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基督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2:39:54
原创的真实故事
  从我居住的城市向南,可以走高速,是半个小时,里程表会显示四十五公里,这是我和故乡的距离,十五年前,我离别了故土,但没有走远,脚步停留在黄土高原上这座有历史的老城里,不时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想继续走却再不敢走远。
  也曾经对周围的人讲过对故乡的思念,许多次会被人笑问:你老家不也是太原的嘛。是啊,短短不到百里的行程,同一个行政区,连乡愁都是个无谓而多余的情感了,大概我应该走到更远的地方才有资格述说。故乡,我还是在你的怀抱里,像是舐犊的老牛,你不在意我企图离开的挣扎,只是固执地把我留在你的视线里。
  或许是我还没长大,走远了会迷失回来的路,或许是我不够坚强,走出去经不住风雨。我就这样留在只有九十华里远的地方,可以不时回去,看看儿时的伙伴,摸摸老屋的青瓦。那就这样吧,一年一年后,老去的我,也许还能在村南的河畔,讨要一小块预留给游子的归宿,躺下,常伴在老祖父的身旁。
  故乡不远,即使小比例的地图上,也不过是短短的一段标尺,离开的日子也不能算太久,我的乡音依旧娴熟,能说出这片古老土地上最拗口的词语和流传了多少年的故事。其实,走出来的人,所见的世界又比儿时四角方方的天空大多少呢?故乡并不使是封闭地方,每一代人,都有游子把外面的精彩带回这里,甚至,古朴的乡村沾有了海外的气息。生养我的故土,那里最出色的历史就是走南闯北的晋商。我故乡晋中风格的深墙大院包围中,还赫然立着一座尖塔高耸的教堂。
  我问过年纪大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格格不入的建筑,他们说那是大清国还没亡的时候盖的。又问有教堂,为什么没有基督教徒,回答说,这可就是解放后的事情了。童年顽劣时,从破败的围墙钻进去,教堂里已经看不到一丝信仰的遗存,那时,这里是生产队的库房。大约在我搬离老家时,县里出资,教堂被改成电影院,但辛苦的农人是没有时间和金钱来这里的,于是又变得荒凉。而现在,村中已经看不到教堂,上世纪的最后几年,它终于垮塌了。
  当年,耶稣背起沉重的十字架,走过耶路撒冷,在罗马士兵的鞭笞下,依然甘愿为世人承担全部的苦难时,他知道会有人把福音带去世间的任何角落,他们是基督徒。两千年后,遥远的信仰传播到我的故乡,为何却只留下一座没有基督徒的教堂?谁是这里最后的信徒?我的记忆中,一时却搜索不到答案。
  直到前一段时间,又回到故乡,陪年迈的祖母唠起家常,她九十多年的生命里,大约不超过十次,脚步迈出过这方圆用几里就可度量的小小村庄。于是,乡间的故事,占据了她很大的记忆,虽然她更爱讲早已故去的爷爷,讲我们家在解放前的艰辛和辉煌。我也终于在奶奶絮叨的话出现一个间断时,插话问及教堂中不知去向的人,“哦,安善人是在教的,他呀,还给你爷爷干过活了,那时,咱家的铺子里,不缺人干活,你爷爷那次去东阳买卖洋油挣了钱,骑回架洋车子,..........”我自然知道,爷爷就是那样风光地买回了一辆崭新的日本自行车,但关于安善人的事却几乎想不起。有限的记忆片断,是村里曾有过一个怪人,衣衫破旧,瘦骨粼粼,低着头,拉着装满烧土的平车,有时车后还跟着馋嘴的孩子,和他要糖吃.......是啊,他就是安善人,死去足有二十年的安善人。我也吃过安善人给的糖,一分钱一块,很硬很粘,糖纸永远需要含在嘴里,用舌头才能剥下的那种廉价糖块,当然,却是童年的美味。安善人,衣兜里总有糖,总会给小孩吃,一人一块,在他停下车擦汗时分发,分发时让他摸摸头,吃完,他也就走远了。
