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史最大之耻辱(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20:17
2008年05月10日 09:59南方网
据日方统计,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日军称“达到了消灭敌军主力的目的,收到事变以来罕见的战果”。蒋介石说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史最大之耻辱”。
1941年5月9日,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师长王竣,在晋南中条山与日军作战时牺牲。王竣,1902年生,陕西蒲城人,1924年冬考入黄埔军校。1929年,在十七路军任营长。1932年,参加“围剿”刘志丹的红军陕甘游击队。1935年升为旅长。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后,率部担任黄河防务,同日军作战。1939年,所部改编为第一战区陆军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任副师长,后升任师长,1940年春,奉命率部进驻晋南中条山地区。
5月13日,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浴血厮杀,战至弹尽援绝,自杀殉国,时年57岁。唐淮源,云南省江川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0年,任陆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兼第三十五旅旅长。后率部多次同红军作战。1932年,升任第十二师师长。1936年,任陆军第三军副军长兼师长。卢沟桥事变后,参加高碑店、易水、涞源、保定等地作战,并在娘子关战役中与日军鏖战,战功卓著。1939年,晋升为第三军军长。
5月13日,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激战,身中八弹,英勇牺牲,寸性奇,云南腾冲县人。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5年底参加护国战争,与北洋军作战。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升任陆军第三十四旅副旅长。后曾任陆军第三军参谋长,湘赣闽三拾剿匪”总指挥部参谋处长等职,参加“围剿”红军的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二师第三十四旅旅长。不久,升任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奉命调守晋南中条山,坚持4年之久。
梁希贤,陆军第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陕西同官人)。本月梁率部在夏县泗交至望原一线节节抵抗,出生入死十余次。9日,退到台寨村继续抗击日军。最后,梁见全师伤亡殆尽,遂投黄河殉国。
陈文杞,陆军第二十四师少将参谋长(福建莆田人)。7日,日军向守军阵地施放毒气。9日下午,该师余部转移至台寨村附近,继续与日军展开激战。在最危急的时刻,陈振臂大呼:“有我无敌,有敌无我1率余部与敌厮杀,不幸壮烈殉国。
抗战老兵马兆麟:亲历中条山战役惨败
老兵档案
马兆麟
1915年2月 生于甘肃省靖远陡城
1933年 步行到兰州,在国民革命军38军教导队入伍,后来部队开到汉中驻防
同年 到广州黄埔军校学习,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
1936年 黄埔军校毕业,分到96军177师1058团,先后担任2营排长、连长、营长
1941年 任1058团团长,在中条山战役中被任命为84师师长、17军代军长。后在中条山战役中负伤,到西安第十八路军医院养伤
1942年 在林伯渠等介绍下在延安陕工和抗大学习一年多,之后回到西安医院继续疗伤
1949年 回到家乡,结婚生子
至今 一直生活在甘肃农村,生活十分清贫。
“抗战史最大之耻辱”
中条山战役(又称晋南会战,日方称之为“中原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惟一大规模对日作战。
百团大战之后,日军更加认定深入其后方的八路军是华北治安肃正的最大癌症,必须集中全力予以剿灭。但是中条山地区近20万国民党军队的存在,牵制着日军三个师团,如果首先将其消灭,日军即可自由行动,那时候就可以全力对付共产党的八路军,因而决定发动中条山会战。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紧靠晋、豫、陕三省边界地区和黄河大转弯处北岸,东西约170公里,南北约50公里,是华北沦陷后中国正面战场在黄河以北所保有的惟一较大而突出的阵地,东至太行山、太岳山、西接吕梁山,向西屏障潼关,西安、向南护洛阳,向北接同蒲路,是华北、中原和西北的战略枢纽地带。
