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印度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35:04


    透视印度经济

  
   印度经济在摆脱了前几年的低速增长之后,2003财年有望达到7%的增长率,于是,有关印度的各种“利好”报道便扑面而来:“日益崛起的印度要成为世界强国”,“印度的经济将飞速增长”……以类似话语为标题的文章充斥着报刊杂志的各个角落,印度的身价骤然间持续上升。可是,理性之余,如果对印度经济做一次细致而又深入地剖析,我们看到,印度经济的内外增长机制中都还存在缺陷。

    软件业一直是印度的骄傲,成为世界软件大国也一直是印度人的梦想,可是,在庆幸印度软件业出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潜藏的危机。

    印度高科技人才外流的问题一直令人头疼。甚至有人危言,印度将沦为科技领域的“殖民地”,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关于印度经济的这组文章耐人琢磨,不妨一读。
  
                                                         ——主持人手记
   
印度能超越中国吗?
作者  刘小雪
  
    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召开了“印度峰会”,其议题就是印度经济能否并将如何在未来20年中保持8%的增长率。在回答会议组织者的问卷调查时,近400名与会者中只有4%的人认为这是可能的。时间仅过去了一年,现在如果翻开报章,会发现舆论对印度经济的信心突然大增,甚至有人认为,印度从此将走上高速增长的道路,并很快会超越中国。持这种观点的甚至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以管理学之父著称的Peter Drucker。

    中国经济以接近10%的速度连续增长了20年,可其间来自各方的质疑从未间断过,而印度经济只是在连续三年低增长之后才终于有望在2003年达到7%的增长,却得到了舆论如此的肯定,印度经济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两个主要特点
  
    经济增长波动明显,农业是引起波动的主要原因
    印度的经济改革比中国晚了十年。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印度当年爆发的国际支付危机,促使印度人开始了全面的经济自由化改革,但改革进程因为各利益团体之间的斗争而进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印度经济一度增长很快,1994年~1996年,印度GDP年增长率超过7%。但此后经济增长一直徘徊在5%左右。2002年由于遭受了14年来未遇的严重旱灾,农业下滑,进一步减缓了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导致全年经济增长率只达到4.4%。

    印度农业占整个GDP的22.9%,这一比例比中国高了八个百分点。虽然农业占GDP的比例低于工业(26%)和服务业(50.2%),但吸纳了印度60%的就业人口,是决定私人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印度农产品的出口也占到出口总值的15%左右。因此农业的表现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很大。2001年印度农业实现5.7%的增长,2002年农业出现下滑,下降幅度为3.2%,2003年印度农业又有所恢复,实现了4.5%的增长。大年小年交替而来一直是印度农业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其结果就是加剧了GDP增长的波动。
  
    制造业受瓶颈因素制约,潜力尚未发挥出来,服务业因此成为经济增长最大亮点
    20世纪90年代,印度工业平均增长率为6.1%,低于中国七个百分点。除了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因素制约外,印度国内储蓄率比中国低,而且吸引的外资比中国少也是影响其工业增长率的主要原因。过去五年中,印度国内投资率基本维持在21%上下,而中国则一直保持在38%左右。另外,印度的高额财政赤字也挤占了一部分国内私人投资。因此,在过去的十年中,工业占GDP的份额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从1991年的25.38%下降到1998年的22.01%,只是到了2002年才略有恢复,上升到26.2%。

    印度的服务业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对资本和基础设施的要求并不高,而且相对于工业而言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善意地忽视”,加之信息技术的推动,因此成了经济增长最大的亮点。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服务业平均增速达到7.9%,是三个产业中增长最快的,其中软件产业更是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长。印度的电影和音乐在全球市场上也越来越受欢迎,不仅在南亚、西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十分流行,而且也开始渗透到西方世界。2003年商品贸易和旅游业都实现了创纪录增长。现在,印度的服务业占GDP的份额已经超过50%。
  
开放程度制约了经济增长
  
    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印度1991年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印度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此前,印度一直实行封闭的、以进口替代为主的发展战略。可是,印度经济改革十年过去了,经济的开放程度依然低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东亚国家, 2001年,印度的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为24%,而中国是41%;印度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例为0.5%,而中国是4%。

    印度进口商品的加权关税率高达27%,属于世界第二高关税水平的国家。除了高关税外,印度还是世界上每年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对国内制造业的普遍保护,以及强调保护手工业者(或小型工业)的产业政策,使印度未能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建立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从而损失了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而处在政府保护以外的制造业部门,基础设施瓶颈的存在又严重降低了它们的出口竞争力。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出口增长10%就可以拉动1%的GDP增长率。2003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是34.6%,而印度在15%左右。

    虽然印度对外资开放的经济部门越来越多,但是每年进入的外资数量依然有限。存在的主要障碍一是低效的官僚体制,二是落后的基础设施。一家外国公司要想进驻印度分别需要中央政府繁杂的审批手续,耗时很长。印度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也越来越突出。2002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达550多亿美元,而印度只有40多亿美元。印度目前最需要的是巨额资金投入以改善它的基础设施条件。根据中国的经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依赖内部资金投入来完成这项任务是不现实的。
  
