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卷一:复出前夕巡南国(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5:43:38
从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到1972年羁旅南昌郊外,38年过去了。光阴荏苒,岁月蹉跎,赣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令他魂牵梦绕。
  回京工作已成定局,邓小平意识到自己在江西逗留的日子屈指可数,必须抓紧时间重游故地,探望乡亲父老。
  1972年12月5日早晨,伏尔加轿车驶出南昌新建县望城岗寓所后,坐在车上的邓小平,就巴不得早点到赣南。谁知下午4时许在快要进入赣南境内时,却因公路塌方给堵住了,而且一堵就是近两个小时。随行的黄文华不让他下车,他只好坐在车内闭目凝思。
  “嘀嘀—前头响起汽车喇叭声,惊醒了沉思中的邓小平。他睁开眼睛。站在车旁警卫的省公安厅警卫处干部李树林,将脸帖近车窗告诉他:路通了,可以走啦 !
  快到下午5时了,离赣州还有70多公里。汽车加快速度朝前驰去……夜幕降临,赣州城内早已灯火间烁。
  赣南宾馆一号楼前,赣州地区在家的党政军领导李铿琛、崔永明、许长江、徐从忠、王治中等同与,以及赣南宾馆的负责人,仍在焦急不安地等待着。他们从下午4时起,就在宾馆一号楼前等待邓小平夫妇的到来,已经等了3个小时。
  负责邓小平夫妇在赣南参观期间安全警卫工作的黎新泉,心中更是焦急。昨天,他奉命紧急出动,赴于都、瑞金、会昌等县布置接待任务,今天清晨才赶回赣州。他生怕误事,对邓小平夫妇下榻的宾馆一号楼周围的安全和房内设施,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赣南宾馆一号楼,据说是13年前专为迎接毛泽东重返赣南建造的,可是房子建好后毛泽东没有来,这次邓小平夫妇被安排在这里。
  大约7时左右,宾馆大门外终于驶进来两辆小车。一辆草绿色吉普在前,一辆灰色伏尔加车在后。等待的的人们心中一喜:"小平同志来啦!"是的,来的正是邓小平夫妇!
  汽车驶至一号楼前停下。车门打开,邓小平从车上下来。只见他头载灰色鸭舌帽,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穿黑色旧皮鞋,略带黝黑的脸庞被灯光一照微微闪着亮光,一看就知道他身体很健康。
  神态端庄的卓琳,也从车上下来。
  崔永明、李铿琛等凶上前去,和邓小平夫妇热烈握手,连说:"欢迎老首长到赣南来!"
  寒暄之后,信永明请邓小平夫妇在一号楼东套间住下。
  稍作休息,邓小平夫妇便由地区领导陪同,去餐厅用晚餐。
  晚餐后,地区领导请邓小平夫妇来到一号楼右边的会客室,一边喝茶休息,一边向他汇报工作。自然,汇报的内容限定在省委领导规定的范围。邓小平只是听,时而点点头,没有表态。
  这一夜,邓小平夫妇休息得很好。按原定行程。12月6日从赣州赴兴国县参观。兴国是当年苏区的模范县,也是有名的"将军县"。1931年7月13早日,邓小平的老战友、红七军总指挥李明瑞和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率领红七军从湘赣苏区东渡赣江,到达兴国县城,受到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红七军在兴国休整了七八天,军政治部还在兴国创办了《火炉》杂志。10天后,红七军从兴国移驻于都的桥头,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接着投入第三次反"围剿"战斗。
  邓小平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未曾到过兴国县,但他对兴国县的工作是了解的。他任《红星》报主编期间,还多次在报上表扬了兴国。他对这次能去兴国看看,十分高兴。
  早饭后,大约8时,他们从赣州出发。黎新泉乘坐一辆"嘎斯69"在前头开路,邓小平夫妇和黄文华仍乘伏尔加走在中间,陪同参观的崔永明和警卫李树林乘坐北京吉普断后。
  天空仍阴深深的,没有风,也不下雨。从赣州到兴国82公里,3辆汽车扬起滚滚黄尘,仅用两个小时就到了兴国县第二招待所。
  中共兴国县委副书记、县人武部部长郭启祯等县里的领导,早已在招待所门口迎接。
  "老首长,一路辛苦了!"看到从伏尔加车上下来一位头戴鸭帽、个子不高的老同志,不用介绍,郭启祯就知道是邓小平。他赶紧上前问候。
  邓小平握住郭启祯的手说:"了了心愿。我们缍来到了兴国。"
  邓小平夫妇被安排在招待所的二号房。这幛平房建于1959年。据说,当年中共中央正在召开"庐山会议",原通知说毛泽东会后要来兴国,县里便赶造了这幢房子。可是"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并没有来。
  县革委会办公室主任谢恒恒挑着一担水进来,请邓小平夫妇洗脸。卓琳连忙笑眯眯站起来说:"辛苦您了。打水洗脸还是我们自己来吧。"
  谢恒恒又转身从外间端来一盘金黄的兴国甜橙,热情地说:"老首长,这是我们兴国的特产,当地人叫广柑,很甜,请你们尝尝。"说着,剥开一个递给邓小平和卓琳。
  卓琳接过来尝了一瓣,连连点头称赞:“不错,很鲜甜,很好吃。”
  邓小平也尝了一瓣,感到有点酸味,对谢恒恒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的牙齿最怕酸,吃了酸东西就吃不下饭了。”说完他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放下广柑,邓小平伸手朝口袋中掏香烟和火柴。谢恒恒望见,赶紧从茶几上拿起事先准备好的中华烟递上前去。邓小平摇摇手说:“我的烟瘾很大,准备了香烟出门,而且习惯抽自己的烟。你们不必为我摆烟了。你会抽吧,来一支!”
