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家系列(1)陈启沅。。。中国民族机器缫丝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2:30:09
有感于坛子里的很多朋友对经济史方面,特别是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方面了解不多,极端自卑。特开此系列介绍帖,全部都是文摘。
-------------------------------------------------------
陈启沅(1834-1903),字芷馨,号启沅。南海简村人。

  20岁时随兄到越南经商,38岁回到家乡简村投资,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工厂投产后,村里百业旺,产品远销英国、美国、法国。在其影响下,机器生产遍布南海、顺德、广州等地。

  陈启沅对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向千名年老无靠的寡妇施舍米;开设药材堂,赠药施医;开办义学,免费招收本地子弟读书;捐款并亲自主理修筑“吉水窦”水利工程;倡修西樵山云泉仙馆。

  陈启沅留有不少著作,最著名的是《蚕桑谱》,记述他数十年种桑、育蚕和缫丝的方法。69岁时,陈启沅长逝,葬在南海罗村招大小葫芦岗。

  晋商善理财,徽商亦贾亦儒,粤商吃苦耐劳,“要发财,忙起来”,敢于吃头啖汤。陈启沅可以说是百年前粤商的代表人物。

  创业轨迹: 引进、消化、吸收

  粤商大都是从小做大,与本地商人不同,陈启沅跟着哥哥到越南打工,在海外经商成功,再回家乡投资。本来,陈启沅也没有想到要经商的,他父亲是个教书先生,世代以农桑为生,父亲去世后,饥一顿饱一顿,主粮是番薯。被逼无奈只好外出谋生。

  简村是个非常典型的岭南水乡,陈启沅家在百豫坊,石砌民居一户挨着一户,户户一条看门狗,懒洋洋地躺着,客人走到跟前才叫几声。门前一条水涌,台阶下放着一条船。可以想见174年前,陈启沅就出生在这“塘养鱼、堤种桑”的地方。20岁时,他跟着哥哥到越南,经销纱绸,有了本钱就做当铺生意。10年时间,两兄弟经营有方,成为当地华侨富商。

  从陈启沅的发家可以看出,他是在国外发了财再回乡办厂。为了开拓业务,他到南洋各地考察。因为做纱绸生意,他特别留意各地的缫丝技术,心想什么时候能荣归故里,将家乡的桑蚕做大做强。经过比较,凭借商人的敏锐,他发现法国人的缫丝厂是最能赚钱的,其秘诀就是,法国人用的是机器缫丝,其他人用的是手工,虽然原料一样,但产品不同。受到启发,他产生了模仿西方人制造缫丝机的想法。这是第一步——引进技术。佛山日报

  带着资金和机器,陈启沅回到简村,就近招了10来名工人,经过他亲自培训,继昌隆缫丝厂正式投产。第一次投入的总资产达到1万两银子,在当时也是一笔大投资了。机器的发明挺有意思的,陈启沅在越南买了一台外国旧轮船的发动机,改装成缫丝蒸汽机,其他部分自行设计,拿着设计图到广州十三行的陈联泰铺子制造。经过八、九个月的奋战,一台国人自行设计、自我安装的缫丝机器成功了。这实现了技术的消化、吸收。

  以一带十: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萌发

  由机器生产的“洋庄丝”色泽明净、粗细均匀、不夹杂丝皮、开解顺畅。一投厂就货如轮转,产销两旺。产品远销英、法、美,原材料向附近的顺德、东莞、肇庆收购。

  仅仅是将手摇变成足踏,一项小小的改革,就带来滚滚白银。继昌隆像一颗工业明星一样,成为珠三角家庭作坊学习的楷模。连续三年,几乎天天有人来参观学习。仿建的丝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南海县就有10家,每家请女工三四百人。后来,顺德有42家,新会3家,广州五六十家,新式缫丝生产在广东牢固地树立了根基。

  男女工混杂有伤风化,烟囱太高有碍风水……机器生产遭到手工生产的抵制,继昌隆被迫迁到澳门。除了引进机器生产外,陈启沅还在广州开丝庄,直接经营出口业务,减少中间环节,开创工贸一体的先河。1887年,清政府看到机器缫丝的好处,给民营机器缫丝合法地位。当年,陈启沅在绮亭陈公祠的院子里,种下了三株“桄榔树”。现在,这三株笔直的树还在院子中,见证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陈启沅第一大贡献是改革了我国几千年手工缫丝方式,第二大贡献是留下一本《蚕桑谱》。这本书记载了如何种桑、养蚕和缫丝的方法,是一本研究蚕桑业的指南。

  能够成为一个领域的开拓者,总有些禀赋。当时的人称陈启沅“岭南畸人”。传说,他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中分辨出五种颜色,在一把小小的折扇上写下4万多字。他喜欢花蝴蝶,在蝴蝶的两触须可以写一首七律诗。

  学陈启沅爱国创新精神

  邓海成 (《南海县志》副主编)

  陈启沅是归国华侨、实业家,中国民族机器缫丝生产第一人。他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和发扬呢?第一是他爱国爱家乡,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他虽然在国外经商,但时刻牵挂着家乡发展。这正如他在自己所著《蚕桑谱》一书自序中所说:“历游外国,仍未尝废农桑之心也”一样,把国外机器缫丝先进生产技术最早引进国内,受益家乡,也实现了他早年“还哺祖国”的愿望。第二,关心群众疾苦、热心公益事业。他对家乡简村、杏头、龙仍三个村千位老且无依无靠的寡妇,每月免费发放10公斤大米,对苦难群众赠医送药,开办克勤义学,免费给本地子弟读书。有感于坛子里的很多朋友对经济史方面,特别是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方面了解不多,极端自卑。特开此系列介绍帖,全部都是文摘。
-------------------------------------------------------
陈启沅(1834-1903),字芷馨,号启沅。南海简村人。

