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遭遇寒流 中国"鞋都"出现倒闭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14:05
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 内容提示:从去年开始,中国鞋在海外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先是皮鞋出口出现了十几年来第一次下降,出口13亿双,同比下降6%,紧接着,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整个制鞋行业出口量又同比下降了5.3%。

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境。中国鞋,可能是国际市场上名声最响的中国产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鞋类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我们一个国家的鞋产量占到了全球的63%,如果平均算下来,全世界每个人每年都能穿上一双中国产的鞋,可以说,要是离开了中国鞋,这个世界上恐怕有不少人会寸步难行。

然而,就从去年开始,中国鞋在海外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先是皮鞋出口出现了十几年来第一次下降,出口13亿双,同比下降6%,紧接着,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整个制鞋行业出口量又同比下降了5.3%,到底是什么样的门槛,让中国鞋绊住了脚?先来看看福建晋江一家制鞋企业的经历。

鞋类出口量整体下降,究竟是什么门槛绊住了中国鞋业的脚?

作为一家为国外知名品牌代工的出口企业,诚安鞋业出口对象遍及欧洲各国,老板许振坤在制鞋行业里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他被明确告知,一个合作了近十年的意大利客户不打算继续往自己的公司下订单了,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这是诚安鞋业连续损失的第四位重要客户,即便是多年合作的客户也逐渐把定单转向了中国以外的制作基地。

在晋江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许振坤就进入这个行业了,他一路摸爬滚打,脸上有着成功商人的沉稳和镇定,但是,记者问起他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的时候,他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担心。许振坤告诉记者,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越来越快,物价水平不断提升,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边是订单越来越少,而另一边是成本直线上升,这导致了企业利润率的急剧下滑,速度之快令他始料不及。许振坤告诉记者,行业利润率如果保持在10%已经是不错的水平,现在降到了他必须面对亏本的可能。

感到焦虑的当然不仅仅是许振坤,在整个出口局势更加严峻的时候,春节期间的雪灾加剧了企业用工的紧张,春节一结束,很多制鞋厂都主动地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待遇,而原材料的上涨势头比往年也更猛,在晋江陈埭镇,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鞋材市场,记者在这里走访时,经销商都抱怨日子难过,销量减少了大概有30%。

经销商许先生在晋江做鞋材生意将近十年,他告诉记者,今年来,制鞋原料和辅料的价格上涨无论是频率还是幅度都明显超过了以往。

面对这样的现实,扛不过去的制鞋企业在2007年已经停产或倒闭,而到了2008年春节,更是成了不少制鞋厂过不去的坎,陈埭镇是晋江市鞋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制鞋业产值占全市制鞋业总产值的64.2%,在陈埭镇洋埭村,记者就看到了一家春节前倒闭的鞋厂。

在陈埭镇商会,记者了解到,像这样在春节前后倒闭的中小型企业,在陈埭镇大约有20多家,根据晋江市官方统计资料,2008年一季度,全市712家制鞋企业纳税人中,有309家国税入库同比下滑或零入库,同比减收3277万元,下降了40%,丁荣华告诉记者,晋江的制鞋企业普遍反映,多种因素集中作用,企业走到了有史以来最难的关口。

晋江市商会副会长丁荣华:“包括美元的贬值,石油化工的涨价,工人工资的提高,有很多,银行的资金紧缩,这很多东西集中在一起,如果单纯是一个东西那还好办一点,现在集中在一起,所以就造成这些出口企业的压力很大,在这种时候去求生存,不是求发展了,好好的把企业怎么来整好渡过这个难关。”

安踏:拓展自有品牌

福建晋江,是我国五大制鞋业基地之一,在鞋类出口量整体下降,成本上升的时候,记者注意到,不仅这里的企业不好过,其他地方的制鞋企业日子也很艰难,亚洲鞋业协会去年底统计,仅广东5000多家制鞋企业中去年就有1000多家倒闭,剩下的企业有25%左右转移到东南亚设厂,有50%左右转移到内陆省份设厂,不过,就当制鞋行业整体遭遇到成本冲击波的时候,晋江也有一些企业反倒发现了新的机遇,它们走的又是哪条路呢?