  休息了一会儿,已近中午11时了。陪同的崔永明和郭启祯请邓小平参观“毛主席创建兴国模范县纪念馆”和文昌宫。邓小平和卓琳欣然前往。
  “毛主席创建兴国模范县纪念馆”,是为宣传毛泽东在兴国的革命活动而建立的。展出的内容,只突出毛泽东一个人的功绩。这当然是个人崇拜的产物。邓小平参观时不要别人讲解,从头到尾仔细地观看着展出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每一份图表和说明,有时在一张照片面前停留好几分钟。整个参观过程,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观看,表情严肃而又平静。
  从纪念馆出来,他们又前往“文昌宫”参观。
  “文昌宫”是兴国名胜“潋江书院”内的一座建筑,位于兴国县城横街上。
    “潋江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由门庭、讲堂、拜亭、魁星阁、文昌宫、崇圣祠组成。“文昌宫”建于清乾隆三年。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建筑精巧,风格古朴。1929年4月中旬,毛泽东率红四军三纵队从于都来到兴国,就住在书院的崇圣祠内。毛泽东指导成立了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帮助制定了《兴国县革命委员会政纲》;还制定和颁布了《兴国土地法》;在文昌宫举办了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并亲自在训练班讲课。兴国的党员干部陈奇涵、肖华等48人参加了学习。毛泽东率红军离开兴国后,从1930年起潋江书院又成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令人遗憾的是,兴国解放后,潋江书院被废,改做县人民武装部办公用房,只有“文昌宫”尚保存原貌。
  邓小平来到“文昌宫”,细细观瞻了一遍。“文昌宫”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幢房子,写满了“武装起来”、“扩大红军”、“二期战争胜利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等苏区标语。邓小平望着这些依稀可辨的苏区标语,沉思不语。
  参观完“文昌宫”,已到中午12时。他们回到招待所用午餐。席间邓小平却问道:“毛主席当年喜欢吃的那种‘四星望月’,你们现在还做不做哇?”
  “四星望月”这道名菜,不仅毛泽东喜欢吃,连名字也还是他给起的。这里面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那是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军第一次到兴国时,兴国县委领导陈奇涵等人,请他到县城的黄隆顺客栈吃饭。只见饭桌中央放着一只小巧的蒸笼,蒸笼里盛满冒着热气的米粉芋头和鱼片。蒸笼四周摆着4个盘子,分别是春笋炒肉片、红烧鸭块、豌豆肉丁和红烧豆腐。
  坐定后,陈奇涵请毛泽东提箸。毛泽东一边答谢,一边举筷夹起一块粉蒸鱼片放进口里,一尝,连说:“真辣!好吃!好吃!”
  陈奇涵连忙介绍:“这是我们兴国的传统菜,和你们湖南口味一样,又香又辣!”
  毛泽东问:“这么好吃的菜,叫什么名字呀?”
  陈奇涵一时答不上来,说:“没什么正经的名字。毛委员,你给取个名字吧!”
  毛泽东笑了:“哈哈!叫我取名?”说完,他举着筷子点点中间的蒸笼,“这个蒸笼圆圆的,放在中间,像是月亮;这四个盘子嘛,就像星星围着中间的月亮。对,就叫它‘四星望月’吧!”
  陈奇涵一听,高兴得将筷子一放:“‘四星望月’,这个名字又形象,又好听,太妙了!”
  从此,兴国的传统粉蒸菜,就有了个好听而又文雅的名字,成了兴国老表接待贵客的名菜。毛泽东对“四星望月”也留下了深刻印象。1961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时,兴国的厨师被请上山,为参加会议的同志专做这道菜。
  邓小平在庐山会议时才吃到“四星望月”,也是在此时才听说这个菜名与毛泽东有关系。虽然只吃过一次,却印象深刻,此次到了兴国,席间提起这道名菜,那是很自然的。
  听邓小平提起“四星望月”,郭启祯惊喜地回答:“老首长,您也知道‘四星望月’?很抱歉,今天中午来不及准备,晚上请你们品尝。”
  邓小平微笑着说:“客随主便吧。我问这道菜,是想起了当年兴国人民招待红军的深情厚意。”
  晚餐果然上了“四星望月”。只是厨师们按照吩咐,少放了一些辣椒。“四川人怕不辣”。邓小平边吃边笑着对陪同的崔永明说:“这道菜‘偷工减料’了。”饭后回到房间休息时,大概是“四星望月”勾起了他的记忆,邓小平突然问郭启祯:“苏区你们兴国的人口是23万。我记得你们县参军参战的人很多,出了很多将军哩。当年苏区,你们兴国人在各个县都有人当干部,是不是这样?”大家回答说:“是”,都称赞他的记忆力很好。
  这天下午,县里还安排邓小平夫妇参观了毛泽东作“长冈乡调查”的旧址和“上社消费合作社”旧址。接着参观了长冈水电站。邓小平仔细听取了建站情况的介绍,询问了电站的库容量、发电量和灌溉、发电、养鱼、防洪等方面的效益情况。参观完电站,他还想到兴国东北部的画眉矿去看看。只是路程相距50多公里,时间来不及,没有去成。
  回到招待所,郭启祯副书记将全县的工作向邓小平简要地作了汇报。像在赣州听汇报时一样,他只是认真听,没有说更多的话。
  7日早餐后,邓小平要离开兴国了。县里在家的主要领导和招待所的同志都来送行。邓小平和卓琳与大家一一握手告别。邓小平连声说:“了了心愿,了了心愿,我很满意。感谢你们的盛情招待。了了心愿!”