中方守军16个师,约15万人。日军6个师团,近4个混成旅,3个飞机飞行团,总兵力约10万人。
中国守军有利条件还是很多。中条山附近一直是双方自内战爆发之后的前沿地区,在战役爆发前的3年之中,互相对峙。但是中国军队一直没有修筑较好的防御工事,到战役爆发时,才仓促应战。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
从整个战役来看,“中国守军处处被动挨打,毫无积极主动精神可言,有利条件荡然无存,甚至没有还手之力”。
道路崎岖,交通困难,兵力机动和补给运输均感不便,各部队均无粮食储备,正式开战仅4日,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就致电蒋介石,说“大军已绝食3日,四周皆有强敌,官兵空腹血战,状至可悯,若不急筹办法,恐有溃散之虞。”
武器装备落后,炮兵极度缺乏,日军拥有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500门,而中国守军平均每师只有1门,根本无力封锁山口道路,更别谈打破日军封锁。
日军空军威胁极大,交通线、通讯联络经常被切断,作战第一天,师以上司令部多数被袭击。日军进攻中大量使用毒气弹,使中国守军无法坚守,难以长时间与敌周旋。另外,守军各部队待遇不一致,严重影响了部队团结合作。
还有,晋南中条山因为屡挫进犯之敌,每谓中条山有金汤之固,有恃无恐,思想松散,警戒疏忽。
据日方统计,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日军称“达到了消灭敌军主力的目的,收到事变以来罕见的战果”。
蒋介石说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史最大之耻辱”。
团长走了我接任团长,军长走了我接任军长
“我是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后来担任过国民党军长职务。”
“从营长到代军长,整个变化发生在对日作战的中条山一役中。”
2005年7月,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91岁的马兆麟语出惊人。
抗日战争开始之前,马兆麟还只是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96军177师1058团2营营长,而中条山战役,成就了马兆麟,他从营长到团长,再一跃而成代理军长。
撤离陵井火线上任
团长请了假,之后再没有回来,营长马兆麟随后被任命为该团团长
西安事变时,马兆麟营还归杨虎城领导,在西安城外30里驻扎,曾亲眼看着张学良护送蒋介石的车队经过。之后不久,部队向河北开进,中途转回山西晋南地区。1941年3月至6月,当时担任17军营长的马兆麟在中条山地区和日本人持久对攻。
马兆麟营是在傍晚时分开进山西陵井县县城的,当时这里已经是与日军对接的前沿阵地,马兆麟将指挥部安顿在城里。城外布置了5连,并紧急命令其修筑防御工事、防守战壕。
刚吃完饭不久,天空亮起了日本人的照明弹,照得陵井县城的天空一片透亮。马兆麟带了一个传令兵到城墙上向外望,5连的阵地上有十几条火舌——这是敌人释放燃烧弹强攻5连阵地。燃烧弹一碰到人就会着火,不断有士兵被烧伤,哭喊声一片。
这时候,勤务兵跑来报告说团部打来电话,马兆麟小跑到营部的临时指挥部,汇报了各连队的兵力部署情况,团长说:“要坚决把敌人打跑!”
日本兵兵力强过2营,从5连报告给马兆麟的伤亡数字看,3排赵排长已经阵亡,整连的士兵死了好几十人,几乎人人受伤,烧伤严重。马兆麟一阵心痛,他马上打电话给团部,说敌人兵力太强,他们营可能抵挡不住,让团长决定是死守还是撤离。
团长决定部队马上撤离。一阵急行军之后,马兆麟回头看了看,已经远去的陵井县县城火光冲天,敌人还在燃放照明弹。
部队连夜撤到蓟县,敌人没有追击。
乘着双方整休的空当,团长请了假,之后再没有回来,马兆麟随后被任命为该团团长。
当上团长的第一仗是在闻喜县打的。
部队占领了闻喜县城,在城外挖了战壕,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炮弹和射手,挖的掩体比人高。
从侦察兵得到的情报分析,天一黑敌人就有可能到达马兆麟团所在阵地,吃完饭之后,整个团都在战壕里等待日本人的进攻。天气异常冷清,马兆麟既高兴又担心,这可是他当上团长的第一仗,也是一次相对独立的单兵团作战——只有靠他的随机应变来指挥战斗了。
当夜来了多少敌人马兆麟并不知道。从太原会战之后,中条山一直是阻止日军西进的屏障,打退过日军多次进攻,国民党对外宣称,中条山固若金汤,官兵骄傲情绪日盛,纪律也相对散漫。
从远方传来的日本兵脚步声惊醒了许多睡意朦胧的士兵,马兆麟心头一紧:敌人已经插进来了,前方1、2营的枪声怎么还没有响起来?马兆麟将1、2两个营安排在阵地的前方,其中1营的阵地最远,距离团部大约有十几里路,敌人的先头兵已经从其他路到达团部附近的3营阵地,可是最前方的两个营似乎还没有觉察。
马兆麟给1营打电话,摇了三四次电话打不通。
2008年05月10日 09:59南方网
