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飞机重上战场:“战场飞机”概念(转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47:07
编者按: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一些军事研究部门和飞机制造公司曾认真讨论过发展低空、高机动性“战场飞机”的设想,并设计了多种采用涡桨。桨扇和涡扇发动机的“战场飞机”方案。近年来,我国的有关专家也提出了类似的装备发展思路,视角独特。富有新意。这些理念中以夺取低空、超低空制空权为主要使命的“战场飞机”能否真正填补喷气式攻击机与武装直升机之间的空白,成为空中战场的一支生力军,能否对现代军事理论、作战思想,空战战术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一场引人注目的争论

“战场飞机”概念的提出,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场大辩论。当时,华约在西欧边境陈兵百万,其机械化兵团规模庞大、技术精良,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输送车的数量都明显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付苏军部署在欧洲前线的坦克集群,制止这股钢铁巨流的西进,便成为了北约军事部门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探讨该课题的过程中,专家们分析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如使用喷气式攻击机、重型武装直升机等。然而,由于这些武器系统的造价高,装备数量有限,其整体作战效能存在很大争议。
于是,有人提出,发展一种可在前线简易机场起降,最大飞行速度比喷气式攻击机慢,但比武装直升机快,功能介于二者之间的,主要实施“战场控制”与“战场支援”的低空、低速、多用途固定翼作战飞机。1980年10月间,英国《每日电讯报》以“用什么样的飞机对付苏联坦克”为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军事专家科林斯首先撰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明确指出,像P—51这样的活塞式战斗机就可以对付敌地面装甲部队。为证明其论点,科林斯阐述和分析了美军在越战中的经验教训:美国空军在越南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喷气式战斗机的速度太快了,在对地攻击时,散射面很宽,常常给友军和无辜的平民造成伤亡——其症结在于,喷气式飞机因速度太高而导致机动性变差。后来,美军将老式的螺旋桨飞机A—1“空中袭击者”投入使用,结果证明,这种1945年设计的低速、高机动性攻击机非常奏效,其摧毁地面目标的概率要比喷气式战斗机高出3倍,而它们出击一次的消耗仅为喷气式飞机的1/5。科林斯认为,在进行低空战术攻击时,高速与其说是优点,不如说是缺点。另外,美国当时新研制的A—10喷气式攻击机的最大速度只有700多千米/小时,巡航速度仅480千米/小时。基于上述事实和结论,科林斯向英国国防部建议,发展新一代的单座螺旋桨多用途作战机。这种飞行器可以挂装900千克有效载荷,携带反坦克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或火箭弹等无制导武器,遂行对地攻击甚至空战任务。其理由如下:
(1)在执行反坦克任务时,需要的不是高速,而是高机动性,能够在敌方雷达盲区内超低空飞行,出敌不意,取得突袭的效果。
(2)单座螺旋桨飞机的攻击精度要比高速飞机强得多。
(3)由于螺旋桨飞机具有优越的转弯性能,因此,可以在很低的高度上咬住敌机,而低空空战是经常会发生的。
(4)螺旋桨飞机的红外特征本来就比较小,再加上螺旋桨滑流的作用,其产生的热辐射还将大大降低。因此,它们可免遭红外制导的导弹的攻击。
(5)高速战斗机需要条件良好的机场、支援和维修设备,为其进行保障,而单座螺旋桨飞机则可使用前线的简易机场。这两种飞机使用基地的易损性可能相差100倍!
(6)螺旋桨作战飞机的造价很低,一架单座螺旋桨飞机的最高成本仅为一辆现代主站坦克的1/4~1/5,为一架“山猫”武装直升机的1/8,而一架“狂风”式战斗机的购置费可以买到50架单座螺旋桨作战飞机!
(7)培训一名合格的螺旋桨攻击机飞行员的费用,只需4万英镑。相比之下,“狂风”机组的培训费则高达400万英镑。]

科林斯在列举了螺旋桨作战飞机的优点后指出,采购100架“狂风”的钱可以装备5000架单座螺旋桨飞机,其数量优势非常明显。当然,实施这项计划并不是要减少对高速喷气式战斗机的需求,而是要把数量有限的高性能飞机集中用于两项更适合它们的作战任务:高速突防,对敌方固定目标实施纵深攻击。
一石激起千层浪,科林斯的言论立即在航空界和军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航空联盟主席斯坦尼的看法是;对付苏联坦克没有便宜和简单的答案,苏联使用的T-72、T-80坦克固若金汤,一般的航空火箭弹的作用甚微。现代化的坦克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和夜间可照常活动,飞机也必须具备在这些条件下对付敌坦克的能力,大量便宜、简单的飞机是难以胜任的。
参与讨论的另一位专家达克不同意斯坦尼的观点,他认为:科林斯的建议无意要取代现有喷气式作战飞机的战术和概念,而是要制造一种简单的飞机,这种飞机可以帮助弥补北约在防御能力方面公认的缺口。达克还特别强调,大量装备便宜的轻型螺旋桨作战飞机,有利于储备众多的飞行人才。回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布列颠战役,由于皇家空军缺少飞行员而几乎使英国全军覆没。达克同意,必须始终保持具有先进技术的空中优势战斗机部队,但他着重指出,数量也将会影响战局。在反坦克方面,大量性能和设备一般,但价格便宜得多用途飞机,可能取得更高的成本效益。当然,这种飞机并不是二次大战时“飓风”与“喷火”之类飞机的翻版。它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设备进行导航、目标搜索、武器瞄准,还可以装载主动寻的导弹以及电子对抗设备和自动驾驶仪等。最后,他呼吁,希望军事高层对科林斯的建议给予应有的考虑。
著名试飞员杰福瑞·奎尔对科林斯的建议持怀疑态度,他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第一,所谓喷气式飞机因速度大而难以精确投放武器,事实并非如此。
第二,所谓简单的螺旋桨飞机在夜间和恶劣的气象条件下,能够捕捉和辨别目标,这只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很难想象华约侵略者总是在白天和好天气条件下活动。
第三,这种飞机能在战争中突破敌人最坚固的防御而不遭受损伤的假设毫无价值,因为它缺少现代高性能攻击机所具有的先进系统。现在谈的是在欧洲打仗,而不是在越南。
第四,据称这种飞机在北约处于危难关头时可以装载空对地武器,此假设说明作者对使用机载武器问题一无所知。
第五,目前的争论使人们认为摧毁坦克是问题的全部,但如果对喷气式作战飞机能够有效完成的各种战术任务进行研究之后,就不难发现,简单的螺旋桨飞机并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手段。
第六,如果为了使简单的螺旋桨飞机能够有效地执行任务,而装上现代化的系统和武器,那么,它们能否离开地面都是值得怀疑的。
科林斯随即致信奎尔,对其论点进行了反驳:
首先,所谓现代高速喷气式攻击机
对地攻击效果不佳的状况已改善,这在打击固定目标时可能是这样。然而,对付机动目标,如坦克,就需要大的机动,以便在投射武器的最后几秒内进行瞄准和调整。此类目标经常要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加以识别,高速喷气式飞机正是在这方面逊于单座螺旋桨飞机。
第二,若说轻型螺旋桨飞机不能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对坦克实施攻击,那么,喷气式攻击机也同样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认为昂贵的喷气式飞机优于轻型螺旋桨飞机的假设也是无根据的。而高速喷气式飞机相对来说机动性较差这一弱点,使其在上述条件下遂行任务更为困难,也就是说,轻型螺旋桨飞机一旦装备部队,就有可能成为未来反坦克夜间攻击系统最有效的载机。
第三,奎尔先生认为,轻型螺旋桨飞机难以像高速喷气式飞机那样容易地对现代防空系统实施突防。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因为这种突防的关键是要在敌雷达盲区内作超低空飞行。轻型螺旋桨飞机的高机动性可以使它比高速喷气式飞机更容易、更安全地做到这一点。另外,螺旋桨飞机产生的红外辐射很小,从而可减少被发现和攻击的概率。奎尔先生所谓的“这是在欧洲,不是在越南”的论调,无视列举的这些优点正适合于欧洲的舞台。
第四,奎尔先生认为,轻型螺旋桨飞机能够装载各种武器的假设是对使用问题一无所知,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整个情况取决于装载这些武器的飞行平台的能力。而轻型螺旋桨飞机装上必要的先进设备就根本离不开地面的推测也是错误的。实际情况是,现代的机载武器重量轻、射程远,螺旋桨攻击机可以轻易地装载近1吨的武器,遂行反坦克任务时,一次可携带20枚导弹。科林斯最后再次强调,发展轻型螺旋桨飞机的目的,并非要用它们替代承担制空和纵深攻击任务的高速喷气式飞机,而是用于对付华约军队的装甲部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评判他的建议的价值。
英国皇家空军的皮塔准将对这场争论很感兴趣,在了解了各方的观点后,他表示:用简单的、装备了现代化武器系统并且有良好起降性能的飞机来对付苏联坦克,这种想法值得进一步考虑。但是,这种空中力量应属于陆军航空兵的建制……由陆军从这方面考虑发展他们的反坦克武器更为现实。如果仅仅由于这种飞机的存在,就使苏联的每一个坦克中队不得不部署一个地对空导弹团进行支援的话,那已是难能可贵的了。这样,就可以缩小目前在西部战线的不平衡。这场争论没有结束就告一段落,英国国防部最终也没有明确表态。但在航空工业界,支持者显然占了上风,设计部门已开始行动。
经过分析论证,北约的部分军事专家和航空专家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战场飞机”的概念,以期发展出一种亚音速的、专门用于前线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作战飞机。对这种飞机的基本要求是:低空低速机动性好、起降距离短、反应灵活、价格低廉、具有较强的反坦克能力。考虑到这种飞机在争夺低空和超低空制空权时,除了要抗击地面防空火力外,还需要面对敌方在低空活动的飞行器,因此,又给它们增加了打击和抗衡武装直升机和喷气式作战飞机的使命。不过,此类飞机能否列装,军方的态度是关键。