当记者见到安踏鞋业的品牌总监徐阳的时候,他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大多数鞋企负责人的担忧,一见到记者,他就忙着展示他们的最新科研产品。

安踏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总监徐阳:“这鞋54码,比姚明穿的大,然后这是斯科拉,在今年奥运会上会穿的鞋。”

徐阳告诉记者,还在外销非常顺利的十年前,安踏就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拓展自有品牌,跟其他以代工为主的企业相比,避免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原材料上涨的冲击也相对缓和。

徐阳:“跟我们很多的原材料供应商是长期的合作,是长期的大批量的采购,所以在这方面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我们相对来说受的影响会小一点。”

2007年,安踏的销售额毛利率高达33.2%,这个毛利率不仅远远高于代工外销企业平均10%的毛利率,而且在大部分鞋企感到利润率严重缩减的2007年,安踏的毛利率比2006年还上升了8.1%,在2008年第一季度,安踏就已完成了2008年首三季的订货活动,订单升幅达到50%,而这个涨幅,跟去年同期相比,还上升了1.3%。

徐阳:“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拥有品牌的企业会越做越大,以价格或者说以其他为导向的,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他们市场占有率会逐渐减少,那相对来说对我们是个机会。”

2007年10月,安踏球员版篮球鞋正式登上NBA赛场,安踏的行销网络在海外进一步扩大,它的品牌经营理念被很多晋江鞋企效仿,不少晋江的加工出口企业纷纷转入内销,催生了一批走品牌化道路的企业,同样在晋江诞生的361度、德尔惠、乔丹等国内知名品牌,由于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规模效应,在原材料、用工等成本普涨的情况下,体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徐阳:“我会觉得中国的市场潜力远远没有达饱和的状态,那为什么国外品牌都是挤破脑袋要挤到中国市场,扎扎实实做自己品牌来说,我会觉得这是一条更好的路。”

中国人每年平均只消费三双鞋,运动鞋只有1.2双,而美国每年运动鞋需求是七到八双,仅是国内市场,作为国内运动鞋最大的生产基地,晋江鞋企可发展的空间显然很大,但是,在晋江3000余家运动鞋企业中,超80%为出口型企业,无法像安踏、361度等那样都顺利进入内销市场,他们依然面临着艰难的突围呢。

地方政府能为晋江企业搭建怎样的平台来面对困境不断求变?

福建晋江云集了安踏、361度、德尔惠、乔丹等一批运动鞋品牌,在制鞋成本急剧上升的时候,它们都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向了内销,从国内消费者身上找市场,不过,国内制鞋企业大部分还是属于来料加工,这么多年,一直替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韩国、欧美等海外客户做出口订单,客观上来说,这些企业习惯了低价竞争,一下都转身走品牌之路,远水解不了近渴,那它们靠什么才能度过眼下的难关?再来看看晋江的企业和政府都有哪些最新的做法。

诚安鞋业的许振坤并不打算走内销的道路,转入内销现在需要的资金和营销团队超过了他目前的实力,但他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即使是帮人代工也需要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企业才能够生存,许振坤向记者展示了几款鞋,它们运用了公司最新的开发技术,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晋江诚安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振坤:“也可以叫空调鞋,特别是夏天,它的气都会跑掉,这个是有个专利的,你不要看小小的一双鞋子,我们现在卖价是差不多12块多的美金,如果像这种高端的,我们一般都要在15%左右。”

记者:“15%的利润率?”

许振坤:“对。”

为了这研发些新产品,许振坤需要以每年增加资金30%的速度进行投入,两年前许振坤耗费巨资,扩建了生产研发中心,专门用于企业和国外客户共同开发新产品,而恰恰是这款空调鞋的专利技术,为他保留住了最大的海外客户,让企业能够在这轮难关中扛到了现在。

许振坤:“比如说原来我们是以冲量的这种形式来面对市场,应该碰到这种市场的拐点的时候,应该不要按这个方式了,一定要往高端的产品去争取。”

目前国内运动鞋出口价格每双大约是3.6美元,而国际上二流品牌的价格大约是60美元/双,所以如果产品创新能力提高,利润提升的空间仍然巨大,事实上,许振坤的想法也是很多同行的共识,在技术创新方面,2007年晋江制鞋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10亿多元。

晋江的企业面对困境不断求变,而地方政府又能为他们搭建什么样的一个平台呢?