  安善人不姓安,我上小学时,他的侄孙是我同学,却是个姓杜的孩子。晋中民风古朴,为亲者讳,所以儿时对骂,一旦高呼对手父母的名字,也就离厮打只有用秒来计算的时间了。杜姓的小友则特殊一些,骂他一声“安善人”,他也必需抻起袖管,来捍卫家族的尊严。当然,他战败时,会找一条退路:“骂吧,安善人不是我们家的人”。于是,得胜的小孩们在哄笑中散去,没有谁会在意安善人和杜家的关系。“奶奶,安善人为啥姓安,他不是杜家的人么?"我的突然发问,再次打断了祖母的近乎自语的讲述,她还以为我在认真听着听过无数次的旧事,但老人家也早到了习惯别人不在意她唠叨的年纪,“他以前姓杜,是村西头杜家的,入了教,起了外国名,叫'安德烈',其实呀,他就是个实在人,在教堂给人干活时,洋教的人看他勤快,想以后让他一直干下去,就哄他入教了,洋人走了,教鬼子们都散了,害得他呀,回不了家了。”
  原来如此,我以前也知道,基督的门徒即使已经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也依然要起个外国名字,这是教名。虽然看过不少书,我对基督教却还是很陌生,甚至于有些反感,多年以来,我的观念中有一个词“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也许不全面,但大抵还是有些道理的。毕竟,晋中古老的村子,居然是被一座教堂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我心理的不快隐隐还在。“奶奶,教堂里有过洋人吗?”我又问,“有,有三个了,后来日本人来了,不让洋人在了,他们就去徐沟,坐火车走了。”“洋人欺负老百姓吧?不会像我小时候听说的,洋人把小孩子逮住,炼了药....”。轮到奶奶来打断我的话头了:“兀是胡说了,洋人不赖,要你入教,还先给你吃的咧,没爹妈的小孩,洋人就收养进教堂,养到十来岁,就送到北京了,还有到了外国的,要不‘主爱'咋能会说京腔来?!她就是送到北京时,好几年也没出了国,后来又自己回来的”。“主爱”是我家邻居,一个老女人,也于前几年死了,我记得,她的口音很怪,山西和北京的语调混在一起,成了四不像了。
  但“主爱”的行为与基督徒的形象相去甚远,我没见她像奶奶拜菩萨那样去拜过耶稣,却忘不了她在街上叫骂,欺负小叔子和吝啬到过年只给她儿子买一板小鞭的地步。难怪,她之所以成为教堂收养的弃儿,不是没有了爹妈,而是她没有爹,她的亲妈好像在旧社会是妓女,日本人占据徐沟县城时,被称之为“转炮楼的”,也就是炮楼里日军的慰安妇吧。我幼时还见过主爱的这个不幸的母亲,那是我记忆深处的模糊影像:一个裹着裤脚的老太太,干净的衣服和两颗金色的门牙,来“主爱”家串亲戚,坐在炕沿上抽烟,仅此而已,长什么样却不记得了。但耶稣能宽容抹大拉的玛利亚,基督徒也就自然不会嫌弃“主爱”的出身,大概“主爱”就是这样被收养的。只是“主爱”最终还是没有做成基督的门徒,她抛弃了神。
  那日故乡老屋的屋檐下,冬日的阳光照着我和老祖母,我还像儿时,听祖母讲起过去的事,只不过,当我的记忆跳过“主爱”,又回到安善人身上时,祖母已经轻轻睡去。我没有打扰奶奶,起身离开,也许奶奶的梦里,会出现爷爷的身影。回到城里,我请教父母,他们话语中的安德烈,依然是个怪异的好人,能配上“善人”的尊称,是因为他近乎自虐的苦修和无私的助人。他孤独一生,没有结婚,身边连个说话的伴也没有。住的不过是大队院子中破败不堪的土坯房,极少用具,和一条同样年老病弱的黄狗共用着一只碗,却不嫌脏。安德烈的善行,就是帮村里人干活,尤其是缺少劳力的人家,农忙时,他主动到田间,像个不知疲倦老牛,受最重的苦。为避嫌,安德烈从不和妇女说话,甚至,安德烈从不吃妇女做的饭食。在闲时,他也不闲着,拉个平车,把村外的烧土拉到村里,任人自取。还有就是喜欢孩子,给糖吃,和我的记忆交叉了。父亲提及,在60年遭饿得时候,安德烈给队里的牲口拉料豆,有人从平车里抓料豆吃,他不管,装着没看见的样子,自己却一颗也不偷吃。
  父母也只能想起这么多了,没有关于安德烈更多的信息,他的生卒,大约是在八十年代末去世的,那时他有六、七十岁了。活着时,他是队里的“五保户”,因为他虽然干活,却不要报酬,队里每年给的粮食是他维持生命的基础。死的时候,村里人虽然感念过一阵,但,大多的人,还是以为安德烈的“善”,是因为他是个半傻子,也有无良的懒汉,借此反而偷懒。最后,安德烈被队里简单的安葬了。
