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踏浪觅古船 “南海I号”如何浮出水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05:11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如果不是今生被偶然发现,她的故事将永远深葬海底,她会在那次海难后一直沉寂下去……

  时间终止在800多年前一个天气恶劣的日子。时值南宋初年高宗年间,这艘长约30米、马尾松木质、满载货物的商船悄无声息地沉没在南海阳江辖内下川岛水域大帆石附近,在文字和传说中都难觅只言片语。

  100年后,马可波罗完成了航海游记;200年后,郑和船队七下西洋;600年后,“哥德堡号”从她上面缓缓驶过……

    800年后,新“哥德堡号”再次经过,重返广州,成为2006年南粤一件盛事。也就在这一年,广东决定整体捞起这艘南宋的古老商船。这时距这艘南宋古沉船被意外发现已过去了19年。800年前,她的姓名尚不可考;19年来,她的名字叫“南海Ⅰ号”。

  原本想找另一艘船

  如果英国人马丁当初知道“南海Ⅰ号”,大概就不会对“林斯堡”号上白银和锡锭感兴趣了。

  1987年初,“南海1号”还不为人知。英国人万里迢迢来华和交通部广州救捞局合作,打捞荷兰古籍中记载的“林斯堡”号,上装有6箱白银、385.5吨锡锭等货物。

  1987年6月直到8月初,英国人的搜寻一无所获,“直到8月7日这个台风未来、太阳很烈、气温大约30℃的日子。”黄景,当时的交通部广州救捞局救捞队副队长回忆,“上午9点左右,潜水员范亚生从抓头抓上来的泥中揪出来一条1.8米长的金链。”

  中方意识到这艘古沉船不同一般,英方觉得发现的沉船极有可能非“林斯堡”号。但这块海域能见度为零,宝藏就在眼前,但看不到。偶尔触到,也是凭运气。

  新发现的惊喜以不欢而散收场。广东省文物部门检验,那根木质桅杆是南宋的东西,有800多年历史,比英国人要找的“林斯堡”号年长600多岁。为了保护文物,现场打捞作业全面停止,这艘意外发现的沉船被命名为“南海宋元古船”。

  中英合作合同1989年期满后,英国人连带走一小片碎瓷片的愿望也没实现。而中方当时也无法开挖这座宝矿,因为1987年刚成立的国家水下考古中心“连潜水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主任张威近乎光棍司令,还没来得及招兵买马,“那时候我们真叫一穷二白,没钱没技术没设备。”

  800年时空在一次意外中被忽然拉近,但中国水下考古人却因为技术和资金欠缺任其继续昏睡深海。

  15年,可摸不可见

  两年后,古船又被唤醒。这次是中日合作。

  1989年11月,中日合作南海沉船调查队一行20人,对“南海宋元古船”进行了综合性实地调查。通过调查确认了沉船的确切位置,掌握了大批海底水文、水温、深度等第一手资料,并把该船定名为“南海Ⅰ号”。

  第一次下水触摸古船的张威摸到一块船板,日方一名潜水员摸到一小块刻花瓷片。“可能因为没有打捞到有价值的东西”,中日合作昙花一现地结束了。

  阳江海域大帆石附近又在潮起潮落中平静了10年。只是这片海域多了不少巡逻的海警,以“水底有战争年代炸弹”的谎言劝阻渔民远离这里。

  张威无奈奔赴辽宁、西沙等地对“碗礁一号”、“华光礁一号”等多艘古沉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中国水下考古人在难度相对不大的项目中打磨队伍。

  10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临,香港人愿意用120万港元赞助国家水下考古队一个项目。张威力荐“南海Ⅰ号”,漆黑海底只触到一角不知全貌,始终让他难以割舍。

  他跟香港人分析了风险――“10年了,船有没有被盗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船也不知道。”

  2001年3月至5月海况最好的时候,张威一行重返阳江海域。重见熟悉的大小帆石,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勇百感交集。

  十几年后的海底跟1987年相比已是另一番光景,进展没有预想的顺利。“但结果很好,”崔勇说,那是个工作快结束的下午,赞助经费快用完了,他意外摸到一块沉船凝结物,“经验告诉我这就是我们要找的。”

  南宋沉船的古旧容颜瞬间冲破时空的尘封浮现在面前,虽然“海底能见度几乎为零”,但考古学家们知道,她就在身边。

  连淤泥一起打包捞起来

  2002年,“南海Ⅰ号”让人震撼,真正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水下考古队得到国家财政部4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打捞上来4000多件文物。2003年,国家财政划拨的水下考古专项经费从200万涨到1600万。这次,整体打捞经费投入7000万元,建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投入1.6亿元。

