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2:58:22
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
冯天瑜  

--------------------------------------------------------------------------------

   
        一 幕末日本对太平天国的关注
    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并使1840年以降西方殖民主义者与清廷的关系发生复杂的格局变化,而且其影响也涉及正处在开国之际的日本。江户幕府密切关注的西邻中国发生的大事变,继鸦片战争之后,便是太平天国与清朝间的战争(简称“太平战事”),这与日本自身的国情大有干系。
    幕末日本阶级矛盾尖锐化,文化至天保年间(1804—1843)爆发“百性一揆”(百姓揭竿而起)达320余次,1837 年由阳明学者大盐平八郎(1793—1837年)领导的大阪贫民起义规模最巨,造成强烈社会震撼。(注:1590—1867年间,日本共发生农民暴动2809次,平均每年10.1次,而1861—1867年间,平均每年27.8次,见青木虹二:《百姓一揆的年次研究》,新生社,1960年版,第13—18页。)距此不过十余年,从清国传来太平天国起事消息,日本民间流传,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大盐平八郎养子格之助转世,可见日本人是把日中两国先后发生的民众暴动互相比拟的。
    幕末负责财政及海防、外交事务的臣僚川路圣谟(1801—1868)在所著《游艺园随笔》中认为,大盐平八郎起事兵败,与养子格之助一同“焚身自杀”的说法并不可靠,因现场所见估计是大盐父子的尸体,“面部等已烧毁,疑事也”。有关大盐平八郎的终局,日本民间传说纷纭,有渡边华山的大盐登上美国船之说。有大盐乘船去竹岛(日本和朝鲜海域交界处的岛屿,朝鲜称“独岛”),渡海赴朝鲜之说。有秋筱昭足碑文载大盐“避迹欧罗巴”之说。更广泛流传的故事则是,大盐并未去欧洲,而停留在中国内地,一说称大盐在长崎与中国人周云山(后名冯云山)相遇,并和他同渡清国;另一说,洪秀全、冯云山遇“东海伟人”,得其指教,而这“东海伟人”正是大盐平八郎;另外,更有大盐的养子格之助演化为洪秀全的故事。凡此种种,当然是无根之谈,却反映了日本民众对大盐平八郎的怀念,由怀念进而将大盐平八郎起事与太平天国联系在一起,使大盐故事得有续篇。这种英雄死而不亡,变身为新英雄的民间传说,在日本不乏其例,如相传源平之争时勇猛善战的武将源义经(1159—1189)战死后,变身为蒙古天骄成吉思汗(1162—1227),征服中亚和东亚;而大盐平八郎经由义子格之助变身为洪秀全,是变身故事的又一例子。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学者增田涉(1903—1977)分析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民众心态说:
    这种对不幸英雄人物的同情与爱惜也使大盐平八郎在大陆上再生,成为席卷中国大陆十五六省的英雄,使其养子格之助登上“天王”之位,组织成英雄变身谈。(注:增田涉《西学东渐与中日文化交流》,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既然日本人如此重视太平天国,并将其与日本十多年前发生的民众暴动交织在一起,江户幕府当然要格外留意这场发生在近邻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有关太平天国起事的消息,较早是1852年(清咸丰二年,日本嘉永五年)冬,由“唐风传书”,经长崎奉行呈递到江户幕府的。这一“唐风传书”由两艘唐船的船主(分别为江星畲和杨少棠)提供,其关于太平天国起事的叙述,多影响模糊之词,如称“广西贼匪其首姓朱,余党凌十八等烧香聚众”,内有“谋臣洪大全”、“伪臣洪秀全”等。而所述进军路线为广西—湖南—湖北,则符合实际。这份“唐风传书”又说,“于十一月间唐船开驾之时闻得,湖北紧要地方名汉口,亦径失守,不知的确,然而果然汉口失所,更易蔓延别处”,这一消息也是真实的。(注:《海防续汇议》卷7所收《清国骚乱话》。)总之, 驶抵长崎的中国船只,带来了太平天国起事消息,其间虽然有不确的误传,却毕竟报道了这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基本动向。
    另一“风传书”则把太平天国的首领说成是广西省浔州府高(桂)平县木炭商人朱天德,据称,朱为明朝后裔,起事后以“天德”为年号。(注:《续太平年表》嘉永六年条。)类似的说法不断从中国传至日本,一时之间,江户幕府和日本民间都以为,太平天国是一次由“明之皇孙”发动的复明运动,首领为朱姓,主将为洪姓。1853年(嘉永六年)从朝鲜传来北京将要陷落的消息,(注:《幕末外国关系文书》三,引《高丽环杂记》。)这可能与当时太平军北伐,林凤祥(1825—1855)、李开芳(1826—1855)部攻入直隶有关。同年的“和兰风说书”与“别段风说书”载有太平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北京即将陷落的消息、清朝向朝鲜请求救兵的消息。1854年7 月(嘉永六年六月)编写的《清国骚乱话》则指出北京陷落、咸丰皇帝逃往朝鲜纯系讹言,南京被夺是事实,清朝与太平天国之间的胜败未定。这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报道和推断。1853年2月(安政元年一月), 时任露使应接挂的川路圣谟访问露舰(俄国军舰)“巴鲁拉达号”,询问北京是否被夺,清帝是否逃亡鞑靼?显然是企图澄清此类传说。
    1853年3月(嘉永六年二月)日本“荣力丸”船员文太因海难, 飘流至上海乍浦一带,逗留一年半,1854年8 月(安政元年七月)方返回日本,文太耳闻目睹了太平天国真实情状,学正堀熙明据其谈话,编述《荣力丸漂流记谈》二卷,其中纠正了“朱天德为首”的误说,但仍认为太平天国的目标是反清复明,并对清朝的腐败和割地赔款多有批评,又赞扬太平军纪律严明,不施暴政,受到民众欢迎。
    概言之,嘉永—安政间传入日本的关于太平天国的消息,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日本人更关切双方胜负可能给日本带来何种影响,太平军占领北京是否会引起日本民众的仿效性反应。总之,“明清合战”“于本邦利与不利”,是江户幕府最关心的问题。重视海防的岛津淡路守(1809—1858)于1853年9月(嘉永六年八月)提出, 清国动乱的余波可能到达日本,沿海各处应加强防范。(注:《海防续汇议》卷2,收《岛津侯议》。)