据日方统计,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日军称“达到了消灭敌军主力的目的,收到事变以来罕见的战果”。蒋介石说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史最大之耻辱”。
1941年5月9日,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师长王竣,在晋南中条山与日军作战时牺牲。王竣,1902年生,陕西蒲城人,1924年冬考入黄埔军校。1929年,在十七路军任营长。1932年,参加“围剿”刘志丹的红军陕甘游击队。1935年升为旅长。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后,率部担任黄河防务,同日军作战。1939年,所部改编为第一战区陆军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任副师长,后升任师长,1940年春,奉命率部进驻晋南中条山地区。
5月13日,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浴血厮杀,战至弹尽援绝,自杀殉国,时年57岁。唐淮源,云南省江川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0年,任陆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兼第三十五旅旅长。后率部多次同红军作战。1932年,升任第十二师师长。1936年,任陆军第三军副军长兼师长。卢沟桥事变后,参加高碑店、易水、涞源、保定等地作战,并在娘子关战役中与日军鏖战,战功卓著。1939年,晋升为第三军军长。
5月13日,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激战,身中八弹,英勇牺牲,寸性奇,云南腾冲县人。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5年底参加护国战争,与北洋军作战。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升任陆军第三十四旅副旅长。后曾任陆军第三军参谋长,湘赣闽三拾剿匪”总指挥部参谋处长等职,参加“围剿”红军的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二师第三十四旅旅长。不久,升任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奉命调守晋南中条山,坚持4年之久。
梁希贤,陆军第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陕西同官人)。本月梁率部在夏县泗交至望原一线节节抵抗,出生入死十余次。9日,退到台寨村继续抗击日军。最后,梁见全师伤亡殆尽,遂投黄河殉国。
陈文杞,陆军第二十四师少将参谋长(福建莆田人)。7日,日军向守军阵地施放毒气。9日下午,该师余部转移至台寨村附近,继续与日军展开激战。在最危急的时刻,陈振臂大呼:“有我无敌,有敌无我1率余部与敌厮杀,不幸壮烈殉国。
抗战老兵马兆麟:亲历中条山战役惨败
老兵档案
马兆麟
1915年2月 生于甘肃省靖远陡城
1933年 步行到兰州,在国民革命军38军教导队入伍,后来部队开到汉中驻防
同年 到广州黄埔军校学习,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
1936年 黄埔军校毕业,分到96军177师1058团,先后担任2营排长、连长、营长
1941年 任1058团团长,在中条山战役中被任命为84师师长、17军代军长。后在中条山战役中负伤,到西安第十八路军医院养伤
1942年 在林伯渠等介绍下在延安陕工和抗大学习一年多,之后回到西安医院继续疗伤
1949年 回到家乡,结婚生子
至今 一直生活在甘肃农村,生活十分清贫。
“抗战史最大之耻辱”
中条山战役(又称晋南会战,日方称之为“中原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惟一大规模对日作战。
百团大战之后,日军更加认定深入其后方的八路军是华北治安肃正的最大癌症,必须集中全力予以剿灭。但是中条山地区近20万国民党军队的存在,牵制着日军三个师团,如果首先将其消灭,日军即可自由行动,那时候就可以全力对付共产党的八路军,因而决定发动中条山会战。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紧靠晋、豫、陕三省边界地区和黄河大转弯处北岸,东西约170公里,南北约50公里,是华北沦陷后中国正面战场在黄河以北所保有的惟一较大而突出的阵地,东至太行山、太岳山、西接吕梁山,向西屏障潼关,西安、向南护洛阳,向北接同蒲路,是华北、中原和西北的战略枢纽地带。
中方守军16个师,约15万人。日军6个师团,近4个混成旅,3个飞机飞行团,总兵力约10万人。
中国守军有利条件还是很多。中条山附近一直是双方自内战爆发之后的前沿地区,在战役爆发前的3年之中,互相对峙。但是中国军队一直没有修筑较好的防御工事,到战役爆发时,才仓促应战。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
