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火药武器的停滞和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25:52
在近代,中国扮演着一个孱弱的角色,受尽了欧美列强及日本的欺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近代中国军队的武器过于落后,中国人常常需要以弓箭或大刀来对付侵略者的枪炮,应是重要原因之一。
不少先贤,其中还有些大思想家,都曾痛心疾首地指出,我们祖先在发明了火药后,只知道制造爆竹,不去发展军火,一般人也似乎多相信这种说法,甚至以为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弱点。事实并非这样。火药武器,或简称为火器,在中国的发展,有着一个曲折的过程。粗略地说, 从康熙朝中期开始,在一百多年中,新型火器在中国得不到发展,甚至倒退。说在这段时期我们中国人只会用火药去制造爆竹,是可以的。说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只知道用火药制造爆竹,这真是太冤枉了。
以老夫之见,古代中国火器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段为从唐末发明火药到元朝,大约三百五十年,在中国这个发明沃土中,火器的发展以发明和创新为主要特征,这阶段的后期,火药及火器传到欧洲;第二个阶段是从明朝到清康熙中期,中国发展火器的主要特征是仿制和缓慢地发展,这段时间大约比三百年稍多一些;下一段是从康熙中叶起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其特征则是停滞和倒退,连仿制新武器也停止了;最后一段则是从恭亲王奕欣、李鸿章、左宗棠等搞洋务运动,创立中国军火工业算起,又开始了仿制和缓慢地发展。
关于第一阶段这里就不说了。在火药传到欧州之前,任何进展当然都只能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一,明朝及清初火器在仿制中发展
明朝皇帝对于在军队中推广使用火器是重视的。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规定,在军队中按百分之十的比例配备火铳。在明朝第三个皇帝永乐帝时,就组建了以火器为主的神机营。据记载,在明朝中后期,十万京军中,已经有六万属火器部队,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不低的比例,一直到鸦片战争,清朝军队中的火器部队在全部军队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体上就是这个水平。在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下令兵仗局在三年中仿制佛朗机炮3400门,小铜佛朗机铳50支,铸造大将军炮、二将军炮、三将军炮各数十门,神炮六百多门,神铳一千五百多支,及随用的子弹、火药等,这些军火中可能多有仿制的,也可能有中国人自己改进了的。从数字上看,当时的军火业还是有相当规模的。
总的来说,在火器发展中仿造超过了自己的发明创造,比欧洲也就落后了。清初郑成功在收复台湾时曾和荷兰军队作战,先是吃了荷兰人炮火的亏,后来则用炮火击败了荷兰人;康熙中期,清朝军队曾战败俄罗斯军队,双方都使用火炮。由这些战事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即使当时中国的火炮已经较欧洲的落后,但仍可对阵,似也差的不十分大,没有质的差别。
满族在东北起兵时,并不知道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由于袁崇焕依靠火器固守的宁远,努尔哈赤攻打失利后死去,满清统治者开始组织汉族工匠铸造大炮,优待投降的火炮部队。后来在和吴三桂作战中,由于吴三桂炮火力量远远超过了清军,康熙下令让传教士南怀仁铸造大炮,接着也令一位汉人官吏戴梓,制造子母炮。这都是在军事失利之后,不得不为之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制造大炮的主要力量不是外国人就是汉族。
二,康熙中期后停滞
是否停滞,首先可以从历史记载上看,因为,发展新武器,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是会有所记载。康熙中前期,戴梓曾建议制造连珠鸟铳,是在洋务运动之前最后一次向朝廷建议制造新型火器的历史记载;康熙在攻打噶尔丹前,下令让戴梓制造子母炮,是在洋务运动之前朝廷最后一次下令制造新型火器。所以,按史书,在康熙朝中期以后,清朝确实就不再发展新型火器了,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从火器水平看,则更清楚。在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乾隆时清军的鸟统射程只有三十多步(这种射程甚至低于弓箭)。在《啸亭杂录》中记载,戴梓曾“自制火器,能击百步之外”。到乾隆三十年,七八十年过去了,火器的射程反而下降了这么多,这应该是清朝火器制造业的退步的明证。还有更可笑的,在嘉庆元年,白莲教起兵进攻荆州,守军没有足够的火器,十分惊慌,这时,他们在城内挖出数十门大炮,虽然都已经锈蚀,但仍视为宝物,用来守城,战胜了白莲教的进攻;这些炮是康熙十三年,即一百二十年前和吴三桂打仗时铸造的。这件事记载在《啸亭杂录》中。这说明,在这一百多年中,清朝正规军的火器并没有什么进步。如果现代有某个部队在地下挖出了一百多年前的武器,不是拿去当古董,而是当作是作战利器,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这又是清军火器停滞的一个例证。
从康熙中叶开始,接着雍正、乾隆、嘉庆、道光诸皇帝当政时,在使火器停滞这一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都不再改进、发展新型火器,也不仿制国外的威力较强的火器。后来在外国侵略者武力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也就不奇怪了。
三,为什么康熙要停止火器的发展
满清皇帝知道火器的威力,康熙更是清楚(他的亲舅舅佟国纲就是在征讨噶尔丹时中弹死亡的),为什么要中止火器的发展呢?和汉族相比,骑马射箭曾经是满族的优势,在取得战争胜利中曾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保证其统治,满清皇帝多强调 坚持骑射为本,这不能不妨碍火器的发展。 康熙帝在谈到选拔军官时强调,担任武职“以骑射娴熟、人材壮健为要”(《清圣祖实录.251》)。还说过,“训练有素”的军队是“精神振作,骑射皆佳。”《同上,242》在他观念中,一个好的军官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指挥火器部队,而是善于骑射。对这一点表述最清楚的是雍正,他在雍正五年时说过:“满州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清史稿.139》)。认为骑射是满清军力量的根本,也就是大清皇朝立国的根本,正是康熙帝不再发展火器的重要原因。