  邓小平挨个地询问各类产品的价格,又问一位吃粉干的老表:“你一天的工分值多少钱?”那位老表没好气地回答:“还不到两碗粉干钱!”邓小平沉默不语。
  汽车离开兴国县城,朝于都方向驰去。按预定日程,中午在于都县参观并用午餐,下午赶到会昌县。
  头天晚上,兴国方面就已通知于都县委:“老首长经银坑到于都来。7日早饭后,于都县委派出两位同志驱车40公里,专程前往银坑迎接。县委领导同志则在县委招待所等候。
  谁知前往银坑迎接的同志,等到中午10点半钟,也不见邓小平车队的影子。兴国至银坑只有46公里,按理说早该到了。迎接的同志估计发生了什么情况,赶紧调转车头赶回县城。待他们回到县招待所时,果然看见崔永明乘坐的北京吉普停在院子里。他们被告知:邓小平夫妇至今未到。大家的心禁不住悬了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从兴国到于都有两条路:一条经银坑到于都,86公里,另一条经赣县江口到于都,95公里。3辆车出了兴国城后,前头引路的“嘎斯69”和中间的伏尔加车往江口方向去了,而崔永明、李树林乘坐的北京吉普车却往银坑方向而去。于都在银坑迎接的同志又只注意伏尔加轿车,没留心吉普车,以致没有和崔永明他们接上头。结果,崔永明他们到后,邓小平夫妇乘坐的汽车还不见影子。人们分析了情况,估计他们将从江口方向来。于是,于都县委又立即派车赶往江口方向迎接。
  直到中午12点左右,邓小平一行才赶到于都。
  邓小平对于都并不陌生。当年,他的前妻金维映,曾在这个县担任县委书记近一年时间。那时他多次来于都看望妻子。1934年10月,他又随突围转移的军委第一野战纵队,从瑞金来到于都古田村集结,10月18日晚在茫茫夜色中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路。于都给他留下过欢乐和甜蜜,也留下过疑虑和苦涩。
  下车。握手。问候。一杯热茶刚喝两口,邓小平就提出:“走,看看去吧!”
  于都县委副书记李方、郑熹,原县公安局长于学彦等,陪同邓小平夫妇先来到“毛主席在于都革命活动纪念馆”。这个纪念馆跟兴国的那个馆一样,展览内容突出宣传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先后9次来于都的史迹,当然也还介绍了于都地方革命斗争历史。邓小平也是从头至尾细细地观看。当看到一张图表介绍说苏区时于都有七八万人参军参战时,他问陪同的县委领导:
  “这个数字确切不确切?”
  站在身旁的卓琳,看了他一眼,提醒道:“你不要多唠叨嘛!”
  邓小平朝卓琳点头笑了笑。
  在苏区中共于都县委机关旧址照片前,邓小平停下,转头对旁边陪同的县委领导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
  “当时,你们这里的县委书记是个女的。”
  纪念馆工作人员连忙回答:“对,她叫阿金!”其实,在场的人都清楚,“阿金”就是金维映,就是邓小平当年的爱人。陪同参观的同志后来还回忆起,邓小平回到招待所休息时还说了一句:“你们县委有一位书记是女的。”
  参观完纪念馆,邓小平夫妇又在人们的陪同下,乘车绕着于都县城转了一圈,参观了当年红四军政治部旧址管屋。邓小问:“这里原来有城墙,现在怎么没啦?”
  县里的同志告诉他:“这段城墙早拆除了”。
  午餐时已是中午1点钟了。听说老首长爱喝茅台,县里事先派车到赣州要来两瓶,还要来了青岛啤酒。菜肴不用说是丰盛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炒猪肚尖,吃起来像笋片一样鲜脆。邓小平吃了不少。席间,他兴致勃勃地说:
  “我记得你们于都弹棉花的师傅很多。当时我在于都买了一床棉被,3斤重,盖了几十年,现在还在用。”
  在座的听邓小平这么一说,很感兴趣,连忙告诉他:“于都不仅弹棉师傅很多,打铁师傅、补锅师傅也很多。弹棉锤、打铁锤、补锅锤,合起来称‘三锤’,在江南数省乃至台湾,都是出了名的”。
  邓小平听了,不时点头赞许。
  在于都,连参观带吃饭和休息,只用了3个小时。下午3时许,邓小平怀着绵绵思恋,告别于都,赶往会昌。
  傍晚时分,汽车驶入会昌城。
  邓小平曾经工作和生活10个月的会昌县到啦!
  会昌留给邓小平的印象太深刻了。40年前‘他在这片红土上施展过治党治军的才华,洒下过辛勤的汗水,留下过数不清的实实在在的脚印。正因为他说话办事太实在,才被人戴上一顶“江西罗明路线创造者”的帽子离开了这里。如今,他回到了这片熟悉的故土。只不过他这次回来,头上既没有顶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耀眼桂冠,也没有那种“大驾光临”的轰轰烈烈。然而,他却感到非常踏实,心境坦然自在。
  会昌县像接待贵宾一样欢迎邓小平的到来。县委、县人武部在家的主要领导,都前来看望老书记,给老书记敬酒。县里还特地请邓小平在招待所小会议室看《英雄儿女》电影。
  县委副书记、县人武部政委纪清林和县委副书记韩道修,向邓小平简要汇报了全县的情况。汇报中谈到会昌已经发现一个大盐矿,就在周田,离县城46公里,已经开采。邓小平一听,高兴地说:“好哇,明天去看看!”
  邓小平在会昌当中心县委书记时,亲自体验过苏区人民缺盐的苦头。那时,国民党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在毗邻苏区的白区实行油盐专卖,计口售盐。苏区军民虽然想了许多办法,不惜流血牺牲,从白区购进一些食盐,但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大家只好到处铲地脚泥、挖老墙土,自己动手熬制硝盐。这种硝盐,又苦又涩,吃多了容易害病。邓小平当时也和大家一样;“有盐同咸,无盐同谈”。

要是当年知道周田地下有个大盐矿,他说什么也会想办法把它开采出来。现在听到周田办起了盐矿,他当然想去看看。
  第二天早饭后,邓小平夫妇由会昌县委领导陪同,分乘4辆小车,前往周田参观。
  前头引路的还是地区警卫黎新泉乘坐的“嘎斯69”。第二辆是伏尔加,车上除邓小平夫妇和黄文华外,还多了一位女同志。她叫徐加贞,是会昌县妇联主任,专门陪同卓琳的。徐加贞原想乘坐后面的车,卓琳亲热地将她一把拉到了自己的车上。
  汽车开出招待所大门,车上的邓小平瞧见对面的体育场人头攒动。他问徐加贞:“里面在干什么?”