晋江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建辉:“我们觉得作为一种传统的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迟早要面临着一种转型更生期,那么产业也会面临着洗牌,只不过今年来的这种形式比我们预计的来得早一些,也来得猛一些,政府在这种转型当中,在这种考验当中,我觉得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应该更加强跟企业的互动,共同来应对目前面对的困难。”

李市长告诉记者,如果抓住了时机,反而是企业重新整合和拓展的一个机会,所以晋江市在今年的举办的国际鞋业博览会上特别开辟了相关的论坛,引导企业走联合道路,共同抵抗风险。

李建辉:“ 中小企业(行情 股吧)它可能遇到原材料价格的上升,融资的困难,如果它跟龙头企业,比如说跟安踏,它来为安踏做一些配套,做一些代工,那它的原辅材料可以由安踏向它提供,它的销售市场由安踏来解决,那这样对中小企业来讲,它缓解了资金难的问题,作为安踏来讲,它也提高了自己的生产和制造的能力。”

如果晋江的鞋业产业链更为完整,那么晋江鞋业整体抵抗风险的能力就会相应加强,因此,从2007年4月1日开始,市政府对“中国晋江鞋业城”的新铺面采取政府回租再低价转租给商户,税收等优惠办法,促使鞋材专业市场配置更完整,以返租政策为例,跟执行新办法之前相比,租户将平均减少约1/2的租金成本,在降低制造成本方面,晋江市还在尝试拓展新的方式。

李建辉:“现在正在探索在国外设立晋江一些企业的加工区,或者叫合作区,我们现在重点在做的是中国和菲律宾的经贸合作区,通过这个经贸合作区,我们把晋江的一些制造基地逐渐地转移到一些国外去,来降低我们的成本。”

记者在晋江市商务局了解到,2008年1-4月份,晋江共检验出口鞋类数量同比下降33.3%,但是货值同比增长7.8%,虽然出口数量下降较多,但出口鞋类平均单价却在增长,李市长认为,这得益于晋江的企业对品牌拓展方面作出的较早的探索,2008年5月,晋江市正式获得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立项。

李建辉:“如何让企业的品牌,行业的品牌跟我们区域的品牌,城市的品牌互动,来进一步提高我们这个品牌之都的影响力,主要的做法就是我们要打造一个中国体育城市晋江,让我们在国内乃至在世界上大家能够跟体育联系起来。”

半小时观察:期待中国制造更多的嬗变

如果说晋江是中国的鞋业之都,恐怕没什么人会表示反对。这个原本生产帆布鞋起家的城市,一夜之间转型为国内运动鞋的制造基地。这样迅捷、华丽的转身,即使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跨国巨头都望而生畏。然而,今天的晋江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就像国内其他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制鞋企业也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出口萎缩的重重压力下挣扎在生死线上。晋江鞋业的现状,用危机四伏这个成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不过,节目里我们也发现,以安踏为代表的龙头品牌不但没有被这场危机打垮,反而在危机中成长地更加茁壮,开始参与国际市场与耐克、阿迪达斯硬碰硬的直接竞争。就像很多球迷都知道的,在休斯顿火箭队就有好几个姚明的队友,出来替安踏做起了广告。最重要的是,国内鞋业的一些龙头品牌,在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追上了那些跨国巨头,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推动着中国制鞋企业又一次完成华丽的转身。

耐克和阿迪达斯的经验告诉我们,运动鞋一方面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只有那些拥有品牌和技术的公司,才能通过产业链上游的竞争,获得最高的利润。对于晋江乃至中国的制鞋业来说,这样的故事既是一个成功的财富故事,更是一面激励自己通过技术和品牌创新、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竞争的镜子。“鲤鱼跳龙门”,风险和机遇总是并存的,如果有更多的公司跃过了“龙门”,如果有更多的公司能够在产业链上游与跨国巨头们扳手腕,也许像眼前这些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等的困境,就再也难不住中国制造了。(主编:张凯华 记者:付豫 摄像:景延) (本文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 内容提示:从去年开始,中国鞋在海外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先是皮鞋出口出现了十几年来第一次下降,出口13亿双,同比下降6%,紧接着,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整个制鞋行业出口量又同比下降了5.3%。

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境。中国鞋,可能是国际市场上名声最响的中国产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鞋类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我们一个国家的鞋产量占到了全球的63%,如果平均算下来,全世界每个人每年都能穿上一双中国产的鞋,可以说,要是离开了中国鞋,这个世界上恐怕有不少人会寸步难行。

然而,就从去年开始,中国鞋在海外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先是皮鞋出口出现了十几年来第一次下降,出口13亿双,同比下降6%,紧接着,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整个制鞋行业出口量又同比下降了5.3%,到底是什么样的门槛,让中国鞋绊住了脚?先来看看福建晋江一家制鞋企业的经历。

鞋类出口量整体下降,究竟是什么门槛绊住了中国鞋业的脚?