康熙帝对于以围猎来进行军事训练和演习特别重视。他强调:“围猎以讲武事,必不可废。”《同上.102》在现在河北省北部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围猎。同时他还命令各省驻防官兵都要行猎习武。当然不能想象抬着大炮去围猎,这种训练演习当然还是以弓箭为武器。是为保持对汉族人的优势。反过来说,制造火器绝非满族人的长处。新型的、强有力的武器的发展和仿制多是和外国人或汉族人有着不解之缘,而满族人似乎总是以旁观者或次要的角色出现的。
在满清人最初建立炮兵时,监督铸造大炮的是汉族人佟养性。在《清太宗实录》中记载了这次铸造大炮受奖的人员,其中有铸匠王天相、窦守信、铁匠刘计平等,全部都是汉人。接着成立了以汉族人为主的炮兵部队,被称为“乌真哈拉”,即重兵的意思,仍是由佟养性率领。
在崇德八年(1663年),也就是清兵入关的前一年,皇太极在沈阳北郊阅兵,其队伍是这样排列的,“前列汉军炮手,次满州步兵蒙古步兵,次守城应援兵,次守城炮兵”(《清史稿.139》)。可以看出汉军炮手列在极重要的位置。
后来的在和吴三桂以及和噶尔丹的战争中,先是让外国人南怀仁铸造新型火炮;后来则让戴梓研制的子母炮。由此可见,这种对于军事力量有极大影响的技术确是掌握在外国人或汉族人的手中。
明朝的皇帝中虽然昏庸的不少,但是,他们还是支持仿制新型火器的;清朝的皇帝虽然多是精明能干的,但从狭隘的、少数统治者的利益出发,看到作为其统治基础的满族人一直没有能进入到新型火器制造及改进的领域,因而,对于这些精明的皇帝来说,对这种强有力武器创新的秘密不能掌握在本族人的手中,他们会忧心重重的。火器的效用和威力越大,对于这个皇朝的威胁就可能越大。康熙是最精明的,在他手中停止了火器的发展、只强调骑射是符合他的特征的。
那么为什么在康熙中期,而不是其它时期中止了火器的发展呢?除了吴三桂已被消灭(其军中有极强火炮),还可能和攻打噶尔丹的战役中使用子母炮打蒙古骑兵有关。
子母炮的特点是发射出的不是普通铁弹或铅弹,而是可发射后可爆炸的炮弹。康熙帝亲自命名为“威远将军”。据史书记载,在康熙二十六年曾铸威远将军炮,这就应是戴梓设计制造的子母炮。 在康熙帝亲征准格尔部的噶尔丹时,在昭莫多战役中子母炮曾大显神威。有记载说三炮打向敌营,就取得大胜。可以合理地推断,在对付以骑射为其长项的军队,子母炮弹爆炸后攻击覆盖面较大的火器会有其奇效,特别是对于没习惯这种武器的马匹,更有威摄力。既然攻击蒙古骑兵有这样效用,那么攻击满族骑兵也同样可怕,一个象康熙这样精明的皇帝,不会看不出这一点。而能够制造这样可怕的武器的却是汉人,而汉人正是康熙所最不放心的。外国人会造,但不放心时可以赶走,几亿汉人能赶到哪里去?所以,只有一个办法,这就是限制汉人发展火器,其后果就是不再发展火器!
戴梓这样可怕的专家,也以莫须有的罪名流放到东北。另外,在康熙五十四年,他又下令说子母炮是八旗武器,各省绿营,也就是以汉族人为主的部队是不许制造和使用的。这种能对以骑射为主的满蒙八旗有大威胁的武器,绝不许汉人军队配备(即使是在满族人控制下的),应是必是精明的皇帝精心考虑后的决定。
这样,这位被看作是英明大帝的康熙就犯下了一个大罪行:中止了火药武器的发展。其结果是中国火器发展的停滞和倒退,在外国侵略者的新型火器面前不堪一击。成为中华民族在百年中陷入苦难深渊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也只有象康熙帝这种思虑极深、为了巩固其皇权无所不用其极的精明皇帝,才能干出这种给后世子孙——包括整个中华民族,其中当然也包括满族,造成深重灾难的、阴损的错误来。在近代,中国扮演着一个孱弱的角色,受尽了欧美列强及日本的欺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近代中国军队的武器过于落后,中国人常常需要以弓箭或大刀来对付侵略者的枪炮,应是重要原因之一。
不少先贤,其中还有些大思想家,都曾痛心疾首地指出,我们祖先在发明了火药后,只知道制造爆竹,不去发展军火,一般人也似乎多相信这种说法,甚至以为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弱点。事实并非这样。火药武器,或简称为火器,在中国的发展,有着一个曲折的过程。粗略地说, 从康熙朝中期开始,在一百多年中,新型火器在中国得不到发展,甚至倒退。说在这段时期我们中国人只会用火药去制造爆竹,是可以的。说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只知道用火药制造爆竹,这真是太冤枉了。
以老夫之见,古代中国火器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段为从唐末发明火药到元朝,大约三百五十年,在中国这个发明沃土中,火器的发展以发明和创新为主要特征,这阶段的后期,火药及火器传到欧洲;第二个阶段是从明朝到清康熙中期,中国发展火器的主要特征是仿制和缓慢地发展,这段时间大约比三百年稍多一些;下一段是从康熙中叶起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其特征则是停滞和倒退,连仿制新武器也停止了;最后一段则是从恭亲王奕欣、李鸿章、左宗棠等搞洋务运动,创立中国军火工业算起,又开始了仿制和缓慢地发展。
关于第一阶段这里就不说了。在火药传到欧州之前,任何进展当然都只能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一,明朝及清初火器在仿制中发展
明朝皇帝对于在军队中推广使用火器是重视的。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规定,在军队中按百分之十的比例配备火铳。在明朝第三个皇帝永乐帝时,就组建了以火器为主的神机营。据记载,在明朝中后期,十万京军中,已经有六万属火器部队,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不低的比例,一直到鸦片战争,清朝军队中的火器部队在全部军队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体上就是这个水平。在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下令兵仗局在三年中仿制佛朗机炮3400门,小铜佛朗机铳50支,铸造大将军炮、二将军炮、三将军炮各数十门,神炮六百多门,神铳一千五百多支,及随用的子弹、火药等,这些军火中可能多有仿制的,也可能有中国人自己改进了的。从数字上看,当时的军火业还是有相当规模的。
总的来说,在火器发展中仿造超过了自己的发明创造,比欧洲也就落后了。清初郑成功在收复台湾时曾和荷兰军队作战,先是吃了荷兰人炮火的亏,后来则用炮火击败了荷兰人;康熙中期,清朝军队曾战败俄罗斯军队,双方都使用火炮。由这些战事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即使当时中国的火炮已经较欧洲的落后,但仍可对阵,似也差的不十分大,没有质的差别。