低速飞机突防例证

坐而论道可能争不出什么名堂来,最终还需要事实来说话。在“用什么样的飞机对付苏联坦克”的大讨论后不久,一些突发事件和新的战例,为这场辩论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战例之一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了马岛之战,英军的“海鹞”式攻击机、AIM-9L“响尾蛇”导弹和阿军的“超军旗”式攻击机、“飞鱼”反舰导弹成为了这场海空大战的明星。不过,阿根廷自己研制生产的IA—58“普卡拉”式双发螺旋桨反叛乱飞机也有不俗的表现。IA-58曾多次出动,除执行侦察任务外,还利用其低空性能好的优点,屡屡对英军的舰船和滩头阵地发动骚扰式攻击,给其地面部队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英军感到这种螺旋桨飞机实在令人头痛。为此,他们专门派出特种部队去偷袭阿军在马岛上的机场,以消除后患。
“普卡拉”看上去并不起眼。这种螺旋桨军用飞机于1 966年开始设计,1967年12月26日首飞成功。该机的翼展14.50米,机身长13.32米,机高5.36米。其动力装置为两台单发功率约1022马力的涡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6800千克,最大外挂能力162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500千米/小时,升限10000米,最远航程3042千米,使用过载-3~6G。它的武器包括2门20毫米航炮、4挺7.62毫米机枪以及外挂在机身和机翼上的火箭、炸弹等。

IA—58的速度不高,机载武器也不先进,但没想到,这种专门设计用来反叛乱的飞机在现代海岛争夺战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时,阿军喷气式作战飞机大多驻守在南美洲大陆,远离战区,受航程限制,跨海突击时,不得不多载油,少带弹,即便这样,对一些重要目标,仍感鞭长莫及。由于载弹量减少,每次出击的作战效率也大为降低。而以涡桨发动机为动力的“普卡拉”式飞机,得益于其良好的起降性能、灵活的使用方式和较低的维护保障要求,能够很方便地部署在前线简易机场上,这就大大缩短了它们的作战反应时间,提高了使用率,成为频繁骚扰敌军的尖兵。
该型机曾出售给斯里兰卡,作为反叛乱飞机使用。1995年,斯里兰卡政府军向贾夫纳半岛的泰米尔反政府武装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这种螺旋桨飞机与“歼-7BS”战斗机、“米-24”武装直升机一起,参加了被称之为第三次伊拉姆战争的军事行动。它们联手对驻扎在巴提卡罗阿地区的“猛虎”组织游击队实施了密集的空中火力打击。总的来看,政府军的空袭效果不错,经过50天的激烈战斗,斯里兰卡的正规军终于攻克了贾夫纳半岛上的多个军事重镇。泰米尔反政府武装的主力被迫转移。

战例之二
1987年5月28日,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美国制造的“塞斯纳”轻型螺旋桨飞机,跨越千里,躲过堪称世界一流的苏军防空网,安然降落在莫斯科红场。此举,震惊了世界,并导致苏联国防部部长和防空军司令下台。
不要以为“鲁斯特机降红场风波”仅仅是一起由于放松了警惕而引发的偶然事件。没过多久,在中美洲和北美大陆,同样的场景又再次出现:一架有人驾驶的螺旋桨飞机“意外”地闯入了驻巴拿马的美国空军基地,而美军竟毫无察觉,一位“麻烦制造者”甚至驾驶轻型飞机飞临华盛顿上空,并逼近白宫!这可不是用雷达监视人员“疏忽大意”一类遁词就能解释得通了。这说明,面对最现代化的防空体系,轻型螺旋桨飞机仍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低空突防能力。战例之三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伊空军没有起飞一架喷气式战斗机迎击美英联军,惧敌畏战的结果是,其航空兵几乎全部被摧毁在地面,即使是藏在林中
或地下的伊拉克军用飞机,也被一一搜出。对美军来说,在海湾地区不存在来自天空的威胁。然而,2003年3月30日,即开战后的第11天,在美、英联军掌握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两架由伊拉克“平民”驾驶的轻型螺旋桨飞机(可能是“赛斯纳”式通用机)却突然出现在美国陆军车队的上空,就近“观察”其地面部队的行进情况。当美军发现空中的两位“看官”并非自己人,叫来担负随队掩护任务的武装直升机搜捕和攻击这些不速之客时,它们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两架没有武装的小飞机竟然如入无人之境,轻易地突破了美英联军严密的防御体系,最后飘然离去,而此期间,联军堪称最先进的预警、防空系统却对它却无可奈何。这个小插曲说明,美国在战场防空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螺旋桨飞机虽然速度较慢,但由于其低空性能好,并不易被人发现。

战例之四
如果再往前追溯,在朝鲜战争期间,中朝军队曾多次使用“波—2”型飞机夜袭敌方机场,并取得了较好的战绩。这种木质结构飞机的速度虽然仅100多千米/小时,但在夜间活动时很难被敌方发现。美方承认,仅在1951年6月的一次空袭中,就“炸毁F—86战斗机1架,严重炸伤4架,炸伤4架,比截至当时F-86的全部空战损失都大”。“波—2”飞机夜袭敌机场,对美军的心理影响和对美方防空系统的骚扰效果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这些战例和事例,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科林斯提出的螺旋桨作战飞机低空突防能力强、打击精度高、红外信息特征小,不易受到地面防空武器的攻击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

低速作战飞机的复兴

科林斯等人的建议,没有得到英国国防部的认可,但这场在欧洲人之间展开的争论,却受到了华盛顿的重视。五角大楼的官员向英国飞机设计师乔治·迈尔斯和科林斯等人索要了详细的论证资料及实验数据。不久,美国国防部就宣布,拨出600万美元专款用于研究和发展一种低成本的近距支援飞机。军方还选择了一种轻型螺旋桨战斗机作为原准机,而该机正是美国二战中最优秀的活塞式战斗机——P—51“野马”的改进型。五角大楼的决定,受到了美国国会的支持,议员们甚至还决定追加600万美元的研制经费,加大推进这项发展工作的力度。
当时,美国的一家名为林德森的私人公司正好也在研制一种螺旋桨攻击机。该机是以P-51为基础开发的近距支援飞机。这与军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1200万美元的资金被注入到这家小公司。对P-51的主要改进是,用功率和功重比更大的T55-L-9型涡桨发动机取代陈旧的活塞式发动机,以提高飞机的性能,减少尾气排放,缩小红外信号特征,降低遭敌导弹攻击的概率。该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6360千克,武器载荷超过2000千克。改装后的飞机被命名为PA—48近距支援攻击机,这种飞机不仅具备灵活的机动性、强大的杀伤力,而且还具有在高速飞行状态下,以很低的噪声接近敌人的优势。
对P—51进行的现代化改造,也就用了1年多的时间即告完成,花费的成本也很低,其造价仅为A—10喷气式攻击机的1/4。这一多快好省的做法,引起了许多专家的兴趣。于是,又有人建议:平时贮备相关的技术资料,在危急时刻,将美国和西欧国家数量庞大的民用小型公务机改装为“战场飞机”,以解决战时攻击机和飞行员数量不足的问题。这一设想,甚至变成了图画,刊登在一些著名的航空刊物上。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西方的一些军火公司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战场飞机”研制计划,并设计和试验了几种采用涡桨、涡喷、桨扇发动机的“战场飞机”方案。对其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也从反坦克为主,扩展为打坦克、打武装直升机并重。

SABA小型敏捷战场飞机
1987年底,英国宇航公司向外界公布了一种被称为“直升机克星”的小型敏捷战场飞机(英文缩写为SABA)的设计方案。据称,SABA可执行全天候近距支援任务,能够拦截巡航导弹,攻击敌方武装直升机、倾转旋翼飞机,并在低空与高性能战斗机进行格斗空战。

研究人员用两年的时间评价了不同的气动布局和发动机的安装方式,对多种气动布局方案(如双尾撑式布局的P1238、鸭式布局的P1233、常规双立尾布局的P1234)和三种动力装置方案(包括桨扇、涡扇、涵道风扇发动机)进行了分析对比,最终确定了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尾装推进式桨扇发动机的P1233-1方案。
P1233-1在外形和结构设计方面有如下特点:
1. 选择可获得高升力的大前翼鸭式气动布局:
2.主翼为大展弦比直机翼,翼根处的前缘后掠角加大,以提高机翼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
3.在机头下方设置一个全动式的前置垂直操纵面,以改善飞机的横侧机动性。
4.驾驶舱的风挡玻璃与武装直升机的类同,这样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5.进气道设在背部,以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改善隐身性能。
6.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尾部,通过小型减速齿轮箱带动两副共轴反转的12—18片先进桨叶,为飞机提供推进力,
7.后机身下部设有一个巨大的腹鳍,其作用一是改善飞机的方向安定性,二是在大迎角起降时防止桨叶触地:
8.机体由先进的复合材料和轻金属材料制造,飞行员周围有特殊的玻璃钢装甲保护;
9.舵面的偏转和翼型弯度的改变由电传操纵系统控制。
这种亚音速、高机动飞机的翼展为10.9米,全长9.4米,空战重量4356千克,武器载荷1814千克,翼下可挂6枚AIM—9L“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或6枚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或6枚“小牛”空地导弹,机身内还装有1门带弹150发的23毫米航炮。SABA在简易跑道上的起飞滑跑距离为305米,进场速度148千米/小时,巡逻出击速度740千米/小时,低空巡逻时间为4小时,实用升限7600米。
由于SABA采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电传操纵系统以及噪声和红外信号小的桨扇发动机,因而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而且机动性能极佳,在整个飞行包线内都有较高的敏捷性,唯一的限制是飞行员的过载承受能力。该机的水平机动性能相当惊人,其最小转弯半径仅为152米,5秒钟内就可转180°,这是任何现役高速作战飞机都比不上的。

HX-1全复合材料轻型战斗机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汉密尔顿宇航公司开发了一种全复合材料轻型战斗机。该机的设计型号是HX—1,其执行的主要任务是:反直升机作战、近距空中支援、战场侦察。HX—1采用鸭式气动布局,机长为10.4米,翼展9.33米,机翼面积21米°。由于整个飞机的结构
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注模成型,因此,这种飞机的空机重量仅为910千克,但它可携带820千克的燃油和2100千克的军械,在翼尖和翼下可挂载多种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火箭弹等武器。该机分为单座型和双座型两种,动力装置为一台艾利逊·加雷特公司生产的T800涡桨发动机,由装在尾后的螺旋桨推进。其最大速度可达787千米/小时,巡航速度约为600千米川、时。据厂商估算,HX-1的出厂单价大约在350-500万美元之间。

CAS高机动近距支援飞机
为了实现有效的空中支援与战场遮断,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提出了一个专门用于近距空中支援的战场飞机计划。该所的研究人员主张,新型战场飞机应比A—10喷气式攻击机小,且具有机动性好、重量轻、转弯角速度大、起降滑跑距离短等特点。这种飞机的起飞重量应在7700-8200千克之间(包括910千克的附加载荷),既能配备一台桨扇发动机,又能换装单台涡扇发动机。
CAS(close air support)就是根据上述要求设计的一种新型高机动近距支援飞机方案。这种飞机采用单发、单座、鸭式气动布局,其前翼、主翼的平面形状非常接近,均为梯形,机身、机翼之间高度融合,进气道设在机身背部。这样的布局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和机动性能。

