护这些业务时和这些客户的法人代表搞好关系,用来搞关系的钱还是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负责报销,好比这些员工将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老板们的夫人搞了,这些人还要让老板们报销他们泡老板夫人所产生的费用。不信你们查查现在重庆那些老总们的经历就知道了,大多是原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员工。这种现象的实质是盗窃国有资产,这些公司的股东们可能不知道,保险公司的利润增长前提便是要有大量的保费入帐,现在业务都被这些人带走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利润来源?重庆国资委的老爷们只忙于收受国营企业贪官们的孝敬,忙于在企业破产时发贪官们的国难财,手段是在资产清算时保护他们安全着陆,那里管得了他们。这些人还有个理论,说这些业务当初虽不是他们做进来的,但业务得以保留有他们的功劳,因为他们就是这些业务的投保单位历届领导的亲朋好友,有了他们,业务才得以留在原公司,这样说来,也有道理,中国就是这样儿。但这些人中不全都是这类人,所以总有一部份是彻底的盗窃犯。




这些人到了新公司,能自主招人了,他们招人的标准就是干过保险的不要,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因为他们就是靠吃里扒外混出来的,对于老保险的手段和心理十分清楚,许他们挖社会主义墙角,但不许人家用同样的办法挖自己的墙角,内奸难防,这道理他们最明白,不信你看看重庆保险公司中在招聘启示里明说不要做过保险的,他们老总大都来自中国人寿或是中国人保,或是太平洋,重庆保险行业的内部人一看就知道我说的是哪些公司,就不多说了。




  太平洋跳槽的人比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少点,但比平安多,因为平安的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大都是业务员自己做的,规模不大,所以没几家公司看得上眼。但太保和平安因此受到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因为两家公司虽说市场化程度较高,但时间长了同样也面临国营企业的老问题,总有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以前不满意的人是没地儿去,决不能去中国人寿或中国人保吧?现在有了新选择,能走的都走了,特别是平安,基本上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部门能干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没人要的主儿,他们留下也有留下的说词,因为他们对公司忠心不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既然掌握业务的人走了这么多,那老三家有没有什么举措来对付呢?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没啥办法,反而一些没走的还将手里掌握的业务送给走了的同事,一是为了在新公司拿到更多的佣金,因为在原公司他们是看守业务的人,拿不到多少佣金,二是为了自己到新公司作铺垫,免得到时候一下子带不了这么多业务走。回到单位最多担个防守不力的罪名,丢业务的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太平洋也是如此,尽管天天叫要收复失地,但没多少实效。倒是平安办法多点,平安对于走了的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的业务员,先整理他们的客户资料,再派专车专人,跑到客户那里去说这些走了的业务员是因为有经济问题才走的,有关部门正在查他们,要这些客户将业务留在平安,不要让这些业务员带走,这招挺毒,也没道理,这些业务都是平安员工自己做下的,和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与太平洋的员工不同,平安凭什么去抢人家业务?用的还是这样生儿子没屁眼的招。这招儿其实更应用在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与太平洋,还是市场化程度不够啊。不过,只要是离开了的人,原公司的人对他们的评价都不高,同行相轻,再说了保险公司的人靠的就是嘴,捧人毁人都是靠嘴,属猪的。




说来保险公司的业务骨干们有此遭遇也非没来由,做保险的靠的就是一张嘴,平时对同行,特别对那些对自己的前程有威胁的同行,做得同样过份,所以保险公司的管理者们也习惯于这样对待离开的人,反正他们离开后也会使劲在背后说原公司的坏话。




中国人寿在这几年的挖人风潮中也得到了一些好处,因为长期坐在位置上不干事的人都跳槽当老总去了,留下的就能做一些实事,中国人寿的个人寿险业务大增就是这样来的。




  当今重庆保险界的违法现象保险界最大的违法行为就是对客户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就是不把保险的内容说清,客户胡里胡涂卖保险后才发现根本不是业务员宣传的那样,要么回报没那样高,要么保障没那样高,要么缴费高。这类现象最常出现在业务员做个人寿险业务时,因此保险公司的个人寿险业务员的名声最臭,由此连累保险公司名声臭,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这类现象少点,因为他们面对的是都是单位上的法人代表和财务主管,都是能力强的,不是这样好骗的。由于前几年银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调,以前卖保险再不划算的,也变得划算了,但近几年利率不降反升,业务员误导客户的后果明显了。