经济改革势在必行
  
    对经济结构和经济开放程度的分析都是为了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一个是内在的,而另一个是来自外部的力量。分析表明,印度的内外增长机制中都存在着缺陷。这首先表现在它的经济结构转型进展缓慢。1991年~2001年,印度农业产值占GDP的份额减少了五个百分点,而工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同期中国的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工业上升近五个百分点。印度虽然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也无法替代工业发展在经济中的作用。无论是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考虑,还是为了达到出口多样化的目标,都需要尽快提高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和它的国际竞争力。再从印度经济的开放程度上看,印度更是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甚至是它所希望的水平。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劳工政策都是阻碍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开放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印度能否在未来的5~10年中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将取决于它能否快速地、深入地推进经济改革,包括废除不合理的劳动法规、对把持着经济基础部门的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这些都是印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以劳工法为例,印度虽然是世界上拥有廉价劳动力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世界上劳工法最严格的发展中国家,劳工法的规定使企业解雇工人几乎不可能,即使是在印度设立的经济特区里,劳工法的束缚也依然存在,外商对此怨声载道。印度70%以上的正规就业都发生在国有经济部门,工会的政治影响力又十分巨大,劳工法的修改成了议会中的禁忌。而劳工法的修改又与印度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一个私人业主愿意原封不动地接受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冗员,或者向前雇员提供他所不能承受的高额补偿。目前印度国有企业占GDP的26%,比例虽不高,但由于控制着能源、电力、通讯以及交通等基础性行业,效率低下,构成了印度经济增长的瓶颈。

    有一种在西方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印度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有一个从民间共识到党派共识的过程。而中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行政命令上传下达的结果。因此,比较而言,印度的改革更具合理性、也更持久,虽然可能耗费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像计算机程序一样从一开始就有一整套严格的命令。不过,即使这种观点都正确,可印度还有耐心继续等下去吗?最近,印度私有化部长阿伦·绍里耶就警告说,如果印度不迅速实施改革,15年后,中国经济可能达到印度经济的六倍。与中国不断拉开的经济差距,一直以来都是印度最不甘心、也是最担心的事情。因此,印度的改革势在必行,经济持续增长也是大势所趋。至于它最终能否超越中国,则不完全取决于它自身,还要看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能否做好自己的功课。
  
软件大国的梦想
作者  刘小雪
   
    即使印度人自己对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也评价不一。一家国际信息技术研究机构Gartner印度分公司的一位副总裁认为,印度的软件产业已经在世界上稳居主导地位,就如同中国在世界玩具产业中的地位一样。而信息技术系统公司 (Infosys)的董事长则认为,印度的软件产业还正处于蹒跚学步阶段,离真正实现世界软件大国的梦想还早得很。尽管大部分印度人更乐于接受前一种说法,但后一种说法可能要更接近于事实。在世界软件产业的总收入中,印度只占2%,即使在它所擅长的客户化服务领域,占世界的份额也还不到20%。而且就这部分服务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玩具业并无多少差别,都是技术含量低、资金投入少、劳动力成本决定竞争成败的“无根”产业。但在过去的两年中,印度的软件服务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既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可喜的变化
  
    软件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业成为新亮点 印度软件产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直保持着50%以上的增长率,是世界上惟一实现如此高增长速度的国家。进入2000年以后,印度软件产业的增速有所下降,2001~2002财年较上年的增幅为28%,2002~2003财年为26%,今年的财年(2003.4~2004.3)尚未结束,国家软件及服务企业协会(NASSCOM)估计增幅是在28%左右。即使如此,这个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依然位于前列,而且这种成绩是在主要出口市场美国经济出现萧条、IT支出减少的情况下取得的,因而显得尤为可观。其中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业(ITeS)、包括业务流程外包(BPO)增长迅速,2001~2002年度的增长率是59%,2002~2003年度增长率是54%。最初,美国企业是为了应对萧条,不得已大幅缩减成本,才将一部分业务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印度。但2003年,当美国经济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以后,流入印度的业务外包合同依然不见减少,印度企业通过提供IT技术支持和商务管理支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的“后台办公室”(back-office)。现在美国人已经开始担心未来是否国内所有“白领岗位”都会转移到印度。

    软件企业不断拓展专业领域,从提供单一技术支持向“一站式”服务转型 印度以往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附加值低的编程、测试和运行维护阶段,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低技术服务。而前端的客户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一般由用户自己或者更高一级的咨询公司来完成,因为其技术含量高,创造的价值也高。但是,顾客更倾向于单一的供应商,不仅仅因为沟通方便,而且一旦发生问题,也可以立刻知道该向哪里寻求帮助。借助“千年虫”的解决方案,印度软件产业涉足的领域增加了,包括银行、保险到制造、零售、电信、教育等,并因此在国外市场上树立了品牌形象,从而使寻求印度IT技术支持的客户越来越多。一些具有实力的印度企业就开始通过提供更具专业性的服务和出口套装软件,实现向高端市场的转移。

