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从宋辽PK到祥瑞兴国(连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58:19
]]
兄弟们,我又要挖坑拉:D
二、镇州宣言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二十二日,二十万宋军从太原撤离,由西向东移动(山西向河北方向)。将士们以为踏上归程,虽然沿途穿越太行山,每天艰难行军百余里,部分军人还要运送沉重的攻城器具,可是一想到即将返还京城与家人团聚,即将论功行赏,大军仍然喜气洋洋。
  
  五月二十九日,宋军来到河北镇州。镇州治安定,今河北正定,与石家庄相邻,距东京950里。如果不出意外,继续南下,将士们最多十天就可以回到东京与家人团聚。
  
  这时,匡义发话了:“各位将士,一路辛苦了,大家先在镇州休息几天再说。”事实上,大家翻山越岭的确累了,听到匡义如此关怀体贴,很是感动。
  
  不曾想,宋军在镇州休整了十三天。
  
  到达镇州后,匡义召开北宋高层军事会议,发出解放幽州的指令与宣言,毫无疑问,这是历史性的宣言。匡义热情洋溢地说:“同志们,幽州人民陷于水深火热已近五十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我相信,大军一鼓作气继续北上,即可一举收复幽燕”。
  
  列席会议的将领有曹彬、潘美,崔彦进,李汉琼,刘遇,米信,田重进等人。他们曾经跟随周世宗、宋太祖参加战斗,都是老革命。老革命出生入死、以命相搏,盼得就是打胜仗、得重赏,这是一个基本的游戏规则。
  
  如今匡义只字不提奖赏,却要大家去摸老虎屁股,令老革命们大失所望。他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愿吭声,也不敢吭声。
  
  这是无声的抗议。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如果所有老革命均能团结一心、保持沉默,就有可能推翻匡义的北上计划。未料,有人打破平静,也打破老革命的如意算盘。大家冷眼一看,原是素喜高谈阔论的崔大炮崔翰。二年前,该公曾经手举五色旗,成功驾驭了一场南北长达二十里、超大规模的宋军方阵表演,赢得领导匡义的好评与嘉奖。
  
  崔翰仍是一如既往地唱起高调,“我英勇的宋军凭借破竹之势,解放幽燕、打败辽军不过易如反掌。”
  
  幽州向属军事重镇,攻克幽州谈何容易,即使名将盖世,也不敢如此狂妄自大。老革命们不禁集体瞠目结舌,以为崔翰吃错了药、高烧四十度,将大脑烧坏了。
  
  匡义一听高兴了,得意之际立即借米下锅,“好,好,好,既然各位这么自信,这事就这么定了”。然后又令枢密使曹彬:“曹同志,你去看看哪里还有兵源可调,记得,越多越好。”
  
  许多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赵匡义本次解放幽州的决定是真理还是错误暂时无人知晓。
三、北伐路上
  
  匡义既然决定解放幽州,遂调兵遣将。六月初六,令从太原移动到镇州的二十万宋军进入战备状态,准备北伐(《长编》载围攻太原的弓箭手多达数十万),又遣使征调河北、京东两路(省)的储备兵源共同投入战斗,推测此去解放幽燕的宋军约为三十万。(北宋太宗时期,禁军总数大约四十万)
  
  六月十二日,匡义在镇州休整十三天后,召令三十万宋军踏上北伐征途。
  
  二十年来,赵匡胤大力整军经武,选拔强壮并且高大魁梧(175厘米至185厘米)的青年加入禁军。经过多年的内战锻炼,这时的宋军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作战能力均为北宋史上最佳状态。现在,这支数次赢得内战胜利的精锐宋军即将北上,与同样强大的辽军较量一番。
  
  如果不是疲惫之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如果不是厌战,匡义北伐首日,所有部将应该到齐誓师。可是,匡义出发之际竟然发现还有部将没来报到,他很生气,欲以军法从事,杀一只鸡给猴看。大战之后,匡义本来没有论功行赏,如今又要杀人,身边将领忙加劝阻,匡义这才按下性子,悻悻的上路了。
  
  六月十三日,匡义日行180里来到定州,大军非战斗情况下一般日行一程至二程(一程为60里),看得出来,匡义收复幽州的心情非常迫切,想到自己即将解放幽州人民、实现一举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匡义很激动,新作《悲陷蕃民诗》一首,令群臣附和。但如此行军速度,只苦了那些想拿又没拿到赏赐的士兵们。
  
  六月十八日开始,宋军开始踏入辽国势力范围的第一站金台顿,今河北保定。五十年来,这是中原政权的军队第一次来此宣誓主权,这个时刻的确令人激动、令人伤感。值得一说的是,这种氛围曾经一度渲染沦陷区的边民以及汉人守将。宋军仅仅派出一只先锋队伍前去说降,沿途城市、重要关隘的汉人守将纷纷放下武器,对宋军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欢迎。
  
  对宋军而言,未来四天的天气与心情一样明朗,他们日均行走百里,几乎畅行无阻地走在为辽所占的土地上,沿途通过金台顿、易州岐沟关、涿州,六月二十二日黎明之际来到幽州(今北京)城南。
四、如何攻下幽州
  到了幽州城下,赵匡义及将领们迫切需要回答一个不太轻松的问题,“我们如何攻下幽州?”
  
  不知各位有什么高见。说到这里,提供一个相似个案以供参考。
  
  唐武德三年(620年),李渊虽然称帝,但王世充、窦建德等势力依然强大,唐、郑(王)、夏(窦)成三足鼎立之势。为了统一中国,李渊决定最先平定王世充。
  
  不言而喻,消灭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实属特大项目,完全有必要成立一个项目组,有必要借助数次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继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相对可行的项目方案。这种构想与论证的过程往往耗费时日,短则一年,长则几年,绝非电视剧《某某之治》李渊父子两人一袋烟工夫所能搞定。
  
  经过长年累月的筹画,方案终于定了,李渊派遣李世民将十万大军围攻洛阳。又以洛阳为圆心,派军控制外围的诸多要点,比如伊阙、慈涧、虎牢、管城、河阳等,南边截断王世充的粮道,东边阻止窦建德出手相救,北上贿赂突厥不要出兵,以充分掌握战争的主导权,不致陷入内外夹攻的困境。
  
  显然,洛阳作为王世充的大本营,敌军主力必来相救,唐军一旦消灭王世充的外围据点,洛阳可能不攻自破,如果敌军不来相救,唐军干脆直接攻下洛阳。这样一来,唐军掌握了战场的先机,而敌军则陷入了被动。
  
  虽然唐军事前筹画周密,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变数,李世民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最终果断抓住机会,在围城一年左右之际,既消灭前来救援的窦建德,又胜利攻下洛阳、活捉王世充,这一仗因此成为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
  
  值得一说的是,唐军这种作战方法就是我解放军屡试不爽的围点打援法。虽然古今名将们屡加实践,推测这个言简意赅的名词应属我军的发明创造。
  
  如今,幽州于辽的战略价值与洛阳于王世充的战略价值几乎等同,这就注定宋辽幽燕之战绝非一城一池的争夺,而是战略据点的争夺,两国实力的较量。换句话说,宋军一旦攻城,辽军必定倾注全力相救。
  
  自赵匡义屡屡自比李世民可知,匡义是李世民粉丝。
  
  匡义如要借鉴偶像的先进经验,首先要做项目可行性分析,对比宋、辽实力,如果实力不如人,就不能北伐辽国、自取其辱。其次要做周密的项目规划。显然,匡义在镇州休整的十三天内突然宣布北伐,既未得到众将响应,也不可能做到充分筹画。不可思议的是,宋军对幽燕地形居然不熟悉,北伐路上临时找来三百名向导带路。
  
  既然匡义的人马已到达城下,现在也没法讨论是否开打,只论此战如何开打。如果参考偶像的做法,匡义的项目方案可能如下:宋军除以大军围困幽州,保持必要的攻城压力外,同时攻占幽州方圆百里或者二百里的外围主要据点,此外更要肃清幽州城与外围之间的大量屯军。辽军主力如来相救,宋军则以围点打援法坚决予以消灭,就有可能攻下幽州并且保住幽州。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总经理匡义的项目方案:不做任何外围努力,希望凭借三十万大军的强大攻势一举压垮幽州守军并且牢牢守住幽州城。
  
  如果敌人的水平更烂、运气更差或者国内政治糟糕透顶,赵匡义的愿望或许有可能实现。从理论角度来看,匡义此次北伐可能得到三种结果。
  
  第一种,因为缺乏可行性分析以及周密的项目研讨,加之军队疲惫,北宋没能攻下幽州,并且遭遇辽国援军与城内守军的内外夹击,以大败而告终。
  
  第二种,北宋趁辽国不备暂时夺下幽州,辽国必派大军前来争夺。只要双方实力相当,可能就此无休止拉踞下去。
  
  第三种,北宋趁辽国不备暂时夺下幽州,辽国国内如同满清末年一样混乱不堪,无睱他顾,北宋得以永久占领幽州,成为东亚新兴霸主。
  
  凡事没有绝对,战争向来充满变数,不到最后一刻,胜败难以分晓。
 五、幽州太守韩德让
  当今的辽国幽州太守为韩德让。
  
  韩德让是个汉人,准确说来,他是第四代幽州人,据说就是评书《杨家将》大将韩昌的原型。(《辽史》圣宗本纪又称韩德昌,《辽史》列传及《长编》均称韩德让)奇怪的是,当赵匡义进攻幽州时,汉人韩德让亮出的是抗战到底的斗志,而非热烈欢迎的口号。
  
  此事说明,韩德让自视为契丹人,因故效忠辽国。按理来说,一个汉人彻底契丹化绝非一夜功夫,韩德让也是如此。如要溯本追源,一切要从他的曾祖说起。
  
  第一代,韩德让曾祖韩延徽(882~959)为唐幽州守将刘仁恭召至幕下。刘守光子承父业继续镇守幽州之际,韩延徽奉命使辽,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强留不遣。韩延徽虽受重用,却时刻思念唐朝、思念故乡,后来寻机逃归家园。
  
  不料,韩延徽痛苦地发现自己再也无法适应晚唐的腐朽与混乱不堪,经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韩延徽决定放弃汉家文化,重新投奔富于生命力的辽国。阿保机非常高兴,赐韩延徽名“匣列”,即辽语“复来”之意。
  
  第二代,韩德让祖父韩知古有谋略、有见识,曾与康默记带领辽国汉军征服渤海国,成为辽国功臣。第三代,韩德让父亲韩匡嗣能力较差,因医术精湛颇得辽主信任。
  
  第四代,韩德让持重敦厚、有智略,明治体,热爱建功立业。由于辽国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韩德让完全融入辽国主流文化,数建大功。随后的幽州(辽国称南京)保卫战成为韩德让人生的第一个精彩。二十五年后,韩德让还将帮助辽国完美地终结宋辽对抗,赢得宋方长达一百多年的岁贡,这就是澶渊之盟。
  
  为感谢韩德让的丰功伟绩,辽赐韩德让皇族之姓耶律,又赐名隆运。至此,一个汉人家庭经过四代、长达八十年的改造、锻炼,如同杰克逊彻底改换皮肤一样,通过更换姓氏得以彻底洗去中原的最后一丝残余与烙印。
  
  不言而喻,韩德让以成为一名契丹人为荣。
 六、倒霉的幽州守将
  
  自北汉灭亡之后,辽主似已采取积极防御政策。幽州方面,屯驻汉兵一万八千余骑,命持重的韩德让代替其父韩匡嗣出任太守,另派将领耶律守古等人增援守城。耶律守古除了英雄善战、作风顽强之外,还是一名优秀的翻译家、诗人,无论辽、宋,这种文武全才可谓罕见。
  
  很不幸,耶律学古的运气也是罕见的差,他刚刚到达幽州,宋军已将城池包围得水泄不通,他进不去城,也就无法履行守城的任务。
  
  偏偏这个时候,辽军的形势开始恶化。
  
  六月二十三日,匡义率军至幽州城南,先锋傅潛、孔守正紧急向北搜索城北所屯辽军。傅潛是匡义王府旧人,既胆小怕事,又不聪明,这样的人在敌弱我强的大好形势下充当先锋还是可以的。推测匡义如此任命,八成以为自己必胜无疑,因而照顾亲信,好让自己人抢个头功。
  
  41岁的孔守正(1004年66岁卒)确属勇士,自周世宗柴荣时代开始,就以武勇著称。此次跟随匡义攻打北汉、辽国一直冲当无敌先锋。
  
  当时,辽军在幽州城北方向屯有两支军队,共约十万余骑。一支由耶律希达(又作奚底)、萧讨古统领,人数约在八万左右。希达、讨古虽然勇猛,但能力比较平庸。现在的情形是,能力平庸的碰到不聪明的,两边半斤八两,谁能取胜就看谁人多、谁气盛。
  
  两军相遇于沙河(沙河流入白河,北京城北六十里),宋军先锋、后续部队相继投入战斗。三十万比八万,纯属数字优势,辽国希达一看情形不对,立即撤退。可惜的是,享有绝对人数优势的宋军此战仅仅斩敌千名,辽军主力不曾消灭,全给放跑了。这说明宋军将领实在平庸,也说明辽军骑兵有跑路的优势,打不赢跑得快。
  
  此时,距幽州以北大约九十里的得胜口(昌平县天寿山西北)还驻扎一支辽军,这支辽军约二万左右,为辽南院大王耶律色珍(《辽史》称耶律斜珍)统领。色珍为景宗皇后萧燕燕的妹夫,性格明敏,不事生产,颇有名将风范。现在友军大败,宋军气焰很高,色珍没敢贸然出兵营救。
  
  当然,色珍也没闲着。
  
  俗话说,艺高胆大,兵力不多的耶律色珍决定走出一着险棋,主动诱敌至得胜口。如果宋军占据得胜口等重要关口,并且据此不断消灭南下救援的辽军,色珍此举近似于自杀行为。问题是,形势不允许他一直呆在离主战场太远的地方,他必须就近声援遭遇大军围困的幽州守军。
  
  色珍在得胜口打着友军耶律希达的青旗,制造收容溃军的假象,引诱宋军北上进攻。宋军果然上钩,以为耶律希达的军队容易对付,遂北上追击穷寇,杀死千多名辽军,尝到了一点点甜头。
  
  这时,色珍从背后突然发动袭击,击破宋军,宋军向南败退,耶律色珍作势南追,追至幽州城北二十里的青沙河时,色珍停了下来,一是继续等待援军,二是就近声援城内守军。
  
  匡义攻城心切,既没有占据外围据点,比如得胜口以及更北的居庸关、古北口,对城外的耶律色珍也是网开一面,只派了一支军队陪着色珍观赏青沙河的风景。从六月二十四日开始,匡义开始安排将领四面攻城。
  