作为一家为国外知名品牌代工的出口企业,诚安鞋业出口对象遍及欧洲各国,老板许振坤在制鞋行业里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他被明确告知,一个合作了近十年的意大利客户不打算继续往自己的公司下订单了,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这是诚安鞋业连续损失的第四位重要客户,即便是多年合作的客户也逐渐把定单转向了中国以外的制作基地。

在晋江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许振坤就进入这个行业了,他一路摸爬滚打,脸上有着成功商人的沉稳和镇定,但是,记者问起他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的时候,他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担心。许振坤告诉记者,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越来越快,物价水平不断提升,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边是订单越来越少,而另一边是成本直线上升,这导致了企业利润率的急剧下滑,速度之快令他始料不及。许振坤告诉记者,行业利润率如果保持在10%已经是不错的水平,现在降到了他必须面对亏本的可能。

感到焦虑的当然不仅仅是许振坤,在整个出口局势更加严峻的时候,春节期间的雪灾加剧了企业用工的紧张,春节一结束,很多制鞋厂都主动地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待遇,而原材料的上涨势头比往年也更猛,在晋江陈埭镇,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鞋材市场,记者在这里走访时,经销商都抱怨日子难过,销量减少了大概有30%。

经销商许先生在晋江做鞋材生意将近十年,他告诉记者,今年来,制鞋原料和辅料的价格上涨无论是频率还是幅度都明显超过了以往。

面对这样的现实,扛不过去的制鞋企业在2007年已经停产或倒闭,而到了2008年春节,更是成了不少制鞋厂过不去的坎,陈埭镇是晋江市鞋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制鞋业产值占全市制鞋业总产值的64.2%,在陈埭镇洋埭村,记者就看到了一家春节前倒闭的鞋厂。

在陈埭镇商会,记者了解到,像这样在春节前后倒闭的中小型企业,在陈埭镇大约有20多家,根据晋江市官方统计资料,2008年一季度,全市712家制鞋企业纳税人中,有309家国税入库同比下滑或零入库,同比减收3277万元,下降了40%,丁荣华告诉记者,晋江的制鞋企业普遍反映,多种因素集中作用,企业走到了有史以来最难的关口。

晋江市商会副会长丁荣华:“包括美元的贬值,石油化工的涨价,工人工资的提高,有很多,银行的资金紧缩,这很多东西集中在一起,如果单纯是一个东西那还好办一点,现在集中在一起,所以就造成这些出口企业的压力很大,在这种时候去求生存,不是求发展了,好好的把企业怎么来整好渡过这个难关。”

安踏:拓展自有品牌

福建晋江,是我国五大制鞋业基地之一,在鞋类出口量整体下降,成本上升的时候,记者注意到,不仅这里的企业不好过,其他地方的制鞋企业日子也很艰难,亚洲鞋业协会去年底统计,仅广东5000多家制鞋企业中去年就有1000多家倒闭,剩下的企业有25%左右转移到东南亚设厂,有50%左右转移到内陆省份设厂,不过,就当制鞋行业整体遭遇到成本冲击波的时候,晋江也有一些企业反倒发现了新的机遇,它们走的又是哪条路呢?

当记者见到安踏鞋业的品牌总监徐阳的时候,他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大多数鞋企负责人的担忧,一见到记者,他就忙着展示他们的最新科研产品。

安踏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总监徐阳:“这鞋54码,比姚明穿的大,然后这是斯科拉,在今年奥运会上会穿的鞋。”

徐阳告诉记者,还在外销非常顺利的十年前,安踏就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拓展自有品牌,跟其他以代工为主的企业相比,避免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原材料上涨的冲击也相对缓和。

徐阳:“跟我们很多的原材料供应商是长期的合作,是长期的大批量的采购,所以在这方面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我们相对来说受的影响会小一点。”

2007年,安踏的销售额毛利率高达33.2%,这个毛利率不仅远远高于代工外销企业平均10%的毛利率,而且在大部分鞋企感到利润率严重缩减的2007年,安踏的毛利率比2006年还上升了8.1%,在2008年第一季度,安踏就已完成了2008年首三季的订货活动,订单升幅达到50%,而这个涨幅,跟去年同期相比,还上升了1.3%。