    1854年8月(安政元年七月),间断了一年多的中国航船两艘, 再度从上海乍浦来到长崎,一艘名“丰利船”,一艘名“源丰船”,江星畲、杨少棠两船主带来《粤匪大略》一书,立即被长崎奉行递呈江户幕府。该书纠正太平天国是明裔复国的误说,又描述道,太平军攻入南京后,“满洲城杀戮再惨,男妇幼孩不留一人,百姓尚可偷生,高大房屋均为公馆,男人当差,或担水,或扛抬物件,女人关闭一室,虽夫妇不能见一面”(注:转引自《幕末日本人的有关太平天国知识》,《明治文化史论丛》第476页。)。对太平军在南京屠戮满城, 及太平天国辖区的军事共产生活有所表现。文中称太平天国为“贼”、“贼匪”、“逆匪”、“长发贼”、“长毛贼”。经幕府翻刻传播,《粤匪大略》一类站在清廷立场,介绍并评析太平天国的书籍,得以在日本流行,其观点也为日本多数官民接受。 1862 年乘“千岁丸”访沪诸藩士无一例外都对太平天国怀着敌意,其纪行文,均以“长毛贼”称太平天国,认为其“以邪教惑溺愚民,酿成大乱,灾及十省”,表明访沪藩士们在日本国内已经形成明确的太平天国否定观,经上海行,这种观念又得到强化和发展。
    如果说,在19世纪40年代,开国前夕的日本,只有幕府执政者和少数知识精英关注鸦片战争,民间对此所知尚少,那么,进至50年代及60年代初,开国的日本社会各阶层都对西邻中国爆发的太平战事发生兴趣,从幕府、诸藩到民间,都搜求太平战事消息,并且已不满足于由中国进口的文献。自1854年(安政元年)以降,日本人编撰出版了一批取材太平天国的“军谈”书刊,如《清明军谈》、《外邦太平记》、《清明合战记》、《云南新话》等等,还不断继续了解太平天国新动向。1862年(清同治元年,日本文久二年)前往清军与太平军交锋前线上海的幕府使节团,理所当然地负有就近观察战争实态,并搜集有关文献材料的使命。
    使节团随行的藩士中,某些人(如高杉晋作)此时正酝酿在日本采取具体行动抵御西洋人侵略,并反抗幕府和谐,故希望在上海观战,取得实战经验,因此每闻炮声则欣喜异常。长州藩士高杉晋作6月4日(五月七日)的日记写道:
    或云,是当长发贼袭支那之炮声,予乃以为,此言信,则予亦可得观实战,心私喜焉。(注:《游清五录·上海淹留日录》。)
    6月7日(五月十日)的日记又写道,听说太平军已到了上海三里外之地,“官人闻之大警,予却喜焉”。(注:《游清五录·上海淹留日录》。)这都是高杉急欲取得真切战争经验的心情流露。他回国后组建奇兵队以抗英,后来又以奇兵队同幕府作战,均与这次上海行的战争体验有一定关系。
    隐身为“千岁丸”水手的萨摩藩武士五代友厚也对太平天国战事兴趣浓厚,五代本人没有留下相关文字,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记述了五代私自一人到上海郊区观战的过程。其他如中牟田仓之助、名仓予何人、日比野辉宽、峰洁等藩士也注目太平战事,或实地观操,考察新式枪炮,或向行伍者调查,口问笔录。他们的上海纪行文字中,关于太平战事的比重颇大。
        二 搜集太平战事文献
    据高杉晋作的《外情探索录》所载,藩士们在上海搜集的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数量可观,计有《金陵癸申摭谈》(张秀民、王会庵编)、《粤匪纪略》(同治本)、《盾鼻随闻录》(苏州汪kūn@①撰,清咸丰九年抄本)等,均为站在清方立场记述太平天国的书刊。此外,还有《天理要论》、《太平诏书》、《太平礼制》、《天命诏旨书》、《资政新编》等太平天国方面的文献。高杉晋作在《外情探索录》中注明,《天理要论》、《太平诏书》、《太平礼制》、《天命诏旨书》、《资政新编》及《盾鼻随闻录》均为“中牟田所写之书”(指中牟田抄写之书)。(注:《游清五录·外情探索录》。)这可能是因为,太平天国文献在清方统治区属于禁书,《盾鼻随闻录》虽是清军随营襄办文案的汪kūn@①所写,但因不实诬词多, 而被两江总督何桂清(1816 —1862)下令毁板。日本藩士们通过特殊渠道觅得这些书市上不易购买的文本,抄写后原书奉还,抄本携回日本。
    由于日本自19世纪50年代初即广为搜集太平天国书刊,故来沪藩士们尽力发掘在日本没有见过的材料。涪松藩士名仓予何人7月1日(六月五日)的日记写道:
    初五日,天晴,看《粤匪记略》,详记长毛贼起事之所以,及掳掠之形势等。此书当时绝版,此日馆内之唐人张云为余托人取来生柏树,赠余此书,此乃前日余谓吾邦无柏树,故渠为余如此安排也。”(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 、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名仓在7月2日(六月六日)的日记中写道:
    晡后,徘徊于小东门外诸街坊,过书坊见珍书《金陵癸申摭歌》(此书记述长毛贼形势及广中年中之事)。(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可见藩士们搜求太平天国文献用力之勤。
    太平军攻克浙江湖州后,一些太平天国的文告随之传入上海,佐贺藩士纳富介次郎便得到一份,他在纪行文中全文抄录,并记述其过程:
    长毛贼攻陷湖州时,张贴告示,清人抄写给我,内容如下:
    出示安民事。本师承奉主命,师兵伐暴,志在扫荡贪官污吏,并勿扰害良民。所在当地土匪,乘机抢夺劫奸淫妇女,被累之家许即赴辕申报,立提大兵,剿灭枭首,示众以复地方。尔等居民各案本业,所在恶官蠹役逃匿,隐避善良之家,立即赴辕首命。如果藏匿不报,察出一体同罪,为此示。仰该处军民人等,知悉各邑藏欠之后,惨被贪官勒扰害难延。是以奉主命,一应赋税□(脱银字——引者)粮,全行蠲免。可应在案人犯,概行赦归田野,商贾仍旧往来,店铺不得闭歇。所在土恶势豪,向为不法之徒,速宜改过,着该地方,@②仝耆老,到辕所给免究。自示之后,仍为不法,察出重办,其各凛毋违,特示。(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名仓予何人还得见《建天京于金陵论》一文,为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名仓说:“是长发中人定京议论”,特录以备考。(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访沪的本藩士们一方面出入书坊,遍访有关太平天国的各类文献,另一方面又广为了解清朝的军政大势,实地考察驻防上海的清军和英法联军的状态,并从有直接见闻的人们那里探询在平战事。
