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数民族的隐性歧视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17:09
一个论坛朋友要求我写写我所谓的“对少数民族的隐性歧视问题”,胡乱写的。
一提起民族政策,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不平等,以小压大。
在“半仙”的“小偷”那一帖里,我提“隐性歧视”有人表示惊讶、不可理解。
就我平时经历的讲一讲我的感觉。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是一些日常见闻。
1、语言方面(包括高考加分)。现在中国的大学已经没有用民族语言授课的了。而很多民族学生高中之前上的是民语学校,到了大学先学一年语言,很多在高中还算比较优秀的学生都倒在了语言障碍之前。所谓的加分是对民考汉的学生来说的。而民考汉的数量毕竟是少数。我觉得当民族学生放弃自己的母语而学习汉语时,加分也应该是被理解的。对汉族学生来说一般认为大学四年摆在面前的主要障碍是英语。对民族学生来说除了英语之外还有一门汉语。HSK考试很多人从入学考到毕业都不合格。汉语水平不过关,老师上课自然就听不懂。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我监考时曾有一个班半小时之内连交8份白卷的事。为了让他们过关,一般老师都会把平时成绩给的高高的。考试时出两种试卷。汉族班一种,民族一种。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到就业市场上自然就没有什么竞争力。民族班的就业率不如汉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就这个方面来说,我并不认为这也是歧视,毕竟我们的官方语言是汉语么。但我觉得考虑到民族学生的实际高考加分并不算什么优待政策吧。当然我说的仅仅是民族地区。在内地从小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的少数民族不算。
2、就业。这个其实和前面的上学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我觉得应该分两部分。1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就业2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就业。大学生就业来说因为前面的原因,一般企业招聘都喜欢要汉族毕业生。而对于某些比较优秀的民族毕业生,因为有前面的惯性思维,即使他和汉族学生同样优秀,用人单位还是要挑出一些他们的毛病。尤其是内地企业招聘时不喜欢招民族学生。理由一般都是生活习惯问题,比如没有清真餐馆之类的。(有些是托词,但有些也确实是事实,尤其是穆斯林同胞到某些地方出差,吃饭是个大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吧,后果就是民族学生的就业机会远远不如汉族学生。而且这还是在当前的所谓的照顾少数民族的政策之下的情况。(有的民族人士宣称有90%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我想没有这么多,请我们的教学秘书给我找今年的就业率统计了,还没有找到)至于其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就业问题,我没接触过不好说。据实验室干活的师傅说,在民工市场上他们同样不如汉族好找工作。我曾经在乌鲁木齐看到过许多招工广告,保安、建筑工之类的。很多都有要求——限汉族……
   3、一些零碎的问题。我经常到乌鲁木齐的北园春市场买东西,也曾经历过几件事情。一次买天然气灶,我和一个维吾尔族妇女都在问价钱。老板对我态度就很好,对人家就是爱理不理的,几句话就给打发走了。我就问她为什么?那个妇女跟我出的价钱是一样的呀。老板就来了一句:我就是不喜欢卖东西给维族。市场的很多卖菜的买食品的对待维族和汉族也是如这位老板一样,爱理不理的,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乌市小西门的商业区。卖衣服的商人,有许多可以和颜悦色的跟汉族买主讨价还价,一碰到维族买主,就是一脸的不高兴,好像维族还假就不应该,维族用的不是人民币一样。这个原因我至今不清楚。
   我知道的大体就是这样的。所谓的“隐性歧视”我觉得就是说在现在的民族构成的前提下,即使给少数民族所谓的优待政策,他们仍然是弱势的(我指的是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不必在某些问题上追求绝对的平等。一个论坛朋友要求我写写我所谓的“对少数民族的隐性歧视问题”,胡乱写的。