  特别是平安保险公司,他们个人业务部的整个体制都是在逼业务员骗人,平安的所谓督导更是逼良为骗。由于他以推新产品出名,什么分红险,投资联结险什么的,这两类产品特点是卖保险的人和保险公司一起承担风险,每年按当年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分红,有可能当年分红较高,也很有可能为零,特别是投资联结险,其实相当于保险公司的股票,风险较高,但由于其分红额的不确定,平安一些个险业务员就开始误导客户。说是投保了这种保险,就等着分钱了,一年的分红率能达到所缴保险费的30%至40%,买了十万元的这类保险就可以不工作坐吃保险分红了,一时间销售额大幅上升,为什么这些平安业务员敢于如此大吹,因为平安重庆分公司有人给他们下了保证,谁?当时的平安分公司管个人寿险业务的经理朱渝杭,现在这家伙还在平安干得好好的。他在召集全体业务员开新产品宣导大会时公开宣布,投资联结险的分红率每年为30%——40%。当时还录了相,分发到各营业部供学习。后来出事了,很多拿出棺材本买投资联结险的老百姓都知道上当了,因为第一年的分红实在太低,与宣传的分红率比起来更是无法提。重庆很多下岗工人,买断工龄的那点钱就是他们养命费,结果听信了平安业务员的谎话,这点钱买了投资联结险后,资金增殖速度比不上银行存款,比银行存款多的那点保险的保障对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帮助不大。这好比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只有一百元钱了,他要靠这钱过一个月,他需要的是馒头,只有馒头才能让过一个月,平安业务员却说动他去卖了鲍鱼,你说鲍鱼对他的身体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有,但他需要的不是这个,一百元能买多少这高级营养品,他要的是大量的馒头,但平安业务员说这是高级营养品,吃一口能管一个月不饿,下岗工人不明白这些,就上了当,结果只好饿死了。下岗工人们最需要帮助手中的资金迅速增殖的办法,投资联结险不担没让他们的资金增殖还让他们的资金缩水了,坏极了。




  当时这事儿一出,到保监局告状的多得很,结果,保监局对此来了个大撒手,以保护民族保险业的名义就放过了,当时全国因投资联结险出的事不在少数,问问当时的保险公司的人就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只专门提下平安重庆分公司管个人寿险业务的朱渝杭,他当年口口声声地说的分红率这么高,事后他的表现如何呢?平安考虑到如他牺牲了将连累整个平安重庆分公司,因此将当初他宣导投资联结险的录相带全都收了回来,并警告平安员工不得再提及此事。其实朱渝杭这样做一是急功近利,因为凡是寿险个人业务的管理者从个人能力来说都没有做产险和团体寿险的人强,他们所长于的是骟动,就是干传销的所擅长的那套儿,个人寿险业务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与传销确有很多相似,只是保险公司确有对客户有利且价格合理的产品销售。但没人是傻瓜,真要事事都骟得动,也难,做个险的那个不聪明。有时就得靠骗。理由与传销的差不多,善意的骗不是骗,是爱。朱渝杭骗了业务员,让他们对产品有信心,让他们大胆出去骗客户,可以说是对业务员的爱,因为业务员因此确实在当时找到钱了,只是以后事发了怎么办朱渝杭却不管了。对上当的客户,无论是从业务员还是朱渝杭来说,可都说不上爱。再说业务员也不是傻的,很有些人当时就知是朱渝杭在骗人,只是他们想有人出头为他们抗住以后可能出现的责任,所以甘心当傻瓜。其实到了时候直接面对客户的还得是业务员,最终还是业务员受罪。最后说来,这事最受害的是客户,第二是业务员,第三是保险公司。二是有人支持,谁。台湾顾问,平安公司请了大量台湾顾问,每个分公司至少都有一个。这些顾问大都是在台湾做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大家要知道保险公司业务员在台湾是最受人轻视的,是人下人,这是他们自己说的,但以了大陆,他们是顾问,是人上人,一个个如同小人得志,将台湾当人下人时搞的下三滥都带到大陆来了。带着平安公司的业务员吃喝嫖赌,败坏风气,整个保险界的风气受到极大损害。他们说这是在文化上反攻大陆,是继承两位蒋总统的事业。他们的收入有固定的也有和所在分公司个人寿险业绩挂钩的,所以他们极力想把所在分公司的个人寿险业务做大,他们又不会在大陆呆一辈子,所以什么招都敢用,真出事平安公司保不了,大不了回台湾,他们是台胞,政府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朱渝杭这个处于前线的骗子于是顺利过关。




  太平洋、中国人保在如实告知方面总得来说做得是不错的,中国人寿因为在扩张个人寿险业务方面招收了大量平安公司的业务员,所以将平安不如实告知的习惯带到新公司,中国人寿虽然采取的措施在制止这样的做法,但不时出现此类事情,多次告到监管机构,和平安一样,都被保下来了,连记录都没有。重庆保险近年来个人寿险业务的发展给人的感觉是不纵容业务员在外面误导客户的保险公司就做不好个人寿险业务,以前中国人寿就是坚持业务员如实告知,做不过平安,从平安引进大批骗子后业务量马上就上去了,太平洋属花岗岩脑袋的,现在还是那样老实,所以太平洋的个人寿险业务与其在中国保险市场中的地位一点也不相称,看了他们的业绩报告就让人想大笑一场,但却让人暗暗佩服其领导的人品坚贞,实为保险人的楷模,和我们当年初入行时遇到的老前辈一样。




