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社会贤达”的黯淡与“中间路线”之批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51:35
]]
傅斯年一代大家,政客算不上吧,最多是客串.
原帖由 f22 于 2008-1-20 09:18 发表
傅斯年一代大家,政客算不上吧,最多是客串.

那傅大炮轰倒孔祥熙,猛禽怎么看呢?
]]
想请林总解答一个疑问:在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出现后到1949建国前,被中共视为爱国的这些社会名流.无党派人士.以及那些被称为党外布尔什维克的人士是不是中共的盟友呢.或者中共将他们视为盟友吗?
原帖由 19399589 于 2008-1-25 23:20 发表
想请林总解答一个疑问:在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出现后到1949建国前,被中共视为爱国的这些社会名流.无党派人士.以及那些被称为党外布尔什维克的人士是不是中共的盟友呢.或者中共将他们视为盟友吗?

“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时间界定需要再明确些,起点是指“八一宣言”呢还是帖中所指的“五一口号”?
只就笼统的时间定义而论,建国前中共的统战政策是分阶段、前后变化相当大的。从45年至49年的这段,在下这就帖上续文。
[续文]

          说到“社会贤达”,不能不联系到“中间路线”。前者的政治色调,是基于对后者的政治评价。
          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摩擦不断、内战一触即发。其时,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各民主党派和他们的代表人物,纷纷发表声明,反对内战,呼吁和平,并陆续提出较为系统的主张。他们自称“中间派的政治路线”,或“第三条路线(道路)”。上述第五方面的大多数人,当时基本持反战的态度,或积极奔走呼号,或频繁来往于国共之间而充当联络人。目的无他,都是反映当时国人的心声:渴望有一个和平的大环境,休养生息,建设国家。
          当然,面对着一边是手握朝柄而蛮横强硬的国民党,另一边是自认真理在手且属下军队越战越强的共产党,双方又是铁了心地要以武器来批判对方,走第三条道路的民主人士必然是显得疲软无力的。“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无论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口号、黄炎培的潸然泪下,还是施存统的“调和国共”“兼亲美苏”,都不曾起到制止或者起码减缓战争的作用。
          陈立夫对沈钧儒说过的一句话非常诚实:“我们是拼了命得来的,你们要凭着圆桌上的空话说了去,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
        对于“中间路线”,1958年时的党史和革命史是这样评价的:“应当以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号召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一个界限”,在此之前,“中间路线”被定性为——对否定国民党一党专制,反对国民党独裁,维护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做出积极贡献;在此之后,定性随共产党政治地位和内战局势的根本性逆转而跟随着起了变化——即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主动权转化到共产党方面来,这时再要走中间路线,“其矛头就是针对共产党而保护国民党了,所以是反动的。”
        这个看法,其实来自解放战争时间批判中间路线的基本观点。当时认为,“民主与反民主之间没有中间”,“第三方面,就是帮反民主的忙的奸细,是我们的敌人”,“历史的路只有一条”。对于大力倡导中间路线的《大公报》,共产党在内部指其为“蒋美宋政治阴谋”,所谓对国民党“小骂大帮忙”,就是因此而来。该报在建国前后被分拆得支离破碎,至今仅存香港《大公报》一家。对中间路线还有更加尖锐的批评,指蒋介石、美国、中间路线三者“是分工而又合作,在本质上,这批人是一丘之貉”。等等
.
        我们现在回头来看,当时对中间路线的批判和后来对它的历史评价,既不大符合中间路线的实际情况,也缺乏历史的公正性。按大陆军史界的划分,1946~1947年算是解放战争的前两年。这个阶段,国民党军队无疑占有巨大的优势,共产党军队处于战略防御。中间路线这时候反对内战、反对一党独裁,渴望和平,表达民主建国的愿望,宣传民主思想,显然对国民党政府的行动起到了相当的牵制作用,为共产党进行战略调整、“缓过一口气”争取到了一定有利因素,完全符合共产党的愿望,共产党的党史、革命史给予高度评价是理所当然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间路线之所以是中间路线而不是国共的哪一方,在于其政治主张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因为在前一阶段有利于共产党,曾经被蒋介石称为“共产党的尾巴”遭到查禁,一些民主党派因此被迫解散。当国内战争形势发生逆转,变得有利于共产党、有利于革命的时候,第三条路线(道路)就被划到“反动”的一边。这些受到政治迫害的民主党派,遭到共产党的批评,指其“懦弱”“动摇”,应该坚持斗争而不应该解散。真是两头不讨好。当然,我们所熟知的“革命洪流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其实反映了一个历史事实——在极度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度,在一切靠枪杆子说话的年代,靠政治理念和舆论宣传是根本无法促使对垒的任何一方“改弦易辙”的。陈立夫上述的那番话,作了极好的注脚。
.
        “中间路线”的主张者们,既批评国民党,也批评共产党。持这种立场的占大多数,而且在解放战争前后两个阶段,他们的基本立场和基本主张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虽然,真正愿意做“共产党的尾巴”,或者决心跟随国民党走到台湾的,又或者远涉重洋走到美国的,都只是小部分。但客观事实是,当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之时,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继续留在了大陆,和中共真诚合作,共议国是。因此,在解放军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权以后,党内提出要求民主人士的政治立场跟随战争形势变化而变化,确实是有些苛求了。曾经是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施复亮(施存统)对自己所在阶层的政治地位与作用,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之下,自由主义者也许永远不能掌握政权,甚至不一定能参加政权。”这句话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中共内部有些人指责中间路线意欲与中国共产党分庭抗礼,争夺领导权,实在是有些言过其实。
(特此提请注意:上述言论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今天找出来,仅作本主题参考使用,敬请各位好友切勿对相关内容跟帖发表意见,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历程的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理论界(主要是党史界)对中间路线的政治定位和历史定位作出了比较客观的重新评价。我们这里摘录胡绳先生“关于‘中间势力’”的相关观点,以作本帖结尾:
          “除了国、共两个角色外,还应有第三个角色,这就是中间势力。乔木同志一次谈过去的文学时曾说,国民党的人只是一小撮,我们的人也很少,实际上是第三种人占大多数。政治也是如此。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如果中间势力都倒向国民党,共产党就不可能胜利。中间势力的作用很重要。……
          “1927年大革命为什么一下子失败了?就是因为中间势力大多数偏向国民党。后来抗日起来了,才发生根本变化。……
          “中间势力是什么人?包括知识分子,工商界,搞工业的,搞教育的,等等。过去说,资产阶级是中间力量,工农、小资产阶级属于共产党一边的,是革命的依靠、基础。实际上工农、小资产阶级只是革命的可能的基础。……
          “……所以在旧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进步的主张,不能认为凡是不同意马克思主义,不赞成当时搞社会主义的就都是反动的。”



                                                                                              二○○七年二月十一日    (第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