该机的动力装置为一台装在机身尾部的桨扇发动机,两副螺旋桨采用共轴反转方式。它的垂直尾翼和方向舵分为上下两部分,位于机身下方的垂尾比桨叶略长一些,以便在起降时对螺旋桨起保护作用,防止它们打到地面。
CAS配备有比较先进的火控与导航系统,其主要机载设备有:前视红外系统、二氧化碳激光器、惯性导航系统、数字地图显示器和平视显示器。武器系统包括1门位于前机身下方的GAU-13型30毫米航炮、两枚用于自卫的“响尾蛇”空空导弹、空对地导弹以及干扰器和红外诱饵弹等电子战装备等。
该机的翼展为12.2米,机长12.5米,空重5527千克,最大起飞重量8142千克,推重比0.72,使用过载5G,在370-900千米/小时速度下的持续转弯角速度为15-20°/秒,作战半径约370千米。CAS的外形尺寸和重量均比A—10喷气式攻击机小,生产成本也低得多,它的单机价格(桨扇型)仅为870万美元。编者按: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一些军事研究部门和飞机制造公司曾认真讨论过发展低空、高机动性“战场飞机”的设想,并设计了多种采用涡桨。桨扇和涡扇发动机的“战场飞机”方案。近年来,我国的有关专家也提出了类似的装备发展思路,视角独特。富有新意。这些理念中以夺取低空、超低空制空权为主要使命的“战场飞机”能否真正填补喷气式攻击机与武装直升机之间的空白,成为空中战场的一支生力军,能否对现代军事理论、作战思想,空战战术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一场引人注目的争论

“战场飞机”概念的提出,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场大辩论。当时,华约在西欧边境陈兵百万,其机械化兵团规模庞大、技术精良,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输送车的数量都明显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付苏军部署在欧洲前线的坦克集群,制止这股钢铁巨流的西进,便成为了北约军事部门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探讨该课题的过程中,专家们分析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如使用喷气式攻击机、重型武装直升机等。然而,由于这些武器系统的造价高,装备数量有限,其整体作战效能存在很大争议。
于是,有人提出,发展一种可在前线简易机场起降,最大飞行速度比喷气式攻击机慢,但比武装直升机快,功能介于二者之间的,主要实施“战场控制”与“战场支援”的低空、低速、多用途固定翼作战飞机。1980年10月间,英国《每日电讯报》以“用什么样的飞机对付苏联坦克”为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军事专家科林斯首先撰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明确指出,像P—51这样的活塞式战斗机就可以对付敌地面装甲部队。为证明其论点,科林斯阐述和分析了美军在越战中的经验教训:美国空军在越南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喷气式战斗机的速度太快了,在对地攻击时,散射面很宽,常常给友军和无辜的平民造成伤亡——其症结在于,喷气式飞机因速度太高而导致机动性变差。后来,美军将老式的螺旋桨飞机A—1“空中袭击者”投入使用,结果证明,这种1945年设计的低速、高机动性攻击机非常奏效,其摧毁地面目标的概率要比喷气式战斗机高出3倍,而它们出击一次的消耗仅为喷气式飞机的1/5。科林斯认为,在进行低空战术攻击时,高速与其说是优点,不如说是缺点。另外,美国当时新研制的A—10喷气式攻击机的最大速度只有700多千米/小时,巡航速度仅480千米/小时。基于上述事实和结论,科林斯向英国国防部建议,发展新一代的单座螺旋桨多用途作战机。这种飞行器可以挂装900千克有效载荷,携带反坦克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或火箭弹等无制导武器,遂行对地攻击甚至空战任务。其理由如下:
(1)在执行反坦克任务时,需要的不是高速,而是高机动性,能够在敌方雷达盲区内超低空飞行,出敌不意,取得突袭的效果。
(2)单座螺旋桨飞机的攻击精度要比高速飞机强得多。
(3)由于螺旋桨飞机具有优越的转弯性能,因此,可以在很低的高度上咬住敌机,而低空空战是经常会发生的。
(4)螺旋桨飞机的红外特征本来就比较小,再加上螺旋桨滑流的作用,其产生的热辐射还将大大降低。因此,它们可免遭红外制导的导弹的攻击。
(5)高速战斗机需要条件良好的机场、支援和维修设备,为其进行保障,而单座螺旋桨飞机则可使用前线的简易机场。这两种飞机使用基地的易损性可能相差100倍!
(6)螺旋桨作战飞机的造价很低,一架单座螺旋桨飞机的最高成本仅为一辆现代主站坦克的1/4~1/5,为一架“山猫”武装直升机的1/8,而一架“狂风”式战斗机的购置费可以买到50架单座螺旋桨作战飞机!
(7)培训一名合格的螺旋桨攻击机飞行员的费用,只需4万英镑。相比之下,“狂风”机组的培训费则高达400万英镑。]

科林斯在列举了螺旋桨作战飞机的优点后指出,采购100架“狂风”的钱可以装备5000架单座螺旋桨飞机,其数量优势非常明显。当然,实施这项计划并不是要减少对高速喷气式战斗机的需求,而是要把数量有限的高性能飞机集中用于两项更适合它们的作战任务:高速突防,对敌方固定目标实施纵深攻击。
一石激起千层浪,科林斯的言论立即在航空界和军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航空联盟主席斯坦尼的看法是;对付苏联坦克没有便宜和简单的答案,苏联使用的T-72、T-80坦克固若金汤,一般的航空火箭弹的作用甚微。现代化的坦克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和夜间可照常活动,飞机也必须具备在这些条件下对付敌坦克的能力,大量便宜、简单的飞机是难以胜任的。
参与讨论的另一位专家达克不同意斯坦尼的观点,他认为:科林斯的建议无意要取代现有喷气式作战飞机的战术和概念,而是要制造一种简单的飞机,这种飞机可以帮助弥补北约在防御能力方面公认的缺口。达克还特别强调,大量装备便宜的轻型螺旋桨作战飞机,有利于储备众多的飞行人才。回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布列颠战役,由于皇家空军缺少飞行员而几乎使英国全军覆没。达克同意,必须始终保持具有先进技术的空中优势战斗机部队,但他着重指出,数量也将会影响战局。在反坦克方面,大量性能和设备一般,但价格便宜得多用途飞机,可能取得更高的成本效益。当然,这种飞机并不是二次大战时“飓风”与“喷火”之类飞机的翻版。它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设备进行导航、目标搜索、武器瞄准,还可以装载主动寻的导弹以及电子对抗设备和自动驾驶仪等。最后,他呼吁,希望军事高层对科林斯的建议给予应有的考虑。
著名试飞员杰福瑞·奎尔对科林斯的建议持怀疑态度,他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第一,所谓喷气式飞机因速度大而难以精确投放武器,事实并非如此。
第二,所谓简单的螺旋桨飞机在夜间和恶劣的气象条件下,能够捕捉和辨别目标,这只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很难想象华约侵略者总是在白天和好天气条件下活动。
第三,这种飞机能在战争中突破敌人最坚固的防御而不遭受损伤的假设毫无价值,因为它缺少现代高性能攻击机所具有的先进系统。现在谈的是在欧洲打仗,而不是在越南。
第四,据称这种飞机在北约处于危难关头时可以装载空对地武器,此假设说明作者对使用机载武器问题一无所知。
第五,目前的争论使人们认为摧毁坦克是问题的全部,但如果对喷气式作战飞机能够有效完成的各种战术任务进行研究之后,就不难发现,简单的螺旋桨飞机并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手段。
第六,如果为了使简单的螺旋桨飞机能够有效地执行任务,而装上现代化的系统和武器,那么,它们能否离开地面都是值得怀疑的。
科林斯随即致信奎尔,对其论点进行了反驳:
首先,所谓现代高速喷气式攻击机
对地攻击效果不佳的状况已改善,这在打击固定目标时可能是这样。然而,对付机动目标,如坦克,就需要大的机动,以便在投射武器的最后几秒内进行瞄准和调整。此类目标经常要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加以识别,高速喷气式飞机正是在这方面逊于单座螺旋桨飞机。
第二,若说轻型螺旋桨飞机不能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对坦克实施攻击,那么,喷气式攻击机也同样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认为昂贵的喷气式飞机优于轻型螺旋桨飞机的假设也是无根据的。而高速喷气式飞机相对来说机动性较差这一弱点,使其在上述条件下遂行任务更为困难,也就是说,轻型螺旋桨飞机一旦装备部队,就有可能成为未来反坦克夜间攻击系统最有效的载机。
第三,奎尔先生认为,轻型螺旋桨飞机难以像高速喷气式飞机那样容易地对现代防空系统实施突防。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因为这种突防的关键是要在敌雷达盲区内作超低空飞行。轻型螺旋桨飞机的高机动性可以使它比高速喷气式飞机更容易、更安全地做到这一点。另外,螺旋桨飞机产生的红外辐射很小,从而可减少被发现和攻击的概率。奎尔先生所谓的“这是在欧洲,不是在越南”的论调,无视列举的这些优点正适合于欧洲的舞台。
第四,奎尔先生认为,轻型螺旋桨飞机能够装载各种武器的假设是对使用问题一无所知,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整个情况取决于装载这些武器的飞行平台的能力。而轻型螺旋桨飞机装上必要的先进设备就根本离不开地面的推测也是错误的。实际情况是,现代的机载武器重量轻、射程远,螺旋桨攻击机可以轻易地装载近1吨的武器,遂行反坦克任务时,一次可携带20枚导弹。科林斯最后再次强调,发展轻型螺旋桨飞机的目的,并非要用它们替代承担制空和纵深攻击任务的高速喷气式飞机,而是用于对付华约军队的装甲部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评判他的建议的价值。
英国皇家空军的皮塔准将对这场争论很感兴趣,在了解了各方的观点后,他表示:用简单的、装备了现代化武器系统并且有良好起降性能的飞机来对付苏联坦克,这种想法值得进一步考虑。但是,这种空中力量应属于陆军航空兵的建制……由陆军从这方面考虑发展他们的反坦克武器更为现实。如果仅仅由于这种飞机的存在,就使苏联的每一个坦克中队不得不部署一个地对空导弹团进行支援的话,那已是难能可贵的了。这样,就可以缩小目前在西部战线的不平衡。这场争论没有结束就告一段落,英国国防部最终也没有明确表态。但在航空工业界,支持者显然占了上风,设计部门已开始行动。
经过分析论证,北约的部分军事专家和航空专家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战场飞机”的概念,以期发展出一种亚音速的、专门用于前线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作战飞机。对这种飞机的基本要求是:低空低速机动性好、起降距离短、反应灵活、价格低廉、具有较强的反坦克能力。考虑到这种飞机在争夺低空和超低空制空权时,除了要抗击地面防空火力外,还需要面对敌方在低空活动的飞行器,因此,又给它们增加了打击和抗衡武装直升机和喷气式作战飞机的使命。不过,此类飞机能否列装,军方的态度是关键。