    跨国公司纷纷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技术的溢出效应以及对研发重视的示范作用将有助于提升印度企业的技术水平 根据NASSCOM的统计,自2001年以来,共有230个跨国公司选择在班加罗尔开展它们的研发工作,计划投入资金将超过15亿美元。芯片巨人英特尔在印度建立了它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发基地,这里不仅设计最先进的芯片,也同时为企业开发最先进的管理软件。这些跨国巨头在印度设立研发机构,一方面,有助于加深世界对印度科技实力的印象,这将方便印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从硅谷的发展历史来看,企业间技术的溢出效应很明显,即使再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无法阻止最先进的技术通过非正规渠道在企业间传播。在这些国际企业研发中心工作的印度工程师,将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终将在他们自己的创业过程中发挥作用。
  
潜藏的危机
  
    然而,在一片喜人的形势下,也潜藏着危机。印度软件业3/4的产值由出口创造,任何影响出口的负面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印度软件业的增长。负面因素可简单分为两类,一是货币因素,二是政策因素。

    货币因素包括卢比升值和以货币衡量的工资成本的上升。印度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在过去的几年中,印度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已经接近千亿美元,这使卢比的升值压力加大。2002~2003年度,卢比升值5%,NASSCOM认为卢比升值是当年软件产业未能达到30%预定增长目标的主要原因。2003年卢比升值的势头依然不减,印度软件产业的增长率因此可能减少2~3个百分点。

    印度软件产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同样也面临持续上涨的压力。尽管印度人宁愿相信印度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在于过硬的技术能力和优质的服务,而不是它的廉价劳动力,但如果不是因为劳动力价格比美国便宜近一半以上,那么美国企业也不会舍近求远将业务转移至此。实际上,是技术水平与劳动力价格共同决定了业务外包的发生。随着菲律宾、中国、俄罗斯软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若它们的工资率依然保持低于印度的水平,那么业务很可能就会流向这些国家。

    政策因素并不是指印度自己的产业政策,而是指出口市场国家可能影响到印度软件产业出口的政策。首先是签证政策。印度软件产业出口的56%是在客户所在地完成的,因此印度一直以来都是获得美国工作签证(HIB)最多的国家。但9.11之后,出于安全考虑,作为印度主要出口市场的美国和欧洲对入境人员的审查越来越严格,这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现在签证政策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手中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以减少可能进入的印度IT技术人员的人数,以防他们威胁到本国人员的就业。美国已经计划将以前IT技术人才短缺时制订的H1B签证的上限从195000降低到65000,这比NASSCOM认为合理的名额少了近一半。除美国以外,包括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也出于对失业率上升的担忧,对印度的IT人才也从过去的笑脸相迎到现在以签证不合法为由进行驱逐,前后的反差实在很大。还有,就是更为直接的政策干预。据一家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的15年中,美国将有330万服务岗位转移到海外,而印度将是最大的目的地。虽然目前美国经济已经出现复苏的征兆,但就业形势依然不见好转,恰逢今年又是美国的大选年,政客为了迎合选民竭尽所能。先后已有四个州提出议案要禁止政府将业务外包给印度等国。而参议院1月底刚通过一项联邦法案,禁止已获得政府合同的美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再将合同转包他国。

    尽管存在这些不利因素,但还不至于立刻就使印度软件产业的前景变得暗淡。一是美国政府对那些富可敌国的企业巨头究竟有多大影响力很值得怀疑,这些已经从业务外包中尝到甜头的企业很难轻易回头的。二是能够完全取代印度的竞争对手尚未出现。中国、俄罗斯、菲律宾一直被印度软件产业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但与印度相比,它们的软件业发展得晚,从技术到管理水平都落后于印度,而且对于软件服务业来说,在长期合作基础上与客户建立的信任关系对拓展业务尤为重要,这也正是作为行业先行者的印度所具备的难以撼动的优势。但从长期来看,印度软件企业也应该未雨绸缪。一方面通过扩大软件人才的培养延迟成本上升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来抵消工资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才是决定印度软件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喂牛”的是印度人,“挤奶”的是外国人?
作者  杨金英 唐锐
  
    人才外流(Brain Drain),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印度是发展中大国,同样也是一个人才外流的大国。印度的人才外流问题之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才外流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
  
    印度大规模的人才外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印度经济、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印度的人才外流现象有增无减。早在1971年,印度科学和工业委员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印度有三万名工程师、医生和科学家滞留国外,其中工程师占了一半。在这三万人中,拥有博士学位的5000人,获得过各类专业研究生证书者1.2万人。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印度外流的科技人才达到30余万人。而到了2000年,这一数字上升为54万。截至目前,印度外流的科技人才总数已近60万,其中包括正式移民海外的4000名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学者。印度最著名的理工大学、由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全国陆续建立的六所“印度理工学院”,其学生毕业后80%流入美国。