一提起民族政策,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不平等,以小压大。
在“半仙”的“小偷”那一帖里,我提“隐性歧视”有人表示惊讶、不可理解。
就我平时经历的讲一讲我的感觉。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是一些日常见闻。
1、语言方面(包括高考加分)。现在中国的大学已经没有用民族语言授课的了。而很多民族学生高中之前上的是民语学校,到了大学先学一年语言,很多在高中还算比较优秀的学生都倒在了语言障碍之前。所谓的加分是对民考汉的学生来说的。而民考汉的数量毕竟是少数。我觉得当民族学生放弃自己的母语而学习汉语时,加分也应该是被理解的。对汉族学生来说一般认为大学四年摆在面前的主要障碍是英语。对民族学生来说除了英语之外还有一门汉语。HSK考试很多人从入学考到毕业都不合格。汉语水平不过关,老师上课自然就听不懂。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我监考时曾有一个班半小时之内连交8份白卷的事。为了让他们过关,一般老师都会把平时成绩给的高高的。考试时出两种试卷。汉族班一种,民族一种。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到就业市场上自然就没有什么竞争力。民族班的就业率不如汉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就这个方面来说,我并不认为这也是歧视,毕竟我们的官方语言是汉语么。但我觉得考虑到民族学生的实际高考加分并不算什么优待政策吧。当然我说的仅仅是民族地区。在内地从小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的少数民族不算。
2、就业。这个其实和前面的上学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我觉得应该分两部分。1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就业2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就业。大学生就业来说因为前面的原因,一般企业招聘都喜欢要汉族毕业生。而对于某些比较优秀的民族毕业生,因为有前面的惯性思维,即使他和汉族学生同样优秀,用人单位还是要挑出一些他们的毛病。尤其是内地企业招聘时不喜欢招民族学生。理由一般都是生活习惯问题,比如没有清真餐馆之类的。(有些是托词,但有些也确实是事实,尤其是穆斯林同胞到某些地方出差,吃饭是个大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吧,后果就是民族学生的就业机会远远不如汉族学生。而且这还是在当前的所谓的照顾少数民族的政策之下的情况。(有的民族人士宣称有90%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我想没有这么多,请我们的教学秘书给我找今年的就业率统计了,还没有找到)至于其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就业问题,我没接触过不好说。据实验室干活的师傅说,在民工市场上他们同样不如汉族好找工作。我曾经在乌鲁木齐看到过许多招工广告,保安、建筑工之类的。很多都有要求——限汉族……
   3、一些零碎的问题。我经常到乌鲁木齐的北园春市场买东西,也曾经历过几件事情。一次买天然气灶,我和一个维吾尔族妇女都在问价钱。老板对我态度就很好,对人家就是爱理不理的,几句话就给打发走了。我就问她为什么?那个妇女跟我出的价钱是一样的呀。老板就来了一句:我就是不喜欢卖东西给维族。市场的很多卖菜的买食品的对待维族和汉族也是如这位老板一样,爱理不理的,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乌市小西门的商业区。卖衣服的商人,有许多可以和颜悦色的跟汉族买主讨价还价,一碰到维族买主,就是一脸的不高兴,好像维族还假就不应该,维族用的不是人民币一样。这个原因我至今不清楚。
   我知道的大体就是这样的。所谓的“隐性歧视”我觉得就是说在现在的民族构成的前提下,即使给少数民族所谓的优待政策,他们仍然是弱势的(我指的是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不必在某些问题上追求绝对的平等。
楼上的话实在没办法理解,我真的很想是少数民族!谁歧视谁?上海街头摆摊买东西的,藏族维族的摊没人问,汉族的没收或则赶走。到云南旅游,上下厕所收几百的也不是没遇到过,在九寨和牦牛合影你问问多少钱?哪个汉族人敢惹?如果汉族和少数民族有纠纷,少数民族是有理没理先占三分理。不能说你说的现象没有,但绝对是个案!
不知道楼主想表达什么意思,锁.
现在这种民族政策你没法说它不对,但结果是双方都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