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缘何“数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9 05:42:35
李广为什么“数奇”
这年头,流行历史“右倾翻案风”,笔者不才,也要来凑把热闹。

李广为什么“数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李广一生为汉朝戍边,立下汗马功劳,最后不但没有封侯,反而被迫自杀。李广的悲剧,无疑汉朝皇帝和宠臣们对李广的排挤和迫害是主要原因,但是,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内部因素,才能发挥作用。在李广的悲剧中,有没有什么内部因素的作用呢?

先来比较一下与李广同时的另一位名将程不识:李广带兵,“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习叼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程不识带兵,“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叼斗,士吏治军簿至明。”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程不识带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严格按照军令条例行事。而李广带兵相当自由,几乎没有什么成文的规矩,完全靠自身的威望影响来指挥部队,“游击习气”甚重。由于当时李广职务是“太守”,大约也就是个边境一个城市警备区的指挥员,而且又是自己带熟的兵,他的个人威望魅力,是完全可以控制得住部队的。而且作为边防部队,虽然李广“自结发而与匈奴战”,充其量也就是千人级规模,只能算今日之“武装冲突”,根本不够全面战争的级别。所以这段时期内,李广的“数”一点都不“奇”,相反运气还相当好,他的“游击习气”给他创造了不少战功:比如他以百骑之众出击遇上了匈奴数千骑那一仗,李广的对策是“下马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果然使匈奴“终怪之,不敢击”,最后李广“平旦,乃归其大军”。设想当时要是匈奴指挥官脑子简单一点,一个短促冲锋,历史上就没有李广这一号了。——数百年后,诸葛亮遇到了和李广类似的处境,也采取了和李广类似的对策,但诸葛亮敢唱空城计,是在和司马懿打了多年交道,深刻了解司马多疑性格的基础上的,似冒险而非冒险。李广呢?不能不说有相当运气的成分。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爱惜士兵,同甘共苦,这固然很好。但作为统兵大将,不是光同甘共苦就完事了。这种靠个人魅力来指挥部队的做法,在所带部队不多,并且是自己带熟的老部队时,尚没有问题。但是一旦临时调到其他部队,并且是大部队时,士兵的人心未必那么齐,对这位新来的李长官也未必很服气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随着汉朝内部安定,国立逐渐强盛,开始转守为攻,汉朝和匈奴由边境冲突转为正式战争状态,由“遭遇战,游击战”,转为大规模运动战,李广成为总司令卫青手下一个方面指挥员时,他的运气便急转直下,不是“无功”,就是“为虏所得”。“云光五年.....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这次李广不但被匈奴“破败广军”,自己也当了俘虏,总算他还机灵,抽空子抢了“胡儿”的弓马逃了出来。“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碰上了匈奴左贤王指挥的四万人主力。这次他的早期版“空城计”就不灵了。在优势敌军面前,“广军几没”,总算第二天张骞指挥的援军来到,才逃出性命。虽然他本人依然“意气自如”,使“军中自是服其勇也”。——可见,这次的四千人不是李广的老部队,否则不会到现在才刚刚“服其勇”。不知司马迁有没有想到过:仗打成这个样子,所谓“勇”也只是匹夫之勇。其实李广此时的“数奇”也仅仅是从没能封侯而言,从另一角度说,他打了那么多次败仗,却总能逃回性命,运气也不能算太坏。总之当正规战要求各部队在总部统一协调下,步调一致行动时,李广的带兵方式和“游击习气”就行不通了。“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治军宽缓简易的做法,一旦碰到的是陌生的部队时,当兵的对李广未必熟悉服帖,又没有严格统一的军令条例约束,难免就会自由散漫,加上是深入陌生地域作战,“失期”“无功”就不奇怪了。

李广曾问看相的:“岂吾相不当侯邪?”人家反问:“将军岂尝有所恨乎?”李广说我过去杀过八百名降兵,“至今大恨独此耳”。其实,无论李广还是司马迁,对此事的认识都仅仅停留在“祸莫大于杀已降”的宿命报应论。真正隐藏在杀降这件事背后的,是李广好恶随心的重大性格缺点。汉朝虽然不至于“优待俘虏”,但至少不是前线指挥员想杀就杀的。他固然有“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的一面,但也有“诈而同日杀之”的另一面。这一性格在霸陵尉事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李广晚上要过霸陵亭,被霸陵尉制止,“今将军尚不得夜行,况故将军?”人家霸陵尉是照章行事,没有证据能证明是专给李广一人穿小鞋。就为这么件小事,后来李广官复北平太守,“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大家应该记得小学里列宁与哨兵的故事:列宁去参加一次会议,匆忙间忘了带证件,结果在会场门口被哨兵拦住,尽管旁边人告诉哨兵“这是列宁同志”,但哨兵坚持认证不认人,直到后来别人拿来了列宁的证件才放行。事后,列宁不但没有怪罪哨兵,相反还表扬哨兵“严格规章制度,做得很好”——把列宁和李广比较(太抬举李广了吧?),高下自判。