  与此同时,面对宋军强大的攻城压力,并不认同辽国的力量开始动摇。
  
  色珍所辖的渤海国首领率部族来降,幽州城内也有守将响应宋军的招降,率军出城投诚,城内顿时人心惶惶。韩德让心急如焚,与同僚刘宏登城,日夜守御。
  
  在城外的耶律守古看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城宋军,更是焦虑万分。他要做的就是尽快进城,至于怎样进城,上天下地,只有这两条道路可以选择。夜晚时分,学古令亲随紧急挖掘地道。由于熟悉幽州的工事,学古很快找到废弃的排污道得以进城。
  
  从六月二十三日宋军围城至二十四日学古进城,时间仅仅过去了二天,韩德让仿佛经历了二十年。
  
  见到韩德让的那一刻,学古与韩德让的大手紧紧的握在一起,学古给德让打气,“同志,你辛苦了。战友色珍正在二十里外的清水河边声援我们,京城那边也会派出大军,火速前来支援。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这给绝望的韩德让吃了颗定心丸。
七、忙于攻城的五代遗老
  六月二十四日,匡义给将领分配任务如下。
  
  将领宋偓领兵万余进攻南面。
  
  自混乱的五代至宋初,如果要比出身,几乎无人可与宋偓PK。宋偓现年54岁,拥有三重身份。一为后唐庄宗李存勗(923-925)的外甥,二为后汉高祖刘知远(947-948)的女婿,三为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岳父大人,女儿为孝章皇后。皇权诚多变,皇亲永相传,不管五代的皇权如何短暂、多变,宋偓与皇亲的缘份似乎不变。
  
  宋偓虽然出自富贵之家,却谦虚有礼,尊重士大夫。当然,宋偓绝非膏粱子弟,有的是真本事。起初,宋偓跟随周世宗柴荣一同外出,行至郊野,一头猛虎咆哮冲向周世宗的坐轿。
  
  那时老虎还未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只见宋偓张弓搭箭,仅一发就要了老虎的命,轻松地终结了兽中之王的不自量力行为。这样说来,宋一发宋偓的人选应该没有问题。
  
  将领崔彦进领兵万余进攻北面。此公也是五代遗老,现年58岁,武人出身,擅长骑射,勇敢而不失谋略。几个月前,崔彦进曾经负责攻克太原的东面,表现也是相当骁勇。当然此公缺点也多,残暴心狠,当年与王全珪征蜀一次性杀降几万名,可谓崔屠夫。
  
  崔屠夫还贪财,所至地方任职,喜欢聚敛财货,属于极度挠民的一类。现在看来,崔屠夫崔彦进最适合攻城掠地,就让他尽情地杀敌泄愤吧。
  
  将领刘遇负责进攻东面。此公也是五代遗老,现年60岁,武人出身,从小魁梧有膂力,为人相当生猛。刘遇足部曾经患疮,经常疼痛不已。请来医生诊治,谁知这位先生正好看过《三国演义》关公刮骨疗毒一篇,遂有相同建议。
  
  刘遇随即取来利刃,不用麻醉剂,当场自行实施高难度的外科切割手术,将粘在骨上的疮肉尽行刮去,期间还与客人谈笑自若,整个手术过程如同修剪指甲一般轻松。不言而喻,刘遇的这位客人也是异常生猛,令人惊服。
  
  凡事没有定论,三个月前攻占太原城,刘一刀刘遇起初分配进攻难度最大的北面,这位猛人竟然也有畏难情绪,随即推给曹翰,曹翰不干,几日来,两人一直纷争不已。经匡义调解,这个艰巨的任务最终推给了曹翰。看来,这位曹先生比刘遇更要生猛一个级别。
  
  现在剩下西面,这片责任田划给了孟元喆。此公现年44岁,属于攻城中的最年轻选手,也是最菜的选手。孟元喆为蜀主孟昶之子,素不习武,还很庸懦,缺乏见识。起初,孟元喆离开成都前往外地任职,不带行政秘书,只带三样,一堆二奶、三奶、四奶,各种乐器以及几十名音乐演奏师。
  
  无论白天晚上,孟三样孟元喆均能矢志不渝的从事品酒、品音乐、品美女的高尚事业,从不过问军政俗务。后来听闻宋师攻破剑门,孟元喆立即遁归东川,所过之处实行烧光政策,将庐舍、仓库焚烧干净,好让宋军一无所获。
  
  匡义任用这种人负责攻城掠地,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八、宋军攻城秀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六月二十五日,作为全军总指挥的匡义从城南来到城北,督令诸将攻城。得知色珍还在二十里外与宋军对峙,匡义生气了:“怎么回事,还不给我收拾色珍。” 一直呆在清水河边看风景的宋军于是再次攻击色珍。
  
  由于人数少,这次局部战役色珍略有失利,但色珍熟悉战场地形,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故色珍虽有一定损失,仍然冷静地将军队转移到险要之处,继续防守、继续待援、继续监视宋军,象颗钉子一样成为宋军背上的芒刺。
  
  这时,宋军总指挥匡义的指导思想出现重大调整,他认为色珍兵少,不足以威胁宋军,麻烦的话就不打了,这样一来,宋军前功尽弃、白忙活一场。此事表明匡义在军事上纯属外行。
  
  外行领导不了内行,这是真理。
  
  此后,匡义虽然每隔三四天均会亲临城下督战,说好听一点,是领导例行检查。说不好听一点,纯属领导到此观光旅游。
  
  说到这里,宋军攻城确有雷打不动的表演节目,这就是“剑舞”。
  
  早前,匡义曾经组建一支舞蹈班,几百名舞蹈演员均为身高一米八左右的北宋现役军人。这些光荣入选的军人不用杀敌,他们只要练好高难度、高危险的剑舞即可。此后,每当攻城,宋军就会表演一番剑舞,用来威慑敌军,三个月前宋军攻占太原城也曾用过此招,曾将北汉军队吓破了胆。
  
  现在匡义来到城下,“剑舞”表演开始。只听雄壮的音乐响起,几百名上身脱光、极其健美的舞蹈演员纷纷向空中抛出达摩斯克利剑,然后飞身相迎,一会左手接剑、一会右手接剑。数个过程真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围城半个月来,匡义四次视察,演员们就举行了四次文艺表演。能不能吓倒辽军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匡义找到了感觉。
  
  匡义例行检察之际,数十万宋军还会集体表演三分钟射击。随着一声令下,数十万宋军在匡义的爱车面前列好阵,然后各队交替蹲下,上箭、起立、“FIRE”(放箭)。只见万箭齐发,将幽州城装扮成一只巨大的刺猬。
  
  为博匡义一笑,这三分钟表演,宋军竟消耗箭支达百万之多。百万支箭足够大宋军工厂的工人们忙碌好些天,现在却成了韩德让攻击宋军的利器,匡义同志的确无愧于运输大队长的光荣称号。
  
  接下来,攻城的将领们还得想一些实用的攻城招术,比如挖地道,攀城墙,炮攻。首先是挖地道。这个工程需耗费时日,短期难以奏效,况且辽军有备,早就环绕幽州城、在墙内埋了一圈咸菜坛子对着城外测听动静,一旦发现蛛丝蚂迹,立即加以破坏。
  
  其次是攀城战。幽州(辽国南京)全城周长三十六里,城厚五米,城高十米,属辽国五京中最大、最坚固的城池。面对滚滚而下的巨石、如同狂风暴雨的飞箭(很可能是匡义同志送的箭支)、明晃晃的大刀长矛,仍有三百勇士乘着夜色成功攀城。
  
  很可惜,匡义手下的将领也是一脑子浆糊,没有派出后继部队,没有策划里应外合,北宋三百名无比神勇的敢死队员很快为耶律学古俘获。
  
  最后一招就是炮攻。宋军大炮多是石炮,也就是《帝国时代》游戏中经常可见的投石车。几十至几百斤的石头从天而降可谓惊天动地,威力巨大。很可惜,宋军事先没有准备,现在只得临时赶做。
  
  六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宋军诸将攻城首日,负责军工生产的宋将赵延进接到这批特急订单,八百门大炮限半个月完成。
  
  如将六月二十四日当天算作货期,半个月的交货期即为七月初八。顺便说一下,宋辽本次PK已于七月初六结束,假如赵延进如期交货,这批崭新油亮的新大炮就用不上了。
  
  无论如何,这件事情再次表明匡义对当前形势缺乏判断与估计。
 九、宋军少许亮点
  
  庆幸的是,53岁的赵延进是一个很主动、有见识的将领,他也是五代遗老。
  
  后周时期,赵延进父亲赵晖曾为太子太师(从一品官员)。赵晖官职不高时做过副将,手下带的都是一帮强盗兵。一次,赵晖手下一批无赖强抢民家财产,在五代,这种事情司空见惯,世人也是见惯不惯,所以赵延进跟风做了一回强盗。
  
  出人意料的是,赵延进抢了十本书回来,被大家奚落一番。孔已己认为“偷书不算偷”,赵延进大概也认为“抢书不算抢”吧。当然,引用此事只为说明赵延进不是留恋财物、眼光短浅的粗人,毕竟抢一根头发、抢一根针、抢一本书与抢一件名贵字画的本质一样,都是强盗行为,都不值得提倡。
  
  赵延进有武勇,有谋略,又是周世宗柴荣的连襟,周世宗因故引以为腹心。此外,赵延进仪表堂堂,涉猎经史,好作诗歌文章,士人愿意与之交往。北宋开国之后,赵延进没有从前那样风光。可是,哪朝哪代都需要有见识并且工作积极主动的职业经理人,于是征太原,讨幽燕,赵延进均任北宋战地军工厂厂长。
  
  作为一个有谋略、有见地的人,赵延进自然知道大军久攻不下的后果多么严重。眼下,救场如救火,赵延进决心与时间赛跑,最终只用八天时间完成了八百门大炮的生产任务。
  
  七月初一交货这天,匡义又跑到生产基地,亲自举行首发仪式。
  
  哪里有新鲜事物,哪里有文艺节目,哪里有露脸的机会,匡义同志就往哪里跑。现在,攻城的大炮也有了,如果八百门大炮齐发,攻下幽州城机会还是大大的。
  
  一旦攻下幽州,匡义提前任命的首任幽州市长潘美就要上任。大家一定要问,承载这种历史性荣耀与重任的潘美又有何德何能?
  
  潘美年轻时不仅风流倜傥,而且颇有政治才能,深得赵匡胤赏识与器重。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后,委派潘美前去说服宰相号召四方改奉赵宋政权,潘美顺利完成领导交给的政治任务。
  
  当时,陕帅袁彦无比凶悍、杀人如麻,并且握有重兵精甲,匡胤担心袁彦叛变,遂委派潘美前去监军,借机除掉袁彦。潘美从稳定政局出发,没有加害袁彦,而是成功劝服对方归顺北宋,得到匡胤的高度赞扬。
  
  此后,北宋征讨荆湖、南汉、南唐,潘美多次立下重大战功,又能迅速安抚百姓,集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于一身,因而很得匡胤、匡义兄弟的宠遇与信任。这样说来,潘美当个首任幽州市长也就不足为奇。
  
  对了,此潘美即评书《杨家将》奸臣潘仁美的原型。
 十、西直门之战(上)
  
  六月三十日,32岁的辽主景宗耶律贤才收到南京被围、辽国十万屯军遭遇败绩、色珍等援助无力的消息,这是辽主不曾预见的结果。
  
  对幽州守军而言,接下来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耶律贤一激动,忙命派兵增援。
  
  坏消息是耶律贤再派能力平庸的南府宰相耶律沙作为大军统帅。三个月前,宋师讨伐北汉,耶律沙奉命救援遭遇败绩,并且赔进去儿子一条性命。人们难免担心,耶律沙能在三个月内恢复自信、创造奇迹吗?
  
  七月初一,宋军围城已经九天,韩德让、耶律学古等人度日如年。这天,宋军八百门大炮同时轰击,如同惊雷一般,威力无比。城内再次骚动,韩德让、耶律学古也是万分绝望,如果援军还不尽快来到,幽州城恐怕不保。
  
  奇怪的是,城外的大炮响了没多久,突然集体哑了。韩德让、耶律学古在心中开始默默计时,一刻钟、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宋军大炮还是没有发言的迹象。两人不禁欣喜万分,“兄弟,宋军没炮弹了。”
  
  原来,幽州城周围平坦无丘陵,宋军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采集到石弹。也许宋军下一批炮弹运达之际,辽援军早就到了。这样一来,幽州守军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定。
  
  七月初六,宋军围城已经十四天,匡义再度来到城北观光。
  
  这时,耶律沙已率领十万大军过得胜口,由于宋军主动放弃了这个战略要点,这厮沿途没有遇到任何阻拦。接下来,耶律沙的大军与宋军在高梁河相遇,双方很快开干,史称高梁河之战。
  
  高梁河在北京西直门外半里,如今可能成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令驾驶员闻之色变的西直门立交桥。为加强各位的记忆,不妨将高梁河之战称作西直门之战。
  
  宋军一见辽援军杀到,本有惧色。仔细一看,对方主帅还是耶律沙,不禁欢呼雀跃,“怎么还是你呀!”于是信心倍增、乘锐攻击,大败耶律沙的援军。
  
  人怕出名猪怕壮,最怕的是出恶名,这不,耶律沙的声名狼藉害得手下的将士们集体跟着倒霉。让平庸的耶律沙再次担任大军统帅,辽主耶律贤真是一错再错,看来这位仁兄与宋主赵匡义的水平、品位可谓伯仲之间。
  
  宋军方面也不尽是好消息。
  
  自讨伐北汉以来,宋军连续几月未曾得到休整,至此体能、心态已经接近极限。几十万宋军从中午到傍晚,向北仅仅追出十余里就追不动了,据此测算,平均行军时速仅有一公里,跟大爷们赶鸭子的情形相差无几。无疑,宋军这种速度既冲不跨敌军,更不能消灭敌军,只能堵住自己人。
  
  这时,西直门立交位置简直就是黄金周期间的一热点旅游景区,出现了严重的堵人现象。
十一、西直门之战(下)
  
  七月初六,夜色已经降临。战斗一天的几十万宋军显得非常疲惫。
  
  这时,幽州城的东南面天空突然亮堂起来,宋军惊奇地发现漫山遍野都是火把,一支辽军从天而降,将宋军背后的夜空装扮得如同一场巨大的篝火晚会。
  
  原来,六月三十日这天,辽主派出耶律沙之际,耶律休格(《辽史》称耶律休哥)对形势非常担心,他主动请缨前去增援。史载休格智略宏远,料敌如神,作风顽强,豪侠仗义,驭下有术。每有战功均会让给各位将领,以致将士乐为效用,属于难得一见的统帅。
  
  平庸的耶律沙出行不久,耶律休格心急如焚带着五院数万精锐赶赴幽燕。因为担心宋军在得胜口设置伏兵,耶律休格改走偏僻小道,每人手持两把火炬从城东南方气势汹汹地向宋军背后杀来。
  
  对强弩之末的宋军而言,这是一个不祥的征兆。
  
  宋军东南方向的守将为曹翰、米信,两人现年53岁,都曾跟随周世宗、宋太祖出生入死。曹翰就是那个比刘遇还要生猛的曹翰,从小横行乡里。米信为奚人,从小勇悍,属于射击界的高手。这两位猛人还有一个共同点,横暴一般不分对象,不管对方是敌人还是人民。
  
