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隆重庆祝建校110周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10:50
2008年05月03日 14:30中国新闻网
北京大学5月4日将迎来110周年校庆和五四运动89周年纪念日。五四精神始终是中国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依然是当代青年成长进步不竭的思想源泉。北大青年学子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欢度自己的节日,以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按照“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奋发有为、成才报国,在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创造新的青春篇章。中新社发 杨可佳 摄
2008年05月03日 14:30中国新闻网
北京大学5月4日将迎来110周年校庆和五四运动89周年纪念日。五四精神始终是中国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依然是当代青年成长进步不竭的思想源泉。北大青年学子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欢度自己的节日,以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按照“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奋发有为、成才报国,在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创造新的青春篇章。中新社发 杨可佳 摄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 资料图
  时值北大110周年校庆,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向新浪网介绍了北大中文系的师资、学科建设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脉络。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在师范馆已有“中文”、“文学”等科目,1910年3月31日“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是国内最早的中文系。百年间,她一直领国内中文学科风气之先,不但有很多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大师,也为民族发展培育了大量人才。回望北大110年历史,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北大中文系的历史,也是北大历史的缩影?
  北大中文系不但历史久远,其规模在北大也是领头的,是北大文科第一大系。北大110年风雨兼程,,中文系都跟着走过来了,许多北大的风云人物都和中文系有关。最近我们编选出版了一套2卷本的“北大中文系名家文存”,书名《百年学术》,收录了曾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的大师名家62位,每人一篇代表作,他们之中就有林纾、严复、陈独秀、沈尹默、鲁迅、刘师培、吴梅、周作人、钱玄同、杨振声、刘半农、胡适、孙揩第、朱自清、杨晦、罗常培、游国恩、王力、冯沅君、俞平伯、唐兰、魏建功、废名、沈从文、吴组缃、杨伯峻、林庚、高名凯、周祖谟、王瑶、朱德熙,等等。这还只是已经过世的一部分先贤。中文系每个阶段都吸纳和涌现出许多在学界领衔的著名学者,现今仍健在的名家也不少。北大中文系在她不同的阶段,都涌现不少标志性的学术研究著作,而且一直都在努力适应时代的需求,协调西方学术方法与中国传统固有学术的关系,在中文学科教学体制、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在探求文科人才培养的规律方面,不断取得卓越的成绩,对全国同一学科乃至整个人文学科的建设产生辐射性的良好的影响。北大中文系不但是北大的缩影,也是现代中国学术建立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全国各个大学的中文系大都改名或者“升格”为文学院了,但北大中文系维持原状,还是一个系。包括4个专业(文学、汉语、古典文献与应用语言学),8个博士点和2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其学科构设之齐全,特色之明显,在全国首屈一指。全系在职教师106人,其中教授55人,虽然已不存在象五十年代那样大师云集的盛况,但整体实力还是很强的,各个主要的学科方向都有在学科领域领衔的重量级学者,包括袁行霈、葛晓音、严家炎、钱理群、陈平原、谢冕、曹文轩、乐黛云、董学文、陆俭明、蒋绍愚、严绍璗、安平秋、李家浩、李零,等等。年轻一代学者如戴锦华、陈晓明、孔庆东、张颐武、袁毓林,等等,也取得出色的成就。近十多年几次全国学科评估,北大中文系都是名列前茅。中文系现有6个全国重点学科,一个院系单位同时拥有6个重点学科的,全国仅此一家。去年还被人事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学单位,北大只此一家。北大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基本上保持原有格局,并没有去“追风”,没有一窝蜂搞那些不切实的“改革”,而是按照科研和教学规律,走内涵发展的路,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北大中文系实行精英教育,每年招收本科生90人,已经20多年没有扩招。每年研究生招收60人,博士生45人,数量都不是很多的。我们尤其注重本科教学质量。既保持专业划分较细的特色,又特别注重素质、人格和文化品位的培养以及语言文学研究的基本学术训练,所以学生的适应性很强。北大中文系的本科教育很有特色:一是低年级的基础课大都由知名的资深教授来上;二是课程设置全面,既抓基础训练,又引导学术前沿;第三,每学期平均多达四、五十门选修课,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第四,本科生中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外国留学生,能形成非常开放的中外文化交流及学习的氛围。北大中文系本科生的毕业去向很好,就业提前签约率每年都可以达到95%以上。保送或考上研究生的约占全部毕业生60%,而没有上研究生的就业的同学,其中约25%进入政府机关和大专学校,35%加盟新闻出版和影视机构,出国深造的约10%,其他选择外企或大型经营性单位。事实上从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因为基本学术训练较好,素质较高,所以发展的路向很广,择业的机会也很多。
  我1996年担任北大中文系副主任,1999年至今担任系主任,十多年过去了,这期间我一直主张以“守正创新”作为办学的思路,也得到全系师生的认可与支持。我想未来的北大中文系仍然应当以“守正创新”作为办学宗旨,保持原有格局,可以拓宽一点办学路子,但不是追赶市场潮流,而是在原有基础研究的前提下,适当发展一些应用的学科方向,比如语文教育、应用语言学、文化研究,等等。中文系应当有“文气”,应当在中华文明传承包括近百年新传统的发扬方面下最大的功夫。我们这个有近百年“文脉”的中文系,如何既保持自己的学术传统优势,也就是“守正”,同时又适应社会需求,在学术和教育上不断有所推进,是值得认真探索的。能在当前这种浮躁的环境中“守住”良好的学统,也就是属于“正”的那些优势,这本身就是保值和增殖,当然,这也需要创新才能保得住。现在“守正”可能比 “创新”更难,需要更多关注,下更大力气。
  北大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也应当“守正创新”,克服浮躁心态,有自信,保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学风,保持百多年来形成的办学特色,不拘一格降人才,特别重视有抱负有学术功底的人才培养。祝北大继往开来,以更加青春而又雄健的姿态,领衔学界,冠冕芳林,谱写绚丽夺目的新篇章。
  温儒敏
  籍贯广东紫金。1969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毕业,在基层工作多年后,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王瑶先生攻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生,1981年获北大硕士学位,留在中文系任教,1984年至1987年读博士生,1987年获北大文学博士学位。1987年任北大中文系副教授,1992年聘为教授,1996年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文系主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曾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北大出版社总编辑,以及韩国高丽大学、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出版专著《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与钱理群、吴福辉合著,北大出版社)、《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文学史的视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等。
中新网5月3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5月3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主席冒雨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等陪同考察。
   那个科学民主自由的学术精神的北大早死亡了。。。蔡校长在坟中估计都侧身了
奥运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是不可阻遏的历史大势。
  在这110年中,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乃至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回想戊戌年间,京师大学堂成立,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为宗旨,管学大臣张百熙在给光绪的奏折中慷慨激昂地写道:大学堂“不特为学术人心极大关系,亦即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天下于是审治乱、验兴衰、辨强弱。人之出出于此,声名之系系于此。”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就有着“五洲万国共观瞻”的志向,就有着追求一流的理想。几代北大人将自己的智慧、心血乃至生命奉献给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北大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