一个霸陵尉小官,杀了就杀了,影响有限。李广这种好恶随意的性格,如果他是个江湖豪侠倒也没问题,但作为朝廷吃官饭的人,难免不碰到几个手眼可以“通天”的人物。久而久之,高层对李广会怎么想?类似的情况,再看看卫青——右将军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全军覆没,指挥员一个人逃了回来,这在今天也足够枪毙。有人劝卫青“斩以明将军之威”,卫青却认为“不当斩”,“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人臣不敢专权”,可见卫青政治头脑之清醒。所以卫青能当总司令,李广只能当师旅级军官,决不是偶然的。

前面说到的程不识,后来“以数直柬为太中大夫”,虽不算什么特别高级的官员,至少总是善始善终。“数直柬”说明他并不是靠拍马屁升官的人。早期“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后来却有天壤之别,不能不说,一个严格执行法令制度,一个完全按个人的性格脾气来做事,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可以印证为什么现代我们认为规章制度优于清官,法治优于人治。总体来讲,李广是一位冲锋陷阵的猛将,但还不是一位运筹帷幄的统帅,也不是一个法度谨严的军政管理人才。虽然汉文帝称他“如令子当高皇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但笔者认为,即使他真的生在刘邦的时代,也只能是樊哙,不可能是韩信。李广为什么“数奇”
这年头,流行历史“右倾翻案风”,笔者不才,也要来凑把热闹。

李广为什么“数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李广一生为汉朝戍边,立下汗马功劳,最后不但没有封侯,反而被迫自杀。李广的悲剧,无疑汉朝皇帝和宠臣们对李广的排挤和迫害是主要原因,但是,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内部因素,才能发挥作用。在李广的悲剧中,有没有什么内部因素的作用呢?

先来比较一下与李广同时的另一位名将程不识:李广带兵,“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习叼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程不识带兵,“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叼斗,士吏治军簿至明。”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程不识带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严格按照军令条例行事。而李广带兵相当自由,几乎没有什么成文的规矩,完全靠自身的威望影响来指挥部队,“游击习气”甚重。由于当时李广职务是“太守”,大约也就是个边境一个城市警备区的指挥员,而且又是自己带熟的兵,他的个人威望魅力,是完全可以控制得住部队的。而且作为边防部队,虽然李广“自结发而与匈奴战”,充其量也就是千人级规模,只能算今日之“武装冲突”,根本不够全面战争的级别。所以这段时期内,李广的“数”一点都不“奇”,相反运气还相当好,他的“游击习气”给他创造了不少战功:比如他以百骑之众出击遇上了匈奴数千骑那一仗,李广的对策是“下马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果然使匈奴“终怪之,不敢击”,最后李广“平旦,乃归其大军”。设想当时要是匈奴指挥官脑子简单一点,一个短促冲锋,历史上就没有李广这一号了。——数百年后,诸葛亮遇到了和李广类似的处境,也采取了和李广类似的对策,但诸葛亮敢唱空城计,是在和司马懿打了多年交道,深刻了解司马多疑性格的基础上的,似冒险而非冒险。李广呢?不能不说有相当运气的成分。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爱惜士兵,同甘共苦,这固然很好。但作为统兵大将,不是光同甘共苦就完事了。这种靠个人魅力来指挥部队的做法,在所带部队不多,并且是自己带熟的老部队时,尚没有问题。但是一旦临时调到其他部队,并且是大部队时,士兵的人心未必那么齐,对这位新来的李长官也未必很服气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随着汉朝内部安定,国立逐渐强盛,开始转守为攻,汉朝和匈奴由边境冲突转为正式战争状态,由“遭遇战,游击战”,转为大规模运动战,李广成为总司令卫青手下一个方面指挥员时,他的运气便急转直下,不是“无功”,就是“为虏所得”。“云光五年.....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这次李广不但被匈奴“破败广军”,自己也当了俘虏,总算他还机灵,抽空子抢了“胡儿”的弓马逃了出来。“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碰上了匈奴左贤王指挥的四万人主力。这次他的早期版“空城计”就不灵了。在优势敌军面前,“广军几没”,总算第二天张骞指挥的援军来到,才逃出性命。虽然他本人依然“意气自如”,使“军中自是服其勇也”。——可见,这次的四千人不是李广的老部队,否则不会到现在才刚刚“服其勇”。不知司马迁有没有想到过:仗打成这个样子,所谓“勇”也只是匹夫之勇。其实李广此时的“数奇”也仅仅是从没能封侯而言,从另一角度说,他打了那么多次败仗,却总能逃回性命,运气也不能算太坏。总之当正规战要求各部队在总部统一协调下,步调一致行动时,李广的带兵方式和“游击习气”就行不通了。“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治军宽缓简易的做法,一旦碰到的是陌生的部队时,当兵的对李广未必熟悉服帖,又没有严格统一的军令条例约束,难免就会自由散漫,加上是深入陌生地域作战,“失期”“无功”就不奇怪了。