  现在,无论曹、米二人还是宋军其他将领,看到休格这队奇兵及漫山遍野的火把,都没能勇敢起来。他们不知虚实,只想找个地方躲一躲、避一避。但大敌当前,轻易的移动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
  
  可悲的是,一个月前,宋军上下均不熟悉幽燕地形;来此一个月后,宋军活动范围有限,也不派出大队人马四处侦察,故对幽燕山川地理还是知之甚少。无奈之下,他们选了一个根本无险可依的高梁河用来建立防线。
  
  休格果断抓住机会,先收容耶津沙的败兵,命令他们回头进攻宋军,继而与耶律色珍分率精锐乘夜左右夹击宋军,战场态势立即出现重大逆转。这个耶律色珍,带着他的两万军队一直在宋军附近转蘑菇,当日白天耶律沙进攻宋军时,他并不出动,眼睁睁地看着兄弟部队吃败仗,让兄弟部队疲惫宋军,现在得知耶律休格到场,立即杀出,与休格一起给了宋军致命的一击。不愧为名将,狡猾大大的,深得用兵之要。
  
  与此同时,城内耶律学古与韩德让闻讯,马上开门列阵,四面鸣鼓,又以抢夺战利品为由,号召幽州市民呐喊着出城助威,准备打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看来,利益面前,汉族大家庭根本不及小家庭的号召力,真是令匡义寒心。
  
  宋军果然陷入内外夹击,纷纷后退。三十万大军在敌军压迫之下移动,无异给予敌军绝佳的打击机会。这时,平庸的耶律沙从后发动袭击,宋军全线崩溃。
  
  这次会战,三十万宋军崩溃之后损失约万余,大部逃至百里之外的涿州。
  
  对辽军而言,休格的出现可谓巨星乔丹救场,扭转了宋辽战争态势,改变了战争结局,纠正了辽主的一错再错,避免了辽国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名将的风采。会战中,耶律休格严重受伤,几呈昏迷状态,已经不能乘马,依然不下火线,令左右用轻车相载,代其发号施令,并且一直追至涿州。
  
  混乱之中,赵匡义与将领们失去联络,将领们与士兵们失去联络。赵匡义狼狈之际乘驴逃走,七月初七先于溃军之前到达涿州。因为担心涿州难守,遂绕城而过,继续南逃至金台屯。
  
  很不幸,匡义的首度北伐以狼狈逃窜收场。
第二章:
  一、德昭自杀(上)
  太平兴国四年(1079年)八月二十七日,宋太祖赵匡胤与贺皇后生的儿子德昭将自己反锁在家中的茶酒间自刎身亡,时年29岁。亲随破门而入之际,德昭早已躺在血泊中,地上扔着一把带血的水果刀。
  
  德昭自杀这天距匡义与北伐败军返回东京正好一月,距太祖赵匡胤死去尚不到三年。民间有人喝药自杀,左邻右舍都会叹惜几声,匡胤长子境遇如此凄惨,世人同情之余,难免追问一句,德昭为什么自杀。
  
  一切都是黄袍惹的祸,一切都是他老爹匡胤留下的隐患。
  
  当年,赵匡胤孝敬母亲杜太后,对兄弟匡义、光美更是精诚亲爱,堪称中国皇帝中最真诚、最罕见的大哥。
  
  匡义家地势高,不通自来水,匡胤就亲任工程总指挥,督促工程师制造大型水车,引金水河流经匡义家,为兄弟解决生活用水问题。
  
  匡义重病、神志不清,匡胤为之揪心,遂亲自烧制艾叶、为之扎针治疗。看到弟弟疼痛
  不已,匡胤朝自己身上扎针,希望分担匡义的痛苦,这段兄弟友爱的感人故事正是成语“灼艾分痛”的来历。
  
  绝大多数皇帝为了后代顺利继承大统,会将有威胁的兄弟杀了,没有威胁的兄弟外放,匡胤是个特例。自北宋开国第二年至匡胤驾崩的十五年,匡胤一直委任匡义管理开封府,纵容心思不单纯的匡义到处送礼结交、笼络人心,任凭匡义助长野心、丰满羽翼。匡胤本人还是很在乎自己的皇权是否稳固,经常微服出访了解动态,所以他对匡义的广泛交游究竟有何作想只有他本人知道。无论如何,匡胤纵容了弟弟匡义。
  
  匡胤老妈杜老太太更是时刻要求长子匡胤友爱兄弟,没办法,自古至今的长子都被要求成为讲奉献、零回报的活雷锋,他们做得再好,也难让母亲满意,杜老太太就是这样。她见长子抢了后周幼主的位子,觉得好东西要兄弟共享、匡胤不能吃独食,遂以吸取前朝教训为借口,做了一个皇帝轮流坐的方案:匡胤百年后传弟弟匡义,匡义传弟弟光美,光美再传回侄子德昭。换句话说,匡义是第一继承人,光美是第二继承人,德昭是第三继承人。
  
  或许杜老太太认为,你有我有大家有,才是真的兄弟友爱。她唯独不知道皇帝位子只有一个,卷多少子孙进来,实际上就是害多少子孙。按理来说,英明神武的匡胤应该不会同意这种头发长、见识短的方案。
  
  匡胤还是糊涂了一把,他没有在有生之年公开指定唯一继承人,没有为唯一继承人扫除障碍,他这种暧昧的态度自然对占尽先机的匡义有利。
  
  匡义正是以杜老太太的方案作为自己继位的重要法理依据,这样一来,其他的继承人将会摇身一变成为威胁匡义皇权的嫌疑犯。如今匡义已经继承大统,对嫌疑犯是杀是留的主动权自然掌握在他手中。
  
  皇权游戏规则如此残忍无情岂是兄弟友爱可以化解的,匡胤一定想不到是自己害了两个儿子,害了弟弟廷美。
 二、德昭自杀(中)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匡义登基已经两月。
  
  这天,匡义宣布将哥哥匡胤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如非改朝换姓,即使先帝在当年正月去世,绝大多数皇帝多会耐心等上一年再改元,以表尊重与怀念。匡义连八天都不等,无疑是个特例。
  
  匡义一定是忌讳大哥匡胤的昔日威望有损自己的皇权稳定,为巩固地位,树立威望,匡义于是出格了一把。
  
  此举是个信号,匡义既然不把匡胤当回事,对嫌疑犯们自然不会手下留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匡义做得出来。
  
  这时,室外天气寒冷,飘起了大雪,居然还能听到爆竹声,许是东京开封府的市民们提前欢庆即将来到的农历小年和除夕。如今,爆竹是喜庆的,大雪是喜庆的,年节是喜庆的,匡义的时代和心情更是充满了喜庆。
  
  接下来的二年,匡义与兄弟、侄子似乎没有产生什么冲突,他还效仿哥哥匡胤的做法,委任弟弟廷美管理开封府,让廷美接受锻炼。国民们很欣喜,因为他们依然看到北宋自开国以来的兄弟友爱、和谐共处。
  
  也有人开始思索匡义与廷美等人之间的敏感关系,其人就是有幸得到主席点名表扬的吕端同志(935年-1000年)。大事不糊涂的吕同志时为开封府推官,相当于廷美的工作助理。他虽然官品不高,为从六品,但政治觉悟高,心思敏锐,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本质。
  
  接下来的气氛就不太对静了。原来,匡义为了继承兄长遗志,更多的是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比兄长差,故决定亲率大军、攻克太原。问题是,大家都出去了,总得留人守家;留人守家没问题,还得把廷美、德昭带过去。万一这两人呆在京城,把自己的老巢给端了怎么办。
  
  匡义是这样处理的,他找弟弟廷美谈话,“廷美呀,我要去外边几个月,你就替我好好守着东京,管着十万禁军,不要让我担心啦。”
  
  廷美还年轻,不知道匡义说的是反话,居然满口应承。这时,吕端找到了他。
  
  吕端说:“你皇帝哥哥亲临前线带兵打仗,风里来雨里去,就是为了激励军心、鼓舞士气。你当弟弟的平日里深得哥哥眷顾,关键时刻更要带头从军,做个榜样。如果留下来统领禁军,实在是不合适呀”。廷美这才开了窍,立即申请从军。
  
  现在轮到侄子德昭。德昭颇有城府,史载“喜愠不形于色”,匡义基于猜忌,可能会在德昭身边安插一些忠诚之士以示规劝。他们一定会说:“德昭呀,你叔叔平日里对你多好呀,你年轻轻轻正是报效国家之际,为什么不响应叔叔的号召,报名从军呢?”
  
  于是乎,廷美、德昭纷纷上了前线,暂时解除了匡义的心腹大患。谁也没想到,事情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
  
  话说匡义自高梁河战败,骑驴逃到比涿州更南的金台屯。这个自负的家伙打了败仗,肯定难过万分,推测他还在构思台词,以应对打了败仗的将领们。很不幸,他在金台屯呆了两天,竟然无人问津。现在好了,台词准备好了,却没有机会演讲,匡义这下慌了,他知道大事不好,忙叫亲随打探大军消息。
  三、德昭自杀(下)
  大军仍在北边的涿州。早前,匡义攻克太原不曾论功行赏,此战又是领导无方,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前线将领对匡义很是鄙视。有人干脆大胆猜测匡义英勇被俘,并且不加确认,就商议拥立匡胤长子德昭为帝。
  
  匡义闻讯如同五雷轰顶,这些家伙竟然不要我了!
  
  匡义对将领们的叛离始料未及,既而很生气,他做了两件事。一是贬将领,二是对太原之战仍不行赏。
  
  为稳定团结,匡义没有以颠覆国家罪起诉或者处决不忠的将领,而以逗挠失律罪惩罚了一些人,比如“杯酒释兵权”事件中的开国元老石守信、刘一刀刘遇、颇得匡胤亲信的史珪。逗挠失律罪是什么,就是报到不及时、行军迟缓、战斗中不听领导节制、擅自撤离或逃跑。说到逃跑这个罪名,匡义最有资格中头奖,因为他跑得最快,跑得最远。
  
  既然这样,匡义就不好详细公布罪状,也没杀人,史家评价如下:以上诸人有罪名无罪状,这里恐怕有说不出口的内幕。(《长编》载“守信失律事,实录、正史都不详”。刘遇、史珪传载失律事亦不详,恐国史或有所避忌,更须参考。)
  
  匡义似乎没找差点被立为皇帝的德昭算帐,尽管他心里非常郁闷。
  
  匡义还做了一件事,以北伐失利为由,拒绝向将士们发奖赏,这招或许针对德昭,有引蛇出洞之嫌。在文官们眼里,北宋总共四十万禁军,如今三十万禁军不给赏,就是得罪75%的军队。他们若要闹事就是天大的事。
  
  这样一来,负责弹劾百官、矫正皇帝得失的言事官们又上书,又在朝会上劝谏,“老大,你这样做很危险”。匡义就是四个字,不理不睬。他的态度很明显:天下是我的,天下乱了我愿意,你们怎么着。
  
  这自然不是匡义的真实想法。
  
  德昭急了。他觉得这天下乱了,大家就都没好日子过了,为了赵宋官家的前途与命运,他做了一件牺牲自己、照亮匡义的伟大举动。他从朝会的行列中站出来,大声请求匡义对将士行赏。
  
  匡义等得就是德昭开口,小子,你平日里不是很沉得住气吗?现在忍不住了吧。于是匡义在朝堂上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德昭,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赏也不晚!”
  
  匡义当着百官,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德昭自知难逃一死。人固有一死,要不老死,要不被杀。与其日后被人杀,还不如自行了断。
  
  德昭如同惊弓之鸟回到了王宫。他问亲随:“带刀了没?”亲随大惊失色,忙说:“王宫重地,不敢带刀。”德昭遂来到茶酒间,将门反锁,然后拿水果刀自刎。(《长编》载为割果刀)
  
  德昭自己解脱了,却给五个孩子以及妻子留下了无穷的悲伤,他们最大的不幸就是生在帝王家。
  
  匡义闻讯赶来,抚尸痛哭,并且哭出了一句非常经典、影响深远的台词:“我的蠢崽呀,干嘛要寻短路,至于嘛!”(《长编》载“痴儿,何至此耶!”)
  
  从德昭弟弟德芳日后再遭厄运来看,匡义伤心的真诚度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他的内心独白或许如下,“你这是自寻死路,怪不得我。”
  
  成龙说,我不过犯了一件绝大多数男人都可能会犯的错。匡义要说,我不过做了一件大多数皇帝都会做的事。没办法,这权力问题跟生理问题还真是天生一对,全是屁股决定脑袋。
  
  到了明代,《三言》的作者冯梦龙同志实在喜欢匡义的这句原创,就将此话移至《东周列国志》,人们可以读到这样一段,“庄公抚段之尸,大哭一场,曰:‘痴儿何至如此!’”而《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一节没有这么煽情。
 四、一张阵图(辽国第一次南侵--满城之战,上)
  
  匡义北伐失败给自己带来两大后患,一是威望下降,皇权不稳;二是招惹了辽国,导致宋辽PK了二十多年。
  这不,德昭自尽后不到一月,辽国就来报复了。
  
  匪夷所思的是,辽主居然任命韩匡嗣(韩德让父亲)、耶律沙两个平庸之辈为主帅、监军,要休格、色珍两位优秀青年给二老打下手。
  
  耶律贤,你也太小看我宋军了吧。难道不怕宋军再问候耶律沙一次,“怎么老是你呀!”
  
  托匡义的福,宋军没能乐观起来。几个月前,匡义给边将画了一幅阵图,命令诸将分成八阵,每阵相隔百步以待辽军。这里暂且不提这张阵图的好坏,只谈画阵图的举动是否合适。
  
  画阵图属赵匡胤的原始,匡义发扬光大,匡义的儿子赵恒、孙子赵祯等后来者一脉相承,就这样,画阵图变成赵宋王朝的传家宝。
  
  匡义为何喜画阵图?为了节制将领还是以为自己是军事天才、将领是蠢材?事实上,几乎所有皇帝都对将领心生防备之心,如果将领威胁自己的地位,多是调岗、不给掌兵权,而不是在岗不给兵权。
  
  这带兵打仗是集勇气、智慧、经验、意志于一体的高难度职业,纵观中国名将,称得上天才的寥寥无几,天才韩信第一次能带几万人打胜仗,纸上谈兵赵括的老爸、天才赵奢从前经商,没打过仗,第一次上战场就率领十几万大军挫败秦军的战略企图。除此以外的绝大多数名将概要经历千锤百炼,才能率军杀敌。
  
  这里,匡义同志为中人之资,不是天才;没带过兵,只冲过少许几次阵,还经常拿来吹牛、显摆;没勇气、沉不住气,一输就跑,并且跑得最远;不懂打仗要灵活主动、制造战机,以为搞些花拳绣腿、练好几个方阵就万事大吉。
  
  如今,匡义在不知敌情的前提下,就凭这点军事修养画阵图作为军令,意味着绕过将领直接指挥千里之外的千军万马,这不是把将领当白痴,视军国大事如儿戏,视将士们的生命为草芥吗?你说宋军还笑得出来吗?
  