至于行贿送礼,更是常事,甚至有人说不会送礼你就不要在保险公司做。保险公司的员工中以色情向客户换业务,以色情向上司换前程的位居各行业前列。特别是那些来重庆的外派干部更是对重庆美女情有独衷,老总们也是有默契的,外派干部离开重庆后,对于他们留下的下岗二奶照样礼敬有加,时不时还要施以甘霖,免得旱着女士们,前有榜样,后来人自然踊跃,所以你的子女千万不要送到保险公司,女的成疑似婊子,男的成相公。




总的来说,新进保险公司中的泰康公司最像当年的平安,发展势头不错,但其乱来的劲头不比平安小,其实力远不如平安,所以问题一旦出现就是大问题,现在的平安因为走的人多,元气大伤,处于衰退期,基本是在吃老本,有时平安的领导人逼急了也会做出一些惊人之举,就说重庆市的主城区高额医疗保险吧,是为主城区的社会医保服务,社会影响大,以前是太平洋在做,做了三年亏了三年,所以不做了。大家都知这业务不好接,平安的这时跳出来将其接下,也签了三年的约,第一年下来就被搞得受不了,宁愿付违约金都不愿再干了。平安不是一直标榜其对社会负责吗?这下可是在打自己耳光,最好为社会服务的机会他们怎么放弃了,只做有利润的业务吗?大家都是商业企业,以逐利为目的,就不要老将自己往雷锋那儿靠,大家都是做保险的以找钱为目的地根本就不是那类人,这不是让大家看不起平安的出尔反尔吗?中国人寿家大业大,加上个人寿险做大了,还能扛一阵,中国人保就不好过了,因为留在他那里的都是些赔钱多的业务,所以利润一直不好,但总归家大业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僵。新公司嘛,就那样,老总们都没长期打算,得过且过,过了五年筹办期再说,这五年里可得把钱捞足,所以永安保险处于崩溃边上,阳光一点也不阳光,华泰保险一点也不保险,华安保险一心想滑出重庆,大地保险的人都在搞地下工作,卖单什么的多了去。当年都想来抢滩重庆,现在是进退维谷,难啊。既然重庆保险界这样乱,那监管机构干什么去了




重庆保险界的监管机构




2000年9月19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办事处挂牌了,它就是重庆保险界的监管机构,后改称保监局,之前是由人民银行代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重庆保监局的头儿是邓季达,此公下过乡,没扛过枪,分没分过保险公司的赃和嫖没嫖过娼,咱是不知道,但保险公司的人自有公论。他到重庆上任后的第一个感想是对以前没当上正厅级官员耿耿于怀,很有些雄心壮志,但从他的感想里没看到有关心国计民生的影儿。他的山堂在重庆最豪华的大都会商业大厦,装修豪华,警卫森严,不知那些被保险公司骗了的下岗工人敢不敢上门申诉。他手下的一帮人不说全是关系户,也是大部分,为什么这样说,以前我们中国人寿有一个办公室能力一般专管琐事的小妹儿就被调到了保监局,因为她父母是政法系统官员,现在她来监管我们了,听说也是一副处了。其他莫名其妙的人去了的就更多了,当然了,也有真有本事的,因为总得有事干吧,就好比我们年青时候商店搞搭配,一个好的搭四个坏的。其副手秦士由以前是我们这的纪委书记,当年人模狗样,一本正经,现在也开始乱来了,当上了重庆保险的军阀,号称邓家天下秦家党。具体手段就是有新公司进来就往里塞人,塞的自然大都是原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老同事,要是新公司不要这些人就严格监管新公司,你要是塞些有用的人倒也没什么,塞的人不是书读多了消化不良便是不学无术,什么也不是。另有一女士傅育庆更是了得,以前听说是人民银行的,后调到北京锻炼了一段日子,在北京做什么咱是不知道。据她感概,早知当政府官员如此简单,当年就不认真学习了,她与好友闲谈时自称在北京主要工作是参加群众文艺活动,陪领导跳舞,其好友或许是不服她,或许是不小心,反正说出来了。小傅打着重庆美女的牌子,反正那些领导也不知重庆美女到底都是些啥水准,就好比各地办的美食城,将各地特色小吃一网打尽,本地人吃得摇头晃脑,外地人吃得头直摇,什么呀都是?被北京领导吃了一段日子后,傅育庆回到了重庆,成了美女特派员,起码有特派员的架子,其亲属也是鸡犬升天了的,她吃中国人寿和平安的好处最多,这事重庆保险行业的都知道,有本事就去查。