  徐加贞告诉他:“这几天正好我们县里开物资交易会。这是交易会会场。”
  邓小平像发现了什么宝贝,欣喜地对卓琳说:“我们自进城后还没有逛过庙会,回来时去看一看。”他知道庙会是个热闹场所,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汇集在一起,是了解民情的好地方。
  车到周田。邓小平和卓琳由众人陪同,循着盐矿生产线看了一遍,还收下了盐矿赠送的一小袋细盐作纪念,没多停留,就急着回县城。
  回到县城,县里的同志对他说:“我们先到老县委去看看吧!”“老县委”就是苏区时中共会昌县委机关驻地。它在会昌城内的孔圣殿旁。邓小平任会昌县委书记时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过。这时,老房子已拆除改建成县法院,只剩下一株四人合抱、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榕,依然屹立在那儿。邓小平在县委领导陪同下来到这个地方一看,连说:“这里都变了样呀?这棵大榕树还在!我住在这里时,经常在榕树下看书看报。”
  县委的同志告诉他:“旁边的孔圣殿还在。”
  孔圣殿当时是会昌县苏维埃政府办公的地方。于是,他又到孔圣殿看了看,并在那儿休息了片刻。
  从孔圣殿出来,邓小平和大家一起来到县城体育场,参观交易会。
  体育场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场内四周临时搭起数十个小棚子。说是交易会,其实是县城各商业部门和全县各基层供销社,各占一个棚子、摆上参加交易的商品。场内还有一些出售馒头、油条一类点心的小摊点。在那个商品短缺的动乱年代,举办这样一个交易会,尽管参加交易的商品品种单调,仍然吸引着众多的顾客。
  邓小平从体育场东门悄然进入场内。他顺着摊点,挨个地询问各类商品的价格,问了棉纺问五金、问了五金问文具,还问了一些中草药材的价格。
  一个由国营饮食服务公司摆设的摊点前,一位老表正在吃馄饨。邓小平微笑着上前与老表交谈,询问了价格。他又问一位吃粉干的老表:“你一天的工分值多少钱?”那位老表没好气地回答:“还不到两碗粉干钱!”邓小平听后点点头。
  这样沿着摊点从东到西,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整个交易会都看遍了。
  快要走出西门离开交易会场时,一位眼尖的售货员突然认出了邓小平,禁不住惊呼起来:“邓小平!”话音未落,在场的人们又惊又喜,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邓小平身上。
  听到人们的呼喊,邓小平回转身微笑着朝大家挥手致意。
  上午的参观活动,邓小平了解到不少情况,很开心,午餐时有说有笑。席上有一盘啤酒生焖鸭。卓琳尝了一块,对邓小平说:“这菜味道很好。”
  邓小平夹了一块放进口里,朝卓琳点点头:“唔,不错,可惜还没有你们家的好吃。”
  卓琳笑笑对大家说:“我们家原来是资本家。”
  邓小平接话:“是资本家,但不大,是中等资本家。”说完笑了起来。
  卓琳原名叫浦琼英。她的老家在云南宣威县。她父亲浦在廷,原是云南著名的宣威“火腿大王”,曾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任旅粤滇军军需总局局长及烟酒公卖局局长,后被授予少将军衔。孙中山病逝后,他被陷入狱,革除军职;日寇侵华,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所办实业一蹶不振,家道中落。浦在廷1950年病逝,终年80岁。卓琳共有七兄妹,她最小。1931年15岁时,她说服家人同意,只身前往北平读书,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她的两个姐姐受她的影响,也来到北平读书。她有满腔爱国热情,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冬又和自己的两个姐姐一起,毅然奔赴延安,投入到抗日救亡洪流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39年9月与邓小平结婚。
  按预定计划,8日下午先去会昌文武坝参观,然后再去瑞金。文武坝原叫文屋坝,是个大村庄,在会昌城东北约3公里。这里原是1933年9月成立的中共粤赣省委和省苏政府机关驻地。1934年夏,受到王明“左”倾路线排挤的毛泽东来到会昌视察期间,曾在这里居住过,还将“文屋坝”改名“文武坝”。7月23日,毛泽东由粤委书记刘晓、军区司令员何长工等陪同,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岚山岭,回来后就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平乐·会昌》。
  邓小平在会昌当县委书记时,曾多次到过文武坝,还在这里参加过劳动,对这里的情况熟悉。不过毛泽东后来在这里居住的情况,他就不太清楚了。他和卓琳来到文武坝,与众人一起在村子里转了转,看了看当年自己劳动过的地方和村前的鱼塘、村后的防空洞。在毛泽东当年居住的屋子里,县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向他详细介绍了毛泽东视察南线和填写《清平乐·会昌》词的情况。邓小平听完,深有感慨地说:
  “毛主席当时也是受排挤的。”听了这话,在场的人们联想到邓小平现在蒙冤受屈的处境,大家都默不作声。
  邓小平要离开会昌了。会昌的同志像当年送别红军一样,依依不舍地给邓小平夫妇送行,一直送到五里排,进入瑞金县境。
  工作人员担心小路坑坑洼洼不好走。邓小平笑笑:“不要紧。为什么有近路不走,还要走远路?中国革命的道路本来就是曲折的,不是笔直平坦的。”
  “您是我们瑞金的老县委书记。欢迎您回来!”
  邓小平一到瑞金,瑞金县委领导同志见到他时,第一句话就这样说。
  听到这句话,邓小平感动不已,紧握着瑞金县委领导的手,久久不放。
  瑞金宾馆也有幢“一号楼”,也是专门为毛泽东回瑞金而准备的。邓小平夫妇也被安排下榻这幢楼。
  考虑到苏区时邓小平在瑞金工作时间最长,这次安排在瑞金停留时间也最长。
  9日上午参观沙洲坝。邓小平和卓琳由瑞金县人武部部长潘学义等陪同,先看了毛泽东的旧居“元太屋”和“红井”,接着看了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然后,来到设在沙洲坝的江西省九O九地质大队,听取了大队工作情况汇报,还十分内行地参观了地质标本室、化验室,与技术人员交谈了一会儿。
  按原定安排,参观完九O九地质大队,就返回宾馆休息。
  汽车往回开了一段路,邓小平不太满足似地问坐在车上的潘学义:“红军总政治部好像在这什么地方?”
  “就在这附近的乌石垅。”潘学义告诉他。
  汽车停下。去乌石垅不能通车,邓小平说:“走路去吧!”