  现在,耶律贤派出平庸的老家伙,匡义主动给边将们套上紧箍咒,带上镣铐,好让他们碍手碍脚。瞧瞧,这哥俩都要动刀动枪了,还不忘照顾对方,生怕对方打胜仗的工作难度太大,真是客气。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九月三十日,耶律沙等人来到河北满城(河北保定西北),集结军队,准备南下几百里进攻镇州。镇州为匡义几个月前发表北伐宣言的地方,莫非辽军也想来个镇州宣言?
  
  这时,宋方边将在满城东北的徐河集结,前北伐军工厂厂长赵延进与同僚登高望远,发现敌军东西不见边际,军队不胜其数,想起匡义的阵图,不由焦虑万分。
  
  如果遵照匡义的阵图,将队伍分成八阵,每阵之间预留大的空档,正好方便大规模契丹骑兵集群冲锋、分割包围,像吃豆腐块一样的吃掉宋军。毫不夸张的说,匡义这纸阵图分明就是一纸死亡判决书。
  
  赵延进想到这里,顿觉脊背发凉,我一代杰出的职业经理人难道就这样窝囊的死去?不行!
 五、一张阵图(辽国第一次南侵--满城之战,下)
  
  延进遂向主将刘廷翰提议:“哥哥,将八阵改为两阵,前后互相掩护,这样的话,我们还可以打败辽国的那两个菜鸟。”
  
  刘廷翰比延进年长一岁,现年54岁。史载有武勇,宽厚容众,虽然不事威严,却善于管理部下。会当领导的同志向来慎重、不会轻易担责,刘领导也是如此,他问:“如果输了,怎么向最高领导交差?”
  
  令延进郁闷的是,其他人竟然也是一个腔调。
  
  前面说了,延进是个积极主动、有责任心的职业经理人,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输了,我负全部责任。”刘领导暗自琢磨,赵老板这种搞法肯定行不通,自己还不想死呢。可是老板开了个私人企业,自己和职业经理人刘延进终归是外人,负不起这个责,到时就怕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如果有老板的亲戚出来发言就好了。
  
  刘领导心中的老板亲戚就是李继隆。李继隆现年31岁,为李皇后之弟(现为德妃),匡义舅子,真正的皇亲国戚。据说这位年轻同志属于三有青年,一是为人深沉有城府,严于管理下属,天生是块领导料。二是有才艺,晓音律,善骑射,好读《春秋左氏传》,尊敬儒士;三是有理想,热爱名誉,期望建功立业。如果算上他的贵族出身,就是四有青年。
  
  果然,李继隆力挺延进,“作战方案必须符合实情,怎可凭空预定?如果输了,我负全部责任,决不连累他人。”
  
  看来,四有青年也不想死,被逼着出来写保证。
  
  刘领导一见四有青年主动揽责,遂决心变更诏命,采纳延进建议。众人既然齐力脱下镣铐,就决心放开手脚,在二阵的基础上再作谋画,以求出奇制胜。
  
  按计划,将领派人先向韩匡嗣诈降,老糊涂果然中计,不听休格劝阻,信心百倍地坐等宋军来降。突然,辽军营外传来呐喊声,继而卷起漫天的尘土,原来崔屠夫崔彦进潜至敌后,自东北方向发动突袭;李汉琼、崔大炮崔翰(北伐决策会议上唱高调的那位)从西南方向发动进攻,刘领导廷翰等人率大军从东面发动强攻。
  
  李汉琼是名猛将,善战有功。三个月前攻太原城时,汉琼虽然头部、手指中箭,依然率先登城。现在宋军诸将齐心协力,趁辽军仓皇失挫之际,打了一个漂亮的口袋战,斩辽军10300级,俘获甚众,总算出了一口恶气,为宋军扬威。
  
  千里之外的匡义闻讯后非常高兴,宣布对攻克太原的将士们论功行赏。大家掐指一算,事情足足过去五月之久。如果当初有赏,宋军北伐幽燕即使不胜,不致落到兵败如山倒的境地。
  
  如今,宋军显然非常理智,能拿到拖欠的项目奖固然好,毕竟生命最重要。只要匡义不干扰将领,宋军就谢天谢地了。
上初即位,谓齐王廷美曰:「太原我必取之。」及议致讨,召枢密使曹彬问曰:「周世宗及我太祖皆亲征太原,以当时兵力而不能克,何也?岂城壁坚完不可近乎?」彬对曰:「世宗时,史超败于石岭关,人情震恐,故师还。太祖顿兵甘草地中,军人多被腹疾,因是中止,非城垒不可近也。」上曰:「我今举兵,卿以为何如?」彬曰:「国家兵甲精锐,人心忻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耳,何有不可哉。」上意遂决。

==============
大概说曹的回答是这个吧?



上每躬擐甲胄,蒙犯矢石,指挥戎旅,左右有谏者,上曰:「将士争效命于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观!」诸军闻之,人百其勇,皆冒死先登。凡控弦之士数十万,列阵于乘舆前,蹲甲交射,矢集太原城上如猬毛焉。每诏给诸军箭数百万,必顷刻而尽。捕得生口,云北汉主城中市所射之箭,以十钱易一只,凡得百余万只,聚而贮之。上笑曰:「此箭为我蓄也!」及城降,尽得之
==========

弓箭手数目是说这个?感觉这数十万......................:L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
原帖由 自由如风 于 2007-11-9 17:31 发表
匡义闻讯赶来,抚尸痛哭,并且哭出了一句非常经典、影响深远的台词:“我的蠢崽呀,干嘛要寻短路,至于嘛!”(《长编》载“痴儿,何至此耶!”)


朱老四面对(据说是)他侄子的尸体,貌似也说过类似的话捏;P
  六、雁门关的杨业(上)
  
  从英国跟法国打上一百年来看,两国之间如果不能分出胜负或者耗得双方筋疲力尽,仗是不会停的,何况匡义与耶律贤眼下都没叫停战争的意思,这仗自然就得打下去。
  
  如今,匡义一高兴,耶律贤就生气。
  
  本来,耶律贤杀了韩匡嗣的心都有,如果不是皇后萧燕燕发动所有皇亲为之说情,这老家伙的头早就落地了,结果,韩匡嗣只挨了几十大板。话说回来,一个人年纪大把还被当堂打屁股,真够伤自尊的。
  
  好了,耶律贤修理完部下,就想继续修理宋军。宋军既然在河北方面有备,耶律贤就“出其不意,攻击不备”,改打宋军守备虚弱的河东(今山西、陕西)。
  
  雁门关是必经之路。
  
  众所周知,雁门关地形险要,据《唐书•地理志》介绍,“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为著名的边塞三关之一,还是塞外入关的主要通道,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换个说法,雁门关是古今名将上班、客串、聚众斗殴的好地方,一部雁门关史相当于一部古今名将斗殴史。
  
  最早,赵国李牧在这里修理了匈奴。继而,秦国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关出塞,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西汉时,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教训匈奴。
  
  如今,镇守雁门郡(北宋仍称代州为雁门郡)的守将为杨业,就是《杨家将》杨令公的原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辽军进攻雁门关的时候,杨业来此上班不到六个月,来北宋王朝上班不到一年,可谓新人。
  
  既是新人,不妨抽调杨业的人事档案一览:
  姓名:杨继业;
  绰号:杨无敌;
  婚姻:已婚;
  配偶:折氏;
  出生年月:约为932年(目前资料均是如此,不敢肯定),现年49岁。
  职业:职业军人;
  文化水平:这个有点难以说出口,史载“不识书”。
  工作经历: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八月以前在北汉服役,时长28年。档案官员备注:比我大宋年龄还长9年。
  官品及薪俸:郑州防御使(元丰后为从五品),月俸200贯,列北宋官员四十一级工资表的第三等。
  
  差遣及军知: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全权管理代州的军民事务,掌兵几千,相当于代州军分区司令。三交驻泊都兵马部署潘美相当于河东军区司令,掌兵五万,屯太原)
  
  招聘方式:前老板刘继元的北汉公司破产,该同志仍然梦想破坏北宋的并购,幸亏前老板派人前去做思想工作,这才弃明投暗。
  
  忠诚度:对前公司忠诚度百分之百,对新公司忠诚度未知。
  
  祖宗三代以及社会关系简介:
  五代乱世,杨业父亲杨信占据麟州,折从阮(其子折德扆、其孙女折氏为杨业妻)世守府州,由于两州孤悬河外,杨信、折从阮于937年正式结盟寻求互保,约定共同抵抗党项、契丹的入侵。949年,18岁的杨业(约932年-986年)与16岁的折氏(折德扆女,《杨家将》称佘赛花、佘太君)结为夫妻,杨、折两家更加精诚团结、共同御敌。
  
  951年,郭威称帝废掉后汉,建立后周,太原留守兼河东节度使刘崇一气之下,据太原称帝建立北汉。
  
  这一年,杨、折两家做出不同选择,麟州属河东,镇守麟州的杨信归附北汉。镇守府州的折德扆因父亲折从阮在周为官,遂归附后周,随后归附北宋。北汉刘崇还将骁勇善战的杨业召入太原,赐姓名刘继业,该同志从此死心踏地报效北汉,时间长达28年。
 七、雁门关的杨业(中)
  
  忠诚向来是把双刃剑,尤其在五代至北宋间政局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一个人本事再大,如果开始不能跟对人,新老板纵然肯出大价钱、开出高工资,但很难建立互惠互信的关系。
  
  如果缺乏这种信任关系,职业经理人很可能需要付出生命才会被新老板视为忠诚。杨业因为来得最晚、资历最浅,加之非常耿直,在北宋复杂的官场斗争中可谓前途未扑。
  
  对杨言而言,来得最晚又怎样,保家卫国最重要,这不,机会来了。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距满城之战不到半年,辽将萧咄李(《辽史》表第三公主表记萧啜里,似无传)率十万大军从西京(山西大同)出发,进攻河东并代的雁门关,宋辽第三次PK的局部战争即将开始。
  
  杨业手下仅有数千守军,数千人对十万人,兵力相差悬殊,正常情况下是人都会请求支援,杨业也不例外。
  
  未料,镇守太原、掌领五万人马的潘美不发一兵一卒相救。潘美说:“雁门关只能暂时滞留敌人,不能长期拒敌,大军将坚守太原。”(《宋史》杨业传记载,潘美没有派出救兵)
  
  让辽军到处杀人放火抢劫?没办法,潘美顶多就是会打内战的优秀将领,只配对付由文艺男青年李煜领导的南唐军队。现在一遇强敌,潘美立即变得胆小委琐,只愿采取最为保守、平庸的做法,死守太原。
  
  谁都知道,如果辽军打到太原,北宋中央政府不可能不倾全力救援,且太原为防守坚固的大城,缩在这个乌龟壳里当然比去雁门关迎敌安全多了,食君禄,为君分忧,作为河东军区的司令员,又有保境安民的责任,潘美此刻可能只想做一个明哲保身、自私自利的平庸官员,置边区人民的生命财产于不顾。
  
  没有援军,杨业决定也要守住雁门关,考验杨业的时候到了。
  
  从前,杨业因为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江湖人称杨无敌。
  
  如果追溯更早,少年杨业倜傥任侠,善骑射,好打猎,每次获猎总比旁人多出几倍。众所周知,好猎手本来就是人中之杰,冷静、敏锐、勇敢,适合充任特种兵、狙击手。杨业的故乡为河东麟州,今陕西神木,这个地方向来不乏好猎手。少年杨业总要胜出他们一筹,就是精英中的精英,英语又称“best of the best”。
  
  当然,再好的猎人、特种兵虽然能够有效破坏敌军战术行动,只能算作单兵作战,毕竟不如身为将领带兵打仗那般有成就感。通俗来说,前者是自由职业者,后者是当老大,要为团队的生命、前途负责,后者自然要求更高。
  
  少年杨业很想当老大,并且要当最历害的老大。怎样的老大才算历害,少年杨业这样阐述,“他日为将用兵,我要象老鹰、猎犬抓兔子一样搞定敌人。”也就是说,无论对方来头多大,是强是弱,都有猎取的信心。
  
  所谓名将,一定要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经典案例,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名将,最多称作优秀将领,比如潘美。问题是,名将与天才向来可遇而不可求,几千年来,我华夏能够冠以名将称谓的也是寥寥无几。
  
  目前而言,杨业有成为名将的潜质,现在我们来看他的表现。
 八、雁门关的杨业(下)
  好了,几根烟抽掉的功夫,杨业已经想出对策,名曰“擒王之计”。
  
  杨业对副将说:“兄弟,我现在带几百精骑走小路绕过雁门关、潜至敌后,由北向南发动突袭,或许可以出其不意打击敌军。现在,守关任务更重,其他的人都留给你,拜托了。”
  
  杨业带上董思愿、侯美、郑昭达等部将就走了。
  
  杨业一行悄悄接近辽军大营时,发现辽军正准备攻打雁门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是突袭的大好时机。杨业策马加鞭,犹如一道闪电,直冲辽军中军大营。说时迟,那时快,只一刀就砍下辽主帅萧咄李的人头,回头又捉了辽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
  
  大部辽军见主帅被砍,大将被抓,顿时闻风而逃。此战,杨业仅出动几百人大获全胜,还缴获辽军许多铠甲、马革,真是大壮军威。
  
  潘美闻讯后,第一念头就是:这怎么可能。
  
  幸好,杨业抓回了一个高级俘虏李重诲,高级俘虏将会告诉一切真相。
  
  35岁的李重诲(946-1013)说:“报告长官,这是真的。”
  
  如今,杨业战功查实,潘美的心情却无法平静,很是羞愧,因为他跟杨业的差距约等于地球到月球那么远,自己单靠每天拼命踩自行车恐怕是永远到不了月球。
  
  羞愧过后,潘美转而嫉妒杨业并将军功据为己有,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史上留下潘美两份不同的捷报。第一份捷报来自《宋会要》,潘美这样说:“三月,十万辽军侵雁门关,在边境大量屯兵,我令杨业、董思愿、侯美、郑昭达等率领在外军士前往救应,与之发生交战,大败辽军,杀敌军主帅萧咄李、擒大将李重诲,此外缴获甚众。”(原话: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并代州潘美言,契丹十万寇雁门寨,聚兵分水岭,臣令杨业、董思愿、侯美、郑昭达等率在外军士救应,与斗,大败之,杀伪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获其铠甲、军众银牌印记、戎器甚众。引自《宋会要辑稿》196册《蕃夷一至三》P14)
  
  同志们,大家一定要清楚潘美这份奏报所提到的董、侯、郑等人均为杨业部下(注1: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四日代州言(杨业捷报),契丹于雁门西泾(《宋史地理志》三十九地理二,为西径寨)、葫谷(《宋史地理志》三十九地理二,为葫谷寨)、南川下寨,折彦赟与都监董司愿、刘绪、巡检侯美追击之,大败、获鞍马器仗甚众。引自《宋会要辑稿》196册《蕃夷一至三》P14),加上潘美同志特别指令杨业等率“在外军士救应”,完全可以推断潘美没有派兵救援,他老人家不过在太原遥控杨业,让人家率几千人对辽军十万人,你说潘美做人地不地道?
  