满族在东北起兵时,并不知道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由于袁崇焕依靠火器固守的宁远,努尔哈赤攻打失利后死去,满清统治者开始组织汉族工匠铸造大炮,优待投降的火炮部队。后来在和吴三桂作战中,由于吴三桂炮火力量远远超过了清军,康熙下令让传教士南怀仁铸造大炮,接着也令一位汉人官吏戴梓,制造子母炮。这都是在军事失利之后,不得不为之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制造大炮的主要力量不是外国人就是汉族。
二,康熙中期后停滞
是否停滞,首先可以从历史记载上看,因为,发展新武器,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是会有所记载。康熙中前期,戴梓曾建议制造连珠鸟铳,是在洋务运动之前最后一次向朝廷建议制造新型火器的历史记载;康熙在攻打噶尔丹前,下令让戴梓制造子母炮,是在洋务运动之前朝廷最后一次下令制造新型火器。所以,按史书,在康熙朝中期以后,清朝确实就不再发展新型火器了,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从火器水平看,则更清楚。在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乾隆时清军的鸟统射程只有三十多步(这种射程甚至低于弓箭)。在《啸亭杂录》中记载,戴梓曾“自制火器,能击百步之外”。到乾隆三十年,七八十年过去了,火器的射程反而下降了这么多,这应该是清朝火器制造业的退步的明证。还有更可笑的,在嘉庆元年,白莲教起兵进攻荆州,守军没有足够的火器,十分惊慌,这时,他们在城内挖出数十门大炮,虽然都已经锈蚀,但仍视为宝物,用来守城,战胜了白莲教的进攻;这些炮是康熙十三年,即一百二十年前和吴三桂打仗时铸造的。这件事记载在《啸亭杂录》中。这说明,在这一百多年中,清朝正规军的火器并没有什么进步。如果现代有某个部队在地下挖出了一百多年前的武器,不是拿去当古董,而是当作是作战利器,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这又是清军火器停滞的一个例证。
从康熙中叶开始,接着雍正、乾隆、嘉庆、道光诸皇帝当政时,在使火器停滞这一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都不再改进、发展新型火器,也不仿制国外的威力较强的火器。后来在外国侵略者武力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也就不奇怪了。
三,为什么康熙要停止火器的发展
满清皇帝知道火器的威力,康熙更是清楚(他的亲舅舅佟国纲就是在征讨噶尔丹时中弹死亡的),为什么要中止火器的发展呢?和汉族相比,骑马射箭曾经是满族的优势,在取得战争胜利中曾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保证其统治,满清皇帝多强调 坚持骑射为本,这不能不妨碍火器的发展。 康熙帝在谈到选拔军官时强调,担任武职“以骑射娴熟、人材壮健为要”(《清圣祖实录.251》)。还说过,“训练有素”的军队是“精神振作,骑射皆佳。”《同上,242》在他观念中,一个好的军官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指挥火器部队,而是善于骑射。对这一点表述最清楚的是雍正,他在雍正五年时说过:“满州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清史稿.139》)。认为骑射是满清军力量的根本,也就是大清皇朝立国的根本,正是康熙帝不再发展火器的重要原因。
康熙帝对于以围猎来进行军事训练和演习特别重视。他强调:“围猎以讲武事,必不可废。”《同上.102》在现在河北省北部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围猎。同时他还命令各省驻防官兵都要行猎习武。当然不能想象抬着大炮去围猎,这种训练演习当然还是以弓箭为武器。是为保持对汉族人的优势。反过来说,制造火器绝非满族人的长处。新型的、强有力的武器的发展和仿制多是和外国人或汉族人有着不解之缘,而满族人似乎总是以旁观者或次要的角色出现的。
在满清人最初建立炮兵时,监督铸造大炮的是汉族人佟养性。在《清太宗实录》中记载了这次铸造大炮受奖的人员,其中有铸匠王天相、窦守信、铁匠刘计平等,全部都是汉人。接着成立了以汉族人为主的炮兵部队,被称为“乌真哈拉”,即重兵的意思,仍是由佟养性率领。
在崇德八年(1663年),也就是清兵入关的前一年,皇太极在沈阳北郊阅兵,其队伍是这样排列的,“前列汉军炮手,次满州步兵蒙古步兵,次守城应援兵,次守城炮兵”(《清史稿.139》)。可以看出汉军炮手列在极重要的位置。
后来的在和吴三桂以及和噶尔丹的战争中,先是让外国人南怀仁铸造新型火炮;后来则让戴梓研制的子母炮。由此可见,这种对于军事力量有极大影响的技术确是掌握在外国人或汉族人的手中。
明朝的皇帝中虽然昏庸的不少,但是,他们还是支持仿制新型火器的;清朝的皇帝虽然多是精明能干的,但从狭隘的、少数统治者的利益出发,看到作为其统治基础的满族人一直没有能进入到新型火器制造及改进的领域,因而,对于这些精明的皇帝来说,对这种强有力武器创新的秘密不能掌握在本族人的手中,他们会忧心重重的。火器的效用和威力越大,对于这个皇朝的威胁就可能越大。康熙是最精明的,在他手中停止了火器的发展、只强调骑射是符合他的特征的。
那么为什么在康熙中期,而不是其它时期中止了火器的发展呢?除了吴三桂已被消灭(其军中有极强火炮),还可能和攻打噶尔丹的战役中使用子母炮打蒙古骑兵有关。
子母炮的特点是发射出的不是普通铁弹或铅弹,而是可发射后可爆炸的炮弹。康熙帝亲自命名为“威远将军”。据史书记载,在康熙二十六年曾铸威远将军炮,这就应是戴梓设计制造的子母炮。 在康熙帝亲征准格尔部的噶尔丹时,在昭莫多战役中子母炮曾大显神威。有记载说三炮打向敌营,就取得大胜。可以合理地推断,在对付以骑射为其长项的军队,子母炮弹爆炸后攻击覆盖面较大的火器会有其奇效,特别是对于没习惯这种武器的马匹,更有威摄力。既然攻击蒙古骑兵有这样效用,那么攻击满族骑兵也同样可怕,一个象康熙这样精明的皇帝,不会看不出这一点。而能够制造这样可怕的武器的却是汉人,而汉人正是康熙所最不放心的。外国人会造,但不放心时可以赶走,几亿汉人能赶到哪里去?所以,只有一个办法,这就是限制汉人发展火器,其后果就是不再发展火器!
戴梓这样可怕的专家,也以莫须有的罪名流放到东北。另外,在康熙五十四年,他又下令说子母炮是八旗武器,各省绿营,也就是以汉族人为主的部队是不许制造和使用的。这种能对以骑射为主的满蒙八旗有大威胁的武器,绝不许汉人军队配备(即使是在满族人控制下的),应是必是精明的皇帝精心考虑后的决定。
这样,这位被看作是英明大帝的康熙就犯下了一个大罪行:中止了火药武器的发展。其结果是中国火器发展的停滞和倒退,在外国侵略者的新型火器面前不堪一击。成为中华民族在百年中陷入苦难深渊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也只有象康熙帝这种思虑极深、为了巩固其皇权无所不用其极的精明皇帝,才能干出这种给后世子孙——包括整个中华民族,其中当然也包括满族,造成深重灾难的、阴损的错误来。
中国人常常需要以弓箭或大刀来对付侵略者的枪炮,应是重要原因之一。