        三 侧面访询太平天国情状
    访问上海的日本使节团对太平战事的了解是全方位的,虽然他们无法前往太平天国辖区直接考察,却努力地向上海官绅民众作间接探询。
    大村藩士峰洁6月15日(五月十八日)记载, 这一天是“太阳日”,休息,大家登陆散步,峰洁与水手五代友厚、商人永井屋喜代助等造访中国商人周兰。周兰告知,有各种新书,明天可以送到船上来,峰洁便问:
    现今长毛贼状陈书有之乎?
    答曰:无人@③出。英国之新闻纸有毛长话。(注:《船中日录》,《集成》第11卷,第20页。)
    可见,在上海市面书坊难以买到关于太平天国的书刊,而英国人办的报纸时常刊登关于太平天国的消息,如藩士们从《上海新报》所获不少。
    纳富介次郎探听到太平天国的一些情况:
    长毛贼起初打着反清复明的名义,但现在完全奉行天主教,以此来让愚民们服从它,不从者诛杀无论。(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纳富还摘录《粤匪纪略》关于东王杨秀清(1820—1856)的经历,并特别详述一个作诗嘲骂杨秀清的书生的故事。(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 168页。)
    高杉晋作关于太平天国有一段总体性记述:
    长发贼起始于道光二十九年,贼初将杨秀清,杨秀清死为天王代。杨秀清死,贼击贼,致自灭。贼信耶稣者有也。江南元帅曾氏英名。贼徒主英王。(注:《游清五录·外情探索录》。)
    所记虽有不确处(如太平天国起事于咸丰元年,此称道光二十九年,但大体属实,尤其是“贼击贼,致自灭”(指“杨韦内乱”)之说,切中要害。
    由于太平天国系朱明后裔的传说在日本流行甚广,访沪日本藩士多次询及此点。如高须藩士日比野辉宽问许霍生,太平天国“传闻明末之人,然否?”许霍生的答复十分明确:
    本在广西,乃开凿煤山之乡人,非大明朱氏之苗裔。(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日比野还就太平天国将领情况,询问许霍生——
    欢成:贼将为何人?
    许霍生:忠王、英王。
    欢成:其为人何如?
    许霍生:忠王乃笑里藏刀,英王如项羽一般拙燥。(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如果抛开语言的侮蔑性,许氏对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性格的概括是准确的:忠王足智多谋,英王粗豪勇武。
    日比野在与华翼纶交谈时还涉及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
    欢成:贼首设神位,祭天惑众,果然乎?
    华翼纶:贼首洪秀全广西人,其设神祭天,名称天主。然不过借此以愚众,非若西人之有天主教也。(注:《集成》第1卷,第38、37 、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这位华翼纶,任金匮知县,曾与太平军多次交战,日本藩士当然希望从他那里打听实战情形——
    欢成:闻得兄频与贼战。
    华翼纶:约有四十余次。
    欢成:贼锋强弱如何,且用何等阵法?
    华翼纶:贼惟掳良民为兵,并无阵法。弟率乡民,惟以截堵抄包为战。因乡间皆水田桥梁杂出,不能如平原布阵。
    ……
    欢成:兄顷日与贼战,帅乡民若干?
    华翼纶:帅乡民七万。
    欢成:贼兵约若干?死伤约若干?
    华翼纶:贼兵亦有三四万,死伤百余人。(注:《集成》第1 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日本使节团抵达上海的6月2日(五月五日)的前三天,太平军攻克浙北太湖之滨的湖州。这是一场太平军与清军间的重要战役。自1862年1月,李秀成部即围攻湖州,清道员后升布政使衔福建粮储道赵景贤(?—1863)办团守卫。后湖州合围,城内粮尽,赵景贤将兵权授千总熊得胜,熊约降于太平军,5月30日(五月二日)破城,熊降、赵被俘。湖州距上海不远,又处太湖水系上游,从湖州经太湖、苏州河可直下上海,因此,湖州陷落对上海震动甚巨。峰洁的《船中日录》6月6日(五月九日)写道:
    今日闻,南京长毛贼已抵达上海近郊。此前,距上海百余里的湖城被其围攻,昼夜攻打,城主防御失术,守城将士多被打死,现在城已陷落。故长毛势愈盛,向上海攻来。(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日比野辉宽则获悉湖州围城战的一些具体情节:
    晡下闻得,当月初,湖城为贼所陷,其时城中鼠雀都被吃尽,一斤肉大钱一千文还无处可买,兵民饿死者数万。城主赵公计穷力尽,遂殉难,之后兵民犹决死守城。贼匪对城中云:“湖地我只以赵公一人为敌,今赵公死,我百姓非敌人,尔等何必相仇抵抗?”后守军城门洞开迎降,未伤杀一人。(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 、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日比野还专门申明,所记皆“近日事”,为《盾笔随闻录》等书所未记载。可见,藩士们除文献外,还尤其注意于最新消息,口碑材料的搜集,其内容虽有不准确处(如赵景贤开城后被俘,次年被杀,而此传说是开城前赵已“殉难”),但关于湖州之役是提供了有价值的细节。
    日比野同商人春@④的笔语,则涉及太平天国首都及地方建制——
    春@④:现长毛改名天京。苏州改名苏福省。(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 、168页。)
    当春@④讲到,自己的仆从去年被太平军俘虏,在南京见过洪秀全,后又去过太平军占领的江西、杭州等处,月前方从苏州逃至上海,日比野大感兴趣,连问:“欲与从者笔语,可乎?”春@④答曰:“彼不知一丁字。”笔语要求方作罢论。(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日比野又询问太平军占领的州县名,春@④详列江宁府、苏州府等12府名及所辖72县名。(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 、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四 注目军火交易状况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
冯天瑜  