    IT业是近年来印度发展最快、也是最令人瞩目的产业,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印度IT人才外流问题尤为严重。仅1996年~1998年间,印度每年毕业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中,有近80%到发达国家谋职或留学。印度每年仅流入美国的IT人才就达25万名以上,占美国从事IT产业人才的1/3。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美国硅谷的工作人员中,大约38%的人来自印度,而他们中间有不少已成为这些高科技企业的领导人。据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安娜·萨克斯尼安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印度人领导着美国硅谷的2000个企业中的40%,而这些印度人中的一半来自印度理工学院。因此,美国比较教育学家罗伯特·阿诺夫把印度称为“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
  
科技领域的“殖民地”?
  
    2003年联合国在关于人才发展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凭借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吸引大量包括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才,由此给印度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0亿美元。印度IT业的骄人业绩为世人瞩目,但IT人才的大量外流也对印度IT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前不久,印度全国软件及服务公司协会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今后两年印度IT业的发展需要14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到2008年将需要220万名软件技术人员和160万名硬件技术人员,但按照目前的人才流失速度,今后十年内,印度IT业的人才缺口将达到100万。印度人在谈到人才外流问题时曾有一个比喻:“牛的嘴巴在印度,乳房在外国;喂养它的是印度人,而挤牛奶的却是外国人。”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才外流给印度带来的损失。印度前钢铁与矿产联合部长K.C.潘特在谈到包括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现象时曾指出:“人才外流的实质是一个国家花费大量钱财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头来把他们的教育收获奉送给别的国家”,“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得不到它本来该有的这种回报,而且是一个实际上担负不起这笔经费开支的国家,在帮助那些付得起更多教育经费的国家办教育。这真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违背常理的问题”。印度有的学者在谈到人才外流问题时甚至将其上升到使印度成为新的“殖民地”的高度。他们说,当年印度在沦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时是对外出口棉花,现在则是输出工程师。在全球汹涌的IT浪潮面前,印度将面临着又一次沦为科技领域“殖民地”的危险。这种说法固然有些危言耸听,但也说明人才外流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然而,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物往往有两个方面,所谓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人才外流给印度带来的不全是损失,应该说,印度这些年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IT业的飞速发展与海外印度人将资金投向国内和通过各种渠道对祖国进行帮助不无关系。流向国外的印度人在事业获得成功后,纷纷携带资金、技术、合同等回归故里寻求发展,或者是充当“纽带和桥梁”,以“哑铃”模式带动祖国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投资高潮中,海外印度人对祖国的直接投资接近六亿美元,占同期外商在印度直接投资总额的30%。斯坦福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称,目前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印度人达30多万,去年他们的总收入达到600亿美元。他说,这些印度人大多把赚来的钱用于投资印度,投资的速度为平均每人每年20万美元。除了将个人资金带回祖国进行投资外,海外印度人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公司里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印度人,还能借助其影响、利用各种关系,说服他们所任职的公司在印度投资,将更多的资金引入印度本土。海外印度人给祖国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先进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全新的理念,甚至还有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各种商业关系。印度IT业的成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在2000年,印度仅软件出口一项就超过了63亿美元。

    所以,针对联合国在2003年报告中称“印度每年因人才外流损失20亿美元”的观点,印度人力资源部长乔希博士在联邦议会回答议员们的质询时认为,政府不认可联合国人才发展报告所提出的观点,因为在印度政府看来,当印度人才从欧美归来时,他们不仅带回了资金,也为印度提高了知名度,更带回了创新精神!正如当年被称为“计算机总理”的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所说:“即使一个印度科学家、工程师或者医生在50岁或者60岁回国,我们也并没有失去他们。我们把这种人才外流看成是正在积攒利息、等待印度提取的‘智慧银行’。”  

    现在,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条件的不断改善,原先流出国外的人才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悄然回来。“印度人才开始回流”已经多次成为印度甚至美国主流媒体谈论的一个话题。那些过去争相到美国去寻求发展的印度人才,现在已越来越多地开始回国创业。也许,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最能说明问题:“‘美国梦’醒了,而‘印度梦’——在自己的国家淘金和施展才能的梦——却刚刚开始。”

    透视印度经济

  
   印度经济在摆脱了前几年的低速增长之后,2003财年有望达到7%的增长率,于是,有关印度的各种“利好”报道便扑面而来:“日益崛起的印度要成为世界强国”,“印度的经济将飞速增长”……以类似话语为标题的文章充斥着报刊杂志的各个角落,印度的身价骤然间持续上升。可是,理性之余,如果对印度经济做一次细致而又深入地剖析,我们看到,印度经济的内外增长机制中都还存在缺陷。

    软件业一直是印度的骄傲,成为世界软件大国也一直是印度人的梦想,可是,在庆幸印度软件业出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潜藏的危机。