  广州打捞局局长助理何伟章透露,其实在发现古船未满一个月的时候,相关部门就申请打捞“南海宋元古船”。但当时申请的打捞经费仅60万元。张威介绍,“从2001年到2004年几次勘察就花了两千万。”相比之下,60万元对于整个打捞太少了。

  在钱不是主要困难后,专家们开始为打捞方式展开争论,能否整体打捞成为焦点。

  这种方式最让人担心的是,“南海1号”800年的海底生活会令她的骨架变得脆弱,整体出水时,有可能出现篮子破碎,整篮子鸡蛋摔个粉碎的局面。而古船及其周边环境调查的数据等情况都比较模糊,更加剧了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现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介绍,传统水下考古方法,一般是将船内货物捞出来,再将船体分块取出。但是“南海I号”所在海域能见度几乎为零,采用分步打捞的方式,必然会丢失很多的宝贵信息。“要最大限度地提取这个价值,就必须采用整体打捞。整体打捞方案虽然是首创,具有风险,但它是最适合‘南海I号’这条重要古沉船的打捞方法。”

  抉择摆在21位专家面前。2005年,国家文物局召集专家论证会,21人中18人赞同整体打捞,将船体、文物以及周边淤泥一起,从现在零能见度的海域,整个搬移到能见度清晰、环境相对封闭、无潮及无海洋生物影响的博物馆“水晶宫”内发掘、保护。

  不忧散架只盼风平浪静

  今年11月13日,36根底梁全部成功穿过沉井底部,“南海Ⅰ号”打捞工程闯过了最难关。广东省文化厅和广州打捞局给打捞人员们送来奖金和山西汾酒、鱼罐头等慰问品,一名潜水员说自己的脚已经100多天没沾地了。

  这100多天里,潜水员们用双手在漆黑的海底摸索,将36根底梁(每根6吨重、15米长)从一端穿过打捞古船的沉井底部,准确无误地插入沉井另一端80厘米左右的孔内。

  这之前,原定一周完成的下沉井工序因为海底淤泥层异常坚硬和风浪过大历时60多天才完成。“原定7月出水推迟到8月中旬。”8月,“帕布”、“蝴蝶”和“圣帕”三大台风接连袭击广东,媒体报道出水“有望在9月。”9月,媒体仍充满信心地播报“12月中下旬,只会早不会迟。”三次推迟出水时间给各种猜测的萌发提供了温床。方案设计不够周密?遇到了什么异样状况?今年内能否出水?……

  因为天气和海底新状况,原定方案只能“看天行事”?是的。36根底梁全部成功穿过沉井底部,“南海Ⅰ号打捞工程的技术难度克服了八成,最后起吊古船天气好就可顺利完成。”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说,“起吊对天气条件要求很高,必须要风平浪静,浪高不超过1米,风力5级以下。”

  广东省考古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魏峻现在根本不担心吊船出水会散架,“都经过严格论证,没什么好担心的。对‘南海Ⅰ号’来说,这才是今后将持续多年的大课题。”

  声音

  那时候我们真叫一穷二白,没钱没技术没设备,连潜水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1987年刚成立的国家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近乎光杆司令,解释20年前为什么不能打捞“南海Ⅰ号”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如果不是今生被偶然发现,她的故事将永远深葬海底,她会在那次海难后一直沉寂下去……

  时间终止在800多年前一个天气恶劣的日子。时值南宋初年高宗年间,这艘长约30米、马尾松木质、满载货物的商船悄无声息地沉没在南海阳江辖内下川岛水域大帆石附近,在文字和传说中都难觅只言片语。

  100年后,马可波罗完成了航海游记;200年后,郑和船队七下西洋;600年后,“哥德堡号”从她上面缓缓驶过……

    800年后,新“哥德堡号”再次经过,重返广州,成为2006年南粤一件盛事。也就在这一年,广东决定整体捞起这艘南宋的古老商船。这时距这艘南宋古沉船被意外发现已过去了19年。800年前,她的姓名尚不可考;19年来,她的名字叫“南海Ⅰ号”。

  原本想找另一艘船

  如果英国人马丁当初知道“南海Ⅰ号”,大概就不会对“林斯堡”号上白银和锡锭感兴趣了。

  1987年初,“南海1号”还不为人知。英国人万里迢迢来华和交通部广州救捞局合作,打捞荷兰古籍中记载的“林斯堡”号,上装有6箱白银、385.5吨锡锭等货物。

  1987年6月直到8月初,英国人的搜寻一无所获,“直到8月7日这个台风未来、太阳很烈、气温大约30℃的日子。”黄景,当时的交通部广州救捞局救捞队副队长回忆,“上午9点左右,潜水员范亚生从抓头抓上来的泥中揪出来一条1.8米长的金链。”