  重庆保险界近几年出的事不少,主要是在个人寿险方面,就说那朱渝杭吧,为什么不处理,还让其继续跳梁,说是保护民族保险业,其实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保险公司每年都要向保监局的官员们进贡,名为过节联络感情,至于请他们出国考察也是常事,大家都知道吧,考察,考察,考察??????真的要保护民族保险业就要让其在严格公正的市场监管下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成为温室里花儿,一旦政府不能保护了,还是要被外资保险公司催残。特别是对于新公司中的泰康,保监局的关怀那是多么的备至,泰康里平安的人较多,将平安地套吭蒙拐骗的法儿用得挺溜,在招商银行通过银行的员工骗客户,也可能是他们先骗招商银行员工,再让招商银行员工去骗客户,在其他银行也是这样,不是没出过事,但都被保监局压下来了。为何,因为泰康有管团体业务部的经理周琴是个半老徐娘,很让邓季达动心,两人早有私情,泰康有此靠山,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上行下效,邓季达这样做,下面的人也照着来,出身于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保监局公务员们很是护短,一遇告两家状的事就尽量为两家开脱。最让我担心的是现在重庆这些保险公司的老总们开始拉帮结派了,私下里互通有无,打压下属,一个行业陷于停顿的标志便是上层人士的结党营私,如此一来,整个行业的新人不能成长,新思想新举措因为老总们的勾结不能实行,行业的停滞是一定的了。




  我说这些是希望相关人士看到了能有所改变,保险公司总部的人能为股东们想想,上市的能为股民想想。如这些都不能做到,就当看笑话了。本文所谈的只是以微见著,以重庆保险业十五年来的历史和现状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本人不打算凭此文得到什么虚名,所以不讲文法,只讲事实。如有人说我不通文理,那就对了,如有人说我歪曲事实,就请他去调查后再说,你们敢查?毛主席说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如版主确实有压力,就删掉我的文章,言论自由有时是得屈服于肚子的。曾经是中国保险业中心的城市不多,至今也不过只有上海、重庆、北京而已。重庆身处内陆,又是老工业城市,所以更能代表中国广大地区,重庆作为剖析中国保险业的标本较有说服力。




  重庆保险业于1906年开始,抗战时期,重庆成为中国保险中心,解放后,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西南区公司,1959年保险业在国内被取消。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1992年,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在重庆设立了分公司,至此,中国保险界所称的老三家到齐了,好戏开始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其他保险公司进入重庆前的“老三家”




  先说几个与保险公司相关的常识,保险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人寿险业务和财产险业务,人寿保险业务又分为团体保险业务(单位一次性整体投保 决策人是单位的一个或几个领导),个人保险业务(个人投保 由个人自己决定买哪家保险公司的险种),银行代理业务(由银行为保险公司卖保险)。财产保险业务基本由单位一次性整体投保,银行有时也销售点。在保险公司团体业务员地位最高,个险业务员次之,决策人是单位的一个或几个领导。最有权力的是内勤,一般都是相当铁的关系户,其实个险业务员不能算是保险公司员工,只是合作者。现在的状态是中国特色。




  老三家中人保势力最强大,因为他是唯一被公开承认的国营保险公司,其实太平洋和平安也是国营的,因为他们的主要股东都是国营企业,但对外号称股份制,一向没被视为国营保险公司,其实国营不国营不是看保险公司的所有制,主要是看公司和政府的关系好不好。




  人保与重庆市政府的关系那是没得说,从上到下,所有油水足,工作轻闲的岗位上都是政府官员的亲朋好友,人保还接收从政府转来的官员和军队转业退伍人员,其管理体制完全是国营企业那一套,与其说是商业企业还不如说是政府机关,其业务员也是三家中最大牌的,其他公司业务到了客户那里,点头哈腰,低三下四,唯恐客户不满意,人保的业务员与其说是业务员还不如说是税务局的公务员,到了客户那里直接问缴不缴保险费,如有不识时务的人说不缴,他们就摸出一张声明,要对方签名,声明的内容是对方一旦出现事故对国家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造成损失,因为没参保,一切责任由对方承担,与人保无关,那些国营企业的法人代表们哪儿敢签这个字,他们的乌沙帽是熬了多年得来,岂能受到丝毫损失,于是规规距距的缴钱,这样做业务对其他两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好比是收保护费,所以人保的业务规模最大,特别是涉及到政府采购的大业务,在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上其他两家都竞争不过他,因为这些业务都需要政府关系支持。人保当年的福利也是最好的,从家电到温水瓶什么都发,但收入不高,因为其工资受到国营企业工资定级的限制,否则人保的职工将是中国保险界最早进入中产阶级队伍的,就是这样也不错,当全国人民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艰苦摸索时,他们早已大步踏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所以人保的红帽子是世所共见的。




