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J21,为何每一步都很艰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36:15
  ARJ21首飞推迟半年,让那些期待中国支线客机早日上天的人们感到遗憾,也印证着中国航空工业振兴的每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前不久,在与幸福航空公司签订10架ARJ21订单的仪式上,中航商用飞机公司负责人表示:“因关键系统供应商未能按时提供试验条件,ARJ21飞机首飞时间将推迟半年。目前中航商飞正努力确保关键系统包括飞控系统及时交付,以满足ARJ21飞机在2009年交付用户。”

  按照原定计划,ARJ21去年12月正式下线后,2008年3月将实现首飞,2009年第三季度取得适航证并交付给首个用户———山东航空公司。如今,ARJ21的空中翱翔,还要再等上半年。

  许多人记得:去年12月21日ARJ21风光下线,首架ARJ21—700从蓝色幕板后“破壳而出”,长长的机翼在嘉宾坐席上掠过时,全场沸腾,许多人站起来,用手触摸机翼,感受这个中国民用飞机工业“新生儿”的体温,有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许多人记得,下线仪式的所有领导致辞,说的最多的是———“下线仅仅是开始,商业上取得成功才是最终目标”。这也意味着,下线之后,ARJ21的每一步都绝不平坦。

  首飞被迫推迟,成为ARJ21成功道路上的又一个路障。

  时间进度被迫调整

  回顾ARJ21的历史,研制节点时间的被迫推迟,这不是第一次。

  2003年年底,ARJ21飞机在启动制造后,最初计划是“2005年底进行总装,首架飞机于2006年中试飞,2007年底取得适航证”。但由于是自主开发,研制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加上由于ARJ21飞机采取了全新管理模式,各大部件分四地制造,管理协调难度很大。最初定于2005年底开始的总装计划最后就被迫推迟。面对这样的情况,2006年6月,在国防科工委领导下,第一航空集团全力以赴,按实际情况调整进度时间表,将总装时间定为2007年,所有ARJ21工作人员庄严誓师,一定按期完成总装。之后,整个研制全面提速,从第一个部件的交付到2007年3月13日最后一个部件顺利交付仅仅用了185天,开创了我国民用飞机制造历史的新纪录。

  成功下线之后,此次首飞时间再次推迟,无疑是各方不愿意看到的。

  中航商飞公司表示,推迟的原因是关键系统供应商未能按时提供试验条件。据了解,ARJ21在研制过程中,诸多关键设备采取全球招标。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霍尼维尔公司、汉胜公司、科林斯公司、帕克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将采用GE的发动机、霍尼维尔的飞控系统等世界一流产品。这也是ARJ21所强调的自主设计、全球采购的原则之一。中航商飞公司并没有对外透露是哪一家供应商未能按时履约,但从其表态的言语分析,飞控系统的可能性较大。显然,那些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几乎独一无二的顶级供应商能否按时交货,对ARJ21首飞影响很大。

  按照中航商用公司调整后的研制计划,ARJ21-700飞机将在今年九十月份首飞,随后进行试验飞行。目前中航商飞正通过各方努力,尽量不使飞机研发过程中的延误影响原定2009年正式交付航空公司客户的计划。中航商飞承诺,在2009年交付客户的将是一架完全符合客户期望的高品质的ARJ21飞机,同时也是一种在使用成本、维护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优势的新机型。

  管理面临考验

  关键系统供应商未能按时提供试验条件,是否意味着ARJ21生产集成模式需要修正呢?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几位航空工业领域的老专家时,得到的答案是:“自主整机设计+设备全球采购”模式是大势所趋,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但如何在这过程中提升管理水平,确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

  老一代航空设计专家、运10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表示,ARJ21以整机牵头安排生产和采购体系,是完全正确的。记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航空工业部曾经让飞机整机、飞机发动机、辅机“平起平坐”,力求同时发展,但碰到的问题是,谁都觉得自己重要,谁都不买谁的账,结果全都搞不好。因此,只有以整机设计来牵头形成系统总集成方案,才能让各个系统真正按照整机要求进行配置。程不时表示,ARJ21模式是正确的,但对管理水平也是极大考验,特别是进行全球采购时,如何保证每一个供应商按时、按量提供部件,有没有第二手准备、有没有备选方案,等等,都极其重要。

  航空工业老专家、当年担任过麦道82项目(MD82)办公室主任的施冠雄曾对记者说,我国有很长时间没有总装过飞机,因而在管理上会面临很大考验,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入MD82项目总装时,花了那么多钱,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许多管理知识,可在生产了35架之后,接下去的MD90项目夭折,最后把当时学到的管理经验也丢掉了。