  第二份捷报来自《长编》,流传颇广,潘美如是说:“三月某日,我从三交口出发前往雁门,正好碰上辽军大举进攻。我忙令杨业率领几百骑从西陉关(雁门关)出发,走小路到达雁门北,由北向南突袭敌军,我率大军从南边合击。杀了辽国附马萧咄李,活捉敌军将领李重诲,还缴获许多战利品。”(太平兴国五年三月癸巳,潘美言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会敌十万觽侵雁门,令杨业领麾下数百骑自西陉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与美合击之,敌觽大败,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获铠甲革马甚觽。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一)
  
  什么叫无耻,潘美这行为就叫无耻,没派过兵卒相救就算了,竟然虚构自己前去巡边,前去发号施令,前去围剿辽军。如果会读书、会写文章就可以这样无耻,大家就不用读书好了。
  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不能犯大错误,潘美同志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被民间骂上千年,几乎与秦桧齐名。
  
  只可惜杨业同志不会写作文,只能任凭潘美的蹂躏。
  
  天才向来在外面比较吃香,杨业更是如此,他的名声可谓威震河东,辽军一看到杨业的旗帜就闻风而逃。呵呵,古来名将也不过这等风范。
  
  匪夷所思的是,主将潘美妒忌杨业的名望,其他守边者妒忌杨业的地位,他们一致毁谤杨业,向东京的匡义写了一封又一封毁谤信。(《长编》载主将、戍边者多嫉之,或潜上谤书,斥言其短,上皆不问,封其书付业。)匡义同志还算明智,没有采信小人的小报告。为了安抚杨业,匡义将信件统一打包发给杨业,请他安心守边。
  
  
  杨业并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代北的日子,经常组织军队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共苦。代北苦寒地带,经常零下十几度,众人多穿皮袄用来御寒,杨业却披着棉衣在露天地里治理军事,身旁也不生火,一旁站着的侍者几乎冻得跌倒,杨业丝毫不觉得寒冷、艰苦,反而非常享受工作的快乐,这是多么伟大的乐观主义精神。
  
  杨业虽然严于律己,却关怀部下,士卒都喜欢他,愿意为他效劳。这样好的将领,这样好的身板,这样好的人格,如果不能镇边守关、保家卫国真是可惜。
  
  各位朋友,一直写战争的确有显单调,接下来轻松一会,大家可以看到另一个匡义,一个很轻松的匡义。
 九、匡义的扩招
  匡义听到雁门之捷后,心里乐开了花,呵呵,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有了这个开门红,一定是个好年头。
  
  匡义接下来就要出席一场非常隆重喜庆的活动,这就是贡举的殿试环节(贡举包括进士科以及诸科,为科举主干)。按制度,北宋读书人需要先后通过解试(地方考试)、省试(礼部考试)以及殿试三轮考试,才有机会走上仕途,可是在匡义之前,贡举只是一条羊肠小道,似乎不是读书人的福音。
  
  从前,宋太祖赵匡胤沿袭隋唐旧例,每届贡举录取人才不超过三十人,赴京应试举子常常多达几千,实际招生率不足1%。匡义不同了,他以漂亮的招生率告诉天下寒士,读书人的时代来到了。
  
  匡义即位前三年举行了两届贡举,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月为第一届,录500余人(进士及第109人,诸科207人,特奏名184人),得吕蒙正、李至、张齐贤、王化基等名臣。(引自《宋会要辑稿》110册《选举七至八》P7)本届赴京应试举子5300人,录取率达到10%。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九月秋榜,匡义录胡旦、田锡、赵昌言、崔策等进士及第74人,本科及第82人,再给读书人惊喜与希望。
  
  经过匡义的鼓励与提倡,至太平兴国五年春天第三届贡举更是吸引万名举子赴京应试。开封府的旅馆餐馆生意顿时火爆起来,考试经济欣欣向荣,这表明读书人认可贡举,认可北宋王朝,认可匡义同志。
  
  无疑,他们通通希望成为天子门生,而匡义就是北宋大学的校长。
  
  接下来的殿试,校长匡义收下了本届的第一位学生,他的名字起得真好,叫赵昌国。
  
  赵昌国很勇敢,考完进士科的一诗一赋一论三题外,他还自告奋勇请求加试《百篇举》,就是一日之内作诗百篇,争取创下吉尼斯大全。匡义答应了,他出了二十个字,取名《杂题》,“松风雪月天,花竹鹤云烟。诗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
  
  匡义要求应诗者以杂题的每字为题作诗五篇,每篇八句。
  
  一天过去了,赵昌国同学只写出几十首,不到一半,交卷后,赵同学心里忐忑不安地等结果。匡义原本兴致盎然,心想这个高人应该有两把刷子,未料拿来一看,每首诗歌都是毫无文采。
  
  怎么办?热拌!匡义以此科久废当兴为由,大方的赐给这名考生进士及第(引自《宋会要辑稿》110册《选举七至八》P7)。
  
  匡义收下的第二位同学是苏易简。这位同学本是地区送来的解元(头名),而本届殿试苏同学第一个交卷,匡义记住了他。拿到试卷一看,哟,文采不错,状元就是他了。
  
  匡义收下的第三位同学就是寇准,寇同学时年十九岁,有可能是本届年纪最小的同学。起初,有考生提醒寇同学,听说校长不喜欢年轻人,你不如把年纪报大一点,这样考上的把握会大一些。
  
  说的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还有四年学习、成长的机会,赵校长录人可要直接上岗,这样说来,年纪太小似乎不太有优势。寇同学也好玩,他说,“我偏不,谎报年龄不就成了欺骗校长吗?”没想到,寇准也被录取了。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关心,寇准同学究竟是因为话说得好还是凭借实力考上北宋大学的呢?
 
  十、叛逆少年
  我们来看看寇准同学十九岁之前的个人档案。
  
  出生:961年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家庭情况:单亲家庭,父亲早逝,母亲为一家之主。
  
  优点:才智超群。
  例一,据说七岁作有《华山》一首,“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点评:年纪虽少,诗中气势却是好生了得。
  
  例二,寇准少年时精通《春秋》三传,凭这聪颖程度,放在今天或许能够考个中科大的少年班。
  
  缺点:爱玩、叛逆。
  
  例一,喜欢飞鹰走狗,这是司马光《涑水记闻》讲的。点评:一只鹰的市价约在百贯左右,(注1:孟元老、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卷七P146)百贯约合人民币2万元,相当于北宋一个八九品小官的年薪。由于父亲不在人世,寇准不挣钱、提前高消费的养鹰行为必然加重母亲的负担。
  
  例二,少年寇准喜拿弹弓打飞鸟,一日曾在大伙面前炫耀、显摆,“大家快来看了,我不用铁弹、只用蜡丸就可以把飞鸟打下来。”话音未落,一只小麻雀就不幸跌落下来,呵呵,寇准这孩子的射击水平还挺高。(寇诗“少年挟弹何狂逸,不用金丸用蜡丸”。)
  
  偶像:投笔从戎、立功封侯的东汉班超。(寇诗“我欲思投笔,期封定远侯”。)
  
  最尊敬的人:父亲寇湘。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寇湘状元及第后曾经充任魏王府(大名府)记室参军(从六品官员),因生逢乱世,时运不济,寇湘终生官运不显。尽管如此,寇准仍以父亲为荣,他这样自我介绍,“我姓寇,名准,字平仲,来自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现在大家改说书香门第了),对了,我父亲曾为朝廷命官。”(寇诗“吾家嗣儒业,奕世盛冠裳”。)
  
  最爱最怕的人:母亲,姓氏不知。
  
  如今,少年寇准虽然才智超群,但从父亲去世后一度变得叛逆,热爱飞鹰走狗、拿弹弓打鸟等户外运动,就是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这可把母亲急坏了。
  
  寇母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考个进士、光宗耀祖,这是那个年代为人父母的心愿。她还知道,一个人天天虚度年华,到时别说出将入相,恐怕连大学也考不上。为此,寇母恨铁不成钢之际,只能拿出看家本领,对儿子屡加体罚。
  
  寇准仍然我行我素、不加检点,令母亲不胜忿怒。一日,寇母从家里随手抓起一只至少重达两斤的秤硾朝寇准扔了过去,于是史上最早、最慓悍的女铅球运队员应运而生。此事完全说明即使在“万恶”的旧社会,女人作为一家之主,尤其在教育后代的岗位上,享有很高权威。
  
  寇准撒腿就跑,毕竟晚了点,秤硾不幸砸在脚背上,当场流血挂彩,并且终生留下疤痕。据说这次秤硾事件产生了治病救人的效果,寇准由是“折节从学”,日日夜夜头悬梁、锥刺骨刻苦学习,不让母亲失望。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寇准十九岁得以进士及第,现在你应该相信,寇准是凭真本事考上进士及第的。
  第三章:小段人生轨迹
  一、寇准几个同年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闰三月,开封府的街头真是热闹非凡,到处都有报喜的鞭炮声与锣鼓声。每到这时,临街的窗户就会不约而同打开,然后爱看热闹的东京市民们纷纷探出头来,他们虽然早已看过春榜,还是希望了解究竟,并顺便多认识几个新科进士。
  
  更有好事者热衷搜集小道消息,感谢他们的艰辛努力,本届百余新科进士的几个代表人物一一浮出水面,这些人都是寇准的同年。
  
  李沆(947-1004)同学现年34岁。他从小勤奋好学,胸怀宽广,志向高远。李爸爸李
  炳为本朝中级官员,因为实在看好儿子,一激动就在外人面前大胆、高调地预测儿子的未来,“我这个儿子将来必定当上宰相。”(原话“此儿异日必至公辅。”)
  
  问题是,李沆34岁才进士及第,李炳如在儿子少年时期就夸下海口,估计相当长一段时间会遭遇熟人的冷嘲热讽,“老李呀,你家儿子还没考上大学吗?这何年何月才能当上宰相呀。”李炳同志想来只有一招,否认加反问,“老刘,我有说过儿子要当宰相吗?你记错人了吧!”
  
  说得也对,大北宋预言儿子当宰相的绝不只老李一人,比如王旦的父亲老王。
  
  王旦(957-1017)同学现年23岁。他从小沉默寡言,勤奋好学。王爸爸王祐为北宋名臣,他同样看好儿子,曾向外人预言,“我这个儿子应当做个宰相。”(原话,“此儿当至公相。”)说完,王祐还在院子中亲手种下三棵槐树,以为槐树长大之际即是儿子拜相之际。
  
  还有一些预言家说话留有余地,比如向敏中父亲老向。向敏中(949-1020年)同学现年32岁。向爸爸向瑀官运不显,只做过前朝的小县令。这位父亲特别希望儿子出人头地,因而亲自充当儿子的老师,平日里严格管教,从不笑脸相向。看到儿子勤奋、聪明,茁壮成长,向爸爸非常欣慰,并对向妈妈预言,“老婆,这个儿子定能为我向家撑起门面。”(原话,“大吾门者,此儿也。”)
  
  现在轮到寇准。按寇同学的聪明才智,推测其父亲寇湘早逝,没来得及为儿子预言,否则,还会多一个预言儿子当宰相的老寇。
  
  接下来是张咏同学(946-1015),现年35岁。他少学击剑,不拘小节、任性自负,希望慷慨立世。后来浪迹江湖,虽然口袋里没钱却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本届同学录中,数他与寇准相处最好。
  
  张咏同学曾经有句名言,“幸亏我生在和平年代,须受法律约束。否则,以我这等冲动、血性将会变成怎样一个人呢?(潜台词,极有可能变成一个杀人恶魔。)这种情况下,张咏父亲老张最多希望儿子不当杀人犯就谢天谢地了,这样一来,世界上就少了一个预言家老张。
  
  如今,张咏能来报考北宋大学充分表明匡义的扩招政策很有成效,充分吸引革命青年、有志青年、聪明青年、好学青年认清形势,以校长匡义的马首是瞻。
  
  后来,李同学、王同学、向同学、寇同学都做了宰相。太平兴国五年的春榜被誉为龙虎榜。
 二、跑步上岗
  
  如今,无论出身富贵或贫穷,无论有无一个会预言的爸爸,所有新科进士通通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家需要等待朝廷的一纸授官通知。至于等多久,有可能等上一月,有可能等上两月。
  
  起点工资(官品决定工资)怎么定?第一份差事派到哪里?这是同学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当然,一切都得按照匡义的意思和心情,只要校长高兴,总会有意外的惊喜。
  
  从前,新人授官之后才能脱下个性化服装,换上官袍,这叫释褐。
  
  匡义的第一届学员(太平兴国二年春榜)还未授官,就人手领到了崭新的绿制服(八九品小官的官服)以及新官靴,同学们激动的心情真是没得说。
  
  官场新人须下地方历练是老规矩。这里,北宋地方官一为知州、通判、知县、主簿、县尉这样的亲民官,既要完成钱、粮等税赋指标,也要综合治理地方事务,责任重大,一般轮不到官场新人。二为协助知州处理刑事、民事诉讼等事务的助理,比如判官、司户、参军等,新科进士缺乏经验,多给一把手打个下手。
  
  匡义再对老规矩说“NO”,凭什么新人不能当总经理,一定要当总经理助理?既然匡义这样说,自然有他的理由。
  
  北宋王朝平定荆湖、后蜀、南汉、江南、吴越福建后,为稳定朝局,曾将旧官员接收过来。因为不放心他们,故不派给实缺、当作闲官养起来。如此一来,以上地方缺一把手,缺二把手,缺助理。一句话,只要是地方官就缺。
  
  匡义要保证革命队伍的纯洁、革命道路的长远,就要建设一支忠诚的官员队伍,这也是前任匡胤的不二追求,他们为此煞费苦心,制定了两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非进士及第者不得授美官”,反之,有北宋大学进士及第文凭的官员就受重视。如果往届生们不够听话或者人数不够补缺,匡义大派亲自招收的新同学也就顺理成章,没什么好指责的。
  
  第二条原则是校长训诫。所有地方亲民官外出赴命之前均要向匡义校长辞行、宣誓效忠,并接受校长面对面的任前训诫。说实话,这与特区各司长向特首任前宣誓差不多。
  
  如今,匡义既为北宋大学的校长,又为北宋公司的老板,集树人、用人两种职能于一身,加上地方缺官,完全享有照顾新人的权力、便利以及天赐良机。现在来看匡义的英明决策。
  
  第一届,高考成绩第一等的几十名同学得授将作监丞(官为从六品下),第二等授大理评事(从八品下),并且通判各州。(通判含副州长及州纪委书记的双重功能。)
  
  第二届分配情形与头届差不多,接下来为第三届毕业分配。
  
  五月初一,同学们收到校长颁发的毕业分配通知:状元苏易简等23名同学由于高考成绩列第一等,并为将作监丞(从六品下),通判诸州;高考成绩列第二等的90多名同学为大理评事(从八品下),任地方知县。(《宋会要辑录》107册,P61)
  