    印度高科技人才外流的问题一直令人头疼。甚至有人危言,印度将沦为科技领域的“殖民地”,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关于印度经济的这组文章耐人琢磨,不妨一读。
  
                                                         ——主持人手记
   
印度能超越中国吗?
作者  刘小雪
  
    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召开了“印度峰会”,其议题就是印度经济能否并将如何在未来20年中保持8%的增长率。在回答会议组织者的问卷调查时,近400名与会者中只有4%的人认为这是可能的。时间仅过去了一年,现在如果翻开报章,会发现舆论对印度经济的信心突然大增,甚至有人认为,印度从此将走上高速增长的道路,并很快会超越中国。持这种观点的甚至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以管理学之父著称的Peter Drucker。

    中国经济以接近10%的速度连续增长了20年,可其间来自各方的质疑从未间断过,而印度经济只是在连续三年低增长之后才终于有望在2003年达到7%的增长,却得到了舆论如此的肯定,印度经济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两个主要特点
  
    经济增长波动明显,农业是引起波动的主要原因
    印度的经济改革比中国晚了十年。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印度当年爆发的国际支付危机,促使印度人开始了全面的经济自由化改革,但改革进程因为各利益团体之间的斗争而进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印度经济一度增长很快,1994年~1996年,印度GDP年增长率超过7%。但此后经济增长一直徘徊在5%左右。2002年由于遭受了14年来未遇的严重旱灾,农业下滑,进一步减缓了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导致全年经济增长率只达到4.4%。

    印度农业占整个GDP的22.9%,这一比例比中国高了八个百分点。虽然农业占GDP的比例低于工业(26%)和服务业(50.2%),但吸纳了印度60%的就业人口,是决定私人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印度农产品的出口也占到出口总值的15%左右。因此农业的表现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很大。2001年印度农业实现5.7%的增长,2002年农业出现下滑,下降幅度为3.2%,2003年印度农业又有所恢复,实现了4.5%的增长。大年小年交替而来一直是印度农业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其结果就是加剧了GDP增长的波动。
  
    制造业受瓶颈因素制约,潜力尚未发挥出来,服务业因此成为经济增长最大亮点
    20世纪90年代,印度工业平均增长率为6.1%,低于中国七个百分点。除了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因素制约外,印度国内储蓄率比中国低,而且吸引的外资比中国少也是影响其工业增长率的主要原因。过去五年中,印度国内投资率基本维持在21%上下,而中国则一直保持在38%左右。另外,印度的高额财政赤字也挤占了一部分国内私人投资。因此,在过去的十年中,工业占GDP的份额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从1991年的25.38%下降到1998年的22.01%,只是到了2002年才略有恢复,上升到26.2%。

    印度的服务业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对资本和基础设施的要求并不高,而且相对于工业而言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善意地忽视”,加之信息技术的推动,因此成了经济增长最大的亮点。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服务业平均增速达到7.9%,是三个产业中增长最快的,其中软件产业更是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长。印度的电影和音乐在全球市场上也越来越受欢迎,不仅在南亚、西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十分流行,而且也开始渗透到西方世界。2003年商品贸易和旅游业都实现了创纪录增长。现在,印度的服务业占GDP的份额已经超过50%。
  
开放程度制约了经济增长
  
    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印度1991年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印度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此前,印度一直实行封闭的、以进口替代为主的发展战略。可是,印度经济改革十年过去了,经济的开放程度依然低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东亚国家, 2001年,印度的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为24%,而中国是41%;印度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例为0.5%,而中国是4%。

    印度进口商品的加权关税率高达27%,属于世界第二高关税水平的国家。除了高关税外,印度还是世界上每年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对国内制造业的普遍保护,以及强调保护手工业者(或小型工业)的产业政策,使印度未能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建立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从而损失了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而处在政府保护以外的制造业部门,基础设施瓶颈的存在又严重降低了它们的出口竞争力。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出口增长10%就可以拉动1%的GDP增长率。2003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是34.6%,而印度在15%左右。

    虽然印度对外资开放的经济部门越来越多,但是每年进入的外资数量依然有限。存在的主要障碍一是低效的官僚体制,二是落后的基础设施。一家外国公司要想进驻印度分别需要中央政府繁杂的审批手续,耗时很长。印度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也越来越突出。2002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达550多亿美元,而印度只有40多亿美元。印度目前最需要的是巨额资金投入以改善它的基础设施条件。根据中国的经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依赖内部资金投入来完成这项任务是不现实的。
  