  施冠雄他们曾经参观过波音公司,从每个技术人员所涉及的领域来看,我们比他们广;可从每一个领域的专业性来看,我们远远落后于他们。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是全才,他们是专才。可造大飞机,需要的是“专才+极高的团队管理水平”,而不是“全才+一般的团队管理水平”。造一架飞机,需要上万个在不同地点生产的零部件,所以需要高效运转的管理体系,而且“能造好一架飞机还显不出水平,难的是形成能够保证每一架飞机质量和效益的体系,这对于支线飞机项目和整个中国航空工业都是很大考验。”

  信心多于质疑

  在ARJ21项目奋力前行之时,备受关注的大飞机项目也箭在弦上。知情人士透露,大飞机公司预计5月前挂牌,包括中航商飞、上海飞机厂在内的民机企业和生产基地,都将纳入大飞机公司麾下统一管理。“ARJ21项目首飞时间的推迟,或许与国内航空工业领域大整合有一定关系,毕竟,整合的过程需要对资产和人事进行统一安排。”

  尽管ARJ21的研制之路并不平坦,但无论对ARJ21,还是大飞机,记者都明显感受到,与几年前相比,如今的质疑声已经越来越小,更多的是关切与信心。

  程不时一直是“自主造飞机”的积极倡导者,他表示,中国造飞机,肯定会有许多困难,但关键是大家思想观念上要统一,要有信心。思想上统一了,任何问题都有解决办法。例如,有人认为中国缺少人才,如果ARJ21和大飞机项目都开始推进,人才太缺了。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把造飞机的人才局限于航空工业领域,其实,航空工业是民族的战略产业,是需要从各行各业吸收优秀人才的,我国各相关行业有大量的人才,人才不是问题。

  业内人士也表示,ARJ21是新世纪我国自主研制客机的首次尝试,由于我国航空工业底子薄,在推进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ARJ21推进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其实都将成为我国航空工业真正崛起的宝贵财富,对今后大飞机的研制也是不可多得的经验。ARJ21首飞推迟半年,让那些期待中国支线客机早日上天的人们感到遗憾,也印证着中国航空工业振兴的每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前不久,在与幸福航空公司签订10架ARJ21订单的仪式上,中航商用飞机公司负责人表示:“因关键系统供应商未能按时提供试验条件,ARJ21飞机首飞时间将推迟半年。目前中航商飞正努力确保关键系统包括飞控系统及时交付,以满足ARJ21飞机在2009年交付用户。”

  按照原定计划,ARJ21去年12月正式下线后,2008年3月将实现首飞,2009年第三季度取得适航证并交付给首个用户———山东航空公司。如今,ARJ21的空中翱翔,还要再等上半年。

  许多人记得:去年12月21日ARJ21风光下线,首架ARJ21—700从蓝色幕板后“破壳而出”,长长的机翼在嘉宾坐席上掠过时,全场沸腾,许多人站起来,用手触摸机翼,感受这个中国民用飞机工业“新生儿”的体温,有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许多人记得,下线仪式的所有领导致辞,说的最多的是———“下线仅仅是开始,商业上取得成功才是最终目标”。这也意味着,下线之后,ARJ21的每一步都绝不平坦。

  首飞被迫推迟,成为ARJ21成功道路上的又一个路障。

  时间进度被迫调整

  回顾ARJ21的历史,研制节点时间的被迫推迟,这不是第一次。

  2003年年底,ARJ21飞机在启动制造后,最初计划是“2005年底进行总装,首架飞机于2006年中试飞,2007年底取得适航证”。但由于是自主开发,研制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加上由于ARJ21飞机采取了全新管理模式,各大部件分四地制造,管理协调难度很大。最初定于2005年底开始的总装计划最后就被迫推迟。面对这样的情况,2006年6月,在国防科工委领导下,第一航空集团全力以赴,按实际情况调整进度时间表,将总装时间定为2007年,所有ARJ21工作人员庄严誓师,一定按期完成总装。之后,整个研制全面提速,从第一个部件的交付到2007年3月13日最后一个部件顺利交付仅仅用了185天,开创了我国民用飞机制造历史的新纪录。