徐阳:“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拥有品牌的企业会越做越大,以价格或者说以其他为导向的,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他们市场占有率会逐渐减少,那相对来说对我们是个机会。”

2007年10月,安踏球员版篮球鞋正式登上NBA赛场,安踏的行销网络在海外进一步扩大,它的品牌经营理念被很多晋江鞋企效仿,不少晋江的加工出口企业纷纷转入内销,催生了一批走品牌化道路的企业,同样在晋江诞生的361度、德尔惠、乔丹等国内知名品牌,由于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规模效应,在原材料、用工等成本普涨的情况下,体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徐阳:“我会觉得中国的市场潜力远远没有达饱和的状态,那为什么国外品牌都是挤破脑袋要挤到中国市场,扎扎实实做自己品牌来说,我会觉得这是一条更好的路。”

中国人每年平均只消费三双鞋,运动鞋只有1.2双,而美国每年运动鞋需求是七到八双,仅是国内市场,作为国内运动鞋最大的生产基地,晋江鞋企可发展的空间显然很大,但是,在晋江3000余家运动鞋企业中,超80%为出口型企业,无法像安踏、361度等那样都顺利进入内销市场,他们依然面临着艰难的突围呢。

地方政府能为晋江企业搭建怎样的平台来面对困境不断求变?

福建晋江云集了安踏、361度、德尔惠、乔丹等一批运动鞋品牌,在制鞋成本急剧上升的时候,它们都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向了内销,从国内消费者身上找市场,不过,国内制鞋企业大部分还是属于来料加工,这么多年,一直替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韩国、欧美等海外客户做出口订单,客观上来说,这些企业习惯了低价竞争,一下都转身走品牌之路,远水解不了近渴,那它们靠什么才能度过眼下的难关?再来看看晋江的企业和政府都有哪些最新的做法。

诚安鞋业的许振坤并不打算走内销的道路,转入内销现在需要的资金和营销团队超过了他目前的实力,但他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即使是帮人代工也需要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企业才能够生存,许振坤向记者展示了几款鞋,它们运用了公司最新的开发技术,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晋江诚安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振坤:“也可以叫空调鞋,特别是夏天,它的气都会跑掉,这个是有个专利的,你不要看小小的一双鞋子,我们现在卖价是差不多12块多的美金,如果像这种高端的,我们一般都要在15%左右。”

记者:“15%的利润率?”

许振坤:“对。”

为了这研发些新产品,许振坤需要以每年增加资金30%的速度进行投入,两年前许振坤耗费巨资,扩建了生产研发中心,专门用于企业和国外客户共同开发新产品,而恰恰是这款空调鞋的专利技术,为他保留住了最大的海外客户,让企业能够在这轮难关中扛到了现在。

许振坤:“比如说原来我们是以冲量的这种形式来面对市场,应该碰到这种市场的拐点的时候,应该不要按这个方式了,一定要往高端的产品去争取。”

目前国内运动鞋出口价格每双大约是3.6美元,而国际上二流品牌的价格大约是60美元/双,所以如果产品创新能力提高,利润提升的空间仍然巨大,事实上,许振坤的想法也是很多同行的共识,在技术创新方面,2007年晋江制鞋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10亿多元。

晋江的企业面对困境不断求变,而地方政府又能为他们搭建什么样的一个平台呢?

晋江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建辉:“我们觉得作为一种传统的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迟早要面临着一种转型更生期,那么产业也会面临着洗牌,只不过今年来的这种形式比我们预计的来得早一些,也来得猛一些,政府在这种转型当中,在这种考验当中,我觉得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应该更加强跟企业的互动,共同来应对目前面对的困难。”

李市长告诉记者,如果抓住了时机,反而是企业重新整合和拓展的一个机会,所以晋江市在今年的举办的国际鞋业博览会上特别开辟了相关的论坛,引导企业走联合道路,共同抵抗风险。

李建辉:“ 中小企业(行情 股吧)它可能遇到原材料价格的上升,融资的困难,如果它跟龙头企业,比如说跟安踏,它来为安踏做一些配套,做一些代工,那它的原辅材料可以由安踏向它提供,它的销售市场由安踏来解决,那这样对中小企业来讲,它缓解了资金难的问题,作为安踏来讲,它也提高了自己的生产和制造的能力。”