  回顾这110年,有四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塑造了今天的北大:
  第一是“五四”前后。1916年,蔡元培先生接任校长,他倡导“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将北大改造成为一所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这一时期的北大,引领了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代表着新的时代精神。
  第二是西南联大时期。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联大师生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坚持教学和科研,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锻造了北大追求一流的坚强意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北大建设一流大学的梦想始终不渝。
  第三是1952年院系调整,一大批学术巨擘汇聚于此,北大成为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第四个时期,就是百年校庆以来的这十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北大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巨大支持,原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迎来了建校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今天,既是北大建校11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国家实施一流大学计划的十周年纪念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回顾这十年北大所走过的道路,必将启发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过去的十年,是北大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同行,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十年中,我校的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继承和发扬重视基础、尊重选择的育人特色,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教育“十六字”改革方针,启动“元培计划”,成立“元培学院”;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和培养模式,推行新的培养机制和导师遴选机制;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
  十年中,北大共培养了近三万名本科毕业生,两万名硕士毕业生,近8000名博士毕业生,他们中涌现出了施永辉、许昱华、蒙晓燕等一大批学业出众、素质全面、品德高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北大学子。
  大学的基础在老师,十年来,北大立足于人才强校,始终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1998年,在校工作的两院院士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都不足30位,长江学者计划刚刚启动,现在我校的两院院士达到59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2人,长江学者105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8人,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教师群体。更可贵的是,涌现了王选、孟二冬等一大批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优秀教师代表。
  过去十年,是北大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同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十年。十年间,北大的基础学科实力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已具规模,应用学科快速发展,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1999年至今,北大共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43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项,共有16项科技成果入选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步展”。
  目前,我校共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在去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我校18个一级学科,87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自2002年以来,全国先后三次完成了除军事学外的全部80个一级学科的评估工作,我校共有33个学科参与评估,其中11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排名为全国前五名的一级学科共29个,名列所有参评单位之首。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的过去10年论文引用数据,北大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动植物学、地球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11个学科进入了全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一个门类相对齐全且特点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一批优秀学科率先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个别学科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近年来,我们着力加强了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和平台的建设,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北大在前沿学科领域的重点增长点,理论生物学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等机构,承担了多项国家“973”和“863”重大研究项目。先进技术研究院、工学院、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等也分别承担了解放军总装备部、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全校科研经费从1999年的1.64亿元增加到2007年8.57亿元,仪器设备总值翻了两倍,达到了17.8亿。
  我校发挥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综合优势,推动原始创新,鼓励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鼓励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北大有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获批准专利数从1999年的5项增加到2007年的130项。
  过去十年,是北大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同行,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十年。北大历来是思想文化的重镇,最近十年来,北大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以战略思维、世界眼光、精品意识和创新思想,自觉地承担起了自己的文化使命。我们重点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基地,形成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成果。例如,由袁行霈教授主编、36位著名人文学者集体编撰,历经7年而成的辉煌巨著《中华文明史》,系统总结了中华文明5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经验。由季羡林先生担任总编纂、汤一介先生主持的《儒藏》工程,并与《大藏经》、《道藏》鼎立而立,对总结和传承儒家思想,有着深远的意义。
最近的十年,是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十年。北大一直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西方文明交汇互动的。一方面,我们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广泛地译介西学、博采众长,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外国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始终致力于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传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创新。2004年以来,北大每年与北京市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举办一届“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得到了世界舆论的关注和响应。