  成功下线之后,此次首飞时间再次推迟,无疑是各方不愿意看到的。

  中航商飞公司表示,推迟的原因是关键系统供应商未能按时提供试验条件。据了解,ARJ21在研制过程中,诸多关键设备采取全球招标。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霍尼维尔公司、汉胜公司、科林斯公司、帕克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将采用GE的发动机、霍尼维尔的飞控系统等世界一流产品。这也是ARJ21所强调的自主设计、全球采购的原则之一。中航商飞公司并没有对外透露是哪一家供应商未能按时履约,但从其表态的言语分析,飞控系统的可能性较大。显然,那些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几乎独一无二的顶级供应商能否按时交货,对ARJ21首飞影响很大。

  按照中航商用公司调整后的研制计划,ARJ21-700飞机将在今年九十月份首飞,随后进行试验飞行。目前中航商飞正通过各方努力,尽量不使飞机研发过程中的延误影响原定2009年正式交付航空公司客户的计划。中航商飞承诺,在2009年交付客户的将是一架完全符合客户期望的高品质的ARJ21飞机,同时也是一种在使用成本、维护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优势的新机型。

  管理面临考验

  关键系统供应商未能按时提供试验条件,是否意味着ARJ21生产集成模式需要修正呢?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几位航空工业领域的老专家时,得到的答案是:“自主整机设计+设备全球采购”模式是大势所趋,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但如何在这过程中提升管理水平,确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

  老一代航空设计专家、运10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表示,ARJ21以整机牵头安排生产和采购体系,是完全正确的。记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航空工业部曾经让飞机整机、飞机发动机、辅机“平起平坐”,力求同时发展,但碰到的问题是,谁都觉得自己重要,谁都不买谁的账,结果全都搞不好。因此,只有以整机设计来牵头形成系统总集成方案,才能让各个系统真正按照整机要求进行配置。程不时表示,ARJ21模式是正确的,但对管理水平也是极大考验,特别是进行全球采购时,如何保证每一个供应商按时、按量提供部件,有没有第二手准备、有没有备选方案,等等,都极其重要。

  航空工业老专家、当年担任过麦道82项目(MD82)办公室主任的施冠雄曾对记者说,我国有很长时间没有总装过飞机,因而在管理上会面临很大考验,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入MD82项目总装时,花了那么多钱,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许多管理知识,可在生产了35架之后,接下去的MD90项目夭折,最后把当时学到的管理经验也丢掉了。

  施冠雄他们曾经参观过波音公司,从每个技术人员所涉及的领域来看,我们比他们广;可从每一个领域的专业性来看,我们远远落后于他们。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是全才,他们是专才。可造大飞机,需要的是“专才+极高的团队管理水平”,而不是“全才+一般的团队管理水平”。造一架飞机,需要上万个在不同地点生产的零部件,所以需要高效运转的管理体系,而且“能造好一架飞机还显不出水平,难的是形成能够保证每一架飞机质量和效益的体系,这对于支线飞机项目和整个中国航空工业都是很大考验。”

  信心多于质疑

  在ARJ21项目奋力前行之时,备受关注的大飞机项目也箭在弦上。知情人士透露,大飞机公司预计5月前挂牌,包括中航商飞、上海飞机厂在内的民机企业和生产基地,都将纳入大飞机公司麾下统一管理。“ARJ21项目首飞时间的推迟,或许与国内航空工业领域大整合有一定关系,毕竟,整合的过程需要对资产和人事进行统一安排。”

  尽管ARJ21的研制之路并不平坦,但无论对ARJ21,还是大飞机,记者都明显感受到,与几年前相比,如今的质疑声已经越来越小,更多的是关切与信心。

  程不时一直是“自主造飞机”的积极倡导者,他表示,中国造飞机,肯定会有许多困难,但关键是大家思想观念上要统一,要有信心。思想上统一了,任何问题都有解决办法。例如,有人认为中国缺少人才,如果ARJ21和大飞机项目都开始推进,人才太缺了。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把造飞机的人才局限于航空工业领域,其实,航空工业是民族的战略产业,是需要从各行各业吸收优秀人才的,我国各相关行业有大量的人才,人才不是问题。

  业内人士也表示,ARJ21是新世纪我国自主研制客机的首次尝试,由于我国航空工业底子薄,在推进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ARJ21推进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其实都将成为我国航空工业真正崛起的宝贵财富,对今后大飞机的研制也是不可多得的经验。
現在出問題總比以後出大問題好,飛機研製這個東西不是說什麽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挫折.
ARJ最主要還可以為未來的大飛機積累經驗,少走彎路啊.
感到难 是好事情