  20岁时随兄到越南经商,38岁回到家乡简村投资,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工厂投产后,村里百业旺,产品远销英国、美国、法国。在其影响下,机器生产遍布南海、顺德、广州等地。

  陈启沅对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向千名年老无靠的寡妇施舍米;开设药材堂,赠药施医;开办义学,免费招收本地子弟读书;捐款并亲自主理修筑“吉水窦”水利工程;倡修西樵山云泉仙馆。

  陈启沅留有不少著作,最著名的是《蚕桑谱》,记述他数十年种桑、育蚕和缫丝的方法。69岁时,陈启沅长逝,葬在南海罗村招大小葫芦岗。

  晋商善理财,徽商亦贾亦儒,粤商吃苦耐劳,“要发财,忙起来”,敢于吃头啖汤。陈启沅可以说是百年前粤商的代表人物。

  创业轨迹: 引进、消化、吸收

  粤商大都是从小做大,与本地商人不同,陈启沅跟着哥哥到越南打工,在海外经商成功,再回家乡投资。本来,陈启沅也没有想到要经商的,他父亲是个教书先生,世代以农桑为生,父亲去世后,饥一顿饱一顿,主粮是番薯。被逼无奈只好外出谋生。

  简村是个非常典型的岭南水乡,陈启沅家在百豫坊,石砌民居一户挨着一户,户户一条看门狗,懒洋洋地躺着,客人走到跟前才叫几声。门前一条水涌,台阶下放着一条船。可以想见174年前,陈启沅就出生在这“塘养鱼、堤种桑”的地方。20岁时,他跟着哥哥到越南,经销纱绸,有了本钱就做当铺生意。10年时间,两兄弟经营有方,成为当地华侨富商。

  从陈启沅的发家可以看出,他是在国外发了财再回乡办厂。为了开拓业务,他到南洋各地考察。因为做纱绸生意,他特别留意各地的缫丝技术,心想什么时候能荣归故里,将家乡的桑蚕做大做强。经过比较,凭借商人的敏锐,他发现法国人的缫丝厂是最能赚钱的,其秘诀就是,法国人用的是机器缫丝,其他人用的是手工,虽然原料一样,但产品不同。受到启发,他产生了模仿西方人制造缫丝机的想法。这是第一步——引进技术。佛山日报

  带着资金和机器,陈启沅回到简村,就近招了10来名工人,经过他亲自培训,继昌隆缫丝厂正式投产。第一次投入的总资产达到1万两银子,在当时也是一笔大投资了。机器的发明挺有意思的,陈启沅在越南买了一台外国旧轮船的发动机,改装成缫丝蒸汽机,其他部分自行设计,拿着设计图到广州十三行的陈联泰铺子制造。经过八、九个月的奋战,一台国人自行设计、自我安装的缫丝机器成功了。这实现了技术的消化、吸收。

  以一带十: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萌发

  由机器生产的“洋庄丝”色泽明净、粗细均匀、不夹杂丝皮、开解顺畅。一投厂就货如轮转,产销两旺。产品远销英、法、美,原材料向附近的顺德、东莞、肇庆收购。

  仅仅是将手摇变成足踏,一项小小的改革,就带来滚滚白银。继昌隆像一颗工业明星一样,成为珠三角家庭作坊学习的楷模。连续三年,几乎天天有人来参观学习。仿建的丝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南海县就有10家,每家请女工三四百人。后来,顺德有42家,新会3家,广州五六十家,新式缫丝生产在广东牢固地树立了根基。

  男女工混杂有伤风化,烟囱太高有碍风水……机器生产遭到手工生产的抵制,继昌隆被迫迁到澳门。除了引进机器生产外,陈启沅还在广州开丝庄,直接经营出口业务,减少中间环节,开创工贸一体的先河。1887年,清政府看到机器缫丝的好处,给民营机器缫丝合法地位。当年,陈启沅在绮亭陈公祠的院子里,种下了三株“桄榔树”。现在,这三株笔直的树还在院子中,见证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陈启沅第一大贡献是改革了我国几千年手工缫丝方式,第二大贡献是留下一本《蚕桑谱》。这本书记载了如何种桑、养蚕和缫丝的方法,是一本研究蚕桑业的指南。

  能够成为一个领域的开拓者,总有些禀赋。当时的人称陈启沅“岭南畸人”。传说,他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中分辨出五种颜色,在一把小小的折扇上写下4万多字。他喜欢花蝴蝶,在蝴蝶的两触须可以写一首七律诗。

  学陈启沅爱国创新精神

  邓海成 (《南海县志》副主编)

  陈启沅是归国华侨、实业家,中国民族机器缫丝生产第一人。他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和发扬呢?第一是他爱国爱家乡,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他虽然在国外经商,但时刻牵挂着家乡发展。这正如他在自己所著《蚕桑谱》一书自序中所说:“历游外国,仍未尝废农桑之心也”一样,把国外机器缫丝先进生产技术最早引进国内,受益家乡,也实现了他早年“还哺祖国”的愿望。第二,关心群众疾苦、热心公益事业。他对家乡简村、杏头、龙仍三个村千位老且无依无靠的寡妇,每月免费发放10公斤大米,对苦难群众赠医送药,开办克勤义学,免费给本地子弟读书。