============
胡说的都没边了,;P
因为中国曾经被满清这个只知道“弓马娴熟” 的民族统治了二百七十年,所以后代的中国人都产生了一种误会,以为发明了火药的中国,竟然把本应成为先进武器的发明,白白浪费在无义的娱乐上。其实不然,清朝以前的蒙元和明朝两代,都十分重视火器的发展与装备,我不是要故意贬低满清,仅仅是想阐述一下中国在火器方面曾有过的辉煌。
      
   火枪最早出现在中国,这一点是勿庸自疑的。中国的早期火枪,在10世纪的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后经元、明两代发展,至明末本应有所大成,怎奈…………在中国广泛使用火铳后,阿拉伯人在14世纪初,制成了木质管形射击火器“马达发”。而欧洲14世纪中叶,意大利制成金属管形射击武器“火门枪”,以后又发明了火绳枪。要说明的是,欧洲的火枪是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在17世纪的时候,反而对中国的火枪技术有所影响。
  
   宋朝出现的“突火枪”杀伤力不大,射程仅仅5―10m,在当时多说是吓唬人用。但元朝建立后,重视发展新型火器,至元十六年(1279),集中各地工匠于大都(今北京市),研制新式兵器,重新调整火药的配方,使同样体积的火药,效能提高了约三倍。元朝至顺三年(1332),铸造了铸有铭文最早的铜火铳,长1尺1寸,重28斤。同时还制造出了早期的手铳,但威力小、射程低,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给军官们作为玩物到更合适一些。
  
   元末战争时期,火炮在战争中被大量的使用,据《明史》记载,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张士诚被明军围困在平江城(今江苏苏州),大将徐达“领四十八卫将士围城,每一卫置襄阳炮架五座,七梢炮架五十余座,大小将军筒五十余座,四十八营寨列于城之周遭,张士诚欲遁不得飞渡,铣炮之声昼夜不绝……”。由此看来,当时的战斗景象是何等的壮观,火铳和火炮的数量亦已经达到相当的数量。金属火器的出现,开创了古代武器的先河,它以使用寿命长,发射威力大,运用范围广等多种优点,成为以后历代的重要兵器,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
  
   到了明朝,由于封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兵器也有很大的发展。其主要冷兵器有长柄刀、枪、短柄长刀、腰刀及各种杂式兵器如?钯、马叉、狼筅等等。除了继承传统的兵器品种外,火器的发展到明朝达到鼎盛时期,明末的兵书如《兵录》、《神器谱》、《武备志》、《西法神机》、《火攻挚要》、《筹海图编》、《军器图说》、《火龙神器阵法》等更是详细地记录了明军装备火器的制法、图谱以及火器部队的编制和战法。此外诞生了数位知名的火器(包括理论)专家如赵世祯、毕懋康、胡宗宪、茅元仪、孙元化和明末清初的天才武器发明家戴梓;十分重视火器运用的军事将领如戚继光、孙承宗、袁崇焕等。
  
   明军真正意义上的火器发展是从抗击倭寇时开始的。因此必需先了解一下日本“??”的来历,以及欧洲的火器发展经过。
  
  15世纪初期,西欧的工匠们将原先的“火门枪”的木制握柄被重新设计过,射击时能够倚靠在士兵的肩膀上,而不再是架在支架或者地上,自此步枪的定义被正式确定为:单兵肩射的长管枪械。15世纪中期,又创制了新式火枪――火绳枪,用火绳点火,并在火枪上加装了能够控制点火的机械装置――扳机,使火枪射速更快,射程更远。这种新式的扳机击发式火绳枪的口径一般为15~20毫米,管径比一般为40到45,而最大射程一般为60~80米(杀人距离),它在 1543年传入了日本。
  