从整个战役来看,“中国守军处处被动挨打,毫无积极主动精神可言,有利条件荡然无存,甚至没有还手之力”。
道路崎岖,交通困难,兵力机动和补给运输均感不便,各部队均无粮食储备,正式开战仅4日,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就致电蒋介石,说“大军已绝食3日,四周皆有强敌,官兵空腹血战,状至可悯,若不急筹办法,恐有溃散之虞。”
武器装备落后,炮兵极度缺乏,日军拥有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500门,而中国守军平均每师只有1门,根本无力封锁山口道路,更别谈打破日军封锁。
日军空军威胁极大,交通线、通讯联络经常被切断,作战第一天,师以上司令部多数被袭击。日军进攻中大量使用毒气弹,使中国守军无法坚守,难以长时间与敌周旋。另外,守军各部队待遇不一致,严重影响了部队团结合作。
还有,晋南中条山因为屡挫进犯之敌,每谓中条山有金汤之固,有恃无恐,思想松散,警戒疏忽。
据日方统计,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日军称“达到了消灭敌军主力的目的,收到事变以来罕见的战果”。
蒋介石说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史最大之耻辱”。
团长走了我接任团长,军长走了我接任军长
“我是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后来担任过国民党军长职务。”
“从营长到代军长,整个变化发生在对日作战的中条山一役中。”
2005年7月,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91岁的马兆麟语出惊人。
抗日战争开始之前,马兆麟还只是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96军177师1058团2营营长,而中条山战役,成就了马兆麟,他从营长到团长,再一跃而成代理军长。
撤离陵井火线上任
团长请了假,之后再没有回来,营长马兆麟随后被任命为该团团长
西安事变时,马兆麟营还归杨虎城领导,在西安城外30里驻扎,曾亲眼看着张学良护送蒋介石的车队经过。之后不久,部队向河北开进,中途转回山西晋南地区。1941年3月至6月,当时担任17军营长的马兆麟在中条山地区和日本人持久对攻。
马兆麟营是在傍晚时分开进山西陵井县县城的,当时这里已经是与日军对接的前沿阵地,马兆麟将指挥部安顿在城里。城外布置了5连,并紧急命令其修筑防御工事、防守战壕。
刚吃完饭不久,天空亮起了日本人的照明弹,照得陵井县城的天空一片透亮。马兆麟带了一个传令兵到城墙上向外望,5连的阵地上有十几条火舌——这是敌人释放燃烧弹强攻5连阵地。燃烧弹一碰到人就会着火,不断有士兵被烧伤,哭喊声一片。
这时候,勤务兵跑来报告说团部打来电话,马兆麟小跑到营部的临时指挥部,汇报了各连队的兵力部署情况,团长说:“要坚决把敌人打跑!”
日本兵兵力强过2营,从5连报告给马兆麟的伤亡数字看,3排赵排长已经阵亡,整连的士兵死了好几十人,几乎人人受伤,烧伤严重。马兆麟一阵心痛,他马上打电话给团部,说敌人兵力太强,他们营可能抵挡不住,让团长决定是死守还是撤离。
团长决定部队马上撤离。一阵急行军之后,马兆麟回头看了看,已经远去的陵井县县城火光冲天,敌人还在燃放照明弹。
部队连夜撤到蓟县,敌人没有追击。
乘着双方整休的空当,团长请了假,之后再没有回来,马兆麟随后被任命为该团团长。
当上团长的第一仗是在闻喜县打的。
部队占领了闻喜县城,在城外挖了战壕,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炮弹和射手,挖的掩体比人高。
从侦察兵得到的情报分析,天一黑敌人就有可能到达马兆麟团所在阵地,吃完饭之后,整个团都在战壕里等待日本人的进攻。天气异常冷清,马兆麟既高兴又担心,这可是他当上团长的第一仗,也是一次相对独立的单兵团作战——只有靠他的随机应变来指挥战斗了。
当夜来了多少敌人马兆麟并不知道。从太原会战之后,中条山一直是阻止日军西进的屏障,打退过日军多次进攻,国民党对外宣称,中条山固若金汤,官兵骄傲情绪日盛,纪律也相对散漫。
从远方传来的日本兵脚步声惊醒了许多睡意朦胧的士兵,马兆麟心头一紧:敌人已经插进来了,前方1、2营的枪声怎么还没有响起来?马兆麟将1、2两个营安排在阵地的前方,其中1营的阵地最远,距离团部大约有十几里路,敌人的先头兵已经从其他路到达团部附近的3营阵地,可是最前方的两个营似乎还没有觉察。
马兆麟给1营打电话,摇了三四次电话打不通。
“打日本鬼子,把性命献给祖国也是光荣的。”特派记者 王鹏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
这就是片面抗战的必然结果
这仗打的够矬。。。。。
此文从分析到数据都有问题,纯属放屁。
西北军守了三年,换上中央军就一败涂地!
原帖由 塞上云烟 于 2008-5-10 20:22 发表
此文从分析到数据都有问题,纯属放屁。