  太保是一个混血儿,是国家将国营保险公司商业化市场化的试点企业,所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那套在太保身上都有点,但都不占主要地位。太保与政府的关系仅次于人保,太保的商业化程度仅次于平安,太保的员工也是从来都没摆正自己的位置,有时如人保员工一样拿大牌,有时又如平安业务员一样当孙子,他的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不如人保,但超过平安。太保的政策也时常发癫,有时如李世民一样英明,有时又和杨广一样昏庸,一会保守,一会开放,不知道真相的还以为上海总部的太保们嗑药过头了,时不时的要发点疯,但据有的人说是因为太保上层的人事不稳定造成的,也别小看太保,戴相龙知道吧,曾经也担任过太保头目。太保就是这样一个保险界的四不像。




  平安其实就是国营企业,招商局知道吧,蛇口工业园区知道吧,袁庚知道吧,平安就是他们搞出来的保险公司。平安是国家在保险界商业化试点的公司,是前些年商业化最彻底的保险公司。因其市场化过分了点,所以他最看不上政府,因为按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政府的职能不应如现在的中国政府这样大,平安的上层于是便不识时务地和政府卯上了劲,政府官员和转业退伍人员一概不接收,不象太平洋那样有时心情好时还接收一点,政府官员的亲朋好友也挑重要的安置,一般的不予理睬,那些当年不重要的官员一旦坐正后便开始修理平安,因此平安的财产保险业务和团体寿险业务最差。其实说是平安和政府关系不好有点不准确,应是平安和政府官员的关系不好,也就是说党是伟大的,主要是下面的部分官员有点乱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因为如此,平安将其发展重点放在了个人寿险业务上,因为政府能影响到寿险团体业务和财产险业务,但不能影响到每一个人,所以平安是重庆最早将个人寿险业务做大的,现已成为其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1996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就是老人保,正式分业经营,分为专营寿险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专营产险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毕竟家大业大,一旦启动,也不得了,他一看平安在个寿险业务上占了大便宜,就投入大精力开拓这个领域,很快在每年新增保险费上就赶上了平安。

其他保险公司进入重庆后的“老三家”




  霹雳一声震呀乾隆呀,其他保险公司进来了啊,三家村被催毁了。其他保险公司来重庆前就开始挖人,各大保险公司都有人被挖走,走得最多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什么他们走得最多呢?因为新公司来了要有业务支援,所以手里有业务的都是新公司挖人的重点。




  这时就要说到老三家业务员的业务情况了,前面说过,老人保及由老人保分出来的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与政府官员关系最好,寿险团体业务和财产险业务最多,这些业务都是可以带走的,因为这些业务的决定权在客户单位的法人代表手中,只要搞掂这几个人就能带走上千万元保险费的业务。但是这些业务是不是由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业务员们开拓的呢?不全是,有一大部分是由以前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退休的老员工交给现在的员工的,也就是说现在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员工只是替公司在看守这些业务,平时他们也不能如同那些完全是靠自己开拓业务员那样拿相应的佣金。也不用他们出门找业务,只要把业务管好就行了,这样的仓库管理员活儿够好了吧?但他们为了自己到新公司升官发财,监守自盗,将这些业务带到了新公司,手段就是借为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维护这些业务时和这些客户的法人代表搞好关系,用来搞关系的钱还是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负责报销,好比这些员工将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老板们的夫人搞了,这些人还要让老板们报销他们泡老板夫人所产生的费用。不信你们查查现在重庆那些老总们的经历就知道了,大多是原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员工。这种现象的实质是盗窃国有资产,这些公司的股东们可能不知道,保险公司的利润增长前提便是要有大量的保费入帐,现在业务都被这些人带走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利润来源?重庆国资委的老爷们只忙于收受国营企业贪官们的孝敬,忙于在企业破产时发贪官们的国难财,手段是在资产清算时保护他们安全着陆,那里管得了他们。这些人还有个理论,说这些业务当初虽不是他们做进来的,但业务得以保留有他们的功劳,因为他们就是这些业务的投保单位历届领导的亲朋好友,有了他们,业务才得以留在原公司,这样说来,也有道理,中国就是这样儿。但这些人中不全都是这类人,所以总有一部份是彻底的盗窃犯。




这些人到了新公司,能自主招人了,他们招人的标准就是干过保险的不要,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因为他们就是靠吃里扒外混出来的,对于老保险的手段和心理十分清楚,许他们挖社会主义墙角,但不许人家用同样的办法挖自己的墙角,内奸难防,这道理他们最明白,不信你看看重庆保险公司中在招聘启示里明说不要做过保险的,他们老总大都来自中国人寿或是中国人保,或是太平洋,重庆保险行业的内部人一看就知道我说的是哪些公司,就不多说了。




