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船开建高性能双体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27:12
60米全铝合金穿浪双体船总长60.0米,型宽18.0米,型深5.9米,航速 35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全铝合金穿浪双体船
“东远01”号集众多常规穿浪双体船的优势于一身,实现了耐波性和快速性兼优。相对WP60及“海峡号”的平底线型设计,“东远01”采用准深V线型设计,船体由两个片体和一个中间体组成,减小了船体升沉运动的刚度,增强了耐波性。但深V线型设计在加强耐波性的同时会降低船舶的快速性,为解决这一问题,“东远01”继“海峡号”之后,在尾部设计上也增加了阻流板,并有所突破,拥有可调节功能,使船舶保持最佳航行姿态,从而提高了快速性。

  阻流板的设计源于另一高性能船水翼船的水翼设计,但常规水翼船的水翼在船首部位,易受撞击和磨损,且制作成本较高,维修工序繁琐。“东远01”阻流板的设计既解决了水翼的不足,又达到了水翼的功能。60米全铝合金穿浪双体船总长60.0米,型宽18.0米,型深5.9米,航速 35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全铝合金穿浪双体船
“东远01”号集众多常规穿浪双体船的优势于一身,实现了耐波性和快速性兼优。相对WP60及“海峡号”的平底线型设计,“东远01”采用准深V线型设计,船体由两个片体和一个中间体组成,减小了船体升沉运动的刚度,增强了耐波性。但深V线型设计在加强耐波性的同时会降低船舶的快速性,为解决这一问题,“东远01”继“海峡号”之后,在尾部设计上也增加了阻流板,并有所突破,拥有可调节功能,使船舶保持最佳航行姿态,从而提高了快速性。

  阻流板的设计源于另一高性能船水翼船的水翼设计,但常规水翼船的水翼在船首部位,易受撞击和磨损,且制作成本较高,维修工序繁琐。“东远01”阻流板的设计既解决了水翼的不足,又达到了水翼的功能。
图片呢?????
感觉象是当年搞“海峡”号那时的风格啊
设计航速35节,民用根本不需要那么高的速度
而且还增强了船体的耐波性。
兄弟们有什么想法啊
谁说民用船不需要高速?
欢迎版主大人来踩贴
我的理解是 这不是一种内河船型,内河根本跑不了高速,不然沿河一带的小船都得翻了。如果拿来作客运的话,只能用作沿海一带的城市,而且35节速度(估计起码4台主机2台副机)噪音相当的大,铝质船隔音效果也没钢质船好。
如果拿来作沿海救援和其他工作性质,不需要用到双船体和喷泵推进啊,因为它成本和制作工艺都很高啊。
原帖由 kidd05 于 2008-7-20 12:41 发表
欢迎版主大人来踩贴
我的理解是 这不是一种内河船型,内河根本跑不了高速,不然沿河一带的小船都得翻了。如果拿来作客运的话,只能用作沿海一带的城市,而且35节速度(估计起码4台主机2台副机)噪音相当的大,铝质船 ...

内河为什么一定跑不了高速呢?
长江上的客运水翼艇可是运行了多年的
从宜昌到库区某地的水翼船 320公里 大约运行 6个小时 合每小时50多公里 30多节
东远,那部分的船
舰船部搞得过来么。。。又弄来了海监船。。。不过上批造的还不错,按自己的说法也算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了:D
军转民??
武船这么多年来,都是军品民品一起上。。。啥年代了。
如果这个速度 武汉——上海 座船也不错。武汉——三峡 也可以用
是音响船吗?
应该是民用的吧?
具体一点啊,这是什么船啊,强烈要求上PP
]]
原帖由 ns12306 于 2008-7-21 22:42 发表

船体由两个片体和一个中间体组成-------这是3体

我记得80年代得jc曾经说过,武汉设计得1种什么平头蜗尾得,兴浪很小

平头蜗尾船型,当年的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船舶工程系搞的,为首的是薛中川老先生。
平头蜗尾船型主要是通过平头压浪,蜗尾增加伴流分数。
蜗尾原理很简单,一般的船,螺旋桨旋转会带动水流旋转,而这部分旋转的水流消耗功率,但是不提供推力,浪费了主机功率。
蜗尾就是通过一个像螺狮壳一样的旋转的尾巴,让水顺着螺旋桨旋转的反方向旋转,两个速度抵消之后,螺旋桨后的水流就是接近于直接往后的,而不带一点旋转了,这样效率就高了。
蜗尾的弱点在于,工艺复杂,当年第一条试验船在武船开工建造的时候,整个船体钢料也就大概80吨左右,但是因为蜗尾的工艺很复杂,武船的技术人员为了保险起见,多用了很多辅助措施,辅助措施用钢达到100吨。当然后来有了经验之后,施工人员胆也大了 ,这个数字就大为降低了。
平头蜗尾现在基本不用了,因为蜗尾在现在内河船舶主流航速范围之内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
原来航速不高的时候,优势很明显,现在换用别的技术了。
平头蜗尾、船舶结构优化设计、兴波阻力计算方法,这是当年华工船系比较著名的成果,这也奠定了华工船系在国内的地位,现在水平比较当年,有所下降。
说起平头蜗尾还有个故事。华工当时搞了这个平头蜗尾,拿了一组数据在上海开会。所有在场的专家都不相信,当时上海交大和702所的很多搞性能的专家就提出质疑,你们不可能搞出这么好的性能来。华工的人就说了,你不相信是吧,我把线型给你,你自己拿回去做个实验看看,结果702所的把线型拿回去做了个模型在水池里拖了一下,发现他们做出来的实验数据 比华工给的实验数据还要好。
原来,华工的教师当时也是保险起见,拿了一组比较保守的数据。702所的设备好,做的实验数据更加精确。
长江下游高速船确实跑不起来,航线太忙了……
原帖由 大将 于 2008-7-22 09:28 发表

平头蜗尾船型,当年的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船舶工程系搞的,为首的是薛中川老先生。
平头蜗尾船型主要是通过平头压浪,蜗尾增加伴流分数。
蜗尾原理很简单,一般的船,螺旋桨旋转会带动水流旋转,而这部分旋转 ...

俺们华工船舶以往的辉煌呀。呵呵,希望以后能重新崛起。
原来是这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