低速飞机突防例证

坐而论道可能争不出什么名堂来,最终还需要事实来说话。在“用什么样的飞机对付苏联坦克”的大讨论后不久,一些突发事件和新的战例,为这场辩论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战例之一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了马岛之战,英军的“海鹞”式攻击机、AIM-9L“响尾蛇”导弹和阿军的“超军旗”式攻击机、“飞鱼”反舰导弹成为了这场海空大战的明星。不过,阿根廷自己研制生产的IA—58“普卡拉”式双发螺旋桨反叛乱飞机也有不俗的表现。IA-58曾多次出动,除执行侦察任务外,还利用其低空性能好的优点,屡屡对英军的舰船和滩头阵地发动骚扰式攻击,给其地面部队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英军感到这种螺旋桨飞机实在令人头痛。为此,他们专门派出特种部队去偷袭阿军在马岛上的机场,以消除后患。
“普卡拉”看上去并不起眼。这种螺旋桨军用飞机于1 966年开始设计,1967年12月26日首飞成功。该机的翼展14.50米,机身长13.32米,机高5.36米。其动力装置为两台单发功率约1022马力的涡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6800千克,最大外挂能力162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500千米/小时,升限10000米,最远航程3042千米,使用过载-3~6G。它的武器包括2门20毫米航炮、4挺7.62毫米机枪以及外挂在机身和机翼上的火箭、炸弹等。

IA—58的速度不高,机载武器也不先进,但没想到,这种专门设计用来反叛乱的飞机在现代海岛争夺战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时,阿军喷气式作战飞机大多驻守在南美洲大陆,远离战区,受航程限制,跨海突击时,不得不多载油,少带弹,即便这样,对一些重要目标,仍感鞭长莫及。由于载弹量减少,每次出击的作战效率也大为降低。而以涡桨发动机为动力的“普卡拉”式飞机,得益于其良好的起降性能、灵活的使用方式和较低的维护保障要求,能够很方便地部署在前线简易机场上,这就大大缩短了它们的作战反应时间,提高了使用率,成为频繁骚扰敌军的尖兵。
该型机曾出售给斯里兰卡,作为反叛乱飞机使用。1995年,斯里兰卡政府军向贾夫纳半岛的泰米尔反政府武装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这种螺旋桨飞机与“歼-7BS”战斗机、“米-24”武装直升机一起,参加了被称之为第三次伊拉姆战争的军事行动。它们联手对驻扎在巴提卡罗阿地区的“猛虎”组织游击队实施了密集的空中火力打击。总的来看,政府军的空袭效果不错,经过50天的激烈战斗,斯里兰卡的正规军终于攻克了贾夫纳半岛上的多个军事重镇。泰米尔反政府武装的主力被迫转移。

战例之二
1987年5月28日,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美国制造的“塞斯纳”轻型螺旋桨飞机,跨越千里,躲过堪称世界一流的苏军防空网,安然降落在莫斯科红场。此举,震惊了世界,并导致苏联国防部部长和防空军司令下台。
不要以为“鲁斯特机降红场风波”仅仅是一起由于放松了警惕而引发的偶然事件。没过多久,在中美洲和北美大陆,同样的场景又再次出现:一架有人驾驶的螺旋桨飞机“意外”地闯入了驻巴拿马的美国空军基地,而美军竟毫无察觉,一位“麻烦制造者”甚至驾驶轻型飞机飞临华盛顿上空,并逼近白宫!这可不是用雷达监视人员“疏忽大意”一类遁词就能解释得通了。这说明,面对最现代化的防空体系,轻型螺旋桨飞机仍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低空突防能力。战例之三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伊空军没有起飞一架喷气式战斗机迎击美英联军,惧敌畏战的结果是,其航空兵几乎全部被摧毁在地面,即使是藏在林中
或地下的伊拉克军用飞机,也被一一搜出。对美军来说,在海湾地区不存在来自天空的威胁。然而,2003年3月30日,即开战后的第11天,在美、英联军掌握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两架由伊拉克“平民”驾驶的轻型螺旋桨飞机(可能是“赛斯纳”式通用机)却突然出现在美国陆军车队的上空,就近“观察”其地面部队的行进情况。当美军发现空中的两位“看官”并非自己人,叫来担负随队掩护任务的武装直升机搜捕和攻击这些不速之客时,它们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两架没有武装的小飞机竟然如入无人之境,轻易地突破了美英联军严密的防御体系,最后飘然离去,而此期间,联军堪称最先进的预警、防空系统却对它却无可奈何。这个小插曲说明,美国在战场防空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螺旋桨飞机虽然速度较慢,但由于其低空性能好,并不易被人发现。

战例之四
如果再往前追溯,在朝鲜战争期间,中朝军队曾多次使用“波—2”型飞机夜袭敌方机场,并取得了较好的战绩。这种木质结构飞机的速度虽然仅100多千米/小时,但在夜间活动时很难被敌方发现。美方承认,仅在1951年6月的一次空袭中,就“炸毁F—86战斗机1架,严重炸伤4架,炸伤4架,比截至当时F-86的全部空战损失都大”。“波—2”飞机夜袭敌机场,对美军的心理影响和对美方防空系统的骚扰效果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这些战例和事例,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科林斯提出的螺旋桨作战飞机低空突防能力强、打击精度高、红外信息特征小,不易受到地面防空武器的攻击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

低速作战飞机的复兴

科林斯等人的建议,没有得到英国国防部的认可,但这场在欧洲人之间展开的争论,却受到了华盛顿的重视。五角大楼的官员向英国飞机设计师乔治·迈尔斯和科林斯等人索要了详细的论证资料及实验数据。不久,美国国防部就宣布,拨出600万美元专款用于研究和发展一种低成本的近距支援飞机。军方还选择了一种轻型螺旋桨战斗机作为原准机,而该机正是美国二战中最优秀的活塞式战斗机——P—51“野马”的改进型。五角大楼的决定,受到了美国国会的支持,议员们甚至还决定追加600万美元的研制经费,加大推进这项发展工作的力度。
当时,美国的一家名为林德森的私人公司正好也在研制一种螺旋桨攻击机。该机是以P-51为基础开发的近距支援飞机。这与军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1200万美元的资金被注入到这家小公司。对P-51的主要改进是,用功率和功重比更大的T55-L-9型涡桨发动机取代陈旧的活塞式发动机,以提高飞机的性能,减少尾气排放,缩小红外信号特征,降低遭敌导弹攻击的概率。该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6360千克,武器载荷超过2000千克。改装后的飞机被命名为PA—48近距支援攻击机,这种飞机不仅具备灵活的机动性、强大的杀伤力,而且还具有在高速飞行状态下,以很低的噪声接近敌人的优势。
对P—51进行的现代化改造,也就用了1年多的时间即告完成,花费的成本也很低,其造价仅为A—10喷气式攻击机的1/4。这一多快好省的做法,引起了许多专家的兴趣。于是,又有人建议:平时贮备相关的技术资料,在危急时刻,将美国和西欧国家数量庞大的民用小型公务机改装为“战场飞机”,以解决战时攻击机和飞行员数量不足的问题。这一设想,甚至变成了图画,刊登在一些著名的航空刊物上。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西方的一些军火公司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战场飞机”研制计划,并设计和试验了几种采用涡桨、涡喷、桨扇发动机的“战场飞机”方案。对其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也从反坦克为主,扩展为打坦克、打武装直升机并重。

SABA小型敏捷战场飞机
1987年底,英国宇航公司向外界公布了一种被称为“直升机克星”的小型敏捷战场飞机(英文缩写为SABA)的设计方案。据称,SABA可执行全天候近距支援任务,能够拦截巡航导弹,攻击敌方武装直升机、倾转旋翼飞机,并在低空与高性能战斗机进行格斗空战。

研究人员用两年的时间评价了不同的气动布局和发动机的安装方式,对多种气动布局方案(如双尾撑式布局的P1238、鸭式布局的P1233、常规双立尾布局的P1234)和三种动力装置方案(包括桨扇、涡扇、涵道风扇发动机)进行了分析对比,最终确定了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尾装推进式桨扇发动机的P1233-1方案。
P1233-1在外形和结构设计方面有如下特点:
1. 选择可获得高升力的大前翼鸭式气动布局:
2.主翼为大展弦比直机翼,翼根处的前缘后掠角加大,以提高机翼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
3.在机头下方设置一个全动式的前置垂直操纵面,以改善飞机的横侧机动性。
4.驾驶舱的风挡玻璃与武装直升机的类同,这样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5.进气道设在背部,以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改善隐身性能。
6.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尾部,通过小型减速齿轮箱带动两副共轴反转的12—18片先进桨叶,为飞机提供推进力,
7.后机身下部设有一个巨大的腹鳍,其作用一是改善飞机的方向安定性,二是在大迎角起降时防止桨叶触地:
8.机体由先进的复合材料和轻金属材料制造,飞行员周围有特殊的玻璃钢装甲保护;
9.舵面的偏转和翼型弯度的改变由电传操纵系统控制。
这种亚音速、高机动飞机的翼展为10.9米,全长9.4米,空战重量4356千克,武器载荷1814千克,翼下可挂6枚AIM—9L“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或6枚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或6枚“小牛”空地导弹,机身内还装有1门带弹150发的23毫米航炮。SABA在简易跑道上的起飞滑跑距离为305米,进场速度148千米/小时,巡逻出击速度740千米/小时,低空巡逻时间为4小时,实用升限7600米。
由于SABA采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电传操纵系统以及噪声和红外信号小的桨扇发动机,因而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而且机动性能极佳,在整个飞行包线内都有较高的敏捷性,唯一的限制是飞行员的过载承受能力。该机的水平机动性能相当惊人,其最小转弯半径仅为152米,5秒钟内就可转180°,这是任何现役高速作战飞机都比不上的。