经济改革势在必行
  
    对经济结构和经济开放程度的分析都是为了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一个是内在的,而另一个是来自外部的力量。分析表明,印度的内外增长机制中都存在着缺陷。这首先表现在它的经济结构转型进展缓慢。1991年~2001年,印度农业产值占GDP的份额减少了五个百分点,而工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同期中国的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工业上升近五个百分点。印度虽然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也无法替代工业发展在经济中的作用。无论是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考虑,还是为了达到出口多样化的目标,都需要尽快提高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和它的国际竞争力。再从印度经济的开放程度上看,印度更是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甚至是它所希望的水平。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劳工政策都是阻碍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开放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印度能否在未来的5~10年中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将取决于它能否快速地、深入地推进经济改革,包括废除不合理的劳动法规、对把持着经济基础部门的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这些都是印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以劳工法为例,印度虽然是世界上拥有廉价劳动力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世界上劳工法最严格的发展中国家,劳工法的规定使企业解雇工人几乎不可能,即使是在印度设立的经济特区里,劳工法的束缚也依然存在,外商对此怨声载道。印度70%以上的正规就业都发生在国有经济部门,工会的政治影响力又十分巨大,劳工法的修改成了议会中的禁忌。而劳工法的修改又与印度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一个私人业主愿意原封不动地接受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冗员,或者向前雇员提供他所不能承受的高额补偿。目前印度国有企业占GDP的26%,比例虽不高,但由于控制着能源、电力、通讯以及交通等基础性行业,效率低下,构成了印度经济增长的瓶颈。

    有一种在西方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印度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有一个从民间共识到党派共识的过程。而中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行政命令上传下达的结果。因此,比较而言,印度的改革更具合理性、也更持久,虽然可能耗费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像计算机程序一样从一开始就有一整套严格的命令。不过,即使这种观点都正确,可印度还有耐心继续等下去吗?最近,印度私有化部长阿伦·绍里耶就警告说,如果印度不迅速实施改革,15年后,中国经济可能达到印度经济的六倍。与中国不断拉开的经济差距,一直以来都是印度最不甘心、也是最担心的事情。因此,印度的改革势在必行,经济持续增长也是大势所趋。至于它最终能否超越中国,则不完全取决于它自身,还要看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能否做好自己的功课。
  
软件大国的梦想
作者  刘小雪
   
    即使印度人自己对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也评价不一。一家国际信息技术研究机构Gartner印度分公司的一位副总裁认为,印度的软件产业已经在世界上稳居主导地位,就如同中国在世界玩具产业中的地位一样。而信息技术系统公司 (Infosys)的董事长则认为,印度的软件产业还正处于蹒跚学步阶段,离真正实现世界软件大国的梦想还早得很。尽管大部分印度人更乐于接受前一种说法,但后一种说法可能要更接近于事实。在世界软件产业的总收入中,印度只占2%,即使在它所擅长的客户化服务领域,占世界的份额也还不到20%。而且就这部分服务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玩具业并无多少差别,都是技术含量低、资金投入少、劳动力成本决定竞争成败的“无根”产业。但在过去的两年中,印度的软件服务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既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可喜的变化
  
    软件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业成为新亮点 印度软件产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直保持着50%以上的增长率,是世界上惟一实现如此高增长速度的国家。进入2000年以后,印度软件产业的增速有所下降,2001~2002财年较上年的增幅为28%,2002~2003财年为26%,今年的财年(2003.4~2004.3)尚未结束,国家软件及服务企业协会(NASSCOM)估计增幅是在28%左右。即使如此,这个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依然位于前列,而且这种成绩是在主要出口市场美国经济出现萧条、IT支出减少的情况下取得的,因而显得尤为可观。其中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业(ITeS)、包括业务流程外包(BPO)增长迅速,2001~2002年度的增长率是59%,2002~2003年度增长率是54%。最初,美国企业是为了应对萧条,不得已大幅缩减成本,才将一部分业务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印度。但2003年,当美国经济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以后,流入印度的业务外包合同依然不见减少,印度企业通过提供IT技术支持和商务管理支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的“后台办公室”(back-office)。现在美国人已经开始担心未来是否国内所有“白领岗位”都会转移到印度。

    软件企业不断拓展专业领域,从提供单一技术支持向“一站式”服务转型 印度以往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附加值低的编程、测试和运行维护阶段,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低技术服务。而前端的客户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一般由用户自己或者更高一级的咨询公司来完成,因为其技术含量高,创造的价值也高。但是,顾客更倾向于单一的供应商,不仅仅因为沟通方便,而且一旦发生问题,也可以立刻知道该向哪里寻求帮助。借助“千年虫”的解决方案,印度软件产业涉足的领域增加了,包括银行、保险到制造、零售、电信、教育等,并因此在国外市场上树立了品牌形象,从而使寻求印度IT技术支持的客户越来越多。一些具有实力的印度企业就开始通过提供更具专业性的服务和出口套装软件,实现向高端市场的转移。

    跨国公司纷纷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技术的溢出效应以及对研发重视的示范作用将有助于提升印度企业的技术水平 根据NASSCOM的统计,自2001年以来,共有230个跨国公司选择在班加罗尔开展它们的研发工作,计划投入资金将超过15亿美元。芯片巨人英特尔在印度建立了它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发基地,这里不仅设计最先进的芯片,也同时为企业开发最先进的管理软件。这些跨国巨头在印度设立研发机构,一方面,有助于加深世界对印度科技实力的印象,这将方便印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从硅谷的发展历史来看,企业间技术的溢出效应很明显,即使再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无法阻止最先进的技术通过非正规渠道在企业间传播。在这些国际企业研发中心工作的印度工程师,将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终将在他们自己的创业过程中发挥作用。
  