  安善人的墓,现在不知何处,没人见过他向上帝祈祷,也不清楚他是否真的信仰耶稣,更不会有谁为他墓前树起一个十字架。我查了一些史料,找不到关于村中教堂的记载,只在一本县志,看到,解放前,徐沟的传教士是“基督教救世军”的成员,那时一个做善事的团体。或许,真如祖母所言,安德烈,这个原本姓杜的中国人,单纯的心思,被上帝感召,做了虔诚的信徒。这一生,活在神圣的信仰中,用今世的苦难来赎回前生的或有或无的罪愆,那么,他的信仰就是他的天堂,他就是尘世中圣徒。
  我想,安德烈是村中最后的基督徒了。原创的真实故事
  从我居住的城市向南,可以走高速,是半个小时,里程表会显示四十五公里,这是我和故乡的距离,十五年前,我离别了故土,但没有走远,脚步停留在黄土高原上这座有历史的老城里,不时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想继续走却再不敢走远。
  也曾经对周围的人讲过对故乡的思念,许多次会被人笑问:你老家不也是太原的嘛。是啊,短短不到百里的行程,同一个行政区,连乡愁都是个无谓而多余的情感了,大概我应该走到更远的地方才有资格述说。故乡,我还是在你的怀抱里,像是舐犊的老牛,你不在意我企图离开的挣扎,只是固执地把我留在你的视线里。
  或许是我还没长大,走远了会迷失回来的路,或许是我不够坚强,走出去经不住风雨。我就这样留在只有九十华里远的地方,可以不时回去,看看儿时的伙伴,摸摸老屋的青瓦。那就这样吧,一年一年后,老去的我,也许还能在村南的河畔,讨要一小块预留给游子的归宿,躺下,常伴在老祖父的身旁。
  故乡不远,即使小比例的地图上,也不过是短短的一段标尺,离开的日子也不能算太久,我的乡音依旧娴熟,能说出这片古老土地上最拗口的词语和流传了多少年的故事。其实,走出来的人,所见的世界又比儿时四角方方的天空大多少呢?故乡并不使是封闭地方,每一代人,都有游子把外面的精彩带回这里,甚至,古朴的乡村沾有了海外的气息。生养我的故土,那里最出色的历史就是走南闯北的晋商。我故乡晋中风格的深墙大院包围中,还赫然立着一座尖塔高耸的教堂。
  我问过年纪大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格格不入的建筑,他们说那是大清国还没亡的时候盖的。又问有教堂,为什么没有基督教徒,回答说,这可就是解放后的事情了。童年顽劣时,从破败的围墙钻进去,教堂里已经看不到一丝信仰的遗存,那时,这里是生产队的库房。大约在我搬离老家时,县里出资,教堂被改成电影院,但辛苦的农人是没有时间和金钱来这里的,于是又变得荒凉。而现在,村中已经看不到教堂,上世纪的最后几年,它终于垮塌了。
  当年,耶稣背起沉重的十字架,走过耶路撒冷,在罗马士兵的鞭笞下,依然甘愿为世人承担全部的苦难时,他知道会有人把福音带去世间的任何角落,他们是基督徒。两千年后,遥远的信仰传播到我的故乡,为何却只留下一座没有基督徒的教堂?谁是这里最后的信徒?我的记忆中,一时却搜索不到答案。
  直到前一段时间,又回到故乡,陪年迈的祖母唠起家常,她九十多年的生命里,大约不超过十次,脚步迈出过这方圆用几里就可度量的小小村庄。于是,乡间的故事,占据了她很大的记忆,虽然她更爱讲早已故去的爷爷,讲我们家在解放前的艰辛和辉煌。我也终于在奶奶絮叨的话出现一个间断时,插话问及教堂中不知去向的人,“哦,安善人是在教的,他呀,还给你爷爷干过活了,那时,咱家的铺子里,不缺人干活,你爷爷那次去东阳买卖洋油挣了钱,骑回架洋车子,..........”我自然知道,爷爷就是那样风光地买回了一辆崭新的日本自行车,但关于安善人的事却几乎想不起。有限的记忆片断,是村里曾有过一个怪人,衣衫破旧,瘦骨粼粼,低着头,拉着装满烧土的平车,有时车后还跟着馋嘴的孩子,和他要糖吃.......是啊,他就是安善人,死去足有二十年的安善人。我也吃过安善人给的糖,一分钱一块,很硬很粘,糖纸永远需要含在嘴里,用舌头才能剥下的那种廉价糖块,当然,却是童年的美味。安善人,衣兜里总有糖,总会给小孩吃,一人一块,在他停下车擦汗时分发,分发时让他摸摸头,吃完,他也就走远了。