HX-1全复合材料轻型战斗机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汉密尔顿宇航公司开发了一种全复合材料轻型战斗机。该机的设计型号是HX—1,其执行的主要任务是:反直升机作战、近距空中支援、战场侦察。HX—1采用鸭式气动布局,机长为10.4米,翼展9.33米,机翼面积21米°。由于整个飞机的结构
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注模成型,因此,这种飞机的空机重量仅为910千克,但它可携带820千克的燃油和2100千克的军械,在翼尖和翼下可挂载多种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火箭弹等武器。该机分为单座型和双座型两种,动力装置为一台艾利逊·加雷特公司生产的T800涡桨发动机,由装在尾后的螺旋桨推进。其最大速度可达787千米/小时,巡航速度约为600千米川、时。据厂商估算,HX-1的出厂单价大约在350-500万美元之间。

CAS高机动近距支援飞机
为了实现有效的空中支援与战场遮断,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提出了一个专门用于近距空中支援的战场飞机计划。该所的研究人员主张,新型战场飞机应比A—10喷气式攻击机小,且具有机动性好、重量轻、转弯角速度大、起降滑跑距离短等特点。这种飞机的起飞重量应在7700-8200千克之间(包括910千克的附加载荷),既能配备一台桨扇发动机,又能换装单台涡扇发动机。
CAS(close air support)就是根据上述要求设计的一种新型高机动近距支援飞机方案。这种飞机采用单发、单座、鸭式气动布局,其前翼、主翼的平面形状非常接近,均为梯形,机身、机翼之间高度融合,进气道设在机身背部。这样的布局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和机动性能。

该机的动力装置为一台装在机身尾部的桨扇发动机,两副螺旋桨采用共轴反转方式。它的垂直尾翼和方向舵分为上下两部分,位于机身下方的垂尾比桨叶略长一些,以便在起降时对螺旋桨起保护作用,防止它们打到地面。
CAS配备有比较先进的火控与导航系统,其主要机载设备有:前视红外系统、二氧化碳激光器、惯性导航系统、数字地图显示器和平视显示器。武器系统包括1门位于前机身下方的GAU-13型30毫米航炮、两枚用于自卫的“响尾蛇”空空导弹、空对地导弹以及干扰器和红外诱饵弹等电子战装备等。
该机的翼展为12.2米,机长12.5米,空重5527千克,最大起飞重量8142千克,推重比0.72,使用过载5G,在370-900千米/小时速度下的持续转弯角速度为15-20°/秒,作战半径约370千米。CAS的外形尺寸和重量均比A—10喷气式攻击机小,生产成本也低得多,它的单机价格(桨扇型)仅为870万美元。
“战神”轻型作战飞机
1990年2月,美国缩比复合材料公司推出了一种称为“战神”的轻型战场飞机,并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试飞。
该机采用单发、双垂尾、鸭式气动布局,主翼为大展弦比双三角翼,鸭翼略为前掠。其动力装置为一台生产量较大的JT-15D民用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约1316千克。两个垂尾安装在由机翼中部延伸出的尾撑上,它们将发动机的喷口“包裹”起来,从而可大大降低飞机侧向的红外辐射。
其机身采用新颖的非对称设计,进气口位于机身的左侧,而1门20毫米航炮则设置在机身的右侧。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航炮射击时,其废气不会被吸入进气道,避免了对发动机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飞行员在进行水平机动时,往往习惯于左转弯,将进气口布置在左侧,有助于改善飞机侧滑时的进气效率。
该机的翼展10.67米,机长8.72米。由于机体的结构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飞机的总重仅2951千克,造价也只有400万美元。
“战神”飞机的特点是:重量轻、翼载小、升力大。由于气动性能好,其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可达35°/秒,远优于一般的超音速战斗机。这种轻便灵活、坚固耐用、生存力强、价格低廉的低空低速高机动作战飞机,可用于执行近距空中支援和反武装直升机等作战任务。

A-22轻型武装侦察机
A-22“水虎鱼”是美国赛德勒飞机公司研制的一种轻型武装侦察机。该型机于1986年6月开始研制,1987年1月进入生产阶段,1989年10月,其原型机成功地实现了首次试飞。

这种低价位的武装飞机采用推进式的螺旋桨发动机和双尾撑式布局,发动机舱位于驾驶舱的后部。为了简化工艺、降低造价,A-22选择了等弦长的矩形翼,只是在翼梢部位安装了有利于减小诱导阻力的“霍纳”式下垂翼尖。其外翼段可通过两个铰接点向上折叠,以便于运输和存放。机翼、平尾、垂尾和机身均为铝合金结构。
“水虎鱼”原型机的动力装置为一台功率为224千瓦(305马力)的“雪佛莱”V6型活塞式发动机,生产型改为一台功率达336千瓦(457马力)的水冷式“雪佛莱”V8型发动机。该机的翼展为6.70米,机长5.13米,机高1.32米。机翼弦长1.27米,机翼面积8.52米2。它的空重仅553千克,最大起飞重量约1165千克,最大飞行速度523千米/小时,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461千米/小时,海平面最大爬升率20.3米/秒,载油189升时的最大航程达1448千米,续航时间约为6小时。
为提高抗打击能力,A—22的机体采用了防弹设计。机上配备有微光/红外传感器、增稳的视频相机、实时视频传输链等侦察系统和火控单元。在该机的翼下共设置了四个外挂点,最大外挂重量454千克。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携带70毫米火箭弹等武器,在左右机冀的内侧,还留有7.62毫米机枪的位置。
在装普通机载设备时,A-22轻型武装飞机的单价仅为30万美元,相当低廉,这对第三世界国家颇具吸引力。上个世界90年代,土耳其从美国赛德勒飞机公司引进了该型机的生产专利,并将其定名为TG—X1。1997年2月17日,土耳其生产的“水虎鱼”的改进型TG—X1试飞成功。

S-80武装巡逻机
俄罗斯的S-80武装巡逻/运输机方案与西方国家的“战场飞机”概念比较接近。这种由苏霍伊实验设计局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的军民两用飞机,汲取了“苏-25”、“苏-27”和“苏-35”的设计经验,采用了许多高新技术,配备了机内自动检测系统,其综合性能相当优异。
S—80飞机采用双发、双尾撑三翼面布局。在大展弦比主翼的翼尖上安装有能改善气动效率的翼尖小翼。其水平尾翼设置在两个垂直尾翼的顶部,三者一起构成л字形,而在后机身与两个尾撑之间,还增配了一对水平尾翼。这样的设计,机体的结构强度较大、尾翼的操纵特性较高。
该机翼展23.18米,机长16.68米,机高5.48米,翼面积约44米2。其原型机的动力装置采用两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CT7—9B涡桨发动机,单台功率1870马力。今后的生产型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换装俄罗斯国产的TVD-1500涡桨发动机(单台功率1480马力)。

S-80最大起飞重量12500千克,最大载重量3500千克,最大巡航速度535千米/小时,最大航程2580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起飞滑跑距离555米,着陆滑跑距离280米。这种武装巡逻机的典型外挂武器包括:23毫米口径的GSh-23L航炮吊舱、4枚光电反舰导弹、20枚火箭弹、8枚“瓦伊尔”导管发射集束导弹、R—60自卫空对空导弹。该机从空军基地出发,可在陆上和海上巡逻6~9小时,活动半径350千米。
尽管上述几种新型“战场飞机”方案的大小不一、性能各异,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气动布局和动力装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解放”机头。即使是单发的螺旋桨“战场飞机”方案,也要将发动机配备到机身尾部,而不是头部。这一点与用老式的P-51改装的PA-48近距支援攻击机是不一样的。其目的很明确:改善飞行员的视界,利用机头安装先进的传感器。

从80年代初到现在,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前苏联大规模坦克集群的威胁已经消失,但有关轻型螺旋桨战斗机争论的硝烟并没有散去,它仍在对军用飞机的设计思想产生着影响。人们对此类低速、高机动作战飞机的认识也随着讨论的深入而进一步明晰……
如果现在给“战场飞机”下定义的话,那么可以这么认为:这是一种以低空、超低空为主要活动空间,主要用于夺取陆战场和海战场低空、超低制空权的固定翼战术飞机。
低空、超低空、极低空位于陆地(海面)与天空之间,是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是所有的军用飞行器都适合在该领域活动。而在这个空间的作战行动又带有交叉性的特征,上可制空,下可制陆、制海,其地位非常重要。从理论上讲,只有完全获得了低空、超低空(而不仅仅是中高空)的自由活动能力,才能称得上真正掌握了制空权。毫无疑问,在未来战争中,低空、超低空制空权的争夺,有着重要意义,这个空间的作战行动也将更加激烈。目前,各型武装直升机、无人驾驶飞行器是低空战场的“主角”,因此,“反武装直升机”、“反无人机”作战,或与己方的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已成为夺取低空制空权的主要内容之一。新型“战场飞机”对于掌握和保持低空、超低空制空权将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
“战场飞机”以活塞发动机、涡桨发动机、桨扇发动机为主要动力装置,飞行速度在马赫数0.1~0.7范围内,具有优良的低空、低速机动飞行性能和短距起降能力,适合前线部署和由大型舰船搭载。它作为未来陆军航空兵的主战装备,单独行动可遂行对地(海)火力支援、侦察监视、精确打击等任务,与武装直升机协同行动,可实施伴随性火力支援;作为基干力量,担负空中护航和反敌武装直升机的作战任务,夺取局部战场的控制权。在海军航空兵中也可占据一定的地位。由于它们的升力大、起降距离短,不必依靠航空母舰,在一些经过特殊设计或改装的大型舰船(如两栖攻击舰、滚装运输船等)以及一些经过整修的岛礁上就可起降,配备不同设备和武器的舰载“战场飞机”可执行多种任务,如舰队护航、反舰、反潜,空中布雷等等:由于它们的航程远、低空性能好、飞行速度较高,还能完成中继通信、远程侦察、搜索救援,拦截敌方的舰载机、反潜机、预警机等使命。

“战场飞机”的比较优势

“战场飞机”在性能上和使用方面与其它的作战机型的机种究竟有些什么区别,其特点如何呢:


“战场飞机”vs喷气式攻击机
在主要的作战功能上,“战场飞机”与喷气式攻击机有些相似,但在综合性能和具体使用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1) “战场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虽然比喷气式攻击机要慢一些,但它们的起降性能要比喷气式攻击机优越,维修保障也相对简单,受起降场所的制约较小,能以前线的野战机场、公路跑道等作为临时基地,因此反应更快,火力支援更为及时;
(2) “战场飞机”的低速性能要比喷气式攻击机优异,因此,其低空、超低空突防能力更强,不易被敌方的地面雷达和空中预警机发现,
(3) “战场飞机”的最小机动速度要比喷气式攻击机低很多,因此,在打击敌地面(海面)的固定和活动目标时更稳定,攻击精度更高;
(4) “战场飞机”的转弯半径要比喷气式攻击机小,而瞬时盘旋角速度则比喷气式攻击机大(可达35~/秒以上),因此,能灵活地规避敌方歼击机的拦截,并有更多的机会反击敌机。

“战场飞机”vs武装直升机
与现役武装直升机相比,“战场飞机”的速度范围更宽、机动能力更强、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攻击能力更强、升限更高(能满足高原作战的要求),其“非对称”优势主要表现在:
速度优势受旋翼系统、动力装置、结构等的限制,武装直升机的最大平飞速度一般在250~320千米/小时之间,而“战场飞机”的最大速度很容易达到400~750千米/小时;
高度优势武装直升机的动升限一般在5000米上下,无地效的悬停高度则更低,而“战场飞机”的最大飞行高度可达8000~15000米。双方交手时,爬升率更大、升限更高的“战场飞机”可以采取俯冲攻击的方式对付武装直升机,而武装直升机则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
航程优势武装直升机由于旋翼的气动效率很低,100千克拉力最多可以拉动300千克重量,而以螺旋桨为动力的固定翼“战场飞机”的100千克拉力最多可以拉动1500千克重量,运输效率要高得多,也因此,“战场飞机”的作战半径要远远高于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的最大航程不过500千米左右,而轻型螺旋桨飞机的航程往往在1500~2000千米以上;
武器优势武装直升机一般只携带自卫用的轻小型空对空导弹,这类导弹的射程近、威力小。而螺旋桨“战场飞机”则可挂载常规的空对空导弹和空对地武器,因而作战火力更强。武装直升机的机载武器一般只能平射和下射,而“战场飞机”的机载武器还能够上射,攻击范围更宽;
机动性优势武装直升机由于受结构、气动和操纵机构的限制,使用过载小,纵向过载为-0.3~0.5G,法向最大过载不超过3.5G。而固定翼的“战场飞机”的纵向过载为-1.5~2.5G,法向过载可以超过6G,甚至达到9G,其最大使用过载和垂直机动性明显优于直升机,
可用度优势直升机的构造复杂,故障率高,机务维护繁琐,可用度和任务可靠度差。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因直升机任务可靠度差而导致作战行动失败的例子。与之相比,轻型螺旋桨“战场飞机”的维修简单、可靠性好、出勤率高;
经济性优势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单机价格为2000多万美元,而低速螺旋桨飞机的制造成本只有几十万美元,即使是全新研制的“战场飞机”,其出厂价也只有几百万美元;
伴随性优势虽然武装直升机的垂直/短距起降性能优异,可部署于前沿,但它们的最大速度较低、航程较短、维修保障复杂,使其对地面部队的快速支援和伴随能力受到影响。相比之下,“战场飞机”的短距起降性能较好,对跑道的要求低,可使用前线的简易机场,便于前推部署。加之其巡航速度较直升机要高很多,因此在近距火力支援、快速伴随地面部队行动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几乎可以“随叫随到”。
当然,与武装直升机相比,战场飞机也有其不足之处,最明显的是基本上不具备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能力。不过,这一弱点可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来弥补,例如,采用动力增升技术、展向和弦向吹气技术、推力矢量(或拉力矢量)技术等,使其最小机动速度能够降至与直升机接近的水平。
可以这么说,性价比以及综合作战
效能均很高的“战场飞机”一旦形成作战能力,将大大挤压敌方武装直升机的活动和生存空间。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低速机动性好、航程远的“战场飞机”,又是己方军用直升机在执行作战任务时最合适的协同者和“保护神”,二者联手,将更有把握夺得低空和超低空的制空权。
“战场飞机”vs喷气式战斗机
先进空对空导弹的大量使用,使空战中的速度和高度优势的作用明显下降,谁先占据导弹发射位置,谁就具有了真正的优势。“战场飞机”转弯角速度可高达35’/秒,它携带格斗导弹与高性能战斗机进行缠斗时,完全有可能居于上风。
通常情况下,低空、低速的“战场飞机”主要在“下层”活动,不会飞到中高空去与喷气式战斗机对阵,而高速飞机的低空、低速机动性较差,也不会冲至下层空间去,于是,最可能的情况是双方隔着几千米的高度进行“对射”。现代战斗机一般都配备有脉冲多普勒雷达,具备多目标跟踪和下视、下射的能力,但为了将低空飞行的航空器与地面运动的车辆区分开来,机载脉多普勒雷达和火控系统必须把低于一定速度(如200千米/小时)的目标剔除掉,否则,将无法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处理。此时,“战场飞机”若把速度降至200千米/小时以下,敌方喷气式战斗机就很难发现它了。与之相反,若“战场飞机”也配有雷达,那么它们搜索和发现空中目标就要简单得多。因为中、高空的背景远比低空和地面“干净”,机载雷达截获运动物体、判断其“属性”均比较容易,从而使“战场飞机”能够在空战中掌握“先机”一一先敌发现、先敌攻击。就算双方同时锁定目标,同时发射空对空导弹,“战场飞机”依靠其优良的低空机动性以及复杂的地面杂波干扰,也更容易摆脱雷达制导的中程弹和红外制导的近程弹的追踪。

“战场飞机”的性能要求

综上所述,“战场飞机”具有杰出的“非对称作战”能力,它们在活动区域、速度范围、机动能力、隐蔽能力等特性指标方面与战斗机、攻击机、武装直升机等军用飞行器均存在差异,可谓独树一帜。从未来空中作战的需求与航空技术的发展情况看,对“战场飞机”的基本战术技术要求是:

良好的短距起降能力

为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隐蔽能力,“战场飞机”必须便于分散配置在公路跑道和前线的简易机场,并能充分利用小型岛礁机场和大型舰船的甲板作为其起降场所。为此,这种飞机的增升效率一定要高,起飞和着陆的滑跑距离应控制在100~300米之间。

优异的低空、低速性能
“战场飞机”的主要活动区域是低空、超低空,因此,不要求它的升限很高,采用活塞式发动机,飞机能达到6000米即可,采用涡桨发动机,能达到10000米即可。但它们的最低飞行高度必须能够降至10米左右,可在海平面以上几十米的高度进行长时间的巡航飞行,其超低空作战半径在400-800千米左右。
“战场飞机”的主要作战对象是敌方的坦克、导弹快艇、武装直升机,不必追求很高的飞行速度,巡航速度250~300千米/小时,最大平飞速度达到400千米/小时左右,超过性能最好的武装直升机即可。若能将最大速度提升到500~900千米/小时,进一步拉大与武装直升机的速度差距则更好。对“战场飞机”最严酷的要求是:需要将其最小平飞速度降至与武装直升机接近的水平(80千米/小时以下),如果能够悬停则更好。在极低速飞行状态下,应能对飞机实施有效的控制。

绝佳的机动能力
为了能够在低空、超低空的格斗中战胜武装直升机,必要时还可在中低空与强击机、战斗机相抗衡,要求“战场飞机”必须具有出众的小速度机动飞行能力和可靠的操稳品质。其最小机动速度应远低于普通的固定翼飞机(小于100千米/小时);海平面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要能达到33~38°/秒;最小盘旋半径应在百米左右;最大爬升率和水平加速性要大大高于武装直升机(不低于15米/秒)。

卓越的对空、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根据飞机的大小、吨位和发动机功率的不同,“战场飞机”的载弹量应在500-3000千克范围内,其机翼下、机身内应能设置和挂载机枪、航炮、火箭弹、航空炸弹、水雷等常规武器,也可配备各类对空、对面制导武器,以使其既能执行近距空中火力支援使命,也可承担浅近纵深的精确火力打击任务。“战场飞机”应能够在很低的速度状态下瞄准和攻击目标,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在打击面目标时,不必越过危险性极大的敌防空区的上空,打完就走;二是以小速度飞行,可获得更多的判断和瞄准时间,有利于更精确地攻击目标。
由于战场飞机一般吨位不大,载重量有限,因此需要为其精选一些技术先进、重量较轻的武器,除了多用途的小口径航炮外,空战武器可选择由便携式防空导弹改型成的空空导弹(如我国“前卫”系列),也可配备重量较轻的空对空导弹,如我国的“天燕”、“霹雳9”;对地攻击可选择现役直升机载的反坦克导弹,如我国的“红箭”系列等;如果执行反舰任务则可配装轻型的空对舰导弹,如我国的C-701、“天龙”系列等。

一流的信息获职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军用飞机的信息战能力极为重要,但并非每架作战飞机都必须拥有齐全、完善的信息技术装备。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式,以组为单位(例如5架一组),分别配置不同的机载设备和武器。用于指挥、带队的机型(长机或指挥机)可装备新型的雷达、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处理、综合显示、火力控制和数据传输设备,能够通过数据链完成与整个作战系统的信息交换。而其它的“战场飞机”则安装先进的数据链系统和低价的探测器、侦察设备、信息收集装置、近距格斗导弹。作战时,主要通过设在其它平台上的传感器和战术信息分配系统从指挥机、预警机、侦察机、舰船、地面雷达站收集和感知外界的信息、获取所需的情报和指令。

适当的隐身能力
对于价格低廉的“战场飞机”来说,无需追求全高度、全频谱隐身,只需要采取必要的、简单易行的技术措施,使飞机具有较小的雷达反射截面、较弱的红外和声信号特征,具有低空和地面隐身就够了。例如: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机身、机翼、尾翼等主要部件,以减轻结构重量,降低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将发动机喷管设在机翼上方、机身背部或两个立尾之间,以屏蔽红外信号,利用螺旋桨滑流迅速吹散发动机的高温排气流,以减弱飞机的红外信息特征,采用对转式螺旋桨,叶尖修形的桨叶,具有吸振、减噪作用的新型材料和涂料,以降低飞机的噪声等。

过硬的防护能力
“战场飞机”主要在低空活动,必然会受到地面轻型防空武器的威胁,因此需要在座舱、油箱、发动机舱等关键部
位配备特殊的防护装甲,如“凯芙拉”、钛板等材料,甚至采用技术上更先进的玻璃陶瓷层压板、碳化硅装甲、碳化硼装甲等材料,以及阻燃材料、灭火系统。另外,飞机上还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电子干扰和红外对抗设备,以防范空空和地空导弹的攻击。