李广曾问看相的:“岂吾相不当侯邪?”人家反问:“将军岂尝有所恨乎?”李广说我过去杀过八百名降兵,“至今大恨独此耳”。其实,无论李广还是司马迁,对此事的认识都仅仅停留在“祸莫大于杀已降”的宿命报应论。真正隐藏在杀降这件事背后的,是李广好恶随心的重大性格缺点。汉朝虽然不至于“优待俘虏”,但至少不是前线指挥员想杀就杀的。他固然有“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的一面,但也有“诈而同日杀之”的另一面。这一性格在霸陵尉事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李广晚上要过霸陵亭,被霸陵尉制止,“今将军尚不得夜行,况故将军?”人家霸陵尉是照章行事,没有证据能证明是专给李广一人穿小鞋。就为这么件小事,后来李广官复北平太守,“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大家应该记得小学里列宁与哨兵的故事:列宁去参加一次会议,匆忙间忘了带证件,结果在会场门口被哨兵拦住,尽管旁边人告诉哨兵“这是列宁同志”,但哨兵坚持认证不认人,直到后来别人拿来了列宁的证件才放行。事后,列宁不但没有怪罪哨兵,相反还表扬哨兵“严格规章制度,做得很好”——把列宁和李广比较(太抬举李广了吧?),高下自判。

一个霸陵尉小官,杀了就杀了,影响有限。李广这种好恶随意的性格,如果他是个江湖豪侠倒也没问题,但作为朝廷吃官饭的人,难免不碰到几个手眼可以“通天”的人物。久而久之,高层对李广会怎么想?类似的情况,再看看卫青——右将军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全军覆没,指挥员一个人逃了回来,这在今天也足够枪毙。有人劝卫青“斩以明将军之威”,卫青却认为“不当斩”,“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人臣不敢专权”,可见卫青政治头脑之清醒。所以卫青能当总司令,李广只能当师旅级军官,决不是偶然的。

前面说到的程不识,后来“以数直柬为太中大夫”,虽不算什么特别高级的官员,至少总是善始善终。“数直柬”说明他并不是靠拍马屁升官的人。早期“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后来却有天壤之别,不能不说,一个严格执行法令制度,一个完全按个人的性格脾气来做事,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可以印证为什么现代我们认为规章制度优于清官,法治优于人治。总体来讲,李广是一位冲锋陷阵的猛将,但还不是一位运筹帷幄的统帅,也不是一个法度谨严的军政管理人才。虽然汉文帝称他“如令子当高皇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但笔者认为,即使他真的生在刘邦的时代,也只能是樊哙,不可能是韩信。
虽然汉文帝称他“如令子当高皇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但笔者认为,即使他真的生在刘邦的时代,也只能是樊哙,不可能是韩信。
-----------------------------------
韩信也好,樊哙也罢,哪个不比李广后来的待遇强?
不过李广还可以算是幸运的,因为他虽生前不幸,身后却得太史公垂青,比起一大帮生不得志,死不留名的强多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是卫青,不是李广。
   汉武帝拍四路大军讨伐匈奴。结果李广全军覆没,本身也给活捉,在给押送单于王庭路上,李广看到押送到匈奴人中有一个少年骑的马非常矫俊,于是飞身跃起,把那少年踢下,抢了马逃走。所以匈奴人称李广为飞将军。
    而就在这次战役中,卫青初次出征,同样带领1万骑兵,捣毁了匈奴了龙城圣地。取得斩杀匈奴700人的胜利(这个战果应该是杀敌数减去己方战死的人数)。说“龙城飞将”应该是说卫青带领的骑兵推进迅如飞电。这是汉朝第一次对 匈奴取得胜利。其影响和比林彪在平型关打败日军类似。
   当时匈奴王庭是在阴山一带活动。卫青竹后来的几次战役中,重创了匈奴右贤王等部主力,迫使匈奴王廷移居到漠北。“不教胡马度阴山”写得就是这个。
   反观李广,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又出现了一次全军覆没的情况,不过那次责任主要在于张骞。李广部队勇敢战斗,杀敌数也差不多。
    李广当然是个英雄,也是一个忠臣。但是他的能力也应该就是做一个在大将军指挥下的将军。可惜有点时运不济。最后一次终于可以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可是那时已经是垂垂老矣。折戟黄沙,竟然是因为迷路失途,自刎而死。
其实漠北之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农业文明对游牧民族第一次深入打击又取得胜利的。
虽然李广失途,但汉武帝应该不会杀他的。英雄不是在战斗中失去,而是自刎终结。令人惋惜。
汉武帝对李广,虽然没有像卫青和霍去病那样重用,但是对李广的忠勇,还是非常爱惜的。
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李广早就湮没在历史长河.要拜托他的孙子李陵和司马迁是好朋友.
李广对自己 数奇的原因归结为 杀俘.杀俘 不祥
原帖由 林秋枫 于 2007-12-17 10:31 发表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是卫青,不是李广。
   汉武帝拍四路大军讨伐匈奴。结果李广全军覆没,本身也给活捉,在给押送单于王庭路上,李广看到押送到匈奴人中有一个少年骑的马非常矫俊,于是飞身跃起 ...