  安善人不姓安,我上小学时,他的侄孙是我同学,却是个姓杜的孩子。晋中民风古朴,为亲者讳,所以儿时对骂,一旦高呼对手父母的名字,也就离厮打只有用秒来计算的时间了。杜姓的小友则特殊一些,骂他一声“安善人”,他也必需抻起袖管,来捍卫家族的尊严。当然,他战败时,会找一条退路:“骂吧,安善人不是我们家的人”。于是,得胜的小孩们在哄笑中散去,没有谁会在意安善人和杜家的关系。“奶奶,安善人为啥姓安,他不是杜家的人么?"我的突然发问,再次打断了祖母的近乎自语的讲述,她还以为我在认真听着听过无数次的旧事,但老人家也早到了习惯别人不在意她唠叨的年纪,“他以前姓杜,是村西头杜家的,入了教,起了外国名,叫'安德烈',其实呀,他就是个实在人,在教堂给人干活时,洋教的人看他勤快,想以后让他一直干下去,就哄他入教了,洋人走了,教鬼子们都散了,害得他呀,回不了家了。”
  原来如此,我以前也知道,基督的门徒即使已经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也依然要起个外国名字,这是教名。虽然看过不少书,我对基督教却还是很陌生,甚至于有些反感,多年以来,我的观念中有一个词“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也许不全面,但大抵还是有些道理的。毕竟,晋中古老的村子,居然是被一座教堂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我心理的不快隐隐还在。“奶奶,教堂里有过洋人吗?”我又问,“有,有三个了,后来日本人来了,不让洋人在了,他们就去徐沟,坐火车走了。”“洋人欺负老百姓吧?不会像我小时候听说的,洋人把小孩子逮住,炼了药....”。轮到奶奶来打断我的话头了:“兀是胡说了,洋人不赖,要你入教,还先给你吃的咧,没爹妈的小孩,洋人就收养进教堂,养到十来岁,就送到北京了,还有到了外国的,要不‘主爱'咋能会说京腔来?!她就是送到北京时,好几年也没出了国,后来又自己回来的”。“主爱”是我家邻居,一个老女人,也于前几年死了,我记得,她的口音很怪,山西和北京的语调混在一起,成了四不像了。
  但“主爱”的行为与基督徒的形象相去甚远,我没见她像奶奶拜菩萨那样去拜过耶稣,却忘不了她在街上叫骂,欺负小叔子和吝啬到过年只给她儿子买一板小鞭的地步。难怪,她之所以成为教堂收养的弃儿,不是没有了爹妈,而是她没有爹,她的亲妈好像在旧社会是妓女,日本人占据徐沟县城时,被称之为“转炮楼的”,也就是炮楼里日军的慰安妇吧。我幼时还见过主爱的这个不幸的母亲,那是我记忆深处的模糊影像:一个裹着裤脚的老太太,干净的衣服和两颗金色的门牙,来“主爱”家串亲戚,坐在炕沿上抽烟,仅此而已,长什么样却不记得了。但耶稣能宽容抹大拉的玛利亚,基督徒也就自然不会嫌弃“主爱”的出身,大概“主爱”就是这样被收养的。只是“主爱”最终还是没有做成基督的门徒,她抛弃了神。
  那日故乡老屋的屋檐下,冬日的阳光照着我和老祖母,我还像儿时,听祖母讲起过去的事,只不过,当我的记忆跳过“主爱”,又回到安善人身上时,祖母已经轻轻睡去。我没有打扰奶奶,起身离开,也许奶奶的梦里,会出现爷爷的身影。回到城里,我请教父母,他们话语中的安德烈,依然是个怪异的好人,能配上“善人”的尊称,是因为他近乎自虐的苦修和无私的助人。他孤独一生,没有结婚,身边连个说话的伴也没有。住的不过是大队院子中破败不堪的土坯房,极少用具,和一条同样年老病弱的黄狗共用着一只碗,却不嫌脏。安德烈的善行,就是帮村里人干活,尤其是缺少劳力的人家,农忙时,他主动到田间,像个不知疲倦老牛,受最重的苦。为避嫌,安德烈从不和妇女说话,甚至,安德烈从不吃妇女做的饭食。在闲时,他也不闲着,拉个平车,把村外的烧土拉到村里,任人自取。还有就是喜欢孩子,给糖吃,和我的记忆交叉了。父亲提及,在60年遭饿得时候,安德烈给队里的牲口拉料豆,有人从平车里抓料豆吃,他不管,装着没看见的样子,自己却一颗也不偷吃。