  翻过一座小山岗,到了乌石垅村的“杨氏私祠”。这是一幢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门前一棵千年古樟,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屋后一片青松,苍翠挺拔。邓小平站在房前看了看,连连摇头:“不是这个地方!”从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到1972年羁旅南昌郊外,38年过去了。光阴荏苒,岁月蹉跎,赣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令他魂牵梦绕。
  回京工作已成定局,邓小平意识到自己在江西逗留的日子屈指可数,必须抓紧时间重游故地,探望乡亲父老。
  1972年12月5日早晨,伏尔加轿车驶出南昌新建县望城岗寓所后,坐在车上的邓小平,就巴不得早点到赣南。谁知下午4时许在快要进入赣南境内时,却因公路塌方给堵住了,而且一堵就是近两个小时。随行的黄文华不让他下车,他只好坐在车内闭目凝思。
  “嘀嘀—前头响起汽车喇叭声,惊醒了沉思中的邓小平。他睁开眼睛。站在车旁警卫的省公安厅警卫处干部李树林,将脸帖近车窗告诉他:路通了,可以走啦 !
  快到下午5时了,离赣州还有70多公里。汽车加快速度朝前驰去……夜幕降临,赣州城内早已灯火间烁。
  赣南宾馆一号楼前,赣州地区在家的党政军领导李铿琛、崔永明、许长江、徐从忠、王治中等同与,以及赣南宾馆的负责人,仍在焦急不安地等待着。他们从下午4时起,就在宾馆一号楼前等待邓小平夫妇的到来,已经等了3个小时。
  负责邓小平夫妇在赣南参观期间安全警卫工作的黎新泉,心中更是焦急。昨天,他奉命紧急出动,赴于都、瑞金、会昌等县布置接待任务,今天清晨才赶回赣州。他生怕误事,对邓小平夫妇下榻的宾馆一号楼周围的安全和房内设施,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赣南宾馆一号楼,据说是13年前专为迎接毛泽东重返赣南建造的,可是房子建好后毛泽东没有来,这次邓小平夫妇被安排在这里。
  大约7时左右,宾馆大门外终于驶进来两辆小车。一辆草绿色吉普在前,一辆灰色伏尔加车在后。等待的的人们心中一喜:"小平同志来啦!"是的,来的正是邓小平夫妇!
  汽车驶至一号楼前停下。车门打开,邓小平从车上下来。只见他头载灰色鸭舌帽,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穿黑色旧皮鞋,略带黝黑的脸庞被灯光一照微微闪着亮光,一看就知道他身体很健康。
  神态端庄的卓琳,也从车上下来。
  崔永明、李铿琛等凶上前去,和邓小平夫妇热烈握手,连说:"欢迎老首长到赣南来!"
  寒暄之后,信永明请邓小平夫妇在一号楼东套间住下。
  稍作休息,邓小平夫妇便由地区领导陪同,去餐厅用晚餐。
  晚餐后,地区领导请邓小平夫妇来到一号楼右边的会客室,一边喝茶休息,一边向他汇报工作。自然,汇报的内容限定在省委领导规定的范围。邓小平只是听,时而点点头,没有表态。
  这一夜,邓小平夫妇休息得很好。按原定行程。12月6日从赣州赴兴国县参观。兴国是当年苏区的模范县,也是有名的"将军县"。1931年7月13早日,邓小平的老战友、红七军总指挥李明瑞和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率领红七军从湘赣苏区东渡赣江,到达兴国县城,受到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红七军在兴国休整了七八天,军政治部还在兴国创办了《火炉》杂志。10天后,红七军从兴国移驻于都的桥头,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接着投入第三次反"围剿"战斗。
  邓小平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未曾到过兴国县,但他对兴国县的工作是了解的。他任《红星》报主编期间,还多次在报上表扬了兴国。他对这次能去兴国看看,十分高兴。
  早饭后,大约8时,他们从赣州出发。黎新泉乘坐一辆"嘎斯69"在前头开路,邓小平夫妇和黄文华仍乘伏尔加走在中间,陪同参观的崔永明和警卫李树林乘坐北京吉普断后。
  天空仍阴深深的,没有风,也不下雨。从赣州到兴国82公里,3辆汽车扬起滚滚黄尘,仅用两个小时就到了兴国县第二招待所。
  中共兴国县委副书记、县人武部部长郭启祯等县里的领导,早已在招待所门口迎接。
  "老首长,一路辛苦了!"看到从伏尔加车上下来一位头戴鸭帽、个子不高的老同志,不用介绍,郭启祯就知道是邓小平。他赶紧上前问候。
  邓小平握住郭启祯的手说:"了了心愿。我们缍来到了兴国。"
  邓小平夫妇被安排在招待所的二号房。这幛平房建于1959年。据说,当年中共中央正在召开"庐山会议",原通知说毛泽东会后要来兴国,县里便赶造了这幢房子。可是"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并没有来。
  县革委会办公室主任谢恒恒挑着一担水进来,请邓小平夫妇洗脸。卓琳连忙笑眯眯站起来说:"辛苦您了。打水洗脸还是我们自己来吧。"
  谢恒恒又转身从外间端来一盘金黄的兴国甜橙,热情地说:"老首长,这是我们兴国的特产,当地人叫广柑,很甜,请你们尝尝。"说着,剥开一个递给邓小平和卓琳。
  卓琳接过来尝了一瓣,连连点头称赞:“不错,很鲜甜,很好吃。”
  邓小平也尝了一瓣,感到有点酸味,对谢恒恒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的牙齿最怕酸,吃了酸东西就吃不下饭了。”说完他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放下广柑,邓小平伸手朝口袋中掏香烟和火柴。谢恒恒望见,赶紧从茶几上拿起事先准备好的中华烟递上前去。邓小平摇摇手说:“我的烟瘾很大,准备了香烟出门,而且习惯抽自己的烟。你们不必为我摆烟了。你会抽吧,来一支!”