  感谢校长匡义的信任、照顾,感谢历史的机遇,感谢北宋王朝如此缺官,寇准等人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他们不当助理,直接当上一把手,可谓跑步上岗。同学们怀揣着理想与激情,前往祖国以及校长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充当革命接班人。
  
  状元苏易简同学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李沆同学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
  向敏中同学为将作监丞、通判吉州。
  王旦同学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
  寇准同学为大理评事、知巴东县。
  张咏同学为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
  
  以上,升州、吉州属原江南的地盘;潭州、鄂州崇阳县、平江县属原荆湖的地盘;巴东属原川峡的地盘,从此,北宋大学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渗入王朝的神经末梢。
  
  不过,资源是有限的,总经理的位置也是有限的,随着时间推移,北宋王朝与其他王朝一样出现了官多缺少的情形,官场新人的就业形势变得严峻。十年后,已经做到翰林学士的苏易简奏请调整北宋大学的就业政策,要求所有新科进士不能一出校门就直接充任州、县长官,均须充任州县的幕职。匡义同意了,因为他实在没有总经理可派了。
  
  从此,官场新人由跑步上岗变成排队轮岗,就业待遇差了不少。大中祥符八年(1014年),范仲淹、滕子京等人进士及第后即使数任幕职(每任约两年)也难得到一个知县的差遣。再晚几十年,同样十九岁及第的司马光(1038年)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所谓时势造英雄,一个人出身不同,尚可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命运。一个人生存时代不同,纵有同样的努力往往命运大不相同,寇准他们无疑赶上了好时代!
 三、十九岁的巴东县令(上)
  
  寇准19岁就当了巴东县令。
  
  北宋大学的毕业分配原则是按高考成绩定官品、起薪、差遣,由寇准授官推测他的高考成绩位列班上第二等。寇准却声称自己高考成绩优异,有“十九中高第”之语。
  
  难道寇准同学考得好,校长匡义见他年轻,特意降他的官品,以帮助寇准成长?还是寇准同学一向喜欢夸张,故意拔高自己的高考成绩?或许两者都有可能,反正无据可查。
  
  无论如何,19岁能当上县长,能够掌管一县公章(寇有“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国章”诗句),寇准同学很高兴。他想象自己坐在靠背椅上,拿着惊堂木一拍,真是威风凛凛。
  
  接下来,寇准在高兴与期盼中奔赴巴东。巴东时属川峡路,按规定,寇准需在人事任命下达后的两月之内报到上任。也就是说,寇准须在七月初一之前到达巴东。
  
  巴东与秭归两县均属归州(秭归为归州州府),归州距东京2280里,寇准如果日均行走120里,从东京开封至归州约耗时20天。寇准似乎不用着急,他一路跋山涉水,观赏风景,终于来到归州,前面就是闻名睱尔的西陵峡。
  
  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三段峡谷总称长江三峡,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归州又是三闾大夫屈原、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可谓旅游胜地。寇准从归州出发,还须西行64里、穿越西陵峡后才能到达巴东县。寇准很激动,因为将要亲身体验三峡的壮美。
  
  不料,就是这个64里彻底败坏了寇准的心情。三峡自古林海茫茫,峰高峡窄,江流湍急,交通不便,来自渭南平原的寇准如何经历过这等险滩急浪?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秋天,当寇准脸色煞白、心有余悸地下得船来,新官上任的喜悦早已一扫而空。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三闾大夫屈原的故乡?这个地方能够盛产美女、诗人?
  
  还在码头的寇准满脑子都是疑问,这时,他看到十来米处有一栋二层楼的土木建筑。定睛一看,原是巴东县政府大楼。寇准同学倒吸了一口凉气,此后恐怕白天要听着惊涛上班,夜里要陪着骇浪入眠了。(寇有“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诗句)
  
  刚开始,寇准似乎不习惯那种高分贝,每到夜晚一听到无边的潮声,就如睡在铁路边的同志们一样,感觉火车正朝枕边呼啸而来。没办法,寇准翻了一个身去。才迷迷糊糊,那火车又轰隆隆开过来了,寇准于是又翻过身来。
  
  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寇准同学实在郁闷坏了!
  
  更郁闷的是,县长宿舍很破旧,连窗户都是破的,院落的篱笆更是稀疏无比,这令来自发达地区、从小衣食无忧的寇准沮丧而彷徨。
  
  现在,巴东信息不通,寇准没有朋友,又远离亲人,远离京城。初来乍到正值初秋,于是寇准双眼看到的秋景尽是一片索然,池水黯淡,霜打荷叶。
  
  室外纵有怡情的小溪、云彩、山菊花,也不能让寇准开心。即使纵酒也不得一醉,即便弹琴也不能释怀。寇准同学开始想家了。(《庚辰岁将命至巴东时已秋序霜荷索然偶赋是章》有“月白夜蝉响,池暗风荷衰。溪云入破牖,山菊开疏篱。贳酒不能醉,乡园空结悲。徘徊独凝望,目极长天涯。”)
  
  忧郁出诗人,寇准开始没日没夜的写诗,既怀乡也思念京城,希望尽快调离巴东这个穷乡僻壤。结果,寇准传世的三百首诗几乎一半写自巴东二年(30个月)的任期,户外爱好者寇准就这样轻松变成文艺男青年寇准、诗人寇准。
 四、十九岁的巴东县令(下)
  
  一个人如果太闲就容易胡思乱想,寇准正是闲出了心病。
  
  当县长的两大任务,一是断案,二是收税。寇准的情形是无案可断。
  
  北宋的县级政府按照主户数量(自有田地,直接向国家纳税的称主户)划为十等,巴东只有九个乡、一口盐井、一个寨子,纳税主户大约千户,属下县,为十等县的倒数第二小县。
  
  巴东县既偏又小,民风纯洁,两年下来几无案件发生,寇准无案可审,惊堂木用不上派场,真是百无聊耐。刚开始,寇准还能写写诗;日子久了,寇准连弹琴的心情也没了。(“县幽无俗事,公退只高吟”;“讼庭终日静,琴鹤亦长闲”。)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寇准还年轻,他要证明自己,他迫切需要找到一件事来做。三个月过去了,年历翻到太平兴国五年(980)的十月,北宋秋税征收工作开始了,寇准总算找到事做了。
  
  根据北宋税赋征收工作安排,每年正月一日造夏税籍,四月一日造秋税籍,造籍工作不能超过四十五日。
  
  造完税籍就是具体的收税。归州的夏税征收日期为五月一日至七月十五日,秋税征收日期为十月一日至十二月十五日。(注1:《宋史》志第一百二十七 食货上二(方田 赋税))
  
  寇准与同年由于秋季才到任,他们除了不用仓促接手夏税征收工作,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来熟悉工作,这也是北宋王朝对官场新人的爱护和培养。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寇准虽是新人,但秋税征收工作做得相当不错。为了防止小吏与富人私下勾结、弄虚作假,出现富人偷税漏税、穷人多交税的情形,寇准将一千主户的税赋信息全部公开张贴在县衙大门。
  
  谁应该交多少税自然一目了然,而县吏在收税时没了空子可钻。寇准这种做法可谓政务公开、阳光行动。
  
  巴东乡亲境界也很高,他们不要寇县长发放催缴单、外派如狼似虎的差佬,户户均能及时纳税,真是给足寇准面子。这样一来,县令寇准对领导对平民都有了一个好的交待。
  
  当然,给官家当差是要拿薪水的,寇准做的事不多,领到的薪水也不高,月工资10贯,折合人民币约2000元,列北宋四十一等工资表的第二十八等。如果不吃不喝,寇准的年薪尚可买到一只他少年时代所喜爱的猎鹰。
  
  摆在寇准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勒紧裤腰带,节衣节食节消费,慢慢论资排辈熬岁月;二是有多少花多少,工作积极进取,争取得到领导表扬,换得高工资。寇准选择了第二条路。
  
  “墨绶铜章竟何用,巴云瘴雨徒荒凉”。几个月过去了,寇准已经看不上巴东县的县印。
  
  接下来寇准又该度日如年,因为收税结束后,巴东县恢复了平静,寇准又没事可干了。这么小的地方,这么偏僻的地方,怎能实现寇准的宏图大愿,怎能大展寇准的身手呢?
  
  很不幸,寇准要在巴东呆上两年。
自后晋石敬瑭用幽燕十六州贿赂辽国,向辽国称儿皇帝以来,中原政权一直生活在屈辱、自卑之中,收复失地、解救边民、不当别人的提款机成为每届中原政权的志向。在人类文明史上,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相互角逐与较量。
  收复幽燕十六州,继承先辈的遗志,成为东亚的新兴霸主,这是开国不久北宋王朝的伟大理想。
=================
这、这、这,这是小说吧,自有如风兄,是您的大作吗?
原帖由 -游客- 于 2007-11-15 22:53 发表
自后晋石敬瑭用幽燕十六州贿赂辽国,向辽国称儿皇帝以来,中原政权一直生活在屈辱、自卑之中,收复失地、解救边民、不当别人的提款机成为每届中原政权的志向。在人类文明史上,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相互角逐 ...

当然不是落,是的话早精华了;P
  五、还是寇知县(上)
  
  巴东不像东京,少有上档次的酒楼与夜总会,寇准想腐败也没地方可去,他只得收拾行囊前去旅游。
  
  虽然一年到头就没几天是忙的,寇准同学还是向天下人特别声明,我是在空闲的日子外出旅游的,没有耽误工作。
  
  寇准前往邻县秭归凭吊先贤屈原。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千百年来,屈原的不朽才华、伟大的爱国精神、怀谗去国的不幸曾经感动无数后人,也包括一些前来屈原故乡任职的地方官员。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归州刺史王茂元在秭归城东五里的建平镇首建屈原祠,并作《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寇准正是凭吊此处遗迹。
  
  眼下,寇准一行乘船前行,经历一番风浪后到得一处陡峭江边。这时,导游提醒屈原祠的景点到了。泊船之处只是一个临时停靠点,并非专业渡口或者码头,所以过往船只很少在此落脚、停留。
  
  寇准上得岸来,一条久无人迹的荒芜小径首先映入眼帘,完全不似其他名胜古迹一般门庭若市。
  
  导游在前边不说什么,寇准一行只得满腹疑虑的跟进。接下来,寇同学看到一座没有得到修缮、维护、几乎荒废的古庙,很不幸,这就是闻名睱尔的屈原祠。但见祠外,断碑淹没在杂草之中;祠内,屈原像全身长满青苔,缠满蛛网,墙上的绘画早已破损不堪;空气中只有灰尘、冷清和遗忘。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屈原祠寂寞无人问应该很久了。作为一名虔诚的粉丝,寇准不能容忍偶像屈原先生遭遇这等冷遇与遗忘,故为圣贤鼓与呼,为圣贤鸣不平。
  
  他大声呼吁能够有人挺身而出,修复屈原祠,弘扬先贤的高贵品德,不能再让过往之人嘲笑、凭吊之人寒心!(“旌贤谁再兴,勿使过者诮。”)
  
  由于知州历来承担守土、教化之责,显然历任归州知州有所失职,包括现任归州知州、寇准的顶头上司。
  
  寇准此次凭吊似乎成为一趟文化苦旅,他的精神与灵魂似乎得到了一次洗礼,这或许是他来巴东任职的最大收获。
  
  离开巴东后,寇准更是等到了好消息,约在雍熙元年(984年)十月,24岁的寇准赴大名府成安县充任知县,官品由大理评事(从八品)升至著作佐郎(从六品上),月薪由10贯升至17贯,折合人民币约3400元。
  
  大名府为寇准父亲曾战斗过的地方,多少年来,寇准以父亲为荣,希望觅得父亲的点点滴滴,以丰满父亲的光辉形象,如今寇准来到大名府,心情很激动,也很光荣。
  
  或许冥冥中早已注定寇湘父子会有这样的交集,会有这样的巧合。年轻上进的寇准向天发誓,我要好好干,为父亲争光,为家族争光。
六、还是寇知县(下)
  
  寇准当知县的主要工作还是收税、断案以及摊派各种职役。
  
  成安县属畿等县,居十等县的第三等大县,较巴东县规格要高。寇准积极主动,没有私心,他依然公开税籍,推行阳光政务,得到乡亲们的大力拥护以及领导好评,寇准的心情很不错。
  
  这时,一封亲友来信令寇准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说来也怪,人们总是需要亲情,却又害怕亲情。尤其是毕业不久的同学们才刚刚起步,每当面对亲人的期盼与求助,难免显得力不从心。
  
  这封亲友来信不是求助,而是责任与期盼,寇准看后竟然一时心事重重。
  
  原来,寇湘逝时寇准年龄尚幼,亲友希望寇准长大成人后,再将寇湘风风光光地下葬。就是说,寇湘逝后多年一直没能下葬。
  
  古人逝去多年而不下葬的事例不少,或许是后人暂时没有能力觅得一场好墓地,或许是为了夫妻死后同眠,或许是为了魂归故里,最有名的案例就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这位不幸的老人自从在耒阳的一条河上停止了呼吸,他的灵柩就一直漂泊在河上,几十年后才得以回到河南巩县安葬。
  
  看来,生与死都不容易。
  
  如今,亲友觉得寇准已经成人,又在朝廷为官,就写信要求寇准尽快办理父亲的后事。寇准是个孝子,他何尝不想了却这桩心愿,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首先,寇准每月三千多元的工资仅够养家糊口,自然没有余钱购置好的墓地以及周边田地。
  
  其次,封建礼教也有规定,子为高级官员,父为低级官员,亡父的葬礼采用低级官员的标准,祭祀礼仪采用高级官员的规格。寇准只是一个小县官,如为父亲办理后事,父亲的葬礼、祭祀都要遵循最低规格。
  寇准谢绝亲友的好意,他说,“我父亲当年状元及第,只因时运不济,不能位居高官行列。现在仓促办理后事必定辱没父亲,既不能告慰父亲再天之灵,更不能表达我的一片孝心。”
  
  寇准此番言论无疑表明自己的志向,一定要出人头地,立身扬名,风风光光办理父亲的后事。他的一番豪言壮语引来了众多的评论,一些了解寇湘的官员如是说:“寇准志向高远,寇湘真是后继有人啦!”
  