  父母也只能想起这么多了,没有关于安德烈更多的信息,他的生卒,大约是在八十年代末去世的,那时他有六、七十岁了。活着时,他是队里的“五保户”,因为他虽然干活,却不要报酬,队里每年给的粮食是他维持生命的基础。死的时候,村里人虽然感念过一阵,但,大多的人,还是以为安德烈的“善”,是因为他是个半傻子,也有无良的懒汉,借此反而偷懒。最后,安德烈被队里简单的安葬了。
  安善人的墓,现在不知何处,没人见过他向上帝祈祷,也不清楚他是否真的信仰耶稣,更不会有谁为他墓前树起一个十字架。我查了一些史料,找不到关于村中教堂的记载,只在一本县志,看到,解放前,徐沟的传教士是“基督教救世军”的成员,那时一个做善事的团体。或许,真如祖母所言,安德烈,这个原本姓杜的中国人,单纯的心思,被上帝感召,做了虔诚的信徒。这一生,活在神圣的信仰中,用今世的苦难来赎回前生的或有或无的罪愆,那么,他的信仰就是他的天堂,他就是尘世中圣徒。
  我想,安德烈是村中最后的基督徒了。
这种人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遥远~~
宗教是现实社会人类思想的折射,是人类社会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改造了人类社会。有邪教,是因为乱世。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健康和谐的发展,那么宗教才能真正的给人予信仰、关怀。
原帖由 凤百羽 于 2007-11-29 16:47 发表
宗教是现实社会人类思想的折射,是人类社会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改造了人类社会。有邪教,是因为乱世。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健康和谐的发展,那么宗教才能真正的给人予信仰、关怀。

反之反之,君不知——没有GCD就没有新中国
教也好,黨也好,都需要信仰,我說那叫靈魂。沒有了靈魂就是行尸走肉。
写的真好~!
安德烈.平克夫君;funk
这种算不算是变相传教的宣传呢?
反正我对基督教是没有任何好感的,管他吹的天花乱坠。
文章写得还是不错滴,就是故事未必是真滴!!!
老安哪来买糖的钱??
  但真希望有过这样的人,当然也肯定有过滴
其实,无论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其真意都是教人行善,教人为善的~~~
原帖由 funkyjunk 于 2007-11-30 02:36 发表
其实,无论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其真意都是教人行善,教人为善的~~~


对,但不能容忍那些把教义当成世俗法律的原教旨主义分子。
原帖由 BMCC20033 于 2007-11-30 06:48 发表


对,但不能容忍那些把教义当成世俗法律的原教旨主义分子。

是啊,好好的信仰成了某些人的谋利工具了
这样的信徒还有西南大山中的那些少数民族基督教徒比某些汉族教徒好多了,人家过圣诞节就是到教堂里学经唱诗,不吵不闹,自己领悟.不象我们这里周末教堂礼拜一结束,一群老大妈上了公交车,马上就有人领头打拍子唱歌,也不管旁人的感受,唱完就纷纷挨个地宣传信JD教如何好,我看见这些人都烦死了
祖母已经96岁了,唯一的寄托就是每周的礼拜,对我们这些晚辈来说,感谢基督给祖母晚年带来幸福与祥和。宗教的对错都是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