  过去十年,是北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行,加强社会服务的十年。十年来,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主战场。以医疗服务为例,北大在京各附属医院年门诊总量超过60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5万人次,为首都乃至全国人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截止目前,我校已与13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地方合作创办了首都发展研究院、深圳研究生院等多个教学科研机构,使我校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老师们,同学们:

  回顾过去十年德建设成就,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蔡元培时代对北大的发展种种规划和对一流大学的向往。在北大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蔡校长曾经提到柏林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当时德国的大学,代表了世界一流的水准。但是,当时的中国,没有条件支持北大发展。为此,蔡元培校长曾痛心地说:如果我们能急起直追,“何尝不可与为平行之发展。惜我国百事停滞不进,未能有此好现象耳。”

  与那个时代相比,今天的北大是多么的幸运!我们有幸分享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得到了国家长达十年的专项支持,这正是蔡校长当时梦寐以求的。这十年我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努力探索,对“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重大课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第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十年时间证明,正是有了国家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才会有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正是有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投入,才会有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时制定和修订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妥善处理规模和效益、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坚持质量优先,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第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传统,这些传统,构成了北大精神的核心部分,影响和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以“陶铸群材,发明新理,引领文化,服务社会”为己任,坚持把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结合、党的教育方针与北大教育实践相结合、北大的历史传统与新世纪国家发展需要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办学理念。

  第四,建设一流大学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任何形式主义的做法,都只能给大学带来伤害,甚至动摇大学精神的基础,必须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的力量,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聚精会神,埋头苦干。

  北大建校110年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一流大学的理想从未动摇过,一流大学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过,可以说,创建一流大学已经成为全体北大人最广泛、最坚定的共识,是我们创造北大新的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

  回首十年,北大得到了建校以来最有利的内外环境,实现了最快最平稳的发展,为创建一流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到下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我相信,北大的整体学科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实现新的跨越。北大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为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关键性的贡献,能够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各业中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在座的有几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北大校友,有的年富力强,有的像我一样,已经白发苍苍,但我相信大家对母校的爱一样深沉。正是我们的校友在事业和人生的成功,北大才得享有今天的国际声誉。

  今天是北大的校庆日,同时还是五四青年节,今天是属于全体青年人的节日,在这里,我想再对北大的同学们讲几句话。

  四十九年前,我考取北大,当时我的校长是马寅初先生,马校长在谈到北大精神时曾说:“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私利……”每当回想这段话,我们这一代北大人无不感到热血沸腾。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如今,我们已经年过花甲,可以无愧地说,我们与共和国一起,分享了喜悦也经历磨难,我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母校。

  同学们,你们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你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正在亲身经历着中国自1840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发展和规模空前的社会转型,这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盛世,也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奇迹。“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你们在这样的时代,有幸求学于北大,接受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国家和人民对你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永远牢记马寅初老校长的话,坚定服务国家社会的信念,放下一己之私利,目光远大,胸怀宽广,勤于思考,脚踏实地,奋发图强。你们一定能够作出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大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我们伟大的母校,也必将实现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  

 1998年5月以来,在国家的战略部署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高等学校携手迈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十年来,我们相互砥砺、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下面,有请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代表兄弟高校致词,大家欢迎!