如果晋江的鞋业产业链更为完整,那么晋江鞋业整体抵抗风险的能力就会相应加强,因此,从2007年4月1日开始,市政府对“中国晋江鞋业城”的新铺面采取政府回租再低价转租给商户,税收等优惠办法,促使鞋材专业市场配置更完整,以返租政策为例,跟执行新办法之前相比,租户将平均减少约1/2的租金成本,在降低制造成本方面,晋江市还在尝试拓展新的方式。

李建辉:“现在正在探索在国外设立晋江一些企业的加工区,或者叫合作区,我们现在重点在做的是中国和菲律宾的经贸合作区,通过这个经贸合作区,我们把晋江的一些制造基地逐渐地转移到一些国外去,来降低我们的成本。”

记者在晋江市商务局了解到,2008年1-4月份,晋江共检验出口鞋类数量同比下降33.3%,但是货值同比增长7.8%,虽然出口数量下降较多,但出口鞋类平均单价却在增长,李市长认为,这得益于晋江的企业对品牌拓展方面作出的较早的探索,2008年5月,晋江市正式获得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立项。

李建辉:“如何让企业的品牌,行业的品牌跟我们区域的品牌,城市的品牌互动,来进一步提高我们这个品牌之都的影响力,主要的做法就是我们要打造一个中国体育城市晋江,让我们在国内乃至在世界上大家能够跟体育联系起来。”

半小时观察:期待中国制造更多的嬗变

如果说晋江是中国的鞋业之都,恐怕没什么人会表示反对。这个原本生产帆布鞋起家的城市,一夜之间转型为国内运动鞋的制造基地。这样迅捷、华丽的转身,即使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跨国巨头都望而生畏。然而,今天的晋江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就像国内其他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制鞋企业也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出口萎缩的重重压力下挣扎在生死线上。晋江鞋业的现状,用危机四伏这个成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不过,节目里我们也发现,以安踏为代表的龙头品牌不但没有被这场危机打垮,反而在危机中成长地更加茁壮,开始参与国际市场与耐克、阿迪达斯硬碰硬的直接竞争。就像很多球迷都知道的,在休斯顿火箭队就有好几个姚明的队友,出来替安踏做起了广告。最重要的是,国内鞋业的一些龙头品牌,在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追上了那些跨国巨头,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推动着中国制鞋企业又一次完成华丽的转身。

耐克和阿迪达斯的经验告诉我们,运动鞋一方面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只有那些拥有品牌和技术的公司,才能通过产业链上游的竞争,获得最高的利润。对于晋江乃至中国的制鞋业来说,这样的故事既是一个成功的财富故事,更是一面激励自己通过技术和品牌创新、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竞争的镜子。“鲤鱼跳龙门”,风险和机遇总是并存的,如果有更多的公司跃过了“龙门”,如果有更多的公司能够在产业链上游与跨国巨头们扳手腕,也许像眼前这些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等的困境,就再也难不住中国制造了。(主编:张凯华 记者:付豫 摄像:景延) (本文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
以本人不成熟的意见,现在中国的中低档制造业已经算比较发达.
不成熟的只是品牌战略和质量监管体系.
我觉得我国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应该进行一些资产整合,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益.同时,希望能建立专门品牌营销的公司,负责国内及海外市场的品牌推广,再把整合的小企业的产品贴上统一的标签销售.还有就是质量监管也可以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公司.
如此一来可以把生产,营销,质量监管有效的专业化,如果能够协调好,我想应该还是不错的.
本人目前有朋友就在做出口单衣服的生意.
比如大家熟知的茵宝,三叶,阿迪,NB,靠背等等,在国内的生产成本相当的低.
进价我就不公开了,反正是一个低到可怕的价格(可能比你街上看的地摊货还便宜),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些名牌货让国外企业赚了多少钱.而我们只赚了多少.[:a1:]
服装这些东西真的很便宜,我也拉过这些生意。
:D 根据我跑步的经验, 国内大品牌的质量有提高:D
我是说很多国内中型的生产厂家应该自动的整合一下找个好点的品牌推广商.这样赚的更多.
  很赞同,需要一个很好的品牌,我买品牌,觉得那些品牌都不值那么多钱
品牌就是要砸钱,而且辛苦,管理层要改组,时间长还不一定见效。
所以不到绝路,没有雄心的老板还是宁愿搞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