总比吹好
看来西方人还是会出尽全力拖後腿, 那些靠西方提供的分系统也应该有个 B 计划. 大不了不用西方的适航证.:D
好像提供飞控的那家 也是787的供应商 也延误了 在商业问题上 和政治上遏制中国 貌似关系不大吧
没能力的人说什么都难,冤天冤地。
敢于面对困难的人才能得到成功。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这里祝福ARJ21,希望航天人拿出点解决困难的能力来。
我觉得“特别是进行全球采购时,如何保证每一个供应商按时、按量提供部件,有没有第二手准备、有没有备选方案,等等,都极其重要。”这句话才最重要,不愧是资深设计师的眼光!
  如果我们同时开始试验性的跟随性研制,何尝不可能成为与外国承包商讨价还价和谈判的本钱?不求一个都不能少,但求力所能及!
  真正懂航空的应该知道:空客和波音的工程大量外包,前提是建立在本国或本地区已经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基础上。比如美国和欧洲闹翻了,但是美国的战略需要要求B787必须成功,那么美国至少还有通用电气的发动机可以用,未必非得用罗。罗的。BAE不再为美国提供产品,美国还能用霍尼韦尔的。很多人只看到美国各航空业巨头的失败与兼并,有多少人重视美国政府出面命令所有失败公司的技术都收归国有的意义?工程大量外包与国内技术高度受到保护,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究竟说明了什么?
  航空兴国的根基在于最大限度的自力更生!以纯粹的经济利益为驱使而不重视技术收获终究是目光短浅的举动。
ARJ21不仅仅是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我认为是没有发展的主导权。
国企就是这德性,还不如让李书福来搞,前些年不是说中国人没能力设计生产汽车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吗?这不,都让老李搞出来了嘛。中国人需要自信自强。
因为是‘自主知识产权’,所以很难
如果直接引进的话,可能比较顺利:D
787也很难产,BKC说:这是美帝对客户商业利益负责,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表现。
注意两个负责的前后次序~~~~~~~~:D
靠,ARJ本身结构设计都有问题,只不过赶进度,能让飞,就先飞,这次不行了,就对外说供应商有问题,是不是真有问题,天知道。前几个月就已经知道出问题了,就是拖着不说。
领导要吃饭.
:L 一开始就对这项目不抱什么希望。。。。虽然号称是股份制。。。。极有可能又是一钓鱼工程。。。。。。国企搞这个在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很多方面都。。。。:')
哎...为什么我们干点事怎么这么难呢
原帖由 PRSOV 于 2008-4-15 21:29 发表
我觉得“特别是进行全球采购时,如何保证每一个供应商按时、按量提供部件,有没有第二手准备、有没有备选方案,等等,都极其重要。”这句话才最重要,不愧是资深设计师的眼光!
  如果我们同时开始试验性的跟随性研 ...

说到点子上了啊
25.04.2008

The first flight Sukhoi Superjet 100 has successfully passed through frequency tests at Komsomolsk-on-Amur.

April 25, 2008, Moscow – Sukhoi Civil Aircraft Company’s Komsomolsk branch h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frequency tests of the flight Sukhoi Superjet 100 aircraft.

Today the data acquired during these tests resulted in TsAGI’s aeroelasticity and flutter safety authorization for the first flight and initial flight test campaign for the main aircraft systems – landing gear, airframe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Frequency tests confirmed numerical design data, received earlier for the airframe, landing gear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TsAGI director, Sergey Chernyshev said.

Frequency tests results together with numerical design data of the elastic aircraft will be forwarded to Industry Safety Board to complete authorization procedures required to launch flight test campaign.

Earlier TsAGI led static tests and SCAC’s test rigs confirmed the aircraft’s readiness for its maiden flight. All main aircraft parts proved the designed static strenght characteristics. Thus TSAGI authorizes the maiden flight as of static strength.

The system integration interface testing has been completed at the «Electronic bird» - the integration simulator. This work resulted in integration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installed on the first flight SSJ100. Today SSJ 100’s test-pilots crew use «Electronic bird» to rehearse the flight test programme.

Parts production of the first Sukhoi Superjet 100 to be delivered to the airline has been launched in April. It will be the seventh in succession of the SSJ100 family. The production facilities are manufacturing parts for the first four deliverable aircrafts. Respective supply orders on the systems and components are already in place.