  一个前朝的小助理逝去多年还能被别人提起,一个当朝的小县官居然能够得到主流的肯定与称赞,看来寇湘、寇准这对父子确有过人之处。可是,寇准能不能做大官,这是不可预知的事情。
  
  寇准的未来会怎样?寇湘什么时候才能入土为安?让我们拭目以待。
 七、遥远的家(上)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寇准那样积极进取,北宋官员侯仁宝(约915-985)的职业愿望只有七个字:钱多事少离家近。
  
  侯仁宝有个好父亲,既不愁钱花,还有官做。其父侯益(886-965)本是武人,因作战勇敢、数立军功而至后唐大将。后唐灭亡之后,侯益先后背叛所效命的后晋、后汉政权,投奔新兴的后周怀抱,并且通过数次政治投机获得显赫的地位。
  
  后周周世宗柴荣执政之初,年事颇高的侯益请求退休,然后在洛阳大建豪宅、大治良田,以安度晚年。侯益虽然退隐江湖,其政治影响并未随之消退。北宋开国初期,如有大型庆典,宋太祖赵匡胤均向侯益提供宰相级别的待遇。
  
  宋初,新科进士只能从九品官做起,宰相之子一进入官场即可补得五品官,可谓考得好不如生得好。侯益之子侯仁宝也是凭借父荫直接补为太子中允(正五品下)。
  
  侯仁宝还有一个好姐夫,其人就是北宋宰相赵普。在赵普当宰相的十年间,侯仁宝一直稳居西京洛阳任职,得以享受父亲留下的良田、豪宅,过着有钱、钱闲、没有压力的生活,侯仁宝觉得生活幸福极了。
  
  官场上从来没有世外桃源,整个北宋王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官,每个人都是活得辛苦异常,地方官员更是饱尝舟车劳顿、与亲人长期别离的痛苦,侯仁宝却在众目睽睽之下独自幸福了十年,他还能永远幸福下去吗?
  
  答案是不能,所有的权力都有消失的一天,没有人能够永远庇护侯仁宝的一生一世。开宝六年(973年),赵普失势,卢多逊得到匡胤信任。经卢多逊的“建议”,侯仁宝出任邕州知州。
  
  邕州即今广西南宁,距东京4600里。既然姐夫权力斗争失败,年近六十的侯仁宝不得不含泪告别以往的幸福生活,告别失意的赵普,踏上几千里的异乡,去体验一份迟来的官场辛苦。
  
  不曾想,卢多逊在北宋政坛上风光了九年,赵普的人生失意了九年,邕州的侯仁宝就被遗忘了九年。
  
  九年来,侯仁宝苦苦等待,却盼不到一纸调令,眼看就要奔七十,侯仁宝不想老死他乡,他想回家。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六月,当寇准以及几百名新科进士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年近古稀的侯仁宝仍然没能盼到新的接班人,他只得千方百计寻找一条回家的路。
  
  此时,恰逢交州(越南东北部)节度使丁琏死去,黎恒掌权,仁宝奏请匡义:“陛下,交州现状混乱不堪,朝廷出动少量军队即可征服交州。我希望乘坐驿车迅速赶回京师,当面向您描述具体方略,以保万无一失。”
  
  仁宝心想,如果能够回到京师、面见皇帝,就可趁机奏请调任。至于是否出兵,谁来领兵,到时推给别人或有可能。
  
  匡义一见仁宝的奏折很高兴。早前北伐失败很是丢人,如果此次南征能够取得胜利,也能挽回一点面子,匡义决定传召仁宝火速回京。
  
  看样子,仁宝是回家有望了。
 八、遥远的家(下)
  
  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思念亲人、想家原来本值得人们同情、理解。既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侯仁宝为何不能坦然辞去官职,选择休养天年,反要耍小聪明、寻求脱身之计呢?
  
  或许,愿意放弃封建官员的身份,甘于成为一介平民,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境界,绝大多数的官员都难以做到,侯仁宝也不例外。
  
  宰相卢多逊虽然一眼看出了仁宝的意图,还是不动声色向匡义献计:“交州内乱确是天赐良机,朝廷应该出其不意、率兵突袭。如果先召仁宝,交州方面势必测得风吹草动,做好准备,届时我们就难以攻占交州。不如任命仁宝为交州一路的转运使,预先准备粮草,同时选派将领,率领一二万屯驻荆湖的军队一同前往,如此一来,征服交州如同摧枯拉朽。”
  
  匡义同意了卢多逊的请求,遂以仁宝为交州一路的水陆转运使,令兰州团练使孙全兴等从邕州出发,从陆路发动进攻;宁州刺史刘澄等从广州出发,从水路发动进攻,希望水陆并举、攻占交州。
  
  事到如今,侯仁宝回家的愿望不仅落空,反而惹上一身麻烦。如果不能顺利攻占交州,仁宝很有可能老死他乡。
  
  所谓的权力快感是什么,一为亲友谋得便利,二为无情的打击政敌,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政敌的痛苦之上,卢多逊就是不让赵普的妹夫侯仁宝顺利离开南宁。虽然可能因此连累更多的战士遭遇不测,身为宰相的卢多逊觉得无所谓,权力祸害甚烈莫过于此。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初,北宋海军方面取得白藤江大捷,侯仁宝闻讯后即率前军先行。孙全兴声称等待刘澄大军,率军在花步滞留了七十天。侯仁宝很生气,数加催促,孙全兴不知何故,就是不肯从陆地方面发动进攻。
  
  接下来的事情有点滑稽,刘澄大军到达后,孙、刘合师走水路抵达多罗村,孙、刘没有发现敌军,便擅自撤回花步,只剩侯仁宝孤军深入。不久,敌军前来诈降,天真的侯仁宝前去受降,不幸遇伏而死,宋军此役大败,侯仁宝回家的愿望、宋军征服交州的愿望同时化为泡影。
  
  侯仁宝还留下了一堆烂摊子。两名先行逃回邕州的败兵抢劫平民钱财,导致城内人心惶惶。英雄出现了,此人就是岭南转运副使周渭。周渭快刀斩乱麻,他先将几名抢劫士兵斩首示众,又令所有士兵解甲进城,迅速安抚民心。
  
  其实,周渭的光荣事迹很多,绝非眼前这点小考验。
  
  周渭(922-999)为恭城(今广西桂林恭城)人,五代时期,恭城属南汉刘鋹势力范围,政繁赋重,民不聊生。读过书、会写诗的周渭率领六百名乡亲翻山逾岭,准备奔赴荆湖的零陵地区避难。
  
  最终,23岁的周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胜利突破南汉军队以及盗贼的封锁,独身一人脱身北上,行几千里,投靠了中原政权!才能出众、处事果断的周渭很得宋太祖赵匡胤的赏识。
  
  周渭的妻子莫荃更是奇女子。
  
  起初,周渭北上之行仓促,未与妻子莫荃诀别。莫家父母不知女婿下落,又见两个外甥年幼,女儿年少,遂劝莫荃改嫁,免得受苦。莫荃哭了,她向父母发誓:“我相信自己的选择,周渭一定能够发奋图强、胜利归来,我愿等他一辈子!”
  
  莫荃既做家务又做农活,尽心养育二个儿子,儿子长大后,又为儿子操办婚娶之事。遗撼的是,周渭还是没有回来。
  
  开宝三年(970年),北宋平定广南,宋太祖赵匡胤特别下诏,替周渭访求亲人。于是,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年近半百的周渭在离开故乡26年后,见到了成年的儿子,更见到了对自己坚贞不渝的妻子莫荃。
  
  由此看来,幸福不会永远光顾那些习惯接受别人庇护的人们,一定会眷顾那些内心坚定、彼此忠诚的人们。于是,周渭回到了家,侯仁宝回不了家。
  九、完美的许仲宣
  
  宋军解除武装进城后,事态远未平息。原来,广南(今广东与广西称广南)向来森林茂密,多发瘴毒。战事结束后,许多士兵仍然中瘴而死,死亡人数几占总数的20%至30%,害怕瘴毒或许是孙全兴等人一直逗留不前、不愿从陆路进攻交州的原因。
  
  岭南转运使许仲宣(930年- 990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军队损员如此严重,瘴毒如此历害,看来仗是不能再打了。这位气貌雄伟、洒脱豪放的山东汉子虽然没有接到上头的通知,仍然当即立断,一面迅速向京奏报侯仁宝战没、孙全兴等失律之事,请求班师回朝,一面按照自己的判断紧急善后。
  
  为方便就粮,许仲宣将军队分屯诸州;为安抚军队,许仲宣大开府库自行赏赐;为救治军队,许仲宣提供大量中草药,同时找来许多医生。
  
  做完上述应急后,许仲宣才向朝廷检讨自己的先斩后奏行为。假如朝廷将要怪罪下来,许仲宣决定坦然面对,他对人说:“情况十万火急,必须尽快处理。等到朝廷的命令下来,数万军队可能横尸广野。”
  
  此事充分说明,许仲宣既有同情心、怜悯心,还敢于担责,这样的封建官员真是少之又少。更难得的是,许仲宣虽然精明强干、有心计,居然还不贪污,做人简直完美无缺。
  
  许仲宣曾经多次胜任大军的后勤工作。九年前,宋军进攻江南,许仲宣经过周密、高效的组织,确保几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畅通无阙,因而深得宋太祖赵匡胤赏识与肯定。战事结束后,赵匡胤在百官朝会上公开表扬许仲宣的先进事迹,并赐许仲宣五品官。
  
  宋太宗赵匡义即位后,许仲宣的人生骤然遇挫。原来,负责弹劾百官的言事官指控许仲宣在宋军征战江南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趁机贪墨军费。赵匡义对许仲宣缺乏信任,听到言事官的小报告后,立即朱笔一挥:许仲宣,回京接受纪委审查。
  
  人生真是充满戏剧性,许仲宣几年前因此得到公开表扬,几年后因此变成涉嫌贪污的案犯,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许仲宣时任西川转运使(相当于省级官员),因西南少数民数犯边,许仲宣亲至大渡河,跟少数民族讲道理,分析利害关系。一番意气风光、慷慨激昂的演讲下来,少数民族同胞听得心服口服,立即表示和平共处,永不言战;省级官员许仲宣几乎沦为阶下囚。
  
  命运呀命运,你就作弄许仲宣吧。
  
  北宋御史台的官员们开始办案了。这些北宋的纪委干部们办事非常认真,他们将当年登记财物的簿册一一找来,大概堆满了几张桌子。接下来,纪委干部们有得的是耐心,他们逐页逐笔向许仲昌提出询问。事情虽然过去多年,许仲宣依然记忆犹深,他清楚无误的告诉对方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曾想,这件案子查了几年才查了个水落石出,纪委干部们的结案报告上写下这样几个大字:许仲宣,经查,确无贪墨一事。
  
  许仲宣总算真金不怕火炼、恢复名誉、重获自由,可是想起接受审查的日子,仍然觉得经历了一场恶梦,为什么自己会蒙受不白之冤,真是白白地耽误了几年!
  洗清嫌疑之后,许仲宣充任广南转运使。宋军进攻交州失败,许仲宣就有了上述积极主动之举。
  
  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许仲宣或许因此坚定信念,珍惜每一个生命,勇于担责,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如果自己因此待罪处分,不过是再次接受传讯,最多是不做官。有了这个境界,有了这个勇气,还有什么不能坚持?
  
  匡义算是再次领教了这个硬茬,他对许仲宣的先斩后奏行为给予了高度表扬。
  
  这个非常完美的许仲宣正是寇准的岳父大人,对了,许仲宣十八岁进士及第,与十九年进士及第的寇准同学一样,都曾有过年少得意的时候。
十、赵普与匡义的前世今生(上)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已经下野的赵普此刻并不关心宋军的死伤,他为妹夫侯仁宝的死伤心、难过,也为卢多逊的一手遮天而愤怒。如果不能东山再起,如果不能彻底打跨卢多逊,恐怕自己与亲人再无宁日了。
  
  凡事不可做绝,可是卢多逊得意忘形之际就是不想放过赵普,他盯上了赵普的儿子赵承宗。
  
  九年前,宰相赵普之子赵承宗迎娶枢密使李崇矩之女。由于涉嫌权力勾结,宋太祖以粗暴的行动手段破坏了这桩官员之间的政治联姻,勒令这对夫妻离婚。赵承宗很受伤,此后的九年似无婚娶迹象。
  
  赵普更受伤,九年来除了备受皇帝冷落、备受政敌打击之外,家庭生活也不幸福。赵普总共二儿二女,一个成了老光棍,两个女儿发誓独身,不愿嫁人,最终全部出家成了尼姑!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赵普在经历妹夫侯仁宝的不幸之后,总算迎来一件喜事。原来,匡义似有笼络赵普之意,摄合赵承宗与燕国长公主(匡义的亲姐姐)的女儿成婚。
  
  赵承宗听从诏命,从2700里外潭州赶赴京城完婚。新婚燕尔,家人团聚本是人之常情,赵普一家更是经历九年来难得的开心与快乐。未料距新婚大礼不到一月,宰相卢多逊奏请匡义尽快让赵承宗回到潭州的岗位上。
  
  卢多逊如此咄咄逼人,直接激怒了赵普。为保卫家人,也为自己东山再起,赵普与卢多逊的生死决斗在所难免。不言而喻,赵普必须得到匡义的支持才有可能取胜。
  
  可是,赵普如此落魄正因为此前与匡义有过数次交恶,匡义会支持他吗?哎,赵普的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冯瓒事件为赵普与匡义之间的第一次交恶。冯瓒气质豪迈,外形阳刚,口才好,管理才能也高,太祖赏识之余向赵普称赞冯瓒,“这人真是世间罕有,”并有大用之意。
  
  赵普为匡胤如此操劳,不曾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加之害怕权力旁落,因此非常嫉忌冯瓒。赵普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相信朝中有人替冯瓒讲好话,讲好话的人多了,皇帝自然变成了冯瓒的粉丝。
  
  赵普为了除去政敌,上演了最早的无间道,派出亲信前去冯家打工,充当卧底,寻找冯瓒与朝中大臣交结的罪证。经过一年的卧薪尝胆,这名伪装已久的家奴潜往京师,击鼓揭发冯瓒与当朝官员的不法之事。
  
  赵匡胤非常重视这起案子,急召冯瓒回京,先是给予严厉批评,继而委任纪委干部彻查。很可惜,赵普派出的这名卧底提供的情报不够准确,没有抓到冯瓒的把柄。
  
  赵普不甘失败,连忙派人赶赴潼关检查冯瓒的随身行李。此行果然大有斩获,赵普查到冯瓒随身带有金带以及珍玩之物,以上贵重之物的接收人通通题为刘笺。
  
  刘笺是谁呢,他是匡义的人,时任皇弟开封尹匡义的工作助理。一切真相大白,冯瓒贿络刘笺正是为了贿赂匡义。匡义脱不了干隙,对赵普的恼怒可想而知。
  
  赵普比匡胤年长,他一直觉得自己具备更高的见识与阅历,匡胤没当皇帝前,赵普没太把匡胤当回事,免不了充充老大,教训一下小弟。当年,杜老太太确实这样叮嘱,“赵书记,我家匡胤年轻轻,不懂事,你要多指点、帮衬一下。” 没想到,匡胤后来竟然做了皇帝,害得赵普要为当初的一些不礼行为道歉。
  
  这一次,宰相赵普好象没把年纪小自己一截的匡义当回事,他奏请一并处死冯瓒、刘笺等人。
  
  赵匡胤心想,不看僧面看佛面,兄弟牵涉其中,还是对以上涉案人员宽大处理为好。赵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要除掉冯瓒、巩固自己的权力,自然不肯退让,他强烈要求皇帝从严从重打击权力勾结。
  
  结果,匡胤、赵普双方各退了一步,这样处理:冯瓒流配人间地狱、少有人幸存的沙门岛,这是仅次于死刑的最重处罚,相当于死缓,相当于流放到西伯利亚,而匡义的助理刘笺免官。
  
  这个回合,赵普虽然成功消灭政敌,却得罪了匡义。
 十一、赵普与匡义的前世今生(中)
  
  赵普除妒贤忌能之外,当年还曾草菅人命。
  
  开封府判官姚恕工作尽心,能力突出,成为开封府尹匡义非常得力的工作助理。一次,姚恕来到宰相府门前请求拜见赵普。守门人是个势利眼,他见姚恕的名片头衔只是一个总经理助理,加之赵家正在大宴宾客,于是一脸冰霜不作通报。
  
  如果不是主人默许、纵容,守门人怎会如此嚣张、不懂待客之道?姚恕大怒,转身就走。赵普闻讯后也觉失礼,连忙派人追赶姚恕致以歉意,未料姚恕根本不睬来人,继续走自己的路。
  
  赵普记仇了,你小子不就是皇弟匡义的人吗?竟敢给我难堪!
  