  中方意识到这艘古沉船不同一般,英方觉得发现的沉船极有可能非“林斯堡”号。但这块海域能见度为零,宝藏就在眼前,但看不到。偶尔触到,也是凭运气。

  新发现的惊喜以不欢而散收场。广东省文物部门检验,那根木质桅杆是南宋的东西,有800多年历史,比英国人要找的“林斯堡”号年长600多岁。为了保护文物,现场打捞作业全面停止,这艘意外发现的沉船被命名为“南海宋元古船”。

  中英合作合同1989年期满后,英国人连带走一小片碎瓷片的愿望也没实现。而中方当时也无法开挖这座宝矿,因为1987年刚成立的国家水下考古中心“连潜水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主任张威近乎光棍司令,还没来得及招兵买马,“那时候我们真叫一穷二白,没钱没技术没设备。”

  800年时空在一次意外中被忽然拉近,但中国水下考古人却因为技术和资金欠缺任其继续昏睡深海。

  15年,可摸不可见

  两年后,古船又被唤醒。这次是中日合作。

  1989年11月,中日合作南海沉船调查队一行20人,对“南海宋元古船”进行了综合性实地调查。通过调查确认了沉船的确切位置,掌握了大批海底水文、水温、深度等第一手资料,并把该船定名为“南海Ⅰ号”。

  第一次下水触摸古船的张威摸到一块船板,日方一名潜水员摸到一小块刻花瓷片。“可能因为没有打捞到有价值的东西”,中日合作昙花一现地结束了。

  阳江海域大帆石附近又在潮起潮落中平静了10年。只是这片海域多了不少巡逻的海警,以“水底有战争年代炸弹”的谎言劝阻渔民远离这里。

  张威无奈奔赴辽宁、西沙等地对“碗礁一号”、“华光礁一号”等多艘古沉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中国水下考古人在难度相对不大的项目中打磨队伍。

  10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临,香港人愿意用120万港元赞助国家水下考古队一个项目。张威力荐“南海Ⅰ号”,漆黑海底只触到一角不知全貌,始终让他难以割舍。

  他跟香港人分析了风险――“10年了,船有没有被盗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船也不知道。”

  2001年3月至5月海况最好的时候,张威一行重返阳江海域。重见熟悉的大小帆石,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勇百感交集。

  十几年后的海底跟1987年相比已是另一番光景,进展没有预想的顺利。“但结果很好,”崔勇说,那是个工作快结束的下午,赞助经费快用完了,他意外摸到一块沉船凝结物,“经验告诉我这就是我们要找的。”

  南宋沉船的古旧容颜瞬间冲破时空的尘封浮现在面前,虽然“海底能见度几乎为零”,但考古学家们知道,她就在身边。

  连淤泥一起打包捞起来

  2002年,“南海Ⅰ号”让人震撼,真正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水下考古队得到国家财政部4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打捞上来4000多件文物。2003年,国家财政划拨的水下考古专项经费从200万涨到1600万。这次,整体打捞经费投入7000万元,建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投入1.6亿元。

  广州打捞局局长助理何伟章透露,其实在发现古船未满一个月的时候,相关部门就申请打捞“南海宋元古船”。但当时申请的打捞经费仅60万元。张威介绍,“从2001年到2004年几次勘察就花了两千万。”相比之下,60万元对于整个打捞太少了。

  在钱不是主要困难后,专家们开始为打捞方式展开争论,能否整体打捞成为焦点。

  这种方式最让人担心的是,“南海1号”800年的海底生活会令她的骨架变得脆弱,整体出水时,有可能出现篮子破碎,整篮子鸡蛋摔个粉碎的局面。而古船及其周边环境调查的数据等情况都比较模糊,更加剧了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现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介绍,传统水下考古方法,一般是将船内货物捞出来,再将船体分块取出。但是“南海I号”所在海域能见度几乎为零,采用分步打捞的方式,必然会丢失很多的宝贵信息。“要最大限度地提取这个价值,就必须采用整体打捞。整体打捞方案虽然是首创,具有风险,但它是最适合‘南海I号’这条重要古沉船的打捞方法。”