--------------------------------------------------------------------------------

   
        一 幕末日本对太平天国的关注
    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并使1840年以降西方殖民主义者与清廷的关系发生复杂的格局变化,而且其影响也涉及正处在开国之际的日本。江户幕府密切关注的西邻中国发生的大事变,继鸦片战争之后,便是太平天国与清朝间的战争(简称“太平战事”),这与日本自身的国情大有干系。
    幕末日本阶级矛盾尖锐化,文化至天保年间(1804—1843)爆发“百性一揆”(百姓揭竿而起)达320余次,1837 年由阳明学者大盐平八郎(1793—1837年)领导的大阪贫民起义规模最巨,造成强烈社会震撼。(注:1590—1867年间,日本共发生农民暴动2809次,平均每年10.1次,而1861—1867年间,平均每年27.8次,见青木虹二:《百姓一揆的年次研究》,新生社,1960年版,第13—18页。)距此不过十余年,从清国传来太平天国起事消息,日本民间流传,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大盐平八郎养子格之助转世,可见日本人是把日中两国先后发生的民众暴动互相比拟的。
    幕末负责财政及海防、外交事务的臣僚川路圣谟(1801—1868)在所著《游艺园随笔》中认为,大盐平八郎起事兵败,与养子格之助一同“焚身自杀”的说法并不可靠,因现场所见估计是大盐父子的尸体,“面部等已烧毁,疑事也”。有关大盐平八郎的终局,日本民间传说纷纭,有渡边华山的大盐登上美国船之说。有大盐乘船去竹岛(日本和朝鲜海域交界处的岛屿,朝鲜称“独岛”),渡海赴朝鲜之说。有秋筱昭足碑文载大盐“避迹欧罗巴”之说。更广泛流传的故事则是,大盐并未去欧洲,而停留在中国内地,一说称大盐在长崎与中国人周云山(后名冯云山)相遇,并和他同渡清国;另一说,洪秀全、冯云山遇“东海伟人”,得其指教,而这“东海伟人”正是大盐平八郎;另外,更有大盐的养子格之助演化为洪秀全的故事。凡此种种,当然是无根之谈,却反映了日本民众对大盐平八郎的怀念,由怀念进而将大盐平八郎起事与太平天国联系在一起,使大盐故事得有续篇。这种英雄死而不亡,变身为新英雄的民间传说,在日本不乏其例,如相传源平之争时勇猛善战的武将源义经(1159—1189)战死后,变身为蒙古天骄成吉思汗(1162—1227),征服中亚和东亚;而大盐平八郎经由义子格之助变身为洪秀全,是变身故事的又一例子。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学者增田涉(1903—1977)分析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民众心态说:
    这种对不幸英雄人物的同情与爱惜也使大盐平八郎在大陆上再生,成为席卷中国大陆十五六省的英雄,使其养子格之助登上“天王”之位,组织成英雄变身谈。(注:增田涉《西学东渐与中日文化交流》,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既然日本人如此重视太平天国,并将其与日本十多年前发生的民众暴动交织在一起,江户幕府当然要格外留意这场发生在近邻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有关太平天国起事的消息,较早是1852年(清咸丰二年,日本嘉永五年)冬,由“唐风传书”,经长崎奉行呈递到江户幕府的。这一“唐风传书”由两艘唐船的船主(分别为江星畲和杨少棠)提供,其关于太平天国起事的叙述,多影响模糊之词,如称“广西贼匪其首姓朱,余党凌十八等烧香聚众”,内有“谋臣洪大全”、“伪臣洪秀全”等。而所述进军路线为广西—湖南—湖北,则符合实际。这份“唐风传书”又说,“于十一月间唐船开驾之时闻得,湖北紧要地方名汉口,亦径失守,不知的确,然而果然汉口失所,更易蔓延别处”,这一消息也是真实的。(注:《海防续汇议》卷7所收《清国骚乱话》。)总之, 驶抵长崎的中国船只,带来了太平天国起事消息,其间虽然有不确的误传,却毕竟报道了这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基本动向。
    另一“风传书”则把太平天国的首领说成是广西省浔州府高(桂)平县木炭商人朱天德,据称,朱为明朝后裔,起事后以“天德”为年号。(注:《续太平年表》嘉永六年条。)类似的说法不断从中国传至日本,一时之间,江户幕府和日本民间都以为,太平天国是一次由“明之皇孙”发动的复明运动,首领为朱姓,主将为洪姓。1853年(嘉永六年)从朝鲜传来北京将要陷落的消息,(注:《幕末外国关系文书》三,引《高丽环杂记》。)这可能与当时太平军北伐,林凤祥(1825—1855)、李开芳(1826—1855)部攻入直隶有关。同年的“和兰风说书”与“别段风说书”载有太平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北京即将陷落的消息、清朝向朝鲜请求救兵的消息。1854年7 月(嘉永六年六月)编写的《清国骚乱话》则指出北京陷落、咸丰皇帝逃往朝鲜纯系讹言,南京被夺是事实,清朝与太平天国之间的胜败未定。这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报道和推断。1853年2月(安政元年一月), 时任露使应接挂的川路圣谟访问露舰(俄国军舰)“巴鲁拉达号”,询问北京是否被夺,清帝是否逃亡鞑靼?显然是企图澄清此类传说。
    1853年3月(嘉永六年二月)日本“荣力丸”船员文太因海难, 飘流至上海乍浦一带,逗留一年半,1854年8 月(安政元年七月)方返回日本,文太耳闻目睹了太平天国真实情状,学正堀熙明据其谈话,编述《荣力丸漂流记谈》二卷,其中纠正了“朱天德为首”的误说,但仍认为太平天国的目标是反清复明,并对清朝的腐败和割地赔款多有批评,又赞扬太平军纪律严明,不施暴政,受到民众欢迎。