  顾秉林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北京大学迎来了110周年华诞,我很高兴代表清华大学和全国的兄弟院校向北京大学的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发端于风雨飘摇、民族危亡时刻的中国现代大学,从一开始就肩负起救亡图治、兴国安邦的历史使命。一个多世纪以来相继诞生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中国大学和千百万中华学人孜孜以求、勤耕不辍,为民族筑希望,为国家育栋梁,逢艰难而从未退却。历经险阻而始终向前。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和学术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北京大学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子,始终高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发展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弘扬学术研究,培育各界英才,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明确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大力支持下,承担起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任,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面向新世纪,开创了新的辉煌。

  纵观历史,高水平大学的涌现总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当前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条件,各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和愈发激烈的竞争,使中国的大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获得了新的定位和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比较乐观地预期和相信,受到世界瞩目的中国必将造就和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

  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高等教育总是发挥着引领与批判的双重作用。大学承担着发现和创造新知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大学具有前瞻、开放与包容的突出特征。

  当今时代科学规范的深刻变革,知识体系的快速创新,文化价值的多元转型,历史地理的百年变迁,更使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面前的道路依然艰辛,未来的挑战更加严峻,但我们有信心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世界文明的与时俱进。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大学不可推卸的光荣的责任。

  为此,我想用一首短诗,与北大及各兄弟院校共勉。“未名育博雅,水木载清华。求真有同道,学人是一家。善己又达人,家国而天下,兴邦路尚远,志善求无涯。”让我们全国高校携起手来相互支持,鼎力合作,脚踏实地,进取创新,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谱写出新的壮丽的篇章。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顾校长。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大学推动世界各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频繁而深入的国际交流合作中,北京大学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斯坦福大学校长亨尼斯不久前出席了北京大学校庆系列论坛,并发表演讲。今天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也带来了莫斯科大学对北京大学的祝福。

  下面,我们有请萨多夫尼奇校长致词!

  (掌声)

  萨多夫尼奇

  尊敬的许智宏校长,尊敬的全体与会代表,衷心祝贺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

  站在这里,我非常激动,因为我有幸在这样隆重的庆典上向最伟大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致贺辞!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在百余年间依靠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基础教育的光荣传统,在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先锋的作用。莫斯科大学与北京大学两校间的关系如同我们两国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两个伟大国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人民间的传统友谊。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主席毛泽东在访问苏联期间,曾经在莫斯科大学向大学生代表发表演讲,这一时刻被珍贵地载入我们的史册。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2001年江泽民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在同一个主席台上向数千名各界人士发表演讲。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北京并开启“中国俄罗斯年”之际,在北京大学进行了演讲。

  在莫斯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会议室的正中央,悬挂着一幅绣有“莫大主楼”手工刺绣挂毯,这是北京大学为庆祝位于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主楼揭幕所赠送的礼物。但比礼物更重要的是赠送礼物的人,是他们的情感、梦想和追求,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在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道路上,莫斯科大学永远和自己的忠实伙伴北京大学并肩前进。

  莫斯科大学有着与中国高校交往的悠久历史。在这一交往中,北京大学有着特殊的位置,除一般合作协议外,两校签署建立联合研究生院的协议、互建信息中心的协议,还签署了系与系之间的合作协议。2007年9月,双方签署了在莫斯科大学成立“孔子学院”的协议。我们两校之间多年的合作经验已经转变为基础教学的具有创新性的合作计划,联合研究生院即是其具体体现。去年9月份举办的俄中大学校长论坛上,庆祝了联合研究生院成立五周年。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相互合作,是经验交流和共同培养新一代年轻学者的丰富源泉。国家年的举办是两国人民友谊的隆重节日,莫斯科大学积极地参与了这一活动。国家年的举办证明,我们两国间的友谊随着社会生活各领域关系的发展而得以巩固。2006年和2007年,两校分别举办了“俄中大学校长论坛”,在这一框架下提出了高等教育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第一次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第二次大学校长论坛在莫斯科大学举行。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校长宣言是2007年在莫斯科举办的大学校长论坛的总结性文件,该宣言指出了在密切俄中两国人民关系的条件下,在形成统一的科学教育空间过程中高校的主导作用。我想指出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大学校长论坛的工作为世界教育史提供了榜样,即两个拥有最强大资源的国家可以共同探讨中国和教育科学问题。

  尊敬的许智宏校长,站在这里,我不由地想起胡主席主席的话:“国家发展的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建立一个以教育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首先是道德的培育。”我真诚地相信,莫斯科大学和北京大学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两国间友好关系发展的基础,是两国间互利伙伴关系繁荣巩固的基础。

  今天的活动再一次证明,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关系的协调、青年人对科学教育交流的向往是两国人民关系的风向标,我们共同建立了各项发展的规划,是对俄中两国人民睦邻关系不可分割的有力贡献。祝贺大家校庆节快乐,祝贺北京大学繁荣,在科学和教育中硕果累累取得新的成就。祝北京大学全体同仁幸福,并在科研创作中再创佳绩。

  节日快乐,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请教师代表、首届“蔡元培奖”获得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致词,大家欢迎!