  一国宰相如要整人,机会自然大把。
  
  开宝三年(970年),赵匡胤的舅舅杜审肇已经67岁,这个家伙本来已经退休,不知道哪根神经不对,又跳出来做官。身为皇帝的赵匡胤利用职务之便,安排舅舅出任澶州知州。由于杜审肇不具备当总经理的能力,匡胤需要为之物色一个得力的副总,即通判(相当于副州长及州纪委书记)。
  
  赵普顺水推舟推荐姚恕,理由自然充分:开封府判官姚恕能力强、有责任心,还有辅助皇弟匡义的成功经验,我推荐姚恕升任澶州通判,相信他能很好配合国舅开展工作。
  
  谁都知道,跟着匡义比跟着杜审肇有前途,姚恕似乎不愿离开匡义去澶州当副总。匡义也不愿放弃姚恕,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易建立。问题是,匡义只能向匡胤表达自己对姚恕的不舍与留恋,没有理由挽留姚恕当总经理助理而不当副总。
  
  如赵普所愿,姚恕出任澶州通判。这年,赵普49岁,匡义32岁,距冯瓒事件已有三年。
  
  赶走姚恕不是目的,杀掉姚恕才是赵普的本意。还是那句话,宰相想杀人,机会大把。
  
  一年后,黄河发大水,澶州决堤,洪水向东汇去,冲坏了郓州、濮州的许多民田。由于古人一直不能根治黄河水患,此次澶州水患或许可以视为天灾,未料这次水患被定性为人祸。
  
  起因据说是澶州方面未能及时反馈地区灾情,匡胤闻讯大怒,向灾区派出了专案组。审讯判决很快敲定,总经理杜审肇免官回家。没多久,该厮再次复官然后光荣退休,每月还可享受退休金100贯,约折合人民币2万元。
  
  副总姚恕就惨了,他身着官服在闹市被执行死刑,不可思议的是,行刑人还将他的尸身投到了河中。
  
  或许是天意使然,一个偶然之际,姚恕的家人居然在河的中流发现亲人的尸身,此时姚恕所着官服依然完好无损。家人悲伤万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几天后,他们终于得知事情的原委。
  
  世人都很同情姚恕,姚恕纵然有罪,罪不致死,更不致落得抛尸的下场,纵观匡胤当政的十数年间,类似黄河决口、泛滥成灾的纪录不少,唯独这次杀了人。
  古人言,“身怀利刃、杀心自起”,许多位居高位者因故慎之又慎,以免害人害己。无疑,赵普此次公报私仇、因小怨杀人,影响非常恶劣。
  
  姚恕是匡义的亲信,赵普如此费劲周折杀掉姚恕表明赵普没把匡义当回事,根本没有想到匡义日后会当皇帝,就象赵普当初根本没有想到匡胤会当皇帝一样。
  
  如果匡义当上皇帝,赵普还想有好日子过,仅仅写一篇深刻的书面检讨是不够的。
十二、赵普与匡义的前世今生(下)
  赵普能当宰相,自然有过人之处。北宋开国初,匡胤虽然英明神武,可是想起诸国未平,不禁忧心忡忡、无法入睡。一个风雪之夜,匡胤携匡义来赵普家串门。火炉旁边,赵普一边招待客人吃烧烤,一边为匡胤分析天下形势。
  
  赵普说,“太原政权是一道屏障,留下它,我们西北二面可以暂时安宁;攻下它,我们马上就会直面辽国这个强敌。不如先平定其他势力,最后收拾太原这个弹丸之地。”匡胤虽然表示认可,但不觉得做出这个方案有多难,他非常平淡地对赵普说,“我也是这个意思,特来考考你的。”
  
  无论如何,赵普的见解堪称精湛,北宋此后二十年基本遵循这个思路,先南后北,一一平定诸国。
  
  赵普的另外一个过人之处就是积极争取权力。起初,北宋发布行政公文,宰相没有签名权,赵普前去争取。匡胤说:“赵普,你只管收齐公文,我帮你签名好不好?”
  
  赵普拒绝了,宰相是百官中最高级别的总经理,怎能降格为秘书、前台?他说,“公文签名属于宰相的本职工作,本来就不是帝王的事。”宰相赵普于是争到了公文的签名权 。经过不断的努力,赵普还得到了处理大小事务的权力,他在独自为相的十年间,以天下事为己任,为匡胤排忧解难。
  
  与此同时,身处权力顶峰的赵普面临越来越多的毁谤与指控,这是为何?原来,赵普曾在办公室放置了一个大瓦壶,这个瓦壶相当于一个碎纸机。赵普每次读完百官所上的表疏,都会将不合心意的文章集中丢到瓦壶,通通一烧了之。
  
  要知道,百官绞尽脑汁、积极进言一是为了得到赏识、谋得好的前程,二是为国献计献策,纵然大多不能采用,也不该落得被烧的命运,毫无疑问,赵普这种做法伤害了百官的利益,为了前途,官员们发起了前仆后继的“倒普运动”。
  
  赵普同样损害了匡胤的利益,因为他过滤了太多的不同意见以及真实信息,皇帝就形同聋子,形同瞎子,形同摆设,只能按照赵普的意思行事。在皇帝看来,赵普这种做法无疑就是专权,时机一旦成熟,他就会支持官员“倒普”。
  
  开宝元年(968)十月,屯田员外郎雷德骧径直跑到皇帝的办公室告状,声色俱厉地指控赵普强买别人的房子,贪污受贿情节严重。此时,匡胤似无倒普之意,他先是大声喝叱雷德骧:“赵普是我的社稷重臣,你这样做不是打我耳光吗!”接着雷霆万钧,拿柱斧敲掉了雷德骧两颗门牙。呵呵,武人出身的皇帝就是慓悍!
  
  开宝四年(971)三月,官员赵玭控告赵普带头违禁,私贩秦陇大木以赢厚利。匡胤的态度已经不同往日,他要求两人当堂对质,并且一怒之下准备驱逐赵普。虽然太子太师王溥替赵普辩护,匡胤这才消了怒气,可是赵普形象大大受损已经成为事实。
  
  接着,深得匡胤信任的卢多逊数次指控赵普多有不法情形,如私自经营旅馆,与民争利等等。其实,最有杀伤力的要数匡义的“倒普”。
  
  开封府推官宋琪本来深得匡义的赏识,自从宋琪经常出入枢密使李崇矩与宰相赵普的门下,匡义即对宋琪心生厌恶之心。对匡义而言,这未免不是一次打击赵普的绝佳机会。
  
  一天,匡义对哥哥匡胤讲,“我有个手下叫宋琪,这厮三天两头总爱往李崇矩与赵普家里跑,最好把他调得远远的,免得宋琪跟我惹出麻烦来。”匡胤心知肚明,匡义这小子与赵普早已划清界限,他这是变着法子说赵普、李崇矩两人纠缠在一起!
  
  当赵普与李崇矩结为亲家,两人交结就成为铁定的事实,匡胤恼怒之情可想而知,“倒普”也就刻不容缓了。接下来的九年,赵普迎来了人生最为失意的时期,先是下台,后遭匡义冷处理,再遭卢多逊修理。赵普简直郁闷至极,天啦,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第四章、
  一、赵普与匡义的短暂蜜月
  或许赵普的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临,因为匡义需要他的加盟。
  
  当年,匡胤因为未能平定诸国而忧心忡忡;如今,匡义因为未能消除后患,确保某个儿子顺利继承皇位而寝食难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做皇帝真不容易!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九月,匡义28岁的侄子德昭拿水果刀自杀了,竞争者少了一个。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匡义23岁的侄子德芳在梦中安乐地死去。德芳为匡胤次子,原本不在匡义的黑名单上。可惜匡胤逝世那夜,宋皇后派人通知德芳前来争皇位,令匡义大为光火。就这样,德芳没当成皇帝,却惹来杀身之祸,反送了卿卿小命。
  
  德芳死后,匡义的黑名单上还剩下弟弟廷美。与侄子相比,廷美这些年的表现并不太好。
  
  举例来说,北宋高层人事任免向属国家机密,每有重大人事变动,皇帝在办公室召见翰林学士,先作一番解释、交待,后赐学士笔墨纸砚,并派宦官护送学士回学士院草拟公文。为了防止消息泄漏,学士院锁门,严禁任何人出入。接下来,学士彻夜加班、起草公文,次日拂晓前进呈皇帝审阅。皇帝同意后,令翰林待诏在白麻纸上抄写。次日早朝,文武百官赴正殿听宣麻(宣布人事变动)。
  
  廷美好象对国家机密没什么概念,每次入朝路过学士院,一见锁院偏要隔门问个究竟,“里边的办事员过来一下,谁升官了?谁降职了?”办事员据说非常配合,老老实实向廷美汇报工作。久而久之,廷美养成一个习惯,先到学士院门口报到后去上朝。
  
  面对廷美的重大过失,匡义一直装作若无其事,不批评、不教育,听之任之。联想匡义日后对弟弟的无情迫害,眼前这种罕见的宽容堪称欲擒故纵。
  
  匡义为何迟迟不对廷美采取行动?推测匡义一直没有找到坚强的同盟。匡义招生的第一届学生工作才四、五年,要做大事的话,暂时指望不上他们。匡义的宰辅薛居正、沈伦、卢多逊都是匡胤时代的旧人,他们的态度又是怎样呢?
  
  宰相薛居正堪称君子,不喜欢检举揭发、打小报告,提倡仁爱,很受士大夫好评。沈伦是佛教俗家弟子,为了学习佛祖舍身饲虎的精神,他在盛夏脱光了身子任凭蚊虫叮咬,并且阻止仆人拍打蚊子,以求徼福。一个是君子,一个信佛,自然不会支持匡义杀害弟弟。
  
  最后一个是卢多逊。这个人博学、聪明、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做事精明强干,有权谋、有心计,非常能够迎合别人的心思,绝对是个全能性的人才。
  
  很不幸,卢多逊跟赵普一样专权,同样牢牢地控制百官的进言之路。官员如果事先不向卢多逊请示,他的奏疏根本到不了匡义手中。这样一来,百官很愤慨,匡义同样不能容忍,自然不会与卢多逊联手除掉廷美,以免落得尾大不掉的尴尬境地。
  
  赵普无疑最合适,一,赵普极有政治手腕,有能力,下得了狠心。二,除掉卢多逊是匡义与赵普的共同目标。三,赵普还想东山再起。最重要的是,赵普作为前朝元老可以充当“知情人”,为匡义灭掉廷美寻找法理依据。
  
  人们于是看到这样一幕,在赵普最失落的时候,匡义的关怀适时而至,他先是撮合赵普与长公主家联姻,继而找赵普谈话。
二、赵普与匡义的短暂蜜月(中)
  当赵普来到匡义的办公室时,显然很激动,自己已经九年没有来到这里,以前可是早请示老,晚汇报。想到这里,60岁的赵普老泪纵横。
  
  匡义见了赵普连忙寒喧,“你家承宗蜜月还没度完吧?宰相要他尽快去潭州,我还没批呢。”此话不说还好,一说就让赵普伤心不已,他简直无言以对,只有泪千行。
  
  匡义打击完赵普的自信心,开始切入正题,他提出了两个问题。匡义说:“外面有人说,我家老太太与哥哥的本意是让我先传廷美,廷美再传德昭,你是怎么看的?”
  
  赵普答:“从前太祖的做法就是错的,你不能再错下去了。”赵普这话有意思,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后半句表示效忠,支持匡义传儿子、不传弟弟,可是前半句问题就大了,太祖究竟哪里做错了?
  
  A、是错在生前确定第一、第二、第三继承人吗?这跟赵普后来声称只传弟弟匡义一人自相矛盾。
  B、是错在生前确定只传位弟弟匡义、不传儿子德昭吗?如果是这样,赵普此言既打击太祖,又得罪了匡义。如果不是,匡义传弟弟廷美而不传儿子就谈不上再错。
  C、是错在生前没有确定继承人吗?如果是这样,赵普此言表明匡义继位缺乏法理依据。
  
  既不是A,也不是B,很可能就是C了,归根结底,赵普的上半句话说错了,还透露了一个真实的信息,太祖生前没有确定唯一继承人。
  
  匡义见他前半句虽然勉强,后半句还是合作的意思,继续提问:“如京使柴禹锡等人告发秦王廷美将要图谋夺取皇位,你怎么看?”
  
  柴禹锡等人属于匡义王府旧人,等于匡义养的一群打手。赵普虽然愿意充当打手,但要求做高级别的打手,那就是宰相,他说:“我愿意回到宰相的岗位上,彻底粉碎廷美的阴谋。”
  
  赵普与匡义的交易本来到此结束,可是赵普临时追加了一个要求,他要除掉卢多逊。赵普说:“我一代开国旧臣,竟被权臣如此算计,您要为我做主。”匡义暗自琢磨,既然是你自己提出来的,我如果支持你,您将怎样报答我?
  
  赵普见匡义没吭声,遂主动请缨,以杜老太太的名义伪造一份遗诏,为匡义继位提供最为权威的法理依据,帮助匡义灭掉廷美。他说:“太后遗命,要求太祖百年后传位皇弟匡义,我在现场充当纪录员。我是历史的见证者,我可以证明。”
  
  杜老太太在北宋开国第二年就死了,如果真有这份诏命存在,赵普早就知道匡义要当皇帝,往后还会与匡义处处作对?匡义立朝后,赵普备受冷落、备受打压之际,如果真有遗诏,为了自己东山再起,为了帮助匡义确立权威、扫清障碍,于公于私都应公布示众,以求君臣双赢,还用得着设计陷害廷美?
  
  赵普如此愿意造假并且出卖自己,令匡义颇为感动,他说:“是人都会犯错误,我还没到五十,就觉得四十九岁之前做错了好多事。”这话意味着匡义不计前嫌,将自己与赵普之前的交恶画上句号。
  
  为了消灭一个根本不是对手的廷美,赵普与匡义的双手第一次紧紧握在一起。赵普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宰相,他的儿子赵承宗也留在京城,得以享受天伦之乐。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永恒的只有利益,这句话用来形容赵普与匡义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