史记可不是这么说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这个“这个战果应该是杀敌数减去己方战死的人数”有什么根据吗?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12-17 13:13 发表

史记可不是这么说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这个“这个战果应该是杀敌数减去己方战死的人数”有什么根据吗?

在秦军里,军队的最小单位好像是5个人,在战斗中,如果5个人中有几个人战死,那剩下的人是有罪的。必须杀敌和战死的人相等才可以抵罪。超过则属于战功。
汉代应该也是延续这样的算法。否则李广第二次全军覆没,杀敌也是差不多过万,难道可以说斩获敌人1万?
李广之所以没有封侯,就是应该历次打仗斩获敌人的净数目没有达到封侯的要求。其实李广两朝为将,守护边疆功劳也是很大的。
原帖由 林秋枫 于 2007-12-17 13:30 发表

在秦军里,军队的最小单位好像是5个人,在战斗中,如果5个人中有几个人战死,那剩下的人是有罪的。必须杀敌和战死的人相等才可以抵罪。超过则属于战功。
汉代应该也是延续这样的算法。否则李广第二次全军覆没,杀 ...

在秦军里,军队的最小单位好像是5个人,在战斗中,如果5个人中有几个人战死,那剩下的人是有罪的。必须杀敌和战死的人相等才可以抵罪。超过则属于战功。
以上是哪里记载的呢?

汉代应该也是延续这样的算法。否则李广第二次全军覆没,杀敌也是差不多过万,难道可以说斩获敌人1万?
汉代也如此,出处在哪里?
如果你说的“李广第二次全军覆没”是指前121年李广领兵4000出战那次,哪里记载有“杀敌也是差不多过万”的记载?所谓“斩获”,打赢了才会用到这类词

汉代封侯的标准不是用人头计算的
原帖由 mcw 于 2007-12-17 11:58 发表
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李广早就湮没在历史长河.要拜托他的孙子李陵和司马迁是好朋友.
李广对自己 数奇的原因归结为 杀俘.杀俘 不祥

即使他的孙子李陵和司马迁不是好朋友。李广照样也会流传千古。只是名声没有那么大而已。
李广在汉匈边境的各个郡都做过太守,守护边疆,其功也是很大。
在汉武帝历次讨伐匈奴的战斗中,李广也是参加了很多次。
因为太史公的个人情感,对李广有点拔高了。所以在很多不懂历史的人眼中,李广的知名度远远超过卫青和霍去病。

汉武帝对李广也是很信任,甚至任命李广当过京城的卫尉,也给过李广很多机会。
李广不能封侯,也的确有点时运不济。因为李广骁勇有余,但是谋略不足,本身不是一个能统率大军的将领。可是一生都未有多少次可以在卫青和霍去病这种杰出大将军的领导下作战。比如李广达儿子李敢,能力也许并不比李广高,因为跟随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漠北,也封了个关内侯。更不用说公孙傲了。公孙傲平生就是做对了一件事情,就是在卫青还没有成气候的时候救了卫青一次,跟随卫青,也封了侯。虽然能力不济,但在大将军领导下,总是能打胜仗。
李广不能封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政治敏感性不够高。六国之战时候,虽然有战功,但作为朝廷将领却接受梁王的将军封赏。而后,身为朝廷将军,却私交诸侯王。虽然李广本身很忠诚,汉武帝也没有因为这些原因对李广不信任。但政治上的幼稚病始终还是导致李广不能封侯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广确实非统帅之才。李广闻名多靠勇力,统军之才鲜有闻矣。不过他的运气的确是差了点,刘彻连卫青的几个儿子都要封为侯,却没想到老李头,想想真是让人憋气。
卫青怎么说也算是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