苏霍伊超喷很快就要试飞了
苏霍伊就是盯着ARJ21来的

有压力就有动力,希望最后别又去掏庞巴迪的口袋!
我们的改革何尝不是如此呢,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楼上的,交出你头像里的那个MM吧:$
原帖由 jackfee 于 2008-4-15 21:44 发表
国企就是这德性,还不如让李书福来搞,前些年不是说中国人没能力设计生产汽车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吗?这不,都让老李搞出来了嘛。中国人需要自信自强。

我同意这话,有国家养的企业干不出件好事来的。就像中国几大汽车制造厂沦为外国品牌的组装车间一样
原帖由 PRSOV 于 2008-4-15 21:29 发表
我觉得“特别是进行全球采购时,如何保证每一个供应商按时、按量提供部件,有没有第二手准备、有没有备选方案,等等,都极其重要。”这句话才最重要,不愧是资深设计师的眼光!
  如果我们同时开始试验性的跟随性研制,何尝不可能成为与外国承包商讨价还价和谈判的本钱?不求一个都不能少,但求力所能及!
  真正懂航空的应该知道:空客和波音的工程大量外包,前提是建立在本国或本地区已经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基础上。比如美国和欧洲闹翻了,但是美国的战略需要要求B787必须成功,那么美国至少还有通用电气的发动机可以用,未必非得用罗。罗的。BAE不再为美国提供产品,美国还能用霍尼韦尔的。很多人只看到美国各航空业巨头的失败与兼并,有多少人重视美国政府出面命令所有失败公司的技术都收归国有的意义?工程大量外包与国内技术高度受到保护,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究竟说明了什么?
  航空兴国的根基在于最大限度的自力更生!以纯粹的经济利益为驱使而不重视技术收获终究是目光短浅的举动。


赞...这就是每个成年人都知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实践....[:a4:]
谁叫你中国国内技术不成熟呢,西方肯定要卡你脖子的,不过也是好事,逼着中国自力更生把自己的技术搞上去,不能样样都崇洋媚外.
;funk ;funk ;funk ;funk ;funk ;funk
原帖由 太行 于 2008-4-27 08:41 发表
哎...为什么我们干点事怎么这么难呢

这个……汗
没有自力更生作为前提,到头来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原帖由 yueying 于 2008-4-27 10:23 发表
楼上的,交出你头像里的那个MM吧:$

电影学院06表的,YY同志可以去蹲点:D :D
实践已证明,TG是没有前途的!
个人猜测,这个东西今年能上天就很不错了
大陸ARJ二00二年立項, 俄羅斯SuperJet又是0二年,去年首飛,並順利拿下適航証 ,今年投入世界市場,SuperJet自造程度從

設計`航電到渦扇與波音`法國`意大利平等合作,航空工業實力可見 :D
原帖由 PRSOV 于 2008-4-15 21:29 发表
我觉得“特别是进行全球采购时,如何保证每一个供应商按时、按量提供部件,有没有第二手准备、有没有备选方案,等等,都极其重要。”这句话才最重要,不愧是资深设计师的眼光!
  如果我们同时开始试验性的跟随性研 ...

说到点子上了。:handshake
原帖由 PRSOV 于 2008-4-15 21:29 发表
我觉得“特别是进行全球采购时,如何保证每一个供应商按时、按量提供部件,有没有第二手准备、有没有备选方案,等等,都极其重要。”这句话才最重要,不愧是资深设计师的眼光!
  如果我们同时开始试验性的跟随性研 ...


笔记
学习
:$
原帖由 xiaogexh 于 2008-4-27 11:02 发表

我同意这话,有国家养的企业干不出件好事来的。就像中国几大汽车制造厂沦为外国品牌的组装车间一样

莫非奇瑞是私企???莫非荣威不是上汽的??
原帖由 陆地天空海洋 于 2008-4-27 19:15 发表

莫非奇瑞是私企???莫非荣威不是上汽的??

;P ;P ;P
人家经常喷,难免有喷错的时候嘛?
原帖由 grrrm778899 于 2008-4-27 17:35 发表
大陸ARJ二00二年立項, 俄羅斯SuperJet又是0二年,去年首飛,並順利拿下適航証 ,今年投入世界市場,SuperJet自造程度從

設計`航電到渦扇與波音`法國`意大利平等合作,航空工業實力可見 :D




和老毛子比?土兲嫩着呢!几十年前人家就有全线的航空产品
arj21会成为一个教训的
无他,航空工业水平的真实反映。
原帖由 心火 于 2008-4-27 21:29 发表
arj21会成为一个教训的

还是祝福ARJ-21吧~~~~~~~~唉~~~~~~~~~~~:Q :Q :Q
窃国者诸侯:b
原帖由 陆地天空海洋 于 2008-4-27 21:35 发表

还是祝福ARJ-21吧~~~~~~~~唉~~~~~~~~~~~:Q :Q :Q

丫当年运10不好好弄,等他娘的梦醒了才发现自己给卖自己的请示上批了同意,然后还暗自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