   日本制成火绳枪经历了三个阶段:元至元十一年(倭文永十一年、公元1274)到至元十七年 (1281)蒙(元)、倭战争时期,倭军从作战中见到了蒙古(元)军使用的铁火炮,从此得知世界上已经有了一种新式兵器―火器,这是倭国初知火器的阶段;尔后在天朝大明成化二年(1466年),(中国的)琉球人到倭国时传入了明铜火铳(原始手铳);大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南夷”(葡萄牙)商船被台风带到了萨摩以南的种子岛,葡萄牙商人带有欧洲火绳枪,大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工匠八板清定仿制出了倭国最早的火枪――种子岛铳 。
  
  大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倭国江州的国友锻冶,组织了高明的工匠,仿制成适合倭兵使用的火绳枪,并且制成了闭锁螺栓,较好地解决了枪尾的闭气问题,提高了火绳枪的威力,较葡萄牙人制造的火绳枪更为先进。这种“??”的口径与欧洲火绳枪相同,但射程提高到100米,射速每分钟5发。不久国友锻冶进行批量生产,售出数百支成品,有些海盗及走私商人等乘机购买,持为劫掠凶器,我国闽浙沿海多受其害。当时正值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对火绳枪的威力评价很高,认为这是杀敌最有效的兵器,并对火器的战术使用作了很深的研究,发展出车营、三才阵等适合发扬火器威力的部队编制和战法。
  
   大明正德七年(1512),明军平定南海之役,缴获三艘海盗舰船,得到了“佛郎机”火器。“神机营”的武器专家改进了缴获的火器,创制出佛郎机铳,又称为“神机炮”,并批量生产,使中国的火器跨跃了一大步。但佛郎机铳是大口径火枪(炮),需三人同时操作一门。九年后,大明嘉靖元年(1521),明军在广东新会西草湾之战中,又从缴获的两艘葡萄牙舰船中得到欧洲火绳枪称“西洋番铳”,但那时葡萄牙人所用的火绳枪,大抵还是初创时期的制品,未引起明军高层的足够重视,直到不断掳掠沿海的倭寇用上了火绳枪,明朝军队才开始批量装备以之对抗大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军在收复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今浙江鄞县东南)战斗中,俘获了一些善于制造铁炮的日本人及铁炮。由马宪、李槐等人,学习了制造火绳枪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于大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造出了“比西番尤为精绝”的中国第一批火绳枪,而且手笔极大,一上来就是一万挺,由此可见,当时明朝政府对军队装备火器的重视程度。如果不是明朝末期,政治上实在极度腐败,外加连摊上三个“倒霉”皇帝,满清焉有入主中原之理!
  
   中国把创制成功的火绳枪,称之为“鸟铳”,《武备志》说:“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装的弯形枪托形似鸟喙而被称为“鸟嘴铳”,也有人称其为鸟枪,成为当时明军战斗中的“利器”。明军装备的鸟铳射程可达 120米,枪管用熟铁制作,底部有火孔与火药池(放引火药)相连,池上覆盖有铜盖,可以遮挡风雨,搠杖(通条)插在枪管下的木托上,用于填送弹药,枪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于取开擦洗枪管。
  
   大约在同时,鲁密国(今土耳其)派遣使者朵思麻到中国进贡火绳枪,中国古代著名火器专家赵世祯,生长于海滨,少经倭患,深知增强国防力量、改善武器装备的重要性,决心研制出精良的火器装备官军,卫国保民,于大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给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的条陈,建议制造鲁密国进贡的番鸟铳,经兵部议交京营试制。
  赵世祯唯恐京营“制造打放两不如法”,就登门求教朵思麻,详细讲解了制造和使用方法,并自己出资(赵世祯时任从七品衔的中书舍人)召集工匠进行试制,终于在万历二十六年创制了比鸟嘴铳射程更远的火绳枪,称之为“鲁密铳”。这种铳加长了枪管(4尺5寸),重量略大于鸟铳(6―8斤),射程远(150 米),威力大,在结构上更优于鸟嘴铳。故《武备志》说:“鸟铣:唯鲁密铳最远最毒”。同时还研制出当时最新式的火器“掣电铳”和“迅雷铳”,前者兼具西洋铳和佛郎机的优点,后者并有鸟铳和三眼铳的长处。万历三十年六月,赵士祯研制的火器通过兵部、工部、刑部等部门官员的试验。会审报告建议皇帝将赵世祯“所制车铳式样随发京营,依法成造,责令官员加以教演,传示各边,以究其防边制虏之用”。
  
   对比15―16世纪欧洲各国装备的火绳枪,在上构造和明军的火绳枪基本一致,技术参数也大致相仿,但明军的鸟铳比这些枪都要轻便。西班牙的重型火绳枪――穆什克特枪,口径在23毫米以下,重8-10公斤,弹丸重50克,射程250 米,可以保证射穿任何的铠甲,虽然明军的鸟铳威力比不上这种枪,但比起机动性和轻便性却是穆什克特枪远远不及的。
   15世纪初期,欧洲战场上出现了炮身和药室一体的青铜炮,不久又出现了轮式火炮,采用颗粒火药,法国于15世纪中期首先铸造铁炮,并很快使这一技术传遍欧洲;公元16世纪前后德国纽伦堡地区生产出一种直线式线膛的火绳枪――“毛瑟枪”,由于“膛线”一词的英文译音是“来复”,所以线膛枪也称“来复枪”,这种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射击精度大大超过了滑膛枪。
  
   从17世纪起,欧洲枪炮制造技术发展迅速,法国人发明了具有防风防雨性能的燧发枪,它的出现标志着纯机械式点火时代技术的结束。燧发枪的基本结构如同打火枪,即利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以其射速快、重量轻、射程远等多种优越性,逐渐将火绳枪废弃;瑞典人则划时代地把弹丸和发射药装在同一个纸筒内,装填时将纸筒撕破(咬破),把发射药和弹丸一块装入枪膛中去,既简化了装填过程,又保证了发射药的定量装填,它预示了一种新型的定装枪弹的出现;1776年,英国人又将直线形膛线改成螺旋形,发射时火药气体使铅丸膨胀而嵌入膛线以发生旋转,发射的弹头出膛后高速旋转前进,增加了子弹的稳定性,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到达了200米之多!!!
  