  抉择摆在21位专家面前。2005年,国家文物局召集专家论证会,21人中18人赞同整体打捞,将船体、文物以及周边淤泥一起,从现在零能见度的海域,整个搬移到能见度清晰、环境相对封闭、无潮及无海洋生物影响的博物馆“水晶宫”内发掘、保护。

  不忧散架只盼风平浪静

  今年11月13日,36根底梁全部成功穿过沉井底部,“南海Ⅰ号”打捞工程闯过了最难关。广东省文化厅和广州打捞局给打捞人员们送来奖金和山西汾酒、鱼罐头等慰问品,一名潜水员说自己的脚已经100多天没沾地了。

  这100多天里,潜水员们用双手在漆黑的海底摸索,将36根底梁(每根6吨重、15米长)从一端穿过打捞古船的沉井底部,准确无误地插入沉井另一端80厘米左右的孔内。

  这之前,原定一周完成的下沉井工序因为海底淤泥层异常坚硬和风浪过大历时60多天才完成。“原定7月出水推迟到8月中旬。”8月,“帕布”、“蝴蝶”和“圣帕”三大台风接连袭击广东,媒体报道出水“有望在9月。”9月,媒体仍充满信心地播报“12月中下旬,只会早不会迟。”三次推迟出水时间给各种猜测的萌发提供了温床。方案设计不够周密?遇到了什么异样状况?今年内能否出水?……

  因为天气和海底新状况,原定方案只能“看天行事”?是的。36根底梁全部成功穿过沉井底部,“南海Ⅰ号打捞工程的技术难度克服了八成,最后起吊古船天气好就可顺利完成。”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说,“起吊对天气条件要求很高,必须要风平浪静,浪高不超过1米,风力5级以下。”

  广东省考古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魏峻现在根本不担心吊船出水会散架,“都经过严格论证,没什么好担心的。对‘南海Ⅰ号’来说,这才是今后将持续多年的大课题。”

  声音

  那时候我们真叫一穷二白,没钱没技术没设备,连潜水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1987年刚成立的国家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近乎光杆司令,解释20年前为什么不能打捞“南海Ⅰ号”
她在海底沉睡了800年。在800年前的史册上,找不到她的名字,她的音容笑貌,她的一举一动,无从考究;800年后,她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携带800年的美丽记忆。从此,她有了一个名字“南海I号”,但她的身世仍然是个谜:她来自何方,又将去往何处?在她湮没海底的一瞬间,又有多少美梦随之幻灭?

  猜想1:她出生在中国南方?

  她是属于南宋的,这一点无庸置疑。在她身旁散落一地的钱币及琳琅满目的宋代瓷器珍品,是她最好的身份见证。从打捞上来的铜钱看,年代最古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最新的铜钱为建炎元宝,“建炎”是南宋朝宋高宗赵构的第一个年号(1127-1130)。

  “中部、北部的动荡,使当时在位的统治者不得不谋划东南沿海的外贸发展,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充实国库。”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李庆新说,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宋高宗组建舰队,改善港口,还在海岸线上每隔30里就建立价值昂贵的灯塔导航系统,中国进入海外贸易的黄金时代。

  外贸发展的需要引致了造船业的兴盛。据《宋史·食货志》载:宋太宗至道(995―997年)时,“诸州岁造运船……三千二百三十七艘”。

  南海I号出生地在何方?广东省考古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魏峻分析,船身碎木块的部分材质是马尾松木,而马尾松多见于中国南方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因此,南海I号的出生地极有可能就是在中国南方地区。

  猜想2:她从泉州往西亚去?

  南宋繁荣的海上贸易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港口。泉州就是当时享誉世界的“东方第一大港”。在这座城市里,居住着来自中亚、西亚、东非以及欧洲等地各种肤色的商人。

  在南海I号上,考古工作者发现出水文物中大多是江西和福建的瓷器,还有景德镇的瓷器,景德镇位于福建的西北方,船逆流而上去运货可能性较小。中山大学历史系宋代史专家曹家启教授分析,史料中曾有记载,当时中国商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发自泉州及以北港口。

  她将去往何处呢?从目前出水的部分文物看,比较特别的是,其中不少文物具有浓郁的西亚风格,魏峻指出,尤其是眼镜蛇遗骨等的发现,有关专家认为,船上曾住有阿拉伯、印度商人,眼镜蛇为其饲养的宠物,由此推测“南海I号”当年应是计划开往印度及西亚国家。

  猜想3:她因超载而沉没?