  太平洋跳槽的人比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少点,但比平安多,因为平安的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大都是业务员自己做的,规模不大,所以没几家公司看得上眼。但太保和平安因此受到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因为两家公司虽说市场化程度较高,但时间长了同样也面临国营企业的老问题,总有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以前不满意的人是没地儿去,决不能去中国人寿或中国人保吧?现在有了新选择,能走的都走了,特别是平安,基本上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部门能干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没人要的主儿,他们留下也有留下的说词,因为他们对公司忠心不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既然掌握业务的人走了这么多,那老三家有没有什么举措来对付呢?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没啥办法,反而一些没走的还将手里掌握的业务送给走了的同事,一是为了在新公司拿到更多的佣金,因为在原公司他们是看守业务的人,拿不到多少佣金,二是为了自己到新公司作铺垫,免得到时候一下子带不了这么多业务走。回到单位最多担个防守不力的罪名,丢业务的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太平洋也是如此,尽管天天叫要收复失地,但没多少实效。倒是平安办法多点,平安对于走了的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的业务员,先整理他们的客户资料,再派专车专人,跑到客户那里去说这些走了的业务员是因为有经济问题才走的,有关部门正在查他们,要这些客户将业务留在平安,不要让这些业务员带走,这招挺毒,也没道理,这些业务都是平安员工自己做下的,和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与太平洋的员工不同,平安凭什么去抢人家业务?用的还是这样生儿子没屁眼的招。这招儿其实更应用在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与太平洋,还是市场化程度不够啊。不过,只要是离开了的人,原公司的人对他们的评价都不高,同行相轻,再说了保险公司的人靠的就是嘴,捧人毁人都是靠嘴,属猪的。




说来保险公司的业务骨干们有此遭遇也非没来由,做保险的靠的就是一张嘴,平时对同行,特别对那些对自己的前程有威胁的同行,做得同样过份,所以保险公司的管理者们也习惯于这样对待离开的人,反正他们离开后也会使劲在背后说原公司的坏话。




中国人寿在这几年的挖人风潮中也得到了一些好处,因为长期坐在位置上不干事的人都跳槽当老总去了,留下的就能做一些实事,中国人寿的个人寿险业务大增就是这样来的。




  当今重庆保险界的违法现象保险界最大的违法行为就是对客户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就是不把保险的内容说清,客户胡里胡涂卖保险后才发现根本不是业务员宣传的那样,要么回报没那样高,要么保障没那样高,要么缴费高。这类现象最常出现在业务员做个人寿险业务时,因此保险公司的个人寿险业务员的名声最臭,由此连累保险公司名声臭,寿险团体业务和产险业务这类现象少点,因为他们面对的是都是单位上的法人代表和财务主管,都是能力强的,不是这样好骗的。由于前几年银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调,以前卖保险再不划算的,也变得划算了,但近几年利率不降反升,业务员误导客户的后果明显了。




  特别是平安保险公司,他们个人业务部的整个体制都是在逼业务员骗人,平安的所谓督导更是逼良为骗。由于他以推新产品出名,什么分红险,投资联结险什么的,这两类产品特点是卖保险的人和保险公司一起承担风险,每年按当年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分红,有可能当年分红较高,也很有可能为零,特别是投资联结险,其实相当于保险公司的股票,风险较高,但由于其分红额的不确定,平安一些个险业务员就开始误导客户。说是投保了这种保险,就等着分钱了,一年的分红率能达到所缴保险费的30%至40%,买了十万元的这类保险就可以不工作坐吃保险分红了,一时间销售额大幅上升,为什么这些平安业务员敢于如此大吹,因为平安重庆分公司有人给他们下了保证,谁?当时的平安分公司管个人寿险业务的经理朱渝杭,现在这家伙还在平安干得好好的。他在召集全体业务员开新产品宣导大会时公开宣布,投资联结险的分红率每年为30%——40%。当时还录了相,分发到各营业部供学习。后来出事了,很多拿出棺材本买投资联结险的老百姓都知道上当了,因为第一年的分红实在太低,与宣传的分红率比起来更是无法提。重庆很多下岗工人,买断工龄的那点钱就是他们养命费,结果听信了平安业务员的谎话,这点钱买了投资联结险后,资金增殖速度比不上银行存款,比银行存款多的那点保险的保障对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帮助不大。这好比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只有一百元钱了,他要靠这钱过一个月,他需要的是馒头,只有馒头才能让过一个月,平安业务员却说动他去卖了鲍鱼,你说鲍鱼对他的身体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有,但他需要的不是这个,一百元能买多少这高级营养品,他要的是大量的馒头,但平安业务员说这是高级营养品,吃一口能管一个月不饿,下岗工人不明白这些,就上了当,结果只好饿死了。下岗工人们最需要帮助手中的资金迅速增殖的办法,投资联结险不担没让他们的资金增殖还让他们的资金缩水了,坏极了。