    概言之,嘉永—安政间传入日本的关于太平天国的消息,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日本人更关切双方胜负可能给日本带来何种影响,太平军占领北京是否会引起日本民众的仿效性反应。总之,“明清合战”“于本邦利与不利”,是江户幕府最关心的问题。重视海防的岛津淡路守(1809—1858)于1853年9月(嘉永六年八月)提出, 清国动乱的余波可能到达日本,沿海各处应加强防范。(注:《海防续汇议》卷2,收《岛津侯议》。)
    1854年8月(安政元年七月),间断了一年多的中国航船两艘, 再度从上海乍浦来到长崎,一艘名“丰利船”,一艘名“源丰船”,江星畲、杨少棠两船主带来《粤匪大略》一书,立即被长崎奉行递呈江户幕府。该书纠正太平天国是明裔复国的误说,又描述道,太平军攻入南京后,“满洲城杀戮再惨,男妇幼孩不留一人,百姓尚可偷生,高大房屋均为公馆,男人当差,或担水,或扛抬物件,女人关闭一室,虽夫妇不能见一面”(注:转引自《幕末日本人的有关太平天国知识》,《明治文化史论丛》第476页。)。对太平军在南京屠戮满城, 及太平天国辖区的军事共产生活有所表现。文中称太平天国为“贼”、“贼匪”、“逆匪”、“长发贼”、“长毛贼”。经幕府翻刻传播,《粤匪大略》一类站在清廷立场,介绍并评析太平天国的书籍,得以在日本流行,其观点也为日本多数官民接受。 1862 年乘“千岁丸”访沪诸藩士无一例外都对太平天国怀着敌意,其纪行文,均以“长毛贼”称太平天国,认为其“以邪教惑溺愚民,酿成大乱,灾及十省”,表明访沪藩士们在日本国内已经形成明确的太平天国否定观,经上海行,这种观念又得到强化和发展。
    如果说,在19世纪40年代,开国前夕的日本,只有幕府执政者和少数知识精英关注鸦片战争,民间对此所知尚少,那么,进至50年代及60年代初,开国的日本社会各阶层都对西邻中国爆发的太平战事发生兴趣,从幕府、诸藩到民间,都搜求太平战事消息,并且已不满足于由中国进口的文献。自1854年(安政元年)以降,日本人编撰出版了一批取材太平天国的“军谈”书刊,如《清明军谈》、《外邦太平记》、《清明合战记》、《云南新话》等等,还不断继续了解太平天国新动向。1862年(清同治元年,日本文久二年)前往清军与太平军交锋前线上海的幕府使节团,理所当然地负有就近观察战争实态,并搜集有关文献材料的使命。
    使节团随行的藩士中,某些人(如高杉晋作)此时正酝酿在日本采取具体行动抵御西洋人侵略,并反抗幕府和谐,故希望在上海观战,取得实战经验,因此每闻炮声则欣喜异常。长州藩士高杉晋作6月4日(五月七日)的日记写道:
    或云,是当长发贼袭支那之炮声,予乃以为,此言信,则予亦可得观实战,心私喜焉。(注:《游清五录·上海淹留日录》。)
    6月7日(五月十日)的日记又写道,听说太平军已到了上海三里外之地,“官人闻之大警,予却喜焉”。(注:《游清五录·上海淹留日录》。)这都是高杉急欲取得真切战争经验的心情流露。他回国后组建奇兵队以抗英,后来又以奇兵队同幕府作战,均与这次上海行的战争体验有一定关系。
    隐身为“千岁丸”水手的萨摩藩武士五代友厚也对太平天国战事兴趣浓厚,五代本人没有留下相关文字,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记述了五代私自一人到上海郊区观战的过程。其他如中牟田仓之助、名仓予何人、日比野辉宽、峰洁等藩士也注目太平战事,或实地观操,考察新式枪炮,或向行伍者调查,口问笔录。他们的上海纪行文字中,关于太平战事的比重颇大。
        二 搜集太平战事文献
    据高杉晋作的《外情探索录》所载,藩士们在上海搜集的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数量可观,计有《金陵癸申摭谈》(张秀民、王会庵编)、《粤匪纪略》(同治本)、《盾鼻随闻录》(苏州汪kūn@①撰,清咸丰九年抄本)等,均为站在清方立场记述太平天国的书刊。此外,还有《天理要论》、《太平诏书》、《太平礼制》、《天命诏旨书》、《资政新编》等太平天国方面的文献。高杉晋作在《外情探索录》中注明,《天理要论》、《太平诏书》、《太平礼制》、《天命诏旨书》、《资政新编》及《盾鼻随闻录》均为“中牟田所写之书”(指中牟田抄写之书)。(注:《游清五录·外情探索录》。)这可能是因为,太平天国文献在清方统治区属于禁书,《盾鼻随闻录》虽是清军随营襄办文案的汪kūn@①所写,但因不实诬词多, 而被两江总督何桂清(1816 —1862)下令毁板。日本藩士们通过特殊渠道觅得这些书市上不易购买的文本,抄写后原书奉还,抄本携回日本。
    由于日本自19世纪50年代初即广为搜集太平天国书刊,故来沪藩士们尽力发掘在日本没有见过的材料。涪松藩士名仓予何人7月1日(六月五日)的日记写道:
    初五日,天晴,看《粤匪记略》,详记长毛贼起事之所以,及掳掠之形势等。此书当时绝版,此日馆内之唐人张云为余托人取来生柏树,赠余此书,此乃前日余谓吾邦无柏树,故渠为余如此安排也。”(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 、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名仓在7月2日(六月六日)的日记中写道:
    晡后,徘徊于小东门外诸街坊,过书坊见珍书《金陵癸申摭歌》(此书记述长毛贼形势及广中年中之事)。(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可见藩士们搜求太平天国文献用力之勤。
    太平军攻克浙江湖州后,一些太平天国的文告随之传入上海,佐贺藩士纳富介次郎便得到一份,他在纪行文中全文抄录,并记述其过程:
    长毛贼攻陷湖州时,张贴告示,清人抄写给我,内容如下:
    出示安民事。本师承奉主命,师兵伐暴,志在扫荡贪官污吏,并勿扰害良民。所在当地土匪,乘机抢夺劫奸淫妇女,被累之家许即赴辕申报,立提大兵,剿灭枭首,示众以复地方。尔等居民各案本业,所在恶官蠹役逃匿,隐避善良之家,立即赴辕首命。如果藏匿不报,察出一体同罪,为此示。仰该处军民人等,知悉各邑藏欠之后,惨被贪官勒扰害难延。是以奉主命,一应赋税□(脱银字——引者)粮,全行蠲免。可应在案人犯,概行赦归田野,商贾仍旧往来,店铺不得闭歇。所在土恶势豪,向为不法之徒,速宜改过,着该地方,@②仝耆老,到辕所给免究。自示之后,仍为不法,察出重办,其各凛毋违,特示。(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名仓予何人还得见《建天京于金陵论》一文,为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名仓说:“是长发中人定京议论”,特录以备考。(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访沪的本藩士们一方面出入书坊,遍访有关太平天国的各类文献,另一方面又广为了解清朝的军政大势,实地考察驻防上海的清军和英法联军的状态,并从有直接见闻的人们那里探询在平战事。
        三 侧面访询太平天国情状
    访问上海的日本使节团对太平战事的了解是全方位的,虽然他们无法前往太平天国辖区直接考察,却努力地向上海官绅民众作间接探询。
    大村藩士峰洁6月15日(五月十八日)记载, 这一天是“太阳日”,休息,大家登陆散步,峰洁与水手五代友厚、商人永井屋喜代助等造访中国商人周兰。周兰告知,有各种新书,明天可以送到船上来,峰洁便问:
    现今长毛贼状陈书有之乎?
    答曰:无人@③出。英国之新闻纸有毛长话。(注:《船中日录》,《集成》第11卷,第20页。)
    可见,在上海市面书坊难以买到关于太平天国的书刊,而英国人办的报纸时常刊登关于太平天国的消息,如藩士们从《上海新报》所获不少。
    纳富介次郎探听到太平天国的一些情况:
    长毛贼起初打着反清复明的名义,但现在完全奉行天主教,以此来让愚民们服从它,不从者诛杀无论。(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纳富还摘录《粤匪纪略》关于东王杨秀清(1820—1856)的经历,并特别详述一个作诗嘲骂杨秀清的书生的故事。(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 168页。)
    高杉晋作关于太平天国有一段总体性记述:
    长发贼起始于道光二十九年,贼初将杨秀清,杨秀清死为天王代。杨秀清死,贼击贼,致自灭。贼信耶稣者有也。江南元帅曾氏英名。贼徒主英王。(注:《游清五录·外情探索录》。)
    所记虽有不确处(如太平天国起事于咸丰元年,此称道光二十九年,但大体属实,尤其是“贼击贼,致自灭”(指“杨韦内乱”)之说,切中要害。
    由于太平天国系朱明后裔的传说在日本流行甚广,访沪日本藩士多次询及此点。如高须藩士日比野辉宽问许霍生,太平天国“传闻明末之人,然否?”许霍生的答复十分明确:
    本在广西,乃开凿煤山之乡人,非大明朱氏之苗裔。(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日比野还就太平天国将领情况,询问许霍生——
    欢成:贼将为何人?
    许霍生:忠王、英王。
    欢成:其为人何如?
    许霍生:忠王乃笑里藏刀,英王如项羽一般拙燥。(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如果抛开语言的侮蔑性,许氏对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性格的概括是准确的:忠王足智多谋,英王粗豪勇武。
    日比野在与华翼纶交谈时还涉及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
    欢成:贼首设神位,祭天惑众,果然乎?
    华翼纶:贼首洪秀全广西人,其设神祭天,名称天主。然不过借此以愚众,非若西人之有天主教也。(注:《集成》第1卷,第38、37 、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这位华翼纶,任金匮知县,曾与太平军多次交战,日本藩士当然希望从他那里打听实战情形——
    欢成:闻得兄频与贼战。
    华翼纶:约有四十余次。
    欢成:贼锋强弱如何,且用何等阵法?
    华翼纶:贼惟掳良民为兵,并无阵法。弟率乡民,惟以截堵抄包为战。因乡间皆水田桥梁杂出,不能如平原布阵。
    ……
    欢成:兄顷日与贼战,帅乡民若干?
    华翼纶:帅乡民七万。
    欢成:贼兵约若干?死伤约若干?
    华翼纶:贼兵亦有三四万,死伤百余人。(注:《集成》第1 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日本使节团抵达上海的6月2日(五月五日)的前三天,太平军攻克浙北太湖之滨的湖州。这是一场太平军与清军间的重要战役。自1862年1月,李秀成部即围攻湖州,清道员后升布政使衔福建粮储道赵景贤(?—1863)办团守卫。后湖州合围,城内粮尽,赵景贤将兵权授千总熊得胜,熊约降于太平军,5月30日(五月二日)破城,熊降、赵被俘。湖州距上海不远,又处太湖水系上游,从湖州经太湖、苏州河可直下上海,因此,湖州陷落对上海震动甚巨。峰洁的《船中日录》6月6日(五月九日)写道:
    今日闻,南京长毛贼已抵达上海近郊。此前,距上海百余里的湖城被其围攻,昼夜攻打,城主防御失术,守城将士多被打死,现在城已陷落。故长毛势愈盛,向上海攻来。(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日比野辉宽则获悉湖州围城战的一些具体情节:
    晡下闻得,当月初,湖城为贼所陷,其时城中鼠雀都被吃尽,一斤肉大钱一千文还无处可买,兵民饿死者数万。城主赵公计穷力尽,遂殉难,之后兵民犹决死守城。贼匪对城中云:“湖地我只以赵公一人为敌,今赵公死,我百姓非敌人,尔等何必相仇抵抗?”后守军城门洞开迎降,未伤杀一人。(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 、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日比野还专门申明,所记皆“近日事”,为《盾笔随闻录》等书所未记载。可见,藩士们除文献外,还尤其注意于最新消息,口碑材料的搜集,其内容虽有不准确处(如赵景贤开城后被俘,次年被杀,而此传说是开城前赵已“殉难”),但关于湖州之役是提供了有价值的细节。
    日比野同商人春@④的笔语,则涉及太平天国首都及地方建制——
    春@④:现长毛改名天京。苏州改名苏福省。(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 、168页。)
    当春@④讲到,自己的仆从去年被太平军俘虏,在南京见过洪秀全,后又去过太平军占领的江西、杭州等处,月前方从苏州逃至上海,日比野大感兴趣,连问:“欲与从者笔语,可乎?”春@④答曰:“彼不知一丁字。”笔语要求方作罢论。(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日比野又询问太平军占领的州县名,春@④详列江宁府、苏州府等12府名及所辖72县名。(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 、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四 注目军火交易状况
]]
钦命文衡正总裁开朝精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洪 为
宣谕天下军民绅士庶人等知悉窃思天国永兴也,有无数之祥兆;而妖胡将灭也,有莫大之灾氛。故天意灭奴,诛咸丰(“咸丰”两字加反犬旁)之丧于黄土;人心归主,豪杰之宜顶青天也。缘蒙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大开天恩,恩命我真圣主暨救世幼主下凡御世,宰治山河。丁酉年之上天玺剑,赐由上帝,四十日之灵体诗章,教自父皇;万鸟来朝,早征幼主降生之瑞;红光绕室,足验天启发迹之祥。起义金田,则天兵暗助,师渡洞庭,则湖不扬波。自是而鼎定 天京,历年十有一载于兹而平定天下,约计三分有二矣。值兹咸丰(“咸丰”两字加反犬旁)妖首于七月十有六日已经丧亡,所立妖崽今尚未满五岁,行见权奸得志,祸变寻生,余烬虽存,不久自灰灭矣。大丈夫原不欺寡妇孤儿,本军师岂肯灾乐祸?但中年矢折,即是
   天命即讫之征;智士趋时,必在取乱侮亡之会。况削尔父母毛发,毁我往古冠裳,兵柄尽属满洲,大权尽归妖总。以渔课化为花粉,每年定例八百万两,胡梓里之长白山每年亦定收八百余万,既盗我邦之珍宝,又毒我国之身灵。年耗五千万银之鸦片烟,历教十八省人之拜妖佛,事事坏我纲常,条条制我族类,此文天祥、谢枋得所以死不事元,瞿式耜、史可法所以誓不事奴也。倘不乘此妖亡孽立之秋,天夺人弃之候,为中华雪数百年未雪之耻,为祖父复数百年未复之仇,则将来中华之自罹奇祸,屈而莫伸者,不堪为后人述矣。尔等凡属华裔,悉是夏宗,皆系天堂子女,无非一脉弟昆,何于妖胡妖崽犹肯为他出力,而为本国本省尚不各献其城?其以堂堂天国之华人,甘为区区五万之妖儿捐躯赴难、屈膝低头,鲜有以十八省之大被满洲三省所制为辱,五百万万之众受制鞑妖三百余万为羞者,诚为可怒可怜可悲可哭之中国,不堪尚对于上帝冠冕于诸邦矣。况证以胡不满百之据,数既二倍有奇,考其鞑惑中华之污,指实难以屈算。盖奴妖、胡种也,其自顺治乱我诸夏,实为罪魁,十八省之忠良多遭屠弑,十八年之闽粤以死为降。再传康熙招妹纳宠,伪大司马龚鼎孳为之煸惑而售其欺,房帏之地,丑声藉藉,秽恶彰闻,一如墙茨之不可扫也。雍正、乾隆以下,奸奴和昇揽权,卖官鬻爵,荼毒等于鲸鲵。嘉庆、道光两世,穆彰阿贿赂公行,世人谓为尚和下穆,道路以目。华官汪鼎拟参穆之稿十有八条,伊命革之先,亲授伊甥伪侍郎张芾,孰料其阿谀逢迎于穆,其事中止;然书其历传,既已污乎笔砚,而考其行迹,尤足痛我肝肠。名为满不夺华魁,自其设科,首选者刘子壮大魁天下,终其身不见大用;状元宰相历五六世潘世恩一人而已。其余封疆大员,遇缺即补,满肥华瘠,满尊华卑焉已尔。不纳华女,究竟元明园藏垢纳污,皆华奸也。我中国屯粮津,增银两,尽供各省鞑狗虚糜,种种罪恶,尚通于天,擢发难数。加以咸丰(“咸丰”两字加反犬旁)厶么小子,博奕酗酒,取之尽锱铢,挥之如泥沙。元明园其醉乡也,设男院其渔色也。今则园已灰烬,身堕地狱,遗数龄之余孽,难继妖传,胁强支之妖宗,定移妖位,吾知智者无能用其谋,勇者无能用其力也。乃我中土华人曷不乘时雪忿,勿为妖惑自縻?正可乘势顶天,无(竖心旁加“人”)英雄立世。奋臂则宇宙从风,号召则四海相应,将见普天率土,仍是文物华人;省郡州县,依然堂皇国号。所望等认
别回了,又想拐弯抹角地回到满汉问题上来.无非就是想把满人说成外国人,再把其它民族也弄出去.
居心险恶, 回了就上他们当了.
太平天国反抗之事,具有两面性,一个是反抗压迫制度,一个确实邪教,并且对整个国力造成巨大伤害,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本因有的发展被打断,并且造成之后十余年的后遗症。
原帖由 xcxy 于 2008-3-18 22:38 发表
太平天国反抗之事,具有两面性,一个是反抗压迫制度,一个确实邪教,并且对整个国力造成巨大伤害,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本因有的发展被打断,并且造成之后十余年的后遗症。