上乘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这种飞机必须简单、可靠,使用费用低廉,机务维护和战勤支援方便,以利于在野外、无市电、恶劣自然环境中实施飞行保障。因此,在设计阶段就需认真考虑飞机在野战条件下的维修、使用等问题。

便宜的出厂单价
在所有的作战飞行器中,“战场飞机”的生产单价属最低之列(购置费在50万—700万美元之间),适于大量装备和部署。为了达到低价位、高性能的目标,需要尽可能多地选择货架产品、民用产品,或借用现役飞机、直升机成熟、可靠的机载系统和设备。

较短的训练周期和很低的培训费用
这种飞机必须安全、可靠、好飞,学员飞完初教机就能直上“战场飞机”进行改装训练,以利于用很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训练经费,培养出大批合格的作战飞机飞行员。

几项关键技术

先进的气动技术
“战场飞机”要求具有出众的最小平飞速度、超常的机动性和优异的短距起降能力,这就需要有能产生高升力的气动外形和高效率的气动技术,如鸭式布局、边条翼、前缘缝翼、机动前缘襟翼、双开缝襟翼等等。如果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技术(如自适应机翼、超环流机翼、展向吹气、弦向吹气、拉力矢量、涡控技术等),使飞行器的升力进一步提高,那么其战技指标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飞机的最小平飞速度可望降至50千米/小时以下,其低空、低速机动性和起降性能将会更好。

高效的动力装置
对螺旋桨作战飞机来说,目前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可供选择,分别是先进的桨扇发动机、通用的涡桨发动机、便宜的活塞式发动机。新型的共轴对转式桨扇发动机具有推进效率高、噪声小、油耗低等优点,采用这种动力装置,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可达到750千米/小时左右,而且其声隐身效果也不错。这种发动机的缺点是:技术尚不够成熟、价格比较昂贵,活塞式发动机不但便宜、省油,而且环境适应性好,能在草地跑道、土跑道等条件较差的场所使用。其不足之处是:发动机的重量较大,功重比低,影响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和机动性能,涡桨发动机在性能、费用等方面介于桨扇与活塞式发动机之间,它的功重比明显优于活塞式发动机,而与桨扇式发动机相比,它的技术更成熟、可靠性更好,价格也相对较低。因此,涡桨发动机有可能作为一些“战场飞机”动力装置方案的首选。

先进可靠的数据链系统

现代的空地(地空)数据链系统已可将空中和地面的指挥机构、各种传感器、作战平台、机载武器等链接为一体,是作战飞机依托自身的设备和其它平台,获取情报信息、实施战术决断、进行武器控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航空兵需要三种不同级别的数据链系统作为支撑,即情报级、战术级、弹药控制级数据链。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时延:情报数据链的允许时延为分钟级,战术数据链的允许时延为秒级;而武器控制数据链的允许时延为毫秒级,只有达到毫秒级,才能达到“发现即打击”的目的,并在武器投射过程中实现精微的调整、精确的制导、精准的攻击。

灵活的模块化设计


灵活的模块化设计有助于造就功能、性能各异,且易于改进、改型的飞行器。例如,为其配备不同的系统模块,便可开发出空战型、对地攻击型、侦察型、电子干扰型、中继通信型、观测指挥型“战场飞机”;通过加大翼展、更换机身模块,便可衍生出教练机、舰载机、公务机、小型预警机、轻型运输机、远程反潜巡逻机等。这样,在一条生产线上,就能够大批量制造不同类型的飞机,从而使总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在研制工作的早期阶段,就应采取模块化、积木化的设计方法。

“战场飞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前面的论述对于战场飞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价值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了。对于我国来说,研制这种飞机的可行性和时机又如何呢。

研制国产“战场飞机”的可行性
(1)工艺简单,制造容易。“战场飞机”属于低速飞机,研制难度较低,开发周期较短,制造比较容易,材料、设备、发动机、武器系统等均可以立足国内,正规的飞机制造厂或有一定资质的民办工厂都可以大批量生产。
(2)研制费用少,生产成本低。该机的主要工作量集中在气动外形的设计和选型吹风上,总的研制经费仅需要几千万元人民币,生产成本大约几百万元,加上部分较先进的机载设备。单价也不会超过1000万。
(3)适用范围宽,拓展性好。单座和双座的“战场飞机”可改型为军用侦察机、教练机、电子对抗飞机、无人驾驶攻击机、无人驾驶预警机,也能成为武警、边防、海关的制式装备。对机身稍加改动,还可作为比较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务机。
(4)维修简便,全寿命费用低。这种飞机起降性能好,对机场的依赖程度小,且维修简单,保障容易,买得起也用得起。

现在是我国发展“战场飞机”的最佳时机
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研制新型螺旋桨作战飞机的迫切性降低,“战场飞机”的发展陷于停顿。他们认为,维持和发展大量的武器装备造成了太大的浪费,甚至怀疑在过去认为数量不足的坦克是不是也太多了。新成立的欧盟防务局驻英国的负责人尼克·威特尼向记者问道:“我们欧洲把钱花在维持111000辆现役的主战坦克上,这有用吗?”他认为,欧洲拥有太多的战斗机、太多的海军舰船、太多的主战坦克,占用了太多的经费,规模应该削减。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在短时间内重新启动“战场飞机”计划不大可能。这就给我们留下了赶超的机会。如果国产的先进螺旋桨“战场飞机”能够尽快研制出来,并装备部队,那它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独一无二的,有可能成为新的“撒手锏”兵器。
摘自:《现代军事》2006年09期 作者:傅前哨
如果国产的先进螺旋桨“战场飞机”能够尽快研制出来,并装备部队,那它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独一无二的,有可能成为新的“撒手锏”兵器。
=========================================
问题在于我们用这种飞机干什么。
我认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当年北约对华约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军的“战场飞机”应以敌武装直升机作为头号作战目标,充分发挥螺旋桨飞机低空低速性能优良的优点,夺权低空制空权。
直接把歼12从博物馆里拉出来就是了!
]]
什么战场飞机,根本就是反暴乱机!
]]
]]
其实直接用巨嘴鸟这个级别的涡浆教练机就可以了

平时作初教机,战时带个机炮吊舱火箭巢或者反坦克导弹扁游击队

一物多用也不增加负担
原帖由 lancaster4 于 2007-11-23 22:18 发表
在战场上没有飞行员会喜欢慢悠悠地飞,因为他们都知道你飞得越快,活得越久。像战场飞机这种天生飞不快的东西,只能沦为MANPAD和各种空中猎食者们最乐意见到的猎物。
文章作者用一些和平时代的“突防”个例作为轻型 ...


其实我更愿意认为这种“战场飞机”可以成为一种实用又廉价的前线火力压制机种。我也不认为用“战场飞机”来“突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我认为这种飞机可以完成类似强五或A-10的任务或作为师团级呼叫火力来用。你的反驳建立在明确喷气式战斗机的优势上的,现有战机的优势很明显,这是任何有智商的人都可以看出来的。但是,并没有人说要用螺旋桨飞机来替代现有的喷气式战斗机,这一点文章里说的很清楚了。“战场飞机”之所以会被再次提出,我认为理由如下:

1.作为廉价和易造的火力压制武器。相对与喷气式战斗机,战场飞机价格非常低廉,飞行员的训练时间相对很少,大批短时间内训练出来的初级飞行员就可以胜任驾驶,飞机场要求非常低,维修保养简易,同时可以弥补我国缺乏的对低空超低空的制空能力和火力投送能力--武装直升机非常昂贵,且我国才刚刚开始发展。还有,就是恰恰因为我国低空超低空火力投送的薄弱,才造成了我军用先进喷气战机打火箭弹这种用战役战术飞机支援连级排级战斗战场的严重浪费。由于美国等国家有强力的低空超低空火力投送手段,如武直、A-10等,所以我们才看不到他们用F-22、F-16打火箭弹这种奇怪的现象。战场飞机的出现,可以快速为我们弥补低空超低空的火力投送软肋,这样恰恰可以解放高速喷气式战斗机,让它们做它们本来该做的事情:制空和高速突防、远程精确打击等战役任务。

2.作为反武装直升机的武器。武装直升机已经成为未来作战中的主要突击力量,现在世界各国已经再没有谁会对武直的重要性质疑了。也就是说,未来战场上如何反武直,是军队取胜的一大重点课题。至今为止,我们不得不承认用喷气式战斗机来反武直的效果还是不够好,成功战例也没有多少。而单纯靠地面火力和肩扛导弹来防御集群武直的突击,是绝对的被动挨打。由于武直的高机动性,一旦武直实现了集团化突击,地面任何一只部队都不能保证自己的肩扛导弹是否够用。防武直的武器总是会被平均化的分配的--因为你不知道武直集团到底要攻击那一点的目标,但武直集群却可以集中数量攻其一点,防不胜防。唯一可以克制这一点的,要么是同样规模的武装直升机集团,要么,就是有很强反武直能力的战场飞机。
原帖由 PLALOVER 于 2007-11-24 00:25 发表


其实我更愿意认为这种“战场飞机”可以成为一种实用又廉价的前线火力压制机种。我也不认为用“战场飞机”来“突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我认为这种飞机可以完成类似强五或A-10的任务或作为师团级呼叫火力来 ...