  当时这事儿一出,到保监局告状的多得很,结果,保监局对此来了个大撒手,以保护民族保险业的名义就放过了,当时全国因投资联结险出的事不在少数,问问当时的保险公司的人就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只专门提下平安重庆分公司管个人寿险业务的朱渝杭,他当年口口声声地说的分红率这么高,事后他的表现如何呢?平安考虑到如他牺牲了将连累整个平安重庆分公司,因此将当初他宣导投资联结险的录相带全都收了回来,并警告平安员工不得再提及此事。其实朱渝杭这样做一是急功近利,因为凡是寿险个人业务的管理者从个人能力来说都没有做产险和团体寿险的人强,他们所长于的是骟动,就是干传销的所擅长的那套儿,个人寿险业务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与传销确有很多相似,只是保险公司确有对客户有利且价格合理的产品销售。但没人是傻瓜,真要事事都骟得动,也难,做个险的那个不聪明。有时就得靠骗。理由与传销的差不多,善意的骗不是骗,是爱。朱渝杭骗了业务员,让他们对产品有信心,让他们大胆出去骗客户,可以说是对业务员的爱,因为业务员因此确实在当时找到钱了,只是以后事发了怎么办朱渝杭却不管了。对上当的客户,无论是从业务员还是朱渝杭来说,可都说不上爱。再说业务员也不是傻的,很有些人当时就知是朱渝杭在骗人,只是他们想有人出头为他们抗住以后可能出现的责任,所以甘心当傻瓜。其实到了时候直接面对客户的还得是业务员,最终还是业务员受罪。最后说来,这事最受害的是客户,第二是业务员,第三是保险公司。二是有人支持,谁。台湾顾问,平安公司请了大量台湾顾问,每个分公司至少都有一个。这些顾问大都是在台湾做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大家要知道保险公司业务员在台湾是最受人轻视的,是人下人,这是他们自己说的,但以了大陆,他们是顾问,是人上人,一个个如同小人得志,将台湾当人下人时搞的下三滥都带到大陆来了。带着平安公司的业务员吃喝嫖赌,败坏风气,整个保险界的风气受到极大损害。他们说这是在文化上反攻大陆,是继承两位蒋总统的事业。他们的收入有固定的也有和所在分公司个人寿险业绩挂钩的,所以他们极力想把所在分公司的个人寿险业务做大,他们又不会在大陆呆一辈子,所以什么招都敢用,真出事平安公司保不了,大不了回台湾,他们是台胞,政府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朱渝杭这个处于前线的骗子于是顺利过关。




  太平洋、中国人保在如实告知方面总得来说做得是不错的,中国人寿因为在扩张个人寿险业务方面招收了大量平安公司的业务员,所以将平安不如实告知的习惯带到新公司,中国人寿虽然采取的措施在制止这样的做法,但不时出现此类事情,多次告到监管机构,和平安一样,都被保下来了,连记录都没有。重庆保险近年来个人寿险业务的发展给人的感觉是不纵容业务员在外面误导客户的保险公司就做不好个人寿险业务,以前中国人寿就是坚持业务员如实告知,做不过平安,从平安引进大批骗子后业务量马上就上去了,太平洋属花岗岩脑袋的,现在还是那样老实,所以太平洋的个人寿险业务与其在中国保险市场中的地位一点也不相称,看了他们的业绩报告就让人想大笑一场,但却让人暗暗佩服其领导的人品坚贞,实为保险人的楷模,和我们当年初入行时遇到的老前辈一样。




至于行贿送礼,更是常事,甚至有人说不会送礼你就不要在保险公司做。保险公司的员工中以色情向客户换业务,以色情向上司换前程的位居各行业前列。特别是那些来重庆的外派干部更是对重庆美女情有独衷,老总们也是有默契的,外派干部离开重庆后,对于他们留下的下岗二奶照样礼敬有加,时不时还要施以甘霖,免得旱着女士们,前有榜样,后来人自然踊跃,所以你的子女千万不要送到保险公司,女的成疑似婊子,男的成相公。