   林毅夫

  尊敬的领导们、嘉宾们、朋友们、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和“985工程”10周年,我个人感到万分荣幸,能作为北大过去的学生、现在的老师和即将离开北大到世界银行去工作的校友,代表在校的老师,在这里和各位交流我对北大的使命和怎样来落实这个使命的几点看法。

  北京大学是在110年前民族出现存亡危机之际而建立的,复兴中华民族是过去这一百多年来北大所有的师生不懈的追求,为此北大的老师和同学们曾经以智慧、心血谱写的许多感人的诗篇。经过几代人的追求,我们终于在1978年年底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过去这30年,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地提高,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并且在最近这十年,为世界的经济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同时必须看到,经过这30年的快速发展,到2007年年底,我们人均收入只有2500美元,跟发达的美国46000美元比较起来,我们的收入水平只有它的百分之五。并且在快速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资源跟环境的代价越来越高,同时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因此,要实现110年前创校所立下的振兴中华使命的目标,我们还需要花费路漫漫兮其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不断追求。

  北京大学的第二个使命,我个人的认识是,在十年前一百周年校庆时,当时中共中央的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所提出的,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必须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并且将这个作为国家战略。从此北大的所有师生光荣地率先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在我个人看来,110年前立校时的振兴中华的使命,跟十年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两者其实是二而一,一而二。北京大学只有建设成为一流大学,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北京大学只有以其教学和科研贡献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才能将北京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前现代社会,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1000多年,但是到了15世纪地理大发现,18世纪工业革命发生以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许多亚非拉国家变成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中国也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屡遭列强的侵略,割地赔款,民族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北大的师生在建校开始就以高度的责任心揭启蒙运动的大旗,积极地从西方引进先进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推动新文化运动,献身于社会革命。然而直到1949年社会主义建国,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出现的中国式的奇迹,我们才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各个地区民族主义风起云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原来的殖民地变成了经济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和我们国家情形一样,在他们第一代领导人的努力之下,根据当时世界主流的思想来制定他们国家现代化的政策。但是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这些发展中国家年均收入增长的非常慢,经济经常出现各种危机,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越来越大。到了1970年代的时候,只有在东亚的日本和亚洲四条小龙,他们的经济快速快速发展,差距和发达国家缩小了,甚至是赶上。但是研究经济发展史的学者可以发现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他们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所采取的政策,被当时的主流学界认为是错误的。同样我们在1978年底,在党中央的领导之下,进行了以双轨渐进的方式来推动我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去这30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们的转型政策被认为是错误的,而苏联、东欧,他们在80年代底、90年代开始也进行转型的时候,根据的是当时主流上被认为是正确的政策,但是他们的经济崩溃了、停滞了,并且其它发展中国家在80年代开始也是在一些国际机构的帮助之下,根据当时主流的理论来进行他们的改革政策,但同样的情形,他们的经济发展在改革以后比改革之前是慢了,危机的发生比改革之前还更为多。

  从这些历史经验可以看得到,实际上现在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怎么进行现代化,怎么进行经济转型是没有成熟的理论的。我们知道理论永远是来自于现象,现在在国际上被称之为主流的理论,只要是来自于发达国家,这些理论对于解释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现象跟它的解决,应该讲是有贡献的。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条件跟发达国家是有差异的。因此,要是简单地把这些被认为是主流的理论用在发展中国家的话,经常就会出现我们成语里所说的“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社会科学的理论是来自于一个简单的对社会观察,然后了解它背後最关键的现实条件的逻辑体系。是用于发达国家的理论跟现实的发展中国家所不一样,在应用上出现前面所讲的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在多数情况应该是当然的。要真正地有一个理论来解释像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必须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深入了解自己的社会现实、文化、体制,然后提出一个创新型的理论体系、思想观点,才能够达到真正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目标。因此,当我们在这边庆祝北大成立110周年,回忆我们立校的使命的时候,作为北大的老师跟学生,必须走出“西天取经”的思想定势,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理论的创新,这样北大才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新的文化中心,引领社会思潮,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能够为国家现代化做出贡献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一百一十年前的立校使命。同时,所谓世界的一流大学是在能以理论创新、不断贡献于人类历史增量的大学。如果中国能够实现现代化,我们将会有更坚厚的物质基础来推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解决中国现代化过程当中问题的理论,对于和我们处于相同阶段的其它发展中国家,应该具有比发达国家的理论更高的参考借鉴的价值。因此,如果北大能够推动我们自己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体系、理论观点的创新,那么对于世界上现在还有三分之二的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也将是具有非常高价值的贡献。

  朋友们、老师们,一百一十年前,北大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创立的,这是我们北大的第一个使命。十年前百周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又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二个使命。作为北大的学生、老师和校友,我在此倡议,让我们站在思想启蒙先者贡献的基础之上,立足于中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引领新时代的理论思想观点的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为建设北京大学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再努力,创新再创立。

  谢谢!  
主持人

  北京大学的核心使命之一,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今天是青年节,学生学业有成,健康成才,是教师和学校的永恒期盼。下面,我们请在校学生代表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2003级学生李扬发言。

  李扬

  各位老师、学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在北大建校110周年的欢庆时刻,我很荣幸代表北大所有在校学生,为我们所深爱的北大道一声:生日快乐!