请拿出史料论证,谢谢!
]]
原帖由 月冷 于 2008-5-10 20:50 发表

请拿出史料论证,谢谢!

首先日本打中条山不是为了去打什么八路军,中条山扼守着河东的咽喉,日本人打不下这里就过不了黄河。是个日本必须夺取的战略要地,夺取后,可以以此为据点,机动作战,可以打山西,可以下四川湖北,对中国守军造成很大威胁,可以牵制中国庞大兵力。相反的,日本没夺取前,就发动过五次两个师团以上的围剿,均失败了,最后一次聚集了四个师团左右的兵力才拿下,而且是国民党原来的主力调走之后才拿下。
所以中条山是日本人必夺的战略要地。当时八路军整个华北都有,日本若打八路军决轮不到中条山以西的八路军,华北的都打不完,还打了中条山去打八路军?事实上日本人占了中条山之后也没有去打八路军。
其次中郑先生从来没有说过中条山是抗战最大耻辱的这种话,任何可信资料上都没有提及。以蒋的人品人格来说,他绝不会在自己的将士浴血沙场,以生命捍卫国土失败后说出这种话,文章的标题就是某些无耻文人在故意造谣弯曲历史,老夫在此诅咒这些篡改历史的人下辈子做猪。
在伤亡数字上也有问题,台湾公布的资料是日本人伤亡9900人,以中条山恶劣的地形和以往中日作战伤亡比例来看,这个数据才是可信的。如按照本文所说日本人在中条山那样的琼山恶岭才伤亡3000人左右,这是不可能的。
象文中所说:
“日军拥有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500门,而中国守军平均每师只有1门”,还有空军,毒气弹,还别提其它方面的差距了。
在炮兵制胜的年代,这个真难啊
其次中郑先生从来没有说过中条山是抗战最大耻辱的这种话,任何可信资料上都没有提及。以蒋的人品人格来说,他绝不会在自己的将士浴血沙场,以生命捍卫国土失败后说出这种话,文章的标题就是某些无耻文人在故意造谣弯曲历史,老夫在此诅咒这些篡改历史的人下辈子做猪。


从你的签名来看,挺尊敬中正先生的。拜托,请在帖子里面把他的名字写对。
原帖由 塞上云烟 于 2008-5-10 22:17 发表

其次中郑先生从来没有说过中条山是抗战最大耻辱的这种话,任何可信资料上都没有提及。以蒋的人品人格来说,他绝不会在自己的将士浴血沙场,以生命捍卫国土失败后说出这种话,文章的标题就是某些无耻文人在故意造谣弯曲历史,老夫在此诅咒这些篡改历史的人下辈子做猪。


在发言以前,应该好好看一看史料,蒋的“中条山是抗战史的最大耻辱”一言,见于蒋的“晋南作战失败之检讨”一文。郭汝槐写《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说明了这句话的原始出处。
]]
原帖由 塞上云烟 于 2008-5-10 22:17 发表

首先日本打中条山不是为了去打什么八路军,中条山扼守着河东的咽喉,日本人打不下这里就过不了黄河。是个日本必须夺取的战略要地,夺取后,可以以此为据点,机动作战,可以打山西,可以下四川湖北,对中国守军造成 ...