  休息了一会儿,已近中午11时了。陪同的崔永明和郭启祯请邓小平参观“毛主席创建兴国模范县纪念馆”和文昌宫。邓小平和卓琳欣然前往。
  “毛主席创建兴国模范县纪念馆”,是为宣传毛泽东在兴国的革命活动而建立的。展出的内容,只突出毛泽东一个人的功绩。这当然是个人崇拜的产物。邓小平参观时不要别人讲解,从头到尾仔细地观看着展出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每一份图表和说明,有时在一张照片面前停留好几分钟。整个参观过程,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观看,表情严肃而又平静。
  从纪念馆出来,他们又前往“文昌宫”参观。
  “文昌宫”是兴国名胜“潋江书院”内的一座建筑,位于兴国县城横街上。
    “潋江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由门庭、讲堂、拜亭、魁星阁、文昌宫、崇圣祠组成。“文昌宫”建于清乾隆三年。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建筑精巧,风格古朴。1929年4月中旬,毛泽东率红四军三纵队从于都来到兴国,就住在书院的崇圣祠内。毛泽东指导成立了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帮助制定了《兴国县革命委员会政纲》;还制定和颁布了《兴国土地法》;在文昌宫举办了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并亲自在训练班讲课。兴国的党员干部陈奇涵、肖华等48人参加了学习。毛泽东率红军离开兴国后,从1930年起潋江书院又成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令人遗憾的是,兴国解放后,潋江书院被废,改做县人民武装部办公用房,只有“文昌宫”尚保存原貌。
  邓小平来到“文昌宫”,细细观瞻了一遍。“文昌宫”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幢房子,写满了“武装起来”、“扩大红军”、“二期战争胜利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等苏区标语。邓小平望着这些依稀可辨的苏区标语,沉思不语。
  参观完“文昌宫”,已到中午12时。他们回到招待所用午餐。席间邓小平却问道:“毛主席当年喜欢吃的那种‘四星望月’,你们现在还做不做哇?”
  “四星望月”这道名菜,不仅毛泽东喜欢吃,连名字也还是他给起的。这里面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那是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军第一次到兴国时,兴国县委领导陈奇涵等人,请他到县城的黄隆顺客栈吃饭。只见饭桌中央放着一只小巧的蒸笼,蒸笼里盛满冒着热气的米粉芋头和鱼片。蒸笼四周摆着4个盘子,分别是春笋炒肉片、红烧鸭块、豌豆肉丁和红烧豆腐。
  坐定后,陈奇涵请毛泽东提箸。毛泽东一边答谢,一边举筷夹起一块粉蒸鱼片放进口里,一尝,连说:“真辣!好吃!好吃!”
  陈奇涵连忙介绍:“这是我们兴国的传统菜,和你们湖南口味一样,又香又辣!”
  毛泽东问:“这么好吃的菜,叫什么名字呀?”
  陈奇涵一时答不上来,说:“没什么正经的名字。毛委员,你给取个名字吧!”
  毛泽东笑了:“哈哈!叫我取名?”说完,他举着筷子点点中间的蒸笼,“这个蒸笼圆圆的,放在中间,像是月亮;这四个盘子嘛,就像星星围着中间的月亮。对,就叫它‘四星望月’吧!”
  陈奇涵一听,高兴得将筷子一放:“‘四星望月’,这个名字又形象,又好听,太妙了!”
  从此,兴国的传统粉蒸菜,就有了个好听而又文雅的名字,成了兴国老表接待贵客的名菜。毛泽东对“四星望月”也留下了深刻印象。1961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时,兴国的厨师被请上山,为参加会议的同志专做这道菜。
  邓小平在庐山会议时才吃到“四星望月”,也是在此时才听说这个菜名与毛泽东有关系。虽然只吃过一次,却印象深刻,此次到了兴国,席间提起这道名菜,那是很自然的。
  听邓小平提起“四星望月”,郭启祯惊喜地回答:“老首长,您也知道‘四星望月’?很抱歉,今天中午来不及准备,晚上请你们品尝。”
  邓小平微笑着说:“客随主便吧。我问这道菜,是想起了当年兴国人民招待红军的深情厚意。”
  晚餐果然上了“四星望月”。只是厨师们按照吩咐,少放了一些辣椒。“四川人怕不辣”。邓小平边吃边笑着对陪同的崔永明说:“这道菜‘偷工减料’了。”饭后回到房间休息时,大概是“四星望月”勾起了他的记忆,邓小平突然问郭启祯:“苏区你们兴国的人口是23万。我记得你们县参军参战的人很多,出了很多将军哩。当年苏区,你们兴国人在各个县都有人当干部,是不是这样?”大家回答说:“是”,都称赞他的记忆力很好。
  这天下午,县里还安排邓小平夫妇参观了毛泽东作“长冈乡调查”的旧址和“上社消费合作社”旧址。接着参观了长冈水电站。邓小平仔细听取了建站情况的介绍,询问了电站的库容量、发电量和灌溉、发电、养鱼、防洪等方面的效益情况。参观完电站,他还想到兴国东北部的画眉矿去看看。只是路程相距50多公里,时间来不及,没有去成。
  回到招待所,郭启祯副书记将全县的工作向邓小平简要地作了汇报。像在赣州听汇报时一样,他只是认真听,没有说更多的话。
  7日早餐后,邓小平要离开兴国了。县里在家的主要领导和招待所的同志都来送行。邓小平和卓琳与大家一一握手告别。邓小平连声说:“了了心愿,了了心愿,我很满意。感谢你们的盛情招待。了了心愿!”
  邓小平挨个地询问各类产品的价格,又问一位吃粉干的老表:“你一天的工分值多少钱?”那位老表没好气地回答:“还不到两碗粉干钱!”邓小平沉默不语。
  汽车离开兴国县城,朝于都方向驰去。按预定日程,中午在于都县参观并用午餐,下午赶到会昌县。
  头天晚上,兴国方面就已通知于都县委:“老首长经银坑到于都来。7日早饭后,于都县委派出两位同志驱车40公里,专程前往银坑迎接。县委领导同志则在县委招待所等候。
  谁知前往银坑迎接的同志,等到中午10点半钟,也不见邓小平车队的影子。兴国至银坑只有46公里,按理说早该到了。迎接的同志估计发生了什么情况,赶紧调转车头赶回县城。待他们回到县招待所时,果然看见崔永明乘坐的北京吉普停在院子里。他们被告知:邓小平夫妇至今未到。大家的心禁不住悬了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从兴国到于都有两条路:一条经银坑到于都,86公里,另一条经赣县江口到于都,95公里。3辆车出了兴国城后,前头引路的“嘎斯69”和中间的伏尔加车往江口方向去了,而崔永明、李树林乘坐的北京吉普车却往银坑方向而去。于都在银坑迎接的同志又只注意伏尔加轿车,没留心吉普车,以致没有和崔永明他们接上头。结果,崔永明他们到后,邓小平夫妇乘坐的汽车还不见影子。人们分析了情况,估计他们将从江口方向来。于是,于都县委又立即派车赶往江口方向迎接。
  直到中午12点左右,邓小平一行才赶到于都。
  邓小平对于都并不陌生。当年,他的前妻金维映,曾在这个县担任县委书记近一年时间。那时他多次来于都看望妻子。1934年10月,他又随突围转移的军委第一野战纵队,从瑞金来到于都古田村集结,10月18日晚在茫茫夜色中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路。于都给他留下过欢乐和甜蜜,也留下过疑虑和苦涩。
  下车。握手。问候。一杯热茶刚喝两口,邓小平就提出:“走,看看去吧!”