总的来说,新进保险公司中的泰康公司最像当年的平安,发展势头不错,但其乱来的劲头不比平安小,其实力远不如平安,所以问题一旦出现就是大问题,现在的平安因为走的人多,元气大伤,处于衰退期,基本是在吃老本,有时平安的领导人逼急了也会做出一些惊人之举,就说重庆市的主城区高额医疗保险吧,是为主城区的社会医保服务,社会影响大,以前是太平洋在做,做了三年亏了三年,所以不做了。大家都知这业务不好接,平安的这时跳出来将其接下,也签了三年的约,第一年下来就被搞得受不了,宁愿付违约金都不愿再干了。平安不是一直标榜其对社会负责吗?这下可是在打自己耳光,最好为社会服务的机会他们怎么放弃了,只做有利润的业务吗?大家都是商业企业,以逐利为目的,就不要老将自己往雷锋那儿靠,大家都是做保险的以找钱为目的地根本就不是那类人,这不是让大家看不起平安的出尔反尔吗?中国人寿家大业大,加上个人寿险做大了,还能扛一阵,中国人保就不好过了,因为留在他那里的都是些赔钱多的业务,所以利润一直不好,但总归家大业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僵。新公司嘛,就那样,老总们都没长期打算,得过且过,过了五年筹办期再说,这五年里可得把钱捞足,所以永安保险处于崩溃边上,阳光一点也不阳光,华泰保险一点也不保险,华安保险一心想滑出重庆,大地保险的人都在搞地下工作,卖单什么的多了去。当年都想来抢滩重庆,现在是进退维谷,难啊。既然重庆保险界这样乱,那监管机构干什么去了




重庆保险界的监管机构




2000年9月19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办事处挂牌了,它就是重庆保险界的监管机构,后改称保监局,之前是由人民银行代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重庆保监局的头儿是邓季达,此公下过乡,没扛过枪,分没分过保险公司的赃和嫖没嫖过娼,咱是不知道,但保险公司的人自有公论。他到重庆上任后的第一个感想是对以前没当上正厅级官员耿耿于怀,很有些雄心壮志,但从他的感想里没看到有关心国计民生的影儿。他的山堂在重庆最豪华的大都会商业大厦,装修豪华,警卫森严,不知那些被保险公司骗了的下岗工人敢不敢上门申诉。他手下的一帮人不说全是关系户,也是大部分,为什么这样说,以前我们中国人寿有一个办公室能力一般专管琐事的小妹儿就被调到了保监局,因为她父母是政法系统官员,现在她来监管我们了,听说也是一副处了。其他莫名其妙的人去了的就更多了,当然了,也有真有本事的,因为总得有事干吧,就好比我们年青时候商店搞搭配,一个好的搭四个坏的。其副手秦士由以前是我们这的纪委书记,当年人模狗样,一本正经,现在也开始乱来了,当上了重庆保险的军阀,号称邓家天下秦家党。具体手段就是有新公司进来就往里塞人,塞的自然大都是原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老同事,要是新公司不要这些人就严格监管新公司,你要是塞些有用的人倒也没什么,塞的人不是书读多了消化不良便是不学无术,什么也不是。另有一女士傅育庆更是了得,以前听说是人民银行的,后调到北京锻炼了一段日子,在北京做什么咱是不知道。据她感概,早知当政府官员如此简单,当年就不认真学习了,她与好友闲谈时自称在北京主要工作是参加群众文艺活动,陪领导跳舞,其好友或许是不服她,或许是不小心,反正说出来了。小傅打着重庆美女的牌子,反正那些领导也不知重庆美女到底都是些啥水准,就好比各地办的美食城,将各地特色小吃一网打尽,本地人吃得摇头晃脑,外地人吃得头直摇,什么呀都是?被北京领导吃了一段日子后,傅育庆回到了重庆,成了美女特派员,起码有特派员的架子,其亲属也是鸡犬升天了的,她吃中国人寿和平安的好处最多,这事重庆保险行业的都知道,有本事就去查。




  重庆保险界近几年出的事不少,主要是在个人寿险方面,就说那朱渝杭吧,为什么不处理,还让其继续跳梁,说是保护民族保险业,其实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保险公司每年都要向保监局的官员们进贡,名为过节联络感情,至于请他们出国考察也是常事,大家都知道吧,考察,考察,考察??????真的要保护民族保险业就要让其在严格公正的市场监管下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成为温室里花儿,一旦政府不能保护了,还是要被外资保险公司催残。特别是对于新公司中的泰康,保监局的关怀那是多么的备至,泰康里平安的人较多,将平安地套吭蒙拐骗的法儿用得挺溜,在招商银行通过银行的员工骗客户,也可能是他们先骗招商银行员工,再让招商银行员工去骗客户,在其他银行也是这样,不是没出过事,但都被保监局压下来了。为何,因为泰康有管团体业务部的经理周琴是个半老徐娘,很让邓季达动心,两人早有私情,泰康有此靠山,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上行下效,邓季达这样做,下面的人也照着来,出身于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保监局公务员们很是护短,一遇告两家状的事就尽量为两家开脱。最让我担心的是现在重庆这些保险公司的老总们开始拉帮结派了,私下里互通有无,打压下属,一个行业陷于停顿的标志便是上层人士的结党营私,如此一来,整个行业的新人不能成长,新思想新举措因为老总们的勾结不能实行,行业的停滞是一定的了。




  我说这些是希望相关人士看到了能有所改变,保险公司总部的人能为股东们想想,上市的能为股民想想。如这些都不能做到,就当看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