假如我们真要造一款你设想的飞机,首先面对的仍然是老问题:没有合适的涡浆发动机用

否则新初教就不会难产这么多年了
原帖由 lastlancer 于 2007-11-24 00:30 发表



假如我们真要造一款你设想的飞机,首先面对的仍然是老问题:没有合适的涡浆发动机用

否则新初教就不会难产这么多年了


貌似不是问题太难,而是重视不够。涡浆发动机的技术难题总比涡喷的难题要小些吧。。。
大家 觉得 也该为  齐柏林  翻案了吧...  滞空时间长, 载荷大, 这样两样优点 以后 货客运 反潜 侦察 校正炮火 都用的上啊!;P
这种小飞机的确可以值得考虑。它上场的时间,当然是在夺取区域制空权的前提下的,基本任务就是火力投射。如果无力拿下制空权,那其他的飞机不也是靶子?飞得越快,生存几率越大?那为什么现在的战机速度都赶不上多少年前的sr71了?高空高速截击机好像也不吃香了。与直升机比较,此类小飞机的优点之一就是廉价,战争也得考虑成本,当年苏联的波波莎、t34工艺相对简单,成本好控制,所以能大规模装备部队。以齐柏林飞艇的脆弱,如果能保证其不被击中,拿来用用又有何不可?当然如果它能迅速部署和参战并且解决了自身巨大的可探测性之类问题。赞同PLALOVER所说的两点,同时认为用这类小飞机超低空突防也是有相当价值的
用现在的无人机有什么不好偏要玩这种复古的东东,要是什么时候被无人机打下来可就会被永久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第一驾被无人机击落的有人驾驶飞机。
难道现在战场支援还要玩低空俯冲机枪扫射,发射无控火箭弹这种复古做法,B-1B带上几百个SDB在上百公里外实施精确打击难道就不可以执行战场支援。
小国冲突可以玩玩,大国还是好好发展无人机吧!
飞机再便宜,飞行员总是昂贵的。
用初教就行了啊------
原帖由 zijue 于 2007-11-24 12:14 发表
用初教就行了啊------


初教 绝对不行 .高教 才行. 有拿 高教 改反暴的 例子.
和攻击无人机的职能重复了
原帖由 MAX-LYC 于 2007-11-24 12:19 发表
和攻击无人机的职能重复了

目前的攻击无人机还不能执行对直升机的空战任务。
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小国边境冲突可以使用,中而不富的国家可以用于边境武装巡逻及海岸警卫队,这样在一般情况下比直升机成本低些,即便是那些富有的国家,经济帐算得比较精明的,也是有市场的。
原帖由 bjskyhorse 于 2007-11-24 12:05 发表
难道现在战场支援还要玩低空俯冲机枪扫射,发射无控火箭弹这种复古做法,B-1B带上几百个SDB在上百公里外实施精确打击难道就不可以执行战场支援。


汗。。。用B1-B执行战场支援任务。。。。你要知道,如果是小规模冲突还是可以的,要是一场超过10万人的大规模战役,你哪里搞那么多B1-B去啊?战场飞机数量多价格便宜,可以完成连一级火力投送,可以轻轻松松投入数百上千架次。可是你的B1-B如何搞出数百上千架次啊?
还有,你如何要B1-B去完成反武装直升机任务啊?
PS,从中国国情角度出发,哪一款鸡鸡你认为可以执行B1-B的任务?轰-6?歼轰-7?那么,如果这些飞机都用于战场支援了,又由谁来执行远程轰炸和战役战术轰炸任务?
...看了这个帖子,让我想起了卫华大大的【醒狮】了,呵呵
原帖由 lijun123 于 2007-11-24 11:30 发表
用现在的无人机有什么不好偏要玩这种复古的东东,要是什么时候被无人机打下来可就会被永久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第一驾被无人机击落的有人驾驶飞机。



先让无人机打下一架武直再来吹。;P
记得二战中德国人给苏联的il-2强击机起的绰号吗? 空中力量天生就是地面和海面力量的克星.
二战中前线飞机场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可见,螺旋桨飞机对机场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螺旋桨飞机的油耗比同级喷气机要低很多.再说,螺旋桨飞机的超低空性能也比喷气飞机好.因此,螺旋桨飞机作为战场火力支援飞机是比较合适的.
原帖由 lijun123 于 2007-11-24 11:30 发表
用现在的无人机有什么不好偏要玩这种复古的东东,要是什么时候被无人机打下来可就会被永久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第一驾被无人机击落的有人驾驶飞机。

你以为我们是老美哈  掌握着制电磁权  没有这个 你玩什么无人机 ~  被无人机打下来。。。。。 现在那架无人机打下过有人机了 那怕是直升机  耻辱柱你扯太远了
我认为在中国还是有必要装备一型螺旋桨飞机的,用于云南反毒品斗争和新疆反恐,或许沿海反走私,反偷渡都可以用到。建议不必空军装备,可以在陆军航空兵和武警中配备。另在TG陆航没有实力大规模配备武直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配备一批螺旋桨飞机在低强度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用于火力压制,空中监视,炮兵观测等用途。在战术战场上要解决敌我识别问题,螺旋桨飞机至少速度慢,至少在白天可以目视识别(我方装备、人员配有醒目识别标记并有电台等联络工具及激光照射器照射敌方目标指示螺旋桨飞机攻击)
我突然有了个新想法:在K8的基础上搞一款单座机,用去掉一个飞行员节省下来的空间装更多的燃油、武器和装甲,就是一个不错的“战场飞机”。
原帖由 zlaser 于 2007-11-25 00:12 发表
我突然有了个新想法:在K8的基础上搞一款单座机,用去掉一个飞行员节省下来的空间装更多的燃油、武器和装甲,就是一个不错的“战场飞机”。

这个?也是个新想法,但是比强5?
重点是成本和效率都在猜测
感觉是用低可探测性材料优化设计的“战场飞机”在现代化战场上的可探测问题
对红外.雷达.激光的防探测如何??美国有米可以搞概念设计进行评估,具体结果我们无从知晓,对红外和雷达探测最是关键,记得70年代苏军方面军级别演习,装甲集团军就地防空的时候,看照片有N个苏军抗着红外对空蛋防空.........

原帖由 截击机 于 2007-11-25 02:48 发表
感觉是用低可探测性材料优化设计的“战场飞机”在现代化战场上的可探测问题
对红外.雷达.激光的防探测如何??美国有米可以搞概念设计进行评估,具体结果我们无从知晓,对红外和雷达探测最是关键,记得70年代苏军方 ...



应该说螺旋桨飞机在防红外探测方面远远优于喷气式飞机。
原帖由 flyinghuooo7 于 2007-11-24 13:41 发表
记得二战中德国人给苏联的il-2强击机起的绰号吗? 空中力量天生就是地面和海面力量的克星.
二战中前线飞机场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可见,螺旋桨飞机对机场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螺旋桨飞机的油耗比同级喷气机要低很多.再说 ...


同意:victory:
其实,螺旋桨飞机还是很有用处的。
第一,飞机的成本比喷汽飞机低,低很多,控制的好地话,应该比新式的坦克装甲车还便宜。可以大量生产(邪恶的想象一下,成百上千的螺旋桨飞机同时出现在对方防线的上空........;funk ;funk )
第二,发动机省油,航程远,滞空时间长,结合现代通讯、定位系统,可以及时地支援地面作战部队!(再邪恶的想象一下,中高空有喷气机溜达,先用远程弹药对对方的防空阵地搞打一下,然后成百上千的螺旋桨飞机在天上超低空高速巡弋着,不用考虑地形,一旦发现漏网的对空火力、装甲部队、部队集结地、补给中心,就像马蜂一样成群的扑下来........:D :D )
第三,对机场、后勤补给、维修的要求比较低。可以不依赖现代大型机场,甚至极端一点,完全可以做到一个陆军师或团可以配属若干架这样的飞机,因为只要在这支部队的背后找些平坦的地面螺旋浆飞机就可以起飞了!(还在邪恶的幻想,某年某月某战场,某师长下命令道:“三团长,命令你部在XX时攻击XX地区,师属航空联队会有100架轻型攻击机配合你们。注意对空联络........”)
第四,飞行员培训比喷气机的要容易,可以大量培养。(邪恶还没结束,就业困难,高中毕业没有工作的人,都抓去进行螺旋桨飞机的基础培训,把螺旋桨飞机的培训普及的比轿车驾照的培训还要广........:D :D )
第五,以现在的技术,生产出来的螺旋桨飞机的红外特征和雷达特征应该都很小,在拥有相当数量的情况下,地面防空火力的威胁不见得比武装直升机要多,可是攻击能力却不见的低多少,就算差一些,价格优势完全可以使的巨大的数量弥补这个差距。(继续邪恶下去:当两架各挂了16颗反坦克导弹的武装直升飞机从山脊背后踌躇满志的跃升起来,准备对对方进攻的装甲集群发动攻击的时候,却发现对方背后不远处的林间空地窜出来了2、30架挂着轻型对空导弹的螺旋桨飞机.......:L :L )
这样的飞机,按照现在的生产能力,短时间内绝对可以大批量的生产,不会出现一年就产那么几十架,百把架的情况,这一数量完全可以以千数来计,这一操作简单的飞机,完全可以在人工智能高度发达、无人飞机完善之前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这样的飞机,虽然不能说取代地面的坦克、直升飞机,但是在战争中,一架这样的飞机对固定地点、地面步兵和装甲部队的攻击能力应该比一辆坦克要大些吧!
原帖由 截击机 于 2007-11-25 02:48 发表
感觉是用低可探测性材料优化设计的“战场飞机”在现代化战场上的可探测问题
对红外.雷达.激光的防探测如何??美国有米可以搞概念设计进行评估,具体结果我们无从知晓,对红外和雷达探测最是关键,记得70年代苏军方 ...

其实,反坦克的东西更多,面对这样的集群,坦克手更发抖,如果做到了飞机的成本低于坦克,飞行员的培养费用少于坦克手......
假设一下,在二战美国P-51飞机上加装一个定位系统和一个简易的弹射座椅(这飞机可比喷气机慢多了,弹射难度应该小些、飞行员的保障也会多些吧!)这样的飞机月生产能力是多少,单价是多少?购买一个陆航团直升机的钱可以购买多少这样的飞机?忽略运送能力,单是攻击能力有多少区别,保障这些飞机,比保障同价格的直升机谁简单些?
原帖由 伪35军 于 2007-11-24 12:16 发表


初教 绝对不行 .高教 才行. 有拿 高教 改反暴的 例子.

现在有螺旋桨的高教吗?高教都有趋向于小型战斗机的样子了  还反什么暴  打什么直升机?
其实这个家伙的关键不是要和喷气飞机一比高下.其要点在于
1是低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以及飞行员的培训成本.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以大批量的制造而不会有F22那样"太贵"而无法大批量制造的麻烦.
2是对环境要求低,别说野战机场,即使是一个平整的草地也可以起飞,对飞机的维护,武器挂载等等,更不是直升机这样娇贵的可以比较的.
3.可以培养大批量的飞行员,为高级飞行员作好储备.
4.用500架这样的飞机在战场上的代价要比100架喷气飞机的用处大,但是成本要低地多.
:D 螺旋桨教练机的武装化,大量边防,森林防火、海事部门如果通用低成本的教练机
,是很有前途的。:D
说把高新技术譬如数据链等一股脑的往轻型飞机上堆那就是胡扯了,一个廉价的壳里装那么多的贵重部件,想想都知道不符合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