  我们的北大已经走过110年的风雨历程了,它与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我们在读北大校史的时候也仿佛在读中国的近现代史。从今日北大那一天起,我们无论是在未名湖畔漫步还是在图书馆里苦读都有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感,我们仿佛每时每刻都在和先辈们对话,在这里成长了无数代最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也凝聚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魂。一百一十年的母校仍然焕发着青春,1916年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德里达赵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题目就叫做《青春》。李大钊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说,青年人仍然进前而无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时代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兹以乐其无涯以胜。110年来,北大青年的全部激情和热血始终和中华民族的脉搏一起跃动。一代又一代北大青年的奋斗铸造了青春的北大,也铸造了青春的中国。

  和在座的许多同学一样,我也是在电视上看到北大百年校庆盛况的,可以说北大新的百年辉煌正是从我们这一代北大人入学前后开始书写的。我们求学的这些年,正是北大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们与母校一起奋斗,一起进步。我们更及忘我地投身学习和科研,在大师云集的燕园,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高、更远。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哈佛,在牛津,在全世界一流大学的同年龄人中,我们必须努力创新,因为我们的成绩达到世界一流水准之时,母校才能够屹立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

  我们更加热情地投身公益服务事业,从爱心社到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从阳光行动骨髓库到北京2008奥运志愿者,我们的服务和奉献始终引领当代青年的当代之路。我们积极投身国家需要的各个岗位,从遥远的边疆到京郊的农村,从军队到国家需要的行业里,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招唤着我们。我们更加自信地投身国际交流的全球化舞台,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大潮中,在中西对话沟通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走向世界,展示东方大国青年的风采。我们可以自信地对老师、学长们说,在过去的十年里,北大的青年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昨天校庆前夕,胡主席总书记亲临北大,来到了我们的图书馆、实验室和宿舍,与我们亲切交谈。总书记向北大的师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对北大的青年寄予了厚望。这让我和同学深受鼓舞和激励。今天在又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北大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按照胡主席总书记在北大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下,沿着前辈开拓的道路,始终不渝履行我们庄严的承诺。我们将始终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把报国情怀化为踏实动力,全面学习优秀成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将始终追求更为卓越的生命境界,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同时不断砥砺意志,苦练成本,争做德才兼备的栋梁。我们将始终坚持对未来世界和人类的探究,勇于创新,善于创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做出当代中国人的贡献。我们将尊师爱友、爱校荣校,共同营造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在文明和谐的学风校风中成长。

  最后,请允许我在这个庄严而隆重的大会上,像当年的北大学子一样自信地说:今日我以北大为荣,明日北大以我为荣!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李扬同学。在此祝愿北大全体青年学子青年节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北京大学多年来的发展建设凝聚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汗水和心血,得到了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庆祝建校110周年大会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学校将对贡献卓著的在校教师代表、校友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和机构代表,以及优秀学生群体进行隆重表彰。下面请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主持颁奖仪式。

  吴志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学生五四奖章、班级五四奖杯设立于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前夕,是我校分别授予学生个人和班集体的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

  根据《北京大学学生奖励条例》的相关规定,学校决定,在110周年校庆前夕,开展北京大学第六届学生五四奖章、班级五四奖杯的评选工作。经过院系和学校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的严格选拔、推荐和评审,并经校长办公会批准,决定:

  授予光华管理学院2003级本科生高明、口腔医学院2001级直博生王雪东等8名同学北京大学第六届学生五四奖章;

  授予城市与环境学院2003级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班、第三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外科班6个班集体北京大学第六届班级五四奖杯。

  荣获北京大学第六届“学生五四奖章”、“班级五四奖杯”的优秀个人和先进班集体,是北京大学贯彻落实“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办学理念,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的突出榜样和优秀典范,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精神。学校号召广大同学,学习先进,全面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下面请第六届学生五四奖章、班级五四奖杯的获奖代表上台领奖。请在主席台前改就座的领导嘉宾为他们颁奖。

  (颁奖仪式)

  110年来,几代中国最优秀的学者在北大这片精神的圣地辛勤耕耘。他们学贯中西,为人师表,在三尺讲坛上奉献了毕生的智慧和心血,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爱与责任。学校专门设立蔡元培奖,作为北大教师的最高荣誉,每五年评选一次。今天表彰的是第二届蔡元培的获奖教师,他们是:

  法学院芮沐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冯传汉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严仁英教授、医学部马旭研究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董申保院士、经济学院胡代光教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唐有祺院士、哲学系黄枏森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翟中和院士、数学学院张恭庆院士。

  下面,请闵维方书记和许智宏校长为严仁英教授颁奖!严仁英教授自1946年到北大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是我国最受尊敬的老一辈妇产科专家之一。她以95岁的高龄,70多年的职业生涯,见证了我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发展。

  (严仁英教授上台领奖)

  下面,为马旭研究员颁奖!