潜藏的危机
  
    然而,在一片喜人的形势下,也潜藏着危机。印度软件业3/4的产值由出口创造,任何影响出口的负面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印度软件业的增长。负面因素可简单分为两类,一是货币因素,二是政策因素。

    货币因素包括卢比升值和以货币衡量的工资成本的上升。印度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在过去的几年中,印度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已经接近千亿美元,这使卢比的升值压力加大。2002~2003年度,卢比升值5%,NASSCOM认为卢比升值是当年软件产业未能达到30%预定增长目标的主要原因。2003年卢比升值的势头依然不减,印度软件产业的增长率因此可能减少2~3个百分点。

    印度软件产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同样也面临持续上涨的压力。尽管印度人宁愿相信印度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在于过硬的技术能力和优质的服务,而不是它的廉价劳动力,但如果不是因为劳动力价格比美国便宜近一半以上,那么美国企业也不会舍近求远将业务转移至此。实际上,是技术水平与劳动力价格共同决定了业务外包的发生。随着菲律宾、中国、俄罗斯软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若它们的工资率依然保持低于印度的水平,那么业务很可能就会流向这些国家。

    政策因素并不是指印度自己的产业政策,而是指出口市场国家可能影响到印度软件产业出口的政策。首先是签证政策。印度软件产业出口的56%是在客户所在地完成的,因此印度一直以来都是获得美国工作签证(HIB)最多的国家。但9.11之后,出于安全考虑,作为印度主要出口市场的美国和欧洲对入境人员的审查越来越严格,这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现在签证政策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手中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以减少可能进入的印度IT技术人员的人数,以防他们威胁到本国人员的就业。美国已经计划将以前IT技术人才短缺时制订的H1B签证的上限从195000降低到65000,这比NASSCOM认为合理的名额少了近一半。除美国以外,包括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也出于对失业率上升的担忧,对印度的IT人才也从过去的笑脸相迎到现在以签证不合法为由进行驱逐,前后的反差实在很大。还有,就是更为直接的政策干预。据一家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的15年中,美国将有330万服务岗位转移到海外,而印度将是最大的目的地。虽然目前美国经济已经出现复苏的征兆,但就业形势依然不见好转,恰逢今年又是美国的大选年,政客为了迎合选民竭尽所能。先后已有四个州提出议案要禁止政府将业务外包给印度等国。而参议院1月底刚通过一项联邦法案,禁止已获得政府合同的美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再将合同转包他国。

    尽管存在这些不利因素,但还不至于立刻就使印度软件产业的前景变得暗淡。一是美国政府对那些富可敌国的企业巨头究竟有多大影响力很值得怀疑,这些已经从业务外包中尝到甜头的企业很难轻易回头的。二是能够完全取代印度的竞争对手尚未出现。中国、俄罗斯、菲律宾一直被印度软件产业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但与印度相比,它们的软件业发展得晚,从技术到管理水平都落后于印度,而且对于软件服务业来说,在长期合作基础上与客户建立的信任关系对拓展业务尤为重要,这也正是作为行业先行者的印度所具备的难以撼动的优势。但从长期来看,印度软件企业也应该未雨绸缪。一方面通过扩大软件人才的培养延迟成本上升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来抵消工资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才是决定印度软件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喂牛”的是印度人,“挤奶”的是外国人?
作者  杨金英 唐锐
  
    人才外流(Brain Drain),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印度是发展中大国,同样也是一个人才外流的大国。印度的人才外流问题之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才外流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
  
    印度大规模的人才外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印度经济、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印度的人才外流现象有增无减。早在1971年,印度科学和工业委员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印度有三万名工程师、医生和科学家滞留国外,其中工程师占了一半。在这三万人中,拥有博士学位的5000人,获得过各类专业研究生证书者1.2万人。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印度外流的科技人才达到30余万人。而到了2000年,这一数字上升为54万。截至目前,印度外流的科技人才总数已近60万,其中包括正式移民海外的4000名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学者。印度最著名的理工大学、由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全国陆续建立的六所“印度理工学院”,其学生毕业后80%流入美国。

    IT业是近年来印度发展最快、也是最令人瞩目的产业,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印度IT人才外流问题尤为严重。仅1996年~1998年间,印度每年毕业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中,有近80%到发达国家谋职或留学。印度每年仅流入美国的IT人才就达25万名以上,占美国从事IT产业人才的1/3。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美国硅谷的工作人员中,大约38%的人来自印度,而他们中间有不少已成为这些高科技企业的领导人。据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安娜·萨克斯尼安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印度人领导着美国硅谷的2000个企业中的40%,而这些印度人中的一半来自印度理工学院。因此,美国比较教育学家罗伯特·阿诺夫把印度称为“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
  
科技领域的“殖民地”?
  