  于都县委副书记李方、郑熹,原县公安局长于学彦等,陪同邓小平夫妇先来到“毛主席在于都革命活动纪念馆”。这个纪念馆跟兴国的那个馆一样,展览内容突出宣传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先后9次来于都的史迹,当然也还介绍了于都地方革命斗争历史。邓小平也是从头至尾细细地观看。当看到一张图表介绍说苏区时于都有七八万人参军参战时,他问陪同的县委领导:
  “这个数字确切不确切?”
  站在身旁的卓琳,看了他一眼,提醒道:“你不要多唠叨嘛!”
  邓小平朝卓琳点头笑了笑。
  在苏区中共于都县委机关旧址照片前,邓小平停下,转头对旁边陪同的县委领导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
  “当时,你们这里的县委书记是个女的。”
  纪念馆工作人员连忙回答:“对,她叫阿金!”其实,在场的人都清楚,“阿金”就是金维映,就是邓小平当年的爱人。陪同参观的同志后来还回忆起,邓小平回到招待所休息时还说了一句:“你们县委有一位书记是女的。”
  参观完纪念馆,邓小平夫妇又在人们的陪同下,乘车绕着于都县城转了一圈,参观了当年红四军政治部旧址管屋。邓小问:“这里原来有城墙,现在怎么没啦?”
  县里的同志告诉他:“这段城墙早拆除了”。
  午餐时已是中午1点钟了。听说老首长爱喝茅台,县里事先派车到赣州要来两瓶,还要来了青岛啤酒。菜肴不用说是丰盛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炒猪肚尖,吃起来像笋片一样鲜脆。邓小平吃了不少。席间,他兴致勃勃地说:
  “我记得你们于都弹棉花的师傅很多。当时我在于都买了一床棉被,3斤重,盖了几十年,现在还在用。”
  在座的听邓小平这么一说,很感兴趣,连忙告诉他:“于都不仅弹棉师傅很多,打铁师傅、补锅师傅也很多。弹棉锤、打铁锤、补锅锤,合起来称‘三锤’,在江南数省乃至台湾,都是出了名的”。
  邓小平听了,不时点头赞许。
  在于都,连参观带吃饭和休息,只用了3个小时。下午3时许,邓小平怀着绵绵思恋,告别于都,赶往会昌。
  傍晚时分,汽车驶入会昌城。
  邓小平曾经工作和生活10个月的会昌县到啦!
  会昌留给邓小平的印象太深刻了。40年前‘他在这片红土上施展过治党治军的才华,洒下过辛勤的汗水,留下过数不清的实实在在的脚印。正因为他说话办事太实在,才被人戴上一顶“江西罗明路线创造者”的帽子离开了这里。如今,他回到了这片熟悉的故土。只不过他这次回来,头上既没有顶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耀眼桂冠,也没有那种“大驾光临”的轰轰烈烈。然而,他却感到非常踏实,心境坦然自在。
  会昌县像接待贵宾一样欢迎邓小平的到来。县委、县人武部在家的主要领导,都前来看望老书记,给老书记敬酒。县里还特地请邓小平在招待所小会议室看《英雄儿女》电影。
  县委副书记、县人武部政委纪清林和县委副书记韩道修,向邓小平简要汇报了全县的情况。汇报中谈到会昌已经发现一个大盐矿,就在周田,离县城46公里,已经开采。邓小平一听,高兴地说:“好哇,明天去看看!”
  邓小平在会昌当中心县委书记时,亲自体验过苏区人民缺盐的苦头。那时,国民党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在毗邻苏区的白区实行油盐专卖,计口售盐。苏区军民虽然想了许多办法,不惜流血牺牲,从白区购进一些食盐,但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大家只好到处铲地脚泥、挖老墙土,自己动手熬制硝盐。这种硝盐,又苦又涩,吃多了容易害病。邓小平当时也和大家一样;“有盐同咸,无盐同谈”。

要是当年知道周田地下有个大盐矿,他说什么也会想办法把它开采出来。现在听到周田办起了盐矿,他当然想去看看。
  第二天早饭后,邓小平夫妇由会昌县委领导陪同,分乘4辆小车,前往周田参观。
  前头引路的还是地区警卫黎新泉乘坐的“嘎斯69”。第二辆是伏尔加,车上除邓小平夫妇和黄文华外,还多了一位女同志。她叫徐加贞,是会昌县妇联主任,专门陪同卓琳的。徐加贞原想乘坐后面的车,卓琳亲热地将她一把拉到了自己的车上。
  汽车开出招待所大门,车上的邓小平瞧见对面的体育场人头攒动。他问徐加贞:“里面在干什么?”