  (马旭研究员上台领奖)(掌声)

  上个世纪30年代,马旭先生曾在北医求学。1950年以来,他曾担任北医的领导,主持开展了基层卫生工作,并较早地推动了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他的办学思想为北大医学部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让我们祝贺他。(掌声)

  上个世纪30年代,马旭先生曾在北医求学。1950年以来,他曾担任北医的领导,主持开展了基层卫生工作,并较早地推动了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他的办学思想为北大医学部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让我们祝贺他。

  下面请闵书记、许校长为董申保院士颁奖。

  董申保院士1936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他是我国岩石学、矿物学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让我们祝贺董申保院士!

  (董申保院士上台领奖)

  下面为唐有祺院士颁奖!唐有祺院士自1952年起,一直在北大从事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为我国晶体结构和结构化学研究做出过重要奠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北京大学结构化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下面请闵维方书记和许智宏校长为黄枏森先生颁奖。黄枏森先生在北大执教近六十年,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着很高的学术造诣。他晚年致力于人文学科的创建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让我们祝贺他!

  下面为翟中和院士颁奖!翟中和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他自1956年起,在北大工作教书育人,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为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让我们祝贺他!

  下面为张恭庆院士颁奖!张恭庆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国家教学名师,在北京大学数学系执教49年,为北大数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学们,老师们,芮沐教授已经度过了100岁华诞,冯传汉、胡代光先生已经90多岁高龄,虽然他们年事已高,不能出席今天的大会,但他们仍然心系母校,他们在大会前夕通过不同方式向母校,向广大师生表达了谢意和祝贺之情。学校将派专人将奖牌送到他们家里。

    一百一十年以来北大培养了数十万优秀毕业生,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校友们所取得的卓越的成就是母校最大的骄傲,学校决定授予11名“杰出校友奖”,他们是雷洁琼校友、任继愈校友、吴阶平校友、胡亚美校友、王忠诚校友、于敏校友、周光召校友、钟南山校友、樊锦诗校友、邓朴方校友、黄怒波校友!

  下面,请闵维方书记和许智宏校长为任继愈校友颁奖,任继愈校友193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曾留校任教。他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他的学术思想影响十分深远。让我们祝贺任继愈校友!

  谢谢!下面,为王忠诚校友颁奖。王忠诚校友1950年6月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是新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让我们祝贺王忠诚校友!

  下面,为于敏校友颁奖。于敏校友1949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的氢弹之父”。

  让我们祝贺于敏校友!

  下面为樊锦诗校友颁奖。樊锦诗校友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之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她从事敦煌文物事业四十多年,是著名的敦煌学家。让我们祝贺她!

  下面,为黄怒波校友颁奖。黄怒波校友197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不仅是一名企业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热爱母校,多次慷慨捐资,不遗余力地支持母校发展,是慈善企业家中的校友代表。让我们祝贺他!

  雷洁琼校友、吴阶平校友、周光召校友、钟南山校友、邓朴方校友因故不能出席今天的大会,他们或委托代表前来参加大会,或通过各种方式祝贺母校110周年校庆。谢谢这些杰出的老校友,母校永远是他们精神的家园,我们将派专人把奖牌送到他们家中。

  北京大学的发展始终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许多朋友为北大慷慨捐赠,全力资助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这些深厚的情谊,北大人将永远铭记在心。为了感谢厚爱和支持,也表彰支持高校教育事业的义举,学校决定为向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海内外友人和机构隆重颁发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

  下面,请韩启德副委员长、张梅颖副主席分别为台湾润泰集团董事长尹衍樑先生、印尼金光集团总裁黄志源先生颁奖!

  谢谢!

  下面请韩委员长和张主席分别为美国“国际软件屋”创办人兼主席廖凯原先生、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金在烈总长颁奖!

  下面请彭佩云同志、何鲁丽同志、罗豪才教授分别为新鸿基地产、香港联泰集团主席陈守仁先生、香港华仁置业集团执行董事刘鸣炜先生颁奖!

  接下来请三位领导分别为香港北大之友创汇会董陈国钜先生的代表伍嘉伟先生、香港爱国人士陈明先生的后人陈定海先生、美国方氏企业泛亚集团董事长方李邦琴女士颁奖。

  下面请三位领导继续为深圳光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学院先生、香港庄胜集团总裁杨健先生、世纪金源投资集团董事长黄如论先生的代表苏忠先生颁奖!