   由于这些欧洲先进火器优于中国火器,明政府在自己研究不出来的情况下,就毫不犹豫的花钱从葡萄牙铸炮专家伯多禄·波加罗在澳门兴建的铸炮厂引进火器技术,进行大量仿制,并用于实战,在实战中取得巨大收益,进而批量装备军队。《中国军事史·兵器卷》记载明朝后期明军的火炮用精铁铸造,在技术上接近西方的水平,数量则稳居世界第一,野炮的最大射程可达到10里,舰炮也达到 4里以上,开始采用了爆炸弹丸、分装弹药、后膛装填、有射表、瞄准具等等,种类上覆盖大中小口径,平射炮、曲射炮、臼炮……
  
   明军主力火炮“红夷炮”,号称“净重三千斤,射程十里,每发可毙敌千人”,当时倭国和后金的大炮射程才一里(500 米)。后金头子努尔哈赤就是被袁督师的红夷大炮炸毙的,据说临死前对明军的大炮耿耿于怀,说:“我二十五岁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不到死在明军的大炮之下。”努尔哈赤死前命令后人好好学习明军火器,到了进攻扬州时清军也是用大汉奸吴三桂的大炮轰塌了城墙才攻下了城池。  
火枪已经是明军步兵的主要装备。每名火枪手配备火药罐 2个,一个装发射药,―个装引火药,携带铅弹 300发。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发射药已经使用粒状火药,而不是以前的粉末状火药,其成分比例为硝1两(占75.75%),硫磺1钱4分(占 10.6%),柳炭1钱8分(占13.65%)已经基本达到黑火药的最佳配比了(硝75%,硫磺10%,炭15%)。由于发射速度较慢,为弥补这一缺点,通常在战术上采用三排轮放法,即一排装铳,一排进铳,一排放铳,第一排发射完毕后,退至第三排装铳,第二排进至第一排位置放铳,如此轮流发射。同时期欧洲的火器技术虽然高度发展,但是冷兵器仍在作战中占很大比例,主要包括长矛、长戟、长弓、短剑等。
  
   直到明朝灭亡前,明朝的军事机构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品种颇多,形式复杂的管形火器(火枪、火炮)。如崇祯八年(1635),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著的《军器图说》中,记载有“自生火铳”,就是一种燧发枪,这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燧发枪;京军三大营的标准装备――线膛枪(直线膛),葡萄牙人于1637年向明政府进献了线膛枪,神机营火器专家用后称赞该枪射程远,精度高,装填方便,上表请示大量仿制并装备京军三大营;大汉奸吴三桂作大明山海关守将时,曾制作过大口径铁芯铜炮,集铁坚、铜韧于一身,提高了大炮的使用性能,这可以说是当时不小的创举,这炮至今有一门陈放在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说明几十年间明朝火器技术发展之快,但可惜国家将亡,没有批量装备。另外喷射火器(古代火箭)制造也相当精良,样式、品种达几十种之多;爆炸性火器也相当发达,具体有两大类:一类就是地雷,品种繁多,有石头雷、陶瓷雷、生铁雷等数十种;另一类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龙王炮和混江龙等兵器。根据大量的史实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和使用“两雷” 的国家。
中国的早期火枪,在10世纪的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我国在17世纪中期的明末清初时代,火器的发展程度并不很落后于西方世界,军队的火器装备比例基本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清军除了初期为了和明军争夺政权,而大力发展和明军一样的火器外,其他的时候,清军简直就是一无是处。满清建国后,军事装备专家仍对火器有相当改良和实验,例如满清政府曾先后开发过三种主要形式的燧发枪,即转轮式、弹簧式和撞击式,只是这些燧发枪做出来不是用来装备军队,而是用做宫廷狩猎时使用的禽枪。乾隆年间还制作过镶骨燧发枪,和同时代欧洲装备的制式步枪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但此枪的作用依然是狩猎用的玩具――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居然派上这种用处,可见鞑子还是无法和先进的人类相提并论的。
  
   更可气的是,康熙年间的超天才武器发明家戴梓发明出“连珠铳”,一次可连续发射28发铅弹,威力极大,在当时可谓妙绝古今,冠绝中西,比欧洲发明的机关枪早两百多年。又造出蟠肠枪和威远将军炮,他发明的威远将军炮类似现代的榴弹炮,射程远、火力猛、威力大。但鞑子酋长(恕我用此侮辱性字眼)抱着“骑射乃满州根本”这种白痴的念头,愚蠢地将戴梓充军关外,中国的火器发展乃告停顿,终于被欧洲所抛下。康熙还算有点良心,将“戴梓”之名刻在“威远将军”的炮筒上,以示尊重。
  