唉!
生活在梦中啊!
1941年4月10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俊在1941年度治安肃正作战的报告中,有如下说明:“利用这次增兵之机,本军队晋南地区的中央军,努力以大兵力作战,除图谋一扫黄河以北的中央军势力外,主要是为了好集中力量对共产军根据地进行毁灭作战。”----《现代史料(9)日中战争》,东京1964年版,(二)P第718.
41年下半年起,华北八路军开始进入最为艰难的时期。
不管付出多大的牺牲,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蒋总裁喜欢说最大之***,因为他总创造最大之***,。
;P 为什么抗日的“中流砥柱”延安没遭到像重庆那样的毁灭性轰炸?甚至从1941年开始,延安几乎没受到任何轰炸?(炸美军观察组那是专门目标,例外的)
    
当时的延安,大型会议一开就是多少天,京剧、舞会、大秧歌……各种大型活动是公开的,大部分是白天举行的,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绝不似战都重庆那样长期惶恐于日机轰炸的阴影中。
    
距离近不说,从临汾起飞过了黄河就是延安,地形对空军也很有利,一览无余。轰炸目标其实非常明显,尤其是中央大礼堂,在天上看下去就是个飞机形状。
    
别说重庆,就是同在西北的西安、兰州,飞行距离远远比抗日圣地延安远,而遭到的轰炸和破坏远远超过延安。
    
按下不表。
    
其实,更该问的是:为什么日军不进攻延安?
    
有不同说法。
    
    说法1:黄河天险阻挡了日军进攻。
    (黄河再险,能比长江?能比太平洋?)
    
    说法2:日军不摸延安兵力底细,不敢轻举妄动。
    (太小瞧日本人的情报了吧?延安当时不过一万多守军,主力部队只有一个三五九旅,日本人会怕得要命?)
    
    说法3: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人同苏联有默契,双方不战,延安受惠。
    (这不是说斯大林与日本侵略者长期勾勾搭搭吗?)
    
    
    说法4:日本是为蒋保留一个潜在敌人,使其不能全力以赴对日作战。
    (这不是影射延安在扯老蒋后腿吗?)
    
    
又让我想到新中国放弃战争赔偿,释放战俘.
  
里面有什么玄机?
  
还有50年代,日美方面泄漏了当年潘汉年奉命在南京与日伪秘密谈判事件,海外掀起轩然大波,弄得大陆非常尴尬。
    
潘汉年只好出来说:我私下谈的,中央不知道。
    
一个老地下党,一个秘密暗杀团的负责人,居然不懂得请示?这么重大的问题!
    
    
居然还有这等事……
]]
还有50年代,日美方面泄漏了当年潘汉年奉命在南京与日伪秘密谈判事件,海外掀起轩然大波,弄得大陆非常尴尬。
    
潘汉年只好出来说:我私下谈的,中央不知道。
    
一个老地下党,一个秘密暗杀团的负责人,居然不懂得请示?这么重大的问题!
    
--------------------------------------------------------------
潘汉年的事情我一直感到奇怪,50年代初中国的法制还是比较健全的,被打倒的多数是因为政治原因,潘汉年是个例外。如果是冤案,毛泽东跟他不熟,那周恩来、陈毅和李克农他们为什么没有一个站出来为他说话?
原帖由 巡阅使 于 2008-5-28 21:35 发表
还有50年代,日美方面泄漏了当年潘汉年奉命在南京与日伪秘密谈判事件,海外掀起轩然大波,弄得大陆非常尴尬。
    
潘汉年只好出来说:我私下谈的,中央不知道。
    
一个老地下党,一个秘密暗杀团 ...

请等待<潘汉年传奇>连载贴,谢谢!
1937年底日军占领山西全境后,陕甘宁边区已经隔着黄河直接面对日军了。

黄河天险阻止了日军的长驱直入。日军进攻延安就必须先渡过黄河。

1938年3月13日,日军第二十六师团2000余人附大炮20余门,携带渡河器材进抵神府河防对岸,以大炮、机枪猛烈攻击八路军留守兵团河防阵地,并以10余架飞机狂轰滥炸3个小时后,开始强渡黄河,企图攻入陕甘宁边区,进攻延安。

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六团沉着应战,待敌密集渡河之际,突然以猛烈的火力,击敌于半渡之中;同时分兵一部,乘日军混乱之时,迂回河东,袭击敌之侧背,迫使进犯日军溃退。