  以上所颁发的各种奖项都是北京大学最高的荣誉。我们坚信有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有海内外北大校友的无私奉献和北大友人的帮助,北大人团结一心、埋头苦干,母校一定能挺立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我们绝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厚望,绝不辜负“北大人”这个光荣的称号。

  谢谢大家!

  下面请闵书记主持大会。
主持人(闵维方)

  谢谢吴志攀常务副书记。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北京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北京市委、市政府、海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多次到北京大学视察,并为北京大学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就在昨天,刘淇同志还陪同胡主席总书记来校视察,王安顺副书记前几天刚刚来北大视察指导工作。今天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同志再次到会,祝贺我们的校庆。

  下面,请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工委书记王安顺同志致词!

  王安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同志们,上午好!

  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我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北京大学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等学府,110年来北京大学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办学理念,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在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仅2007年北京大学参与的北京市各类科研、科技开发项目超过了170项,涉及生物、医疗、信息、气象、化工以及环境治理等诸多领域,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东城区共办“国子监大讲堂”等活动,承担了对口支援通州区的任务,并专门成立了首都发展研究院,专题研究首都的发展建设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筹办奥运会过程中,北京大学充分地发挥学科的优势,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地参与奥运,奉献奥运,认真地践行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为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首都的改革与发展的成就中包含着北京大学的巨大贡献,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更需要北京大学的积极参与和大力的支持。北京市委市政府将按照中央的要求一如既往地支持北京大学,努力为北京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做好服务。我们也衷心地祝愿已经走过110年风雨历程的北京大学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我们相信在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指引下,北京大学必将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安顺副书记。

  北京大学的各项事业始终得到教育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周济部长昨天陪同胡主席总书记到北大视察,他专门提到,由于今年上午另有重要工作安排,他专门委托赵沁平副部长出席今天的庆祝大会。

  下面,我们就请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先生致词!

  赵沁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北大的校由,老师们、同学们,值此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我谨代表教育部和周济部长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北京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过贡献的老教师、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北京大学作为我国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始终站在社会变革和时代进步前列,以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形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良好的学风、校风,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接触人才,创造了重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成果。一代代北大人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昨天就在北京大学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和五四青年节前夕,胡主席总书记亲临北京大学视察,与学生亲切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胡主席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的亲切关怀。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主席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并以此作为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指针。

  同志们,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发表了重要讲话,标志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即“985工程”正式启动。这是党和国家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出发,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而实施的国家战略。北京大学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高水平大学的机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探索,不但创新,大胆改革,经过十年两期“985工程”的建设,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发展文化、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正在建设成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品位文化建设、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作为国“985工程”的顶尖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并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北京大学“985工程”的建设成绩充分表明,“985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在加强重点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力度强劲、取得成效显著、积累经验丰富的一次成功尝试,对于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为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和有益体制。

  同志们,党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德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强调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这一全国教育系统的广大师生员工来说既是极大的鼓舞,又是进军的嘹亮号角。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在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过程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希望北京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胡主席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认真总结凝练“985工程”建设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北京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长期以来北京市对北京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我也代表教育部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祝愿北京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弘扬五四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为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赵沁平副部长。感谢教育部领导对北京大学的肯定和鼓励。

  最后,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讲话!

   韩启德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能够参加这个盛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首先,请允许我向北京大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的校友表示亲切的慰问。

  十年前,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庄严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十年过去了,以北京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对什么是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一流大学,有了更为深切的体验和认识。

  作为人类智慧和知识产生汇集和向外界辐射传播的场所,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最根本的就在于大学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表征。这种穿越时空的力量,不仅在大学校园内繁衍生息,而且通过各种渠道深扣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塑造和生成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品格。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拥有能够折射本民族文化精髓的一流大学,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拥有能够代表本国先进生产力的著名学府。文脉即国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作为拥有110年辉煌历史的北京大学,不仅是中国现代史上思想科技和人才的摇篮,更是无数青年学子和知识分子向往的精神家园。这座文化向心力和吸引力历久弥心,持续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和发展,必将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

  老师们、同学们,胡主席总书记昨天考察北京大学,是对大家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衷心祝愿北京大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远按照鲁迅先生所期待的向着好的向上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无愧于先辈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正如胡主席总书记昨天在北大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在这里生生不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代代相传。走过一百一十年光辉历程的北京大学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胡主席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必将成为北京大学发展历程中的新的里程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一定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四年希望,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不断创造一流的学术成果,积极培育优良校风,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继承优良传统,借鉴国际经验,发挥自身优势,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卓著的努力,加快推荐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谱写北京大学发展的崭新篇章!

  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到此结束,请全体起立,齐唱《歌唱祖国》!
恭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