   1757年满清政府自欺欺人地发布禁止外国人在华携带火器的布告,几乎是明白的告诉人家――鞑子对火器恐惧。这种恐惧一直延续到1842年英国的远征军司令濮鼎查让中国军官在火炮面前惊得目瞪口呆,四千远征军竟击败了满清二万正规军。1860年英法联军扫荡圆明园时发现,当年英国使团赠送给鞑子酋长乾隆的火炮仍保持完好的状态,随时可以发射,不过好像在华丽的“夏宫”它们只是摆设品。1900年鞑子那群不忘“骑射乃满州根本”的八旗兵在八国联军新式的“连环火枪”(机枪)前被打得尸积如山,而被鞑子们扼杀了探索精神和民族优越感的的中国人却在颠狂的信奉着“神功护体,刀枪不入”。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悲哀!综观明代火器发展史,所有现代陆军的兵器,编制都能在那里找到雏形或对应的东西:地雷、水雷、火箭炮、铁丝网、机枪、装甲师、等等。至于要问为什么如此精良的明军会败在刚脱离蛮人行列的后金手中,就无须我多说啦,已有很多人写专著论述明朝的败亡。与明末官场的极度腐败相比,满清从开始到灭亡都散发着两个字――愚昧!这种愚昧和普通的因无知而产生的愚昧不同,就像中国人永远都注重“面子”一样……
10世纪宋朝不可能有早期火枪.
装甲师都出来了,火枪也没什么不可能了:D
中国最早的火枪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叫做“突火枪”,其基本形状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射出石块或者弹丸,未燃尽的火药气体喷出枪口达两三米。

不信宋朝出现火枪的满遗可以翻翻初中历史课本,上面有记载,如果你们看得懂的话…… ;P
原帖由 历史研究者 于 2007-11-28 18:55 发表
中国最早的火枪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叫做“突火枪”,其基本形状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发出一 ...

想必你是能看懂了,那能不能麻烦告诉我,突火枪是哪一年发明的?
神经病患者!
原帖由 hkg36 于 2007-11-28 18:50 发表
装甲师都出来了,火枪也没什么不可能了:D

哦,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嘿嘿.不好意思,误会你的意思了:D
H网马甲!扣分!帖子暂时留各位参观评论。

正告某网的马甲们,你们不嫌累就尽管来!
火药?呵呵,楼主能不能说说这火药中何为君,何为臣,何为佐史,搞清楚了为何为君为臣为佐使,也就明白了人是人路是路,人不行别怪路不平,楼主便密要上医院,否则就是将所有的卫生间统统砸了,也是白搭,还是出不来、、、
15世纪初期,欧洲战场上出现了炮身和药室一体的青铜炮,不久又出现了轮式火炮,采用颗粒火药,法国于15世纪中期首先铸造铁炮,并很快使这一技术传遍欧洲;公元16世纪前后德国纽伦堡地区生产出一种直线式线膛的火绳枪――“毛瑟枪”,由于“膛线”一词的英文译音是“来复”,所以线膛枪也称“来复枪”,这种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射击精度大大超过了滑膛枪。
======
就这火器知识,;P
火枪最早出现在中国,这一点是勿庸自疑的。中国的早期火枪,在10世纪的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

其实不应该扣分,我等着他解释这句话呢:D
15世纪初期,欧洲战场上出现了炮身和药室一体的青铜炮,不久又出现了轮式火炮,采用颗粒火药,法国于15世纪中期首先铸造铁炮,并很快使这一技术传遍欧洲;公元16世纪前后德国纽伦堡地区生产出一种直线式线膛的火绳枪――“毛瑟枪”,由于“膛线”一词的英文译音是“来复”,所以线膛枪也称“来复枪”,这种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射击精度大大超过了滑膛枪。
======

额低神啊
看来斯普林菲尔德可以去死了
几百年了居然一点进步都米有啊
;P ;P ;P
元末战争时期,火炮在战争中被大量的使用,据《明史》记载,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张士诚被明军围困在平江城(今江苏苏州),大将徐达“领四十八卫将士围城,每一卫置襄阳炮架五座,七梢炮架五十余座,大小将军筒五十余座,四十八营寨列于城之周遭,张士诚欲遁不得飞渡,铣炮之声昼夜不绝……”。由此看来,当时的战斗景象是何等的壮观,火铳和火炮的数量亦已经达到相当的数量。金属火器的出现,开创了古代武器的先河,它以使用寿命长,发射威力大,运用范围广等多种优点,成为以后历代的重要兵器,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

-----
襄阳炮应该是一种投石机,不是火炮
 对比15―16世纪欧洲各国装备的火绳枪,在上构造和明军的火绳枪基本一致,技术参数也大致相仿,但明军的鸟铳比这些枪都要轻便。西班牙的重型火绳枪――穆什克特枪,口径在23毫米以下,重8-10公斤,弹丸重50克,射程250 米,可以保证射穿任何的铠甲,虽然明军的鸟铳威力比不上这种枪,但比起机动性和轻便性却是穆什克特枪远远不及的。
================

汗...是明朝最初学习的日本种子岛铳,而日本种子岛铳是学习葡萄牙火绳枪后的改良物;P
襄阳炮应该是一种投石机,不是火炮
------------------
那是努尔哈赤运去的、、、
大约在同时,鲁密国(今土耳其)派遣使者朵思麻到中国进贡火绳枪,中国古代著名火器专家赵世祯,生长于海滨,少经倭患,深知增强国防力量、改善武器装备的重要性,决心研制出精良的火器装备官军,卫国保民,于大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给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的条陈,建议制造鲁密国进贡的番鸟铳,经兵部议交京营试制

====

明朝鲁密和鲁迷是两个地方,这里应该是鲁迷国
1757年满清政府自欺欺人地发布禁止外国人在华携带火器的布告,几乎是明白的告诉人家――鞑子对火器恐惧。这种恐惧一直延续到1842年英国的远征军司令濮鼎查让中国军官在火炮面前惊得目瞪口呆,四千远征军竟击败了满清二万正规军。1860年英法联军扫荡圆明园时发现,当年英国使团赠送给鞑子酋长乾隆的火炮仍保持完好的状态,随时可以发射,不过好像在华丽的“夏宫”它们只是摆设品。1900年鞑子那群不忘“骑射乃满州根本”的八旗兵在八国联军新式的“连环火枪”(机枪)前被打得尸积如山,而被鞑子们扼杀了探索精神和民族优越感的的中国人却在颠狂的信奉着“神功护体,刀枪不入”。
=====

不知道哪个国家允许外国人随意持有武器了?难道应该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拿着火枪随意跑?