惊呼!功力暴涨啊。
:L 那么只能说你脑子有问题!我在超大对历史和时局的评论,虽然争议的人多,但是诗句走势无不如我所料!

实事求是不要被立场蒙蔽眼睛!眼睛不是长在屁股上的!坐在那张板凳上看到什么应该实事求是!

奉劝国遗们,历史已经给出一次对你们很残忍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们不希望第二次,那么请你们实事求是,以民族利益为重!

国遗们的头子马英九尤应以此为戒!你不算什么!;P
原帖由 xcxy 于 2008-3-20 23:07 发表
那么只能说你脑子有问题!我在超大对历史和时局的评论,虽然争议的人多,但是诗句走势无不如我所料!

实事求是不要被立场蒙蔽眼睛!眼睛不是长在屁股上的!坐在那张板凳上看到什么应该实事求是!

奉劝国遗们,历史已经给出一次对你们很残忍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们不希望第二次,那么请你们实事求是,以民族利益为重!

国遗们的头子马英九尤应以此为戒!你不算什么!

你真牛!佩服佩服。大人的话学得很好,虽然词句涉嫌抄袭,但是总算链起来了。(不好意思,表生气啊)
原帖由 xcxy 于 2008-3-20 23:07 发表
:L 那么只能说你脑子有问题!我在超大对历史和时局的评论,虽然争议的人多,但是诗句走势无不如我所料!

国遗们的头子马英九尤应以此为戒!你不算什么!

你是超大历史版最可爱的人!(哈哈,笑得我肚子痛,真的)
:L 几十年前解放军出版的战史书籍就已经提到我说的那两点了!十几年前我的高中与大学历史老师提到过这两点!

所以所谓的功力暴涨的说法只是你之前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