1938年4月,日军约一个旅团兵力附大炮30余门在离石一带集结,5月初经大武向军渡进犯,企图截断陕甘宁边区与晋绥之交通线,并强渡占领吴堡宋家川,突破河防阵地。八路军留守兵团识破了敌之企图,以警备第八团主力东渡黄河,设伏于汾(阳)离(石)公路翼侧,10日夜在离石城西北之王老婆山地区,突然袭击日军先头1个大队。遭到打击的日军未抵达黄河岸边即行撤退。

1938年12月下旬,侵占河东大宁、吉县、永和的日军分兵3路,每路约1000余人,附大炮10余门向黄河沿岸推进。1939年1月1日,占领并扼守河东马斗关、凉水岩、圪针滩渡口,随之以火炮、机枪猛烈轰击八路军河西边区河防阵地,并以10余架飞机投掷毒气弹。守备河防的警备第五团部分指战员中毒晕倒,多处工事被毁。日军乘机于河东集结,准备强渡。八路军留守兵团河防部队顽强坚守阵地,在敌军渡至河心时,突然以密集火力予以猛烈打击,迫使敌军退回东岸后撤。

屡次受挫的日军恼羞成怒,又于1939年6月初向边区河防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6月4日至6日,日军第一O九师团和第二十六师团,以1.5万余人进占军渡和孟门、碛口,于黄河东岸各山头构筑工事,以飞机、火炮向河西宋家川、枣林坪、李家沟一线河防阵地狂轰滥炸。与此同时,日军第二十、三十七师团也以 2000余人,分别占领了东马斗关和圪针滩渡口,以炮火向西岸河防阵地进行猛烈地轰击,施放毒气弹,掩护步兵强渡。

八路军留守兵团河防部队在边区人民的支援下,沉着镇定,坚守阵地,以火力封锁河面,使敌难以越过河心。河东的八路军也猛烈袭击敌之侧后,使日军腹背受击,狼狈逃窜。9日,进犯之敌全部撤退。八路军留守兵团河防部队在河东我军的积极配合和边区人民的支援下,粉碎了日军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1939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调第一二O师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率部返回陕北绥德,加强河防力量。11月23日,日军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以近万人的兵力附大炮30余门,分4路进占碛口、孟门和克虎寨后,一面猛烈炮击八路军留守兵团河西阵地,一面大举“扫荡”河东八路军游击部队。碛口之敌2000余人在炮火掩护下集结河滩,放船强渡,第三五九旅一部和警备第一、八团,以机枪对敌猛烈射击,使敌强渡不成。边区河防部队又以一部从右翼东渡,袭击敌之侧后,敌无奈分路撤退。

1940年6月,日军又出动1万余人,企图摧毁八路军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和威胁陕甘宁边区河防。第三五九旅除加强河防守备外,于6月17日以第七一八团一营东渡黄河,向进攻碛口、三交、临县的敌人进行侧击,截断敌前后方的交通联络。该月底和7月13日,又以两个营东渡,配合第一二O师主力,彻底破坏大武至三交的公路,切断敌交通运输线。日军后方不宁,自顾不暇,不得不缩小规模,以至最后放弃对陕甘宁边区河防的进犯。

在多次进犯延安的同时,抗战中日军曾十七次轰炸延安这个小小的县城。

1938年11月20日,日军开始轰炸延安。

11月20、21日两天,日机对延安多次轰炸,投弹159枚,炸伤炸死我军民152人,炸毁房屋380间,抗大校舍被毁。***被迫从延安城内凤凰山麓迁至延安城外杨家岭。此后,为防空袭,***长期住在杨家岭。杨家岭这个地名也从此载入了史册。

12月12日,日机第三次轰炸延安。

此后,日机又多次轰炸延安。

1939年9月8日,日机43架次猛烈轰炸延安,投弹200余枚,炸死炸伤58人,延安城内房屋150间被毁。

10月15日,日机71架次,分四批轮番疯狂轰炸延安。在这一天,延安城内房屋轰炸里大部被毁。

至1941年10月26日,日机最后一次轰炸延安。这是因为日军航空兵(日军没有空军)主力调离中国战场备战太平洋战争。几乎同时,日军也停止了大规模轰炸重庆。

前后三年,日机轰炸延安这个黄土高原上的贫瘠小县城竟达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