1900年还八旗兵?也太看的起八旗了,当聂士诚不存在啊;P
1900年,和联军主力作战的也是武卫前军,也就是聂士成的武毅军.估计作者连八里桥战役发生在哪一年都不清楚吧?:D


汉网玩穿越了,1860年的战役放到1900年去打;P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悲哀!综观明代火器发展史,所有现代陆军的兵器,编制都能在那里找到雏形或对应的东西:地雷、水雷、火箭炮、铁丝网、机枪、装甲师、等等。至于要问为什么如此精良的明军会败在刚脱离蛮人行列的后金手中,就无须我多说啦,已有很多人写专著论述明朝的败亡。与明末官场的极度腐败相比,满清从开始到灭亡都散发着两个字――愚昧!这种愚昧和普通的因无知而产生的愚昧不同,就像中国人永远都注重“面子”一样……
----------------------------------------

看到这里,的确有种悲哀.................;P
就这种垃圾文章,随便一找都这么多错误,就这样的水准还四处宣传呢?脸皮也太厚了;P
这水平······唉,谁有兴致把当年超大上讨论火气衰落原因的帖子翻出来啊,也让楼主瞧瞧,什么叫班门弄斧。
明朝什么玩意是装甲师的原形啊

机枪,铁丝网,火箭炮,靠,有了这些还被满清骑兵灭了,痛心疾首泪流满面啊[:a5:] [:a5:] [:a5:]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11-28 20:17 发表
火枪最早出现在中国,这一点是勿庸自疑的。中国的早期火枪,在10世纪的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

其实不应该扣分,我等着他解释这句话呢:D


我记得小时候看的《兵器知识》(不是期刊,是一套丛书的一本)上介绍,宋朝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火器“突火枪”并介绍了大致的原理,跟最原始的前装药的鸟铳差不多,但威力不及。
:D 主要是基础科学的落后,大威力火器没有办法精确设计计算。:@
原帖由 oo7yjg 于 2007-11-29 08:56 发表


我记得小时候看的《兵器知识》(不是期刊,是一套丛书的一本)上介绍,宋朝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火器“突火枪”并介绍了大致的原理,跟最原始的前装药的鸟铳差不多,但威力不及。




   突火枪出现于宋朝,其基本形状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射出石块或者弹丸,未燃尽的火药气体喷出枪口达两三米。这种原始的火枪真正所能起到的,也只有心理威慑作用,首先,由于火药的原料配比问题,其推力相当有限,射程大概不到一百米,又因为射击方式很僵硬,根本不可能运用现代的“三点一线”式瞄准方式,再因为其枪管为竹管,在射击了大约四到五次之后,枪管末段的竹质就会因为火药爆炸时的灼烧而变得十分脆弱,摔在地上就会折断,更有甚者,射击的时候因为膛压过高干脆炸膛,竹子哪里撑的住那样的爆炸(至于其他后期火枪也有的弊病,暂时先不谈)……,所以,一个二十人的火枪队,一次射击能有5个人成功的开火就已经是万幸了,这射出的五发子弹,有两颗能在到达敌人的面前之前不掉下来就又是一种万幸了,而到了敌人的面前可能又会有一颗子弹从敌人的身旁飞过,而最后的子弹,结果因为敌人的甲胄坚固……。总而言之,威慑,威慑力量而已
原帖由 oo7yjg 于 2007-11-29 08:56 发表


我记得小时候看的《兵器知识》(不是期刊,是一套丛书的一本)上介绍,宋朝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火器“突火枪”并介绍了大致的原理,跟最原始的前装药的鸟铳差不多,但威力不及。

宋朝有突火枪,问题是,我问的是10世纪的时候突火枪在哪:D
反對禁止外國人在華攜帶火器,強調“滿州非中國”,樓主是什麼樣的人,已經呼之欲出了。:D :D
谢谢ls两位。
火器的关键好像是火药配方和铸造工艺。一硝二黄三木炭的原始火药威力太小了。做个地雷勉强,但要做枪炮就很困难了。
西方火器在诺贝尔之前对于火药配方的改善是如何实现的?
原帖由 oo7yjg 于 2007-11-29 14:55 发表
谢谢ls两位。
火器的关键好像是火药配方和铸造工艺。一硝二黄三木炭的原始火药威力太小了。做个地雷勉强,但要做枪炮就很困难了。
西方火器在诺贝尔之前对于火药配方的改善是如何实现的?

提高硫和硝的纯度,进行搅拌和匀和成为有一定几何形状的药块,然后再制作成颗粒,然后降低吸湿性,保持干燥状态,并且根据火药用途不同火药成分比例也有规定.

其实中西火器射程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火药上
陈规在德安守卫战中首创的突火枪其实是用火药烧人,用"子巢"倒是出于无意.
最初在德安用的是竹火枪,应该是一种喷火枪.还不属于近代枪械的鼻祖,而在寿春收城的时候,突火枪已经被发明出来了,那时候应该是开庆年间.

在此之前,如果不算无明晰纪录的火筒话,当时金国的飞火枪应该是单兵最佳的火器了.

金国的火器技术并不比南宋落后,甚至一度超过了南宋.
中国火器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楼主这样的太多。

偶泪流满面:')
大秦拉了一句,这一刻:D
突火枪之前应该已经有某种烟花座原形的,搂住可以去考证出这个来,还是可以臭一臭孙艳地![:a4:]

小时候玩鞭炮试过江鞭炮放在竹筒中点燃,结果鞭炮把自己给炸出来了,这大概就是火枪的最初原形,而且还是带蛋壳的!: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