    2003年联合国在关于人才发展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凭借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吸引大量包括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才,由此给印度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0亿美元。印度IT业的骄人业绩为世人瞩目,但IT人才的大量外流也对印度IT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前不久,印度全国软件及服务公司协会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今后两年印度IT业的发展需要14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到2008年将需要220万名软件技术人员和160万名硬件技术人员,但按照目前的人才流失速度,今后十年内,印度IT业的人才缺口将达到100万。印度人在谈到人才外流问题时曾有一个比喻:“牛的嘴巴在印度,乳房在外国;喂养它的是印度人,而挤牛奶的却是外国人。”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才外流给印度带来的损失。印度前钢铁与矿产联合部长K.C.潘特在谈到包括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现象时曾指出:“人才外流的实质是一个国家花费大量钱财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头来把他们的教育收获奉送给别的国家”,“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得不到它本来该有的这种回报,而且是一个实际上担负不起这笔经费开支的国家,在帮助那些付得起更多教育经费的国家办教育。这真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违背常理的问题”。印度有的学者在谈到人才外流问题时甚至将其上升到使印度成为新的“殖民地”的高度。他们说,当年印度在沦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时是对外出口棉花,现在则是输出工程师。在全球汹涌的IT浪潮面前,印度将面临着又一次沦为科技领域“殖民地”的危险。这种说法固然有些危言耸听,但也说明人才外流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然而,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物往往有两个方面,所谓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人才外流给印度带来的不全是损失,应该说,印度这些年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IT业的飞速发展与海外印度人将资金投向国内和通过各种渠道对祖国进行帮助不无关系。流向国外的印度人在事业获得成功后,纷纷携带资金、技术、合同等回归故里寻求发展,或者是充当“纽带和桥梁”,以“哑铃”模式带动祖国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投资高潮中,海外印度人对祖国的直接投资接近六亿美元,占同期外商在印度直接投资总额的30%。斯坦福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称,目前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印度人达30多万,去年他们的总收入达到600亿美元。他说,这些印度人大多把赚来的钱用于投资印度,投资的速度为平均每人每年20万美元。除了将个人资金带回祖国进行投资外,海外印度人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公司里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印度人,还能借助其影响、利用各种关系,说服他们所任职的公司在印度投资,将更多的资金引入印度本土。海外印度人给祖国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先进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全新的理念,甚至还有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各种商业关系。印度IT业的成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在2000年,印度仅软件出口一项就超过了63亿美元。

    所以,针对联合国在2003年报告中称“印度每年因人才外流损失20亿美元”的观点,印度人力资源部长乔希博士在联邦议会回答议员们的质询时认为,政府不认可联合国人才发展报告所提出的观点,因为在印度政府看来,当印度人才从欧美归来时,他们不仅带回了资金,也为印度提高了知名度,更带回了创新精神!正如当年被称为“计算机总理”的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所说:“即使一个印度科学家、工程师或者医生在50岁或者60岁回国,我们也并没有失去他们。我们把这种人才外流看成是正在积攒利息、等待印度提取的‘智慧银行’。”  

    现在,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条件的不断改善,原先流出国外的人才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悄然回来。“印度人才开始回流”已经多次成为印度甚至美国主流媒体谈论的一个话题。那些过去争相到美国去寻求发展的印度人才,现在已越来越多地开始回国创业。也许,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最能说明问题:“‘美国梦’醒了,而‘印度梦’——在自己的国家淘金和施展才能的梦——却刚刚开始。”
不错,顶一下!!
我们的生产性投资太大了,效率太低,世界上其他达到过我们这个进击水平时,今奔建设投资为25%左右,我们是45%,如果失去外来资金,和内部政府投资我们的经济增长很难保证……
不错
数据说明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赞扬的话也不少,但是要看清楚,不昏头。
以下是引用deipr在2004-3-23 22:19:00的发言:
我们的生产性投资太大了,效率太低,世界上其他达到过我们这个进击水平时,今奔建设投资为25%左右,我们是45%,如果失去外来资金,和内部政府投资我们的经济增长很难保证……


支持,效率低的问题再不得到改进,发展的步伐一定会受严重阻碍。
中国经济过于依赖投资, 而相应的技术水平和效率都很低,更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所看到的增长大多是由于 低成本的重复性建设 所拉动的GDP(这才是最不实用得数字)
这种经济缺乏后劲,再生产成本增高的时候,就会陷于停滞!
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体制改革和效率上下大工夫,加强技术开发和储备,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优化资源的配置,停止一切低水平重复建设,整顿市场秩序,整合国有企业。
最终要的是管理好现在的金融市场
7楼说的是!但是如合作呢!我们那些当官的知不知道!
他妈的想死呀敢对我的总理吹胡子瞪眼
看来头发长,不一定见识短!
顶!
好 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