  “南海I号”是怎么沉没的,是天灾还是人祸?魏峻说,这还是一个谜。“南海I号”沉船所处海域的海况简单,沉没海域没有暗礁,海底平坦,水流情况也不复杂,航行线路沿着海岸线行驶,沉没地点距海岸线只有18海里。推测由于恶劣天气原因导致“南海I号”海难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而有关超载造成南海I号沉没的说法,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称如果南海Ⅰ号是超载沉没的,那它为什么会离岸那么远之后才沉没呢?但基本可以判定的是南海Ⅰ号不是迅速翻船,而是在沉没的过程中就倾斜了,船上的很多东西都滚落下来了。“当然不能排除因超载而沉没,超载也是一种可能”。

  猜想4:她的货主是外商?

  在所有出水的文物中,一条1.7米的鎏金腰带引起了人们对货主的猜想。该腰带由四股八条金线编织而成,带钩呈长条形,表面饰璎珞纹,后有方孔连接腰带,腰带的另一端有四个小环,可以调节松紧。腰带呈现出明显的阿拉伯风格,有猜测认为,这条腰带的主人可能是古代西域人。

  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位佩着鎏金腰带的货主是何等威仪。在800多年前的中国,他看到了什么?也许在南海I号起航前,他每天穿梭在泉州城的大街小巷,选购各色商品。“这些年,中国的瓷器在西方人当中,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日用品,还有中国的丝绸,五颜六色,是老爷太太们的最爱……”他是一位精明的商人,采购来的货物渐渐堆满了船舱。

  在冬季来临的时候,信心满怀的货主乘着北风踏上了回乡的航程。但他又怎会料到几天后要面对沉船那个恐怖瞬间呢?
由于广东阳江地区天气晴朗,水面条件良好,备受瞩目的“南海一号”已于21日中午提前起吊,在海底沉睡了八百多年的宋代古船将重见天日。另外,为了保住海底古沉船的秘密,承担“南海一号”警戒保卫任务的武警阳江边防支队撒了一个长达16年的“炸弹”谎言。

  据《南方日报》报道,“南海一号”沉箱中午12点顺利露出水面。13点40分,沉箱基本到达半潜驳预定位置。这座满载着古代中国海上文明信息的宝库即将打开。

  按原定计划,“南海一号”将整体移往岸边新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椭圆体“水晶宫”内。根据探测,整船文物可能达到六万至八万件。

  “水晶宫”是一个水深12米的巨型玻璃缸,其内水质、温度等环境与“南海一号”沉船所在海底完全一致,并具备防酸碱腐蚀,防风化,耐紫外线和抗氧化性能。博物馆开放后,游客可以通过地下一层的水下观光廊环绕参观。

  “南海一号”从海底打捞出后,计划每年定期清理,进行考古研究。届时参观的游客可以一边欣赏打捞出水的文物,一边观察考古人员在博物馆内现场水下发掘海底文物的过程。

  据估计,南海海底有两千艘沉船,“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是古代中国水下考古的“新坐标”,对于整理和发掘古代中国海洋文明考古意义深远。

  另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交通部广州救捞局的记录上有这样一段文字:“1987年8月,中国救捞总公司决定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打捞一艘沉船,由下属广州救捞局具体承接这一业务。尽管英方人员画出了细致的沉船地点,这条东印度公司沉船并未找到,而水下作业人员却意外发现了另一条古代沉船,并当即打捞出水一批珍贵文物,计有瓷器、铜器、锡器、镀金器、铁器共247件,以中国生产的瓷器为主。”

  就这样,“南海一号”阴差阳错地出现在考古学家面前。

  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2002年3月对这艘宋代商船进行了小规模试掘,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四千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而船上数量最多的瓷器,囊括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

  从1987年夏天发现“南海一号”到2003年国家有关方面正式向外界详细披露相关考古信息,“南海一号”的一切都是秘密。为了保住海底古沉船的秘密,承担“南海一号”警戒保卫任务的武警阳江边防支队不得不撒了一个长达16年的“炸弹”谎言。

  附近的渔民都记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渔船经过距东平渔港约20海里的一片海域时,公安边防的巡逻艇都会赶过来要他们撤离,说这里有“炸弹”。

  尽管是不得已的“炸弹”谎言,但还真管用。在16年里,武警们不断重复这个理由,劝说不知情的渔民离开“南海一号”控制海域,防止拖网、抛锚对沉船造成损害。这个“炸弹”谎言直到2003年“南海一号”的打捞计划逐渐公之于世才告终止。
这种抢救只依赖官方显然太单薄了

应该鼓励个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并抢救,承诺首先发现人拥有此文物的xx%的利益,国家要立法保护.

总比流到外国田里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