  徐加贞告诉他:“这几天正好我们县里开物资交易会。这是交易会会场。”
  邓小平像发现了什么宝贝,欣喜地对卓琳说:“我们自进城后还没有逛过庙会,回来时去看一看。”他知道庙会是个热闹场所,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汇集在一起,是了解民情的好地方。
  车到周田。邓小平和卓琳由众人陪同,循着盐矿生产线看了一遍,还收下了盐矿赠送的一小袋细盐作纪念,没多停留,就急着回县城。
  回到县城,县里的同志对他说:“我们先到老县委去看看吧!”“老县委”就是苏区时中共会昌县委机关驻地。它在会昌城内的孔圣殿旁。邓小平任会昌县委书记时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过。这时,老房子已拆除改建成县法院,只剩下一株四人合抱、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榕,依然屹立在那儿。邓小平在县委领导陪同下来到这个地方一看,连说:“这里都变了样呀?这棵大榕树还在!我住在这里时,经常在榕树下看书看报。”
  县委的同志告诉他:“旁边的孔圣殿还在。”
  孔圣殿当时是会昌县苏维埃政府办公的地方。于是,他又到孔圣殿看了看,并在那儿休息了片刻。
  从孔圣殿出来,邓小平和大家一起来到县城体育场,参观交易会。
  体育场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场内四周临时搭起数十个小棚子。说是交易会,其实是县城各商业部门和全县各基层供销社,各占一个棚子、摆上参加交易的商品。场内还有一些出售馒头、油条一类点心的小摊点。在那个商品短缺的动乱年代,举办这样一个交易会,尽管参加交易的商品品种单调,仍然吸引着众多的顾客。
  邓小平从体育场东门悄然进入场内。他顺着摊点,挨个地询问各类商品的价格,问了棉纺问五金、问了五金问文具,还问了一些中草药材的价格。
  一个由国营饮食服务公司摆设的摊点前,一位老表正在吃馄饨。邓小平微笑着上前与老表交谈,询问了价格。他又问一位吃粉干的老表:“你一天的工分值多少钱?”那位老表没好气地回答:“还不到两碗粉干钱!”邓小平听后点点头。
  这样沿着摊点从东到西,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整个交易会都看遍了。
  快要走出西门离开交易会场时,一位眼尖的售货员突然认出了邓小平,禁不住惊呼起来:“邓小平!”话音未落,在场的人们又惊又喜,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邓小平身上。
  听到人们的呼喊,邓小平回转身微笑着朝大家挥手致意。
  上午的参观活动,邓小平了解到不少情况,很开心,午餐时有说有笑。席上有一盘啤酒生焖鸭。卓琳尝了一块,对邓小平说:“这菜味道很好。”
  邓小平夹了一块放进口里,朝卓琳点点头:“唔,不错,可惜还没有你们家的好吃。”
  卓琳笑笑对大家说:“我们家原来是资本家。”
  邓小平接话:“是资本家,但不大,是中等资本家。”说完笑了起来。
  卓琳原名叫浦琼英。她的老家在云南宣威县。她父亲浦在廷,原是云南著名的宣威“火腿大王”,曾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任旅粤滇军军需总局局长及烟酒公卖局局长,后被授予少将军衔。孙中山病逝后,他被陷入狱,革除军职;日寇侵华,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所办实业一蹶不振,家道中落。浦在廷1950年病逝,终年80岁。卓琳共有七兄妹,她最小。1931年15岁时,她说服家人同意,只身前往北平读书,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她的两个姐姐受她的影响,也来到北平读书。她有满腔爱国热情,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冬又和自己的两个姐姐一起,毅然奔赴延安,投入到抗日救亡洪流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39年9月与邓小平结婚。
  按预定计划,8日下午先去会昌文武坝参观,然后再去瑞金。文武坝原叫文屋坝,是个大村庄,在会昌城东北约3公里。这里原是1933年9月成立的中共粤赣省委和省苏政府机关驻地。1934年夏,受到王明“左”倾路线排挤的毛泽东来到会昌视察期间,曾在这里居住过,还将“文屋坝”改名“文武坝”。7月23日,毛泽东由粤委书记刘晓、军区司令员何长工等陪同,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岚山岭,回来后就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平乐·会昌》。
  邓小平在会昌当县委书记时,曾多次到过文武坝,还在这里参加过劳动,对这里的情况熟悉。不过毛泽东后来在这里居住的情况,他就不太清楚了。他和卓琳来到文武坝,与众人一起在村子里转了转,看了看当年自己劳动过的地方和村前的鱼塘、村后的防空洞。在毛泽东当年居住的屋子里,县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向他详细介绍了毛泽东视察南线和填写《清平乐·会昌》词的情况。邓小平听完,深有感慨地说:
  “毛主席当时也是受排挤的。”听了这话,在场的人们联想到邓小平现在蒙冤受屈的处境,大家都默不作声。
  邓小平要离开会昌了。会昌的同志像当年送别红军一样,依依不舍地给邓小平夫妇送行,一直送到五里排,进入瑞金县境。
  工作人员担心小路坑坑洼洼不好走。邓小平笑笑:“不要紧。为什么有近路不走,还要走远路?中国革命的道路本来就是曲折的,不是笔直平坦的。”
  “您是我们瑞金的老县委书记。欢迎您回来!”
  邓小平一到瑞金,瑞金县委领导同志见到他时,第一句话就这样说。
  听到这句话,邓小平感动不已,紧握着瑞金县委领导的手,久久不放。
  瑞金宾馆也有幢“一号楼”,也是专门为毛泽东回瑞金而准备的。邓小平夫妇也被安排下榻这幢楼。
  考虑到苏区时邓小平在瑞金工作时间最长,这次安排在瑞金停留时间也最长。
  9日上午参观沙洲坝。邓小平和卓琳由瑞金县人武部部长潘学义等陪同,先看了毛泽东的旧居“元太屋”和“红井”,接着看了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然后,来到设在沙洲坝的江西省九O九地质大队,听取了大队工作情况汇报,还十分内行地参观了地质标本室、化验室,与技术人员交谈了一会儿。
  按原定安排,参观完九O九地质大队,就返回宾馆休息。
  汽车往回开了一段路,邓小平不太满足似地问坐在车上的潘学义:“红军总政治部好像在这什么地方?”
  “就在这附近的乌石垅。”潘学义告诉他。
  汽车停下。去乌石垅不能通车,邓小平说:“走路去吧!”
  翻过一座小山岗,到了乌石垅村的“杨氏私祠”。这是一幢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门前一棵千年古樟,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屋后一片青松,苍翠挺拔。邓小平站在房前看了看,连连摇头:“不是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